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22.00 KB
- 文档页数:9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4月诊断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24.4试卷由选择题(满分48分)和非选择题(满分52分)组成,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
《左传》亦多引《诗经》为据。
汉武帝时期,《诗经》成为儒家“五经”之一。
这表明()A.文化经典得以传承弘扬B.《诗经》具有较高史料价值C.先秦诸子思想兼容并蓄D.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实现转型2.商鞅变法后建立的赐爵制度强调“不官无爵”,即官爵合一。
秦统一前后,官、爵已开始分为二途。
西汉以官秩决定爵位,官重于爵。
东汉官爵最终分离,“爵故废也”。
这反映了()A.官僚机构职能转变B.中央集权制度臻于完善C.国家治理渐趋理性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3.长沙铜官窑是唐代享誉盛名的外销瓷窑,所产瓷器纹饰多样,植物纹尤以莲花纹和椰枣纹居多。
图1所示的青釉褐斑贴花椰枣纹瓷壶,即运用西亚贴膜印花的技法表现阿拉伯传统植物椰枣的形象。
据此可知,唐代()图1A.注重制瓷技术创新B.陆上丝绸之路繁盛C.融汇吸收异域文化D.社会审美意趣多元4.图2图2为北宋粮食运输示意图。
据此可推知,北宋()A.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B.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南地区C.西北边防面临着严峻压力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较为兴盛5.明政府规定外地人不附入本地户籍者,有赋役负担的杖一百,无赋役负担的杖八十;如果将他人隐匿不上报户籍,隐匿他人者与所隐之人同罪。
2024年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11月联考高二地理试卷考试时间:2024年11月6日14:30-17:05;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4月4日,清明至,天空被阴云密罩,雨丝如缕绵绵不断从苍穹洒落。
漫步十堰一中校园,偶见道路旁树木经风雨洗礼,树叶纷纷扬扬脱离枝干,似蝴蝶舞后簌簌落满路边地面,如给大地披五彩锦缎。
行人穿梭,脚下沙沙响,似大自然奏美妙独特乐章。
据此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 材料中所描述的植被类型是()A. 温带落叶阔叶林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热带雨林D. 针叶林2. 与材料中的现象关系最密切的节气是()A. 惊蛰B. 谷雨C. 小满D. 立冬3. 造成“树叶纷纷扬扬脱离枝干”的降水类型主要是下图中的()A. B.C. D.汉江生态城位于十堰市中心城区北部,是丹江口水库坝上第一生态城,规划格局为“一江两岸七镇”,总面积527平方公里,东起郧阳区安阳镇辖区边界,西至郧阳区城关镇金岗村,南接张湾区和茅箭区,北临规划待建的江北高速。
如下图1所示。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治理,致力建设“创新名城、生态智城、汉韵秀城、共富新城”,打造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汉江流域典范城市、十堰未来之城。
如下图2所示。
据此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4. 汉江生态城位于十堰市中心城区北部,主要是因为该地具有()A.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 便利的交通条件C. 广阔的土地资源D. 悠久的历史文化5. “一江两岸七镇”规划格局,主要考虑的是()A.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C. 优化城市功能分区D. 加强城市文化传承6. 汉江生态城致力建设“创新名城、生态智城、汉韵秀城、共富新城”,其中生态智城的建设主要依靠()A 科技创新 B. 政策支持 C. 文化传承 D. 生态保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团队长期于野外坚守,全力攻关关键技术难题,在提出水土联治技术后,让黄淮海地区耕地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其已成为中国最大粮食生产基地,承担着中国30%的粮食生产任务。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于不断进步和变化中。
下列选项能直接反映这一观点的有①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②我国两汉时期,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和雇农数量明显增加③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④我国明朝中后期,在城市和乡镇出现了买卖劳动力的市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会议召开时间审议并通过的决定据此可知①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的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②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③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④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
”因此①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凝聚起团结奋斗的意志和力量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转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伟大工程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某地做好“土特产”大文章,通过打造特色乡村产业集群助力乡村发展。
梧州市高中系统化备考联盟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1~30小题答案用2B填涂在答题卷选择题方框内,第31~34小题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考试时间75分钟。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与火星交会,成功实施捕获制动进入环绕火星轨道,对预选着陆区进行了3个月的评查后,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实施火星着陆。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完成1~3小题。
