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二)_2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5
仿真卷二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比德”自然审美观产生于儒家, 受其伦理学影响。
较早见于孔子学说, 著名有“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比德”说意思是自然物象之所以美, 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及审美主体‘比德’, 从中可以感受或体味到某种人格美。
‘比’指象征或比拟, ‘德’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德。
比德说是将自然物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某种道德情操, 使自然物自然属性人格化, 人道德品性客观化, 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道德伦理品格。
这种以自然“比德”做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在屈原作品中, “善鸟香草, 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等可以看作是孔子“比德”观继承。
“比德”观在元、明、清文人画作中有了进一步发展, 梅、兰、竹、菊等成为绘画主要题材, 寄托着画家人生理想, 成为崇高品德象征。
魏晋南北朝, “比德”审美观继续发展, 又出现了“畅神”审美观。
这种审美观认为自然物美在于能怡神悦性, 比之“比德”, “畅神”观更具美学色彩, 这种审美观出现, 扩大了对自然审美范围。
山水诗、山水画特别盛行, 及此种审美观大有关系。
宋朝画家郭熙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 其旨安在?丘园, 养素所常处也;泉石, 啸傲所常乐也;渔樵, 隐逸所常适也。
”这就把人对自然喜爱归于情感欲求了。
不是为了“比德”而是为了获得情感愉悦, 人徜徉于大自然, 陶醉于大自然。
中国大部分山水诗、山水画都是表现这种“畅神”审美观。
对自然美欣赏, 中西方有共同之处, 即兼顾自然物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也有不同之处, 中国较多地注重自然物及人联系, 特别是精神方面联系, 西方则较多地注重自然物本身性质。
西方哲学偏重于从认识论角度观察大自然, 主要靠理智、靠思维, 情感因素遭到压抑。
认识论态度也及实践功利态度有直接联系。
西方对自然美认识一般偏重于自然物本身性质, 不是更多地从审美主体而是更多地从审美客体寻找自然美之所在。
2003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静谧.(mì)上门.(měn)闩茕茕..(qiónɡ)孑立B.芥蒂.(dì)待日晞.(xī)对酒当.(dànɡ)歌C.机杼.(shū)天姥.(mò)山酾.(shī)酒临江D.豆蔻.(kòu)普陀.(tuó)山胼手胝.(zhī)足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妥帖娇揉造作诲人不倦天网恢恢B.晦涩责无旁代励精图治遐思迩想C.贻误天渊之别自惭形秽莫可名状D.暮蔼百无聊赖恬退隐忍老态龙钟3.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追求成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
尤其是不深的年轻人,要想以老到、、成熟的面孔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甚至有的年轻人尽管还不成熟,却于自我认定的成熟状态之中。
A.时髦涉世深沉沉迷B.时尚人世深刻陶醉C.时髦人世深沉沉迷D.时尚涉世深沉陶醉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历经十五年,其战线之长,过程之曲折复杂,都是亘古未有....的。
B.小煤窑发生瓦斯爆炸,少数不法之徒不事救援,却趁火打劫,火中取粟....,大发灾难之财。
C.美国部分议员胡乱估计中国的军事预算,散布“中国威胁论”,这纯属空穴来风....。
D.中国足球队在亚洲区十强赛中终于圆了走向世界之梦,但在世界杯小组赛中却表现欠佳,铩羽而归....,令国人大失所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诗人艾青自抗日战争以来,目睹祖国河山惨遭践踏,人民蒙受深重苦难的历史,在《我爱这土地》中喷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B.全诗用主要篇幅描写人物对话,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是本诗突出的艺术特点。
C.罪证可以被证人忘掉,而犯罪的记忆却无法把罪人摆脱。
D.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
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仿真试题(二)参考答案一、1.A 2.A 3.A 4.C 5.D 6.D 7.A 8.D 9.B 10.C 11.B 12.C 13.D 14.B15.C 16.C 17.C 18.B 19.C 20.B 21.D 22.C 23.A 24.D 25.B 26.B 27.A28.C 29.A 30.C 31.C 32.B 33.C 34.B 35.A二、36.(1)西南高山林区生态系统和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箭竹大熊猫——箭竹(6分)(2)九寨沟冷气团(极地大陆气团)阴雨冷湿暖气团(赤道气团)风和日丽(10分)(3)亚热带季风气候秋冬降水少,能见度高酒泉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北(10分)(4)不赞同。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普遍做法,刘教授的研究方法不尽科学,结论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也不相符合。
(4分)37.(1)欧非表(6分)(2)霍尔木兹海峡(2分)(3)由北向南(高纬流向低纬)寒流(4分)(4)非海盐红海为盐度最高海区(6分)(5)B 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右岸冲刷严重 A 受海水顶托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携带泥沙多在左岸沉积,适建浴场。
