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财产属于谁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
武鸣县城厢镇八年级下思想品德
第七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导学案
主备人:褚丽红审核人:唐淑敏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知道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合法财产的含义;了解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方式及重要意义;依法维护合法财产所有权。
【学习重点】依法维护合法财产所有权
【学习难点】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认识
一.预习导航,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第67—75页,重点部分划线,疑难之处做好标记,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1. 财产按归属划分可以分为几类?
2. 公民的合法财产有哪些?
3. 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4. 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重要意义?
5. 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6. 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侵害时怎么办?
二.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某建筑工地上,几名工人挖出4个雕龙刻凤的石墩。
工人黄某以家中装修为由,将石墩全部据为所有。
谁知,这些石墩是清代文物。
警方接到报警后依法予以追回。
1、施工挖出的石墩是否属于黄某的个人财产?为什么?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一切财产所有权”。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三.巩固测评《同步练习》P 31:1-8题
四、学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
1。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导学案内容标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意识,初步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
(二)能力: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培养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知识:理解我国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明确财产继承权及怎样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继承权。
一、课前延伸学案导学,自主学习阅读学习课本P106――109页,解决下列问题:1、我国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__、__、__和__的权利。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国家运用__法律手段和__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__。
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是__。
3、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依据法律规定,公民的遗产继承可分为-----------和-------------两种方式。
优于。
二、课内探究(一)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小组内讨论:该农民对拖拉机享有哪些权利?结论:2、尝试归纳:(阅读课本P107-108页)我国法律是怎样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3、交流讨论:(结合P108页漫画)当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怎么做?(二)、精讲点拨:继承方式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第二顺序:小组内讨论:当公民的合法继承权受到侵害时怎样做?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与大家分享。
(三)、有效训练,迁移应用1.在我国,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A.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B.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C.通过行政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D.通过宪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2.我国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
财产属于谁(学案)学习目标:1. 明确公民的个人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3、明白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4、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一、合作探究要求你5分钟时间熟悉课本第68-75页正文内容,尝试将以下知识点找出,并用笔在课文中划出来。
1、社会财产按归属可划分为哪三类?2、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哪些内容?3、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是什么?4、法律保护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武器有哪些?5、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怎样做?二、案例分析场景一买车亮亮爸爸准备买小汽车,一时没有选好,一个朋友说有人愿转让一辆车,价格很便宜,亮亮爸爸动心了,再问具体情况,对方却躲躲闪闪,好象来路不明,亮亮爸爸可以买这辆车吗?为什么?场景二借车亮亮爸爸买了车后,一个朋友说有急事,把车借走了,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也不还,小明爸爸找到他,发现车被撞坏了,对方既不修理也不肯赔偿。
亮亮爸爸真想揍他,我们怎么帮助他?场景三扣车亮亮爸爸在一次开车办事,中途遇到一人,手捂肚子,请求顺路带他去医院,可还没有到医院,他就要求下车,扔下10元钱就走,紧接着,从对面一辆面包车上冲下几名执法大队的人,上了他的车,说他黑车营运拉客,要处1万元罚款,亮亮爸爸不服,他们便把车扣了。
执法大队的处罚合法吗?亮亮爸爸如何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呢?场景四砸车亮亮爸爸开着丰田车去办事,遇到游行示威的队伍,正准备靠边停车,突然从游行队伍中冲出一群人,大喊:“砸烂日本车”,抬手就砸车,动手就打人,结果车被砸坏。
亮亮爸爸很伤心,怎么办?收获启示1.社会上的财产十分丰富,按照归属划分,有的属于所有,有的属于所有,有的属于所有。
2.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的财产享有、、和的权利。
在我国,只有公民受法律保护。
3.我国的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
2019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7.1 财产属于谁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正确认识财产合法性;法律是个人合法财产的守护者。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识别个人财产的合法性,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情感目标:充分认识到不能占有非法财产,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和法律维权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利用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认识。
【学习过程】+【学法指导】一、自学教材P68-75,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财产的归属有几种类型?2、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3、财产所有权的含义?4、我国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的法律财产?(意义)怎样保护?5、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二、【合作探究】1.6月初,王某花3600元买了一架数码相机。
三个月后,王某发现相机不见了,经再三追问,儿子说他将相机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同学。
王某找到那位同学及其家长,表示愿以1000元将相机赎回,但那位同学的家长认为:张明是14岁的中学生,不是小孩,说话是算数的,买卖已成交并写有字据,双方出于自愿,哪有反悔之理,不同意退回。
