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链计算
- 格式:pptx
- 大小:829.35 KB
- 文档页数:36
尺寸链的计算
尺寸链的计算,也称尺码串的计算,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数学算法计算出不同尺码之间的比例关系。
其目的是在不同尺码的衣服之间进行转换,便于消费者进行购买。
尺码串的计算通常是以某一尺码为基准进行计算,比如以M 尺码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尺码与M尺码之间的比例关系,以此来实现不同尺码之间的换算。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或加权平均法来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不同品牌、不同国家的尺码标准差异,以便达到更准确的结果。
对于企业来说,尺寸链的计算对于管理生产和库存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尺寸链的计算可帮助他们轻松比较和选择不同品牌的衣服,并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尺码。
尺寸链计算和公差叠加尺寸链计算和公差叠加是机械工程学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它以度量尺寸计算构造元件和机械设备的相对位置为基础,可以明确指定每个元件和机械系统的定位要求,从而满足设计性能计算要求。
尺寸链计算可以分为直接尺寸链计算法和公差叠加法两种形式。
本文针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介绍其原理、特点、应用场景以及计算步骤。
一、尺寸链计算法尺寸链计算法是用于定义机械设备空间布局的一种工具,它采用位置坐标系统来定义各种机械元件的相对位置。
它的原理是在构造的三维空间中,用空间坐标表示机械元件的坐标位置,然后通过一系列计算步骤,根据不同元件之间的相对尺寸计算出其他元件坐标位置。
它的计算特点是:计算结果准确,不受尺寸变化的影响,可以有效地计算出构件的空间布局,简化设计过程,降低设计的复杂程度。
在机械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法可以实现从草图到实物的直接构造,从而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机械空间布局设计。
二、公差叠加公差叠加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计算尺寸构造元件位置的方法,主要用于计算机械系统中多个元件或构件间联合运动和固定位置之间的精密位置关系。
它的原理是根据尺寸度量结果,利用公差叠加法计算出实际尺寸度量值,从而确定每个构件的定位位置。
公差叠加的计算步骤也比较简单,可以根据公差值进行循环叠加,以计算出机械设备的定位位置。
不同于尺寸链计算法的计算结果准确,公差叠加法可以根据实际公差值调节各元件的精度。
三、尺寸链计算和公差叠加比较尺寸链计算法和公差叠加法都是机械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它们都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空间布局的计算,从而满足设计性能计算要求。
但是,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首先,它们的原理不同:尺寸链计算法是利用三维坐标下的相对尺寸,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其他元件的坐标位置;而公差叠加法是根据尺寸度量和公差叠加参数,计算出构件的定位位置。
其次,它们的计算结果也不同:尺寸链计算法的计算结果准确,不受尺寸变化的影响;而公差叠加法可以根据实际公差值调节各元件的精度。
(三)加工余量的确定——计算法、查表法和经验估计法 四、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零件图上所标注的尺寸公差是零件加工最终所要求达到的尺寸要求,工艺过程中许多中间工序的尺寸公差,必须在设计工艺过程中予以确定。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一般都是通过解算工艺尺寸链确定的,为掌握工艺尺寸链计算规律,这里先介绍尺寸链的概念及尺寸链计算方法,然后再就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方法进行论述。
(一)尺寸链及尺寸链计算公式1.尺寸链的定义在工件加工和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图示工件如先以A 面定位加工C 面,得尺寸A1然后再以A 面定位用调整法加工台阶面B ,得尺寸A2,要求保证B 面与C 面间尺寸A0;A1、A2和A0这三个尺寸构成了一个封闭尺寸组,就成了一个尺寸链。
组成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
尺寸链中凡属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在图b 所示尺寸链中,A0是间接得到的尺寸,它就是图b 所示尺寸链的封闭环。
尺寸链中凡属通过加工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组成环,尺寸链中A1与A2都是通过加工直接得到的尺寸,A1、A2都是尺寸链的组成环。
组成环按其对封闭环的影响又可分为增环和减环。
当其它组成环的大小不变,若封闭环随着某组成环的增大而增大,则此组成环就称为增环;若封闭环随着某组成环的增大而减小,则此组成环就称为减环;在图b 所示尺寸链中,A1是增环,A2是减环。