(8分)38.(1)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8分)(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化的前途是改造旧的社会经济成分,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好社会主义。
(8分)(3)“四化”是指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8分)(4)三步走的战略是指:第一步是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是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8分)39.(1)从本国国情出发,要根据本国国力和实际需要制定发展战略;重视科技、教育,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8分)(2)①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军备竞赛不止;与领国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②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控制人口增长,发展与保护环境并举,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试卷类型: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分。
考试时间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分)一、(分,每小题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谛.(ì)听横.(éɡ)祸丢三落.(à)四.沮.(ǔ)丧窥.(ī)视宁.(ìɡ)缺毋滥.褒.(ǎ)贬透辟.(ì) 卓.(ó)尔不群.当.(àɡ)真牵掣.(è) 屡见不鲜.(ǎ).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抱负良晨美景储藏出奇制胜.讥诮张皇失措赈济附庸风雅.范畴终身大事肄业连篇累椟.陷井改邪归正恬淡眼花缭乱.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在美国遭到恐怖袭击后,为防止经济衰退,英国中央银行利率,并向金融部门注资,保证充足的流动资金。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诸如英国、香港的绿色组织人们参与“绿色圣诞行动”,不寄或少寄贺卡,而代之以其他的问候方式。
()新建成的京广高速将整个东部地区,成为南北运输的一条大动脉。
.削减呼吁贯穿 .减少倡议贯穿.削减倡议贯串 .减少呼吁贯串.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他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这种由假说发展成定律、原理的情况,真是俯拾皆是....。
.我国已经加入,广大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对有关规则做到胸有成竹....。
.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拿我们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水平。
.我国税务机关正在加紧完善涉外税收征管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新变化。
日时分起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暴,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万颗以上。
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山东省垦利县第一中学魏名宝邮编;本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两部分。
共分,考试时用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分)一、(分,每小题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飘泊(ó)兑现(ì)心宽体胖(à)济济一堂(ì)·····、慰藉(ì)解剖(ō)载歌载舞(à)虚与委蛇(í)·····、蹊跷(ī)掮客(á)自怨自艾(ì)心灰意懒(ǎ)····、皈依(ī)问津(ǖ)徇私舞弊(ǜ)瞠目结舌(ē)····、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糟粕兼程食不裹腹枉加揣测B、简练晕眩删繁就简茹苦含辛C、乔装孽根和言悦色相形见拙D、身份宣泄汗牛充栋好高鹜远、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即便不曾换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恩泽。
B、给难字注音,不只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而是为了在“读书”中“识字”,··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C、数百名法轮功练习者的惨剧,更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李洪志观点的荒谬。
·D、这件事连小孩都知道,况且不是大人呢?··、下列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近年来,美国政府奉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以邻为壑,在国际上已是众····叛亲离了。
、李向群在抗洪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新时期的雷····锋。
