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名词解释

设计名词解释

设计名词解释
设计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设计思维:思维是人们头脑

对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属性

及其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

括的反映;而设计则是通过

改变自然物的性质,形成为

人所用的物品。人借助于思

维将自己本身的本质力量

对象化,因此设计与思维在

设计的过程中试一个完整

的概念,“设计”是前提,

限定了思维的范畴,“思维”

是手段,借助于各种表现形

式,最终形成设计产品。设

计思维是设计师根据被委

托的设计项目调动各种有

关资料及设计师头脑中的

经验积累。设计思维是设计

活动的基础,也是设计活动

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

设计中调查、构思、选择、

决策等若干部分,与设计表

现共同构成设计活动的主

体。

2、视觉传达设计: 是指利用

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

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

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

受者。简称为视觉设计。顾

名思义,视觉传达设计主

要就是通过用视觉来向

人们传达各种信息,所以

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主

要要素就是文字、插图以

及标志,这三个,是视觉

传达设计中最重要的构

成要素,这也就决定了视

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

就是通过这三个要素,把

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通过这些要素传递给每

一个接受到这个信息的

接受者,它的主要功能就

是起到传播的作用3、CI计划:CI是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中文译为

“企业形象”。CI计划,是

指企业有目的、有计划、战略

性地创造出所希望的自身形

象,由此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

度,最终得到自己最适合的经

营环境。

Cl计划由MI、BI和VI三部

分组成。

4现代设计思想:现代设计的产

生基于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和以

大多数人为消费对象的设计思

想之上。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

的成果已逐步转为实用,以工业

化生产为背景的现代生产方式

已粗具雏形,但早期机器并不完

善,还不足以为人类提供价廉物

美的工业产品。机器生产虽然导

致了设计与制作的分离,但还没

有出现适应机器生产方式的真

正的设计师。为了提高国民生活

水平和审美素养,形成了现代设

计早期的装饰风格,也产生了为

大众服务的现代设计的民主思

想。

5人体工程学:又叫人机工程学、

人体工学,是20世纪初发展起

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宗旨

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

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为设

计提出人机关系依据的有两门

科学:人机工学和心理学,特别

是消费心理学。人体工程学在六

七十年代有相当显著的发展,对

于设计的起步起到很大的促进

作用。人体工程学的中心是解决

人机之间关系的问题。人体工程

学的服务对象已经不使以前完

全靠设计师的感觉、靠经验积累

的人体工程方式完全落伍,无法

适应新的设计需要,因此,是工

业化迫使这个学科形成。

1、“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时起源于英

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

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

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

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

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

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

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

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

方面。产生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

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

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

的中世纪、哥特时期。

2、威廉。莫里斯

他是在实践中实习拉斯金设

计思想的第一个人物。他强调设

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希望振兴

工艺美术的传统,一方面否定机

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

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认

为哥特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诚

实的设计。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

个基本原则:1、产品设计和建

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

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2、

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

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在后

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

3、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初

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

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

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

典形式。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

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

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4、折衷主义

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

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

各种各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

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

义”。

5、水晶宫博览会

1851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进步,英国伦敦举办看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水晶宫是由英国园艺家帕克斯设计的,第一次采用了玻璃和铁架结构,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格局,奠定了现代建筑的里程碑。水晶宫博览会对设计理念产生根本影响,各种思想争论对设计界形成强大冲击。

6、“新艺术之家”:189年萨穆尔。宾在巴黎普罗旺斯路22号开设了称为“新艺术之家”的工作室与设计事务所,他出资支持几位重要的设计家从事“新艺术”风格设计,其中包括乔治。德方列、盖拉德。1900年,宾集团展出了新艺术之家的家具作品,这是该中心最成功和影响最大的一次展览。

7、先锋派运动:比利时的设计运动在设计史上被称为先锋派运动,开设在19世纪80年代。在建筑出身的威尔德领导之下,这个小组逐渐开始冲纯艺术向实用美术、设计方向转化。从1891年开始,这个小组每年都举办一次设计沙龙,也就是设计大展,展出各种各样的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

8、格拉斯哥斯人设计集团:在苏格兰新艺术设计运动中,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的是格拉斯哥斯人设计集团:麦金托什、赫伯特。麦克内尔、玛格雷特。麦克唐纳、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在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他们在建筑、室内、家具、玻璃和金属器皿等的设计方面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苏格兰新艺术表现风格,即柔软的曲线和坚硬高雅

的竖线交替运动的新的变现,亦

即设计史界所称的“直线风格”。

麦金托什不仅是“格拉斯哥斯人

设计集团”的领袖人物,而且其

设计集中体现了“直线风格”。

9、象征主义艺术:象征主义艺

术是19世纪末的一个非常显著

的艺术运动流派,这个流派对

“新艺术”运动造成了一定的影

响,比如维也纳“分离派”重要

的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

品,法国设计家艾米尔。盖勒的

玻璃器皿设计,都具有强烈的象

征主义色彩。象征主义体现在

“新艺术”风格曲线的运用上,

设计家沃尔特克莱恩就反复强

调曲线的重要。

10、“新艺术运动”:1895年,萨

穆尔。宾在巴黎普罗旺斯路22

号开设了称为“新艺术之家”的

工作室与设计事务所,他出资支

持几位重要的设计家从事“新艺

术”风格的设计,其中包括乔治。

德方列、盖拉德。1900年,宾集

体展出了新艺术之家的家具作

品,这是该中心最成功和影响最

大的一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具有

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模仿植物

的形态和纹样,取消直线,刻意

强调有机形态,新艺术这个名称

也不胫而走。

波尔多派:兰比卡出生于波兰的

肖像画家,她与1927年获得波

尔多国际博览会的荣誉大奖,其

风格影响了波尔多的一批画家,

此后,发展出类似的画风来,最

后形成一个新的画派,称为波尔

多派。

“好莱坞”风格:“是装饰艺术”

