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第12讲地球的自转运动湘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836.10 KB
- 文档页数:5
湘教版地球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知道它们的方向和周期。
2. 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3. 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 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意义。
2. 利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
3. 课堂讲解: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如日出日落、农作物种植等。
5. 小组讨论: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度、思考问题的方式等。
2. 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开展小组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交流等。
六、教学内容6.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据a. 地球自转的证据:星星的移动、太阳的东升西落b. 地球公转的证据:季节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周期7.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a.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时区的划分b.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8. 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a. 地球自转与人类生活:日出日落、时间计算b. 地球公转与人类生活:季节变化、农业生产9. 地球运动的相关现象a. 地球自转的相关现象: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b. 地球公转的相关现象:月球的相位变化、行星的视运动10. 地球运动的探索与研究a.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历史:天文学的发展、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争论b. 地球运动与现代科技:卫星观测、GPS系统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据,理解它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课程内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3.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本概念]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比例尺、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
[体系架构]课时1地球仪与地图考点1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起始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点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特别提醒经线、纬线(1)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平分地球。
(2)所有的经线圈长度都相等。
(3)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中只有赤道平分地球。
(4)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
(2)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 ~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线) 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3)经纬网①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②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相对位置和计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3讲地球的公转[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体系架构]意义。
[基本概念]地球公转、恒星年、回归年、黄赤交角、回归运动;昼长、夜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基本原理]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课时9公转特征及黄赤交角一、地球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运行。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方向:自西向东。
4.速度位置时间速度A点近日点1月初线速度最快,角速度最快B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最慢,角速度最慢5.周期: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
思考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与冬半年的天数存在差异?答案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动至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用天数较多,为186天;北半球冬半年,地球运动至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所用天数较少,为179天。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概念(1)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面。
(2)赤道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3)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约23.5°。
特别提醒黄赤交角相关数据关系(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即图中α。
(2)极圈度数与黄赤交角互余,即图中90°-α。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即图中α′。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移动规律①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5°,最南到达南纬23.5°。
②春分日至秋分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③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2)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一个回归年。
1.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1)日地距离法如下图,A点日地距离较近,时间为1月初,应为冬至日稍后,B点日地距离较远,时间为7月初,应为夏至日稍后,再结合地球的公转方向判断C为春分日稍后,D为秋分日稍后。
第12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一个线速度:从赤道线作为日界线【疑难突破】一.图示地球自转速度 二.图示时区、区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线(即日出线)和昏线(即日落线)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过地球的球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直即四.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五.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确定判断某一时刻在地球上所处不同日期范围各占多少时,可以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水平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180°经线表示日界线,之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相应的零时线,最终则可以根据零时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零时线向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
如下图为新的一天占全球1/4的示意图:向及其变化。
【名题例析】例1.(2010江苏无锡模拟)读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与新的一天范围较吻合的是 ( )A.从90°W向东至0° B.从90°E向西至90°WC.从180°向东至0° D.从90°E向东至180°【解析】由图中中心点为N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结合图中此时全球昼夜平分,180°线所在地方时为6时,则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90°E,从90°E向东至国际日界线为新一天。
【答案】D2.上题中正确选项所示的经度范围,与新一天并不完全吻合,是因为 ( ) A.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 B.新的一天不从本初子午线开始C.日界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 D.晨昏线经过两极【解析】由于国际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故新一天的范围并不完全和从90°E向东到180°的范围重合。
【答案】C例2.(2010年上海高考)2010年6月11日第l9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拉开帷幕。
