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状态参数计算关系式
- 格式:doc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3
第二章湿空气的状态参数与焓湿图的应用在空调工程中,研究与改造的对象是空气环境,所使用的媒介物往往也是空气。
因而,首先需要对空气的物理性质有所了解。
在这一章里,讨论下述四个问题:(1)空气的组成和物理性质;(2)空气的状态参数;(3)焓湿图的绘制和应用;(4)几种典型的空气处理过程在焓湿图中的应用。
第一节湿空气的状态参数一、湿空气的组成在空调工程中,我们把空气看作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两部分所组成的混和物。
为什么要这样来划分呢?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大气中干空气的组成比例基本上是不变的,如表2-1所示。
虽然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可能因为某些因素(如人的呼吸作用使氧气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或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某些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使空气的组成比例有所改变。
但这种改变可以认为对干空气的热工特性影响很小。
这样,在研究空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把干空气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以便分析讨论。
表2-1 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相对来说,湿空气中的水蒸气的数量很少,它来源于地球上的海洋、江河、湖泊表面水分的蒸发,各种生物的代谢过程,以及生产工艺过程。
在湿空气中,水蒸气所占的百分比是不固定的,常常随着海拔、地区、季节、气候、湿源等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虽然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少,但它的变化对人们的影响却很大。
例如,在南方多雨地区,空气就比较潮湿,湿衣服就不容易干。
夏天,会感到身上的汗老不干,很不舒服。
而在北方的兰州,乌鲁木齐等地区,由于空气干燥,在同样的温度下,就要舒适的多。
空气中水蒸气的多少,除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影响外,对工业生产也十分重要。
例如,在纺织车间,相对湿度小时,纱线变粗变脆,容易产生飞花和断头。
可是空气太潮湿也不行,纱线会粘结,不好加工。
因此,从空气调节的角度来说,空气的潮湿程度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这也是把水蒸气专门划分出来的原因之一。
二、湿空气的状态参数湿空气的物理性质是由它的组成成分和所处的状态决定的。
第一节 矿内空气的主要物理参数一、密度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质量称为空气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空气可以看作是均质气体,故:Vm =ρ,kg/m 3 (1-2-1) 式中 m ——空气的质量,kg ;V ——空气的体积,m 3 ;ρ——空气的密度,kg /m 3;一般地说,当空气的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其体积会发生变化。
所以空气的密度是随温度、压力而变化的,从而可以得出空气的密度是空间点坐标和时间的函数。
如在大气压P 0为101325 Pa 、气温为0 ℃(273.15 K)时,干空气的密度ρ0为1.293 kg /m3。
湿空气的密度是l m3空气中所含干空气质量和水蒸汽质量之和:v d ρρρ+= (1-2-2) 式中 ρd —1m 3空气中干空气的质量,kg ;ρv —1m 3空气中水蒸汽的质量,kg ;由气体状态方程和道尔顿分压定律可以得出湿空气的密度计算公式:⎪⎭⎫ ⎝⎛-+=P P t P s ϕρ378.01273003484.0 (1-2-3) 式中 P —空气的压力,Pa ;t —空气的温度,℃ ; P s —温度t 时饱和水蒸汽的分压,Pa ;φ—相对湿度,用小数表示。
二、比容空气的比容是指单位质量空气所占有的体积,用符号v (m 3/kg)表示,比容和密度互为倒数,它们是一个状态参数的两种表达方式。
