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模板的电分调校
- 格式:docx
- 大小:52.83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章印刷机构的组成与调节章节要求1.胶印机滚筒的结构及胶印机滚筒的一般排列形式2.印版及橡皮布的安装方法3.印版滚筒版位的调节4.印刷压力及离合压的调节基本知识:印刷机构的组成及原理一、滚筒部分的组成滚筒部分是印刷机的核心,它的制造质量是衡量机器精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滚筒部分一般包括:压印滚筒、橡皮滚筒、印版滚筒、传纸滚筒、离合压机构、调压机构、拉版机构、安全杠、传动机构及油路等。
二、滚筒的排列方式胶印机的滚筒排列是以三滚筒排列形式为基础的。
随着胶印机的发展,滚筒的排列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胶印机的滚筒部分主要有三种排列形式:1.三滚筒基本形式(1)三滚筒单色机滚筒排列此种排列形式是基本排列形式,印版滚筒P上装置印版,橡皮滚筒B利用橡皮布的弹性可以使油墨的转移更加充分,而压印滚筒I 提供印刷压力。
(2)三滚筒机组构成的多色机滚筒排列三滚筒排列之间利用传纸滚筒连接起来,组成多个三滚筒排列的组合,可以印刷多色。
图4一l是常见滚筒排列图三滚筒型五滚筒型B-B型图4-1 常见滚筒排列推荐精选采用机组式印刷机有以下优点:1)纸张从给纸到收纸,一次完成印刷,生产效率高;2)便于实现标准化、多色化,也便于制造;3)对各种印刷品有较高的适应性,产品质量好。
2.卫星型及半卫星型滚筒排列(1)卫星型及半卫星型滚筒排列半卫星型,又叫五滚筒型,它是压印滚筒的圆周上分布色组,多个色组共用一个压印滚筒。
卫星型滚筒排列的纸张一次交接,可同时印多色,准确;缺点是各色间隔时间短,墨色易混杂而污染,机器结构庞大。
卫星型滚筒排列形般用于卷筒纸胶印机,单张纸胶印机很少采用。
3.B—B型双面胶印机此类机器没有专用的压印滚筒,纸张通过两个橡皮滚筒之嚼时进行双面印刷。
由于两个橡皮滚筒互为压印滚筒,故称作B—B型;该机定位准确,成本低。
适宜单色书刊及杂志等正反面的印刷。
现在B—B型机多用于卷筒纸印刷,可印刷正反双面及多色。
三、滚筒的基本构成虽然平版胶印机的印版滚筒、橡皮滚筒、压印滚筒有各自的结构特点,但各滚筒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歸至晅)信息记录材料2019年5月第20卷第5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谈印前制版环节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任钦丽(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北京100022)【摘要】在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之前的设计意念在转化为实物印品时并没有被很好地实现,呈现在眼前的印品与理想中的形态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个中原由不一而足,其中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是设计文件的“先天不足”所造成的印品最终印刷呈像方面的缺陷。
本文将着重探讨电分调图及制作排版这两个印前制版环节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键词】印前制版;电分调图;制作排版【中图分类号】TQ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624(2019)05-0236-021电分调图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电分调图,主要是指应用photoshop软件对图片进行层次和色彩等方面的调整,使其在符合印刷的条件下达到专业化的审美要求。
在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调图时,不仅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软件操作水平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还要对图片的适印性有很好的了解。
