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西省交口县庞子矿区铝土矿资源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7.25 KB
- 文档页数:3
Huabei land and Resources论文华北国土资源031白志超(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 晋中 030620)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对环境地质进行了评价,为今后矿山总体建设规划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铝土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矿山建设中图分类号:P642 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87(2018)04 -31-3作者简介:白志超(1989—),男,山西汾阳人,水工环助理工程师,大专,毕业于阳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
(邮箱)540426020@铁金村铝土矿区位于山西省交口县城115°方向直距7.5km 处的水头镇铁金村、上庄村、下庄村一带,行政隶属交口县水头镇管辖。
矿区处于霍西盆地与吕梁山过渡地带,地貌形态类型属于低中山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地形切割较强烈。
矿区内赋存的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一段、古近系渐新统、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
现将本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工程地质特征和环境地质特征分别叙述如下:1 水文地质1.1 气象、水文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内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相对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据交口县气象局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6.7℃;年内降水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7-9月份,该三个月的降雨量可占到全年的63.6%,年平均降水量618mm,年内无霜期在120天左右。
矿区所在区域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的二级支流下村川河(宝岩河)。
宝岩河自北东至南西流经矿区西南部。
宝岩河发源于交口县西北部的南峪沟,流经交口县城后自西北向东南径流,在秦王岭汇入回龙河,全长36km,流域面积23277km,最大洪峰流量136m/s。
矿区内最大洪水位标高约1229m。
1.2 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构造影响程度中等,Ⅰ号矿体为一个轴向为北北东向的背斜构造,两翼倾角5-15°。
山西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孙志伟;鹿爱莉;盖静;杨景胜【摘要】山西省铝土矿资源丰富,资源储量大.目前,山西省铝工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十一五"期间山西省重点发展的接替产业之一.但是,在铝土矿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诸如可供开发利用的储量少、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程度低、煤下铝资源的勘查开发困难等制约铝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以促进山西省铝土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0(019)011【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铝土矿;开发;对策【作者】孙志伟;鹿爱莉;盖静;杨景胜【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1近20年多来,我国铝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统计年鉴统计,2001年,我国精炼铝的产量达到337.14万t,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精炼铝生产国;2004年,我国精炼铝消费量为619.09万t,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精炼铝消费国[1]。
山西省作为铝土矿资源大省,必须抓住机遇,做好铝土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山西省的铝工业。
1 山西省铝土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1.1 铝土矿资源情况我国的铝土矿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山西、河南、广西、贵州四个省的查明资源储量,占全国总查明资源储量的90 %以上。
