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_04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习题答案分析

成本会计_04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习题答案分析

成本会计_04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习题答案分析
成本会计_04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习题答案分析

4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练习题一、

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1)借:辅助生产成本——原材料51 200

——燃料及动力 3 420

——生产工人工资 5 472

——管理人员工资 2 394

——折旧 3 340

——其他费用7 320

贷:原材料——原材料51 200

——燃料及动力 3 420

应付职工薪酬7 866

累计折旧 3 340

银行存款7 320

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结转完工工具成本

借:周转材料——工具 3 310

贷:辅助生产成本 3 310 (2)将剩余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给有关受益部门

借:生产成本53 820

制造费用8 210

管理费用 3 110

销售费用 4 696

贷:辅助生产成本69 836

练习题二、

1、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13 054

贷:应付职工薪酬 2 394

累计折旧 3 340

银行存款7 320

2、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转入13 054

贷:制造费用13 054

3、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借:辅助生产成本——原材料51 200

——燃料及动力 3 420

——生产工人工资 5 472

贷:原材料——原材料51 200

——燃料及动力 3 420

应付职工薪酬 5 472

4、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结转完工工具成本

借:周转材料——工具 3 310

贷:辅助生产成本 3 310

(2)将剩余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给有关受益部门

借:生产成本53 820

制造费用8 210

管理费用 3 110

销售费用 4 696

贷:辅助生产成本69 836

练习题三、

1、直接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直接分配法)

20××年8月金额单位:元

计算过程:

(1)运输车间参与对外提供的分配劳务量=16 000-1 000=15 000(公里)

机修车间参与对外提供的分配劳务量=19 000-1 000=15 000(小时)(2)运输车间对外的费用分配率=9 600÷15 000=0.64

机修车间对外的费用分配率=9 500÷18 000= 0.5278

(3)运输车间对外的费用分配:

一车间应负担的运输车间的费用=6 000×0.64=3 840(元)

二车间应负担的运输车间的费用=5 000×0.64=3 20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运输车间的费用=9 600-3 840-3 200=2 560(元)(4)机修车间对外的费用分配:

一车间应负担的机修车间的费用=9 200×0.5278= 4 855.76(元)

二车间应负担的机修车间的费用= 6 800×0.5278=3 589.04(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机修车间的费用=9 500-4 855.76-3 589.04=1 055.2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8 695.76

——二车间 6 789.04

管理费用 3 615.2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9 600

——机修车间9 500

2、交互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交互分配法)

20××年8月金额单位:元

数据计算过程:

第一步:内部交互分配,计算数据如下:

(1) 运输车间

运输车间交互分配率=9600÷16000=0.60;

机修车间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1000×0.60=600(元);

(2) 机修车间

机修车间交互分配率=9500÷19000=0.50;

运输车间应负担机修车间的修理费用=1000×0.50=500(元);

(3) 调整交互分配后新的待分配费用

运输车间交互分配后待分配费用调整=9600+500-600=9500(元);

机修车间交互分配后待分配费用调整=9500+600-500=9600(元)。

第二步:对外分配,计算数据如下:

(1) 运输车间

运输车间对外分配率=9500÷(16000-1000)≈0.6333;

一车间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6000×0.6333=3799.80 (元);

二车间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5000×0.6333=3166.50 (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9500-3799.80-3166.50=2533.70 (元);

(2) 机修车间

机修车间对外分配率=9600÷(19000-1000)≈0.5333;

一车间应负担机修车间的修理费用=9200×0.5333=4906.36 (元);

二车间应负担机修车间的修理费用=6800×0.5333=3626.44 (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机修车间的修理费用=9600-4906.36-3626.44=1067.20 (元);

编制会计分录:

①交互分配会计处理时:

机修车间分出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5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500 运输车间分出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60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600

②对外分配会计处理时: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8706.16

——二车间6792.94

管理费用3600.9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9500.00

——机修车间9600.00

3、代数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代数分配法)

20××年8 月金额单位:元

数据计算过程:

(1)总分配率

计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单位成本。设x 为每公里的单位运输成本,y 为每小时修理的单位成本,可建立二元一次方程式为:

??

?=+=+y

x x

y 19000100095001600010009600 上述联立方程式求解得:x ≈0.6333,y ≈0.5328。 (2) 运输车间费用的分配

机修车间应负担的运输费用=1000×0.6333=633.30(元) 一车间应负担的运输费用=6000×0.6333=3799.80 (元) 二车间应负担的运输费用=5000×0.6333=3166.50 (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运输费用==9600+532.80-633.30-3799.80-3166.50=2533.20 (元)(因总分配率小数点的保留,该数据必须按此方法计算) (3) 机修车间费用的分配

运输车间应负担的修理费用=1000×0.5328=532.80 (元) 一车间应负担的修理费用=6000×0.5328=4901.76 (元) 二车间应负担的修理费用=5000×0.5328=3623.04 (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修理费用=9500+633.30-532.80-4901.76-3623.04 =1075.70 (元)(因总分配率小数点的保留,该数据必须按此方法计算)