运动在美国的一个延伸与发展,

它的产生背景与20世纪20年代

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有密切

关系。好莱坞的电影院设计都具

有非常大胆的想象力。大部分电

影院的立面采用富于幻想色彩

的时间,或者采用流行于美国西

海岸的加利福尼亚“装饰艺术”

风格,或者采用多种多样的装饰

动机,包括一些在“新艺术“运

动中曾经被采用过的装饰风格。

“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

运动起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

的“巴黎国家现代化工业装饰艺

术展览会”此运动几乎与现代主

义设计运动同时发展,所以无论

是从材料还是形式上都受到现

代设计运动的影响。“装饰艺术”

运动喜欢直线和对称的抽象构

成形式极富光泽的材料、具有强

烈色彩效果的颜色,还采用机

械、钢筋混泥土、合成树脂、强

化玻璃等新材料。这种既有现代

设计特征,又具有装饰趣味的艺

术运动,反映出艺术家在工业化

生产发展进程中对装饰艺术留

念的矛盾折衷心理,“装饰艺术”

运动的设计创造了20世纪初新

生活的景观,成为极富时代特色

的意识运动

美国“装饰艺术”运动风格:“装

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设计在

美国风行一时之后,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一些设计师开始探索适合于本地区风土人情的改良型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它强调简答的几何特征,采用曲折线型和流线型的结构,使建筑具有时代感,速度感和运动感。这种风格的探索主要在美国的西海岸的洛杉矶和加利福尼亚的一些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洛杉矶的可口可乐公司大厦。这些起源于欧洲又具有美国特点的“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在20世纪30年代又传回欧洲,反过来影响欧洲各国设计艺术的发展。

德国工业同盟:简称“DWB”,1907年由赫曼。穆德修斯在德国倡议成立,其成员包括了制造商、建筑家和工艺家。德国工业联盟把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所改变的社会当作不可避免的现实来客观接受,并利用机械技术开发满足需要的产品。它成立后出版年鉴,开展设计活动,参与企业设计,举办设计展览,尤其具有意义的是他们有关设计的标准化和个人艺术性的讨论,持这两种观念的代表具有意义的是他们有关设计的标准化和个人艺术性的讨论,持这两种观念的代表分别是穆特修斯和亨利。凡德。威尔德。

塔特林:是俄罗斯构成派的中坚人物。他出身于工程技术家庭,1902~1910年间先后就读于莫斯

科等地的艺术学校并获风景写

生画家的职业证书。他于

1919~1920年完成的第三国际纪

念塔式构成派最重要的代表作,

对欧洲新建筑运动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成为构成主义的宣言式

作品。他对材料、空间和结构有

着深入的研究。

风格派:荷兰现代主义设计运

动,产生于20世纪初,是早期

现代设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格派源于荷兰绘画艺术风格,

但它对设计界的影响巨大,风格

派被看做事现代主义设计中的

重要表现形态之一。

构成主义:俄国的现代设计探索

被称为“构成主义运动”,构成

主义以表现设计的机构为目的,

设计师和艺术家把设计当作工

程师建设桥梁或水渠一样的操

作,他们富有机械美感的设计也

影响了包豪斯的设计风格。俄国

构成主义的现代设计风格是:受

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风格的

影响;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朴

素无华的无产阶级特征;版面编

排采用杂乱无章的方法,表示与

传统的、典雅的古典方式决裂;

探索摆脱传统之后的单纯结构

和功能。

包豪斯:包豪斯设计学校与1919

年由格罗佩斯担任校长。他早期

是想建立一种类似工艺美术运

动的行会组织,创造一个具有团

队精神和平等思想的理想化环

境。但工业化进程改变了格罗佩

斯的办学观念,学校开始走向理

性主义,使用较科学方式的艺术

教育,强调为大工业生产设计,

并最终成为现代设计教育方式

积极的探索者。由于民主党的思

想,包豪斯受到了纳粹的迫害,

与1933年被迫关闭,仅存在了

14年。但它的老师和学生把它的

思想传播了整个世界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是

20世纪初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

的一场对传统意识形态革命,是

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主要是设计

师为寻找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

改变设计观念,开始在设计观

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

行探索,。现代主义是由小批精

英知识分子发动的,对设计长期

服务于权贵阶级层的一种反动,

具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流行型风格:美国20世纪30年

代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了这一新

的设计风格的形成。在工业设计

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遍及美国工业产品的各个方面,造成了消费者追逐潮流的购买热,是设计促进销售的一个成功例子。使流线型风格普及化的人物是诺曼。贝尔。盖茨等人。其最重要的发展是汽车设计中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以及它对全世界设计行业、工业等造成的影响。

样式主义:美国的设计历来奉行“样式追随市场”的设计理念。20世纪20年代,经济萧条,失业率增高,为了刺激疲软的消费市场,美国产业界提出了新的设计策略,即一方面保持产品的基本结构、功能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将产品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不断推出外观造型新颖的产品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这样的做法同时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节约了开发费用,这就是样式主义设计。“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的汽车设计新模式。他们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地更换部分设计,基本造成一种制度,形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称为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这是一种通

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

者心理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

使消费者为了追逐新的式样潮

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

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这种方式

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

产物。

芝加哥学派:19世纪以前芝加哥

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由于

美国西部的开拓,这个位于东部

和西部的交通要道的小镇在19

世纪后期急速发展起来。而1871

年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场大火

灾加剧了新建房屋的需求。在当

时的这种形式下,芝加哥出现了

一个主要从事商业建筑的建筑

师的群体,被称为“芝加哥学

派”。芝加哥学派的设计主张:

形式永远付出功能的需要,功能

不变,形式也不变。

雷蒙?罗维:雷蒙。罗维出生于

法国,后移居美国。他是美国

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一

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

及平面设计,参与的项目达数千

个,从可口可乐的瓶子倒太空宇

航器,从香烟盒到飞机的内舱,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她吧设

计高度专业化和商业化,使他的

设计公司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

的设计公司之一。他的设计既具

有工业化特征,又具有人情味。

罗维一生获得无数殊荣,他是第

一位被《时代》周刊作为封面人

物采用的设计师。罗维对于美国

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

要的促进作用。

乌尔姆学院:乌尔姆学院是一所

国际色彩十分浓厚的设计艺术

学院,它是一所私立性质的学

院,其创办人为爱歇。舒尔,其

定位是工业产品造型领域的国

际性教学、视觉传达、工业营建、

资讯。首任院长和第二任院长分

别是马克斯。比尔和托马斯。马

尔多纳多,乌尔姆学院的设计教

育是一种现代性的、开放式的教

育。它强调的是理性、科学性和

现代性、

布劳恩公司:布劳恩公司是德国

最著名的大型家电公司之一,由

马克斯。布劳恩于1921年创建

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最初生产收

音机、留声机的部件及其整个产

品。1954年,布劳恩公司聘请了

乌尔姆学院的教师弗雷泽。埃歇

尔为董事会员,系主任汉斯。古

格洛特和迪特。兰姆斯等都成为

其设计师,乌尔姆学院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由此逐渐进入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之中,形成布劳恩公司自己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它不是在产品的形式上下功夫,而是以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来赢的市场,反对任何为商业目的而采取的形式主义做法,坚持依靠先进技术达到产品功能的完美。

系统设计原则:系统设计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常采用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高度系统化、高度简约化的形式,整体感强而具有冷漠和非人情味的特征。系统设计通过把纷乱的现象予以秩序和规范化,将产品造型归纳为有序的、可组合的几何形态设计模式,取得了一种均衡、简练的和单纯化的逻辑效果。国际主义风格:现代主义经过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设计。国际主义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米斯的西格莱姆大厦和庞蒂的佩莱利大厦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这种理性、冷漠的风格为国际风格。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

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

则多”原则影响较深。80年代以

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

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漠

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

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逐渐

被后现代主义风格挑战。“波

普”设计风格:波普设计风格是

一场前卫而又面向大众的设计

运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

国并波及欧美。它反映了当时西

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

思想意识。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

统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市场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