、我们一定要今年多起特大瓦斯爆炸中吸取教训,触类旁通,严防此类事故的····发生。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分享2003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1.A(B.埋mán,处chǔ;C.分fèn,差chā;D.殍piǎo,禁jīn)2.C(A.膊—搏,鱼—渔;B.谍—喋;究—咎;D.—湎,倍—辈)3.C4.D5.D(A.“了”应改为“的”,“那”应改为“这”;B.“梦寐以求”与“想”重复;C.搭配不当)6.C二、(12分,每小题3分)7.D 8.D 9.A 10.A三、(15分,每小题3分)11.C12.A(而:连词,但;其:代词,他)13.C14.D(A.感谢;B.劝告;C.凋谢;D.谢罪)15.B四、(15分)16.译文:①先王的制度,大都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都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都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
②姜氏想这样做,我怎能避开那灾祸?(5分)17.①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或离恨)(2分)②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2分,“景”1分,“作用”1分)③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2分,含义与作用各1分)18.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五、(18分)19.朦胧而多变(3分)20.①旧建筑的存在牵系着我童年的记忆,我庆幸;②新建筑又使湾仔似乎一切与我不相干了,我又难以高兴。
(每小点3分,计6分)21.①我们的生命与香港的生命已变得难舍难分;②离她而去的,惦记着曾有的护荫;③留下来的,也不得不从头细看这抚育我们的土地。
(第①点4分,②③点各1分,计6分)22.CDF六、(12分)23.示例: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
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九天揽月。
(4分)24.淮海路上40个“绿色警示牌”提醒市民爱护绿化成果。
(答案应突出“绿色警示牌”。
若突出“绿化成果”扣2分)25.①元月10日10时将在百货大楼举行的开奖仪式开出的是金奖。
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二)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差chā差额误差阴差阳错差强人意B.曲qǔ散曲谱曲异曲同工委曲求全C.间jiàn间隔间架亲密无间间不容发D.恶è恶劣厌恶除恶务尽疾恶如仇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屏敝唾手可得扭亏增盈多难兴邦B.关隘白头谐老璞玉浑金家学渊源C.棘手矢志不渝独辟蹊径求全责备D.掣肘无可辩驳震聋发聩阴庇后代3.保持前四个短语的协调,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有应变的______,有______的竞争性,有______的兼容性,有继承的创造性——这些都是新世纪青年人必备的品质要素。
A.灵活性协作个性B.适应性节制宽泛C.灵活性节制宽泛D.适应性协作个性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许多农谚______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②没有弄懂成语的准确含义就______,这是造成语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③全新的载体可以______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使之释放出夺目的光辉。
A.包涵滥用激发B.包含滥用激活C.包涵乱用激发D.包含乱用激活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伊拉克在武器核查问题上作了无条件让步后,美国政府不为所动,仍加紧备战,真让人不可理喻。
B.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是严峻的,人们决不可漫不经心。
C.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D.提起旅游佳处,过去的徐州并不被人们青睐,今日的徐州已令人刮目相看,心驰神往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保卫人员在展览厅安装的红外线报警器,有效地防备了珍贵文物在展出期间免遭盗窃。
B.这种新药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效果很长,可在体内维持12个小时。
C .对于处在打基础阶段的中学生,我们要提倡文理并重,学不偏废,全面发展,但也不能忽视保护个性,发展特长。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日照市2003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2003.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
另附综合题答题纸4页。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第Ⅰ卷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4.第Ⅱ卷综合题写在答题纸对应的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信笺.践.踏临行饯.别把盏.言欢B.贬谪.锋镝.嫡.传弟子滴.水不漏C.遗骸.弹劾.骇.人听闻言简意赅.D.树梢.稍.许刀剑出鞘.不屑.一顾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流失岁月流逝剧增与日俱增B.坚韧坚忍不拔报复远大抱负C.振动震动全国惹事惹是生非D.宽裕时间宽余品味艺术品位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师资(当教师的资格)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师表(品德学问上值得学习的榜样)师出无名(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B.偏私(照顾私情) 偏爱(几个人或事中特别喜欢其中的一个或一件) 言词偏激(语言过火) 偏见(偏于一方面的见解,成见)C.原委(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 原形毕露(本来面目完全暴露)燎原(大火延烧原野) 情有可原(按情理或情节看有可原谅的地方) D.寒士(贫究的读书人)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寒门(微贱的家庭) 不寒而栗(形容非常害怕)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美国的默许和下,沙龙政府把阿拉法特封锁在斗室之中,切断他和其他巴勒斯坦官员及国际社会的联系。