编制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532.80 ——机修车间 633.30

制造费用——一车间 8701.56 ——二车间 6789.54 管理费用

3608.9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10132.80 ——机修车间

10133.30

练习题四、

计划成本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

20××年7月 金额单位:元

1、计算数据过程:

(1)计算各受益部门按计划成本分配的费用: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6000×0.65=3 900.00 (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500×0.65=8 450.00 (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12 500×0.65=3 250.00 (元);

供电车间

供水车间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6000×0.50=3 000.00 (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30000×0.50=15 000.00 (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4000×0.50=2 000.00 (元);

(2)计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

供水车间的实际成本=供水车间生产费用总额+按计划成本分配应负担电费

=7200.00+3000.00=10 200.00 (元);

供电车间的实际成本=供电车间生产费用总额+按计划成本分配应负担水费

=21000.00+3 900.00=24 900.00 (元)。

(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供水车间生产成本差异=供水车间的实际成本-供水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

=10 200.00-15 600.00

=-5 400.00 (元);

供电车间生产成本差异=供电车间的实际成本-供电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

=24 900.00-20 000.00

=4 900.00 (元)。

2、编制会计分录

(1)按计划成本分配会计处理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3 000.00

——供电车间 3 90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3 450.00

管理费用 5 25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15 600.00

——供电车间20 000.00

②调整辅助生产成本差异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 40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 900.00

管理费用500.00

练习题五、

计划成本分配

1、目的:练习计划成本分配法。

2、资料:维达公司设有机修、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均设有“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四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采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200×年10月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费用如下:

(1) 材料费用分配:机修车间领用修理用材料13 000元;供电车间领用燃料7 000元,领用材料3 000元;共计23 000元。

(2) 工资费用分配:机修车间生产工人工资5 84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 280元;供电车间生产工人工资5 780元,管理人员工资2 200元;共计17 100元。

(3) 折旧费用分配:机修车间计提折旧费600元;供电车间计提折旧费700元;共计1 300元。

(4) 其他费用分配:机修车间发生其他费用4 000元;供电车间发生其他费用4 000元;共计8 000元

(均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5)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数量以及计划单位成本的资料见表4.11。(一)归集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费用

1、材料费用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3 000.00

——供电车间10 000.00

贷:原材料——主要材料16 000.00

——燃料7 000.00

2、工资费用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5 840.00

——供电车间 5 780.00

制造费用——机修车间 3 280.00

——供电车间 2 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7 100.00

3、折旧费用分配:

借:制造费用——机修车间600.00

——供电车间700.00

贷:累计折旧 1 300.00

4、其他费用分配:

借:制造费用——机修车间 4 000.00

——供电车间 4 000.00

贷:银行存款8 000.00

5、结转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机修车间制造费用合计=3280+600+4000=7880.00(元)

供电车间制造费用合计=2200+700+4000=6900.00(元)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7880.00

——供电车间6900.00

贷:制造费用——机修车间7880.00

——供电车间6900.00

6、汇总辅助生产车间本月费用发生额:

机修车间辅助生产成本合计=13000.00+5840.00+7880.00=26720.00(元)

供电车间辅助生产成本合计=10000.00+5780.00+6900.00=22680.00(元)

(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200×年10月

1、计算数据过程:

(1)计算各受益部门按计划成本分配的费用: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修理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500×5=2 500.00 (元);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4000×5=20 000.00 (元);

行政管理部门照明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1000×5=5 000.00 (元);

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动力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2000×0.70=1 400.00 (元);

机修车间照明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1000×0.70=700.00 (元);

基本生产车间动力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25000×0.70=17 500.00 (元);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5000×0.70=3 500.00 (元);

行政管理部门照明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费用=7000×0.70=4 900.00 (元);

(2)计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

机修车间的实际成本=机修车间生产费用总额+按计划成本分配应负担电费

=26720.00+1 400.00+700.00=28 820.00 (元);

供电车间的实际成本=供电车间生产费用总额+按计划成本分配应负担水费

=22680.00+2 500.00=25 180.00 (元)。

(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机修车间生产成本差异=机修车间的实际成本-机修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

=28 820.00-27 500.00

=1 320.00 (元);

供电车间生产成本差异=供电车间的实际成本-供电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

=25 180.00-28 000.00

=-2 820.00 (元)。

2、编制会计分录

(1)按计划成本分配会计处理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 100.00

——供电车间 2 500.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17 50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3 500.00

管理费用9 90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27 500.00

——供电车间28 000.00

说明:在处理按计划成本分配会计处理时,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都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不在通过制造费用账户。

②调整辅助生产成本差异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 82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 320.00

管理费用 1 500.00

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谢谢合作!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重点讲解

