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环反应的理论解释
- 格式:ppt
- 大小:10.23 MB
- 文档页数:69
简述周环反应的应用原理1. 周环反应的概述周环反应,又称周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属于环加成反应的一种。
它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反应物合成一个环状产物,通常是在芳香烃环上进行。
周环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可以构建复杂的化合物骨架,制备各类有机化合物。
2. 周环反应的基本原理周环反应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可控的反应过程将多个反应物合成一个环状产物。
这种反应通常需要一个促进剂(催化剂),以调节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周环反应的机理多种多样,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反应物和催化剂。
其中一种常见的周环反应机理是通过阴离子亲核取代反应来实现的。
在反应中,亲电试剂(通常是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与芳香烃环上的一个负离子进行反应,形成一个中间产物。
中间产物进一步经历质子化、脱水、负离子再亲核等步骤,最终生成环状产物。
3. 周环反应的应用周环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合成天然产物、药物、农药等有机化合物。
以下是周环反应的一些常见应用:•合成天然产物:周环反应可以模拟天然界中的生物合成途径,合成复杂的天然产物。
例如,利用周环反应可以合成类固醇激素、黄酮类化合物等。
•制备药物:周环反应在制备药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成特定的环状结构,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活性的化合物,如抗癌药物、抗菌药物等。
•设计新型催化剂:周环反应在催化剂设计方面的应用日益重要。
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催化剂,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构建有机杂化材料:周环反应可以用于构建有机杂化材料,如多环芳香烃、聚合物等。
这些材料在光电器件、催化剂和传感器等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4. 周环反应的优点和挑战周环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高效性:周环反应可以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生成复杂的环状产物,具有高效性。
•多样性:周环反应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反应物,实现多样化的有机合成。
•选择性: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可以控制周环反应的产物选择性,生成特定的环状产物。
第十七章 周环反应一、 基本内容1.周环反应是指在反应进程中,键的断裂与形成是以一个闭合环状过渡态、相互作用的轨道中的电子对重新组合为特征的协同反应。
也就是说,键的断裂与形成都在一个闭合环状过渡态中进行。
因此,周环反应具有如下特点:(1)反应进行时,有两支以上的键几乎同时断裂或形成。
(2)反应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
(3)反应进行的动力是加热或光照。
2.周环反应主要有三大类型: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和σ-迁移反应。
二、 重点与难点由周环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可知,对分子轨道理论、过渡态及立体化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特别强调对前线轨道理论在电环化反应中的运用。
本章的难点是合理地写出一具体反应的合理的反应产物,这要求对轨道的对称性及过渡态的能量加以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三、 精选题及其解17-1 预测下列化合物电环化时产物的结构:解说明:我们以本题为例来探讨一下如何运用前线轨道理论,以及如何对反应加以正确的分析、写出合理的产物。
题(1)是电环化反应。
在反应条件下,反应物A有开环和关环两种反应1 途径。
关环反应的π电子数由反应物决定,为4π电子体系;开环反应的π电子数由产物决定为6π电子体系。