一般情况下,为利于后期印刷,在电分调图方面需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1图像分辨率应满足适印性要求图像分辨率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图片的质量。
分辨率的高低决定了图像的大小、清晰度和层次。
所以,印刷效果的好坏与图片分辨率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图形图像类文件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位图文件;另一类为矢量类文件。
前者是以点阵形式描述图形图像,后者是以数学方法描述的一种由几何元素组成的图形图像。
位图文件在有足够的文件量的前提下,能真实细腻地反映图片的层次、色彩,缺点是文件体积较大,适合描述照片;矢量类图像文件的特点是文件量小,并且任意缩放而不会改变图像质量,适合描述图形。
一般来讲,适印性图像的分辨率应达到300dpi以上。
与此同时,图像有不同的存储格式,如tif格式、jpg格式,bmp格式、psd格式、pdf格式、swf格式等。
印刷品原稿需要四色电分以便制版。
苹果电脑分色的原稿有反射稿(如:彩色图片、画稿、水彩画、油画、国画、年画、水粉画等)和透射稿(如:彩色反转片(天然色正片)、彩色负片等)。
彩色负片原稿上的明暗度与原景物相反,色彩与原景物互补。
如:负片上的品红互补的相反色为绿色;黄色互补的相反色为蓝紫;大红的互补相反色为青。
正片原稿上的明暗度与原景物相同,色彩也与原实景物一模一样。
印刷复制透射稿是在透射光的作用下,形成的视觉图像。
而反射稿是在光源照射下由原稿的反射而形成的视觉图像。
印刷品的阶调就是颜色按明暗度分类,印刷产品复制工作中要达到颜色还原、阶调还原、质感还原、清晰度还原。
颜色还原就是色相准确,复制印刷出来的产品真实完美再现原稿的色彩,不偏色、无杂色。
理想的阶调还原是指原稿上的阶调在印刷产品上“忠实”地还原出来,达到原稿的复制要求。
由于印刷品最大记录密度为1.8,达到1.8以后,就成了一条平行于Dt(原稿密度)的直线,所以说无论是反射稿还是透射稿都要进行调整,目的是压缩反差,纠正色差,达到适合印刷复制阶调的范围。
例如:彩色正片原稿上最高密度为Dt=3.0,而印刷品的最大记录密度Dr=1.8。
通过曲线可知,印刷品的复制是达不到原稿最高密度还原的,因为印刷品复制过程中所用的材料包括油墨、纸张、感光材料(软片、PS版)、色序、以及印刷机械等方面的限制,最大记录密度Dr=1.8,但是,当Dt=3.0,原稿的最高密度大,只能压缩反差,否则将印不出实际效果。
印刷品在阶调还原时常常需要作阶调的调整。
当原稿的密度反差大于印刷品的最高记录密度时,为了使原稿的各个阶调都能在印刷品上表现出来,就必须对阶调还原作适当的调整。
其次,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原稿的复制要求(如:亮调为主的照片、暗调为主的照片),必须对原稿的某些阶调进行适当的强调,而相应压缩其它阶调。
线性压缩的主要特征是对各阶调段等比例的调整,线性压缩并不代表真正的视觉上的等比例压缩,因为D-Y曲线也是非线性的,经过这种压缩后,亮调处人眼不容易辨别,产生“灰平”现象。
印刷行业印刷机调试操作规程一、引言印刷机作为印刷行业的重要设备,其调试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印刷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规范印刷机调试操作,提高印刷机的效率和印刷质量。
二、设备准备1. 确认印刷机的型号和规格,并核对技术参数的准确性。
2. 检查印刷机的各种传动装置、电气设备和润滑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3. 确保印刷机所需的印刷版、印刷纸张和墨水等材料充足。
三、印刷版调试1. 安装印刷版,并调整其在轴上的位置,确保印刷版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2. 根据印刷版的尺寸和图文要求,调整印版松紧度,使其能够准确传递图文信息。
3. 保证印刷版与底版的接触均匀,避免出现图文不清晰或偏移的情况。
四、印刷纸张调试1. 调整纸张传送装置,确保纸张的平稳传送。
2. 根据印刷纸张的尺寸和品质要求,调整纸张的位置和张力。
3. 使用适当的夹钳和定位器,确保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的位置稳定。
