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9.94 MB
- 文档页数:66
第二篇鱼类系统分类第一章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据统计,全世界约有3万种鱼类,包括62目、515科、4494科、约28000种,其中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约各占一半,海水鱼类略多,大约12500种。
其中无颌类85种,850种软骨鱼类鲨(sharks)、鳐(skates)、魟(rays)、银鲛(chinaeras) ,有23000或更多的硬骨鱼类,淡水鱼类占41%,海水鱼类占58%,而生活在海淡水之间的鱼类超过1%。
中国鱼类有3000多种,其中海水鱼类有2000多种,其中300多种是重要经济鱼类,60~70种是最为常见而产量又较高的主要经济鱼类2004年我国渔业产量达4901.77万吨,海水鱼类为1017.16万吨,占渔业产量的20.75% ,捕捞量和养殖量分别为959.01、58.15万吨,占海水鱼类产量的94.3%、5.7%。
海水鱼类捕捞中分别是带鱼140.29万吨(占海水鱼类捕捞量的14.65%,下同)、鳀鱼110.17(11.49%)、蓝圆鲹61.77(6.44%)、海鳗31.96(3.33%)、小黄鱼31.45(3.28%)、金线鱼31.25(3.26%)、马面鲀19.88(2.07%)、拟沙丁鱼18.04(1.88%)、鲷类15.23(1.59%)、金枪鱼13.60、白姑鱼10.94、鳓鱼9.50、大黄鱼8.92、黄姑鱼7.52、石斑鱼6.79、鳕鱼2.46。
第一节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分类阶元一.种的定义鉴别一种鱼要从“形态”和“生理特征”两方面结合进行,从形态学角度,不同种间往往有不同的形态特征,通常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但由于个别变异、年龄差异、地理位置等情况,造成同种之间形态上的差异,因此有必要从生理方面进行研究。
种是分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阶元,同种不仅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而且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同种在自然状况下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同种个体产生的后代是有繁殖力的。
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鱼类分类是生物分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将鱼类依据它们的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归类和命名,以便研究和了解不同鱼类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历史。
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分类的基本概念:鱼类分类是基于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的原则进行的。
共同特征是指鱼类在形态、解剖学结构、生理特征、生态习性等方面的相似性。
而亲缘关系则是指鱼类之间的进化关系,即彼此之间的共同祖先和演化分支。
2.分类的级别和系统:鱼类分类体系主要包括门、纲、亚纲、目、亚目、科、属、种等级别。
在这个体系中,门是最高的分类单位,代表了所有鱼类的总称;而种是最低的分类单位,是具有相同形态特征和能够自由交配并繁殖出可生育后代的个体群。
3.分类的方法:鱼类分类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分类、分子生物学分类和综合分类等。
形态学分类是基于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骨骼结构、体色、鳞片等进行分类,这是传统的分类方法。
分子生物学分类则是利用DNA序列、蛋白质序列等分子信息,通过比较不同鱼类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推测它们的亲缘关系。
综合分类是将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分类相结合,综合利用形态和分子信息进行分类分析。
4.分类的特征和判据:鱼类分类的特征和判据主要包括形态学、解剖学、生态学和行为学等方面的观察和研究。
比如,鱼类的体型、口腔和鳃盖的形状、骨鳞的结构、鱼鳍和鱼尾的形态等都是常用的分类特征。
此外,鱼类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也是分类的重要判据。