关环反应产物B 极不稳定(中间的四元环的两支σ键互为反式),说明形成该产物的过渡态的能量极高,反应不能进行。
因此,该反应经对旋开环形成产物C 。
若要验证一下答案的正确性,可将化合物C 在同样条件下的关环产物写出,如果写出的产物是A,说明答案是正确的。
因为,由A 到C 和由C 到A 的变化的过渡态是一样的。
17-2 用前线轨道理论解释17-1(1)的产物的正确性。
解 先画出化合物C 的π分子轨道如下:前线轨道分别为最高占有轨道HOMO 和最低空轨道LUMO 。
电环化反应轨道对称性取决于最高占有轨道的对称性。
如用下图表示A 由到B 的关环反应的过渡态,可以看出标记为a 的那支碳碳键需跨面形成,这对小环化合物是不可能的。
第十七章周环反应第一节周环反应的理论一周环反应1.定义:在最近的五十年里,有机化学家研究有机化学机理,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游离基型反应,一种是离子型反应,它们都生成稳定或不稳定的中间体。
离子型或游离基型反应:反应物→中间体→产物另一种机理是,在反应中不形成离子或游离基的中间体,而认为是有电子重新组织经过四或六中心环的过渡态而进行的。
这类反应不受溶剂极性的影响,不被碱或酸所催化,没有发现任何引发剂对反应有什么关系。
这类反应似乎表明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是同时发生的。
这种一步完成的多种心反应叫周环反应。
周环反应:反应物→产物2.周环反应的特征:①反应进行的动力,是加热或光照。
②反应进行时,有两个以上的键同时断裂或形成,是多中心一步反应。
③反应时作用物的变化有突出的立体选择性。
④在反应过渡态中原子排列是高度有序的。
二. 分子轨道理论几个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几个分子轨道,比原子轨道能量低的为成键轨道,比原子轨道能量高的为反键轨道。
其电子填充符合Pauli原理和Hund规则。
σ轨道:Л轨道:丁二烯的分子轨道:镜面节面直链共轭多烯烃分子轨道特点:①节面数:若共轭多烯烃有几个原子,它的n个轨道就有n-1个节面。
②轨道的节面越多,能量越高。
③高一能级的轨道和低一能级的轨道的对称性是相反的。
④图中的共轭多烯烃的对称性都是指类顺型(像顺型)的。
三.前线轨道.福井认为最高的已占分子轨道(HOMO)上的电子被束缚得最松弛,最容易激发到能量最低的空轨道(LUMO)中去。
这些轨道是处于前线轨道(FMO),前线轨道理论认为:化学键的形成主要是由FMO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分子的HOMO与LUMO 能量接近,容易组成新轨道。
第二节电环化反应1.定义:在n个Л电子的线型共轭体系中,在其两端点之间生成一个单键的反应及其逆过程称为电环化反应。
电环化反应中,多烯烃的一个Л键变成环烯烃里的一个σ键。
如:(Z,E)2,4-己二烯根据微观可逆性原则,正反应和逆反应所经过的途径是相同的。
周环反应主要内容 一、引言二、周环反应的分类及理论解释 分类:1.电环化反应(electrocyclic reactions)2.环加成反应(cycloaddition reactions)3.σ-键迁移反应(sigmatropic rearrangement)理论解释:1.前线轨道理论2.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3.芳香过渡态理论三、总结 引言在本科学习过两类反应:离子反应:通过键的异裂而产生的C +、C -为中间体 自由基反应:通过键的均裂而产生的C .为中间体 但是,有没有其它类型的反应呢?1912年 Claisen 重排等1928年 Diels-Alder 反应,研究相当深入,应用广泛+OOH但这类反应没有检测到反应中间体,不服从上述两种反应机理,不受溶剂极性影响,不被酸碱催化,也不受自由基引发剂或淬灭剂的影响,是一类很特殊的有机反应,一度认为是没有机理的反应,困惑化学界50多年(从1912年Claisen 反应起)。
1958年Vogel 报道了一个有趣的反应:而得不到更稳定的:或者不稳定的:1961年荷兰Leiden 大学Prof.Haringa 研究己三烯关环时,得到的是CH 3—、H —反式的关环产物。
该校Oosterhoff 教授认为,加热和光照所引起的化学反应的立体化学不同可能是由于受到其他因素(如共轭己三烯的轨道对称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是受最高占据轨道和节点数控制的。
这一见解Haringa 作为脚注发表在四面体上。
这已经接近了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大门,可以说已经踏入了一只脚。
CO 2Me2Metrans-tranH CO 2MeHCO 2Me△120℃CO 2MeCO 2Mecis-trans与此同时,美国Woodward和Eschenmoser正领导全世界来自19个国家的100位科学家进行V12全合成工作,历时12年,于1972年宣告完成,轰动一时,是B有机合成的杰作,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