②美英两国将土耳其作为有力筹码,以争取在伊拉克战争中有效地萨达姆政权。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2003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三)参考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1.B(A.“横”读hènɡ;C.“褒”读bāo;D.“鲜”读xiān)2.B(A.晨——辰,C.椟——牍,D.井——阱)3.A(“削减”:从已定的数目中减去。
从搭配看,(1)句宜用“削减”好。
“呼吁”: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从语境看,(2)句用“呼吁”为好。
“贯穿”:连通。
从文意看,(3)句用“贯穿”好)4.D(A句词义误用,B句改为“比比皆是”,C句改为“心中有数”)5.B(A句动宾不当,C句前后重复,D句“不仅”位置不当,并使“许多人”存在歧义)6.C(可以从押韵和前后搭配的角度来考虑)二、(12分,每小题3分)7.D 8.B 9.B 10.C三、(15分,每小题3分)11.B(重:加重)12.A(A.①②乃,副词,“于是”。
B.①之,代词,指郑浑的事迹;②之,助词,“的”。
C.①于,介词,“在”;②于,介词,“比”。
D.①是,代词,“此”;②是,形容词,“正确”)13.D(清素:清廉朴素)14.D(①⑤为郑浑在下蔡长、邵陵令任上的政绩,不是“在太守任上”的事)15.C(转运的军粮最多“是郑浑在京兆尹任上”的事,不是“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的事)四、(15分)16.(1)看见路边李树结的果实很多,把树枝压弯了。
(2)取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17.(1)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答对一组得1分,两组中各答一个,得2分)(2)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18.(1)山重水复疑无路(2)祸患常积于忽微(3)濯清涟而不妖(4)不指南方不肯休五、(18分)19.(1)现代社会信息量迅猛增长,掌握知识难度增大。
(2)一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而书海无边。
20.(1)放出眼光,敏锐选择,迅速掌握。
(2)多一些真诚求知,少一些浮夸卖弄。
21.(1)确立了自己的读书标准的人才是一位成熟的读者。
试卷类型:A2003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着.zhuó陆倔强.jiànɡ宁.nìnɡ缺勿滥B.画帖.tié慰藉.jiè鞭辟.pì入里C.角.jué逐提供.ɡōnɡ命运多舛.chuǎnD.扁.piān舟暂.zàn时并行不悖.bèi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描摩浮燥无计于事文过饰非B.疏浚羁靡委曲求全合盘托出C.部署砥励相辅相承一愁莫展D.国是焕散针砭时弊英雄辈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力和义务的协议;②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规定,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③单纯追求升学率, 了学生的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A.确立审订加大B.确立审定加重C.建立审定加大D.建立审订加重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他俩同窗十二年,一直相敬如宾....,从来没有因为琐事吵过架;B.我收到一封外国朋友的来信,发现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C.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如虎添翼....,其发展速度将令世界震惊;D.在“美化环境有我一份”活动中,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卫生大扫除;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次企图淡化日本侵华暴行的会议引起北京的一场批评风暴并招致日本历史学家和其他人士的强烈谴责;B.出席会议的除本校的师生员工外,还有市教育局负责人,本市各学校的代表,以及其他有关单位也派人参加了这个大会;C.特别是关于那些可能阻碍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因素及其新的表现形式,更要引起足够的警惕;D.大会以后,很多企业领导端正了认识,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了整顿的力度;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说到我对你文章的意见,你须答应不期望我说什么;别说你的文章不比许多人的差;这样比下去, ;她说得对:尺度总该超于作品, ;①艺术将永无止境③不然,就没有衡量的必要了②艺术将永无进境④这样,就有衡量的必要了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中国的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等特殊条件,都会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在我与青年人接触中许多青年人热心于世界科技的发展,他们有志成为世界学者、国际学者,对国际的重大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为此①,我要求他们多研究中国的重大问题;如中国长江三峡工程,这么大的水利资源要开发,在世界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为此②,世界上好多水利学家都想插一手,以流芳百世;这项工程出台时,遭到美国的反对,他们认为会破坏生态平衡,而现在美国商务部则忙于为美国公司提供有关中国三峡建设的信息和咨询,否则他们将难以介入;长江三峡还不算是中国的最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水利开发问题;第一,它占全部资源的50%~70%;西南地区的水利资源集中在南沙江、金沙江、怒江,横亘三个地区,落差1000米,水利资源极其丰富;它的开发,需要高落差水轮机;目前,这项技术在世界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第二,这一资源的开发,是在崇山峻岭之中;怎样进去,这也是世界上极少碰到的问题,是搞飞艇呢,还是发明其他运输设备,这有待开发和探讨;因此,它们不仅是中国水利建设上的问题,也是科学技术的研究课题;英法修隧道等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问题;中国也有些跨世纪的问题,如怎样将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到西北,彻底解决大西北的干旱问题,这也是跨世纪的工程,一旦实现,其经济效益之大是难以估量的;但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21世纪上半叶就可完成的,这是中国子孙万代的事业;7.