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反腐败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国外治理腐败措施对我国的启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腐败问题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国家,而且它的严重性至今还没有显示出减弱的趋势。
防治腐败已经成为这些国家面临的严峻任务。
一个防治不了腐败的国家,很难保持经济健康发展,也很难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中国的防治腐败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
这对加强我国反腐败制度建设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腐败的本质及分类腐败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人认为只要有权和利的存在,就会产生腐败;还有人认为权利的行使能使人上瘾,特别是当权利能给人带来物质利益时。
那么,能否彻底根除腐败,其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究其根源,腐败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权利的过于集中,而且缺乏应有的制约。
腐败按其性质可分为政治腐败、经济腐败、生活方式腐败。
政治腐败主要表现为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只认钱不认人等;经济腐败主要表现为贪污受贿;生活方式腐败主要表现为挥霍公款、吃喝玩乐、养情妇等。
这三方面的腐败往往是互相联系的。
政治上的信念一旦减弱或丧失,就不可避免地滑向营私舞弊、贪污贿赂的歧途,生活上腐败的窗口也必然打开。
腐败按行为主体,可分为个体的腐败和团体的腐败两类。
团体腐败是以单位、部门、地方的名义以权谋私,对党和社会危害更为严重,影响更为恶劣,往往使一个单位,一级组织烂掉了。
针对上述的一些腐败现象,国外都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呢?二、国外治理腐败的好的做法和经验1、加强廉政法规建设对反腐败进行立法,通过加强立法,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规范权力运行。
如英国早在1889 年就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该法令将公共机构成员或官员的主动或被动受贿均被定义为腐败行为。
对于犯有此类罪行的公务人员可处以6个月至7年的监禁, 或者加上不设上限的罚款。
此外还包括对某些政治权利的剥夺, 例如, 从犯罪之日起的5年内相关人员不得担任任何公职;如果第二次再犯类似的罪行, 则永远不得担任任何公共职务等等。
韩国反腐败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作者:李志行洪秀旼来源:《管理观察》2016年第03期摘要: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完成了以经济起飞为核心的现代化过程,与此同时也滋生了社会腐败问题。
金大中在当选总统后的2001年为了防止腐败制定了《腐败防止法》,2002年成立腐败防止委员会,此后的2005年修订了《腐败防止法》。
2008年李明博政府根据《腐败防止与关于国民权益委员会成立和运行法律》成立国民权益委员会。
国民权益委员会是属于国务总理办公室的政府委员会,在韩国社会反腐败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并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腐败问题不断滋生的中国来说,韩国有不少经验与启示值得借鉴。
关键词:韩国腐败国民权益委员会一、韩国产生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现代化过程中,许多国家在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时,政治体制转型却严重滞后,如政府为了经济迅速发展而过度干预经济,在不同程度上扭曲了市场机制,并导致了不公平竞争的产生。
这就是说,想获得政府支持的企业和政府制定政策的相关公务员和主管部门的公务员之间极易形成寻租关系,很容易为腐败提供滋生的土壤。
伴随着韩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腐败的问题愈发严重,本文分析韩国腐败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方式。
韩国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现代化发展的国家,即韩国的市场机制在政府主导下才能发挥作用并且得到发展。
相对而言,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有着多方面的、强大的干预,同时政府强大的行政权力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许多韩国国民认为如果没有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就没有汉江奇迹,因此可以说韩国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模式是成功的。
