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97 KB
- 文档页数:8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生命健康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二、教学内容1. 生命健康权的定义和内涵2. 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3. 我国法律对生命健康权的保护4. 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生命健康权5. 案例分析:生命健康权纠纷的处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内涵、重要性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生命健康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命健康权。
4. 情景模拟法:模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应对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资料和案例。
2.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知识点和案例。
3. 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或器材,用于模拟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讲故事引起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关注。
2. 讲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 分析我国法律对生命健康权的保护,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权益。
4. 案例分析:讲解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生命健康权。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命健康权,分享保护方法。
6.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学会应对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生命健康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健康教育中心,了解健康知识。
2. 邀请律师或法官来校讲解生命健康权相关的法律案例。
3. 开展生命健康权主题的班会或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教学实施篇引言生命健康权是指人们享有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权利,是人类基本权利之一。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问题。
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注重生命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意识,不仅是教育的需求,也是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以《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为例,探讨如何实施生命健康教育。
教学目标1.知道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到生命健康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2.了解人类健康的七种维度,培养学生全面的健康意识。
3.学会预防常见疾病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命健康权(1)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意义生命健康权是指人们享有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权利。
它是人类基本权利之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生命健康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所有人都有权利享受生命健康的保障和措施。
(2)生命健康权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法律和政策对保障生命健康权作出了明确规定。
学生应当了解相关法律和政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4条、“保健法”、“医师法”等等。
2.人类健康的七个维度(1)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指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协调无缺陷地运行。
身体健康的维持需要习惯健康的饮食和锻炼习惯。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对自我和他人有正常、张弛得当的感受、体验、情绪和情感反应。
心理健康的维持需要各种适应性应对策略,例如积极面对生活、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等。
(3)社会健康社会健康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和谐的社会关系,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一个人保持生命健康。
(4)职业健康职业健康是指在工作中不受伤害并获得工作中的满足感。
合适的工作能使一个人得到工作上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5)环境健康环境健康是指一个人在呼吸干净、清新的空气,不受各种环境因素的伤害。
保持环境健康需要人们共同努力。
(6)文化健康文化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知识、品位等方面的优良素养。
初二年级政治下册教案设计: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初二年级政治下册教案设计: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人格权的内容,知道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方式;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生命和健康。
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逐步形成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能力;提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能力,如果受到伤害能运用法律武器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尊重生命,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尊重权利,增强法律意识,远离暴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什么是人格权怎样用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相关内容的已有认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调查学生对此部分内容有何疑问,以便有针对性进行讲解;相关知识的贮备和拓展。
如:有关人格权、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相关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本课和各框的教学主题;收集相关的案例与素材。
学生准备:向老师提出自己在"人格权"方面想要了解的问题;反思自己是如何行使生命健康权的;反思自己是否有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收集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相关案例。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授课过程导入新课:引言导入,学生阅读引言中的3个情景,简要回答引言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也有这方面的经历,在这个方面还有哪些疑问。
(增强教学针对性,激发学生兴趣,利于教学。
)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珍惜生命,维护健康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
新授:板书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一框生命和健康的权利一、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一)看图例案例回答问题:1、请同学观察三副图,编一个情景剧本。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生命健康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以及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命健康权的概念、意义和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命健康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法律角度看待生命健康权。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保护生命健康权的经验和方法。
4.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图片。
2. 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器材。
3. 制作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短片,引出生命健康权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生命健康权的概念、意义和保护方法。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参与模拟,体验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法律角度看待生命健康权。
5.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分享保护生命健康权的经验和方法。
6.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课程:总结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强调学生要尊重和保护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9. 课后跟进:教师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10. 教学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4. 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生命健康权的主题活动,如征文比赛、海报设计等。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健康权的相关知识。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2.明确自己在保护生命健康权方面的责任和义务3.掌握生命健康权的保护措施和方法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命健康权的意识和行动教学准备1.教案复印件2.PPT演示文稿3.手绘示意图4.学生练习册5.黑板和白板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引导(5分钟)1.向学生展示生命健康权的定义:“生命健康权是指每个人享有生存、健康的权利。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生命健康权?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讲述生命健康的基本要素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健康等。
2.分析现实生活中可能侵犯生命健康权的情况,如暴力行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等。
3.介绍生命健康权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第三步:讨论与实践(30分钟)1.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命健康权的经验和方法。
2.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提问。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发现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被侵犯,应该怎么办?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急救、寻求帮助等情景。
第四步:概念澄清(10分钟)1.通过提问和讨论,进一步澄清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保护措施。
2.在黑板上整理出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生命健康权的核心要点。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20分钟)1.发放学生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
2.点评练习结果,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六步:反思与总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2.强调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3.询问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医院、环保公司等,增加对生命健康权保护工作的实地了解。
2.邀请相关专家或志愿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主题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保护措施,明确自己在保护生命健康权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和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内容。
2.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三、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电子教室、视频、图片等。
2.教学器材:电子白板、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课堂导入(10分钟)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思考和讨论。
让学生简单谈一下他们对生命健康权的理解。
Step 2 理解生命健康权(25分钟)1.教师结合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向学生解释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案例或故事,让学生体会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2.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的内容,包括:生存权、身体健康权、身体完整权、生殖健康权等。