则:ρ1==m V v ,m 3/kg (1-2-4) 在矿井通风中,空气流经复杂的通风网络时,其温度和压力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将引起空气密度的变化,在不同的矿井这种变化的规律是不同的。
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什么情况下可以忽略密度的这种变化,而在什么条件下又是不可忽略的。
三、粘性当流体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流体内部两个流体层的接触面上,便产生粘性阻力(内摩擦力)以便阻止相对运动,流体具有的这一性质,称作流体的粘性。
例如,空气在管道内以速度u 作层流流动时,管壁附近的流速较小,向管道轴线方向流速逐渐增大,如同把管内的空气分成若干薄层,图1-2-1所示。
3-8 容积由隔板分成两部分,左边盛有压力为600kPa ,温度为27℃的空气,右边为真空,容积为左边5倍。
将隔板抽出后,空气迅速膨胀充满整个容器。
试求容器内最终压力和温度。
设膨胀是在绝热下进行的。
解:热力系:左边的空气系统:整个容器为闭口系统过程特征:绝热,自由膨胀根据闭口系统能量方程W U Q +∆=绝热0=Q自由膨胀W =0因此ΔU=0对空气可以看作理想气体,其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得K T T T T mc v 300120)1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61211222p V V p V RT p ====100kPa 3-9 一个储气罐从压缩空气总管充气,总管内压缩空气参数恒定,为500 kPa ,25℃。
充气开始时,罐内空气参数为100 kPa ,25℃。
求充气终了时罐内空气的温度。
设充气过程是在绝热条件下进行的。
解:开口系统特征:绝热充气过程工质:空气(理想气体)根据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忽略动能和未能,同时没有轴功,没有热量传递。
dE h m h m +-=00220没有流出工质m2=0dE=dU=(mu)cv2-(mu)cv1终态工质为流入的工质和原有工质和m0= m cv2-m cv1m cv2 u cv2- m cv1u cv1=m0h0(1)h0=c p T0u cv2=c v T2u cv1=c v T1 m cv1=11RT V p m cv2 =22RT V p 代入上式(1)整理得21)10(1212p p T kT T T kT T -+==398.3K3-12 压力为1MPa 和温度为200℃的空气在一主管道中稳定流动。
现以一绝热容器用带阀门的管道与它相连,慢慢开启阀门使空气从主管道流入容器。
设(1)容器开始时是真空的;(2)容器装有一个用弹簧控制的活塞,活塞的位移与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成正比,而活塞上面的空间是真空,假定弹簧的最初长度是自由长度;(3)容器装在一个活塞,其上有重物,需要1MPa 的压力举起它。
空气压力密度温度关系计算公式空气压力密度温度关系可以由理想气体定律推导得出。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可得到以下关系式:
P = ρRT
其中,P是空气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ρ是空气的密度(单
位为千克/立方米),R是气体常数(单位为焦耳/(千克·开尔文)),T是空气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
该关系式表示,空气的压力与密度和温度成正比,且与气体常数R 成正比。
进一步拓展,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
P = nkT
其中,n是空气中的分子数密度(单位为分子数/立方米),k是
玻尔兹曼常数(单位为焦耳/(开尔文·分子))。
该关系式表示,空气的压力与分子数密度、温度成正比,且与玻尔兹曼常数k成正比。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关系式是建立在理想气体假设和温度不过高的情况下的近似公式,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
另外,空气中的成分和湿度等因素也会对压力密度温度关系产生影响。
第4章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例1.2kg 空气分别经过定温膨胀和绝热膨胀的可逆过程,如图4.1,从初态1p =9.807bar,1t =300C 膨胀到终态容积为初态容积的5倍,试计算不同过程中空气的终态参数,对外所做的功和交换的热量以及过程中内能、焓、熵的变化量。
