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871.00 KB
- 文档页数:37
教学大纲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述为本课程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系统思想的发展、系统工程的产生及发展、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系统的特性、系统工程的定义及其基本观点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与系统工程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了解系统的分类、系统工程的发展过程与趋势、了解系统科学体系。
1.系统工程背景介绍、系统工程导论重点介绍系统工程的产生背景,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2.系统及系统工程简介重点介绍系统的定义、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3.系统的概念及特性重点介绍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系统的特点4.系统工程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基本思想重点介绍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以及系统工程在分析、解决问题时的基本思想。
5.系统工程的全体最优观点通过实例重点介绍系统工程基本思想中的全体最优思想6.系统工程的综合性观点通过实例重点介绍系统工程基本思想中的综合性观点7.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思想通过实例重点介绍系统工程基本思想中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观点8.问题导向与反馈机制的系统工程思想通过实例重点介绍系统工程基本思想中的问题导向与反馈机制的观点9.系统工程的发展史及系统工程的应用重点介绍系统工程的发展历程以及系统工程在社会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第二章系统工程方法论方法论是整个系统工程课程的核心,本部分重点讲述两种针对不同系统的重要方法论:霍尔三维结构和切克兰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工程方法论新探索进行简要的介绍。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概念,掌握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
系统工程方法论事系统工程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总体框架1.系统工程的基本过程系统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与程序2.“阐明问题”阶段重点介绍系统工程基本步骤中的“阐明问题”阶段,及应注意的问题3.“谋划备选方案”重点介绍系统工程基本步骤中的“谋划备选”阶段,及方案的选择方法4.“建模与预计后果”阶段重点介绍系统工程基本步骤中的“建模与预计后果”阶段,及建模的过程与评估的方法5.系统工程分析原理中的“评比备选方案”及“系统工程报告的形成”通过实例,重点介绍系统工程基本步骤中的“屏蔽备选方案”及“系统工程报告的形成”阶段,及屏蔽方案的方法及报告形成过程6.精益思想产生的背景介绍通过精益生产的实例,介绍精益思想的产生背景7.精益思想的本质与特点重点介绍精益思想的实质与基本特点8.精益生产的应用及国内外煤矿推行精益管理的意义与现状重点介绍精益生产在国内外企业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国内外煤矿业推行精益管理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9.精益化理论与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以及如何在我国煤矿业推行精益化重点介绍精益化相关理论及方法在煤矿行业的具体应用过程第三章系统模型与模型化—解释结构模型在系统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将对象系统抽象为模型,进而进行优化或仿真,这是系统工程的特色。
第一章系统与系统工程第1讲基本概念1、系统的定义.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有组织的或被组织化的整体)一个形成系统的诸要素的集合永远具有一定的特性,或者表现一定的行为,而这些特性或行为是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具备的。
分析与综合的思想方式:在物质世界中,一个系统中的任何部分可以被看成一个子系统,而每一个系统又可以成为一个更大规模系统的一个部分。
2、系统的特性.①集合性. 系统的集合性表明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互相区别的要素所组成的。
如:计算机系统(包括cpu、存储器、I/O设备等硬件、软件)②相关性. 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相关性说明这些联系之间的特定关系。
③层次性. 系统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总体,它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这是系统空间结构的特定形式。
在系统层次结构中表述了在不同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从属关系或相互作用关系。
在不同的层次结构中存在着动态的信息流和物质流,构成了系统的运动特性,为深入研究系统层次之间的控制与调节功能提供了条件。
DCS系统为例④整体性. 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相关性,层次性)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协调存在于系统整体之中。
即:任何一个要素不能离开整体去研究,要素间的联系和作用也不能脱离整体的协调去考虑。
⑤目的性. 通常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要达到既定的目的,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而这正是区别这一系统和那一系统的标志。
系统的目的一般用更具体的目标来体现,一般说来,比较复杂的系统都具有不止一个的目标,因此需要一个指标体系来描述系统的目标。
例:衡量一个工业企业的经营实绩,不仅要考核它的产量、产值指标,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它的利润、成本和规定的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在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之间有时是相互矛盾的,有时是互为消长的。
为此,要从整体出发力求获得全局最优的经营效果,要在矛盾的目标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寻求平衡或折衷方案。
安全系统工程第一章绪论-安全系统工程概述1.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理解、掌握)2.系统的特点: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功能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
(理解、掌握)3.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理解、掌握)4.安全系统工程:是采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预先识别、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价并控制系统风险,使系统安全性达到预期目标的工程技术。
(理解、掌握)5.系统的分类(熟悉)a)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b)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c)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d)控制系统和行为系统e)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指系统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
封闭系统则相反,即系统与环境互相隔绝,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
f)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6.系统原理:(熟悉)指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a)整分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地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整分合原理的主要含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
把握时机,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计划,不断改善分工(明确分工),适时综合协调。
b)反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原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理。
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输人对输出的影响增大,导致系统的运动加剧发散,这种反馈叫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减小,使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收敛,趋向于稳定状态,则叫做负反馈。
反馈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控制系统本身接收、处理、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如何;二是反馈系统能否保证灵敏、正确、有力地反馈信息。
c)弹性原理:管理是在系统外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