山西省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布于13个集中区,分别为朔州、保德-河曲、兴县、宁武-原平、五台、娄烦、阳泉、临县-中阳、孝义-汾阳、交口-汾西、灵石-霍州、沁源和平陆。
截至2008年,山西省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约10亿t,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资源储量的三分之一;铝土矿基础储量为1.15亿t,占全国的15.65%,位于贵州、河南和广西之后。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山西铝土矿矿床成因及古地理环境分析李凤浩1,霍彦萌2(1.河北省地矿局地质勘查技术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河北 邢台 054000)摘 要:山西铝土矿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截止到2015年底,全省的铝土矿勘查矿区一共130多处,2018年又探明了8200万吨的铝土矿。
根据山西省现有铝土矿勘查的情况可知,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七个区域。
其中以兴县——交口区域的储存量最多,占全省57%以上,矿石品位最佳的是粗糙状铝土矿石,最高品位含量占80%以上。
本文将简要对每一个集中区的矿体进行分析,可从矿体特征、矿结构、构造、化学成分以及共生和伴生矿产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讨论,并根据矿石成分分析古地理环境特征。
关键词:山西铝土矿;矿床成因;古地理环境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1-0095-2Analysis on genesis and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of bauxite deposit in Shanxi ProvinceLI Feng-hao1, HUO yan-meng2(1.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Hebei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2.The nin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Xingtai 054000,China)Abstract: Shanxi is rich in bauxite resources. By the end of 2015, there were more than 130 bauxite exploration areas in the province, and 82 million tons of bauxite had been proved in 2018.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bauxite explor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bauxit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seven regions. Xingxian - Jiaokou area has the largest storage,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57% of the province. The ore grade is the best coarse bauxite ore, with the highest content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80%. In this paper, the ore bodies in each concentration area will be analyzed briefly, and the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ore structure, structure, chemical composition, symbiotic and associated minerals and other aspects will be studied and discussed, and the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ore composition.Keywords: Shanxi bauxite deposit genesis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1 山西铝土矿矿体特征分析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一共将山西铝土矿集中区分成Ⅰ区到Ⅶ七个区域,其中Ⅰ区铝土矿集中区是保德—兴县,Ⅱ区是原平—宁武区,Ⅲ区是阳泉集中区,Ⅳ区是临县—交口区,Ⅴ区是沁源集中区,Ⅵ区是武乡集中区,Ⅶ区是平陆集中区[1]。
山西省交口县北故乡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姚卫平