尺寸链示例 2.尺寸链的分类按尺寸链在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可分为直线尺寸链、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
3.尺寸链的计算尺寸链计算有正计算、反计算和中间计算等三种类型。
已知组成环求封闭环的计算方式称作正计算;已知封闭环求各组成环称作反计算;已知封闭环及部分组成环,求其余的一个或几个组成环,称为中间计算。
尺寸链计算有极值法与统计法两种。
用极值法解尺寸链是从尺寸链各环均处于极值条件来求解封闭环尺寸与组成环尺寸之间关系的。
用统计法解尺寸链则是运用概率论理论来求解封闭环尺寸与组成环尺寸之间关系的。
尺寸链(dimension chain)计算是在工程和制造领域中常用的方法,用于计算物体的尺寸或特征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尺寸链计算中常用的四个公式:
1.长度链:长度链用于计算物体的长度或距离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长度链公式如下:
L = L₁ + L₂ + L₃ + … + Ln
其中,L 表示总长度或距离,L₁、L₂、L₃等表示各个部分的长度或距离。
2.半径链:半径链用于计算物体的半径或直径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半径链公式如下:
R = R₁ + R₂ + R₃ + … + Rn
或
D = 2R = 2(R₁ + R₂ + R₃ + … + Rn)
其中,R 表示总半径或直径,R₁、R₂、R₃等表示各个部分的半径或直径。
3.弧长链:弧长链用于计算物体的弧长之间的关系。
通常以角度来度量弧长,常见的弧长链公式如下:
S = S₁ + S₂ + S₃ + … + Sn
其中,S 表示总弧长,S₁、S₂、S₃等表示各个部分的弧长。
4.面积链:面积链用于计算物体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面积链公式如下:
A = A₁ + A₂ + A₃ + … + An
其中,A 表示总面积,A₁、A₂、A₃等表示各个部分的面积。
这些公式表示了尺寸链计算中常见的关系,可用于计算和预测物体的尺寸或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公式和计算方式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所涉及的几何形状而有所变化。
尺寸链的分析计算尺寸链分析是一种用于确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方法,通过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共享信息、资源和能力,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和优化客户满意度。
在尺寸链中,产品的规模、品种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被称为尺寸。
1.收集数据:收集有关尺寸链中每个组成部分的数据,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数量、位置、能力和资源等信息。
2.评估效率:评估尺寸链中每个组成部分的效率,包括生产效率、交付效率和响应效率。
通过分析数据,确定每个组成部分的瓶颈和短板,找出导致效率低下的原因。
3.计算成本:计算尺寸链中每个组成部分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等。
通过分析数据,确定尺寸链中成本较高的环节,找出成本降低的潜在机会。
4.分析风险:分析尺寸链中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供应风险、质量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通过分析数据,确定风险较高的环节,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5.优化尺寸链: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计划,优化尺寸链的运作。
包括优化供应商选择和合作、优化流程和操作、优化库存管理和物流等。
通过尺寸链的分析计算,企业可以获得以下几点优势:1.降低成本:通过识别和解决尺寸链中的问题,可以降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等,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提高效率:通过优化尺寸链的运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交付效率和响应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增加灵活性:通过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共享信息、资源和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
4.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优化尺寸链的运作,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交付的及时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
尺寸链的分析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进行详细的分析。
同时,也需要考虑尺寸链中的各种因素和相互关系。
因此,企业在进行尺寸链的分析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以实现持续的改进和优化。