五、墨水调试1.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墨水类型和颜色。
2. 调整墨斗和墨刀,确保墨水的供给和分布均匀。
3. 检查墨辊的清洁度和磨损情况,以保证墨水的均匀沾取和传递。
六、印刷质量调试1. 进行空机试印,检查印版的传递和墨水的分布情况。
2. 根据试印结果,调整印刷机的压力和速度,以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
3. 检查印刷品的图片、文字等细节,确保色彩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七、安全操作1. 在进行调试操作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工作服、安全帽、安全眼镜等。
2.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设备运转状态,严禁将手指或其他物品伸入运动部件中。
3. 调试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上级或维修人员。
八、操作记录1. 每次调试操作都需记录调试的时间、过程和结果等重要信息。
2. 调试结束后,要对操作进行总结,以便今后的参考和改进。
结语印刷机调试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保证印刷质量至关重要。
遵循本文所述的印刷机调试操作规程,能够提高印刷机的效率和印刷质量,确保印刷作业的顺利进行。
电分电分是一个专业的印刷术语,相当于一般我们说的扫描,电分的光学分辨率已经超过了11000DPI,是一般的办公和家用扫描仪器所不能比拟的,所以电分技术一般用于印刷和喷绘的特殊需要,把图片扫描且自动转换为RGB或者是Cyan Yellow Magenta BlacK四种颜色好用与印刷。
电分使用的技术是类似滚筒的扫描,但是厚纸、书籍、实物等不易弯曲,无法紧贴滚筒的原稿,所以不能扫描,适合扫的有底片(也就是用于洗照片的底片也叫负片和正片)和印刷品。
德国海德堡普天Primescan—7100电分扫描仪代表了海德堡作为世界领先的滚筒扫描仪制造商的最高技术成就,在高档彩色印前领域独领风骚,技压群芳。
20世纪30年代,人类创立了色度学体系,印刷图像色彩复制理论随之建立并取得突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哈狄博士设想出根据三原色复制理论制作彩色图像复制设备,它不仅能求解颜色方程,而且能复制出色彩再现正确的三原色分色片,这就是电子分色机的最初构想。
第一个分色扫描装置的专利是1937年由Alexander Murray和Richard Morse取得的。
1951年,由柯达(Kodak)和时代(Time)公司合作,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分色机样机,并定名为“TIME SCANNER”。
此后,美国PDI公司(Printing Development Incorporated)在该样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研制出震惊世界印刷业的第一台PDI电子分色机。
20世纪80年代初,电子分色机在技术上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开始采用数字网点发生器的激光电子加网模式,并实现了多色扫描记录、磁盘存贮和数字化程序控制,形成了标准化的现代电子分色制版工艺。
1982年后英国克劳斯费尔德公司率先推出了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M645 数字式电子分色机,随之赫尔公司的DC380、CP345、CP345T数字式电子分色机相继推出,大日本网屏公司的SG688型数字式电子分色机以及以色列赛天使(SCITEX)公司的Satlight和Smart数字式电子分色机也相继问世。
Word如何进行文档的印刷调整和质量控制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电脑办公,而Word作为一款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文档编辑。