1.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A.降落在火星上的探测器是天体B.与火星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木星C.围绕火星运转的探测器属于卫星D.火星不属于类地行星2.火星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其他恒星系3.科研队对火星进行生命探测时首先查找液态水存在迹象,原因是()①存在液态水,说明可能存在适宜的温度②有液态水才能形成云雨现象③液态水可以形成多样的地表形态④生命起源于海洋,有液态水才可具备此基本条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4~6小题。
4.图中太阳的大气层①、②、③分别代表()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5.太阳黑子和日珥分别位于图中()A.①③B.②③C.③②D.②①6.对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A.会扰乱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B.对人类生产生活不会产生影响C.发生在太阳内部D.可以扰乱地球磁场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和生产提供能量,不同地区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
下图为太阳辐射能量分布图。
完成7~9小题。
7.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C.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生物固定和积累的太阳能8.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整体分布特点是()A.由南向北减少B.分布较均衡C.东多西少D.西北多,东南少9.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较多。
2015届高
三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地理
选择题
1、C
2、D
3、A
4、B
5、C
6、B
7、C
8、B
9、A 10、B 11、D
综合题
37.(22分)
(1)河套平原:流水堆积鄂尔多斯地区:风力堆积(4分)
(2)①地势四周比内部相对较高;②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③流沙广布,地表水下渗多,④河流稀少,流程短,汇入内陆湖盆难以入海。
(8分)
(3)原因:产业结构单一,居民投资渠道单一;煤价下跌;房地产泡沫破灭;城市规划超前,城市
建设欠下巨额债务。
(任答3点6分)启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做好城市建设合理
规划(4分)
43.自然灾害(10分)
(全球变暖)北极升温快,极地高压对极地涡旋控制力减弱(2分),强大极地涡旋入侵导致北极寒冷气流急剧南下(2分);美国中部大平原纵贯南北,寒冷气流受地形阻挡小,可直达美国东部(2分);东部沿海受墨西哥湾暖流与沿岸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含量充足(2分);强大寒冷气流与暖湿气流交汇,形成严重暴风雪(2分)。
44.环境保护(10分)
(1)光化学烟雾,酸雨,霾(任答2个2分)
(2)①加强法规建设,严格汽车尾气排放标准;②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减轻交通拥堵;③汽车产业
加强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净化汽车尾气;④改进汽车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新能源汽车;⑤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公交出行。
(任答4点8分,合理可酌情给分)。
2015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卷(满分:30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高达90%。
科学家描绘了最新的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下图颜色较深部分),完成1题。
1.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起到的辅助作用不.可能有A. 对埃博拉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实时跟踪B. 将疫情监控和救治信息集成到图上,使疫情的实时监控和动态防控成为可能C. 可根据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分布情况制作感染危险程度等级图D. 系统可自动生成各国疫情发展统计图表下图为某企业空间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下列关于该企业空间转移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为发达国家 B.乙国为发展中国家C.该企业可能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D.该企业可能为资源密集型产业3.当该企业处于③阶段时,乙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可能是A.国内就业不足 B.环境压力变大C.产业结构升级缺乏动力 D.出现“用工荒”问题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与等深线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4. 关于图示半岛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 降水北多南少,受距海远近和洋流共同影响B. 降水北多南少,受东北信风和地形共同影响C. 降水南多北少,受西南风和地形共同影响D. 降水南多北少, 受东北信风和地形共同影响5. 图中半岛几乎全部由珊瑚层和多孔石灰岩构成,这对该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①岩溶地貌广布②形成地下暗河和溶洞③河湖较少,地表水缺乏④土层浅薄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上两列山脉上的某地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6题。
河北冀州中学2014—2015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年级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6题,1-46小题,每小题1分,47-66小题,每小题1.5分,共76分)读图,回答2题。
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中的最低一级是A.地月系 B.总星系 C.银河系 D.太阳系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够对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干扰B.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太阳能量巨大且集中,容易被利用D.煤、石油等埋藏在地下,它们是地球内部的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某地一批户外运动爱好者,计划在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5千米的指定山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
