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系数
- 格式:ppt
- 大小:437.00 KB
- 文档页数:22
摩擦系数的作用摩擦系数是指两个物体接触时,其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与法向压力之比。
摩擦系数的作用在工程学和物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物体在相互接触时的摩擦特性以及运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消耗。
摩擦系数对于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具有直接影响。
当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系数时,它们在相互接触时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摩擦系数成正比,当摩擦系数增大时,摩擦力也会相应增大。
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表面压力下,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会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增加,使得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变得更加困难。
摩擦系数还决定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消耗。
根据摩擦力的定义,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力的作用。
而能量消耗与所克服的摩擦力有直接关系,摩擦系数越大,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消耗也就越大。
这是因为摩擦力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形式,而能量的转化是不可逆的,因此摩擦力会产生能量损失。
摩擦系数还对物体的静摩擦和动摩擦特性有着重要影响。
静摩擦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克服摩擦力开始运动的最小力。
而动摩擦是指物体在运动状态下所受到的摩擦力。
摩擦系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大小。
当摩擦系数较大时,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会受到较大的阻力,因此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也会相应增大。
在工程领域中,摩擦系数的作用尤为重要。
例如,在设计机械装置或运输设备时,需要考虑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以确保装置或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果摩擦系数过大,可能会导致设备运行困难或产生过多的能量损耗;而如果摩擦系数过小,可能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或无法保持所需的运动状态。
摩擦系数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通过改变物体表面的材料或涂层,可以改变摩擦系数的大小。
例如,一些工程材料可以通过增加表面的微观凹凸结构,以增加摩擦系数。
而在一些特殊应用中,如减震器、刹车系统等,需要调整摩擦系数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摩擦系数在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和运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了物体的摩擦特性和运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消耗。
摩擦力和滑动摩擦系数的计算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
而滑动摩擦系数,是用来描述两个物体相对滑动时的摩擦程度的物理量。
本文将介绍摩擦力和滑动摩擦系数的计算方法。
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 = μN,其中F代表摩擦力,μ代表滑动摩擦系数,N代表两个物体之间的法向压力。
滑动摩擦系数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其大小取决于两个物体之间的表面性质。
要计算摩擦力,首先需要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一般来说,各种材料的滑动摩擦系数都有一定的范围,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查阅相关资料获得。
例如,木材与木材的滑动摩擦系数约为0.2至0.5,金属与金属的滑动摩擦系数约为0.2至1.5。
确定滑动摩擦系数后,还需要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法向压力。
法向压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
在一些简单情况下,法向压力可以通过物体重力和支持力来计算。
例如,一个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法向压力为物体的重力。
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摩擦力计算问题包括斜面、滑动体和转动体等情况。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情况下的摩擦力计算方法。
1. 斜面上的摩擦力计算假设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滑动,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
首先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法向压力N,根据三角函数可以得到N = mgcosθ,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然后,利用摩擦力公式F = μN计算摩擦力。
2. 斜坡上的滑动摩擦力计算考虑一个物体在倾斜角度为α的粗糙斜坡上滑行的情况,斜坡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
首先计算物体在斜坡上的法向压力N,可以推导得到N = mgcosα,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然后,应用摩擦力公式F = μN计算滑动摩擦力。
3. 转动体的滑动摩擦力计算对于转动的物体,摩擦力产生的位置在物体底端或底面接触点的圆周上,与滑动摩擦系数和法向压力有关。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利用转动惯量和加速度等相关物理量来计算摩擦力。