但是实际上政府过度干预经济会在不同程度上扭曲市场机制,并由此引发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是与中国一样侧重人情文化关系。
韩茂潮提出,韩国人重视伦理亲情和家庭温暖,强调团结与集体主义,由此形成了韩国较强的民族凝聚力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①。
但是这种人情社会很容易造成腐败,由于韩国采用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政府官僚的权力较大,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关键是政府向企业或其他开发集团认可和许可过程中通过人情关系处理事务的情况严重发生,导致官和老百姓之间存在违和感。
韩国政府反腐倡廉策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许吉
【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45)004
【摘要】韩国曾经是一个腐败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为打击腐败和发展经济,韩国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反腐败道路,并经过多年的努力正在逐步走向清廉的国家。
综观其反腐历程,韩国政府所采取的行政伦理法制化策略、政府运作"阳光机制"策略、加大腐败成本策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策略等,对有效遏制与消除公职人员和公共部门的腐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确实有不少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总页数】6页(P93-98)
【作者】许吉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东北亚公共行政研究所,吉林延吉13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312.603.3
【相关文献】
1.韩国政府21世纪大学发展策略述评--兼论近年来韩国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J], 陈立;刘华
2.韩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J], 方振邦;葛蕾蕾;李俊昊
3.韩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J], 唐一冰;李敏
4.谈韩国政府采购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J], 吕侠;
5.韩国政府出资研究机构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J], 雷璇;马文聪;颜坤;陈修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韩式”反腐靠什么?中国需要借鉴什么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柳明桓数次道歉,并引咎辞职,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女儿被招进了自己管辖的部门,且其中存在不规范操作。
这还不算完,韩国人没有给这位现任内阁中任职时间最长的部长一点儿面子,新一轮大调查指向了过去十年间包括外交部高官子女在内的所有特别录用人员,调查对象超过400人,其中包含7名(4人已辞职)韩外交部高官的子女。
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在韩国,这再正常不过了。
外长辞职不算啥,之前的几任韩国总统因为与腐败行为有染,下台的有之,被判刑的有之,自杀的有之。
据反腐组织“透明国际”公布的“2009年腐败指数”,韩国为5.5,在180个接受调查的国家当中排名第39,这说明韩国已基本脱离“严重腐败国家”的行列。
在同一排名中,美国是19位,中国是79位。
即使如此,韩国国民权益委员会(韩国的反腐机构)委员长李在五还这样说:“韩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排在前15位,但清廉度却排在40位左右,这令我汗颜。
”和亚洲其他国家一样,韩国也是一个传统的儒家社会,非常讲究人情、血脉关系,民众心理大都认同法不外乎人情,但这个心态很容易形成以权谋私、任人唯亲和贿赂的腐败文化,最后导致大量权大于法的腐败行为,“裙带门”事件频发。
事实也的确如此,韩国上世纪90年代前腐败问题严重,大批政府高官涉嫌贪污受贿锒铛入狱。
腐败之风盛行,在当时的社会,父母按惯例要给老师送红包;救护车司机将重伤病人绕过最近的医院而送到付给他们“病人介绍费”的医院;外国商人抱怨在韩国做生意贿赂是一笔成本。
以致韩国前总统金泳三一度将腐败称作“韩国的沉疴”。
但经过数届政府的努力,韩国逐渐呈现出“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象。
这显然得益于韩国日益完善的反腐制度以及政府官员强悍的执行力,包括几任总统自残式的反腐举措。
在韩国反腐历史上,有朴正熙政府的“庶政刷新运动”,即政府主导的运动式“反腐”,但韩国真正开始制度性反腐的是金泳三政府。
作为韩国第一个民选总统,金泳三任上两项最著名的反腐措施就是官员财产公示和金融实名制。
