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编程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12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全套教案第一章:数控加工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
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1.2 教学内容数控加工的定义和分类数控加工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数控加工的特点和优势数控加工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
演示法:展示数控加工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4 教学资源教材:《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件:数控加工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图片和动画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数控加工的认识和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数控加工的特点和优势。
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工艺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方法和步骤。
2.2 教学内容数控加工工艺的定义和作用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方法和步骤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工艺的定义和作用。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和应用。
2.4 教学资源教材:《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件:数控加工工艺制定方法和步骤的图片和动画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和应用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数控加工工艺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第三章:数控编程基础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让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和语法。
3.2 教学内容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和语法数控编程的常用功能指令和编程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练习。
3.4 教学资源教材:《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件:数控编程基本指令和语法的图片和动画编程练习题:提供给学生进行编程练习的题目3.5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完成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练习。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编写简单的数控编程程序。
第四章:数控编程实例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实例的重要性和作用。
数控机床编程是做什么数控机床编程是现代制造业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是将设计者制作的产品图纸转化为机床可识别的指令代码的过程。
通过数控机床编程,我们可以实现对机床高精度、高效率的控制操作,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零部件和产品。
数控机床编程的基本原理数控机床编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产品设计图纸,确定加工路径、刀具速度、进给速度等加工参数,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机器可读懂的代码指令,以便机床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速度进行自动加工。
在整个编程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加工工艺、机床性能、刀具选择等因素,以保证最终加工出来的零件符合设计要求。
数控机床编程的作用数控机床编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数控机床编程可以实现自动化加工,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2.降低生产成本:由于数控机床编程可以精准控制加工过程,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优化加工质量:数控机床编程可以根据产品要求精确控制加工路径和参数,确保加工出来的零件质量稳定可靠。
4.提高生产灵活性:数控机床编程可以灵活调整加工程序,适应不同产品的加工需求,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数控机床编程的发展趋势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控机床编程也在不断发展演进。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数控机床编程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为制造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的发展中,数控机床编程将更加注重对产品设计的智能化分析,结合全球化的产品定制需求,实现快速生产、高效加工、灵活生产的目标。
同时,随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数控机床编程有望实现更高水准的自动优化、智能决策,为制造业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生产方式。
在未来的制造业中,数控机床编程将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成为实现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的关键一环。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数控机床编程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数控机床编程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优化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灵活性,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快速定位1.快速定位G00G00指令是在工件坐标系中以快速移动速度移动刀具到达由绝对或增量指今指定的位置,在绝对指令中用终点坐标值编程,在增量指令中用刀具移动的距离编程。