然而,即便是在使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时,也有很多人不懂得如何进行文档的印刷调整和质量控制,这样就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印刷的需求。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如何在Word中进行文档的印刷调整和质量控制。
一、调整页面设置在使用Word编辑文档时,首先需要对页面进行设置,以满足印刷的需求。
在Word的菜单栏中,从“页面布局”中选择“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页面设置对话框中有五个选项卡,包括“页边距”、“纸张”、“布局”、“页眉/页脚”和“边界”。
其中,“页边距”和“纸张”是最常用的两个选项卡。
在“页边距”选项卡中,可以设置文档的左、右、上、下的距离,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A4纸的页边距的设置应该是左右各2.5厘米,上下各2.0厘米,这样可以使得文档的版面更加整齐,方便用户的查看和阅读。
在“纸张”选项卡中,可以进行纸张的设置,包括大小、方向和纸张来源等方面。
在纸张的大小方面,A4纸的尺寸应该是21cm × 29.7cm,这是最常见的纸张大小。
在方向方面,可以选择横向或纵向,以满足特定的文档印刷需求。
在纸张来源方面,可以选择打印机上的默认纸张或从Word中自定义纸张。
二、控制文档的质量除了调整页面设置外,对于文档的质量控制也是很必要的。
在文档编辑中,为了能够满足印刷的要求,需要对文档的格式、字体和行距等方面进行控制。
1、格式文档的格式是指文本的排版方式,包括字体、字号、对齐和段落等方面。
在设置文档格式时,需要考虑文档的内容和结构,以便于阅读和使用。
一般来说,正文字体应该选择宋体或仿宋,字体大小应该是12号或14号。
标题一般要用加粗或者带下划线的方式进行标注,字号大小一般在16号或以上,而小标题通常使用不同的字体或者斜体来进行标注。
、套印不准在凹版印刷中影响套印精度的因素很多,如,采用的主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齿轮箱的传动形式及精度,导纸辊动静平衡的好坏,电气系统的灵敏度及可靠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操作,机械系统保养不档造成的磨损,局部变形等均是套印不准的因素。
在这主要分析一下与版辊相关的一些因素。
(一) 版辊的机械精度目前制版商出厂的版辊机械精度一般均要达到以下要求:项目要求长度极限偏差辊长的± 0.2%直径极限偏差±0.02 mm壁厚范围6 mm-12 mm键槽宽度深度极限偏差+0.3 mm锥孔锥度极限偏差±1°圆柱度不大于0.03 mm法兰圆角7 mm〜11 mm动平衡80 g 以下(1 200 r/m)版辊精度超差是造成套印不准的原因之一。
单凹机目前制版有两种形式一种带轴版,一种空心版1.带轴版带轴版费用高,但加工精度也高。
因为带轴版制版商加工时要经过进口MDC车磨而成,一方面车磨机的精度高,另一方面车磨时的基准点与印刷时的基准点相同,所以印刷时版辊机械精度高。
2.空心版空心版费用略低,但由于制版时的加工基准难以同印刷基准相同,其次即使制版同印刷基准找一致,还存在印刷时操作工穿轴时不规范或穿杠轴长期拆卸,尤其是野蛮拆卸造成轴损伤,使得实际穿轴后, 版辊左右跳动超差,不圆度超标等均是套印不准的主要原因。
(二)纸张丝缕方向对套印的影响一般来说,纸张纤维的横向膨胀要比纸张纤维的纵向膨胀大得多,一般为2~8 倍。
因此,纸张纤维的横向伸长也就比纵向伸长大得多了。
直丝缕纸张印刷是指印刷的纸张纤维方向与滚筒转动方向一致。
横丝缕纸张印刷是指纸张纤维方向与滚筒轴线方向一致。
直丝缕纸张从开机到印完,纸张的伸缩变化是横向大于纵向,印刷后就出现了纸张图文容易产生横向套印不准。
横丝缕纸张印刷后,纸张的伸缩变化是纵向大于横向,印刷后图文容易产生纵向的套印不准。
因此用何种丝缕纸张印刷,此丝缕纸张的伸缩变化量均要提供给制版公司。
印刷厂施工工艺的印刷设备调试印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重要工艺,印刷品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在印刷厂的施工工艺中,印刷设备调试是一个关键步骤,它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印刷品质量稳定可靠。
一、设备准备和安全检查设备调试前,必须进行设备准备和安全检查。