、单项选择题 1.在发出材料采用(A )计价法时,可使发出材料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最接近实际。 A.先进先出B.后进先出C.个别计价D.平均单价 2.车间生产领用的一般性的工具、用具,应计入(C )账户。 A.预提费用B.基本生产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 3.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和主要材料,应通过( D )成本项目反映。 A.原材料B.直接材料C.外购材料D.原料及主要材料 4.企业车间因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等,属于( A )成本项目。 A.管理费用B.制造费用C.直接人工D.直接材料 5.下列费用中,( D )不应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A.运输费B.保险费C.运输途中合理的的损耗D.增值税 6.核算企业尚未支付,但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应计入的帐户是(B )。 A."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预提费用”D."待摊费用” 7.下列人员工资中,应计入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项目的有( A )。 A.产品生产工人B.车间管理人员C.厂部管理人员D.专职销售人员 8.为了正确计算材料消耗,对于已领未用材料,应当填制( C )办理退料手续。 A.领料单B.限额领料单C.退料单D.领料登记表 9.辅助生产费用的顺序分配法,基本要求是(D )。 A.收益多的分配在前,收益少的分配在后B.费用多的分配在前,费用少的分配在后 C.费用少的分配在前,费用多的分配在后D.收益少的分配在前,收益多的分配在后

10.将辅助生产车间的各项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这种分配方法为(B )。 A.计划成本分配法B.直接分配法C.顺序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 11.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实际成本应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前的费用( C )计算。 A.加上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B.减去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 C.加上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D.直接 12.辅助生产费用的一次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是在(B )。 A.各受益单位间进行分配B.受益的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 C.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D.受益的各基本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13.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在( A )。 A.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B.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 C.各辅助生产单位之间分配D.受益的各基本生产车间进行分配 14.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法中,能分清内部经济责任,有利于实际厂内经济核算的是( B )。 A.直接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顺序分配法D.计划成本分配法 15.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法中,以( D )的结果最精确。 A.直接分配法B.计划成本分配法C.一次交互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 16.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是通过(C )账户进行的。 A. 辅助生产 B.生产成本C.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D.基本生产 17.如果辅助生产车间规模不大,制造费用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其制造费用可直接计入( C )。 A.制造费用B.辅助生产成本C.基本生产成本D.本年利润

成本会计费用分配习题

第三章习题 习题一 资料: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两种产品共同耗用1031号和1032号两种材料。2005年6月份甲、乙两产品投产及有关情况如下:l.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1031号为10千克/件,1032号为5千克/件。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1031号为4千克/件,1032号为6千克/件。 2.甲、乙两产品实际消耗量: 1031号1 782千克,1032号1 717千克。 3.原材料计划单价:1031号2元,1032号3元。 4.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一2%。 要求:根据定额费用比例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习题二 某工业企业6月份,生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100件,共耗用A种材料1326公斤,每公斤计划单位成本80元。甲产品每件耗用材料定额为5公斤。乙产品每件耗用A种材料定额为3公斤,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①按甲、乙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比例分配计算A种材料费用。 ②分别计算甲、乙产品耗用A种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

异。 ③编制产品耗用费用和分摊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习题三 资料:1.2005年6月份统计资料表明,丽达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完工A产品120件,实际工时6000小时,B产品完工250件,实 际工时4 000小时,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 2.本月份应付工资资料如下表所示。 3.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要求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和计提职工福利费分配表,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习题四 资料 1.本月末“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合计发生额如下:机修车间7 500元;动力车间16 500元;供水车间15000元。 2.本月各辅助生产车间为各车间、部门提供的劳务量,如下表所示。

(完整版)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习题及参考答案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耗费,应通过( ) 账户核算。 A基本生产成本 B. 辅助生产成本 C. 管理费用” D. 制造费用 2. 月末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时,对于退料凭证的数额,可采取( ) 。 A. 冲减有关成本费用 B. 在下月领料数中扣除 C. 从当月领料数中扣除 D. 不需考虑 3. 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的账户是( ) A. 基本生产成本 B. C.管理费用 D. 4. “基本生产成本”月末借方余额表示( A. 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B. C.月末在产品成本 D. 5.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A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B. 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天计算,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则该职工应得出勤工 资按( ) 天计算。 A. 17 C .23 D. 26 9. 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和按福利部门人员工资计提的福利费应分别记入 ( ) 账户的借方和贷方。 A?“管理费用”和“应付福利费” B.“应付福利费”和“管理费用 C.均计入“管理费用” D.均计入“应付福利费” 10. 预付生产车间下季度财产保险费,应先记入( ) 账户。 A. “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预提费用” D.“待摊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应记入产品成本的各种材料费用,按其用途进行分配,应记入的账户有 ( ) 。 A. “管理费用” B. C. “制造费用”D 2. 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包括() A. 房产税 B. 基本生产成本” “财务费用” 增值税 制造费用 财务费用 )。 完工产品成本累计发生的生产费 用 )。 产品生产专用设备的折旧费C. 生产车间的办公费用 6.基本生产车间本期应负担照明电费1500 元,应记入( ) 账户。 A. “基本生产成本”(燃料动力) B. C. “辅助生产成本”(水电费) D. 7. 核算每个职工的应得计件工资,主要依据( A. 工资卡片 B. C .产量工时记录 D.“制造费用” (水电费) “管理费用” ( 水电费) ) 的记录。 考勤记录 工资单 8. 某职工10月份病假3日,事假2日,出勤17 日,星期双休9 日。若日工资率按30 B. 20