谈中国该如何借鉴国外反腐经验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
通俗地表达就是“以权谋私”,继2011年“七一”讲话之后,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向全党发出警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并且旗帜鲜明地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中国从建设以来,不断地进行着反腐斗争,但是如今的反腐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反腐败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各国的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都曾历经一个腐败的频发和高发期,这是一个规律性的国际现象。
当今正在进行市场转轨的发展中国家,无一不遭受着腐败的困扰。
发达国家,由于完成市场转轨的时间早,已经摸索建立了一整套预防、遏制和治理腐败的好的做法。
转轨国家自觉积极地吸取这些国家的宝贵经验,可以大大降低自己探索的成本,提高反腐效益,缩短这个腐败“阵痛”期,因此“借鉴”就成为一种合乎逻辑的理性选择。
国外反腐败的有效措施是:权力制衡、媒体监督、司法独立。
而我国国情是党领导一切,权力不受任何约束,媒体要强调舆论导向,不能随意报道事实。
司法是在上级的领导下进行,基本没有独立的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应结合自身的国情,借鉴国外适合本国发展的反腐经验与措施,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崭新的反腐道路。
为此,应该在以下三方面加强建设力度,以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一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发达国家通过长期努力,建立起相对完善有序的市场经济,并由此孕育生长出契约、人本、权利、义务、程序、诚信、协商等观念,成为法治与民主制度的最重要的养料。
同时,市场经济的现实运作,对导致腐败行为的基本人类动机即私心或贪欲的引导提供了生产性的活动空间;市场主体按规范的竞争法则进行活动,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行贿与受贿的动机,一定程度地阻塞了“公共权力”进入市场的寻租之路。
< 韩国的反腐败立法的启示>学号:1201977专业:国际贸易姓名:金桢花< 韩国的反腐败立法的启示>A .根据在韩国的国际反腐败政策的改革方向同时,韩国的反腐败评估,经济地位在国际社会的腐败程度不同,没有比经济欠发达水平。
这反腐败斗争,每当我们进入新的政府机构,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让自己的正面评价,但在具体事务上仍存在不少问题。
韩国,特别是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政府参与反腐败斗争和加强国际信誉,他们采用了一系列的国际反腐败协议。
腐败行为法“颁布了2001年7月24日(2005年修订),和激进的反腐败活动,以鼓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反贿赂公约”于1997年12月,并于199 9年签署了“实施立法sikyeotgo的发酵,2002年1月25日反腐败委员会(韩国廉政公署:KICAC自更名为“全国诚信委员会”)做了总统的权力。
这一系列的反腐败政策的勾结的腐败丑闻的人的需要,在此期间,过度使用所致,但也有宣传,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通过国际反腐败,可能是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如果。
然而,尽管本届政府的努力和国家的廉政委员会没有调查权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狭义的定义补偿的行为受保护的刚性和非现实,身份,非弱处罚信息披露违规的告密者地认识到公众利益,举报人保护法等的保护和补偿措施削弱缺乏有效的作用,该机构不能是一个问题的反腐败法律,限制一直是一个奇迹。
在这些情况下,在政策方向的韩国政府的腐败是指出,导致腐败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因,以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该战略鼓励他们到需要一个第二和sikimyeo水平的反腐败国家立法,国际标准因为它是要对齐。
此外,有必要积极推进反腐败政策,在韩国的外国人。
在此背景下最近提出建立政治问责世界银行的腐败cheokgyeok的政策策略,民间社会的参与,私营部门的竞争建立的体制安排,建立国家权力的限制,需要到被关注有关公共部门有着改革是总之,通常作为反腐败政策的一部分,应讨论政府和企业的有机对策。
韩国预防腐败经验报告作者:林云存来源:《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2013年第01期反腐机构职责明确在韩国,具有防止腐败职责的机构主要有国民权益委员会、检察厅、监查院、警察厅等行政部门,以及公职人员伦理委员会等中立组织,它们大体构成了韩国预防腐败的基本工作平台和网络。
国民权益委员会(简称ACRC)。
韩国专门的预防腐败机构,于2008年由原国民信访委员会、国家清廉委员会、行政审判委员会合并后成立,直属国务总理领导。