图4.1解:将空气取作闭口系对可逆定温过程1-2,由过程中的参数关系,得bar v v p p 961.151807.92112=⨯== 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111p RT v ==0.1677kg m /3 125v v ==0.8385kg m /312T T ==573K 2t =300C 气体对外作的膨胀功及交换的热量为1211lnV V V p Q W T T ===529.4kJ 过程中内能、焓、熵的变化量为12U ∆=0 12H ∆=0 12S ∆=1T Q T=0.9239kJ /K 或12S ∆=mRln12V V =0.9238kJ /K对可逆绝热过程1-2′, 由可逆绝热过程参数间关系可得kv v p p )(211'2= 其中22'v v ==0.8385kg m /3 故 4.12)51(807.9'=p =1.03barRv p T '''222==301K '2t =28C气体对外所做的功及交换的热量为)(11)(11'212211T T mR k V p V p k W s --=--==390.3kJ 0'=s Q过程中内能、焓、熵的变化量为kJ T T mc U v 1.390)(1212''-=-=∆ 或kJ W U 3.390212'-=-=∆kJ T T mc H p 2.546)(1212''-=-=∆ '12S ∆=0例2. 1kg 空气多变过程中吸取41.87kJ 的热量时,将使其容积增大10倍,压力降低8倍,求: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变化量,空气对外所做的膨胀功及技术功。
空气的主要物理参数一、温度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状态的物理量。
矿井表示气候条件的主要参数之一。
热力学绝对温标的单位K,摄式温标T=273.15+t二、压力(压强)空气的压力也称为空气的静压,用符号P表示。
压强在矿井通风中习惯称为压力。
它是空气分子热运动对器壁碰撞的宏观表现。
P=2/3n(1/2mv2)矿井常用压强单位:Pa Mpa mmHg mmH20 mmbar bar atm 等。
换算关系:1 atm = 760 mmHg = 1013.25 mmbar = 101325 Pa(见P396) 1mmbar = 100 Pa = 10.2 mmH20,1mmHg = 13.6mmH20 = 133.32 Pa三、湿度表示空气中所含水蒸汽量的多少或潮湿程度。
表示空气湿度的方法:绝对湿度、相对温度和含湿量三种。
1、绝对湿度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叫空气的绝对温度。
其单位与密度单位相同(Kg/ m3),其值等于水蒸汽在其分压力与温度下的密度。
rv=Mv/V饱和空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水蒸汽量是有极限的,超过这一极限值,多余的水蒸汽就会凝结出来。
这种含有极限值水蒸汽的湿空气叫饱和空气,这时水蒸气分压力叫饱和水蒸分压力,PS,其所含的水蒸汽量叫饱和湿度rs 。
2、相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rV)与其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含量(rS)之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φ= rV/ rS反映空气中所含水蒸汽量接近饱和的程度。
Φ愈小空气愈干爆,φ=0为干空气;φ愈大空气愈潮湿,φ=1为饱和空气。
温度下降,其相对湿度增大,冷却到φ=1时的温度称为露点例如:甲地:t = 18 ℃, rV =0.0107 Kg/m3,乙地:t = 30 ℃, rV =0.0154 Kg/m3解:查附表当t为18 ℃, rs =0.0154 Kg/m3, ,当t为30 ℃, rs =0.03037 Kg/m3,∴甲地:φ= rV/ rS=0.7 =70 %乙地:φ= rV/ rS=0.51=51 %乙地的绝对湿度大于甲地,但甲地的相对湿度大于乙地,故乙地的空气吸湿能力强。
第二节湿空气的h-d图为了计算的方便,工程中常采用根据湿空气状态参数间的关系绘制成的焓湿图。
利用焓湿图可以很方便地确定湿空气的状态参数,分析计算湿空气的热力过程。
焓湿图(h-d图):在一定大气压力(p b)下,以湿空气的焓和含湿量的计算公式为基础,以1kg干空气组成的湿空气为基准,分别以焓(h)为横坐标,以含湿量(d)为纵坐标绘制而成的湿空气状态坐标图。
一、h-d图的构成如图12-3所示。
提示:与一般坐标图不同,h-d图属于斜角坐标。
h-d图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夹角不是900,而是1350。
但由于坐标原点的水平线以下部分没用,因此将斜角坐标的横坐标d上的刻度投影到水平轴上。
h-d图的曲线:(1)定焓线(h线)是一组与纵坐标成1350夹角的平行线(与水平线成450角)。
(相当于一组横坐标)通过含湿量d=0及温度t=0交点的定焓线,其焓值h=0。
向上的定焓线其焓值为正值,向下的定焓线其焓值为负值。
