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塞规-卡规校准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99.50 KB
- 文档页数:1
塞规的校验和精度管理办法(制度)篇1:塞规的校验和精度管理办法(制度)有限公司塞规的校验和精度管理办法编号02-00-099-1制定单位一、目的:使塞规类的量具校验工作有所依循。
二、范围:JK的各种塞规、塞尺均适用之。
三、校验仪器:外径千分尺。
四、准备工具:酒精、白手套、防锈油、脱脂棉。
五、校验步骤:1、外观:塞规表面应洁净,无明显的划痕;2、精度校验:以外径千分尺测塞尺每片的尺寸或塞规的外径减去塞规或塞尺的公称尺寸即为误差。
六、后序动作:1、将校正完毕的塞规做适当的防锈处理;2、将适当的标签贴在塞规或其包装上;3、做好校验报告并请原单位领回被校验检具。
七、精度:1.塞规:公称尺寸上下0.01mm以内;2.塞尺片厚度/mm塞尺片厚度允许偏差/um新制造的使用中的0.02-0.10+5-3+5-50.10-0.30+8-5+8-80.30-0.60+12-7+12-120.60-1.00+16-9+16-16八.参考资料:《塞尺检定规程》JJG62-1995核准审核制定篇2:洛氏硬度机校验及精度管理办法洛氏硬度机的校验及精度管理办法编号02-00-102-1制定单位品保发行日期20**-7-11一、目的:使电动洛氏硬度机的校验工作有所依循。
二、范围:适用JK电动洛氏硬度机。
三、校验仪器:洛氏硬度标准块。
四、准备工具:润滑油、干净的软抹布五、校正步骤:1、外观:目视刻度表盘上的刻度清晰,指针无破损;2、各部分的检查调整:手动花盘上下运动均匀无阻力,无明显的磨擦声音,未加载时指针朝正上方及左右150之内;电源准备正常;3、精度校正:准备好洛氏硬度机的电源,使其处于待用状态,将标准块平放在垫片上,选好压持时间10S,旋动花盘使标准片受一定的预压力,然后打开加载开关,待指针回复平稳后,读取硬度长针的指示硬度值。
减去标准片的硬度值即为误差值。
六、后序动作:1、将洛氏硬度机复位;2、将合适的标签贴在硬度机上;3、将测得的结果填写在检验报告上。
自制通止规尺寸规定和操作要求1.目的规范公司生产检验用自制通止规的设计制作和使用2.范围公司内所有用于检验的自制通止规3.设计依据3.1依据《GBT 1957-2006 光滑极限量规技术条件》和产品实际使用情况,公司内部使用通止规的尺寸来源于成品图纸上电镀后的尺寸,按尺寸公差上下限±0.005mm制作,成品检验用塞规和金加工检验用环规施行内控标准。
3.1.1例1:有成品内孔尺寸为Φ25±0.1mm,则在制作成品光滑塞规时,通端要比尺寸下限+0.005mm,即24.905mm,止端要比尺寸上限-0.005mm,即25.095mm。
而金加工用则为通端24.895mm,止端25.105mm3.1.2例2:有成品外径尺寸为Φ15(0/-0.1)mm,则在制作光滑环规时,通规要比尺寸上限+0.005mm,即15.005mm,止端要比尺寸下限-0.005mm,即14.895mm。
而金加工用则通端为14.995mm,止端为14.905mm3.1.3在制作光滑通止规时,需看清图纸是否对尺寸根部清角有要求。
如有,在制作成品时,端面不许有超过R0.1的倒角。
如没有,在需加工R0.3的倒角。
3.1.4所有光滑通止规作用面粗糙度要求不超过0.8um4.材质一律为HPb59-1的黄铜棒。
5.验收、登记、借用制作完成后,由委托部门验收后,交质管部登记、编号、保管。
使用部门借用/归还需在质管部登记和销帐。
6.校验与处置质管部对登记在账的通止规每半年集中内校一次。
尺寸偏差0.005mm以内。
对于校验不合格的,依据实际情况,施行返工、报废和限定使用。
对于报废和限定使用的需安排重新制作。
7.检查使用7.1使用前先检查光滑通止规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有无损坏、磕碰现象。
并用千分尺自校尺寸,确定尺寸满足检测要求。
7.2将光滑通止规测量面和工件表面擦净,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和加快磨损。
7.3光滑通止规通端应能顺利通过工件,光滑通止规的止端应不能通过工件,产品合格。
塞规校验规程
一. 目的
1 塞规是用于检测波纹管柔韧性能的工具。
2 校验方法的编写依据:JT/T529-2004的相关要求。
二.技术要求
1 塞规外观平整光滑。
2 塞规:a.d=90mm dp=85.50mm。
b.d=70mm dp=66.50mm。
c.d=50mm dp=47.50mm。
d为波纹管直径;dp为波纹管直径的0.95倍;当0.94d≤dp≤0.96d时为合格符合规范要求。
三.校验方法
目测塞规外观是否平整光滑。