Step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1.生命健康权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2.你认为保护生命健康权有哪些困难和挑战?3.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Step 4 分组报告(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建议。
Step 5 角色扮演(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的场景,比如购物、就医、上网等。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者,其他小组成员扮演与角色扮演者相关的人物。
3.角色扮演开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Step 6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健康权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意识和责任感。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模板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兴趣和关注。
1.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健康权的定义和含义。
强调生命健康权作为基本人权的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生命权的思考。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参与。
通过案例分析和故事分享,引导学生理解和关注生命健康权。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看法和观点。
第二章: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在法律上的保护。
培养学生对法律意识的重视。
2.2 教学内容: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对生命健康权的保护。
讨论法律对个人健康权益的保障和限制。
2.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法律条文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保护。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探讨法律在保护生命健康权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生命健康权法律保护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对法律法规在保护生命健康权方面的评价和建议。
第三章:生命健康权的维护与促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如何维护和促进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3.2 教学内容:讨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和促进生命健康权。
提供一些实用的健康保健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维护生命健康权的方法。
分享一些健康保健的实用技巧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维护和促进生命健康权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对健康保健方法和技巧的反馈和评价。
第四章:生命健康权的责任与义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在生命健康权方面的责任与义务。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4.2 教学内容:讨论个人在行使生命健康权时的责任与义务。
强调个人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和后果。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到个人在生命健康权方面的责任与义务。
《Th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学设计【内容标准】3.2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承担法律责任的案例等活动,体会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珍惜和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不得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健康。
能力:开展拒绝校园欺凌和暴力等活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开展情景模拟受到侵害怎么办等活动,培养初步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能力。
知识:学习与生命健康权相关的法律知识,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根本的人身权,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
【教学重点】积极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教学难点】人身权利的内容和意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活动:师生共赏一组展示美好生活的图片,伴着优美的画面和音乐教师导入语: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短片中同学、老师快乐的学习、工作享受着幸福生活。
我相信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只有拥有生命和健康,我们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生命和健康的行为时有发生,那么当公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内容:多媒体展示: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板块一:《举案说法》—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教师过渡: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还会记得发生在今年7 月23 日的震惊国人的北京大兴摔童案。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相关报道:活动:师生观看视频:(北京大兴摔童案)师引导:7 月23 日,对于这位2 岁女童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
凶手韩磊的暴行导致,致使2 岁女童死亡,那么此次惨案中2 岁女童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学生回答(生命健康权)教师引导: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生命不受非法剥夺,身体和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
惨案中两岁女童现在本应在父母的怀抱中,享受父母的关爱,也会和同学们一样坐在教室里学习,将来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模板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理解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1.2 教学内容1. 生命健康权的定义和含义。
2. 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1.4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提交的生命健康权保护计划。
第二章:生命健康权的定义和含义2.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命健康权的定义和含义。
2. 认识到生命健康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2.2 教学内容1. 生命健康权的法律定义。
2. 生命健康权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含义。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健康权的法律定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生命健康权的具体含义。
2.4 教学评估1. 学生对生命健康权定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命健康权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章: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1. 认识到生命健康权对个人的重要性。
2. 理解生命健康权对社会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1. 生命健康权对个人的重要性。
2. 生命健康权对社会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健康权对个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法:讨论生命健康权对社会的影响。
3.4 教学评估1. 学生对生命健康权重要性的认识。
2. 学生对生命健康权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
第四章: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4.1 教学目标1. 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 了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求助。
4.2 教学内容1.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 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求助。
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 角色扮演法:模拟紧急情况,学习如何求助。
4.4 教学评估1. 学生对保护自己生命健康权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生命健康权的内容和保障方式;3.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生命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2.生命健康权的内容和保障方式;3.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习惯。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介绍生命健康权的PPT;2.教材:学生教材《公民与道德》第二册;3.学习资源:网络资源相关文章、视频材料等;4.小组活动准备:准备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健康问题的思考。
2. 了解生命健康权(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生命健康权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健康权受到的威胁和侵犯。
3. 生命健康权的内容和保障方式(20分钟)•介绍生命健康权的内容,包括生命、健康、个人隐私权等;•探讨生命健康权的保障方式,包括法律保护和个人自我保护等。
4. 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25分钟)•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培养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习惯;•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分享。
5. 自我保护能力和生命安全意识(20分钟)•通过情景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境下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6. 总结与拓展(1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上一课进行对比;•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生命健康权的短文,要求包括概念、内容、保障方式以及如何培养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六、板书设计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健康权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生命健康权的内容和保障方式;3.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习惯;4.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生命安全意识。
【教学设计】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_道德与法治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2.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别人的生命健康权,增强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法律意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教学难点】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三、教法与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法、讨论交流探究法等多种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生命健康权的资料,谈谈对生命健康权的认识。
2、搜集我国对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作出明确规定的相关法律;
3、搜集和整理自己所知道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聚焦时事】
时事一:《关于做好2016 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2016 年各级财政对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在2015 年基础上提高40 元,达到每人每年420 元
思考: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连续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重视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初步感知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
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感悟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之价值篇】
师:什么是生命健康权呢?