【期刊名称】《华北国土资源》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通过轻型山地工程槽、井探、钻探工程对矿体进行揭露和控制,同时配合正规的1:5000地形测量、地质测量及采样化验等方法来完成.基本查明了矿石资源量、矿区构造、地层分布情况及矿石的结构、构造等,对矿石物质组份、矿石的可选性能及共伴生矿产作了初步研究,共求得铝土矿332资源量709.8万吨,333资源量2248.1万吨,332+333资源量合计2957.9万吨,为一大型铝土矿基地.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姚卫平
【作者单位】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太原,0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
【相关文献】
1.浅析山西省交口县孙家沟矿区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J], 樊博文
2.山西省交口县冯家港铝土矿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 [J], 张志勤
3.山西省交口县北故乡矿区铝土矿特征 [J], 戎秀伟
4.山西省交口县疙瘩头——中村一带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浅析 [J], 孙春娟
5.山西省交口县桃花铝土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J], 铁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34地质勘探DI ZHI KAN TAN1 引言韩家沟一带铝土矿位于山西省交口县城南东一带。
矿体赋存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中下部、奥陶系石灰岩侵蚀面之上,位于矿区南坪—谢思气—韩家沟村一带,从平面形态来看,呈不规则状,西部地段埋藏较浅,东部地段埋藏较深。
矿体北西部受后期沟谷切割剥蚀呈不规则状。
全区中西部及西北部以露采为主,东部及东南部以地采为主。
该区从地质环境特征来判定铝土矿的矿床成因为碳酸盐岩古风化壳钙红土化——沉积矿床。
矿石类型为一水硬铝石铝土矿。
2 地质特征2.1 地层区域内地层南西部老,北东部新。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2.1.1 奥陶系中统(O)2为矿区内最老地层,构成矿区的主要含矿岩系基底。
主要出露在矿区西北部上田庄、下田庄一带及沟谷中。
上部为峰峰组地层(O f),主要岩性为石灰岩、灰黄色泥灰岩。
2石灰岩呈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厚层,贝壳状断口,质地较纯,局部夹有方解石细脉和结晶质灰岩。
泥灰岩呈灰黄色,质软,易风化;下部为马家沟组地层(O s),主要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白云2质泥灰岩、泥晶白云岩、泥晶灰岩等,未见底。
厚度大于100m。
2.1.2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 b)2本溪组地层主要出露于矿区内各沟谷两侧。
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中统石灰岩、泥灰岩之上,厚13.36-32.64m,平均21.9m。
由岩性组合的特征从下至上可将其分为2段:1)一段:是铝土矿的含矿岩系,也称“铁铝岩段”,厚度2.27-22.75m,平均8.29m。
从下至上的一般层序为:a.山西式铁矿:因受到起伏不平的奥陶系侵蚀面的影响,多呈现出窝子状、透镜状,厚度变化大,矿石的颜色呈褐色、黄褐色和灰褐色,矿物的成分以粘土质矿物石及赤铁矿石为主,褐铁矿石次之。
矿石的形态多呈现粉状、蜂窝状、结核状等特征,与铁铝岩或铁质粘土岩呈现出渐变的关系。
该层厚度随奥陶系灰岩侵蚀面凹凸不平而发生变化,发育较不均衡。
厚度0-3.06m。
交口县露天非煤矿山企业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综合治理情况报告——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冯鑫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交人办发【2011】16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县露天非煤矿山企业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露天非煤矿山企业基本情况非煤矿山证照齐全合法有效并投入生产的露天开采铝土矿企业共有两户,总井田面积5.1384平方公里,生产能力20万吨/年。
1、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交口西山铝矿位于水头镇境内,该矿于2007年12月在省国土厅领取到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为3.3754平方公里,开采矿种为:铝土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