文中加点的两个“为此”各指的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A.①指许多青年人热心于世界科技的发展,关心国际的重大问题;②指世界水利史上少有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B.①指中国的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等特殊条件,都会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②指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想插一手,以流芳百世;C.①指许多青年人热心于世界科技的发展,关心国际的重大问题;②指世界上许多水利科学家都想插一手,以流芳百世;D.①指中国的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等特殊条件,都会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②指世界水利史上少有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8.文中提到了几个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下列四项中不能与之并列的一个是A.中国长江三峡工程B.中国西南地区的水利开发C.高落差水轮机的研制D.雅鲁藏布江的水调到西北9.从文中看美国对三峡工程的态度为什么陡转回答不确切的一项是A.阻不住便想插一手,想起领导作用B.介入这一大工程可以赚大钱C.想参与建设出名出成果而流芳百世D.炫示和推销自己先进的科学技术10.这段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中国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地理资源等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应该加强研究;B.中国的科学技术问题正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重大问题,应该多加关注;C.中国的青年科学家应多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不要老是关注世界科技的发展;D.中同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跨世纪工程很多,经济效益不可估量;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郅都者,扬州人也;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因.力谏止上如.厕救贾姬,太后赐之金百斤;济南闲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闲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郅都迁为.中尉;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行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郅都死,后长安左右..宗室多暴犯法,于是上召宁成为中尉,其治效郅都,其廉则弗如; 11.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①如.厕救贾姬到 ②奉职死.节官下老死 B.①余皆股栗.恐惧颤抖 ②问遗.无所受遗留 C.①公.廉郅都②已倍.亲而仕通“背” D.①面折..大臣于朝当面折服 ②见惮.如此害怕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终不顾妻子..矣 B.于是..遂斩郅都 C.得以便宜..行事D.后长安左右..宗室多暴犯法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①因.力谏止上如厕救姬 ②因.自杀 ①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 ②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 ①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 ②以.危法中都 ①郅都迁为.中尉 ②为□..引兵去 14.文末说宁成不如郅都廉洁,下面全部表现郅都廉洁品行的一组是①面折大臣于朝 ②不发私书③倍亲而仕 ④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⑤请寄无所听 ⑥族灭闲氏首恶⑦问遗无所受 ⑧奉职死节官下A.①④⑥B.③⑤⑧C.②⑤⑦D.②⑦⑧15.根据全文内容,以下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郅都是汉孝景帝时最早使用重刑的官吏②窦太后怒郅都的主要原因是“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③窦太后赏罚分明:不因为郅都治济南有功而废王法④郅都执法不避权贵,后来竟被以违法的罪名而处死⑤窦太后认为郅都逼死了临江王,所以要罗织罪名处死郅都⑥汉景帝贤明仁惠,了解郅都虽犯王法,但忠心可嘉⑦“是时民朴,畏罪自重”,是因为郅都用严刑A.①③⑥⑦B.①④⑤⑦C.②④⑤⑥D.②③⑤⑥第Ⅱ卷共105分四、15分16.阅读下面—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后汉书·冯异传1冯异为人谦退不伐;2分2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3分A.B.C. D.17.