用游标卡尺量取塞规的各个部位的数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四.校验结果评定
使用中的塞规,其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技术要求。
五.校验用仪器
游标卡尺:200mm,精确0.02mm。
六.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1年。
七.记录
塞规校验记录。
塞规校验记录。
1、目的:通过对自制塞规/卡规进行校准,执行量值传递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内0-100㎜范围的自制塞规/卡规的校准指导。
3、环境要求:室内温度要求控制在20±5℃,湿度控制在60±15 RH%。
4、校准方法/步骤:4-1、外观:4-1-1、要求:塞规/卡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不得有磁性,使用中及修理后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1-2、方法:目视4-2、塞规圆度:4-2-1、要求:通,止规的圆度要求控制在0.005以内。
4-2-2、方法:用外径千分尺对塞规的同一截面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检定,大于20mm的在45度四个方向进行检定,最大与最小检定之差的一半即为塞规此截面的圆度。
4-3、卡规两测量面平行度4-3-1、要求:两测量面的平行度要求控制在0.005以内。
4-3-2、方法:用三座标以卡规的一个测量面作基准面,再测量另一面,输入测量面的长度及宽度计算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
4-4、尺寸误差:4-4-1、要求:自制塞规通端基本尺寸应为被检尺寸下限尺寸,公差为+0.005/0mm 自制塞规止端基本尺寸应为被检尺寸上限尺寸,公差为0/-0.005mm自制卡规通端基本尺寸应为被检尺寸上限尺寸,公差为0/-0.005mm自制卡规止端基本尺寸应为被检尺寸下限尺寸,公差为+0.005/0mm 4-4-2、方法:塞规以1级外径千分尺在塞规通端及止端的口部和根部沿不同方向测出的最大值即为检定尺寸。
卡规用三座标以卡规的一个测量面作基准面,再测量另一测量面,取点测量,测出的最小值即为检定尺寸。
5、校准周期预定为一年除非有文件控制中心的受控文件标识,此文件一经打印即为非受控文件。
1目的
为保证自制检具(验规)的精确度,能够在合格的状态下进行产品检验,满足客户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自制检具。
3 术语定义(略)
4职责
4.1检验员每天第一次使用时,负责对检具进行核对。
4.2品质保证部每半年负责对自制检具进行一次内部校准。
5 核对及内部校验方法
5.1验规的精度为0.01mm。
5.2验规的公差范围:通规+0.01mm
止规-0.01mm
5.3检验员每天第一次使用时,需要使用千分尺对检具进行核对,千分尺实际测量尺寸与发放时所确定的标准尺寸(在验规上有注明)进行比较,当核对无误时,方可进行使用;当核对超出公差范围时,立即报告品质保证部进行处理。
5.4品质保证部每半年对验规进行一次内部校验,使用数显千分尺进行校验,每个尺寸进行五次测量,取测量最大值为校验尺寸,校验后,结果超出公差范围时,采取报废处理,重新制作新检具,校验结果记录在《自制检具管制一览表》上。
6相关文件(略)
7质量记录
7.1《自制检具管制一览表》。
标编号版本题页次生效日期审 核 批 准1. 目的: 确保公司所使用之塞规符合工艺要求, 保证塞规使用精度, 使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购、自制塞规。
3. 检定标准器: 外径千分尺(外校合格); 相关图纸资料。
4. 检定条件: 温度20︒C ±5︒C; 相对湿度60%±20%。
5. 标准要求依据: 参考GB1957-81光滑极限量规标准;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 采用IT7公差等级。
6. 检定步骤:6.1 检定前将千分尺测量面清理归零及待检塞规表面清洗干净。
6.2 外观6.2.1 要求: 塞规通、止端作用测量面必须光滑、无锈蚀,碰伤变形凸凹、划伤等影响外观 及使用之缺陷。
规格标称字体应清淅无误。
6.2.2 方法: 目视。
6.3 通端外径检测6.3.1 要求: 实测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