请问王某该怎么办?2.刘某在乘坐出租车时不慎将一装有1.6万元的手提包遗忘在出租车上。
两天后,刘某找到了出租车司机张某询问起此事,张某称,那天公司正好举行为灾区捐款活动,他就把这1.6万元全捐出去.(1)司机张某有权处置这1.6万元钱吗?(2)刘某能要回这笔钱吗?(3)请为刘某出谋划策。
三、【整理学案】1、我国社会上财产的归属划分;2、财产所有权的含义;3、我国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主要法律武器有哪些?我国法律通过哪些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4、当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收到侵害时,应当怎么做?四、【达标测评】1.河南南阳一农民李某,在自家地里干活,挖出一坛古代钱币。
下列关于钱币的归属,说法正确的是()A.古代钱币属于李某私有财产,李某应具有财产所有权B.古代钱币应归国家所有C.古代钱币不属于李某私有财产,地是乡里的,古代钱币应归乡里所有 D.古代钱币是李某发现的,应交给国家,但李某应有一半所有权2.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是()①工采购买股票得到的红利②小王在路上捡到的钱③李某家祖传下来的珍贵首饰④李某赌博赢来的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教师活动(环节、措施)一、导入新课二、明确目标学生自主说明本节目标三、预习检测小组讨论交流,互查知识储备四、分组合作1.小组讨论完成新知自学和活动体验。
2.小组长或老师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做准备。
五、展示提升小组长派人讲解,其余同学补充、点评、质疑。
六、达标测评⒈完成测评问题。
⒉全课小结反馈。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一框《财产属于谁》主备人:蓝旻芳复备人:蓝旻芳时间温馨提示:仔细看看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它会让在学习中迷茫的你找到方向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财产和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了解维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的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公民财产权、继承权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增强识别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非法侵害公民财产权的行为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合法权利的自觉性。
二、教材分析本框设置三个目,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
其落脚点是增强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学好本框,对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合法财产,并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有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学习难点:合法私有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引导讨论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自主学习内容(一)预习内容1.财产的归属(1)社会上的财产十分丰富,按照归属划分,有的属于个人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2)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3)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泉州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思想品德教案《财产属于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产的定义和分类,明确财产属于谁。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保护自己财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财产的定义和分类。
2. 财产属于谁。
三、教学难点:1. 财产所有权的理解。
2. 正确对待财产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的定义、分类和财产所有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财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财产的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财产是什么吗?财产属于谁呢?2. 讲解财产的定义和分类:讲解财产的定义:财产是指个人或集体拥有的物质财富。
讲解财产的分类: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等。
3. 讲解财产所有权:讲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财产所有权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讲解财产所有权的取得:通过购买、赠与、继承等方式取得。
4. 分析典型案例:案例1:某学生盗窃同学财物。
案例2:某学生拾得遗失物主动归还失主。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明确财产所有权的意义。
5. 讨论正确对待财产的态度: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念,尊重他人财产,保护自己财产。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对待财产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如何正确对待财产,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拓展:1. 邀请法律专家或警察来校讲座,讲解财产所有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法庭、警察局等法律机构,了解财产所有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心得体会的质量,关注其对财产观念的认同和理解。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七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教案设计一、相应的课标内容“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正确认识财产合法性;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识别个人财产的合法性,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到不能占有非法财产,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和法律维权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权。
教学难点: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认识,何为行政违法。
四、教法及教学准备教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教学法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越来越好》片段)教师正如歌曲《越来越好》所唱的那样,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越来越高,家庭财产与日俱增。
同时有关财产权利方面的纷争也越来越多,我们终有一天会步入社会,所以今天有必要与大家一起来学习我国法律中有关财产权方面的知识,与大家共同进步。
在财产问题中其最核心的就是要搞清楚财产属于谁的问题。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财产属于谁(二)新课学习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生活小调查问大家一个隐私的问题,过年大家一般可以收到多少压岁钱?(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好。
(我们折中取个数)假设春节期间你收到了1000元压岁钱,你会如何安排这些钱呢?(学生回答:存一部分到银行;买书、文具、衣服;捐给希望工程等不一而足)教师总结且板书:根据刚才同学们所述,从我们拿到这1000元到现在,在这个过程中你对这1000元都做了哪些事呢?1000元压岁钱属于我————占有(权)买衣服、文具等——————使用(权)捐给希望工程(或消费)———处分(权)存入银行获得利息——————收益(权)其实将大家做的这些行为后面加上一个“权”字就是我们财产所有权的全部内容。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
第一框财产属于谁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2、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正确认识财产合法性
3、法律是个人合法财产的守护者。
设问导读:
1、财产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2、公民的合法收入有哪些?