指令格式:N_G00 X(U)_ Z(W) _;式中X、Z—绝对编程时,目标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U、W一增量编程时,刀具移动的距离。
(1)G00一般用于加工前快速定位或加工后快速退刀。
G00指令刀具相对于工件以各轴预先设定的速度,从当前位置快速移动到程序段指令的定位目标点。
(2)G00指令中的快移速度由机床参数“快移进给速度”对各轴分别设定,所以快定移动速度不能在地址下中规定。
快移速度可由而板上的快速修调按钮修正,机床操作面松上的快速移动修调倍率由0%~100%。
(3)在执行G00指令时,由于各轴以各自的速度移动,不能保证各轴同时到达终点,因此联动直线轴的合成轨迹不一定是直线,操作者必须格外小心,以免刀具与工件发生碰撞。
常见G00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从A点到B点常有以下两种方式:直线AB、折线AEB。
图1 G00定位轨迹图(4)G00为模态功能,可由G01、G02、G03等功能注销。
目标点位置坐标可以用绝对值,也可以用相对值,甚至可以混用。
如果目标点与起点有一个坐标值没有变化,此坐标值可以省略。
例如,需将刀具从起点S快速定位到目标点P,如图2所示,其编程方法如表1所示。
图2 绝对、相对、混合编程实例表1 绝对、相对、混合编程方法表在后面的编程中,目标点坐标值编程使用方法相同。
如图3(a)所示,刀尖从换刀点(刀具起点)A快进到B点,准备车外圆:其G00的程序段如图3(b)所示。
G00功能实例程序G00 X30 Z2绝对坐标编程G00 U-30 W-29.2相对坐标编程a)程序段b)走刀步骤图3 G00功能实例。
数控铣削加工编程
数控铣削加工编程,简称CNC编程,在现代制造业中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
CNC编程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来控制数控铣床执行加工操作的技术。
因其高效、精度高、可重复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例如航空、汽车、船舶、电子等。
CNC编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机床操作、数学知识、材料学、CAD设计和计算机编程等。
CNC编程的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它们控制着数控铣床上加工工具的动作。
这些指令包括插补指令、运动控制指令、曲线运动指令和其他的一些控制指令等。
CNC编程需要掌握的核心技术包括:数控编程语言掌握、数学运算及几何知识、机床特性及工艺技术掌握、CAD/CAM
软件应用及知识体系的建立以及数控加工的实际操作和调整技能等,需要对机床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有充分的理解,具备较强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进行CNC编程时,需要先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加工零件的要求和工作参数,编写程序,然后将程序导入数控铣床的控制系统中。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调试,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CNC编程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人为干扰的影响,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等。
同时,由于CNC编程具有高度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因此可以缩短制造周期,提升产能。
总之,CNC编程是现代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在工业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掌握CNC编程技术,对于从事这些行业工作的人员来说,是一项必要的技能。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数控加工是一种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技术。
数控机床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其动作,实现对工件进行精确的加工。
与传统的手动操作相比,数控加工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数控加工的编程和操作过程。
首先,数控加工的编程是指利用计算机程序来规划和控制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
编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工件的精确加工,并且可以实现复杂的形状和轮廓。
数控编程通常使用G代码和M代码。
G代码表示数控机床的运动轨迹,比如移动、旋转和切削等操作。
M代码表示机床的辅助功能,比如冷却剂的喷射、刀具的换刀等。
编程过程中还需要设置刀具的参数,比如刀具的直径、长度和切削速度等。
编程的第一步是根据工件的要求,确定加工的流程和步骤。
然后根据机床的特性和刀具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切削条件。
接下来,根据工件的图纸,绘制切削路径和刀具的位置。
这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来完成。
然后,将图纸转换为数控编程语言,比如G代码。
在编写程序时,需要考虑到刀具的运动轨迹和余量的大小,以确保工件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编写好程序后,还需要对程序进行检查和优化。
这包括检查程序中的错误和冲突,并进行数字仿真和模拟加工。
数字仿真可以模拟实际加工过程,以便发现潜在的问题。
模拟加工还可以测试刀具路径和切削参数等,以找到最佳的加工方案。
完成程序后,需要将程序传输到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这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或存储介质来实现。
在传输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确保加工过程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传输完成后,将程序加载到数控机床,并按照程序指令进行操作。
在数控加工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维护。
操作人员应该穿戴好防护设备,并熟悉机床的操作规程。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监控机床的运行状态和刀具的磨损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检修,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总之,数控加工是一种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加工技术。