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 2、成本会计有狭义成本会计和广义成本会计之分,所谓狭义成本会计就是指( A)。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 C、成本控制 D、成本考核和分析 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 A、计划成本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5、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 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 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 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 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 6、企业生活福利部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科目是()。 A、应付福利费 B、职工福利基金 C、管理费用 D、生产成本 7、将辅助生产的计划成本分配转出数与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的差额,全部计入了管理费用的分配方法是()。 A、顺序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计划成本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8、企业大量简单生产一种产品,所耗原料和加工工艺相同,但是质量不同,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会计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9、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10、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 A.废品损失B.产品销售费用C.行政管理费用D.筹集资金费用 11、成本还原是指从()生产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项目的比例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A、最前一个 B、中间一个 C、最后一个 D、随意任选一个 12、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应借记()。 A.“管理费用” 科目B.“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 C.“制造费用” 科目D.“车间经费” 科目 1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应以()。 A、每种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 B、每批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 C、产品类别设置成本计算单 D、产品生产步骤设置成本计算单 14、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分类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15、期末在产品数量较多、期初期末数量变化较大、各项成本项目所占比重较均衡,应选择哪一种划分生产费用的方法是()。 A、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 二、多项选择题

成本会计习题(1)练习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练习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 一、材料费用分配 1、某车间领用某种原料1053公斤,2单价元,原料费用合计为2106元,共生产甲产品400件, 乙产品30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为公斤,乙产品消耗定额为公斤,每公斤计划单价为2元。 要求:分别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和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和运输车间。 20XX年8月生产甲、乙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原材料,实际耗用共计51, 300元。本月生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A材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8元,采用定额成本法分配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生产直接领用C材料600千克,每千克20元;乙产品生产直接领用D材料400千克,每千克15元。车间领用机物料2, 700元,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5, 500元, 销售部门领用B材料4,100元;机修车间和运输车间共同领用材料4, 900元,假定分配给机修车间材料费用4100元,分配给运输车间材料费用800元。 要求:(1)请按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成本法对该企业产品耗用原材料进行分配 (2)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按实际成本编制)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20XX年8 月

(3)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二、某工业企业对于某些单位价值较低的生产工具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某月领用一批生产工具, 其计划成本为1000元,以前月份领用的一批生产工具在该月报废,其计划成本为700元,其残料验收入库,计价40元。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节约3%要求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三、资料:某厂本月应付工资180000元,其中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26000元,车间管理人员19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35000元;本月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5000小时、9500小时和15500小时。本月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分别为2% % 40%要求: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填入下表并编制有关企业职 工薪酬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

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分配练习与答案

成本会计第三章费用归集与分配习题 1、大新公司6月有关材料费用分配资料如下: (1)6月份生产A产品25台,B产品40台,C产品50台,共同耗用甲材料3,000公斤,甲材料单价50元,三种产品单位定额材料消耗量分别是60公斤、40公斤和10公斤; (2)B产品直接耗用乙材料700元;供电车间耗用乙材料500元;基本车间一般耗用丙材料600元,销售部门耗用甲材料300元;管理部门耗用丁材料400元。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列示计算过程并填入下表1-1,),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表1-1??????????????? 材料费用分配表

分录: 2.?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原材料2000千克,单价2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25千克。要求:采用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3.假定大新公司某月生产A、B两种产品分别为400件、600件,共同耗用甲原材料7 480千克,该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为每千克8元,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A、B产品分别为每件8千克和6千克。 4. 大新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费用42120元。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甲产品千克,乙产品千克。产量: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5假定大新公司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分别为400件、600件,共同好用乙材料2 000千克,每千克元;共同耗用丙材料3 000千克,每千克9元。两种产品的材料费用定额分别为40元与50元,要求计算两种产品的材料费用。 6、大新06年12月有关工资福利费分配资料如下:3月份应付工资总额34,000元。其中: (1)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18,000元,规定按定额工时比例在A、B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两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A产品30分钟,B产品15分钟,投产的产品数量为A产品5,000件,B产品6,000件; (2)供电车间工人工资5,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00元,销售人员工资4,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5,000元。 (3)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分配工资费用表(填入下表1-2)和有关的会计分录。 表1-2????????????????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习题1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习题1

一、计算题 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 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单位消耗定额为25千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2.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 料,实际成本总计66480元。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丁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每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 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A材料3000千克,每千克180元,甲产品重2000千克,乙产品重1200千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 4.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A材料