回答2题。
4.出发前每人配发随身用的地图,应选用的比例尺最适宜的是A、1:200B、1:10000C、1:200000D、1:10000005.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山区宿营地选址,应优先考虑选择在A、等高线重合处B、等高线密集处C、等高线稀疏处D、等高线闭合处6.如在山谷中突遇泥石流,他们应尽可能选择A.沿山谷谷底向较高处逃生 B.沿山谷谷底向较低处逃生C.向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逃生 D.向与等高线垂直的高处逃生7.绘制图幅相同的省级行政区图,其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序的是A.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北京市 B.北京市、贵州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C.北京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D.贵州省、北京市、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zhí)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回答3题。
http:/// - blogid=5a18c50f0102e3n2&url=/orignal/5a18c50fxcc10a28759a58.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9.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10.12月到次年2月期间A.正午太阳高度④比①大 B.一天中⑤比③日出早C.②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③自转线速度逐渐增加右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35°N附近某小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地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宁夏西海固是国家重点扶贫区域,该区域生态环境差,贫困人口多,扶贫措施以生态移民为主,北部闽宁镇成为移民首选地。
通过生态移民,西海固成功实现脱贫,闽宁产业也实现了多元化,主要以菌类、葡萄酒、光伏、电子装配等为主。
下图是西海固、闽宁镇区位略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生态移民对西海固的积极意义是( )A. 优化居住条件B. 改善人口结构C. 减轻生态压力D. 增加劳务收入2. 闽宁成为移民首选地的自然因素是( )A 地形和水源 B. 地形和降水 C. 气温和水源 D. 气温和降水3. 闽宁实现产业多元化的有利条件是( )①自然环境优美②劳动力数量多③产业协作基础好④银川辐射作用强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1. C2. A3. D 【解析】【1题详解】生态移民是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的部分人口迁出,从而减轻生态压力,C 项正确;生态移民可以改善迁移者的居住条件,但不是能改善西海固的居住条件,A错误;生态移民为整体搬迁,对人口结构影响较.小,B错误;不会增加西海固的劳务收入,D错误。
所以选C。
【2题详解】闽宁地形平坦,有黄河经过,因此闽宁成为移民首选地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水源,A正确;该地降水较少,B错误;区域气温差异较小,气温不是影响移民的主要因素,CD错误。
所以选A。
【3题详解】自然环境不是影响产业多元化的主要因素,①错误;闽宁接收生态移民,获得大量劳动力,②正确;闽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协作基础较差,③错误;距离银川较近,受银川的辐射作用较强,④正确。
所以选D。
【点睛】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系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
2024年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一)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涂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和准考证号,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卡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第Ⅰ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原子中存在原子核B .β射线与X 射线的本质相同,都是电磁波C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D .核聚变与核裂变相比,相同质量的核燃料,核聚变反应中产生的能量更多,所以现在的核电站主要采用核聚变发电2.2023年12月1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据介绍,该航天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将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其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及空间科学实验,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该航天器在近地圆轨道运行时( )A .由于航天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宇航员无法使用弹簧臂力器锻炼身体B .绕行速度小于静止轨道卫星的速度C .运行周期为24hD .若航天器的周期为7,引力常量为G ,则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23GT π 3.取一条较长的软绳,用手握住一端拉平后连续周期性地向上、向下抖动,可以看到在绳上产生一列波,a 、b 、c 为绳上的质点,某时刻波刚好传播到质点c ,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a 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上B .之后质点b 比质点a 先回到平衡位置C .再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c 加速度向下且达到最大值D .再过半个周期,质点c 向右移动半个波长4.重型气垫船有强悍的运力,主要用于投送登陆部队.已知其质量为5510kg ⨯,最高时速32m/s ,装有额定功率9600kW 的发动机.假设气垫船在海面沿直线航行且所受阻力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法计算重型气垫船在海面航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B .若重型气垫船以额定功率启动,则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C .