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554.25 KB
- 文档页数:9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概述生物变异是指在物种中个体间存在差异的现象,这些差异可能是由环境、遗传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在农业领域,生物变异能够为育种工作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对于改良作物品质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利用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已成为农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生物变异的基本概念1.生物变异与遗传生物变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与遗传密切相关。
在育种中,对生物变异现象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遗传资源,促进优良特征在后代中的稳定传递。
2.生物变异的类型生物变异包括形态上的变异、生理上的变异和行为上的变异等多个方面。
不同的变异类型对育种工作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介绍这些内容。
三、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1. 构建遗传图谱通过对生物变异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可以构建出作物或动物的遗传图谱,帮助育种人员了解不同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和相关遗传规律。
这对于指导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选择育种亲本利用生物变异的信息,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出适合作为育种亲本的个体,为后代优良特性的遗传提供更好的基因背景。
3. 交换遗传材料通过对生物变异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育种人员发现新的遗传变异类型,促进各地区间的遗传材料交流,为育种工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四、生物变异在育种教学中的应用1. 课程设置在相关农学或生物学专业的课程中,应设置以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为主题的专门课程。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变异对育种工作的指导作用。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授课、实验、研讨、实地考察等。
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生物变异在育种中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环节在教学设计中,应设计相关的实践环节。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田间考察,观察不同品种或个体间的生物变异现象,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通联起来,加深对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的理解。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44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1)图中①和③的操作是秋水仙素处理,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图中②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
(3)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杂交育种①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②过程: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优良品种。
(2)诱变育种①概念: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法。
②过程:选择生物→诱发基因突变→选择理想类型→培育。
3.基因工程(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操作的基本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4.生物育种原理、方法、实例(连线)考向一育种方法的选择与分析1.如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参考答案】D解题必备育种方式的选择(1)根据育种目的和提供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①集中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a.一般情况下,选择杂交育种,这也是最简捷的方法;b.需要缩短育种年限(快速育种)时,选择单倍体育种。
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课件pptxx年xx月xx日•变异育种概述•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方式•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效果•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实例目•变异在育种上的前景展望录01变异育种概述变异育种是一种利用生物体自然或人为诱发的基因突变来创造新的遗传变异,从而选育出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方法。
变异育种常通过选择突变个体、进行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等方式实现。
1 2 3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诱变育种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基因突变原理进行选育。
自然突变育种利用杂种优势,通过人工授粉等方法进行育种。
杂种优势育种变异育种可以快速产生新的遗传变异,从而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加速育种进程变异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创造新的遗传资源。
创造新的遗传资源通过变异育种可以选育出具有更强的抗逆性的新品种。
提高品种抗逆性变异育种的意义02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方式利用化学物质(如碱基、烷化剂、抗生素等)诱发生物体发生突变。
化学诱变原理浸泡法、浸渍法、喷雾法、注射法等。
方法化学诱变广泛应用于植物和动物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创造新基因型。
应用方法辐射法、激光照射法等。
原理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诱发生物体发生突变。
应用物理诱变在植物和动物育种中均有应用,可产生有益突变,提高品种的优良性状。
物理诱变利用空间环境因素(如重力、辐射等)诱发生物体发生突变。
原理方法应用卫星搭载法、高空飞行法等。
空间诱变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可创造新基因型,提高品种的适应性。
03空间诱变0201利用微生物或病毒等生物因素诱发生物体发生突变。
原理转基因法、基因敲除法等。
方法生物诱变在植物和动物育种中均有应用,可产生有益突变,提高品种的生产性能。
应用生物诱变03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效果03抗盐碱性通过基因突变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较强抗盐碱能力的作物品种,帮助作物在盐碱地等不良土壤条件下生长。
提高作物抗逆性01抗旱性通过基因突变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较强抗旱能力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在干旱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