6000千克,每千克20元。本月份共生产甲产品100件,乙产品300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 5.某企业本月份发生生产工人的工资180000 元,共生产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甲产品2000小时,乙产品重4000小时,丙产品3000小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生产工时的比例计算每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并将其结果直接填入下表中。 工资费用分配表

6.假设中兴工厂设有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和厂行政 管理部门服务。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7380,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10519.20元。该工厂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根据劳务供应和耗用劳务通知单,各车间和部门耗用劳务情况见下表。 辅助生产车间劳务供应通知单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费用复习进程

第一、二节要素费用核算的程序 1、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的核算程序 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有成本项目的费用,应单独地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如果是某种产品的直接计入费用,还应直接记入这种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原材料”或“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如果是几种产品的间接计入费用,还应采用适当分配方法,单独分配计入这几种成本明细帐的“原材料”或“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2、要素费用中其他费用的核算程序 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门设立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应分别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科目;对于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以及用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费用,应分别记入“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对于用于固定资产购置和建造等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则应记入“在建工程”等科目。 材料费用的核算 进行材料费用核算,首先要进行材料发出的核算;然后根据发出材料具体用途,分配材料费用,将其记入各种产品成本和各种经营管理费用等。 1、材料发出的核算 (1)按实际成本进行的材料发出的核算 (2)按计划成本进行材料发出的核算。 在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情况下,材料的收发凭证都按材料计划单位成本计价。材料明细帐中收入材料和发出材料的金额都应根据收发凭证按计划成本登记。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行材料的总分类核算,也应设立“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总帐科目,根据收料凭证和发料凭证或者它们的汇总表,按计划成本汇总登记。为了核算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调整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计算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还应设立“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总帐科目,并应按照材料类别设立材料采购明细帐和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帐。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16847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生产管理人员工资 B、废品损失 C、生产用动力 D、设备维修费用 2、对本期生产经营性支出,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应划清的界限是 A、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B、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 C、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D、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制造成本的确认标准是 A、按职能部门确认 B、按费用性质确认 C、按管理目的确认 D、按配比关系确认 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 A、计划成本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5、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 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 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 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 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 6、企业生活福利部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科目是 A、应付福利费 B、职工福利基金 C、管理费用 D、生产成本 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 A、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D、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 8、“预提费用”科目月末 A、可能有借方余额 B、可能有贷方余额 C、如果有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D、没有余额 9、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10、食品厂在生产一些时令、节令食品时,既可将品种法与分类法结合,又可以将( )与分类法结合。 A、分批法 B、分步法 C、系数法 D、定额法 11、采用分类法的目的是 A、分类计算产品成本 B、分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C、简化各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D、简化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完整版)成本会计分配法习题

直接分配法 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5000元,提供修理费用5000元,提供修理工时25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15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105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74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4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4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1600吨公里。 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写出计算过程)。 1)对外分配劳务量:修理:2500-500=2000(小时) 运输:7400-400=7000(吨公里) (2)分配率:修理=5000/2000=2.5(元/小时) 运输=10500/7000=1.5(元/吨公里) (3)对外分配金额: 基本车间:应分配修理费=1500×2.5=3750(元) 应分配运输费=5400×1.5=8100(元) 行政管理部门: 11 850 (元) 应分配修理费=500×2.5=1250(元) 应分配运输费=1600×1.5=2400(元 (4)会计分录 3 650 (元) 借:制造费用 11850 管理费用 36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5000 ——运输10500 2.交互分配法 第一次分配是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交互分配,所采用的分配率是交互分配率。 第二次分配是向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所采用的分配率是对外分配率。 一.课堂练习题2:某企业设置修理、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如下: 某辅助生产车间应负担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 该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劳务量 × 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 分配转出数 分配转入数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用某辅助生产车间实际费-+=

生产费用归集分配习题

生产费用归集分配习题 1.某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共耗用甲材料15000公斤,材料计划单价1.5元,该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3%。本月生产A产品4000件,其单件消耗定额为2公斤;B产品产量3000件,其消耗定额为 2.5公斤。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A、B产品消耗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2.某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为10400元,本月A、B产品实际工时分别为7000小时、1000小时,按工资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请按工时比例分配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3.某车间本年A、B、C三种产品的计划产量分别为5200件、2600件、4000件;三种产品的工时定额分别为2.5小时、2小时、1.5小时。该车间本年制造费用预算数为135,520元。本月各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700小时、500小时、600小时。要求按预定分配率分配本月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习题 1.某厂有修理、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有关资料如下表: 六月份辅助生产费用资料 要求:根据资料,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一次