在以上几种情况下,摩擦力的计算都可以通过滑动摩擦系数和法向压力来完成。
摩擦系数单位
摩擦系数是一种表示两种物体之间相对滑动或静止状态的概念,它是
施加在物体表面上的一种相对大小,可以描述物体之间的摩擦现象。
沿着
研究方向,摩擦系数可以分为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它们反映出两种
物体之间的微观相互作用状态。
摩擦系数的单位主要有:牛顿/平方米(N/m2)、布氏(B)、几何比(μ)、汉密尔顿(H)、英寸-千克(H/in-kg)、磅-英寸(lb-in)和
磅-英尺(lb-ft)。
牛顿/平方米(N/m2)是根据物理学定义摩擦力的两个方向,可以用
来表示摩擦系数的大小。
布氏(B)是根据实验测量出的摩擦系数的大小,一般布氏摩擦系数的标准值比牛顿/平方米小。
几何比(μ)是用来表示
两种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的一种参数,它是由布氏摩擦系数乘以施加
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来表示摩擦系数的变化而产生的。
汉密尔顿(H)
是一种单位,是根据牛顿/平方米(N/m2)和几何比(μ)的混合单位,
可以用来表示摩擦系数的大小。
英寸-千克(H/in-kg)和磅-英寸(lb-in)是由牛顿/平方米(N/m2)的单位换算而来的,是一种更加常用的摩擦系
数单位。
磅-英尺(lb-ft)也是根据牛顿/平方米(N/m2)转换而来,是
更常见的摩。
摩擦系数测定方法摩擦系数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其摩擦力与法向压力之比。
在很多工程领域中,摩擦系数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机器和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因此,正确地测定摩擦系数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如何测定摩擦系数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测量方法,只需要在实验室中搭建一个平面上斜放的物体,然后通过改变斜面的角度和放置物体的重量来实现摩擦力的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斜面的倾角和重物的质量来计算出摩擦系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是精度较低,不适用于高精度测量。
2. 拉力试验法拉力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它适用于各种材料和表面状态的摩擦系数测定。
在实验中,需要使用一台拉力试验机将两个物体拉开,然后根据拉力试验机上的测力计读取摩擦力和压力的数值,从而计算出摩擦系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较高,但是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来操作,成本较高。
3. 旋转试验法旋转试验法适用于轴承、润滑油等行业中的摩擦系数测定。
在实验中,需要使用一台旋转试验机将试验样品旋转,并根据旋转试验机上的测力计和转速计读取摩擦力和转速的数值,从而计算出摩擦系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但是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来操作,成本较高。
4. 滑动试验法滑动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实验方法,适用于各种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测定。
在实验中,需要将试验材料安装在平面上,并通过滑动试验机进行滑动测试,然后根据试验机上的测力计读取摩擦力和压力的数值,从而计算出摩擦系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但是精度较低。
总的来说,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注意实验操作的精度和规范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摩擦系数,是指两表面间的摩擦力和作用在其一表面上的垂直力之比值。
它是和表面的粗糙度有关,而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依运动的性质,它可分为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
正常干燥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为0.6,雨天路面摩擦系数降为0.4,雪天则为0.28,结冰路面就更低,只有0.18新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当车速为45km/h时,摩擦系数最低值为0.45;车速为50km/h时,摩擦系数最低值为0.40。
SMA沥青路面平整,表面纹理构造丰富,抗滑性能良好,构造深度(铺砂法)可达到1mm,一般高速公路设计要求为0.8mm;摩擦系数(摆式仪)可达到65bpn,一般高速公路设计要求为45bpn。
以下文章引用于/news/2003/56864.php隧道内出了交通事故,驾车人认为路面太滑是事故原因所在,将浙江上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日前,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一年前,就职于日本一家企业的上海人陈某驾车和几位日本客商一起从上海到浙江临海谈业务。
途中下起了雨,车子刚刚驶入上三高速公路任胡岭隧道内,陈某发现路前方发生了交通事故,一辆面包车正在原地180度转向。
陈某立即踩刹车,但车子像开在油地上,没有刹住。
陈某赶紧变道避让,可前方的面包车也在转向,两车相撞。
事故发生后,两辆车上的人员均不同程度受了伤。
据事发地的交警介绍,每逢下雨,这一隧道往往就成了事故高发地段。
他们认为这与隧道内的道路不是沥青路面而是水泥路面有关。
事发后,交警部门还对隧道内的水泥路面和隧道外的沥青路面进行了对比测试。
结果显示,沥青路面摩擦系数在干燥和潮湿时变化不大,但是隧道内的水泥路面潮湿时附着性明显下降。
主车道的摩擦系数从0.42下降到了0.26,超车道从0.6下降到了0.3。
交警部门认为:陈某和面包车司机的超速违章行为与事故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主要原因是隧道内外路面的摩擦系数有较大的差异。
