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装饰画 ▏人美版 (2012) (1)
- 格式:doc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5
装饰画教学目标1、认识黑白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和多种表现效果。
艺术的再现客观物体。
尝试根据生活中的图片或形象,发现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创作一副黑白装饰画。
提高学生绘画表现力。
2、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实现对黑白装饰画的初步认识。
运用多媒体演示法、教师讲解法、比较法、通过欣赏作品、学生实践、参与评价作品等教学活动,实现本课的教学任务。
3、在欣赏与实践中,体会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培养学生对黑白装饰画的兴趣。
从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内在联系入手,通过收集、展示、感受、绘制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勇敢尝试的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曾见到过黑白装饰画,但是不一定了解这样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和以前经常见到的绘画作品有明显的不同。
对黑白装饰画的相关知识并不了解,因此学生对本课学习研究应该是有兴趣的、有新鲜感的,而且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所以学生也有学习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观察探讨黑白装饰画的艺术形式、特色效果并尝试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黑白装饰画的表现特征和艺术效果。
运用点、线、面,创作黑白装饰画。
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用多种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来表现司空见惯的物象,从而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欣赏黑白时装照片教师播放一组时尚的时装照片,提出问题:“画面的主色调是什么?由什么颜色构成?”学生认真观看、思考、回答问题活动2【讲授】什么是黑白装饰画?黑白装饰画,是以黑、白对比为造型手段,画面主题以黑、白形体的巧妙组合来得以充分表现,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特色。
活动3【讲授】黑白装饰画的构成元素?师问:怎么样画好一幅黑白装饰画?构成的元素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展示课件:黑白装饰画的基本构成要素:点、线、面。
并展示由不同构成元素创作的黑白装饰画活动4【活动】课堂小练习课堂小练习(5分钟内)展示课件:小练习师:将线描稿试着用马克笔添加点、线、面元素,让画面内容变得丰富。
《装饰画》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二册第4课《装饰画》。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也是线条系列的一部分,由于线的变化带来的魅力和易学便画的条件,在对于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中,线描画对孩子来说,是最富兴趣、最为便捷,也颇为有效的绘画之一。
线描画又叫线描装饰画。
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体验、感悟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及其美感的同时。
学会从自然中吸取丰富的形状,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概括、提炼、加工,,让孩子给以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变化出孩子眼中的线描世界,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十二、三岁,正处于“视觉写实期”向“客观写实期”过渡。
这一时期的孩子能通过感观对实物进行具体描画,能注意描画物象的细节,力图真实地反映现实,已经由平面的思维向立体思维过渡。
能用线表现面,由面组成体,能用线表现空间前后的遮挡关系,这一时期应该注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可逐步把一些基础理论渗透给学生,如透视知识、构图知识、结构比例等,用理论指导他们走上正规的绘画道路。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不正确的教法会影响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不可用成人的眼光去苛求孩子,而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童心、童趣和对世界的认识。
可以让孩子自由地抒发他们的情感和想像力,展现自己特有的天性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能力: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线描)创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五、说教法、说学法教法:谈话法、启发式、欣赏分析法。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装饰画》教案教案 (1)一. 教材分析《第4课装饰画》是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步骤指导,使学生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装饰画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热情。
但是,对于装饰画的概念和创作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装饰画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3.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装饰画的概念和特点。
2.装饰画创作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示范法:展示优秀装饰画作品,分析其创作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领悟。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装饰画作品示例和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装饰画的特点和魅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掌握装饰画的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创作装饰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师评,提高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的装饰画创作方法,独立完成一幅装饰画作品。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装饰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色彩)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美术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造型方法,能够运用生动的点、线、面进行创作,知道三原色、三间色、对比色及邻近色等色彩知识,装饰色彩方面的知识也在上节课学习过,但是把这些综合在一起进行装饰画创作,对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的尝试装饰画艺术创作,感受装饰画的艺术魅力。