编程和操作是数控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仔细规划和控制。
通过合理的编程和操作,可以实现工件的精确加工,并提高生产效率。
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
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手工编程:即操作员手动输入G代码、M代码和其他相关指令来完成加工过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工任务,但对于复杂的零件加工可能较为繁琐和容易出错。
2. CAM编程:通过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进行编程,将CAD绘制的零件模型转换为数控机床可以识别的机器指令。
CAM编程可以实现自动生成刀具路径、刀补、切削参数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编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数据编程:将加工零件的参数、尺寸、形状等数据输入数控机床中,机床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自动生成加工程序。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具有一定规律性的零件加工,可以减少编程的工作量。
4. 高级编程语言:利用专门的数控编程语言(如APT、ISO、G-code)进行编程。
这些语言使用一系列字符编码来描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操作,操作员需要熟悉这些语言的语法和指令,才能正确编写加工程序。
不同的编程方法在不同的场景下有各自的优劣势,操作员可以根据加工要求和自己的熟练程度选择合适的编程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CAM编程已经成为数控
加工的主流方法,因为它可以大大提高编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数控加工编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控加工编程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学生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和运用数控加工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练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和调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1.数控加工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编程语言和编程步骤等。
2.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和数控编程软件等。
3.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包括软件的界面操作、编程语言和编程实例等。
4.数控加工编程的调试和优化:包括程序的调试方法、加工参数的优化等。
我们将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教学:1.数控加工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1-3章。
2.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4-6章。
3.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第7-9章。
4.数控加工编程的调试和优化:第10-12章。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数控加工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控系统的应用和编程技巧。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数控编程软件和数控机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数控加工编程教程》。
2.参考书:《数控加工编程原理与应用》。
3.多媒体资料:数控编程软件的操作演示视频、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动画等。
数控加工中心编程方法数控加工中心编程是指利用计算机编程软件,根据零件的几何特征和加工要求,生成数控机床所需要的加工程序的过程。
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核心环节之一,是将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转化为数控机床能够识别和执行的指令和数据的过程。
数控加工中心是一种多功能、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机械等行业。
编程是数控加工中心操作的关键,一般常见的编程方法有手工编程、自动编程和图形编程等。
以下将对这些编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手工编程:手工编程是指由程序员根据零件的图纸、工艺要求和加工能力等编写加工程序的过程。
手工编程需要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加工工艺和编程语言等知识,编程过程中需使用数学计算和代码输入等技巧。
手工编程的优点是灵活性高、适用性广,但需要编程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2. 自动编程:自动编程是指利用专门的数控编程软件,根据零件的CAD模型和相关参数,自动生成数控机床所需要的加工程序的过程。
自动编程的优点是高效、精确,能够快速生成加工程序并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
自动编程适用于批量生产、复杂零部件的加工,并能够通过算法优化加工路径、减少切削时间和刀具磨损等。
3. 图形编程:图形编程是将零件的CAD模型与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相连接,通过图形界面进行交互式编程的过程。
在图形编程中,程序员可以通过鼠标点击、拖拽或绘图工具等方式,直观地生成加工程序。
图形编程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学易用,能够减少编程的复杂性和错误。
图形编程适用于简单零部件的加工,尤其适用于初学者和非专业人士。
无论采用哪种编程方法,数控加工中心编程的核心是生成一系列的加工指令,包括刀具半径补偿、坐标系变换、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等。
编程过程中需要关注切削力、刀具磨损和工件变形等因素,以保证零件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同时还需要根据加工工艺和机床特点,选择合适的刀具、切削参数和加工路径等。
此外,数控编程中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等因素。