交互分配法(先整体后追加方式)和计划成本法分配辅助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可保留4位小数)。一次交互分配法要求以修理车间为例,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2.某厂有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有关资料如下表: 十月份辅助生产费用资料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先内后外分配方式)和计划成本法分配辅助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可保留4位小数)。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分配习题 1.某企业生产乙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材料费用计价。本月初在产品费用为3000元。本月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5000元,工资及福利费3300元,制造费用5000元。本月完工产品4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请计算该月完工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某企业生产A产品,原材料开工时一次投入,原材料单耗定额为30公斤/件,原材料计划单价6元。本月完工入库45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完工程度50%,月初在产品和产品本月费用

成本会计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成本会计的各种职能中,()是基础。 A.成本预测 B.成本控制 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 2.由于成本与()结合密切,因而,成本的内容往往要服从于管理的需要。 A.生产 B.管理 C.核算 D.经济 3.与传统成本会计相比,现代成本会计的重点已转移到()。 A.事中控制 B.事后计算 C.事后分析 D.事前规划 4.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采用()计算成本。 A.制造成本计算法 B.标准成本计算法 C.变动成本计算法 D.实际成本计算法 5.实行()制度,满足了存货估价和计算损益的要求,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资料。 A.变动成本计算 B.估计成本计算 C.标准成本计算 D.实际成本计算 6. 为了保证所作的决策是最优的,在进行决策时应考虑()。 A.已耗成本 B.未耗成本 C.支出成本 D.机会成本 7.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A. 成本与费用是一组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 B. 没有发生费用就不会形成成本 C. 成本的发生期与补偿期并非完全一致 D. 成本在损益表上被列为当期收益的减项 8. 下列各项中,既是成本预测的结果,又是制定成本计划依据的是()。 A.成本核算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9. 下列各项中,具有控制成本、衡量生产效率高低特点的成本会计制度是()。 A.实际成本制度 B.标准成本制度 C.估计成本制度 D.作业基础成本制度 10. 有助于管理人员确定不增加价值但耗费资源的作业活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实际成本制度 B.标准成本制度 C.估计成本制度 D.作业基础成本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包括()。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成本会计_张力上_第三章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练习题(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三章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本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工业企业中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2.库存材料数量的计量,可采用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在按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时,“材料采购”科目的借方反映_________,贷方反映____________,期末借方余额为___________。 4.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很多,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原材料费用可以按照产品的材料的____________比例,或材料的_____________比例进行分配。 5.工业企业除了支付职工工资外,还应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现行规定为_______,提取职工福利费。 二、判断分析题 1.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费用,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原材料”或“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分析; 2.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对生产所剩余料,都应编制退料单,据以退回材料仓库。分析: 3.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和动力费用,既可以单独计入产品成本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也可以分别计入“原材料”成本项目和“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分析: 4.随同工资发放给职工的款项,都应通过“应付工资” 账户核算。 分析:

5.固定资产在全部使用年限内的应计折旧额,也就是固定资产的全部原值。 分析: 6. 为了正确计算折旧,月份内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要提折 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 分析: 7. 要素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和税金都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 分,都是经营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 分析: 8. 先进先出法是依据“后入库的材料先发出“这一假定的 流转程序来对发出材料计价的。 分析: 三、单项选择题 1.()属于工资费用,但不计入产品成本或经营管理费用。 A.退休人员退休金 B.福利部门人员工资 C.管理部门人员 工资 D.长病假人员工资 2.随同产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发出时应借记()科目。 A.制造费用 B.生产成本 C.其他业务支出 D.管理费用 3.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反映( ). A.材料的实际成本 B. 材料的计划成本 C. 材料成本的节 约差 D. 材料成本的超支差 4.在实际工作中,按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 职工福利费,应计入( )科目. A. 管理费用 B. 制造费用 C. 营业外支出 D.应付福利费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资总额的内容的是( ). A. 奖金 B. 工资性津贴和补贴 C. 劳动保护费 D.加班加点工资 6.与原材料费用分配相同,可以参照原材料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的是( ).

成本会计学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习题(包括第一、二章内容)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成本会计职能成本会计对象 2.成本核算 3.废品损失停工损失 4.核算和监督 5.反映监督 6.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 7.集中工作分散工作 8.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9.经济内容经济用途 10.权责发生制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1.企业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既可以按分工,也可以按分工。 2.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是成本会计的基础职能。 3.为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生产损失,对某些不形成价值的损失,如、、 也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和的内容。 5.成本会计具有和两大基本职能。 6.从现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出发,可以把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和。 7.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和两种方式。 8.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和。 9.生产费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和分类。 10.为了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应当贯彻原则,正确地核算 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二)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3.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的任务。() 4.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的讲,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5.以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为依据,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基本方面。() 6.制定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审核,与成本计算没有关系。() 7.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8.“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9.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是产品成本项目。() 10.直接生产费用既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也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11.为了尽可能地符合实际情况,厂内价格应该在年度内经常变动。() 12.“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应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13.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始记录,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的依据。() 14.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因此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