该委员会共有15名委员,所有委员的地位和独立工作的权力受法律保护。
主要承担着组织协调反腐败相关工作及受理相关投诉举报等职责。
由于ACRC没有调查、搜查等权力,接到投诉或腐败报告后,ACRC会交给具有调查职能的检察厅、监查院、警察厅等调查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反馈。
检察厅和监查院。
韩国的政权结构是由行政、司法、立法所构成,检察机关附属于行政系统,拥有起诉权和搜查权,是很有权威的反腐败机构。
韩国检察机关共有四个级别,即大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地方检察厅支厅。
韩国的检察机关每年查处公职人员4000-5000人,查处的案件一般为性质比较严重的案子。
韩国的监查院由包括院长在内的5-10名委员组成,由总统任命,只受总统管辖。
监查院依法对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及国家银行等单位的会计业务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收入与支出、财产的取得、管理与处分。
监查院认为有必要或应国务总理的要求,还可以对国家公共财政投入、支出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查。
除了财政监查,监查院还具有职务监查的职责,有权对行政机关、地方自治团体的公务员和依法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进行监督和调查。
公职人员伦理委员会。
此为中立机构,分别在国会、大法院、中央选举委员会以及各市、道设立。
不同的公职人员伦理委员会成员的任期、选任以及审查程序等有关事项根据国会、大法院、宪法裁判所、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地方自治团体的规则或条例以及总统令确定。
第29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月 Vol. 29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7────────── 收稿日期:2006-12-07 作者简介:蒙玲(1960-),女,河北涿鹿人,唐山师范学院政工师。
- 61 -亚洲地区廉政经验的借鉴意义蒙 玲,贺彩英(唐山师范学院 纪委办,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中国香港发挥专门机构在反腐败中的作用,韩国的反腐败从严厉打击走向制度反腐,新加坡用利益约束反腐败,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这些成功经验,就是通过法律和制度进行反腐败。
关键词:体制反腐;制度反腐;利益约束中图分类号:D5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1-0061-03一、香港地区通过体制反腐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在透明国际公布的2004年全球政府清廉指数排行榜中,中国香港名列第14位,排在亚洲前茅。
香港反腐败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专门机构发挥了主要作用。
1974年,为了打击已经普遍发生的腐败现象,香港廉政公署正式建立。
香港廉政公署有三个职能处,即执行处、防止贪污处和社会关系处。
执行处负责接受举报、开展调查;防止贪污处负责研究相关法规制度;社会关系处负责廉政宣传和教育。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香港的反腐败取得了明显成效。
香港廉政公署拥有一支非常专业的队伍。
公署职员选拔严格,一名普通职员要求有两年半的实习期,实习期满通过考试之后才能成为正式职员。
公署还拥有电脑专家、会计师、律师、管理顾问、公共教育专业人士等,以破解贪污腐败者设置的各种障碍,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香港廉政公署具有广泛的举报信息来源。
公署对于举报人员给予保护,保密工作相当严密。
公署建立了24小时的投诉机制,鼓励公众举报。
公署成立初期,匿名举报占了60%-70%,后来,举报人增加了对公署的信任,署名举报的人员占了75%,并且都愿意配合调查。
韩国反腐败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作者:李志行洪秀旼来源:《管理观察》2016年第03期摘要: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完成了以经济起飞为核心的现代化过程,与此同时也滋生了社会腐败问题。
金大中在当选总统后的2001年为了防止腐败制定了《腐败防止法》,2002年成立腐败防止委员会,此后的2005年修订了《腐败防止法》。
2008年李明博政府根据《腐败防止与关于国民权益委员会成立和运行法律》成立国民权益委员会。
国民权益委员会是属于国务总理办公室的政府委员会,在韩国社会反腐败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并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腐败问题不断滋生的中国来说,韩国有不少经验与启示值得借鉴。
关键词:韩国腐败国民权益委员会一、韩国产生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现代化过程中,许多国家在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时,政治体制转型却严重滞后,如政府为了经济迅速发展而过度干预经济,在不同程度上扭曲了市场机制,并导致了不公平竞争的产生。