2009年11月该矿委托山西中条山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了《露天开采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2010年2月省安监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该设计进行了论证评审并予通过,2010年3月15日吕梁市安监局批准开工建设,2010年12月该矿基建工程完毕,随即按程序要求委托太原市宏宇煤炭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深入现场做了《安全评价报告》,2010年12月省安监局组织有关专家和市、县两级安监局有关领导参加现场予以“三同时”竣工验收,2011年5月该矿取得省安监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时经市安监局现场验收后批准投产。
2、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交口牛槽沟铝矿位于石口乡境内,该矿于2007年12月在省国土厅领取到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为1.763平方公里,开采矿种为:铝土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
2009年11月该矿委托山西中条山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了《露天开采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2010年2月省安监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该设计进行了论证评审并予通过,2010年3月15日吕梁市安监局批准开工建设,2010年8月该矿基建工程完毕,随即按程序要求委托太原市宏宇煤炭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深入现场做了《安全评价报告》,2010年9月省安监局组织有关专家和市、县两级安监局有关领导参加现场予以“三同时”竣工验收,2011年5月该矿取得省安监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时经市安监局现场验收后批准投产。
山西铝土矿矿床成因及古地理环境分析王丽芳【摘要】山西省铝土矿资源储量丰富,通过选取省内七个铝土矿集中区的矿区矿体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石质量、矿石矿物成分等对比分析,了解山西铝土矿成矿特征、矿床成因,推测其岩相古地理环境.【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9(033)001【总页数】8页(P10-17)【关键词】铝土矿;成矿特征;矿床成因;岩相古地理;山西【作者】王丽芳【作者单位】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晋中 030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50 引言山西省铝土矿资源储量丰富,截至2015年底,全省铝土矿勘查矿区130处,铝土矿资源储量累计查明162 035.889万吨,现保有资源储量152 658.337万吨。
根据山西省现有铝土矿勘查情况,可知铝土矿分布大致集中于七个区域,即从北向南、由西向东依次为Ⅰ区至Ⅶ区(表1,图1)。
山西铝土矿以兴县—交口一带储量最丰富,占全省57.1%,矿石品位最优为粗糙状铝土矿石,最高品位可达80.2%,致密状矿石品位最低,其共生矿产自下而上依次为山西式铁矿、硬质耐火粘土矿,并伴生有稀有、稀土元素,其中稀有元素Ga储量可综合利用。
从上述山西铝土矿集中分布的七个区域分别选代表矿区,通过各矿区矿体特征、铝土矿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共伴生矿产等综合分析,总结山西铝土矿成矿特征,结合矿石成分及矿石中伴生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推测其矿床成因及其古地理特征,并预测下一步山西铝土矿找矿方向。
表1 山西省铝土矿资源储量Table 1 Resources reserves of bauxite in Shanxi Province分区铝土矿矿区数量/处累计查明铝土矿资源储量/万吨现保有资源储量/万吨Ⅰ区保德—兴县集中区1334790.90034790.900Ⅱ区原平—宁武区集中区138878.668878.66Ⅲ区阳泉集中区1215493.91612981.602Ⅳ区临县—交口区集中区4157791.0952476.78Ⅴ区沁源集中区98876.6288474.868Ⅵ区武乡集中区41388.431388.43Ⅶ区平陆集中区1213491.84213372.025山西省130162035.889152658.337注:表中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图1 山西铝土矿集中区及构造区带图 Fig.1 Tectonic zone map showing location of bauxite deposit concentration area in Shanxi1—二级区划边界2—三级区划边界3—四级区划边界4—盆地边界5—盆地内次级区划边界6—晋、豫裂陷带四级构造单元 7—碰撞造山带三级构造单元 8—高级变质岩区二级构造单元 9—高级变质岩区一级构造单元Ⅰ区:保德—兴县集中区Ⅱ区:原平—宁武集中区Ⅲ区:阳泉集中区Ⅳ区:临县—交口区集中区Ⅴ区:沁源集中区Ⅵ区:武乡集中区Ⅶ区:平陆集中区1 矿体特征1.1 矿体产出层位及赋存标高保德—兴县铝土矿集中区(Ⅰ区):中、大型矿区主要有保德县焉则村、郭家梁—雷家峁、天桥矿区、兴县范家疃、后发达、杨家沟、苏家吉、赵家焉、贺家圪台、黄辉头、车家庄、奥家湾矿区[1]。
