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发展经济学概论从贫困到富裕
- 格式:pptx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160
《发展经济学》全套课件第一部分:导论一、发展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提高社会福祉等问题。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强调多学科交叉和综合分析。
二、发展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发展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许多国家刚刚摆脱殖民统治,面临着重建经济和社会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并逐渐形成了发展经济学这一学科。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不断创新。
三、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1. 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主张通过自由市场、私有产权和对外开放来实现经济增长。
2.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如市场失灵、资本短缺、技术落后等,需要政府干预和引导来实现经济发展。
3. 新制度主义发展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制度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4. 新增长理论:关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张通过教育和研发投资来提高经济增长率。
四、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1. 定性分析: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2. 定量分析:利用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3. 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揭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4.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五、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中国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强调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概论
第一章导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展经济学兴起和演变过程
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四种经济增长模式:哈罗德-多马模式、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式和新增长理论基本含义及优缺点。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经济增长限度的内容。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分析)
第三章资本形成资本匮乏阻碍经济发展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
理论、“循环累计因果关系理论”:促进资本形成的理论:“大推进”理论、“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各种理论的评价:资本形成的来源。
第四章人力资源人口经济学的几种理论:人口过渡理论、人口陷阱理论和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的内涵: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闲置的问题,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口和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五章人口流动三种人口流动的模式:刘易斯模式的内容及评价,拉尼斯-费景汉模式的基本内容及评议,托达罗模式的内容及评议。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转移方式分析)
第六章工业化和农业进步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过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
第七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含义、类型和过程,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第八章经济发展中优先顺序的选择平衡增长理论和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部门和地区发展优先顺序,收入最大化与就业最大化的关系。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第九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展经济学概论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其中一些重要的理论框架。
一、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经济学是对发展国家和地区经济现象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增长、贫困与不平等、人力资本、制度与经济改革等。
发展经济学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二、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等,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 贫困与不平等贫困和不平等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研究贫困和不平等的原因和影响机制,以及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政策工具,对于实现共享发展和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3.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它包括人的技能、知识和健康状况等方面。
发展经济学研究人力资本的累积和有效利用,以及教育、健康等政策对于人力资本的影响,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4. 制度与经济改革制度和经济改革对于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发展经济学通过研究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的经验和效果,探索促进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方案。
三、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1.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它研究制度的起源、形成和变迁,以及制度对经济效率和发展的作用。
2.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利用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技能,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3. 基础设施理论基础设施理论认为,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通过建设和改善基础设施,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4. 全球化理论全球化理论研究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对于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影响。
它分析和评估全球化的利与弊,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发展经济学作为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国内外企业及政府机关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决策支持,成为了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旨在通过对贫穷和富裕地区经济增长原因及政策的探讨,着重研究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与扶贫,为学生提供深度的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发展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2.了解世界上贫穷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原因;
3.研究贫穷地区的经济增长与扶贫的策略;
4.分析中国经济脱贫经验,引领学生思考如何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
平;
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发展经济学概述
1.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和发展;
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3.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原因
1.贫困地区的定义和影响;
2.贫困地区的国际发展现状;
3.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原因分析。
第三章经济增长与扶贫策略
1.经济增长和扶贫的关系;
2.农村发展和扶贫政策;
3.健康、教育和收入扶贫。
第四章中国的脱贫经验
1.中国的扶贫历程;
2.中国的脱贫政策;
3.中国的脱贫成果和取得的经验。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
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摘要:世界上少数国家达到了高度富裕,极为有限的几个发展中国家也在接近这个水平,而大多数国家还停留在贫困和停滞状态,造成这种全球性偏差的一个明显因素是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的能力不同。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耗竭、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化等方面是大不相同的,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及文化传统情形下的,由资源禀赋和技术变化引起的制度进化类型进行比较。
这种基点的比较是对东亚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认识。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发展水平贫困到富裕技术引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好处,反而遭受了贫困、社会动荡和经济金融危机等等。
但与此同时,亚洲和拉美的一些新兴工业国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济却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为什么二战结束时都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会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呢?广大发展中国家能否从贫困走向富裕?又是如何走向富裕呢?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可能性,它的最高目标是为当今低收入国家找到进入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轨道,进而实现缓解贫困的近期目标和赶上发达国家的长期目标。