首先,确保印刷设备的各部件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清洁、润滑和维护。
然后,对设备的电气、液压和气动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此外,还要检查设备周围的安全设施,如紧急停机按钮、安全防护罩等,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调试参数设置和调整设备调试需要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生产工艺来设置和调整参数。
首先,根据印刷品的尺寸、图像要求和材料特性,设置好印刷机的进纸、定位和排气机构等参数。
然后,根据印刷品的印刷色数、网点和墨水供给方式等要求,调整好墨轮、耙轮和墨盘等部件的位置和角度。
此外,还需要根据印刷机的机速和产品质量要求,调整好印刷机的机械传动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
三、墨水和材料准备印刷设备调试过程中,墨水和材料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选择合适的墨水种类和颜色,根据印刷品的要求确定墨水的粘度、流动性和光泽度等指标。
然后,根据印刷机的需求,调整好墨水供给系统,确保墨水的稳定供应和均匀分布。
同时,还需要对印刷材料进行选择和处理,确保其平整度和张力的稳定性。
四、试印和微调调试好设备和材料后,需要进行试印和微调。
首先,按照设备调试流程,进行空白试印,检查印刷机的油墨传输和网点还原等效果。
然后,根据试印结果,对机器进行微调,如调整印刷轮的压力、清洗印刷头等,确保印刷品的印刷质量达到要求。
同时,还需要根据试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应的工艺参数和设备操作。
五、质量检查和记录设备调试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和记录非常重要。
通过合适的质量检测方法,对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图像清晰度和尺寸精度等进行检查,确保印刷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要做好调试过程的记录,包括设备参数、墨水配方、材料使用量等,为后续的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
电分调图调图时如果有专⾊参与电分图,要怎么调1.如果原本是 CMY 的电分实物图⾥其中有⼀个⾊⽤专⾊代替,调图时正常调,调完以后根据专⾊的⾊相,⽤通道混合器在专⾊包含⾊的分⾊通道⾥把此分⾊降 10%—20%。
同时给喷稿送图的时候要特别提醒喷稿,这个专⾊要⽤分⾊⼯艺;2.如果原本是 CMYK 的电分实物图,客户不做⿊版,但做了⼀⽀深⾊专版,想电分图⾥的⿊⽤深专代替,那么调图时要算⼀次⿊,然后正常调图,算过⼀次⿊后剩下的⿊⽤深⾊专出。
电分图⾼光处理定标时切记,⼀般要做到不偏⾊或绝⽹,实物或原稿是什么颜⾊,就做成什么颜⾊。
同时注意⽹点把握,极⾼光⼀定要绝⽹,⾼光该提亮的⼀定要提亮,特别注意黄版定标要浅,即黄版⾼光要提起,这样⾼光才能有清亮的感觉,如果⾼光黄略⼤,则电分图整体看上去会沉闷,浑浊。
电分基础知识⼀. 阶调:印刷术语把它定义为最亮到最暗部分的密度等级,也就是说原稿最亮到最暗的层次演变.⼆. 阶调复制:是原稿的密度与复制⽹点之间的关系具体讲它是指把原稿连续调密度阶调,演变成印刷品半⾊调⽹点阶调的全过程.三. 印刷灰平衡:(1.温度.2湿度.3油墨)在⼀定印刷过程按⼀定⽐例组合套印,获得不同亮度的消⾊(即不同深浅的灰⾊)就是印刷灰平衡. 作⽤:判断原稿是否偏⾊四. ⾊调:⼀幅画常由各种⾊相组成,这种⾊与⾊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彩的调⼦,称为⾊调,也即是说⾊调是指⼤⾯积的颜⾊给⼈综合视觉感.五. ⾊彩再现:是指将⼀张影⾊原稿通过电⼦制版和印刷⼿段,⽤三原⾊及⿊⾊以不同的⽹点⽐例给组合套印,达到基本接近⾊彩的印刷品,也叫⾊彩还原或⾊彩复制.六. 彩⾊和消⾊: 颜⾊是彩⾊与消⾊的总称. 消⾊指⽩、⿊和由浅⾊到深的灰⾊⽐例也称⿊⽩系列.七. 原⾊,间⾊,复⾊原⾊为C,M,Y 间⾊为R,G,B⼋. ⾊彩三要素: 1.⾊相:是指各种颜⾊固有的⾊彩,是⼀种颜⾊的表相特征,是颜⾊种类的名称. 2亮度:是指颜⾊的明亮暗度包含三个含义(1).同⼀⾊相由于受光强弱不同产⽣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 (2).颜⾊本⾝的亮度. (3).消⾊从⽩⾊到⿊⾊的深浅层次.⿊⽩两⾊的亮度为两根,灰⾊为亮度的中⼼. 3.饱和度:在中国体系中称为彩度. 它是指颜⾊的纯净程度.当⼀颜⾊的本⾝⾊素包含量达到极强度时,正好发挥起⾊彩的固有特性,这个颜⾊,就达到饱和程度. @ 颜⾊在饱和状态下,即该⾊为标准的⾊相 @颜⾊纯度越⾼,饱和度越⼤,鲜艳程度也越⾼ @在颜料主⾯,纯与灰是相对的,含灰量少,纯度越⾼。