青年的桀骜不羁、玩世不恭的生

活态度及其标新求异、用毕即弃

的消费心态。

设计伦理:20世纪60时代末,

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

巴纳克在其名著《为现实世界的

设计》中提出了自己对设计的目

的性的看法,他明确提出了设计

的三个目的:1、设计应该是为

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

裕国家和阶层服务;2、设计不

但应为健康人服务,而且应考虑

为残疾人服务,3、设计必须考

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必

须为保护地球服务。反映了现代

设计的根本宗旨和本质特征:设

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眼前的功

能、形式目的服务的,设计更主

要的意义在于设计本身具有形

成社会体系的因素。因此设计的

考虑也必须包括对于社会短期

和长期因素的内容。从当地设计

伦理观看,还要考虑第三世界人

民以及生态平衡、自然资源等目

的。

有机现代主义:有机现代主义是

从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流

行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美国和

意大利等国的一种现代设计风

格,它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

展。这种风格在造型上常常体现

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

刻板、冰冷的几何形,无论是在

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给使用者以

舒适的感受,而与此同时这些有

机造型的设计往往又适合于大

规模生产。这标志现代主义的发

展已突破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

而开始走向“软化”,这种“软

化”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

代主义”。

建筑结构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史上最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注明:红色部分为重点) 1、建筑结构 保持建筑物的外部形态并行成内部空间的骨架。 2、设计基准期 建筑结构设计所采用的荷载统计参数、和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都需要一个时间参数。 3、设计使用年限 结构在规定条件下不需要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4、结构上的作用 是指结构产生作用效应的总和.作用效应:内力(N、M、Q、T)和变形(挠度、转角和裂缝等) 5、荷载 凡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属于直接作用,称为荷载,如恒载、活载。 6、荷载 凡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属于间接作用,如基础沉降、地震作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焊接等。 7、结构抗力 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 8、结构可靠性 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9、结构可靠度 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 10、荷载标准值 在结构使用期间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包括永久荷载标准值和可变荷载标准值。 11、可变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组合值:当荷载值的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与该作用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时的作用值。 频遇值:当荷载值的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被超越的总时间仅为设计基准期的一小部分的作用值。 准永久值:当荷载值的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被超越的总时间仅为设计基准期的一半时的作用值。 12、立方体抗压强度 规定以边长为150mn的立方体在( 20土3 °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N/mm2)作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用f表示cu 13、混凝土的变形 受力变形: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载、荷载长期作用和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产生的变形; 体积变形:由于硬化过程中的收缩以及温度和湿度变化产生的变形。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名词解释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名词解释: 1结构的极限状态: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结构的可靠度: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3混凝土的徐变: 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4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 5 剪跨比 m : 是一个无量纲常数,用 0Vh M m = 来表示,此处M 和V 分别为剪压 区段中某个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h 0为截面有效高度。 6抵抗弯矩图: 抵抗弯矩图又称材料图,就是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总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即表示个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力。 7弯矩包络图:沿梁长度各截面上弯矩组合设计值的分布图。 9预应力度 λ: 《公路桥规》将预应力度 定义为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0M 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s M 的比值。 10消压弯矩:由外荷载产生,使构件抗裂边缘预压应力抵消到零时的弯矩。 11钢筋的锚固长度:受力钢筋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将所受的力传递给混凝土所需的长度。 12超筋梁:是指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破坏始自混凝土受压区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应力尚小于屈服强度,在钢筋没有达到屈服前,压区混凝土就会压坏,表现为没有明显预兆的混凝土受压脆性破坏的特征。 13纵向弯曲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把长柱失稳破坏时的临界压力与短柱压坏时的轴心压力的比值称为纵向弯曲系数。 14直接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 15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 16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与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之比。 17换算截面:是指将物理性能与混凝土明显不同的钢筋按力学等效的原则通过弹性模量比值的折换,将钢筋换算为同一混凝土材料而得到的截面。 18正常裂缝: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的裂缝,不影响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能。 19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以150mm ×150mm ×300mm 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 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 c f 表示。 2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 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cu f 表示。 21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100×100×500mm 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拉试验,破坏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2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采用150mm 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 裂抗拉强度ts f 按下式计算:20.637 ts F F f A ==πA 23张拉控制应力:张拉设备(千斤顶油压表)所控制的总张拉力Np,con 除以预应力筋面积Ap 得到的钢筋应力值。 24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硬结后通过建立预加应力的构件。 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预应力筋回缩量与初始预应力的函数。 25配筋率:筋率是指所配置的钢筋截面面积与规定的混凝土有效截面面积的比值。 26斜拉破坏: m >3 时发生。斜裂缝一出现就很快发展到梁顶,将梁劈拉成两半,最后由于混凝土拉裂而破坏 27剪压破坏:1≤m≤3时发生。斜裂缝出现以后荷载仍可有一定的增长,最后,斜裂缝上端集中荷载附近混凝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 28斜压破坏: m <1时发生。在集中荷载与支座之间的梁腹混凝土犹如一斜向的受压短柱,由于梁腹混凝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 29适筋梁破坏:当纵向配筋率适中时,纵向钢筋的屈服先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是因钢筋受拉屈服而逐渐破坏的,破坏过程较长,有一定的延性,称之为适筋破坏 30混凝土构件的局部受压:混凝土构件表面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力的受力状态。 31束界:按照最小外荷载和最不利荷载绘制的两条ep 的限值线E1和E2即为预应力筋的束界。 32预应力损失:钢筋的预应力随着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 33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当钢筋混凝土梁界限破坏时,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开始屈服时,压区混凝土同时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此时受压区混凝土高度1b=2b*h0,2b 即称为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34控制截面:在等截面构件中是指计算弯矩(荷载效应)最大的截面;在变截面构件中则是指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而计算弯矩相对较大的截面。 35最大配筋率 m ax ρ:当配筋率增大到使钢筋 屈服弯矩约等于梁破坏时的弯矩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配 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 36最小配筋率 min ρ:当配筋率减少,混凝 土的开裂弯矩等于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时,裂缝一旦出现,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37钢筋松弛:钢筋在一定应力值下,在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应力值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反应钢筋在高应力长期作用下具有随时间增长产生塑性变形的性质。 38预应力混凝土:就是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的配筋混凝土。 3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预应力钢筋再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应力的结构。 40T 梁翼缘的有效宽度:为便于计算,根据等效受力原则,把与梁肋共同工作的翼缘宽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称为翼缘的有效宽度。 41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不受力情况下的自由变形) 42单向板: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的板,荷载主要沿单向传递。 42双向板:当板为四边支承,但其长边2l 与 短边1l 的比值2/12 ≤l l 时,称双向 板。板沿两个方向传递弯矩,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 43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考虑再弯矩作用平面内挠度影响的系数称为轴心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44抗弯效率指标: u b K K h ρ+= , u K 为上核心距,b K 为下核心距, h 为梁得全截面高度。 45第一类T 型截面:受压高度在翼缘板厚度内,x < /f h 的T 型截面。 46持久状况:桥涵建成以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 47截面的有效高度:受拉钢筋的重心到受压边缘的距离即h 0=h -a s 。h 为截面的高度,a s 为纵向受拉钢筋全部截面的重心到受拉边缘的距离。 48材料强度标准值:是由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经数理统计以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确定强度值,即取值原则是在符合规定质量的材料强度实测值的总体中,材料的强度的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49全预应力混凝土: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容许出现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即λ≥1。 50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在设计要求的目标使用期内,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加固处理而保持安全、使用功能 和外观要求的能力。 51预拱度:钢筋混凝土产生受弯构件考虑消除结构自重引起的变形,预先设置的反拱。

设计基础复习参考资料汇总

1.设计艺术 设计“design”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个思维过程和一定程式、图式的创造过程,设计艺术是实用艺术,它以艺术设计的要求和要素,它以艺术的表现方式呈现不同的艺术形态,其本质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2.包豪斯 包豪斯为德语“建筑之家”的音译,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设计师、建筑师、工艺技师和画家的新型设计学院,由德国工业联盟的主要成员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创立于1919年,是一所建筑和实用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学校。 3.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也就是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艺术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具体设计作品中的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 4.CI设计 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公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的设计系统。它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 MI:理念识别 指确立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企业对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和营销状态进行总体规划和界定。BI:行为识别, 包括对内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对外的公共关系、促销活动、资助社会性的文化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企业理念的精神实质推展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角落,汇集起员工的巨大精神力量。 VI:视觉识别,VI: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在C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1.简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艺术和技术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设计与艺术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出,“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受日本的影响,“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工艺美术”等。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与图案一样,“工艺美术”一词最初也表示“Design”的。 技术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往往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则既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两者不但属性不同,其目的和存在方式也不同。从艺术的发展及其本质来看,艺术与技术又是不可分的。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属性,或说艺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千百年来,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也在技术中成长起来。正是这种技术化和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得设计在今天日趋艺术化。 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有什么特点? 艺术欣赏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设计艺术鉴赏则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2分) 艺术欣赏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象性特点: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任何艺术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是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3分) 2主体性的特点:由于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因而美感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3分) 3 审美性的特点: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3分) 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设计艺术是人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完成的艺术,功能性是其首要的特点。(3分) 2 设计艺术与社会生产力有直接联系,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3分) 3 设计艺术作品中,有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整体说来,实用性是其主要方面,美化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用与美观相统一,是设计艺术追求的标准。 3.设计艺术美的特点有哪些? 功能美:功能美是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符合目的性和符合规律性的功能的统一。