(见表1)6.3.2 方法: 用外径千分尺在垂直于轴线的两个截面上成90︒两个直径方向(即"+"字位)全量程 检测,在前、中、后三点部位检定,取最大示值为实测值。
实测误差值=实测值-标称值6.4 止端外径检测6.4.1 要求: 实测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
(见表1)6.4.2 方法: 用外径千分尺在垂直于轴线的两个截面上成90︒两个直径方向(即"+"字位)端 头1mm 范围内检定, 取最大示值为实测值。
实测误差值=实测值-标称值7. 结论7.1 若6.2不合格, 则该塞规不合格。
7.2 若6.3不合格, 则该塞规不合格。
7.3 若6.4不合格, 则该塞规不合格。
8. 检定记录与标识8.1 登记计量仪器台帐管理。
(见COP11.1)8.2 建立塞规检定履历卡记录检定结果。
(见附表)8.3 根椐检定结果制作相应标识。
(见COP11.1)8.4 周期检定不合格填写报损单并于计量仪器台帐注销。
(见COP11.1)9.检定周期9.1 规定周期3个月/次。
自制塞规校验规程1.0目的为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用的自制塞规能溯源至国家标准,保持其量值的准确可靠,规范内校操作,特制订本内校操作规范。
2.0范围本公司0-100㎜范围的自制塞规均适用。
3.0校验设备千分尺。
大理石平台。
工业酒精。
棉花棒。
棉纱手套、碎布。
使用时必须保证手、机工件的清洁。
所用装置应有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进行校准合格,每年需校准一次。
并在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4.0环境条件室内温度要求控制在20±5℃,湿度控制在60±15 RH%。
5.0校验方法5.1外观:5.1.1要求:塞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不得有磁性,使用中及修理后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1.2方法:目视5.2塞规圆度:5.2.1要求:塞规的圆度要求控制在0.005以内。
5.2.2方法:用外径千分尺对塞规的同一截面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检定,大于20mm的在45度四个方向进行检定,最大与最小检定之差的一半即为塞规此截面的圆度。
5.3尺寸误差:5.3.1要求:自制塞规通端基本尺寸应为被检尺寸下限尺寸,公差为+0.005/0mm自制塞规止端基本尺寸应为被检尺寸上限尺寸,公差为0/-0.005mm5.3.2方法:塞规以1级外径千分尺在塞规通端及止端的口部和根部沿不同方向测出的最大值即为检定尺寸。
5.4允收标准5.4.1塞规允收标准:塞规规格允收标准0.01~0.06以下±0.0050.06~0.1以下±0.0060.1~0.35以下±0.0080.35~0.65以下±0.0100.65~3.0以下±0.0155.4.2被校塞规各项要求均符合本指导书中相应项目的要求,则说明该塞规校准合格,否则为校准不合格。
合格的贴上绿色合格标签,不合格的注明不合格项,并贴上蓝色限用标签。
5.4.2计量校准不合格的允许降级处理或限制使用。
5.4.3校准证书及其原始记录资料至少保存3年。
自制计量器具检定规程
文件编号:
版本号:第A/0版
受控状态:
分发号: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目的
自制计量器具是本公司自已制造的光滑塞规,主要用来检验内孔大小;
规定自制计量器具检定方法,保证自制计量器具所获得的有关数据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自制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验。
3.职责
为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有效控制,技术部和质检部负责自制计量器具的设计,质管部负责自计量器具的检定并发放。
4程序
4.1量器具属于测量设备,其一般性的控制管理方法也遵循《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的要求。
4.2量器具在制作的同时绘制相应的图纸,经技术部审批后,作为校验的依据之一。
4.3凡属况之一的均需校验:
4.3.1首次设计制造的自制计量器具;
4.3.2 经重大修改的自制计量器具;
4.3.3发觉有不稳定等异常情况时;