一.尺寸链公差计算
“公差的计算公式:尺寸公差δ=最大极限尺寸D(d)max-最小极限尺寸
D(d)min=ES(es)-EI(ei)。
公差就是零件尺寸允许的变动范围,合理分配零件的公差,优化产品设计,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和最高的质量制造产品。
公差的计算方法:1、极值法这种方法是在考虑零件尺寸最不利的情况下,通过尺寸链中尺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来计算目标尺寸的值。
2、均方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统计分析法,其实就是把尺寸链中的各个尺寸公差的平方之和再开根而得到目标尺寸的值。
尺寸链(dimensional chain ),是分析和技术工序尺寸的有效工具,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保证装配精度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互相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排列而成的封闭尺寸组。
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
其中,在装配或加工过程最终被间接保证精度的尺寸称为封闭环,其余尺寸称为组成环。
组成环可根据其对封闭环的影响性质分为增环和减环。
若其他尺寸不变,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闭环也增大的尺寸称为增环,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闭环减小的尺寸则称为减环。
尺寸链计算方法及案例详解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尺寸链计算方法及案例详解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尺寸链计算方法是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主要用于确定不同元件之间的公差分配关系,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设计和制造的精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很多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技术。
本篇文章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尺寸链计算方法尺寸链可以理解为一个工程系统中的一串元件的尺寸关系,每个元件都是根据之前的元件尺寸来设计其自身尺寸的。
尺寸链计算方法是通过确定元件之间的公差分配关系来实现设计要求的。
实际运用中,常采用公差收缩法、最大公差法、最小公差法或偏心法等不同的计算方法,因此本部分主要介绍一下这四种尺寸链计算方法。
1. 公差收缩法公差收缩法是常用的分配公差的方法,它先以公差大小确定一个公差限制带,然后根据收缩值的大小来确定每个元件尺寸的公差限制范围。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按照公差大的原则,从高到低分别对各个元件进行公差的分配。
但也要避免公差分配重叠或者过于偏向某一元件的情况。
2. 最大公差法最大公差法是以平均尺寸与公差的最大值作为分配依据,即为最大公差。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工件装配精度,防止装配磕碰,同时还可以控制各个元件尺寸的精度。
3. 最小公差法最小公差法是以平均尺寸与公差的最小值作为分配依据,即为最小公差。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整个元件的公差,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但是也应注意每个元件的公差不应小于其自身制造能力所允许的误差范围。
4. 偏心法偏心法是根据工件装配误差机理,确定出工作表面的偏心量,然后再根据此量来分配元件的公差。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防止工件装配误差的产生,但也可能因此过多地增加生产成本。
二、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对工程系统实现公差设计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手工计算中繁琐的过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还可以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和虚拟装配的仿真分析。
尺寸链概念及尺寸链计算方法尺寸链(Size Chain)是指通过一系列尺码的组合来满足不同体型的消费者需求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
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尺码需求,提高销售额和客户满意度。
尺寸链的核心是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体尺寸特征,将不同的尺码进行组合,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在服装行业,尺码链通过提供不同的尺寸选项,如XS、S、M、L、XL等,可以满足不同体型的消费者需求。