16..编写下图零件的精加工程序。
工件坐标系原点建在工件右端面中心。
O0001N05 T0101N10M03S800N15G00X14Z5N20G01Z0F0.1N25X16Z-1N30Z-15N35G03X26Z-20R5N40G01Z-27N45G02X34Z-35R10N50G01Z-50N60G00X50Z50M05N65M0219.编写下图零件的精加工程序。
割刀宽度为5mm,工件坐标系原点建在工件右端面中心。
O0004N10 T0101N20 S500 M03N30 G00 X20Z5N40 G01Z0F0.3N50 X23.85Z-2N60 Z-30N70 X28N80 Z-65N90 X32N100 G00X50Z50M05N110 T0202N120 M03S300N130 G00X30Z-30N140 G01X18N150 G04X2N160 G01X30N170 G00X50Z50M05N180 T0303N190 M03S800N200 G00X32Z5N210 G92X22.85Z-27F1.5N220 X22.25N230 X22.05N240 X21.99N250 G00X50Z50M05N260 M301,华中数控车床编程如下:%9002N10 G92 X40 Z5(设立坐标系,定义对刀点的位置)N20 M03 S400 (主轴以400r/min旋转)N40 G00 X0 (刀到中心,转速升高,直到主轴到最大限速)N50 G01 Z0 F60 (工进接触工件)N60 G03 U24 W-24 R15 (加工R15 圆弧段)N70 G02 X26 Z-31 R5 (加工R5 圆弧段)N80 G01 Z-40 (加工Φ26 外圆)N90 X40 Z5 (回对刀点)N100 M30 (主轴停、主程序结束并复位)华中数控车床编程如下%9098 主程序:%9098 (主程序程序名)N1 G54 G00 X24 Z1 (使用G54坐标系)N2 G01 Z0 M03 F100(移到子程序起点处、主轴正转)N3 M98 P9099 L6(调用子程序,并循环6 次)N4 G00 X24 Z1 (返回对刀点)N6 M05 (主轴停)N7 M30 (主程序结束并复位)再编%9099子程序文件:%9099 (子程序名)N1 G01 U-18 F100 (进刀到切削起点处,注意留下后面切削的余量)N2 G03 U14.77 W-4.923 R8(加工R8 园弧段)N3 U6.43 W-39.877 R60 (加工R60 园弧段)N4 G02 U2.8 W-28.636 R40(加工切R40 园弧段)N5 G00 U4 (离开已加工表面)N6 W73.436 (回到循环起点Z 轴处)N7 G01 U-11 F100 (调整每次循环的切削量)N8 M99 (子程序结束,并回到主程序)。
XXXX大学《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名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设计题目:铣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设计起迄日期:2XXXX指导教师:XXX上交资料要求:1、电子文档:零件的模型与工程图文档、 NC文件、设计说明书word稿等2、设计说明书纸质打印稿等(与电子档相同)【摘要】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
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数控机床是现代加工车间最重要的装备。
在数控编程中,工艺分析和工艺设计是至观重要的,在加工前都要对所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加工设备、刀具、夹具,确定切削用量,安排加工顺序,制定走刀路线等。
在编程过程中,还要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换刀点,刀具补偿等)做相应处理。
因此程序编制中的工艺分析和工艺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文根据铣削零件的图纸及技术要求,对该零件进行了详细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依据分析的结果,对该零件进行了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并编制了工艺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和刀具卡片等。
UG NX软件是由美国UGS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CAD/CAM/CAE软件系统,其内容涵盖了产品从概念设计、工业造型设计、三维模型设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工程图输出,到生产加工成品的全过程,应用范围涉及航天、汽车、机械、造船、通用机械、数控加工、医疗器械和电子等诸多领域。
由于它具有强大二完美的功能,UG近几年几乎成为三维CAD/CAM领域的一面旗帜好和标准,它在国外大学院校里已成为学习工程类专业必修课程,也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技术。
关键词:工艺分析;刀具;切削用量;加工程序;加工仿真目录一、课程设计概念 (3)二、设计目的及要求 (3)三、设计具体要求 (4)四、加工工艺 (6)五、仿真加工 (7)六、工程图 (20)七、设计总结 (21)八、参考文献 (22)一、课程设计概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设之一,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
通过《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设计箱体和型腔壳体类零件,能独立完成零件的实体造型,绘制工程图,并能够合理的选择卡具和加工设备,分析加工工艺,独立完成数控编程,生成NC代码,最终完成零件的加工。
本课程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绘图能力,编程能力,还可以锻炼其机床操作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目的及要求1、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了解并掌握利用UG软件对零件进行结构设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及掌握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自动编程的技能。
掌握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巩固数控加工编程的相关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最终达到能够独立从事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工作能力。
2、设计要求根据本任务提供的零件图及相关技术要求,用UG软件完成零件设计,工程图绘制,零件工艺分析,加工工艺卡的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最后用FANUC 0i数控机床加工出所设计的零件。
三、设计具体要求1、绘制零件图了解该零件在部件或总成中的位置和功用,以及部件或总成对该零件提出的技术要求;找出其要求和技术关键,并在下面拟定工艺规程时予以考虑;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结构工艺分析,分析其结构特点;检查所给零件图的完整习惯和正确性,完成该零件图的实体结构设计并按照机械制图标准会自绘零件图。