鱼类分类的研究对于了解鱼类的多样性、生态习性和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类研究,我们能够对不同鱼类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深入了解鱼类的进化适应和环境适应机制,为保护和利用鱼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分类研究也为鱼类的系统发育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总之,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是进行鱼类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基础,对于推进鱼类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末复习总结】鱼类学分类部分总复习第⼆篇鱼类的系统分类第⼗⼆章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鱼类分类学的三⼤基本任务1、识别、描记和命名物种2、建⽴分类系统3、研究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其起源和演化⼆、双名法1、概念:林奈提出,每⼀个物种的学名都是由⼀个属名和⼀个种名组成。
2、规定:属名第⼀个字母要⼤写,亚属名⽤括号写在属名后⾯;种名⼀律⼩写,亚种名在种名后;学名后⾯要写上定种名⼈的姓,若有错误修改后,修改后的命名⼈的姓⽒要加括号。
如:鲈:Lateolabrax japonic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鲹:Caranx(Atule) djedaba (Forsskal)3、字尾未知种 SP 多种 spp 新种 n.sp三、模式标本1、正模标本(模式标本):原始描述发表时,由命名者于若⼲标本中所选定的⼀个标本。
2、副模标本:查看过⽐对过的标本。
3、统模标本:未选出正模标本的⼀批标本。
四、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形态部分中的蓝⾊字体)(答题时具体⼀点)⽬前进⾏分类的主要依据还是以鱼的形态结构为主。
1、可数性状:鳃耙、背鳍和臀鳍鳍条、侧线鳞……等数⽬2、可量性状:体长、体⾼、头长、吻长、眼径、尾柄长、尾柄⾼……等的长度3、鱼类外部和内部构造的某些特征:⼝的位置和形状、须的有⽆、腹部棱突的有⽆、齿的形状……等等。
五、性状标图六、标本的采集与处理1、标本采集时,不同⼤⼩不同性别的个体,以25~50尾为宜。
2、挂上标签布或⽵条。
3、记载每条鱼的产地、⽇期、渔具、渔法、⽣活习性以及体⾊、主要特征等,特别要对每条鱼新鲜时的⾊彩做详细记载。
4、⽤清⽔将鱼洗⼲净,进⾏固定,要向鱼的腹腔内注射浓度稍⾼的福尔马林溶液以防内脏腐败。
七、三种检索表对选并靠检索表、双歧括号检索表(⽐较常⽤)、退格检索表⼋、拉斯分类系统(记住纲、亚纲、总⽬的名称和⽬的个数)纲I:软⾻鱼纲亚纲I:板鳃亚纲总⽬I:侧孔总⽬(鲨形总⽬)下有8个⽬总⽬II:下孔总⽬(鳐形总⽬)下有5个⽬亚纲II:全头亚纲下有1个⽬纲II:硬⾻鱼纲亚纲I:⾁鳍亚纲(内⿐孔亚纲)总⽬I:总鳍总⽬下有1个⽬总⽬II:肺鱼总⽬下有2个⽬亚纲II:辐鳍亚纲总⽬I:硬鳞总⽬下有4个⽬总⽬II:鲱形总⽬下有6个⽬总⽬III:⾻⾆总⽬下有2个⽬总⽬IV:鳗鲡总⽬下有3个⽬总⽬V:鲤形总⽬下有2个⽬总⽬VI:银汉鱼总⽬下有3个⽬总⽬VII:鲑鲈(副鲈形)总⽬下有2个⽬总⽬VIII:鲈形总⽬下有10个⽬总⽬IX:蟾鱼总⽬下有4个⽬第⼗四章软⾻鱼纲Chondrichthyes (掌握纲、亚纲、总⽬特征及⽬的个数)基本特征:1、内⾻骼全为软⾻2、外⾻骼表现为盾鳞或棘刺或退化消失(体表光滑)3、每侧具有5~7个鳃裂,各⾃开⼝于体外;或具4个鳃裂,外被⼀膜状鳃盖,其后具⼀总鳃孔。
《鱼的基本知识只》讲座第五讲鱼的分类及其养殖种类王宾贤
【期刊名称】《湖南水产》
【年(卷),期】1984(000)006
【摘要】鱼类在生物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鱼类包括三个纲:即圆口钢、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
三个纲的种类特征大致如下。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王宾贤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4
【相关文献】
1.池塘养殖鱼基础知识讲座:第五讲鱼类常用饲料的营养特性(中) [J], 邓河频
2.丁桂鱼(丁[鱼岁])的生物学与繁养技术讲座——第五讲欧洲丁桂鱼的生态学研究 [J], 王佳喜
3.娃娃鱼的人工养殖技术讲座(五):第五讲娃娃鱼幼体饲养技术 [J], 金立成
4.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技术专题讲座:第五讲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之一) [J], 蔡焰值;黄永涛
5.《鱼的基本知识》讲座:第三讲鱼的生殖和发育 [J], 王宾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