自上而下焓值逐渐增加。
(2)定含湿量线(d线)是一组与纵坐标平行的直线。
(相当于一组纵坐标)从纵轴为d=0的定含湿量线开始,自左向右含湿量值逐渐增加。
(3)定温线(t线,又称干球温度线)是一组略向右上方伸展的斜线。
其斜率为0.001(2501+1.86t)。
温度不同时直线的斜率不同。
但是由于斜率变化非常小,常近似认为是一组平行线。
根据前面的规定,00C干空气的焓值为零,那么当h=0时,必然有t=0,d=0。
即00C的定温线必然通过焓和含湿量的零点。
(4)定相对湿度线(φ线) 是一组由左下向右上的上凸曲线。
① 当φ值不变时,随温度升高,湿空气的含湿量将增大;② 当d 值一定时,水蒸气分压力p v 一定,而随温度降低、水蒸气饱和压力p s 会降低,于是相对湿度将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③ φ=100%的定相对湿度线位于最下方,是饱和湿空气状态的轨迹,又称为饱和湿空气线(或称临界线)。
④ φ=0%的定相对湿度线为干空气线,此时d=0,故与纵坐标重合。
1.1 计算机程序编制的常用公式
为了满足空调系统和设备进行数学模拟的需要,必须根据湿空气各状态之间的关系式编制计算程序。
在实际工程中多利用测定空气干、湿球温度的方法,再计算其它参数,以下按这种做法,顺序给出编制计算机程序用的各种关系式。
1) 输入量:t 、t S 、B 、V
2) 输出量:P q,b 、P q 、ϕ、d 、i 、ρ、
l υ、l t
3) 关系式:
a) T=273.15+t
● 当t=-100℃~0℃时 234,1234576ln()/ln()q b p C T C C T C T C T C T C T =++++++
式中: 5359.56741-=C
3925247.62=C 851020747825.0-⨯=C
23109677843.0-⨯-=C 126109484024.0-⨯-=C 641062215701.0-⨯=C 1635019.47=C
● 当t=0~200℃时
)ln(/)ln(133122111098,T C T C T C T C C T C p b q +++++=
式中: 2206.58008-=C 4111041764768.0-⨯=C
3914993.19=C 7121014452093.0-⨯-=C
04860239.010-=C 5459673.613=C 以上公式用)()ln(,T f p b q =表示。
b) B t t A p p s b q q )(',--=
式中:)()'ln(,s b q T f p =
s s T T +=15.273 0.00001(65 6.75)A u =+
U 为通过湿球温度计的空气流速
式中B ,q p 及b q p ,的单位为Pa
c)
,q q b p p φ= d) 干空气q q
kg kg p B p d /622.0-=或干空气q q kg g p B p d /622-=
e) 干空气kg kJ t d t i /)84.12501(001.001.1++=
T p T B q 00132.000348.0-=ρ
f) ρυ1
1= m 3/kg
g) 9. 当65~0≈l t ℃时
2)(ln 9.1ln 4.1222.8q q l p p t ++= ℃ 式中 Pq 单位为kPa 实际应用时也可以根据已知任意两个独立参数求其它参数。
1.2 湿空气状态参数计算机求解
对于设计计算,首要任务是确定各个点的状态参数。
经过对湿空气各个状态参数的分析以后,得出如下结论:
1) 选择大气压力B 和干球温度T g 作为独立参数;
2) 其余参数之间均是相互联系的,只要再知道任意一个参数,就可以求解
出其他参数。
需要做出说明的是,一般大气压B 的变化大于1000Pa 时,大气压就必须作为变量进行考虑。
蒸发冷却技术在我国进行应用时涉及地域较十分广阔,因此必须参与计算。
在进行湿空气水蒸气分压力计算时,参与计算的是湿球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常用的空气状态参数计算公式参考2.5小节。
利用公式先进行湿空气参数计算部分软件的编写,包括下列几种情况:
● 已知大气压,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 已知大气压,干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 已知大气压,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
● 已知大气压,干球温度和含湿量;
● 已知大气压,干球温度和比焓;
● 已知大气压,干球温度和水蒸气分压力;
利用VB 程序编制如下界面,在湿空气关联参数里面,大气压力和干球温度前面的复选框的enable 属性选为FALSE ,在其他几个里面再选择一个参数进行数据填写。
当所选复选框个数超过三个时,会弹出对话框,要求重新选择。
在非关联参数里面,不用进行选择和填写,他们均为关联参数进行运算后的结果。
VB 程序界面见图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