阅读下面两首忆江南,完成后面问题;6分一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二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热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注:兰烬,香油灯结的灯花;1两首词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江南景物,白词写的是 ,皇甫词写的是 ;2分2两首词都注意选取典型景物进行描写,做到情景交融,白词“山寺月中寻桂子”渲染了一种的氛围,而皇甫词中“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句则渲染了的氛围;两首词流露出的情调亦不相同,白词是 ,皇甫词则是 ;4分18.根据提示,默写〈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的语句;4分然是役也,碧血横飞乃大兴奋;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从一个微笑开始刘心武又是一年春柳绿;春光烂熳,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问依依垂柳,怎么办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迎上前一些固有的格局被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微笑毋庸学习,生而俱全,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针新草;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选自开发心大陆吉林人民出版社19.文章开头横线句“又是一年春柳绿”中为何用“柳”而不用“春草绿”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从写法上看有哪些特点,试分析其中的两个特点及其作用;6分21.文中画双线句“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应怎样理解5分2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3分A.本文是一剂调适心灵的良药,号召大家从一个微笑开始,坦然地面对世界、社会和自己;B.本文采用象征手法,用了如白杨礼赞—样托物言志的手法;C.这篇文章和一首歌的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有异曲同工之妙;D.作者认为,只有微笑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E.本文在语言运用上很有创造力,就内容而言,也做到了条分缕析,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六、12分23.按所给的语句形式,仿写一个句子,句意与例句连贯,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4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24.李小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华,你真爱美呀,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4分①你能听出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②如果你是李小华,应该怎样回答刘阿姨答:25.用“我们”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能改变原意;4分书籍将人类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局限揭示给我们,而且毫不保留地将人的痛苦、幸福、愉悦、悲伤、烦恼、绝望、矛盾等种种复杂的心理启示给我们;我们;七、 60分26.树是构成世界的重要物质,它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千百年来由此演绎出无数的悲欢离合;树是大自然的精灵,它蕴含着多彩的人文意蕴,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联想和思考;请以“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想,问题与思考等等均可涉及;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可以客观说明,可以展开联想发挥想象……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字数不作要求;2003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参考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帖,tièA中“摩”——“摹”,燥——躁,计——济; B中靡——縻,合——和;C中励——砺,承——成, 愁——筹;D中焕——涣“相敬如宾”一般指夫妻之间,“不胫而走”修饰形容消息,“倾巢而出”贬义B.“以及……参加了这个大会”句式杂糅,C.去掉“关于”,D.“围绕……为中心”句式杂糅二、12分,每小题3分三、15分,每小题3分B中“遗”wèi,馈赠;C中“公”,公正;D中“面折”,使大臣当面折服A.①因为,连词②就,副词;B.①于是,副词②却,连词;C.用,介词;D.①做,动词②因为,介词四、15分16.1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夸耀自己;2军士都说希望隶属于大树将军,光武帝因此十分推重他;17.1秋季夏季2清静、幽远依依不舍的离别悠然自得的愉悦绵长难断的离别之愁;18.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五、18分19.为下文“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作铺垫;20.①运用排比增强语势,表达强烈感情; ②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微笑的作用;21.让自信、自爱、自持战胜疑虑、烦恼、心酸;B中“托物言志”错,D“只有……才”惟一条件,错,E不是议论文,何来论点等六、12分23.秋之色为热的火,如夕阳,如红叶,标志事物的成熟24.①小华浇花弄湿脏了刘阿姨的被单;②略;要点:道歉并表示如何补救自己的过失;25.我们从书籍中了解到人类自己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局限,而且受到有关人的痛苦、幸福、愉悦、悲伤、烦恼、绝望、矛盾等种种复杂的心理的启示;七、60分26.略。