山西省铝土矿分布规律及找矿前景预测――勘查方法概论二○○六年二月目录一、铝土矿分布、环境及古地理 (1)1.概况、铝土矿的勘查研究程度 (1)2.石炭系、本溪组铁铝岩段沉积的构造古地理及环境 (2)3.含矿岩系的典型剖面序列、类型 (3)1) A序列 (4)2) B序列 (4)3) C序列 (4)二、铝土矿的成矿及富集规律 (5)1.成矿于古陆、古岛边缘的成矿盆地 (5)2.盆地的封闭性越好越有利于铝土矿成矿 (5)3.成矿盆地的斜坡越开缓越有利于铝土矿的形成 (6)4.成矿盆地旁侧的古陆规模越大越有利成矿 (7)5.铝土矿的富集规律 (7)三、铝土矿分布区划及远景 (8)1.河东成矿盆地 (8)1)保德—兴县铝土矿集中区(Ⅰ区) (8)2) 临县—中阳铝土矿集中区(Ⅱ区) (9)2.霍西成矿盆地 (10)1) 孝义—交口铝土矿集中区(Ⅲ区) (10)2) 灵石—霍州铝土矿集中区(Ⅳ区) (11)3.阳泉成矿盆地 (12)阳泉铝土矿集中区(Ⅴ区) (12)4.宁武—静乐成矿盆地 (13)1) 朔州铝土矿集中区(Ⅵ区) (13)2) 宁武—原平铝土矿集中区(Ⅶ区) (13)3) 娄烦铝土矿集中区(Ⅷ区) (14)5.五台天和成矿盆地 (14)五台铝土矿集中区(Ⅸ区) (14)6.晋城成矿盆地 (14)晋城铝土矿集中区(Ⅹ区) (14)7.豫西成矿盆地 (15)平陆铝土矿集中区(Ⅺ区) (15)8.沁源成矿盆地 (16)沁源铝土矿集中区(Ⅻ区) (16)四、山西铝土矿床的勘查方法探讨 (16)1.铝土矿的产出特征 (16)1)矿体平面分布的连片性 (17)2)矿体厚度变化的双重性 (17)3)矿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双重性 (18)4)矿体隐伏剥蚀边界的难预测性 (18)5)矿石自然类型平面分布的杂乱性 (18)2.铝土矿体产出的形态分类 (21)1)依据矿体埋藏情况可分为3种 (21)2)依据矿体剖面形态和平面分布可分为5种 (21)3)依据故体剥蚀程度可分为2种 (22)4)依据矿体构造特征可分为3种 (22)3.铝土矿床的勘查方法 (23)1)勘查手段选择 (23)2)勘查方法组合 (24)3)勘查工作程序 (26)4)矿床的合理控制 (27)4.无效工程及其产因 (33)1)无效工程种类 (33)2)无效工程增高的原因 (34)五、结论 (36)1.关于铝土矿形成的构造古地理环境 (37)2.关于沉积基底及不同铝土矿石矿床的时空分布 (38)3.关于铝土矿沉积的地质时代及成因 (39)4.关于成矿过程和成矿模式 (39)5.关于古风化壳型稀有稀土矿 (40)6.关于山西铝土矿勘查研究的经验教训 (41)7.铝土矿资源破坏严重,采富弃贫危急矿 (43)8.高铝矾土行业发展对铝工业的危害 (43)9.勘查程度偏低要加大勘查力度 (44)10.加强资源保护政策的落实 (44)一、铝土矿分布、环境及古地理1.概况、铝土矿的勘查研究程度工作区从北部的大同到南部的平陆,从西部的离石至东部的阳泉。
1 引言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且矿业开发历史悠久,不仅是能源大省,也是矿产资源大省。
截至2019年底共发现矿产120种,其中查明的矿产65种,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29种。
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炭、铝土矿、铁矿、铜矿、金矿、耐火粘土、铁钒土、石灰岩矿等。
其[1]中,煤炭、铁矿、铝土矿为山西省优势矿种。
本文选择铝土矿作为研究对象,从全省铝土矿的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铝土矿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2 山西省铝土矿资源和开发利用基本情况山西的铝土矿分布相对集中,集中分布在宁武—原平、兴县—保德、阳泉、沁源、临县—中阳、孝义、交口、平陆等8个铝土矿矿集区。
截至2019年底,共有铝土矿勘查区131处,累计查明铝土矿资源量16.94亿t。
其中保有铝土矿资[1]源量15.57亿t,约占全国总量的28.48%,位居全国第一。
铝土矿为沉积型矿产,赋存于奥陶系灰岩古侵蚀面之上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下段以铁铝岩为主的地层中,一般称[2]之为铝土矿含矿岩系。
其形成过程主要为:山西陆台在中奥陶纪碳酸盐岩系沉积后整体上升遭受长达1.5亿年的风化剥蚀,至上石炭世早期自北东向南西的海侵将丰富的风化壳物质携带入奥陶系碳酸盐岩洼地内,在温暖湿润的条件和介质的作用下,在不同地区陆续沉积形成了绿泥石、菱铁矿、黄铁矿、铁质粘土岩(山西式铁矿)、铝土矿、粘土矿、硬质耐火粘土矿或粘土岩以及与其相伴生的稀有、稀土等矿产,形成了山西省铝土矿含矿岩系中一套具有成[3]因联系的矿床自然组合。
受奥陶系侵蚀面凹凸不平的影响,含矿层在垂向及横向、纵向变化都较大。
矿体与顶、底板之间为连续沉积的渐变过渡关系。
矿层底距奥陶系侵蚀面0.00-5.00m,矿层顶距上部最近一层稳定可采煤层38-58m,个别矿煤层底板下3-5m即为铝土矿层。
铝土矿矿体厚度一般0.80-10.00m,平均2.00m左右;主要化学成分为:Al O48.52%-79.58%,平均2372.61%;SiO1.04%-19.90 %,平均6.81%;A/S2.91-7.52,平2均5.3;矿石以一水硬铝石为主,品位中等;矿体的形态复杂,一般呈窝状、漏斗状,矿体规模无明显规律,往往在古[4]地貌低洼处沉积较厚,凸起处较薄甚至缺失。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山西省铝土矿资源概况胥 瑾摘要:山西省铝土矿矿资源丰富,分布较集中,截至2020年底,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18亿吨,列全国首位。