工程图纸名词解释

土建部分名词 1、抗震设防烈度为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具 体网上查询)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地震加速度(earthquake acceleration)是指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加速度。 地震烈度表征房屋的破坏程度,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多少来衡量。 2、设计地震分组实际上是用来表征地震震级及震中距影响的一个参量。 3、设计特征周期是指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下降阶段起始点所对应的周期 值,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有关。 4、场地土,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刚度等因素来分类。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 对岩石地震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场地土分为4类:Ⅰ、Ⅱ、Ⅲ、Ⅳ。场地土分为坚硬土或岩层、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 5、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 的土体介质,含有丰富的地下冰。因此,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 青岛49cm、保定54cm等。 冻胀是指土中水变成冰时的体积膨胀(9%)引起土颗粒间相对位移所产生的土的体积膨胀。冻胀率是指岩土冻结前后体积之差与冻结前体积之比。融沉是指冻土融化时的下沉现象。 确定基础埋深要考虑地基的冻胀性。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宜浅埋。 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做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辅筑垫层。 垫层指的是设于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冻以改善基层和土基的工作条件。 7、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重要的建筑物;二级:大量的一般建筑 物;三级:次要的建筑物)。至于重要建筑物与次要建筑物的划分,则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破坏后果,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程度确定。一级是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二级是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三级是次要建筑物。 8、砌体结构: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由于砌 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

(完整word版)《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docx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篇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三、复 (一)填空 1、在筋混凝土构件中筋的作用是替混凝土受拉或助混凝土受。 2、混凝土的度指有混凝土的立方体度、混凝土心抗度和混凝土抗拉度。 3、混凝土的形可分两:受力形和体形。 4、筋混凝土构使用的筋,不要度高,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可性,同要求与混凝土有好的粘性能。 5、影响筋与混凝土之粘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混凝土度、筑位置、保厚度及筋距。 6、筋和混凝土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能有效地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其主要原 因是:筋和混凝土之具有良好的粘力、筋和混凝土的温度膨系数接近和混凝土筋起保作用。 7、混凝土的形可分混凝土的受力形和混凝土的体形。其中混凝土的徐 属于混凝土的受力形,混凝土的收和膨属于混凝土的体形。 (二)判断 1、素混凝土的承能力是由混凝土的抗度控制的。????????????【×】 2、混凝土度愈高,力曲下降愈烈,延性就愈好。?????????【×】 3、性徐在加荷初期增很快,一般在两年左右以定,三年左右徐即告基本 止。????????????????????????????????????【√】 4、水泥的用量愈多,水灰比大,收就越小。???????????????【×】 5、筋中含碳量愈高,筋的度愈高,但筋的塑性和可性就愈差。????【√】 (三)名解 1、混凝土的立方体度────我国《公路》定以每150mm的立方体件,在 20℃± 2℃的温度和相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28 天,依照准制作方法 和方法得的抗极限度(以MPa)作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度,用符号f cu表示。 2、混凝土的徐────在荷的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形将随而增加,亦即在力不的情况 下,混凝土的随增,种象被称混凝土的徐。 3、混凝土的收────混凝土在空气中硬体减小的象称混凝土的收。 第二章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

机械设计基础_试题及答案(四)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四 一、名词解释(3×3,共9分) 1、机构: 2、压力角: 3、运动副: 二、填空题(1×10,共10分) 1、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 2、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 3、普通V带传动的应力由三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弯曲变形产生的弯曲应力。 4、按轴的承载情况不同,轴可以分为转轴、_____和_______。 5、齿轮传动的五种失效形式分别为轮齿折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齿面塑性变形。 三、选择题(2×10,共20分) 1、为使机构顺利通过死点,常采用在高速轴上装什么轮增大惯性?( ) A、齿轮 B、飞轮 C、凸轮 2、齿轮减速器的箱体与箱盖用螺纹联接,箱体被联接处的厚度不太大,且需经常拆装,一般宜选用什 么联接? ( ) A、螺栓联接 B、螺钉联接 C、双头螺柱联接 3、下列计算蜗杆传动比的公式中()是不对的。 A、i=ω1/ω2 B、i=n1/n2 C、i=d2/d1 4、平面内自由运动的构件有几个自由度? ( ) A、1个 B、3个 C、无数个 5、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径向间隙系数在哪个面上的值为标准值?() A、法面 B、端面 C、轴面 6、带传动的打滑现象首先发生在何处? ( ) A、大带轮 B、小带轮 C、大、小带轮同时出现 7、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的主要区别是:( ) A、弹性联轴器内有弹性元件,而刚性联轴器内则没有 B、弹性联轴器能补偿两轴较大的偏移,而刚性联轴器不能补偿 C、弹性联轴器过载时打滑,而刚性联轴器不能 8、设计键联接的主要内容是:①按轮毂长度确定键的长度②按使用要求确定键的类型③按轴径选择键的截面尺寸④对联接进行强度校核。在具体设计时,一般按下列哪种顺序进行?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9、为使套筒、圆螺母或轴端挡圈能紧靠轮毂零件端面并可靠地进行轴向固定,轴头长度L与被固定零件轮毂宽度B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 A、L>B B、L=B C、L<B 10、将转轴的结构设计成阶梯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便于轴的加工 B、便于轴上零件的固定和装拆 C、提高轴的刚度 四、判断题(1×10,共10分) 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 2、极位夹角θ是从动件在两个极限位置时的夹角。( ) 3、带传动不能保证传动比不变的原因是易发生打滑。( ) 4、对于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时,其接触应力和许用接触应力分别相等。( ) 5、蜗杆传动中,蜗杆的头数越多,其传动效率越低。( ) 6、设计键联接时,键的截面尺寸要根据轴径d选择。( ) 7、销主要用于轴上零件的周向和轴向固定。( ) 8、提高轴的表面质量有利于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 9、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C值越大,承载能力越高。( ) 10、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区别是:联轴器靠啮合传动,离合器靠摩擦传动。( ) 五、简答题(3×5,共15分) 1、说明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冲击特性及应用场合。