重型气垫船在海面以额定功率航行,速度为19.2m/s 时,加速度为20.4m/sD .重型气垫船在海面以额定功率匀速航行,若阻力突然增大到原来的1.5倍,则气垫船将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5.地铁靠站时列车车体和屏蔽门之间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如图甲所示,若光线被乘客阻挡,电流发生变化,工作电路立即报警.如图乙所示,光线发射器内大量处于3n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中只有a 、b 两种可以使该光电管阴极逸出光电子,图丙所示为a 、b 光单独照射光电管时产生的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 的关系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A .该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不能小于1.89eVB .a 光的频率高于b 光的频率C .经同一障碍物时,b 光比a 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D .若部分光线被遮挡,则放大器的电流将增大,从而引发报警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下列有关热学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A .图甲是理想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气体在①状态下的分子平均动能小于②状态下的分子平均动能B .图乙是分子势能p E 与分子间距r 的关系示意图,在1r r >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 .图丙为压力锅示意图,在关火后打开压力阀开始放气的瞬间,锅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D .图丁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在12T T 、温度下发生的等温变化,由图可知12T T <7.心电图仪是将心肌收缩产生的脉动转化为电压脉冲的仪器,其输出部分可等效为一个不计内阻的交流电源,其电压1U 会随着心跳频率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心电图仪与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接,扬声器(等效为一个定值电阻)与一滑动变阻器连接在副线圈两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电压1U 不变,向左滑动滑片P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2U 减小B .保持电压1U 不变,向左滑动滑片P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C .保持滑片P 不动,当1U 变大时,扬声器的功率变大D .保持滑片P 不动,当1U 变大时,扬声器两端的电压变小8.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细杆上O 点套有一个电荷量为(0)q q ->,质量为m 的小环,整个装置处在固定于杆左侧电荷量为()0Q Q +>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杆上a 、b 两点与Q +正好构成等边三角形,c 是ab 的中点.使小环从O 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环通过a 点的速率为v ,若己知ab Oa l ==,静电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规定O 点电势为零.则( )A .小环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 .小环下落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 .小环在从c 点到b 点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D .b 点电势为212mv mglq-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三、填空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9.(1)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甲 乙 丙①某同学测定的g 的数值比当地公认值大,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A .开始计时时,过早按下秒表B .实验时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C .测摆长时摆线拉得过紧D .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②测量小球直径时游标卡尺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___cm③实验中,测出不同摆长l 对应的周期值T ,作出2T l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图线上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可求出g =_____________.(2)①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 .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导体的电阻时,如果两手同时分别接触两表笔的金属杆,则测量值偏小B .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进行欧姆调零C .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不会影响测量结果D .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时,若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应换倍率更小的挡进行测量②在正确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红表笔接触点的电势比黑表笔__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③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不变,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则用欧姆表测量电阻时,测量值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第10题14分,第11题16分,第12题18分,共48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方程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如图所示,水平粗糙轨道AB 长为L ,竖直面内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 与轨道AB 相切于B 点,质量为m 的物块P 以初速度0v 从A 点向左运动,与静止于B 点质量为2m 的物块Q 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物块粘在一起运动,恰能到达轨道最高点C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物块P 、Q 均可视为质点,求:(1)两物块碰后瞬间对轨道B 点的压力N F 的大小;(2)物块P 与水平轨道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3)碰撞过程中物块P 对物块Q 做的功W 的大小.11.