若开幕式定于当地时间(东二区)20:00进行,此时上海地区可能是 ( ) A.旭日初升 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 D.繁星闪烁【解析】南非约翰内斯堡位于东二区,当地6月11日20时,上海(东8区)6月12日凌晨2点,正当繁星闪烁时。
第12讲地球的自转运动【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地球自转运动特
点
及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方向、速度和周期(恒星日与太阳日)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基础梳理】
自转特征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附近
方向
自西
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____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____时针方向旋转
周期一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自转360°
速度
角速度:约______/小时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
______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零。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
半。
影响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纬度纬度越低,速度越大负相关
海拔海拔越高,速度越大正相关
自转意义昼夜
交替
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______,也不______的球体
分界线_______线
周期1个______日,24小时
地
方
时
时间的确定
根据各地看到太阳的迟早而定,太阳______经线上地方时为正午
12时
概念因______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与地
方时的对
应关系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____分钟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秒钟
时
区
划分目的避免地球无数个地方时给人们的活动带来的不便
国际标准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东、西十二区各
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计时方法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_______
区时计算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主要城市
所在时区
伦敦:中时区开罗:东二区莫斯科:东三区
北京:东__区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
国际日界线人为规定原则上以______°经线作为日界线
水平运动物体偏移北半球向____偏南半球向____偏赤道上无偏向
【疑难突破】
一.图示地球自转速度二.图示时区、区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三.昼夜的界线——晨昏线(圈)及其判断方法
定义太阳光照射地表时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组成晨线(即日出线)和昏线(即日落线)
特点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
移动方向是自东向西;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介于66°34′和90°之间
指示
地方
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18时;晨昏线上的纬
度最高点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
作法
侧视图上,过地球的球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直面,该面与球面相交的大圆,即为该
日的晨昏线(圈)
判断
方法
原则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
三
种
方
法
自
转
法
顺地球自转方
向
夜进入昼—晨线
昼进入夜—昏线
逆地球自转方
向
夜进入昼—昏线
昼进入夜—晨线
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
6时晨线
18时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说明
如右上图,AOB为晨昏线,O为北极点,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AO 为昏线,
BO为晨线
四.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
利用技巧指导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图示先确定东西经度和要判读的两点A和B,
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
口诀为:时间
计算很简单,东加西减不绕弯;向东越过180°,
减去一天日期变。
五.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确定
判断某一时刻在地球上所处不同日期范围各占多少时,可以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水平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180°经线表示日界线,之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相应的零时线,最终则可以根据零时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零时线向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
如下图为新的一天占全球1/4的示意图:
六.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原因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导致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特点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判断法则北半球用右手表示,南半球用左手表示,掌心向上,四指代表物体原来的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物体运动的偏向。
原理应用⑴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
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
沙场地宜选在左岸。
具体示意如下:
⑵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⑶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⑷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名题例析】
例1.(2010江苏无锡模拟)读右图,回答1~
2题。
1.图中与新的一天范围较吻合的是 ( ) A.从90°W向东至0° B.从90°E向西至90°W
C.从180°向东至0° D.从90°E向东至180°
【解析】由图中中心点为N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结合图中此时全球
昼夜平分,180°线所在地方时为6时,则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90°E,从90°E
向东至国际日界线为新一天。
【答案】D
2.上题中正确选项所示的经度范围,与新一天并不完全吻合,是因为 ( ) A.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 B.新的一天不从本初子午线开始
C.日界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 D.晨昏线经过两极
【解析】由于国际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故新一天的范围并不完全和从90°E 向东到180°的范围重合。
【答案】C
例2.(2010年上海高考)2010年6月11日第l9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拉开帷幕。
若开幕式定于当地时间(东二区)20:00进行,此时上海地区可能是( )
A.旭日初升 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 D.繁星闪烁
【解析】南非约翰内斯堡位于东二区,当地6月11日20时,上海(东8区)6月12日凌晨2点,正当繁星闪烁时。
【答案】D
【课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下图所示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
A.甲——A B.乙——B C.丙——C D.丁——D 2.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据此回答3~4题。
3.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 )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4.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基础梳理】
北极星逆顺 15°递减发光透明晨昏太阳直射经度 4 区时八180 右左
【课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B【解析】判断黎明、黄昏的方法是:先确定地球自转方向,然后判断随着地球的自转,某点将进入昼半球还是夜半球,前者为黎明,后者为黄昏。
2.A【解析】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说明该河是地跨南北半球,因此排除选项③、④两条河流;再根据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北半球右岸侵蚀,南半球左岸侵蚀,判定①、②两条河流都正确。
3.A 4.D【解析】第3题:日月升落可以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
极昼极夜和四季更替与地球公转相关,月相变化是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变化的反映。
第4题: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