土建工程制图考试题1开卷

《工程制图》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心投影法 2、剖面图 3、建筑施工图 4、GB/T50001—2001 5、投影法 6、建筑平面图 7、平面内最大斜度线 8、素线法 二、问答题 1、何谓正投影法?正投影主要有哪些基本特性? 2、说明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异同点。 3、简述建筑结构图包含的主要内容。 4、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是什么?在投影中如何判别点是否在直线上? 5、如何标注组合体尺寸? 6、简要说明下列图样中编号为①②③钢筋的直径、数量及作用。 7、何谓截交线?简述如何绘制平面体的截交线? 8、简述阅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思维。 9、简述建筑立面图的主要标记内容及作用。

10、说明组合体尺寸标注的主要步骤。 11、说明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异同点。 12、简述建筑平面图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13、请标注详图索引符号圆圈内编号的含义。 三、绘图题 1、根据物体的轴测投影图作物体的三面正投影 2、根据下列物体的轴测投影图作物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3、已知组合体两个投影,绘制第三面投影图。

(1) (2) 4、补画剖面图中所缺的线条。(1) (2)

5、把基础的正立面图改为适当的剖面图,并补绘左立面图(材料:钢筋混凝土) (要求:结果要加深,不要的图线须打“ⅹ”) 6、根据下列物体的轴测投影图作物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答: (注:数字仅供参考) 已知组合体正面、左侧面投影两个投影,绘制水平投影图。 答:

《工程制图》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中心投影法:投射中心距投影面有限远,投射线汇交于投射中心的投影法。 2、剖面图:假想用剖切面在形体的适当位置将形体剖开,移去剖切面与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形体,把原来不可见的内部结构变为可见,将剩余的部分投射到投影面上,形成的投影图。 3、建筑施工图:建筑施工图主要反映房屋的整体情况和各构件间的材料联结及构造关系的图样。 4、GB/T50001—2001:GB/T表示推荐性国标;标准号50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001标准颁布时间。 5、投影法:我们使投射线通过点或形体,向选定的投影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投影的方法。 6、建筑平面图:用假想的水平剖切面经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处将房屋剖开,将剖切面以下的部分向下投射而得到的水平剖面图。 7、平面内最大斜度线:属于平面并垂直于该平面内的投影面平行线的直线。 8、素线法:以圆锥等表面上的素线为辅助线来求解其表面上点的其他投影面投影的方法。 9、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10、截交线:立体与截平面相交时产生的交线。 二、问答题 1、何谓正投影法?正投影主要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 正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法。正投影主要特性:实性性、积聚性、类似性。 2、说明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异同点。 答:两者相同点:都是用于表达形体的内部结构形状。 不同点:(1)剖面图为体投影;而断面图为面投影;(2)剖切符号的标注不同;(3)剖面图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剖切平面进行剖切,而断面图通常只能是单一的。

结构设计原理第十二章作业

结构设计原理第十二章作业 1、何谓预应力混凝土?为什么要对构件施加预应力? 答: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应力,提高构件的强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震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其原本的抗性更强。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以改善结构使用的性能的结构型式称之为预应力结构。 2、什么是预应力度?《公路桥规》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如何分类? 答:预应力度: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的比值。 《公路桥规》分三类:○1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允许出现拉应力(不得消压)○2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出现拉应力或出现不超过规定宽度的裂缝○3钢筋混凝土构件—不预加应力的混凝土构件 3、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加力施工方法有哪些? 答;机械法(先张法、后张法)、电热法、自张法 4、什么是先张法?先张法构件是如如何实现预应力筋的锚固? 答:(1)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达到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值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 (2)采用握裹锚固 5、什么是后张法?后张法构件是如何实现预应力筋的锚固的? 答:(1)后张法是先浇筑构件混凝土待混凝土结硬后再张拉预应力钢筋并锚固的方法。 (2)利用锚具锚固 6.公路桥梁中常用的制孔器有哪些? 答:橡胶管制孔器、金属伸缩管制孔器、钢管制孔器 7、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所使用的混凝土有何要求? 答:(1)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必须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才能建立起较高的预压应力,并可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节约材料。对于先张法构件,高强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 (2)收缩徐变小。这样可减小预应力损失。

设计基础完整试题

《设计基础》试题(第三章) (课程代码10177)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招贴内容属于社会公共招贴的是(D ) A.企业形象招贴 B.音乐演出宣传画 B.电影海报 D.“预防爱滋病”宣传海报 2.包装设计必须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以下可不考虑进行定位的是(C ) A.生产者 B.商品 C.销售渠道 D.销售对象 3.下列不属于包装设计审美的是(C ) A.材料美 B.结构美 C.文化美 D.装饰美 4、连接封面和内页,目的在于封面和内页牢固不脱离,常采用抽象的肌理效果制作的版面叫(A ) A.封面 B.扉页 C.环衬 D.目录 5.企业形象设计是围绕(B )为主体的一系列视觉符号的设计。 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C.吉祥物 6.具有实用价值和美感作用的包装外观形体,是指包装审美的() A.结构美 B.造型美 C.装饰美 D.材料美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平面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BDE) A 1922年美国设计师德维金斯在讲述自己的书籍装帧设计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名词 B 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C 它的一个现代特征是与现代印刷技术的结合 D 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 E 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基本元素 2.下面属于平面性广告的是( ADE)。 A 杂志广告 B 报纸广告 C 广播广告 D 路牌广告 E 车身广告 3.下面属于招贴内容美的有(BCD )。 A 社会现实 B 图形 C 文字 D 文化内涵 E 思想情感 4.标志按构成要素分类可分为(ABDE )。 A 公共标识 B 文字标志 C 图形标志 D 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标志 E 徽标 5.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的外部视觉形象要素的是(BC )。 A 标志 B 标准字 C 企业的各种制度 D 名称 E 标准色 6.在我国,用于公益或文化宣传的招贴可称为() A 广告招贴 B 公益招贴 C 文化招贴D宣传画 E 商品宣传画 三、填空题 1.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是信息传达最直接、最可靠的构成因素。______是最具煸动性的要素。 2.招贴按服务对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I系统是由__________(MindIdentity简称MI)、_______(BehariourIdentity简称BI)和_________