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 、b 水平放置,上极板接电源负极,下极板接电源正极,板长0.3m L =,极板间距0.3m d =,与极板右端相接的竖直虚线MN 右侧有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2110T B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在两极板左端正中间O 点水平向右发射一比荷8210C /kg q m=⨯、初速度50210m /s v =⨯的带正电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不考虑极板边缘电场的影响.(1)若两金属板间加适当电压,粒子恰好从上极板右边缘射出电场,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0t (结果中的π无需代入数值);(2)若两金属板间加适当电压,粒子经电场、磁场偏转后,恰好能从下极板右边缘再次回到电场中,求所加电压U 为多大?12.某公园的游乐场中引进了电磁弹射儿童车项目,可简化如图,宽度为L 的水平轨道中BE CH 、两段为绝缘材料制成,其余部分均为导体,且轨道各部分都足够长.ABCD 和EFGH 区域均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 (B 未知),AD 处接有电容大小为C 的电容器,FG 处接有阻值为2R 的定值电阻.儿童车可简化为一根质量m ,电阻为R 的导体棒(与轨道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开始时导体棒静止于AD 处(如图),电容器两端电压为0U ,然后闭合开关S ,导体棒开始向右加速弹射.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摩擦和阻力.求:(1)开始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0q ;(2)若导体棒在ABCD 轨道上获得的最终速度为,求整个过程中定值电阻2R 上产生的总热量Q ;(3)当B 为多大时,导体棒在ABCD 轨道上获得的最终速度最大?其最大值m v 为多少?2024年天津市十二所重点学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9.(12分,每空2分,少选的得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1)①BC ②1.20 ③()221214x x y y π-- (2)① AC ②低 ③不变 10.(1)碰撞后恰好能运动到最高点21(2)0(2)2m m gR m m v -+=-+ 2分 碰后瞬间:2(2)(2)N v F m m g m m R-+=+' 2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压力与支持力等大反向:N N F F =' 1分得:9N F mg = 1分(2)P 从A 到B 的过程中 22101122mgL mv mv μ-=- 2分 碰撞过程中:1(2)mv m m v =+ 2分得:20182v gR gLμ-= 1分 (3)碰撞过程中:2122W mv =⋅ 2分 得:2W mgR = 1分评分标准:本题14分.第一问6分;第二问5分;第三问3分.其他方法只要做对,按每问(或步骤)的分数打包给分.11.(1)恰好从上极板右边缘射出电场:2122d at = 1分0L v t = 1分y v at = 1分0tan yv v θ= 1分得:tan 1θ=,即45θ=︒在磁场中,2R T vπ= 1分 2v qvB m R= 1分 0270360t T ︒︒=1分 得:603104t s π-=⨯ 1分(2)在磁场中,2111mv qv B R = 1分 12cos x R α∆= 1分01cos v v α= 1分2d x y ∆=+ 1分 2112y a t = 1分 1qE ma = 1分U E d=1分 得:200V 3U = 1分评分标准:本题16分.第一问8分;第二问8分.12.(1)00q C U = 2分 得:00q CU = 1分(2)对导体棒在EFGH 轨道运动过程:212Q mv =总 2分 23Q Q =总 1分 得:213Q mv = 1分 (3)导体棒在ABCD 轨道运动过程:0m BILt mv =- 3分q It ∆= 1分0q q q ∆=- 1分q C U= 1分 m U BLv = 1分得:02m v m CBL B =+当且仅当2m CBL B=即B = 2分 其最大值为m v = 2分评分标准:本题18分.第一问3分;第二问4分;第三问11分.其他方法只要做对,按每问(或步骤)的分数打包给分.。
高三地理2023.3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春节,2023年春节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周”,迎来了疫情后的“最强开门红”。
小明一家利用春节长假去希腊观光旅游,于2023 年1月21日5:00从上海乘飞机出发,16小时后到达希腊首都雅典(下图),游览了众多著名景点后于1月27日返回上海。
据此完成1~2题。
1.到达雅典时当地时间是A.1月21日15:00B.1月21日9:00C.1月22日3:00D.1月20日15:002.小明在希腊旅行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当地盛行偏北风B.昼长渐长,日出东北方向C.森林落叶现象明显D.温度适宜,昼夜温差不大大气降水进入森林系统后,林冠会对降水形成林冠截留(截留率=截留量/降水量)。
某科研小组收集了六盘山北端叠叠沟流线华北落叶松林2020-2022年间80场降水数据,并在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取样以测定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烘干土质量/烘干前体积)、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可综合反映土壤的生产力水平。
下图示意该流域华北落叶松林的林冠截留量与降水量的关系,表1示意2020-2022年5-10月的林冠截留量,表2示意不同造林密度下土壤各层物理性质。
据此完成3~4题。
3.林冠截留与降水量的关系是A.截留量随降水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B.降水量越大,林冠截留量增幅越大C.5月份降水量最小,截留率最小D.10月份截留率小与叶面积变化无关4.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的土壤A.腐殖质含量不影响土壤容重B.总孔隙度随造林密度增加而减小C.综合生产力水平在1407株/hm²时最高D.含水量在低造林密度时最小巴斯海峡是分隔塔斯马尼亚岛与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的海峡,最窄处宽约240千米。
读图1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单位:m)和图2、图3地形剖面图(单位:m),AB和CD为两条剖面线,读图回答1~3问题。