4.3.4已到检定周期时(检定周期根据本公司的实际使用率,确定自制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并按时检定),本公司目前规定周期为2个月。
4.4内容和方法
4.4.1自制计量器具的各个工作面不得有影响作用性能的磨损,碰伤和严重的锈蚀等缺陷,对外观的检验方法是目测。
4.4.2自制计量器具的作用性能、测量精度和重复性等各方面要素是否满足具体要求。
4.4.3具体检定内容和方法如下表(器具检定内容和方法)
5 支持文件
参见《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
6 相关记录
计量器具检定内容和方法。
1.目的:加强我司三规的管理,减少因三规误差造成产品不良。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新购和使用中塞规,牙规,环规(包括环规与螺纹环规)。
3.职责:品质部负责校准,生产部负责使用中环规的校对。
4.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80%。
5.程序:5.1 牙规与环规的校对:5.1.1在新购回牙规环规后品质部需核对型号及外观,做好登记后按相对应规格入牙规库备用。
5.1.2生产部门在借用牙规或环规时必须登记包括牙规型号,借用人,借用部门及日期。
5.1.3牙规的校对方法:使用外校合格的千分尺测量牙规带有牙的一端外径,不合格报废处理。
5.1.4环规的校对方法:使用新购买的未发生产使用过的牙规与塞规来校对螺纹环规和环规。
5.1.5牙规的校准周期为 1 年,在超负荷频率使用下会提前出现磨损产生误差,因此在购买新的牙规时,必须同型号多购买一套不投入生产检验中。
借出生产部门牙规如六个月后还需要使用,必须先归还品质部内校员校准合格后方可继续借于生产使用。
5.2 塞规的校对:5.2.1在新购回塞规后品质部需核对型号及外观,做好登记后按相对应规格入塞规库备用。
5.2.2生产部门在借用塞规时必须登记包括塞规型号,借用人,借用部人及日期。
5.2.3如出现塞规在借出后不能当日归还品质部的,需要各使用部门的使用人每日使用前进行校对。
5.2.4校对塞规时,可使用已经过内校员校准合格并在校准日期内的千分尺进行校对。
5.2.5校对时先查看塞规型号,然后均匀测量塞规外径(至少测量两个点的两个相对面)。
并如实填写测量结果,如在标准范围之内方可使用。
如出现测量后结果超差,应急时将不合格塞规交回品质部,并由内校员审核误差,如超差做报废处理。
5.2.6校正通规时,通规的实测值必须大于标准值,校正止规时,止规的实际测量值必须小于标准值6.保养塞規在使用和存放中,必須注意防腐防锈,在使用完以后,需用布擦拭干净,再涂以少量的防锈脂,(例如:白矿油等,防止其表面氧化)存放在干净的胶瓶內,并远离磁场,严禁与一般的金属件堆放在一起.7.标准/表单《公制·美制和英制标准手册》编写/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文件制修订记录1.概述规类量具:主要有内径规(又称环规,以下简称环规)、光滑塞规(以下简称塞规)、外径规、高度规、卡规等。
1.1 环规:是一种定值量具,结构简单,其优点是校对方便。
1.2 塞规:是一种定值量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控制工件的极限尺寸。
1.3 外径规:是一种定值量具,结构简单,校对方便,测量时先用外径规校零,比较与零位的偏差量来判断工件是否合格。
1.4 高度规:是一种定值量具,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在成批生产,特别是大批量生产时被广泛应用。
1.5 卡规:主要用于线圈终端检测,卡规有两种:一种带有引出线检测棒,标记引出线高度;一种没有引出线检测棒。
2.技术要求2.1专用规类量具图纸(以下简称图纸)要求2.1.1 图纸的设计与编号由工艺技术部相关担当人员负责设计图纸,并在图纸上清楚标注各种需测量的参数(包括磨损极限)等,经科长审批、部长批准,必要时请相关部门会签。
图纸必须具有唯一性编号,编号方式如下:SCT-分页号系列号顺序号类别号类别号:1环规 2塞规 3外径规 4高度规 5其他顺序号:按先后顺序,从0001开始依次编号系列号:1至3位代码,G表示SG系列(可省略),H表示SH系列,INV表示变频系列,TH表示双转子系列分页号:为零件图序号,装配图省略2.1.2 图纸的审批和分发图纸必须符合《文件及记录控制程序》规定审批的程序才能正式发布和实施。
分发的每份文件必须加盖“部门章”作为受控标记,并注明分发号、分发日期,做好签收记录。
2.2检定要求2.2.1 外观要求:规类量具的测量面不应有锈迹、毛刺、划痕、碰伤等影响测量准确度的缺陷。
