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下数学天气预报中的负数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13.42 KB
- 文档页数:3
负数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负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负数”这一概念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负数的引入,拓展了数的范围,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更加完整和深入。
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注重联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如气温、收支等,帮助学生建立负数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负数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的认识和运算基础,但对于负数这个全新的概念,可能会感到陌生和抽象。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直观的操作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概念,会读写负数,能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正负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产生原因,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运用负数。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负数的存在和意义。
2、直观演示法利用温度计、数轴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和性质。
3、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负数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天气预报的图片,其中显示了不同城市的气温,如北京:-5℃,上海:5℃。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比较这两个城市的气温高低吗?引导学生发现“-5℃”这个新的数字形式,从而引入负数的概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天气预报中的负数》冀教版1. 教学目标•了解天气预报中负数的概念;•学会正数、负数的表示方法;•掌握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负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表示方法;•实际问题中运用负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负数概念的理解;•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教学准备•教材: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工具:黑板、白板、彩笔;•资料:与天气预报相关的图片、视频。
4. 教学过程4.1 通过天气预报引入负数的概念1.引导学生观察天气预报中的温度。
(老师可准备一些天气预报图片或视频,提取其中的温度数据进行展示。
)2.谈论温度的概念,引出负数的概念。
–温度表示天气热度的量度单位。
–温度高表示天气热,温度低表示天气冷。
–温度高可以用正数表示,例如:20℃。
–温度低可以用负数表示,例如:-5℃。
3.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负数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
4.2 正数、负数的表示方法1.老师用数字线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正数、负数的表示方法。
(数字线指的是纸板上画的长度为一定值的线段)|--------|--------|--------|--------|--------| 0-2 -1 0 1 22.解释数字线的含义和作用:数字线上的点表示数,线上每个点与0点之间的距离表示这个数的大小,线的左边表示负数,右边表示正数。
3.让学生铺排数字线,学会阅读数字线上的数值。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4.让学生用数字线表示如下数值–4(负数)–1(正数)–-2(负数)4.3 实际问题中运用负数的方法1.通过日常生活或情境故事提问问题,培养学生应用负数的能力。
例如:–今天的温度是5℃,明天将会下降3℃。
明天的最低温度是多少?–上午天气是25℃,到下午气温下降了7℃。
天气预报中的负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2.学会用零下温度表示气温低于零度;3.能够读懂并解决天气预报中出现的负数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负数的概念;2.学会如何将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四、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2.测温器、温度计等相关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引入气温的概念;2.指出气温可以超过零度和低于零度;3.引入负数概念。
2. 教学重点1.向学生解释如何将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如-5℃、-10℃;2.给学生展示相关实物,如测温器、温度计等,让学生理解负数所表示的温度;3.通过学生的日常经验,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
3.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在银行存款、电量、温度等领域都有负数的应用;2.让学生知道负数不是“坏的”,只是一种数学概念,真正“坏的”是我们使用负数的方式。
4. 教学案例在天气预报中,有时会出现如“气温为-10℃”的情况,请问这句话表示什么意思?分析:这句话表示气温低于零度10℃,即气温为负数的温度。
5. 练习请用负数表示以下温度:1.零度以下3℃;2.零度以下15℃;3.20℃以下的温度。
6. 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负数的概念与应用方法进一步理解,且能够应用负数解决天气预报中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上课的表现和课后练习的反馈,可以发现他们对于负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通过数学公式应用负数解决问题。
七、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学习进度不同的情况,可以加强较薄弱学生的理解;2.可以引入更多趣味教学元素,例如竞赛、游戏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1-1天气预报中的负数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天气预报中的负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会看天气预报中的负数,并学会读温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学习天气预报中的负数,培养学生对负数的初步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天气预报中的负数,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用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初步认识负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会读写天气预报中的负数温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法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同学们,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春天了(课件呈现美丽春景),大家觉得我们成都这两天天气怎么样?(学生回答后,课件呈现成都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上显示的是昨天成都的气温,你能看出昨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吗?据科学研究,气温在18—24℃时,人体感觉最舒服。
昨天达到20℃,我们就感觉比较舒适。
猜想:从现在往后,成都的天气会怎样变化呢?探究新知℃是表示温度的符号,“-3℃”表示零下3度。
下面有一位播报员在播报今天的天气,北京多云,零下3度到5度。
-3摄氏度,又可以怎么表示呢?零下3度。
教同学们你们可以按从北方到南方的顺序把四个城市天气预报中的信息整理成信息表吗?(在练习本上画温度信息表)嗯,-15℃和-3℃,哪个温度低,低多少读度?同学们可以讨论3分钟。
-15℃低。
老师这里有一个温度表,有-15℃和-3℃的位置,你们发现了什么呢?-15℃表示比0℃低15度;-3℃表示比0℃低3度,所以-15℃温度低,低12度。
那你们现在可以把北京、哈尔滨、昆明、海口四个城市的气温从低到高排列一下吗?-15℃<-10℃<-3℃<4℃<5℃<17℃<19℃<25℃同学们真是聪明,可以举一反三。
地理位置与气温有关吗?有关,北方气温比南方气温低。
当堂巩固1、观察左边某天的天气预报图,请你当预报员。
2、请根据左边的天气提两个数学问题,并自己回答。
天气预报中的负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概念,明确正数和负数的区别;2.熟练掌握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能够用负数表示温度的变化。
教学重点1.负数的概念及其运算;2.负数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负数的概念和运算初步掌握;2.能够用负数表示温度的变化。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教师出示《今日天气预报》中天气预报中温度的变化图表,引导学生对温度变化进行讨论。