1.据图判断()A.图2为图1中剖面线AB的剖面图B.③在图1中剖面线CD上C.②和④即图1中的O点D.站在③点看不到①点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250米时,图1范围内将出现()A.一个岛B.两个岛C.三个岛D.无岛3.图1中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A.250米B.300米C.349米D.350米右图中“AB 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 值线”,CD 为锋面。
据此完成第4~5题。
4. 关于CD 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冷锋B.南半球暖锋C.北半球暖锋D.南半球冷锋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 地区可能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B.a 地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C.b 地此时吹西北风D.CD 锋面将向北移动右图为某地区 某水系分布图和 M 地月平均径流 量曲线、降水量 柱状示意图,读 图回答6~7题。
6.关于图中洋流N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能为加那利寒流B .可能为秘鲁寒流C .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D .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7.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河径流量夏季大于冬季B .甲河干流易出现凌汛C .冬季M 地的沼泽有调蓄洪水的作用D .甲地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夏季蒸发旺盛下图为某区域某日24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8~11题。
8.据图判断( )A .①图中乙处盛行上升气流B .同纬度地区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C .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D .图①时刻北京吹偏南风 9.图示时期,甲地天气的变化是( )A .偏西风转偏东风B .风向基本不变C .风力不变D .气温持续上升10.下图中符合该日保定日出物体日影(Y1)与日落物体日影(Y2)的是( )14012010080 6040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N 甲A B C D 谷NA .①B .②C .③D .④11.在出现图中所示的时期,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可能分布在( )A .巴西高原B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C .青藏高原D .刚果盆地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12~13题12. 图中①为( )A .温带草原B .亚寒带针叶林C .温带荒漠D .针阔混交林13.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 .降水B .土壤C .地形D .纬度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
河流流速与潮流流速此消彼长。
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为落潮流流速最快的时候;落憩为潮水落到最低时出现不涨不落的现象。
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
下图为“河口河流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曲线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河口含沙量如甲所示时( )A .涨急时刻B .涨急时刻前2小时左右C .落急时刻D .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15.据图文资料判断( ) ( )A .3时左右为涨急时刻B .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向下游移动C .河流流速越小,沉积作用越显著D .9时至12时泥沙主要由河口输往下游2014年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会上总理指出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
每年农民工在年前大量离开,到年后大量回城,这种候鸟式迁徙,已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完成16~17题。
16.大量数据显示2014年春节前从成都到北京的旅客增多,原因最可能是 ( )A .成都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京B .大量在成都打工的北京人回家过年C .成都过年消费水平比北京高D .成都老年人前往北京的孩子家过年 17.2014年春运期间邻近省区和省区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大幅增加,原因有 ( )A .春节游客多,长途旅行不安全B .城市群崛起,就近就业的劳动力增多C .春运压力大,就近换乘其它交通工具D .冬季气温低,短途旅游更适宜近10几年来,我国众多工业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
下图表示我国某类型工业区与转移承接区分布。
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表示的我国某类型工业最有可能是( )A .高科技工业A 甲B.能源工业C.家电工业D.钢铁工业19.图中产业承接地的区位优势有()①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②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较强③潜在消费市场广阔④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⑤“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地铁是沿着地面铁路系统的形式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用电力牵引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其线路通常敷设在地下隧道内。
在未来北京地铁规划中有望从东部和南部向河北延伸。
完成20~22题20.与公交车相比,下列有关地铁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铁比公交车运量大B.地铁比公交车速度快C.地铁比公交车准点D.地铁比公交车污染大2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地铁主要向北京东部和南部延伸的原因是()A.东部和南部地形较平坦B.东部和南部距海近,气候更适宜C.东部和南部科技更发达D.东部和南部可延伸至天津、石家庄22.下列属于北京地铁向河北延伸的意义的是()①加快发展都市圈、城市群②解决北京与周边城市之间不平衡、不协调问题③推动京冀合作步入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宁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据此回答23~24题。