在汽车行业,尺码链可以提供不同的座位高度和宽度选项,以适应不同身高和体型的人。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数据:收集消费者的身体尺寸数据,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测量等方式进行。
这些数据需要包括不同群体的体型特征,如身高、胸围、腰围、臀围等。
2.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尺寸需求。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等,来衡量和比较不同群体的尺寸特征。
3.设计尺寸链: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尺寸链,确定不同尺码的组合方式。
要考虑到不同尺码之间的尺寸差异,尽量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验证尺寸链:将设计好的尺寸链进行实际验证。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进行试穿或试用,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和体验。
根据反馈结果,对尺码进行调整和优化。
5.更新尺寸链:尺寸链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尺码需求变化。
通过定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检查并更新尺寸链。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特点进行调整,但总的原则是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设计和优化。
通过科学而合理的尺码设计,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销售额和市场竞争力。
工艺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
1.长度计算公式:L=πDN,其中L为长度,D为直径,N为齿数。
2.齿轮传动比计算公式:i=Z1/Z2,其中i为传动比,Z1为驱动轮齿数,Z2为被动轮齿数。
3.蜗杆传动比计算公式:i=1/n,其中i为传动比,n为蜗杆蜗轮齿数比。
4.滚子链传动比计算公式:i=(Z1+Z2)/2Z2,其中i为传动比,Z1为大齿轮齿数,Z2为小齿轮齿数。
5.同步带传动比计算公式:i=Z1/Z2,其中i为传动比,Z1为驱动轮齿数,Z2为被动轮齿数。
6.链轮传动比计算公式:i=Z1/Z2,其中i为传动比,Z1为驱动轮齿数,Z2为被动轮齿数。
以上公式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工艺尺寸链计算公式,能够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零部件的尺寸和传动比,为工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 1 -。
尺寸链的计算2008-4-28 来源:阅读: 523次我要收藏【字体:大中小】一、尺寸链的基本术语:1.尺寸链——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如下图间隙A0与其它五个尺寸连接成的封闭尺寸组,形成尺寸链。
2.环——列入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
如上图中的A0、A1、A2、A3、A4、A5都是环。
长度环用大写斜体拉丁字母A,B,C……表示;角度环用小写斜体希腊字母α,β等表示。
3.封闭环——尺寸链中在装配过程或加工过程后自然形成的一环,称为封闭环。
如上图中A0。
封闭环的下角标“0”表示。
4.组成环——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称为组成环。
如上图中A1、A2、A3、A4、A5。
组成环的下角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增环——尺寸链中某一类组成环,由于该类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该组成环为增环。
如上图中的A3。
6.减环——尺寸链中某一类组成环,由于该类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反向变动,该类组成环为减环。
如上图中的A1、A2、A4、A5。
7.补偿环——尺寸链中预先选定某一组成环,可以通过改变其大小或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的要求,该组成环为补偿环。
如下图中的L2。
二、尺寸链的形成为分析与计算尺寸链的方便,通常按尺寸链的几何特征,功能要求,误差性质及环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位置等不同观点,对尺寸链加以分类,得出尺寸链的不同形式。
1.长度尺寸链与角度尺寸链①长度尺寸链——全部环为长度尺寸的尺寸链,如图1②角度尺寸链——全部环为角度尺寸的尺寸链,如图32.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与工艺尺寸链①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如图4②零件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如图5③工艺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如图6。
工艺尺寸指工艺尺寸,定位尺寸与基准尺寸等。
装配尺寸链与零件尺寸链统称为设计尺寸链。
尺寸链概率法计算公式
P(a≤X≤b)=Σ(P(a≤X≤b,X=x)*P(X=x))