2、编制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在对零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数控加工工艺确定原则,确定整个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确定毛坯,确定加工的工艺基准;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包括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正确划分加工阶段、合理安排加工工序的顺序、选择工装、刀具、量具,并对其加工工艺参数进行确定;确定对刀点和换刀点。
3、确定夹具及夹紧方案对某一道相对复杂的工序,在确定定位装夹方案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合适的夹具,完成本工序的加工。
该夹具应具有定位可靠,装卸方便、操作安全方便省力、夹紧可靠且适当等特点,适合于数控机床的加工使用。
4、确定零件设计原点与加工原点对将进行数控加工的工序,确定加工零点、换刀方式,确定其编程坐标系,并最终通过绘制数控加工编程坐标系的方式予以明确、标识对刀点和换刀点。
5、编制零件加工工艺并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参照数控加工编程坐标系图,按照数控加工工艺规程,采用自动编程方式对该工序进行数控程序的编制,生成NC代码,并在数控仿真软件上进行调试。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需打印:正文:宋体五号,固定行距23;设计结果包括: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零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基于UG的数控加工编程设计(包括:工件坐标系与毛坯的设定,刀具的设定,加工方法的设定(粗、半精和精加工等),编程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设定,生成数控加工轨迹并分析,加工模拟的仿真,后处理生成N加工代码。
四、加工工艺1、毛坯机械加工中,需要根据零件的特性和功能确定毛坯的种类。
毛坯的种类包括铸铁、锻件、型材、挤压件、冲压件以焊接组合件等,这里我们采用毛坯为50mm×50mm×17mm的45钢。
2、机床以及夹具选择数控加工机床主要的规格的尺寸与工件的轮廓尺寸相适应,小工件选择小型机床,大工件选择大型机床,同时,还要考虑零件的加工要求精度合理使用机床设备。
夹具分为虎钳,工艺板和直接装夹,要根据加工工件的加工部位以及加工深度来选择夹具。
此处我们选择数控机床为XKA715,所以用夹具为平口钳装夹。
3、刀具选择刀具是数控加工重要的工艺内容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着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
与传统的加工方面相比,数控机床对刀具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刀具的精度,刚度,耐用度,而且要求尺寸稳定,安装调试方便因此对于零件的材料和加工需求,选择合适材料的刀十分重要。
根据零件的需要,比如槽宽、槽深、零件材料等工件尺寸选择合适尺寸的刀具也是重要的环节。
一般的平面、槽或者孔都采用立铣刀、端面铣刀以及合适大小的钻头,对于一些变斜角轮廓或者主体型面的加工,常使用球头铣刀、环形铣刀、锥形刀等等,刀具数量也根据工件工艺合适选择,以合理、数量小为原则,减少机床。
的换刀时间,增加机床加工效率。
此处零件根据工艺,需要选择Ф4mm的高速平头铣刀。
4、加工工艺分析这个零件为凸台类的零件,要求精度不是很高,通过设计图纸确定加工工艺,做到基面先行,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工序集中等原则。
五、仿真加工1、进入加工环境。
选择菜单开始--加工命令,选择“要创建的CAM环境设置”中“ mill contour”确认后进入加工环境。
2、创建机床坐标系及安全平面(1)进入几何视图。
选择“几何视图”,在工序导航器中双击“MCS_MILL”,进入机床坐标系的创建,(2)其中指定MCS中选择最上表面的圆心为机床坐标点,以该平面向上偏移10的平面为安全平面。
3、创建部件几何体(1)在工序导航器中双击“MCS MILL”下的“WORKPIECE”,在指定部件中选择整个实体为部件几何体(2)在指定毛坯中选择“包容块”。
4、创建刀具1(1)选择“创建刀具”命令,类型选择“mill_contour”,刀具子类型选择“mill”的第一个刀具,在刀具下拉列表中选择“NONE”选项,并命名为“D6R1”确定。
(2)确定后出现下图所示的截面,将直径改为6,底角圆半径为1,刀具号为1,其他默认,然后确定。
5、创建工序1(1)选择下拉菜单插入--工序命令,系统会出现“创建工序”(2)确定加工方法。
在“类型”中选择“mill_contour”在工序类型中选择“CAVITY_MILL”,在程序中选择“PROGRAM”刀具选择“D6R1”,几何体选择“WORKPIECE_1”,方法选择“METHOD”,其他采用默认值,确定后,如下图所示(3)指定部件选择整个零件,指定面边界是底座上平面。
(4)设置刀具路径参数,其中切削方式选择“跟随部件”;步距选择“刀具平直百分比”,在“平面直径百分比”中输入“50”,全局每刀深度输入“2”,其他默认。
(5)设置切削参数。
其中余量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其他为默认值。
(6)设置非切削参数。
都采用默认值。
(7)设置进给率和速度。
主轴速度为1200,在进给率的切削输入250,其他默认。
(8)生成刀路轨迹并仿真。
点击操作中的第一个按钮生成刀路轨迹,之后点第三个按钮仿真加工。
如下图所示。
6、创建工序2(1)选择下拉菜单插入--工序命令,系统会出现“创建工序”(2)确定加工方法。
在“类型”中选择mill_contour”在工序类型中选择“CAVITY_MILL”,刀具选择“D6R1”,几何体选择“WORKPIECE_1”,方法选择“METHOD”,其他采用默认值,确定后,如下图所示(9)指定部件选择整个零件,指定面边界是底座上平面。
(10)设置刀具路径参数,其中切削方式选择“跟随部件”;步距选择“刀具平直百分比”,在“平面直径百分比”中输入“50”,毛坯距离输入“2”,其他默认。
(11)设置切削参数。
其中余量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其他为默认值。
(12)设置非切削参数。
都采用默认值。
(13)设置进给率和速度。
主轴速度为2000 ,在进给率的切削输入250,其他默认。
(14)生成刀路轨迹并仿真。
点击操作中的第一个按钮生成刀路轨迹,之后点第三个按钮仿真加工。
如下图所示。
7、创建刀具2(1)选择“创建刀具”。
在“类型”中,选择“drill”,在刀具子类型中选择“DRILLING_TOOL”,名称输入“Z4”,确定。
(2)在钻刀直径中输入4,刀具号输入2,其他默认8、创建工序3(1)选择“创建工序”,在类型中选择“drill”,工序子类型中选择“DRILLING”,刀具选择“Z4”,几何体选择“WORKPIECE_1”,确定。
(2)确定后出现“钻”对话框。
指定孔,点击进去,点到点几何体,单击“选择”,然后选择四个底座圆;指定顶面,选择底座上表面;指定底面选择零件底面。
(3)设置循环控制参数。
在循环类型中选择“标准钻”,单击编辑按钮。
确定,再单击“depth-模型深度”中“模型深度”确定后,在选择“Rtrcto-无”,单击“距离”输入5,确定(4)生成刀轨并仿真。
单击操作中的第一个按钮,生成刀轨。
单击第三个按钮确定反正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