试卷类型:A2003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寒伧.(chen) 晕眩.(xuàn) 杳.(yǎo)无音信B.赡.(shàn)养惊骇.(hàn) 哄.(hǒnɡ)堂大笑C.颤.(chàn)栗襟.(jīn)怀咬文嚼.(jiáo)字D.伶仃.(dīnɡ) 辟.(bì)邪伺.(sì)机反扑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练如愿以偿震慑风靡一时B.辑私神采飞扬蔚蓝前车之鉴C.抵销出类拔粹烦燥雷励风行D.蜕化一愁莫展咨询通宵达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世纪之交,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B.这本书描写农村普通人的生活,这个环境跟我的情况似乎有点相似,因此更能让我动之以情....。
C.在人们提不起精神去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的时候,“快餐”就如火如荼....地走进了千家万户。
D.如今开发西部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相比,主客观条件已不可等量齐观....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一对夫妇特意赶在结婚纪念日这天来到捐助中心,一人捐献了1000元钱。
B.世界已进入21世纪,窗外的世界天天一个样,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中学生们该如何呢?C.好的牛肉必须是专门饲养用做肉用的,牛肉也呈现出大理石花纹。
D.2002年调低保送生比例后,一些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正为不能按原计划升入相关大学而奔走。
5.填入下面语段中空白处,与上下文衔接很好的一项是弯弯的森林小道上,守林人停下来,把我领到一棵参天的古树边,用深沉的眼光在告诉我什么,于是,我抬起头。
我突然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是一棵刚刚遭到雷火劈伤的古树,。
那些冷冷的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A.树枝丢失了一大半,树顶被削去了,只剩下粗大的树干和一些枝桠。
B.树顶被削去了,树枝丢失了一大半,只剩下粗大的树干和一些枝桠。
C.只剩下粗大的树干和一些枝桠,树顶被削去了,树枝丢失了一大半。
D.树枝丢失了一大半,只剩下粗大的树干和一些枝桠,树顶被削去了。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发展。
最早的历史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著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都产生在这个时代。
B.汉武帝时,设立了主管音乐的机关“乐府”,采录民间歌谣,用以配乐歌唱,因此许多民歌得以保存下来。
最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是从民歌发展而成的。
C.茅盾,原名沈德鸿,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
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秋收》《霜叶红于二月花》及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都是他的重要作品。
D.《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代表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奥德赛》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中、西方戏剧与人生中国戏剧,可用三句话综括指出其特点,即是:动作舞蹈化,语言音乐化,布景图案化。
此三者之配合,可谓是人生之艺术化,戏剧本求将人生搬到舞台,但有假戏真做与真戏假做之别。
世界即舞台,人生即戏剧,但若把真实人生搬上舞台去演,则为真戏假做。
但京剧则是把人生艺术化了而在舞台上去演,因此是真戏假做。
也可说中国京剧中之人生比真实人生更有意义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不应有隔。
但从中国戏剧来说,正是相反。
中国戏剧之长处,正在其与真实人生有隔。
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近真,要使戏剧与人生间不隔。
但中国戏剧则只是游戏三味。
即如绘画,西方也求逼真,要写实,因此连阴影也画上。
中国画则是抽离现实,得其大意,重要在神韵,在意境,始是上乘作品。
中国人作画也称“戏笔”,便是这意义。
中国京剧亦如作画般,亦要抽离不逼真,至少在这点上,中国京剧已是获得了中国艺术共同精神主要之所在。
西方宗教是空灵的,也是抽离现实的,因此有他们逼真的戏剧文学来调剂。
中国人自幼读经。
所讲全是严肃的人生道路,这些全是现实的,因此要有空灵的文学艺术作调剂。
不论中西,在人生道路上,一张终该有一弛。
如果说母亲是慈祥可爱,而父亲是严肃可畏的,则西方宗教是母亲,文学戏剧是父兄;在中国儒家道德伦理是父兄,而文学艺术是慈母。
中国京剧为要抽离现实,故把人生事象来绘画化、舞蹈化和音乐化。
因此中国人对人生太认真了,故而有戏剧教人轻松,教人解脱。
我们不能说中国京剧不如西方话剧之逼真,这在整个文化体系之配合中各有其分别的地位与意义。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艺术化了的人生更理想B.艺术化了的人生更具美感C.艺术化了的人生更有艺术感染力D.艺术化了的人生更逼真8.能说明“中国艺术共同精神”的一项是A.与现实保持距离,重要在神韵,在意境B.教人轻松,教人解脱C.艺术与人生不应有隔D.把人生事象来绘画化、舞蹈化和音乐化9.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京剧把人生事象绘画化、舞蹈化和音乐化,是由于抽离现实的需要。
B.中国的戏剧只是起着教人轻松、教人解脱的作用。
C.中国京剧的抽象现实的特点,与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D.作者认为,中国京剧和西方话剧在整个文化体系的配合中各有各的地位与意义。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与西方画相比,中国画抽离现实,是上乘作品。
B.西方戏剧讲究逼真,但表现上缺乏艺术技巧。