3、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4、财产所有权的具体内容?
5、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
6、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自我检测:
1.社会上的财产十分丰富,按照归属划分,可分为()
①国家所有②集体所有
③个人所有④国家和个人共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2.依法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是()A.财产承租人B.财产所有人
C.财产保管人D.财产所有权3.2008年10月17日晚,17岁的高某、明某结伙窜至某中学门外,强行搜抢学生孙某身上的现金120元。
高某、明某的行为侵犯了
()A.国家财产所有权B.集体财产所有权C.公民财产所有权D.学生受教育权4.下列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的是()A.建筑工人阿强在一次地下施工中发现两件玉器,趁人不注意将其裹在衣服里,带回家中B.小运在放学路上捡到一个装有820元人民币的钱包,将之据为己有
C.小马的父亲是位民营企业家,年终缴纳各种税款后,获得超过百万元的收入
D.某市副市长索要和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3720000元、美元21000元,将其作为家产5.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是_________,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是_________。
()A.民事法律刑事法律
B.刑事法律民事法律
C.行政法律民事法律
D.行政法律刑事法律
6.实施法律规定的其他各种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方式的前提是()A.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B.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
D.维护自己的财产的所有权
7.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2012年我国拥有智能手机的人数越来越多。
很多软件采用手机扣费、短信资费陷阱等手段获取收入,给很多手机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通过上述手段获取的收入()A.属于财产性收入 B.属于非法收入C.属于合法劳动收入 D. 受到法律保护8.《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这说明
()
A.公民的所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B.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C.法律只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D.法律只保护私人财产的所有权
9.老李拿着老王因赌博欠他1000元的欠条找警察评理,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有误的是
()
A.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B.赌博的金钱属于非法财产,法律不保护非法财产
C.警察的职责是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D.告诉我们要以正当途径获得财产
10.多难兴邦。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让中国人民蒙受灾难,也促使中华民族更加团结、坚强和成熟。
右边漫画反映了人民群众为抗震救灾奉献爱心。
从财产权角度看,人们行使的是( )
A.财产占有权
B.财产消费权
C.财产收益权
D.财产处分权
巩固训练:
今年5月20日,小强在商场购物时捡到了580元钱,苦等失主无果,正好看见商场附近在开展“全国助残日”募捐活动,他便把钱全部投进了捐款箱。
请问:小强这样做合法吗?理由是什么?(4分)
拓展探究:
1.小丹上初中后,她的父母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购买了一套小型别墅,在房产部门办理了相关手续,一家人住进了别墅。
高中毕业后小丹考取了美国一所大学,父母将这套别墅出租后陪小丹一起去了美国。
五年后,小丹的父母将别墅卖掉。
( 1 ) 请你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小丹的父母对属于自己的财产都拥有哪些权利。
(8分)
(2) 租期满后,租房者以诸多理由长期占用房子,拒不归还。
小丹的父母应该怎么做?(4分)
(3)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有什么意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