工程流体力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大全

工程流体力学名词解释和简 答题_大全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一、名词解释 1.理想流体:实际的流体都是有粘性的,没有粘性的假想流体称为理想流体。2.水力光滑与水力粗糙管:流体在管内作紊流流动时(1分),用符号△表示管壁绝对粗糙度,δ0表示粘性底层的厚度,则当δ0>△时,叫此时的管路为水力光滑管;(2分)当δ0<△时,叫此时的管路为水力粗糙管。(2分)3.边界层厚度:物体壁面附近存在大的速度梯度的薄层称为边界层;(2分)通常,取壁面到沿壁面外法线上速度达到势流区速度的99%处的距离作为边界层的厚度,以δ表示。(3分) 1、雷诺数:是反应流体流动状态的数,雷诺数的大小反应了流体流动时,流体质点惯性力和粘性力的对比关系。 2、流线:流场中,在某一时刻,给点的切线方向与通过该点的流体质点的刘速方向重合的空间曲线称为流线。 3、压力体:压力体是指三个面所封闭的流体体积,即底面是受压曲面,顶面是受压曲面边界线封闭的面积在自由面或者其延长面上的投影面,中间是通过受压曲面边界线所作的铅直投影面。 4、牛顿流体:把在作剪切运动时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5、欧拉法:研究流体力学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描述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来研究流体运动的方法。 6、拉格朗日法:通过描述每一质点的运动达到了解流体运动的方法称为拉格朗日法。 7、湿周:过流断面上流体与固体壁面接触的周界称为湿周。 8、恒定流动:流场中,流体流速及由流速决定的压强、粘性力、惯性力等也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10、卡门涡街:当流体经绕流物体时,在绕流物后面发生附面层分离,形成旋涡,并交替释放出来,这种交替排列、有规则的旋涡组合称为卡门涡街。 1、自由紊流射流:当气体自孔口、管嘴或条缝以紊流的形式向自由空间喷射时,形成的流动即为自由紊流射流。 12、流场:充满流体的空间。 3、无旋流动:流动微团的旋转角速度为零的流动。 15、有旋流动:运动流体微团的旋转角速度不全为零的流动。 6、自由射流:气体自孔口或条缝向无限空间喷射所形成的流动。 17、浓差或温差射流:射流介质本身浓度或温度与周围气体浓度或温度有差异所引起的射流。 19、稳定流动:流体流动过程与时间无关的流动。 20、不可压缩流体:流体密度不随温度与流动过程而变化的液体。 23连续介质模型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A安全系数:材料的机限应力与许用应力之比。 B变位齿轮:采用齿轮刀具变位的方法,即把齿条刀具的中线移动蜗杆传动的主平面: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蜗轮轴线的平面称为主平面。 标准件:是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等) 大批量制造的常用零件。 C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一对定速比传动齿轮的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始终与两轮的连心线交于定点。 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破坏能力的指标。 传动轴:仅传递扭矩的轴称为传动轴。 从动件的位移曲线:从动件一个工作循环的位移时间曲线。 D打滑:由于张紧不足,摩擦面有润滑油,过载而松弛等原因,使带在带轮上打滑而不能传递动力。 T弹簧的特性曲线:表示弹簧载荷和变形之间的关系曲线。 弹簧刚度:弹簧的载荷增量与变形增量之比。 弹性变形:随着外力被撤消后而完全消失的变形。 弹性滑动:带具有弹性,紧边拉力大,应变大,松为拉力小,应变小。当带由紧边侧进入主动轮到从松边侧离开主动轮有个收缩过程,而带由进入从动轮到离开从动轮有个伸长过程。这两个过程使带在带轮上产生弹性滑动。 弹性系数: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D低副: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定轴轮系:轮系齿轮轴线均固定不动,称为定轴轮系。 断面收缩率:Ψ=(A-A1)/ A×100%,A为试件原面积,A1为试件断口处面积。 G刚度:构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刚体的平面运动:当刚体运动同时包含平动和在平动平面内的转动时,即为刚体的平面运动。 刚体的转动惯量:等于刚体各个质点的质量与该质点到轴线距离平方成正比。 高副:两个构件之间以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根切现象:展成法加工齿轮时,若齿数太少,刀具会把轮齿根部齿廓多切去一部分,产生根切现象。 功:当力的作用点或力矩作用的物体在其作用方向发生线位移或角位移时,力或力矩就要作功。 功率:力或力矩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 构件:由若干零件组成,能独立完成某种运动的单元 H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平面汇交力系中各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虎克定律:在轴向拉伸(或压缩) 时,当杆横截面上的应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杆的伸长(或缩短) Δl与轴力N及杆长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A成正比。 J机构:由若干零件组成,可在机械中转变并传递特定的机械运动。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当机构给定主动件运动规律的数目等于自由度数时,即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变换机械运动方式或传递能量的装置。 机械:机器、机械设备和机械工具的统称。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率和输入功率之比。 急回性质:平面连杆机构中的摇杆往复摆动时所需时间一般并不相同,要求返回空行程明显快于工作行程。 挤压强度条件:为了保证构件局部受挤压处的安全,挤压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 挤压应力:挤压力在局部接触面上引起的压应力。 间歇运动机构:指专用于产生从动件间歇运动的机构。 剪切强度条件:为了保证受剪构件在工作时不被剪断,必须使构件剪切面上的工作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的许用剪应力。 剪应力:剪切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方向沿着剪切面。 节点:啮合线与两轮连心线的交点必是定点,即为节节圆:过节分度圆:直径等于齿数乘模数的圆,称为分度圆。