成本会计习题和答案解析

《成本会计》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阶段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说来,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是()。 A.有一定差别的 B.相互一致的 C.不相关的 D.相互可以替代的 2.所谓理论成本,就是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计算的成本,它主要包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3.制造成本是指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和总和,包括()。 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B.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期间费用 C.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D.全部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4.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A.产品的制造成本 B.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C.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D.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 5.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是基础。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计划 D.成本核算 6.成本会计的任务由()的要求所决定。 A.企业经营管理 B.成本会计的对象 C.成本会计核算 D.降低成本、费用 7.集中核算方式和分散核算方式是指()的分工方式。 A.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 B.企业内部成本会计职能 C.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对象D.企业内部成本会计任务 8.企业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对成本计划及其有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价,该环节被称为()。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考核 二、判断题 1、因为成本是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所以成本必然会通过销售收入得到补偿。 2、从理论上讲,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就是商品的理论成本。 3、企业应根据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4、成本会计的决策职能是预测职能的前提。 5、工业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成本。 6、随着成本概念的发展、变化,成本会计的对象和成本会计本身也相应地发展、变化。 7、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成本预测是基础。 8、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9、产品成本也就是产品的制造成本。 10、产品成本是生产产品时发生的各种制造费用之和。 第二阶段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A.划分各种费用界限B.确定成本计算对象C.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D.各种费用的分配 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 A.废品损失 B.税金 C.提取的折旧费 D.期间费用 3.下列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是()。

成本会计习题二(要素费用的分配)

成本会计习题二 1、某企业06年3月有关材料费用分配资料如下: (1)3月份生产A产品25台,B产品40台,C产品50台,共同耗用甲材料3,000公斤,甲材料单价50元,三种产品单位定额材料消耗量分别是60公斤、40公斤和10公斤; (2)B产品直接耗用乙材料700元;供电车间耗用乙材料500元;基本车间一般耗用丙材料600元,销售部门耗用甲材料300元;管理部门耗用丁材料400元。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填入下表1-1),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表1-1 材料费用分配表 车间 部门产品直接耗 用材料 共同耗用材料耗用原材料 金额合计定额耗用量分配率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A产品B产品C产品小计 供电车间 基本车间 销售部门 管理部门 合计分录:

2、某企业06年3月有关工资福利费分配资料如下:3月份应付工资总额35,000元。其中: (1)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18,000元,规定按定额工时比例在A、B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两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A产品30分钟,B产品15分钟,投产的产品数量为A产品5,000件,B产品6,000件; (2)供电车间工人工资5,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00元,销售人员工资4,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5,000元,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1,000元。 (3)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分配工资费用表(填入下表1-2)和有关的会计分录。表1-2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 车间部门 工资福利费合计分配标准分配率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 A产品B产品小计 供电车间 基本车间 销售部门 管理部门 生活福利部门 合计 分录:

第四章-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课后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 1-5 XX VW 6-10 V X V XX 11-13 XX V 二、单项选择题 1-11 C B A B A C D B D D C 12-17 B B B A C A 三、多项选择题 1-8 ABCD ABD ABCDE BCE ABD ACD ABDE 8-13AD AB CD AC BC ABCD 四、计算题 1答案: (1) 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生产费用: 供电直接分配率 =3200/(40000-5000)=0.0914286 , 供水直接分配率 =5100/(10000-1000)=0.5666667 基本车间甲产品耗用水电:13000X 0.0914286=1188.57 基本车间乙产品耗用水电:10000X 0.0914286=914.29 车间一般耗用水电:8000X 0.0914286+7000X 0.5666667=4981.43 管理部门耗用水电:3200+5100-1188.57-914.29-4981.43=1215.71 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 ――乙 制造费用 4981.43 管理费用 1215.71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供水5100 (2) 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生产费用: 供电内部分配率 供水内部分配率 供电费用调整为 供水费用调整为 供电对外分配率 供水对外分配率 基本车间甲产品耗用水电: 基本车间乙产品耗用水电: 车间一般耗用水电: 管理部门耗用水电: 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510 ——供水4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400 ——供水51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1229.43 ——乙914.29 制造费用 4981.43 1188.57 914.29 3200 =3200/40000=0.08 , =5100/10000=0.51 ::3200+1000X 0.51 -5000X 0.08=3310 ::5100+5000X 0.08 -1000X 0.51=4990 =3200/(40000-5000)=0.0945714 , =5100/(10000-1000)=0.5544444 13000X 0.0945714=1229.43 10000X 0.0945714=945.71 8000X 0.0945714+7000X 0.5544444=4914.9 3310+4990-1229.43-945.71-4914.9=1206.96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生产性成本和服务性成本是成本按()的分类。 A.成本与特定对象关系 B.成本与业务量关系 C.经营目标不同 D.成本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 2.在采用分摊法分配间接成本时,所选择的分配标准应满足()原则。 A.合法性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一贯性原则 D.受益原则 3.成本分配方法中,其结果最准确的是()。 A.直接追溯法 B.动因追溯法 C.分摊法 D.配比法 4. 在编制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时,首先要区分()。 A.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B.资本化成本与非资本化成本 C.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D.可计入存货的资本化成本和不可计入存货的资本化成本 5.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 A.产品的生产成本 B.商品的采购成本 C.经营管理费用 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 6.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应遵循()原则。 A.成本—效益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C.分期核算原则 D.权责发生制原则 7.洁云制造公司在第1年初预付三年的保险费3000元。其中75%是用于车间财产物资的保险,其余的用于企业管理部门财产物资的保险。第一年的保险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分别是()元。