C.西方戏剧表现真实的人生,没有进行艺术创造,因而难以有发展。
D.中西方戏剧各有特色,表现手法、艺术追求各有差异,但表现人生、反映生活的艺术目标是一致的。
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纪纲传(节选)纪纲,临邑人,为诸生。
燕王①起兵过其县,纲叩.马请自效。
王与语,说之。
纲善骑射,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
王大爱幸,授忠义卫千户。
既即帝位,擢锦衣卫指挥使,令典.亲军,司诏狱。
纲觇帝旨,广布枚尉,日摘②臣民阴事。
帝悉下纲治,深文.诬诋。
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
擢都指挥佥事,仍掌锦衣。
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辄特至家,洗沐好饮食之,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诱取金帛且尽,忽刑于市。
数使家人伪为诏,下诸方盐场,勒盐四百余万。
还复称诏,夺官船二十、牛车四百辆,载入私第,弗予直.。
构陷大贾数十百家,罄其资乃已。
籍.故晋王、吴王,干没金宝无算。
得王冠服服.之,高坐置酒,命优童奏乐奉觞,呼万岁,器物僭乘舆③。
欲买一女道士为妾,都督薛禄先得之,遇禄大内,挝④其首,脑裂几死。
恚都指挥哑失帖木不避道,诬以冒赏事,捶杀之。
纲又多蓄亡命,造刀甲弓弩万计。
端午,帝射柳,纲属镇抚庞瑛曰:“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
”瑛如其言,无敢纠者。
纲喜曰:“是无能难我矣。
”遂谋不轨。
十四年七月,内侍仇纲者发其罪,命给事、御史廷劾,下都察院按治,具有状。
即日碟⑤纲于市,家属无少长皆戍边,列罪状颁示天下。
(节选自《明史》)注:①燕王:即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封燕王。
②摘(tì):揭发。
③乘舆:此处泛指皇帝用的器物。
④挝(zhuā):击,敲打。
⑤碟(zhé):一种分裂肢体的刑法。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便.辟诡黠便:义同《孔雀东南飞》中“便言多令才”的“便”,读pián,能说会道B.深文.诬诋文:义同成语“文过饰非”的“文”,文饰、掩饰C.载入私第,弗予直.直:义同《卖炭翁》中“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通“值”,钱,价钱D.命优童奏乐奉.觞奉:义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请奉盆缶秦王”的“奉”,进献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纲叩.马请自效B.令典.亲军 C.籍.故晋王、吴王 D.得王冠服服.之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B.C.D.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用以刻画权奸纪纲形象的一组是①燕王起兵过其县,纲叩马请自效②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③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④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诱取金帛且尽,忽刑于市⑤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A.②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本文着力刻画的是权奸纪纲的形象。
他因为能说会道、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而受到燕王宠爱,从而平步青云。
B.纪纲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党羽,诬陷异己,诱取财产;假传诏令,勒取官盐;私造武器,图谋不轨。
C.一次在皇宫内遇见他所嫉恨的都督薛禄,击打薛的头,以至把薛打得脑袋裂开而身亡。
D.纪纲犯下了种种罪行,终于落得个被依法治罪,家属也受到惩治的可悲下场。
第Ⅱ卷(共105分)四、(15分)16.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①构陷大贾数十百家,罄其资乃已(3分)译文:②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2分)译文:17.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
(不超过150字)(6分)初春小雨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评析:18.按要求默写语句。
(4分)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最能体现蔺相如品质的一句诗是 。
②《〈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作者说明写序目的的句子是 。
③忧劳可以兴国, 。
(欧阳修《伶官传序》)④不知细叶谁裁出, 。
(贺知章《咏柳》)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王与.语,说之 北与.寇往来其间 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 皆以.美于徐公 我故.射不中 朱亥故.不复谢白桦林肖复兴我见过的白桦林不多,以前只在北大荒我们的农场和852农场见过。
我们农场那片白桦林靠近七星河边,852农场那片白桦林就在场部的边上,当初大概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片漂亮的白桦林,才会择地而栖将场部建在那里吧?在所有的树木中,白桦和白杨长得有些相像,但只要看白桦的树干亭亭玉立,树皮雪白如玉,一下子就把白杨比了下去。
尤其是浩浩荡荡的白桦连成了一片林子,尤其是这两处白桦林都有几百年的历史,那种天然野性的气势更是白杨和其他树难比的。
白桦林让人想起青春,想起少女,想起肃穆沉思的力量和寥廓霜天的境界。
在新疆,钻天的白杨到处可见,但白桦很少.所以,当到达阿勒泰,朋友说带我们看他们这里的桦林公园,我有些吃惊。
但真正见到之后,第二天又到哈纳斯湖旁看见白桦林,并没有一点惊奇。
不是它们不美,是它们都无法和我在北大荒见过的白桦林相比。
这里的白桦林大多长得有些矮,树干有些细,树冠又有些披头散发,没有北大荒的白桦林那样高耸入云,那种铺铺层层的野性和那股苗条秀气的劲头都弱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