本文综合分析了山西省铝土矿资源的概况。
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勘查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结合矿山水工环保相关信息,揭示了山西省铝土矿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开发潜力。
关键词:山西省;铝土矿概况;地质勘查1 概况铝是轻金属之一,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在国际上已成为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材料。
由于它比重小,具有良好的传热性和导电性,耐酸碱、防锈,结构性能好,易于加工,能提供坚韧性强、强度高的合金,用途十分广泛,而主要用于军工、建筑、交通运输、包装、电力、轻工日用品六大行业中。
我国是世界上铝土矿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五位。
但过去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多年来所需铝金属近半数依靠进口解决。
人均铝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人均消费量的1/2,工业国家人均消费量的1/10,美国人均消费量的2.9%。
我国又是一个缺铜的国家,以铝代铜势在必行。
因此,急需大力发展我国的铝工业。
山西省铝土矿资源丰富,其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约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40%。
山西省又是我国四大铝生产基地之一,山西河津铝厂是我国最大的氧化铝厂,经多次扩建,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并实现了煤电铝联营,晋北铝厂已在原平市动工兴建,山西省的铝工业,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18亿吨,保有资源储量约16亿吨。
2 铝土矿矿资源特点铝土矿是山西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分布广泛,资源量丰富,现已查明的铝土矿区134个,其中规模大型的矿区37个,规模中型的53个,规模小型的44个。
我国铝土矿矿床类型主要为沉积型铝土矿、堆积型铝土矿以及红土型铝土矿,我省保有铝土矿资源全部为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矿床;矿床主要分布在宁武-原平、兴县-保德、阳泉、沁源、临县-中阳、孝义、交口、平陆等8个铝土矿矿集区内。
山西省交口县铁金村铝土矿区大部分被第四系黄土覆盖,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 f)、石21炭系中统本溪组(C 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一段(C t )、古23近系渐新统(N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 )及全新统22+3(Q )。
基岩主要分布于矿区内三条大沟谷两侧,中上更新4统黄土层广泛分布于山梁之上,全新统冲、洪积层及残坡积物主要分布于区内宝年沟底部。
1 地层1.1 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 f)2为矿区铝土矿的基底岩层。
主要分布于区内沟谷的底部及其两侧,在矿区北东部则出露于山梁之上。
为一套深灰色中厚层致密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夹淡黄色中薄层泥质灰岩、泥灰岩,出露厚度大于50m。
1.2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 b)2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为矿区含矿地层。
主要出露于山梁的半山腰处和沟谷底部,局部出露于山梁上。
以硬质耐火粘土矿之上的石灰岩或砂岩底为界,划分为一12段(C b )和二段(C b )。
2211)一段(C b )即铝土矿含矿段2厚度为9-18m,平均15.0m。
比较稳定,下部:主要为紫红色铁质粘土岩及山西式铁矿。
中部:铝土矿(A )以碎屑1状为主,粗糙状和半粗糙状次之,少铁较高的粗糙状—半粗糙状杏黄色铝土矿。
矿层中夹有透镜状的粘土岩及铁质粘土岩。
局部受沉积环境的影响铝土矿相变为硬质耐火粘土矿或粘土岩。
顶部:灰色硬质耐火粘土矿或致密状粘土岩。
22)二段(C b )2自下而上为生物碎屑灰岩(相当于畔沟灰岩)、长石石英砂岩、深灰色泥岩。
本段厚度5.0-16.0m,平均7.0m。
1.3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 t)3与下伏本溪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岩性由黑灰色页岩、石灰岩、煤层以及砂质页岩组成,沉积旋回极为明显的海陆交互相沉积。
根据本组岩性、岩相及沉积旋回特征,分为三段,该组地层在本矿区保存不全,在矿区西部的Ⅰ矿体只残留太原组一段的部分地层,矿区东部的Ⅱ矿体残留有太原组二段的部分地层,叙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