摩擦系数1.滑动轴承/各种润滑状态下的摩擦系数2.常用材料的摩擦系数摩擦副材料摩擦系数摩擦副材料摩擦系数无润滑有润滑无润滑有润滑钢钢0.15(静)0.10.1~0.12(静)0.05~0.1铝未淬火T8钢0.18 0.03软钢0.2 0.1~0.2淬火T8钢0.17 0.02 未淬火T8钢0.15 0.03 黄铜0.27 0.02 铸铁0.2~0.3(静)0.16~0.180.05~0.15青铜0.22 -黄铜0.19 0.03 钢0.3 0.02青铜0.15~0.180.1~0.15(静)0.07夹布胶木0.26 -铝0.17 0.02硅铝合金夹布胶木0.34 -轴承合金0.2 0.04 钢纸0.32 -夹布胶木0.22 - 树脂0.28 -钢纸0.22 - 硬橡胶0.25 -冰0.027(静) - 石板0.26 -石板0.33 - - - - -绝缘物0.26 - - - - -3.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系数材料密度(kg/m3)硬度(HB)抗压强度(MPa)摩擦系数备注配方质量百分比粘滑试验环块试验LY12 LY12 渗碳钢Ag 100 9600 25 3860.66静0.63 粘着0.58~0.65烧结温度:600℃。
粘滑试验中,圆头为LY12(铝),载荷4.8N,速度8mm/min.环块试验中,总载荷98N,速度7.8 Ag+WSe290+10 9500 25 1850.18静0.170.12~0.150.25~0.3780+20 9400 22 1100.16静0.160.12~0.140.25~0.2670+30 9300 20 720.16静0.150.14~0.170.19~0.2560+40 9100 19 450.15静0.140.15~0.170.33~0.38Ag+MoS295+5 8800 25 3040.19静0.130.12~0.160.23~0.3490+10 8500 24 2290.13静0.140.10~0.130.17~0.2380+20 7800 22 1050.14静0.140.13~0.140.25~0.3170+30 7200 20 67 0.140.13 0.13~0.22~静0.13 0.2870+30 6300 26 770.19静0.170.13~0.150.15~0.22Cu+石墨90+10 6000 21 1190.15静0.15 粘着0.22~0.2380+20 5000 14 650.17静0.170.17~0.180.23~0.2670+30 4300 12 430.17静0.170.19~0.210.23~0.26Fe+石墨90+10 4700 40 1870.18静0.170.14~0.15- 烧结温度900℃。
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是衡量材料间摩擦力大小的重要参数。
不同材料的摩擦系数对于各种力学问题和工程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方便工程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参考和应用,以下是一份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
一、金属材料1. 铝 - 铝:0.61 - 0.782. 铝 - 铜:0.35 - 0.823. 不锈钢 - 不锈钢:0.43 - 0.824. 铸铁 - 铸铁:0.4 - 1.05. 铸铁 - 钢:0.4 - 0.746. 铸铁 - 铝:0.58 - 0.87. 钢 - 钢:0.57 - 0.748. 钢 - 铜:0.35 - 0.7二、非金属材料1. 聚乙烯(PE) - 聚乙烯(PE):0.15 - 0.52. 尼龙 - 尼龙:0.15 - 0.453. 聚四氟乙烯(PTFE) - 聚四氟乙烯(PTFE):0.04 - 0.14. 聚苯乙烯(PS) - 聚苯乙烯(PS):0.65 - 0.95. 聚酯(PET) - 聚酯(PET):0.2 - 1.06. 聚氯乙烯(PVC) - 聚氯乙烯(PVC):0.3 - 0.67. 聚碳酸酯(PC) - 聚碳酸酯(PC):0.35 - 0.6三、润滑材料1. 油润滑:0.02 - 0.052. 脂润滑:0.02 - 0.13. 塑料润滑膏:0.05 - 0.184. 石墨润滑:0.08 - 0.15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值仅作为参考值,实际情况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对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因此,在具体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评估。
总结:摩擦系数是衡量材料间摩擦力大小的参数,对于工程设计和科研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尽相同,通过摩擦系数表可以对材料间的摩擦力进行初步估算。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以确保准确的计算结果。
有些材料随着滑动速度提高,其摩擦系数基本不变,例如石墨材料对温度不敏感,其摩擦系数几乎与滑动速度无关;有些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则随着滑动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如聚乙烯对玻璃的摩擦。
有些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随滑动速度的提高而出现一最大值,但过了最大值后,又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铸铁轧辊轧制铅材就是这种状况。
有些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随着滑动速度的提高反而降低,见表2所列。
表2 滑动速度与摩擦系数的关系试样材料滑动速度v/(m/s)摩擦系数f铜135O.0563500.035工业纯铁1400.0633300.027Q2351500.0523500.023 注:对摩件为钢环(碳的质量分数0.7%,硬度250 HB);表中数据是在8 MPa压强条件下得到的。
4.表面粗糙度 在弹性或弹塑性接触状况下,摩擦副干摩擦系数随表面粗糙度值的降低而降低。
但在塑性接触状况下,其干摩擦系数为一定值,此时表面粗糙度对实际接触面积无多大影响。
5.表面膜 当摩擦副接触表面存在氧化膜、其他污染膜或软金属薄膜时,其摩擦主要发生在表面膜间。
表面膜的存在使得金属粘着现象不易产生,与无膜相比,摩擦系数也较低。
当然,表面膜的形成速度和膜厚对摩擦系数也有影响。
钢-钢摩擦副接触表面的表面膜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见表3所列。
表3 滑动速度与摩擦系数的关系摩擦副材料摩擦系数具有表面膜的表面大气中的洁净表面钢-钢0.11(油酸膜)O.78钢-钢0.16(氧化膜-油)钢-钢0.19(硫化膜+油)钢-钢0.27(氧化膜)钢-钢0.32(润滑油膜)钢-钢0.39(硫化膜) 6.温度 摩擦副相对运动会导致温升和材料的表面性质的改变,使摩擦系数受到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摩擦系数可能随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到一最小值然后再升高。
例如在真空中的碳化硅和用二硫化钼润滑的氮化硅。
另一种情况是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到达一最大值后开始减小。
例如轧制铜材以及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尼龙等聚合物对钢,无氧化膜的铁对铸铁,钴对不锈钢的摩擦系数也有上述类似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