印刷电分工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印刷电分工作流程》一、准备工作1. 了解客户需求:与客户沟通,了解印刷品的要求,包括尺寸、颜色、纸张类型等。
印刷模板的电分调校
【天意数字快印】一、电分调校要结合印刷适性
制版为印刷服务,印刷是检验制版质量的标准。
目前国内塑料凹印行业的印刷条件远远达不到制版行业的生产条件,造成有些产品的印刷样达不到制版样的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印刷厂受成本的制约,多采用廉价的印刷油墨,这些廉价油墨的稳定性差,无论是色彩的饱和度,还是网点的转移特性,都达不到制版打样的标准;其二是印刷车间的生产环境较差,大都达不到恒温恒湿。
凹印油墨使用苯、醇类挥发性溶剂,印刷过程中浅网的转移效果与印刷环境密切相关。
环境温度高,溶剂挥发速度加快,油墨黏度的适性变窄,小网穴部位易干版。
湿度太大,空气中水分增多,尤其是高温高湿的夏季,溶剂急速挥发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墨槽,从而使油墨的溶解性变差,并影响油墨的转移和网点的还原。
我们有过这方面的质量事故教训,比如冬季温度低,纯白区1%的网点都能还原,影响空白区的透明度;高温季节,5%~6%的网点丢失,造成印刷品亮调区的色彩淡薄,缺乏层次感。
因此,电分调校要结合印刷适性实行个性化的服务。
综合印刷厂使用的油墨特性和印刷条件,分门别类地绘制几条数码样的油墨特性曲线,以适应不同的印刷适性,这也是制版厂赢得市场的关键。
夏季温度高,浅网部分油墨的转移性差,特别是浅网迎刀方向的空白面积较大时,也会影响浅网区域油墨的转移,电分调校时可以设置一条浅网加色曲线,对浅网的损失进行补偿。
这条补偿曲线从3%的网点处开始,至40%的网点处结束,同时将这条补偿曲线上的网点平均上移2%~3%,曲线尽量平滑一些。
应当注意的是,要在数码样达到调校要求后再载
入这条补偿曲线。
另外,凹印工艺强调三原色的用色理念与印刷适性有关,外来文件大都采用GCR工艺设计,亮调色彩组合常常是黑色和补色并存,这在胶印中是没有问题的,但凹印工艺由于浅网转移性差、易发生撞网等不稳定因素,易造成不均匀性漏色而影响再现质量。
因此,把彩色图像中的黑版色量计算在补色版中,这对提高补色版的印刷适性是有利的,这也是前面我们所说的GCR工艺转换的重要性。
二、调校人物原稿
在调校人物原稿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物的面部肤色,因为受凹印工艺网点还原特性的影响,印刷出来的人物面部肤色会缺乏细腻的层次反差和色彩变化。
因此,考虑到凹印工艺的特点,调校这类原稿时要注意三方面的因素。
1. 讲究柔和的层次效果
凹印工艺高光层次易平、暗调层次易并级的再现特性,决定了在表现人物面部肤色时突出层次柔和的复制理念,适当地将高光层次和暗调层次向再现特性理想的中间调方向移动,提高高光层次和暗调层次的再现特性。
人物面部迎光部分黄版和品红版的主色网点一般不低于10%~12%;与中间调相接的部位,黄版和品红版的网点一般在20% 左右,这样才能使肤色过渡自然。
青版一般不直接绝网,保留1%~ 2% 的工艺性网点,且层次反差不宜过大,有助于改善断网形成的层次硬口。
化妆袋、食品袋上的人物肖像尺寸较小,印刷层次易平,要合理加强黄版和品红版基本色的层次变化,加强亮调和中间调的层次反差。
人物面部受光部位的网点要把握好,层次过渡要均匀,对于那些面部光线感差的原稿,要予以修饰提亮,但不能变形失真。
人物面部
暗光面的用色不宜过重,根据原稿暗光面的色彩变化,处理好黄、品红、青三色的网点关系,要暗得自然,不能漆黑一团,并衔接好暗调与中间调的层次过渡,面部的暗影轮廓不可强调过度,防止面部表情木讷、呆板。
2. 各色版在肤色再现中的运用
黄版是肤色再现的基础色版,肤色中的冷暖关系和色彩变化都要通过黄版来解决,因此要求黄版的层次要崭一些,高光部分的网点要小于品红版。