这就是说,想获得政府支持的企业和政府制定政策的相关公务员和主管部门的公务员之间极易形成寻租关系,很容易为腐败提供滋生的土壤。
伴随着韩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腐败的问题愈发严重,本文分析韩国腐败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方式。
韩国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现代化发展的国家,即韩国的市场机制在政府主导下才能发挥作用并且得到发展。
相对而言,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有着多方面的、强大的干预,同时政府强大的行政权力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许多韩国国民认为如果没有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就没有汉江奇迹,因此可以说韩国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模式是成功的。
但是实际上政府过度干预经济会在不同程度上扭曲市场机制,并由此引发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是与中国一样侧重人情文化关系。
韩茂潮提出,韩国人重视伦理亲情和家庭温暖,强调团结与集体主义,由此形成了韩国较强的民族凝聚力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①。
但是这种人情社会很容易造成腐败,由于韩国采用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政府官僚的权力较大,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关键是政府向企业或其他开发集团认可和许可过程中通过人情关系处理事务的情况严重发生,导致官和老百姓之间存在违和感。
总之,韩国20世纪这种现象很普遍,尤其是朴正熙、全斗焕、卢泰愚等军事独裁政权时期腐败问题非常严重。
因此1992年作为第一国民选总统的金泳三开始积极处理腐败的问题。
二、韩国建立国家反腐败专门机构:国民权益委员会为了化解日益增多的腐败问题,韩国逐步改革了与反腐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改革对腐败问题处理和预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腐败问题得到了有效的化解。
(一)成立背景从韩国20世纪60-80年代发展情况来看,军事独裁政权时期国民的民主化运动进程使民众对腐败的危害性认识和反对腐败的意识都有提升。
因此1992年金泳三掌权后开创了一条反腐败道路,即制度方面改革,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金融实名制等;1998年金大中当选总统后,在推行《防止腐败方案》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2002年创建了直属于总统的腐败防止委员会,2005年腐败防止委员会改称国家清廉委员会;2008年李明博掌权后通过政府委员会改革,根据《反腐败及其国民权益委员会成立与运行的法律》的规定于2008年2月29日成立国民权益委员会(简称:权益委员会),同时国民苦衷处理委员会、国家清廉委员会、国务总理行政审判委员会的职能陆续都归于国民权益委员会所有;目前,在韩国的国家机构体制中,与反腐败有关的机构是韩国国民权益委员会。
权益委员会是抑制腐败产生的政府机构,同时在现有的500多个政府委员会中属于核心委员会,即组织机构和人力规模以及职能范围较大。
(二)主要职能权益委员会是韩国专门反腐败机构,并且通过许多职能来防止腐败。
根据《反腐败及其国民权益委员会成立与运行的法律》第12条规定,权益委员会为了防止腐败制定措施和改善制度,同时依法执行政府公共机构腐败调查(第五项)、对公共部门的反腐败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第六项)、开展反腐败教育和反腐败斗争(第七项)、腐败行为举报和咨询(第十项)等活动。
而且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无论谁发现腐败行为直接向权益委员会举报。
若权益委员会受理案件中需要具体调查或向国家检察机关委办检查(第五十九条),权益委员会要对申报人身份有一定保障(第六十二条)。
此外,权益委员会为了保证委员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制定了严格的内部道德准则和监督制度。
总的来说,韩国权益委员会对预防国家领导干部及公务人员腐败和抑制腐败行为以及建设清廉社会方面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使得韩国清廉指数排名逐渐上升。
(三)运行效果韩国通过权益委员会成立采取了崭新的制度和反腐败模式,逐渐走向清廉。
按照《2014权益白皮书》分析,近年来权益委员会已经获得许多运行效果,本文将其运行效果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权益委员会提出制定相关反腐败清廉法律的要求。
权益委员会2011年通过国务会议提出制定“公职人员委托与私立追求禁止法”的必要性,此后权益委员会举行公开讨论会,同时听取专家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意见。