多媒体展示:生命健康权的内容
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和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学生读后,要求学生标出生命健康权包括的三大权利: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结合你查找的资料,谈一谈对于生命健康权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怎样看待生命健康权?(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加深对生命健康权的法律认识。
)
师总结强调:结合同学们的理解,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生命健康权是我
们什么样的人身权?
“最根本的”(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重点标注出来,老师板书。
)对于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我们国家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
师:利用一则生命箴言,引导学生体会生命健康权的地位
有人说:健康虽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意味着失去一切。
如果将生命健康与其他利益相比,生命是“1”,名誉、金钱、友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的“0”。
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10、100、1000、10000 乃至无穷大;若失去“1”,即失去了生命,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
(美)韦伯斯特
思考:谈谈你的理解。
(生答)
师:如果失去了前面的“1”,所有的一切一切将会是“0”,而这个“1”可以让我们能更好的去享受生活、创造价值,这个“1”就是我们的生命健康。
因此法律保障我们的生命健康,让我们共同探究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互相交流,从思想上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
)
【法制在线】
那么你知道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宪法》第71 条规定:公民有生命健康权。
《民法通则》第98 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公民的生命和健康非经法
定程序,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
《民法通则》第119 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
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地生活费用。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8 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 条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机生命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法律解读】
视频播放:《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为校车划出安全线。
看完视频后思考:看完视频,你获得了什么信息?(生答)
师:为校车划出了安全线,党和国家的上述行动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可以从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自身年幼、能力欠缺、经验不足,容易受侵害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重视校车安全,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特殊保护。
)
(三)探究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之维权篇】
师:当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威胁或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我们从一个小孩的亲身经历来探讨一下。
师:出示有关案例
探究:1、小伟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2、小伟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
师:生命健康权这一权利受到侵犯后,给小伟带来了哪些伤害?
生答。
师总结:小伟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这不仅对他个人,还对他的家庭都会产生影响,这个伤害是非常大的,而且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伤害。
那这个伤害是否可以避免呢?那你认为怎样做就可以避免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小伟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后带给他身体、心理学习、未来生活以及家庭带来的伤害,同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尊重爱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
)
师总结:那小伟应该怎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维权行动】
小伟躺在病床上,他的同学来看他,面对他的现状和家庭的困境,同学们给他出谋划策,对于同学们的观点,你同意上述的观点吗?说说理由观点一:算了吧,人家势力大,我们惹不起!
观点二:等把伤养好之后,狠狠地打他一顿!
观点三:一定要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假如你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分析,认清忍气吞声和以暴制暴的危害,应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采取合法的方式。
指导学生如何向公安机关报案。
具体本案中的小伟他应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应该通过哪种诉讼类型提起诉讼?(民事诉讼)那你认为
他应该提起怎样的诉讼请求?(生答)
概括总结:当你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维护?一要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二要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
(要求学生边读边在课本上标划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理解法律是如何具体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当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应如何正确维权。
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理解未成年人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提高尊重爱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
)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漫画,引导学生思考,对漫画的理解:
师总结强调:要尊重和爱护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另外看到有伤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时,应该及时提醒或制止。
我们在珍惜爱护自己生命和健康,同样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决不做侵犯和伤害别人生命和健康的事。
(四)珍爱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之珍爱篇】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女孩马旻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针对材料所获得的启示。
师总结:我们要注意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要加强自我保护。
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聚焦生活】1、我们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考虑。
)
2、你知道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总结:我们在生活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自
我保护能力。
【献计献策】
共建平安校园:同学之间的打架,让我们想到了校园欺凌,请你对解决校
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提出合理化建议。
日前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我们同学们学会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时刻想着我们的生命健
康权受法律的保护,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不
会做上述的行为了。
(五)保障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之收获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知识?
(六)教师寄语
齐读:世界是这样的美丽,
让我们把生命珍惜。
一天又一天,
让晨光拉着我,
让夜露挽着你。
只要我们拥有生命,
就什么都可以争取。
一年又一年,
为爱我们的人,
也为了我们自己。
让我们都带好法律这个护身符,平安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