品红版是肤色再现的主色版,层次要求柔和、细腻一些,嘴唇和脸颊部分要做适当润色。
青版起着平衡色彩、抑制亮度、表现明暗关系和轮廓层次的作用。
在肤色再现中不主张用黑版,因为黑墨的颗粒粗,透明性差,数码样模拟不是很准确,衬放量不好把握,一般要求用青色替代肤色中的黑色成分,提高青版的网点转移特性。
人物原稿的面部肤色千变万化,各色版的衬放量也不同,但肤色中的三原色之间存在一定的用色关系,下面一些经验值可供电分人员参考。
人物面部前额部位的色相稍偏暖色调,应使黄版网点比品红版的网点大5%~8%,儿童、青年女性的肤色多倾向白皙红润,则黄版、品红版的网点大小接近。
在脸颊部位,品红版的网点比黄版网点大5%~10%。
青版的衬放量一般从品红版上20%~25% 的网点处开始出现小网点,白种人的肤色白中透青,则要注意青版的平衡关系。
3. 黑版运用要结合印刷特性
凹印工艺的套印精度和网点增大影响着层次的清晰度和人物的神态,一般要对头发、眼睛、眉毛这些部位的黄、品红和青三原色做相应的网点去除和修饰,衬放量一般在30%~35%左右,主要以黑色来表现这些部位的神韵。
在色彩转换过程中要避免眼白、瞳孔的固有色彩失真,并对黑眼球、眼角、眉毛的黑版阶调
做适度的加宽延长。
头发中的黑版层次要强化反差对比,控制最暗处的网点为90%~95%,眼睛、眉毛的黑版网点则要根据人物的神韵酌情递减。
三、提高清晰度
清晰度是影响印刷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图像边缘轮廓的清晰程度,二是画面轮廓和线条的清晰程度,三是细微层次的明暗对比度和图像细节的辨别力。
原稿在复制过程中经历了扫描分色,尤其是印刷品的去网扫描,以及印刷中的网点增大、套印不准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印刷品的清晰度,要在色彩层次调校后进行锐化,以提高印刷品的清晰度。
在Photoshop 软件中,提高清晰度是通过锐化工具实现的,方法是选择“滤镜/ 锐化/USM 锐化”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定“数量”、“半径”和“阈值”三个变量,来确定锐化量的大小。
要注意,锐化量要一次性调节到位,反复调节会造成图像颗粒变粗。
不同的原稿质感对清晰度的要求也不一样,表现坚硬的质感如建筑、钢铁、风光类原稿,讲究细节反差,锐化量可以大一些;表现光滑表面的质感如苹果、西红柿等图像原稿,锐化量不宜过大,否则显得粗糙,但可以对局部的水珠单独进行锐化,使其更具有透明度和跳跃感;在表现烧鸡、烧鸭等的油光流淌,玉制品和熟面食品的晶莹剔透,牛奶和巧克力柔滑的动感,以及人物肤色光滑细嫩的质感时,锐化量要小一些。
但是在锐化人物原稿时,既需要增强头发、眼睛、眉毛的细节反差,却又不能影响肤色的光滑细腻,可以将阈值设定为5 左右,既能保证原稿轮廓清晰,又不会影响人物肤色的颗粒性。
四、质量检查
电分调校完成后要有自我检查的意识和习惯,减少质量疏漏,完善再现效果,这是保证获得成功产品的重要手段。
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原稿的还原性与艺术性
产品包装的价值在于提高产品的美感,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视觉神经并产生购买欲望。
优秀的印刷品体现的是光和色的相互交融,能够生动表现产品的光线感、距离感、透视感和立体感,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是所有的原稿都能达到质量要求。
在电分调校中要将原稿的色彩还原和艺术升华有机地融为一体,遵循以原稿为基础又不完全拘泥于原稿的调校理念,对原稿中存在的不完美之处进行合理的改进,使包装更好地表现出产品的基本特性,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
2. 校正数码样的视觉缺陷
(1)在大红色中衬放补色时要慎重,因为在色彩鲜艳的印刷油墨中,补色的作用和视觉效果更为敏感。
(2)对于原稿中1%~2%的小网点部分,在数码样中可以表现出淡雅的色彩变化,但这些微妙的色彩层次却难以在印刷中表现出来,在表现高光和中间调的层次力度方面,印刷样通常要比数码样弱一些,需要根据印刷网点的转移特性对高光部分的泛色和层次力度做相应的调整;在暗调区域,复合色的灰平衡失调,出现色偏,但由于网点合成密度高,色偏在数码样上表现得并不是十分敏感,但表现在印刷样中却醒目得多,影响再现效果,因此对暗调的检查常常要结合网点数据,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