产品成本期间成本 A. 750 250 B. 1500 500 C. 2250 750 D. 3000 0 8.洁云制造公司的直接人工占加工成本的30%。上年度发生的制造费用为49000元,直接材料成本为20000元。上年度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是()元。 9.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差量成本仅包括变动成本 B.差量成本仅包括固定成本 C.差量成本既包括固定成本也包括变动成本 D.差量成本就是增量成本 10.下列各项中构成制造费用的是()。 A.所有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管理费用 B.除了直接人工之外的所有制造成本 C.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之外的所有的制造成本 D.所有的营销和管理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成本按与特定对象的关系可分为()。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直接成本 D.间接成本 E.混合成本 2.财务成本在企业中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生产性企业中,财务成本还可进一步分为()。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单项选择题 1.在发出材料采用(A )计价法时,可使发出材料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最接近实际。 A.先进先出 B.后进先出 C.个别计价 D.平均单价 2.车间生产领用的一般性的工具、用具,应计入(C )账户。 A.预提费用 B.基本生产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3.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和主要材料,应通过( D )成本项目反映。 A.原材料 B.直接材料 C.外购材料 D.原料及主要材料

4.企业车间因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等,属于( A )成本项目。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直接人工 D.直接材料 5.下列费用中,( D )不应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A.运输费 B.保险费 C.运输途中合理的的损耗 D.增值税 6.核算企业尚未支付,但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应计入的帐户是 (B )。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预提费用” D."待摊费用”

7.下列人员工资中,应计入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项目的有( A )。 A.产品生产工人 B.车间管理人员 C.厂部管理人员 D.专职销售人员 8.为了正确计算材料消耗,对于已领未用材料,应当填制( C )办理退料手续。 A.领料单 B.限额领料单 C.退料单 D.领料登记表 9.辅助生产费用的顺序分配法,基本要求是(D )。 A.收益多的分配在前,收益少的分配在后 B.费用多的分配在前,费用少的分配在后 C.费用少的分配在前,费用多的分配在后 D.收益少的分配在前,收益多的分配在后 10.将辅助生产车间的各项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这种分配方法为

成本会计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成本会计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实际工作中,下列损失不计入成本的是()。 A、清理损失 B、废品损失 C、季节性停工损失 D、修理期间停工损失 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折旧费用 B、直接人工 C、外购动力 D、外购材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本预测是在成本决策之先进行的 B、进行成本决策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 C、成本考核是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依据 D、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成本核算是基础 4、不属于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费用的项目是()。 A、销售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5、属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项目是()。 A、固定资产盘亏损失C、销售费用 B、非常损失 D 、非正常原因的停工损失 6、对于本月支付,但属于以后各期受益,并且受益期超过一年的成本、费用,应记作()。 A、制造费用 B、其它应付款 C、长期待摊费用 D、期间费用 7、辅助生产提供产品和劳务的主要目的是()。 A、对外销售 B、为基本生产服务 C、为辅助生产服务 D、以上都不对 8、属于收益性支出的项目是()。 A、支付的水电费 B、建造固定资产支出 C、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D、支付的开办费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费用项目中属于产品成本的是()。 A、直接材料 B、管理费用 C、直接人工 D、制造费用 2、下列费用项目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制造费用 B、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3、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A、成本预测和决策 B、成本计划和控制 C、成本核算 D、成本分析和考核 4、企业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时需要运用的成本概念有()。 A、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B、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C、边际成本 D、机会成本 5、成本分析一般在期末进行,这个期末是指()。 A、月末 B、季末 C、旬末 D、年末 6、其支出不属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因而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项 目有()。 A、购置固定资产 B、建造固定资产 C、职工薪酬 D、购买无形资产 7、应计入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的项目有()。 A、财务费用 B、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费用 C、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D、制造费用 8、属于收益性支出,应记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项目有()。 A、原材料费用 B、销售费用 C、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 D、生产工人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 9、乱挤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会() A、使成本和费用虚增 B、减少企业利润 C、减少国家财政收入 D、虚增企业利润 10、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也会影响成本和费用。其中与固定资产有关的 有()。 A、固定资产原值计算方法 B、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C、固定资产折旧率的种类和高低 D、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摊提的期限长短 11、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也会影响成本和费用。其中与流动资产有关的有()。 A、材料成本的组成内容 B、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 C、材料成本差异率的种类 D、采用分类差异率时材料类距的大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