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单张像片的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46
摄影测量学第一章 绪论1、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2、摄影测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4、摄影测量存在哪些问题第二章 单幅影像解析基础1、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摄影方向)与像平面的交点,称为像片主点。
像主距: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到像片主点的垂距称为摄影机主距,也叫像片主距(f )。
2、航空摄影:利用安装在航摄飞机上的航摄仪,在空中以预定的飞行高度度沿着事先制定好的航线飞行,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曝光摄影,获取整个测区的航摄像片。
空中摄影采用竖直摄影方式,即摄影瞬间摄影机物镜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
Hf L l m ==1 (m —像片比例尺分母,f —摄影机主距,H —平均高程面的摄影高度 H=m ·f ) 3、相对航高是指摄影机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称为摄影航高。
绝对航高是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是指摄影机物镜在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拔高。
通过相对航高H 与摄影地区地面平均高度H 地计算得到:H 绝=H+H 地5、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重叠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上; 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重叠度要求在30%左右。
6、中心投影:当投影会聚于一点时,称为中心投影; 正射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成正交。
中心投影:投影射线会聚于一点(投影射线的会聚点称投影中心) 投影 斜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成斜交 平行投影正射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成正交7、透视变换中的重要的点线面:① 由投影中心作像片平面的垂线,交像面于o ,称为像主点;像主点在地面上的对应点以O 表示,称为地主点。
② 由摄影中心作铅垂线交像片平面于点n ,称为像底点;此铅垂线交地面于点N ,称为地底点。
③ 过铅垂线SnN 和摄影方向SoO 的铅垂面称为主垂面(W ),主垂面即垂直于像平面P ,又垂直于地平面E ,也垂直于两平面的交线透视轴TT 。
单张航摄像片的作业理论教学课件PPT工程摄影测量学测绘、遥感和数字矿山研究所,3,[ 3]空间交会,[1]航空照片的内外方位元素,[5)航空照片的倾斜误差和投影误差,[2)共线条件方程,[6)航空照片像点的系统误差及其校正,[4)航空照片的比例,单张照片的分析基础,重访评论,4,提出的问题,5,6,7,8,9,(1)单张照片的投影变换理论,(2)照片校正,(3)正投影技术,(4)利用单张照片、内部体积排列、直接线性变换和透视变换方程进行线条绘制,照片校正定义整片校正和块校正,定义直接法和间接法及其比较图像镶嵌,收集正投影图像上的地物数据,收集原始图像上的地物数据,第11讲:单张航空摄影的操作原理,第10讲,[ 1]单张摄影的投影变换理论,1、直接线性变换的图像构造方程(DLT),参数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第11讲单张航片的运算理论,直接线性变换,11,参数的几何意义不明显,参数个数:11,[ 1]单张航片的投影变换理论,1、DLT变换的图像构造方程,第11讲单张航拍照片的运算理论,12,直接线性变换DLT关系,[1]单张照片的投影变换理论,1、DLT变换的图像构造方程,第11讲单张航空照片的操作理论,13,[ 1]单张照片的投影变换理论,2、透视变换-两个平面之间的校正方程,第11讲单幅航拍照片的操作原理,14,[ 1]单幅照片的投影变换理论,2、透视变换-两个平面之间的校正方程,照片校正的理论基础。
,有8个参数:它是9个内部和外部方向元素和3个平面参数的函数。
第11讲:单张航拍照片的运算理论,第15讲:单张照片的投影变换理论,2、透视变换-两个平面之间的校正方程,校正方程的逆变换形式,第11讲单一航空摄影的操作原理,16,1、照片校正的清晰度,[2]照片校正,一种将照片转换成特定比例的正投影照片的技术。
照片校正的任务是消除照片倾斜和地形起伏的双重影响。
,讲座11单张航空摄影的操作原理,17,2、整张校正,[2]照片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