其中,P(a≤X≤b)表示目标尺寸在a和b之间的概率。
P(a≤X≤b,
X=x)表示在已知尺寸为x的情况下,目标尺寸在a和b之间的概率。
P(X=x)表示目标尺寸为x的概率。
通常我们会通过已知的数据来计算P(X=x)的概率分布,然后在已知
的数据范围内,将a和b分布代入计算公式来得到目标尺寸在给定范围内
的概率。
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已知的尺寸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从实际测量中获取的,也可
以是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的。
2.根据已知尺寸数据,计算P(X=x)的概率分布。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如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等。
3.确定目标尺寸的范围,即a和b的取值。
4.将a和b的取值代入计算公式,计算P(a≤X≤b)的概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概率时,尺寸数据需要满足一定的统计学假设
和分布条件。
并且,计算结果只是一个估计值,可能会存在误差。
尺寸链概率法计算公式(一)尺寸链概率法计算公式1. 总体概述尺寸链概率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尺寸链的概率的方法。
它通过考察尺寸链上各个尺寸之间的关系和概率来计算尺寸链的概率。
以下是相关的计算公式。
2. 尺寸链的定义尺寸链是指产品或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个尺寸之间的关系。
尺寸链的起点是最初确定的目标尺寸,终点是实际达到的尺寸。
尺寸链通常包括多个中间尺寸,每个中间尺寸都是前一个尺寸和后一个尺寸之间的一个比例。
3. 尺寸链计算公式尺寸链概率法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尺寸链的概率:P(A1, A2, ..., An) = P(A1) * P(A2|A1) * P(A3|A2) * ... * P(An|An-1)其中,P(A1, A2, ..., An)表示尺寸链A1 -> A2 -> ... -> An的概率,P(Ai|Ai-1)表示第i个尺寸在前一个尺寸条件下出现的概率。
4. 举例解释假设我们要计算一个产品的尺寸链的概率,该尺寸链包括 A, B, C, D 四个尺寸。
具体的相关概率如下:•P(A) = ,表示目标尺寸 A 的概率为。
•P(B|A) = ,表示在目标尺寸 A 的条件下,尺寸 B 出现的概率为。
•P(C|B) = ,表示在尺寸 B 的条件下,尺寸 C 出现的概率为。
•P(D|C) = ,表示在尺寸 C 的条件下,尺寸 D 出现的概率为。
根据尺寸链概率法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尺寸链 A -> B -> C -> D 的概率:P(A -> B -> C -> D) = P(A) * P(B|A) * P(C|B) * P(D| C)= * * *=因此,尺寸链 A -> B -> C -> D 的概率为,即该尺寸链的出现概率较高。
5. 总结尺寸链概率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尺寸链的概率的方法。
它通过考察尺寸链上各个尺寸之间的关系和概率来计算尺寸链的概率。
1. 直线装配尺寸链(1)完全互换法。
采用完全互换法时,装配尺寸链采用极值法公式计算,封闭环公差To与各组环公差Ti的关系满足,其中n为组成环个数。
完全互换法的尺寸链解算方法与工艺尺寸链完全一致,核心问题是将封闭环公差合理地分解给各组成环。
如图57-4所示的齿轮与轴的轴向装配关系简图,装配后要求保证齿轮与热圈之间的轴向间隙Ao为0.10~0.35mm。
各组成环的公称尺寸为:At=30mm,A2=5mm,A3=43mm,A4=(标准件),As=5mm。
首先建立装配尺寸链方程,对词简单结构克制直接得到:封闭环的公称尺寸为零,即,先将各组成环的公称尺寸带入尺寸链方程验算,确认各组环公称尺寸的已定数值无误。
将封闭环公差分配给各组成环的结果不是唯一的,实用中一般是以平均公差为参考,再根据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大小、加工难易程度和测量方法等因素作适当调整。
由于该尺寸链中有一个标准件A4,其公差已经确定,分配公差时可以从封闭环公差中扣除标准件的公差,同时从组成环个数中扣除标准件的个数。
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Tm(mm)为:调整确定T1=0.06mm,T2=0.04mm,T3=0.07mm,Ts=0.03mm。
在确定各环的公差带位置时,一般对于属于外尺寸的组成环按基轴制,对于属于内尺寸的组成环按基孔制,孔中心距按对称分布决定其极限偏差。
不过需要留一个组成环,其极限偏差确定后计算得到。
该组成环称为协调环。
此处As为垫圈,容易加工,且其他尺寸都便于用通用量具测量,故选As为协调环。
由此确定除协调环外各环的极限偏差为:最后计算确定协调环为: (2)不完全互换法。
采用不完全互换法时,装配尺寸链采用概率法公式计算。
当各组成环尺寸服从正态分布时封闭环公差To与各组成环公差Tt的关系满足。
若各组成环尺寸不服从正态分布,则取封闭环公差To与各组成环公差Tt的关系满足。
K依具体分布而定,一般可以取K=1.2~1.6。
仍然以图57-4所以示的装配关系简图是基本尺寸,装配精度要求为例,设各组成环尺寸服从一个标准件A4的尺寸链,取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T(mm)为:一、尺寸链的基本术语:1.尺寸链——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