我们可以参考速水佑次郎教授所采用的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加上一些东亚,主要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知识,从人口增长、资源耗竭、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化等方面,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和文化传统下的,由资源禀赋和技术变迁引起的制度演进类型进行研究。
从历史经验上来看,包括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都可以看出,发展的机制潜在于表面落后之中,一旦这种机制被开发出来,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赶超的目的。
从产业革命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大多数人摆脱贫困的经济发展过程,日本将这个过程缩短到不足100年,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又将这个过程缩短到不足40年。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将进一步缩短这个过程。
发展过程不断缩短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确立赶超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Development economics《发展经济学》讲义参考书目:《发展经济学》——增长与发展经济学译丛[美]Debraj ray著陶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黄景贵院长教授博士孙建军副教授博士目录第一讲导论第二讲经济发展:概览第三讲经济增长第四讲新增长理论第五讲历史、预期和发展第六讲经济不平等第七讲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相互的联系第八讲贫困与营养不良第九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十讲农村和城市第十一讲农业中的市场:一个初步的介绍第十二讲土地第十三讲劳动第十四讲信贷第十五讲保险第十六讲国际贸易第十七讲贸易政策第十八讲贸易政策的多边方法序言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变的学科,本讲义提供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介绍。
本讲义主要面向高年级的本科生,帮助他们学习初级或中级经济理论、运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统一分析框架对各种发展问题作深入浅出的分析。
尤其在方法论上,本讲义结合近年来经济理论在不完全信息、契约理论、博弈论和新增长理论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本讲义将对学生数学的要求降到了最低。
具体而言,不使用微积分,而尝试主要通过语言、图表来说明问题,有时也使用基础代数来讲解有关理论。
第一讲导论一、两个定义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变的学科(debraj ray,2002)。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人均年收入低于9000美元的国家,而高于9000美元的国家称为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
——世界发展报告(world bank,1996)二、本讲义的思维框架——贯穿两条主线:1、或多或少地远离一个传统观点:即发展中国家问题只有在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2、关于方法论的,尽可能用统一的分析方式来研究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可能性方面取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
第二讲经济发展:概览一、引言1、如何在某个时点判断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物质质量要高,即人均收入水平高?物质质量要高,即人均收入水平高,而且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物质质量要高,即人均收入水平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还应当是贫穷与营养不良的消除,人均寿命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干净的饮用水与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知识水平和学校教育的提高,尤其是成人识字率的提高等?2、总的经济实力的提高对与发展相联系的其他社会经济指标有积极影响。
前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学习思路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思路(一)什么是发展?什么是经济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二)发展什么?(三)怎样发展?二、学习思路(一)从概念上理解、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定义和相应的基础知识。
(二) 从理论结构上了解发展经济学的所阐述的本质内涵。
(三)研究具体的经济实践活动,尤其是研究如何结合中国的国情,灵活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解决面临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一部分发展经济学概述一、经济发展的定义经济发展,除了人均收入的提高外,还应包括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
------(美)吉利斯(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变化是指从欠发达状态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
)经济发展除了包含经济增长的含义之外,“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
”“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布鲁斯·赫里克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
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换过程、经济发展趋势、结构变化内在规律和发展因素各种内在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中的一些相应概念(一)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250美元以下的国家,确定为中低收入国家。
世贸组织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以下的成员,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在2004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2005年人均GDP为1740美元;2006年已经达到了2004美元。
2007年已经达到了2280美元。
2008年3266美元;2009年3711美元;2010年4283美元;2011年4382;(二)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经济发展是指包括增长在内的全面经济现代化过程,特别是经济社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而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者人均增长表示。
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课程设计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探讨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减少贫困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
本课程将涉及该领域的一些经典著作以及最新的研究。
我们将重点从贫困到富裕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介绍。
教学目标在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将能够:•掌握发展经济学中的基础概念和理论•理解影响经济发展和贫困减少的关键因素•了解当今最新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熟悉如何应用发展经济学理论来实现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课程大纲第一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经济学的起源和定义•计量经济学和实证研究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世界发展水平的比较第二周:贫困和不平等•贫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贫困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贫困的根源和原因分析第三周:发展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和评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的成功案例第四周:外部性和发展•外部性的定义和分类•发展经济学中外部性的应用•政策调整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第五周: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和提供方式•政府如何通过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政策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第六周:发展经济学中的金融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的特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金融危机对发展经济学的启示第七周:国际贸易和发展•国际贸易和发展互动的原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全球化的影响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第八周:发展经济学中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经济的影响和约束•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和治理•治理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评估方法该课程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学生绩效评估:•期末论文:50%•期末考试:30%•课堂讨论和小组作业:20%参考材料•Acemoglu, D. and Robinson, J. (2012). “Why Nations Fl: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New York: CrownPublishing.•Banerjee, A. and Duflo, E. (2011). “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New York: PublicAffrs.•Mankiw, N. G., Romer, D.W. and Weil, D.N. (1992).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107, 407–437.•Ray, D. (1998). “Development Econom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授课教师该课程将由以下教师授课:•John Smith,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曾供职于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现任某一高等学院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