然后提问:天气预报中,为什么有些天的温度是负数?这些负数又代表什么意思?Step 2 探究1.通过拆分正数和负数的五个部分,让学生深入理解“负数”的概念,把“负数”从表征数的一种形式变成真正的数,才能接下来进行运算。
例如:3 = 2 + 1 —-> -3 = -2 - 12.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按照不同的符号的运算规律,例如:正数相加得正数,负数相加得负数;正数和负数相加的和的绝对值小于一个数的绝对值等等。
Step 3 讲解1.当温度上升时,温度差可以用正数表示,当温度下降时,温度差可以用负数表示。
例如,当今天的气温是-3℃,明天升高到了0℃,温度上升的量是多少?解:0 -(-3)= 0 + 3= 3℃,故温度上升的量是3℃。
2.当温度下降时,温度差可以用负数表示。
例如,当今天的气温是3℃,明天下降到了-2℃,温度下降的量是多少?解:-2 - 3 = -5℃,故温度下降的量是5℃。
Step 4 练习教师通过练习题和小组竞赛来巩固学生对负数的掌握和应用。
例如: 1. 计算-5 + 3 ,-3 + 4,-2 + 1; 2. 计算 -4 - 4,-5 -(-7),10 - (-3);3. 比较大小:-6和-9,-3和-1,4和-4,3和-5;4. 根据温度变化图表回答问题,例如:今天是零下五度,明天升温2℃,明天的气温是多少度?课后拓展让学生自己寻找天气预报中负数应用的例子,例如:台风路径的图表,降雨量的表示等等。
1.1天气预报中的负数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1课时正、负数的意义(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雪再和方便。
2. 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 情感目标: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今天的天气真不错,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吗?(出示课件第一张)你能看出下面的天气预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吗?二、探究新知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1)现在你能看出长沙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吗?(是0℃。
)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氏度)。
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在温度计上分别表示出3℃和-3℃。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指出:上海的最高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氏度。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高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氏度呢?与长沙的0℃比起来,又是怎样的呢?(比长沙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摄氏度低,是零下4摄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2.认识正负数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3、500、4.7,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4.7 等,这些数是负数。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天气预报中的负数(2)_冀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明白得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导入】1.图片展现,引出课题通过几幅表示温度的图片,引出课题—生活中的负数。
大伙儿看一下这几幅图,你发觉了什么?有的同学会说出:有零度以上,有零度以下,也有零度。
也有的同学会说出;有100℃,有0℃,有—88.3℃,—183℃老师;大伙儿说的专门好,零度以上的我们用正数表示,零度以下我们用负数表示,这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生活中的负数。
今天就让老师一起带着大伙儿学习生活中的负数。
活动2【讲授】2.出示目标,自主探究(1)出示三维学习目标,并展现重难点。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明白得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提出问题,“关于温度,你明白些什么?”并结合情形图片,使学生自主发觉,16℃和“-16℃的意义,从而得出新的内容。
生1:这是16℃,这是—16℃,生2:这是零上16℃,这是零下16℃。
师:那么他们有什么不同呢?(大伙儿讨论,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教师总结:“16℃”表示零上16℃,“-16℃”表示零下16℃,它们是以0℃为基准的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接着又出示两幅温度和存折的图片,并点名让同学说出这些数表示的意义,最后教师总结,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那个地点显现了一种新的数:-16,-500。
六年级数学学科教案主备教师副备教师
教学课目天气预报中的负数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
1、经历从天气预报中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
过程与方
法
了解天气预报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能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体会符号思想在温度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
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能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学生行为预
设
设计意图个性思考
一导入
1你能播报下面城市的天气预报吗?
•北京多云,零下3度到5度。
•哈尔滨晴,零下15度到零下10
度。
•昆明晴,4度到17度。
•海口多云,19度到25度。
大部分学生能说
出大概,在描述
零下时可能会出
错,
以和生活实际相关
联的知识导入,能
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轻松的导入课
题。
冀教版六下数学
课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不断鼓励和启发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观察法、尝试操作法、讨论法相结合。
研究实际问题→认识负数→负数在温度中的应用。
五、说教学流程
我把本课的教学大致分成了四个部分。
(一)通过问题情境回归生活原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本课中,我一开始就出示几组相反意义的量,问题情境让学生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这一问题马上引起学生兴趣,因为生活中这些问题经常遇到,但没人思考过简洁的表示方法。
然后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并通过它们的对比来导出正负数,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使用正负数的必要性。
紧跟着教读正负数,并介绍+、- 在这里已有了不同的意义。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同样需要扎实的学习,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是课程开展的“根基”。
这是我设计这一部分的初衷。
(二)介绍负数的历史
(1)课件出示史料,进一步了解负数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
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
(2)生谈感受,思想教育。
通过介绍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三)、亲历生活,交流发现
借助城市气温情境,我就以天气预报中引出负数在生活中运用。
(1)让学生试当播音员,实际上是让学生了解负数在气温中的不同读法。
(2)认识温度计。
并通过温度计认识0度;比较-5与5的不同;让学生上黑板拨5℃和-5℃,都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办法解决;比较两个0下温度的高低。
(3)让学学生自主说几个正负数,用来引导学生了解正负数是无限多的。
(四)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5道习题。
前两道是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来达到巩固和检测学习的新知,第三道是地理方面的知识,第四道渗透数轴的知识,最后是关于刘翔赛跑时的风速问题。
(五)、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设计简洁明快,体现了本课内容的生活性以及正、负数在生活应用中的相反性。
优点:
1、本课的立意始终围绕着生活展开教学活动,让数学的知识紧密地贴近生活的原型,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2、学习之初,学生通过对“温度”的数据收集,建立了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伙伴的交流、现象的观察、课本的阅读,学生逐步地完善了对负数的理解,形成了比较准确的理性认识最后,学生带着这些理性的思维去发掘生活,对负数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联想。
3、整个学习的过程,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从生活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后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习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