使用中的专用量具不应有明显影响外观和使用质量的缺陷,必须有公司唯一的量具编号,校对规应刻有实测值,标志应正确、清楚。
2.2.2 表面粗糙度要求:规类量具测量面的粗糙度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2.2.3 形位公差要求:规类量具的主要形位公差:圆度、圆柱度、平面度、平行度应在尺寸允许偏差范围之内,数值为其50%,当尺寸允许偏差范围小于或等于0.002mm时,数值为0.001mm。
自制通止规尺寸规定和操作要求自制通止规尺寸规定和操作要求1.目的规范公司生产检验用自制通止规的设计制作和使用2.范围公司内所有用于检验的自制通止规3.设计依据3.1依据《GBT 1957-2006 光滑极限量规技术条件》和产品实际使用情况,公司内部使用通止规的尺寸来源于成品图纸上电镀后的尺寸,按尺寸公差上下限±0.005mm制作,成品检验用塞规和金加工检验用环规施行内控标准。
3.1.1例1:有成品内孔尺寸为Φ25±0.1mm,则在制作成品光滑塞规时,通端要比尺寸下限+0.005mm,即24.905mm,止端要比尺寸上限-0.005mm,即25.095mm。
而金加工用则为通端24.895mm,止端25.105mm3.1.2例2:有成品外径尺寸为Φ15(0/-0.1)mm,则在制作光滑环规时,通规要比尺寸上限+0.005mm,即15.005mm,止端要比尺寸下限-0.005mm,即14.895mm。
而金加工用则通端为14.995mm,止端为14.905mm3.1.3在制作光滑通止规时,需看清图纸是否对尺寸根部清角有要求。
如有,在制作成品时,端面不许有超过R0.1的倒角。
如没有,在需加工R0.3的倒角。
3.1.4所有光滑通止规作用面粗糙度要求不超过0.8um4.材质一律为HPb59-1的黄铜棒。
5.验收、登记、借用制作完成后,由委托部门验收后,交质管部登记、编号、保管。
使用部门借用/归还需在质管部登记和销帐。
6.校验与处置质管部对登记在账的通止规每半年集中内校一次。
尺寸偏差0.005mm以内。
对于校验不合格的,依据实际情况,施行返工、报废和限定使用。
对于报废和限定使用的需安排重新制作。
7.检查使用7.1使用前先检查光滑通止规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有无损坏、磕碰现象。
并用千分尺自校尺寸,确定尺寸满足检测要求。
7.2将光滑通止规测量面和工件表面擦净,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和加快磨损。
7.3光滑通止规通端应能顺利通过工件,光滑通止规的止端应不能通过工件,产品合格。
1、目的:
通过对自制塞规/卡规进行校准,执行量值传递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厂内0-100㎜范围的自制塞规/卡规的校准指导。
3、环境要求:
室内温度要求控制在20±5℃,湿度控制在60±15 RH%。
4、校准方法/步骤:
4-1、外观:
4-1-1、要求:塞规/卡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不得有磁性,使用中及修理后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1-2、方法:目视
4-2、塞规圆度:
4-2-1、要求:通,止规的圆度要求控制在0.005以内。
4-2-2、方法:用外径千分尺对塞规的同一截面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检定,大于20mm的在45度四个方向进行检定,最大与最小检定之差的一
半即为塞规此截面的圆度。
4-3、卡规两测量面平行度
4-3-1、要求:两测量面的平行度要求控制在0.005以内。
4-3-2、方法:用三座标以卡规的一个测量面作基准面,再测量另一面,输入测量面的长度及宽度计算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
4-4、尺寸误差:4-4-1、要求:自制塞规通端基本尺寸应为被检尺寸下限尺寸,公差为+0.005/0mm 自制塞规止端基本尺寸应为被检尺寸上限尺寸,公差为0/-0.005mm
自制卡规通端基本尺寸应为被检尺寸上限尺寸,公差为0/-0.005mm
自制卡规止端基本尺寸应为被检尺寸下限尺寸,公差为+0.005/0mm 4-4-2、方法:
塞规以1级外径千分尺在塞规通端及止端的口部和根部沿不同方向测出的最大值即为检定尺寸。
卡规用三座标以卡规的一个测量面作基准面,再测量另一测量面,取点测量,测出的最小值即为检定尺寸。
5、校准周期预定为一年
除非有文件控制中心的受控文件标识,此文件一经打印即为非受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