2013年7月通过国务会议,同年8月向国会提交,2015年通过国会制定和公布;第二,针对公共机构清廉度进行调查与评估。
权益委员会每年对公共机构清廉度进行调查与评估,清廉度调查与评估是指按照清廉因素调查公职人员腐败行为,对透明公正的行政业务处理方式等工作做综合性调查与评估。
2014年权益委员会对40个中央行政机构、17个广域自治团体、235个公共机关与相关机构、45个公共医疗机构、36所公立大学进行清廉度调查与评估,结果显示2014年综合清廉度指数为7.78(10分为最清洁,0分为最腐败)。
而韩国近年来清廉指数如下:2004年为8.46、2007年为8.89、2010年为8.44、2012年7.86②。
这些数据表明,从2004-2011年清廉数据都超过8分以上,意味着腐败之风在韩国已经得到有效遏制,虽然2012年以后清廉度指数小幅下降,但韩国还是由一个腐败国家逐步转向清廉国家;第三,权益委员会进行腐败影响评估。
腐败影响评估是指中央行政机构从立法到国会提交法案的阶段时期内,权益委员会分析法律内容是否会引发腐败,同时分析会引发腐败的因素。
权益委员会公布,2014年共进行了1889件腐败影响评估,其中查到137件法律内容存在230件腐败隐患,权益委员会对相关机构进行劝告,督促改善。
三、启示与借鉴腐败问题是世界公认的难题。
如何改革和完善反腐败法律和制度,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中韩政府一项艰巨的工作。
韩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腐败法律和制度不断发展,日趋完善。
在政府支持下,韩国推出了强制性的反腐败计划,2002年成立国家腐败防止委员会,2008年成立国民权益委员会,随后腐败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腐败防止方面的工作也十分具有成效。
相比而言,中国与韩国一样正在推行政府主导型的现代化,由此同样也出现了现代化过程中愈演愈烈的腐败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反腐败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反腐败任务依旧相当艰巨。
因此韩国反腐败制度、体制的建设及其运行的经验和教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中国反腐败制度和体制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通过反腐败和防止腐败专门机构建设分析总结出经验借鉴的三个方面:第一,韩国权威而独立的反腐败机构“国民权益委员会”的设立,增强反腐败机构的整合性、独立性与权威性也应是中国未来反腐败制度和法律建设的重要方向。
韩国权益委员会是属于国务总理办公室的政府委员会,独立于其他部门,直接向总理负责。
于此可见,权益委员会保证反腐败机构独立性的同时也为其赋予了巨大的法律上的权力。
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专门反腐败机构,涉及腐败案件大都归入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国家司法机关、政府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或国家预防腐败局来处理。
这就是说,中国反腐败工作一方面缺乏针对反腐败问题处理的专门机构,另一方面许多机构一起管理和处理问题容易造成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逃避责任,再加之工作人员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无法及时、公正和有效地化解腐败问题。
因此中国应当逐步建立专门反腐败机构,改变腐败问题处理的集中化和专业化的现状。
韩国权益委员会可以成为一个借鉴的样板。
第二,腐败问题解决需要依法进行。
韩国政府不仅制定了相关反腐败法律,如《腐败防止与关于国民权益委员会成立和运行法律》,还制定了专门针对防止腐败产生的法律,如《公务员行动纲领》《关于腐败财产没收与恢复特别法》。
这些法律规定了腐败问题的解决路径、机构、程序,为依法解决腐败问题提供了法律基础。
中国到目前为止虽然已制定了大量涉及反腐败与防止腐败的法律法规,但还缺乏有关反腐败专门性的法律法规。
因此,应当制定有关反腐败与防止腐败的专门法律法规,明确腐败管理和处理的路径、机构、程序和规范,使腐败处理和管理有法可依。
第三,政府选择科学的反腐败制度。
权益委员会通过科学的调查和评估遏制腐败,如权益委员会针对公共机关每年举行的清廉度评估和各种调查都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并将每年分析的结果在网站上公布,国民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每个政府机构的清廉程度,同时又可以参与权益委员会举行的反腐相关讨论会或通过网络进行举报、提出建议。
由于中国是不同的机构接收腐败案件,不同的机构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解决腐败问题,因此腐败问题解决过程中民众的参与较小,导致民众不能及时了解腐败的危害性。
总之,韩国的反腐败道路在曲折中前行,最终走向了一条光明正确的道路,现行中国的反腐败道路道阻且长,但可以向韩国学习和借鉴经验,即政府主动建立专门反腐败机构,制定科学明确的反腐败制度,争取使中国早日成为清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