《结构抗震设计》简答题及名词解释答案

《结构抗震设计》简答题及名词解释答案 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答: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规定: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具体为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众值烈度的地震动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并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保证第一水准下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满足第二水准烈度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 ,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对大多数结构,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 对于少数结构,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还要进行第二阶段设计,即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罕遇烈度的地震动参数进行结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以保证其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 (2)求岀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 ; (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3、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 答: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或与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 的烈度值)。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4、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 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 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 答:1.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 2.结构布置不合理引起的震害; 3.柱、梁和节点的震害; 4.填充墙的震害; 5.抗震墙的震害。 6.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房屋建筑地震作用的适用范围?在计算中,如何考虑长周期结构高振型的影响? 答:剪力法的适用条件: (1)房屋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2)房屋的总高度不超过40m; (3)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 (4)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 T >1 4T 为考虑长周期高振型的影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当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周期1■ g时, 在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取^F n二rF Ek 再将余下的水平地震作用(1一7 )F Ek分配给各质点: F i (1_、:n)F Ek ' G j H j j吐 结构顶部的水平地震作用为F n和■F n之和。

道路施工图名词解释

1.缓和曲线:【transition curve】指的是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除四级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公路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在现代高速公路上,有时缓和曲线所占的比例超过了直线和圆曲线,成为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上,缓和曲线也被广泛地使用。 2.路床:【roadbed】路面结构层以下0.8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0.30m~0.80m)。土质路床又称土基。 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床分上、下两层:路面底面以下深度0~30cm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上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30~80cm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下路床。 路床将承受从路面传递下来的、较大的荷载应力,因而要求它均匀、密实,达到规定的强度。 路床所用填料的最大粒径为100mm,填料最小强度(CBR)

(%)因公路等级的不同而不同。 详细解释:路面结构(如果设计总厚度57cm)4cm中粒式沥青砼+5cm粗粒式沥青砼+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30cm石灰稳定土,那么0点就是石灰稳定土的底面下边缘,也就是路床的顶面上边缘。(沥青砼称为路面上面层和下面层;石灰粉煤灰碎石、石灰稳定土分别称为路面基层和底基层。)路基结构:如果为土方路基,那么路床就是指从-80cm~0cm 的部分。如果土方路基的强度不能保证,需要换填土或者加8%戗灰(石灰粉或水泥粉)处理。清单中通常会有一项就是0-30cm戗灰处理,其实指的就是-30cm~0cm的土层的处理。 3.路拱(crown)即路面的横向断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路面表面做成直线或抛物线型,其作用是利用路面横向排水。是扩建和改建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一般路段的路拱横坡和路拱曲线设计。 4.压实度(degree of compaction) (原: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对于路基本、路面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柔性基层而言,压实度是指工地上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

设计基础 名解问答汇编

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绪论一般 一、名词解释 1、鉴赏(P2) “鉴赏”:鉴者,照也,明也,引申则为“识”;赏者:含有赏心、称扬、玩娱之意。鉴赏也就是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的过程。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具体设计作品的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 2、功能美(P7)(2015年) 功能美是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符合目的性和符合规律性的功能的统一。 一切产品都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按照自己掌握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当产品实现它的预定功能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达到统一,人就取得一种自由,而能够充分体现这种统一的产品的典型形式,或者说是它的自由的形式,就表现出一种美,这就是功能美。 3、形式美(P8) 形式美是功能美的抽象形态,是指构成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等) 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均衡、反复、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4、文化美(P10) 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设计艺术的文化美

的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和谐美,二是境界美。 二、问答 1、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P2-4) 一、设计与艺术 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设计从艺术中分离出来,最早在中国称为“工艺美术”。然而,将设计与艺术两者结合并上升到一门学科的高度,却是近代才有的事。艺术是创作者自我为中心的,设计是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 二、技术和艺术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往往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则既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两者不但属性不同,其目的和存在方式也不同。当然,从艺术的发展及其本质来看,艺术与技术又是不可分的。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属性,或者说艺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式。千百年来,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也在技术中成长起来。 三、设计、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体 进入机器大生产的工业时代以来,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也在不断发展的层面上开展和提升。整体设计的产生便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进步整合的产物。技术化与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设计日趋艺术化,艺术化生活是人类的理想。 2、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三者的关系(P4)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揭示艺术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转化的辩证关系。 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

结构名词解释

建筑结构 狭义的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建筑结构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等。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可靠度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要求。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其定义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可靠度。其“规定的时间”是指设计基准期50年,这个基准期只是在计算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用的基准时间,并非指建筑结构的寿命;“规定的条件”是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的使用条件,不包括人为的过失影响;“预定的功能”则是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的能力(即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适用性);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耐久性)。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结构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概率p↓s,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失效概率P↓f,p↓f=1-Ps,用以度量结构构件可靠度是用可靠指标β,它与失效概率p↓f的关系为p↓f=ψ(-β)。根据对正常设计与施工的建筑结构可靠度水平的校正结果,并考虑到长期的使用经验和经济后果后,《统一标准》给出构件强度的统-β值:对于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各种构件,延性破坏的,β=3.2;脆性破坏的,β=3.7。影响结构可靠度的因素主要有:荷载、荷载效应、材料强度、施工误差和抗力分析五种,这些因素一般都是随机的,因此,为了保证结构具有应有的可靠度,仅仅在设计上加以控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加强管理,对材料和构件的生产质量进行控制和验收,保持正常的结构使用条件等都是结构可靠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照顾传统习惯和实用上的方便,结构设计时不直接按可靠指标β,而是根据两种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采用以荷载代表值、材料设计强度(设计强度等于标准强度除以材料分项系数)、几何参数标准值以及各种分项系数表达的实用表达式进行设计。其中分项系数反映了以β为标志的结构可靠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