23.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为()A.水能发电B.风力发电C.火力发电D.核能发电24.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图为我国小麦主产区某年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小麦在甲、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降水较小B.地势较高C.技术落后D.旱灾频发26.小麦在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特大城市标准由原来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调整为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
图甲是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图乙是两城市人口变化。
读图回答27~28题。
27.E、F两城相比,E城发展快的原因是()A.气候更优越B.地形更平坦C.交通更便利D.农业基础更好28.对于图乙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的曲线判断正确的和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①城市规模扩大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B.①废热排放多,城市出现“热岛”效应C.②植物蒸腾减弱,城市云雾减少D.②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宁夏平原(见下图)被誉为“黄河金岸,塞上明珠”。
据此回答29~30 题。
29.贺兰山被誉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气流,使宁夏平原免受寒潮的侵袭B.阻截了来自新、甘、内蒙古戈壁沙漠的风沙侵袭,减缓了银川平原农田、牧场的沙化C.山中植被有效地减弱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起到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D.阻挡了潮湿东南季风的西进,有效增加了宁夏平原的降水30.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A.将人口、工业外迁,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B.调整农业结构,禁止高耗水的水稻、小麦种植C.大力发展森林业,以涵养水源,保护农田D.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要节约用水,综合利用水资源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3分)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简图。
某种能源的空间大材料二中央确定江苏省为新疆的对口支援省份。
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统计图。
材料三国务院关于支持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做好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产业布局工作,要充分发挥当地及周边国家的资源优势,积极利用中央支持和全国对口支援的特殊政策和有利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技术进步,构建适合经济开发区长远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1)材料一中某种能源为,描述该能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分)(2)比较材料二中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2分)(3)简述江苏对口支援新疆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分)(4)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4分)3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B(1)说出图示区域河流AB河段的流向,并描述其水文特征。
(6分)(2)分析图示区域经常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4分)(3)说出图示区域西北部农业生产类型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5分)3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华东地区范围示意图材料二华东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S市科技人才密集,GDP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但能源、矿产资源较贫乏,2012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60%。
A省地处内陆,劳动力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并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立体快速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铁路密度、通车里程居华东地区之首。
(1)A省与S市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试分析A省承接S市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6分)(2)S市转移出经济附加值低的企业后,集中力量发展高附加值的企业和服务业,分析产业转移对S市的意义。
(6分)答案:31.答案:(1)风能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
(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3)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脸;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
(4)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33.答案:(1)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均较低;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能依托S市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A省政策大力支持工业发展。
(2)避开S市矿产和能源不足的劣势,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腾出更多的土地及发展空间,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