3重点难点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及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方法。
难点:运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和装饰性的色彩创造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乐章渴求美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提问:请你听一听这首乐曲,它仿佛把你带到了什么地方?欣赏西双版纳风景图。
2.欣赏名作欣赏丁绍光创作的装饰画作品。
3.出示课题2【活动】二乐章探究美1.欣赏《摇篮曲》2.赏析《蓝色梦幻》3.介绍画家丁绍光4.找出画中与生活类似的景物5.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1)《乐园之梦》中的少女有什么特点?(2)《乐园之梦》中的植物有什么特点?与生活中的植物有什么不同?(3)小结(4)欣赏《凤》:你感觉图1图2哪幅更好看?为什么?其中的颜色有什么特点?(5)你能将这幅画如何添加?3【活动】三乐章感悟美1.教师示范。
2.欣赏大师作品。
4【练习】四乐章赏析美1.欣赏学生作品,哪些给你印象深刻?2.艺术实践。
5【活动】五乐章畅想美拓展:观赏木雕装饰画等。
板书设计:4.装饰画夸张的变形简化鲜艳的色彩变化的线条。
教案标题:第4课装饰画(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六年级学科: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 培养学生对装饰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装饰画的概念和特点。
2. 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装饰画的图片和讲解相关知识。
2. 绘画材料,如水彩、油画棒、彩铅等。
3. 绘画纸张,如白纸、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装饰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装饰画的概念和特点。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教师讲解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如构图、勾线、上色等。
3. 教师出示装饰画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创作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装饰画的构图、勾线、上色等步骤。
3.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完成装饰画的创作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技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回顾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装饰画的创新方法,如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
教案标题:装饰画课程名称:美术年级:六年级下册时间:2023-2024学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2. 教授学生装饰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装饰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3. 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和技巧4. 装饰画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装饰画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装饰画的创作过程。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体会。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装饰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装饰画的特点和魅力。
2. 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讲解装饰画的定义、分类(如平面装饰画、立体装饰画等)以及装饰画的特点(如夸张、变形、装饰性等)。
3. 讲解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讲解装饰画的构图原则、色彩搭配和表现手法,如线条、形状、质感等。
4. 教师示范:教师现场演示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和技巧,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创作过程。
5. 学生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装饰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体会。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装饰画创作实践。
《装饰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也是线条系列的一部分。
装饰画与写实画不同,它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作画,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
装饰画既具有简洁、鲜明、和谐、统一的风格,也具有秩序化、夸张变化等艺术个性。
本节课的装饰画,主要以剪贴画的学习为主。
因此本课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一步体验剪贴画带给人美感的同时,了解、体验、感悟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及其美感。
学情分析: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对于装饰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我选择了一些学生利用不同手法表现的装饰画,包括毛线粘贴、布贴画、纸板版画、剪纸等形式,其内容多样,包括动物、人物、植物等。
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师生拓宽思路,自由选择表现形式及题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
能用剪贴画的形式创作一幅装饰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
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
学习材料:
彩色卡纸、毛线、皱纹纸等。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装饰画
艺术特点:表现形式:自由多样
造型特点:夸张、变形、简洁、明快
色彩特点:对比强烈,装饰感强。
有什么不同?
展示作品,引导观察思考。
(1)、欣赏作品,师生探讨:哪些因素构成了装饰画独特的美呢?
欣赏图片:《乐园之梦》创作这幅精美作品的人,就是现代重彩画大师丁绍光。
作品具有浓厚的装饰风格,平面化的画面空间中,加入了抽象而富有秩序感的图案和符号。
《母性》丁绍光: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古典文化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装饰风格,画面以刚劲有力的铁线描进行表现,并用金线或银线装饰。
《猫头鹰》韩美林:画家既继承提小结: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写实画偏重于对自然的再现,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反应。
装饰画多运用变形、夸张、概括、归纳等手法,强调的是单纯、平面、秩序的装饰美。
让学生有效学习
学生分学习小组探讨交流,畅所欲言。
学生分别从题材、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