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绢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7
《洗手绢》教学设计《洗手绢》教学设计(通用12篇)《洗手绢》教学设计篇1【教学准备】手绢若干、音乐《洗手绢》、播放器、各种乐器。
【教学过程】一、播放《洗手绢》歌曲,请幼儿与妈妈合作表演各种动作进入教案室。
二、分组讨论,感受歌曲旋律。
分组讨论:平时妈妈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请幼儿边听歌曲边按节奏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肩。
三、引导妈妈教幼儿洗手绢。
请妈妈出示手绢,引导幼儿学习洗手绢的方法:脏的地方用力搓,不太脏的地方轻轻搓。
四、引导妈妈和幼儿为歌曲创作新动作并表演。
五、引导幼儿和妈妈一起,边听音乐边尝试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六、鼓励幼儿和妈妈一起跳舞,表现快乐的心情。
洗手绢儿歌: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裳,我也来,呀的呀的咿的喂,呀的呀的咿的喂.白手绢,花手绢,天天洗来,天天晒,呀的呀的咿的喂,咿呀咿的喂. 《洗手绢》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1、歌曲:洗手绢2、歌表演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轻松、连贯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并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清洁的思想教育。
2、通过歌表演,用动作感受旋律的高低,表现学生劳动时的愉快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及歌表演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学唱歌曲:1、导入:你在家是否帮爸爸妈妈干活?长干那些家务活?自己能干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你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回答问题,并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4、教唱法学唱歌曲。
5、歌曲处理: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认为是怎样演唱?学生自己得出:要唱得轻松、活泼,表现劳动的欢乐情绪。
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
练唱三、歌表演:1、请学生用手绢做一做洗手绢的动作。
2、师带领学做“挽花”,准备手势兰花掌,掌心向上,小指带手掌由外向里、向下,转腕一圈成掌心向下,然后压腕立掌。
3、请学生2人为一组,做一做书上的动作,并试着将书上的动作连起来。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
2024年中班音乐洗手绢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歌曲《洗手绢》,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洗手绢》,掌握洗手绢的方法。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把握,洗手绢动作的熟练度。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洗手绢》的音乐和歌词。
2.洗手绢的道具。
3.教学场地布置:干净、宽敞。
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洗手绢》,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歌曲里唱的是什么?”2.歌曲教学(1)教师展示歌曲课件,带领幼儿学习歌词,注意引导幼儿掌握节奏。
(2)教师示范洗手绢的动作,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同时进行洗手绢的动作。
3.歌曲巩固(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每组轮流演唱。
(2)教师挑选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单独演唱,给予表扬和鼓励。
4.游戏互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洗手绢接力”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2)教师设置障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2)教师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幼儿对歌曲《洗手绢》的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较高。
3.游戏互动环节,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也培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歌曲和洗手绢动作,巩固所学内容。
2.课后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洗手绢比赛,评选出“洗手绢小能手”。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互动情况。
2.歌曲演唱:评价幼儿对歌曲《洗手绢》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节奏和动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洗手绢》,掌握洗手绢的方法。
(1)教师与幼儿互动:教师唱一句歌词,幼儿跟唱,如:“洗手绢,洗手绢,轻轻搓一搓。
”教师问:“我们的小手绢脏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呀?”幼儿回答:“洗手绢。
幼儿园大班洗手绢优质教案(5篇[修改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道洗手绢的重要性,掌握洗手绢的正确方法。
2. 培养幼儿自觉保持个人卫生的好习惯,增强自我服务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生活实践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洗手绢的清洗方法及注意事项。
重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洗手绢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洗手液、肥皂、洗手绢、毛巾、盆子等。
2. 学具:每人一块小手绢、洗手液、肥皂、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洗手绢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为什么我们要洗手绢?洗手绢的好处有哪些?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洗手绢的正确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洗手绢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游戏环节(5分钟)设置一个“洗手绢比赛”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洗手绢的正确方法2. 内容:a. 洗手绢的重要性b. 洗手绢的正确步骤c. 洗手绢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洗手绢的正确方法。
b. 连续一周,每天用正确的方法洗手绢,并记录感受。
2. 答案:a. 洗手绢的正确方法:用水湿润手绢,涂抹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双手揉搓手绢,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b. 记录感受:观察手绢的清洁程度,感受洗手绢后的舒适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洗手绢的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
但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熟练、步骤不清晰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洗涤间,了解洗涤用品的用途。
b. 开展“我是卫生小能手”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庭、学校中积极参与卫生工作,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互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学难点:洗手绢的清洗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手绢的起源、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学习正确洗手绢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小学中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教室、洗手间五、教学材料1. 手绢若干(不同颜色、图案)2. 洗手液、肥皂、洗衣粉3. 水桶、洗衣盆、晾衣架4. 教学PPT或图片5. 记录本、笔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块手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手绢是一种常见的日用品,主要用于擦拭汗水、灰尘等。
2. 讲解手绢的历史和文化- 利用PPT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手绢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
- 讨论手绢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友谊、爱情、祝福等。
3. 学习洗手绢的方法- 教师示范洗手绢的正确步骤:先用水打湿手绢,然后加入适量的洗衣粉或肥皂,用手揉搓,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洗手绢,教师巡回指导。
4. 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洗手绢的实践活动,每组负责一块手绢,按照学习到的步骤进行清洗。
-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5. 总结与反思- 学生分享洗手绢的经验,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1. 复习巩固- 教师提问:洗手绢的步骤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洗手绢的重要性。
2. 手绢创意设计- 教师分发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手绢的创意设计。
- 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手绢。
3.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提问、回答、实践等。
中班韵律活动洗手绢详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韵律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小韵律》,详细内容为《洗手绢》。
通过活泼可爱的儿歌,结合动作表现,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洗手绢的基本动作,提高他们对日常生活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洗手绢的基本步骤,学会自己洗手绢。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力,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性。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洗手绢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教学重点:掌握洗手绢的基本步骤,能独立完成洗手绢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绢儿歌音乐、洗手绢道具、图片。
2. 学具:手绢、小盆、水、肥皂。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洗手绢的场景,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洗手绢的基本步骤。
教师展示洗手绢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洗手绢的动作。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洗手绢儿歌,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学习洗手绢动作。
教师示范洗手绢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幼儿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洗手绢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挑选部分幼儿进行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教师强调洗手绢的重要性,提醒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1. 《洗手绢》2. 内容:洗手绢步骤:湿、搓、冲、拧、晾洗手绢动作要领:连贯、协调、轻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帮爸爸妈妈洗手绢,并讲述洗手绢的步骤和动作要领。
2. 答案:洗手绢步骤:湿、搓、冲、拧、晾;动作要领:连贯、协调、轻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结合家庭生活,让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同时,可以开展其他生活小韵律活动,如刷牙、洗脸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洗手绢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幼儿园小班音乐《洗手绢》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小班音乐课程中《洗手绢》作为教学内容。
该内容属于音乐活动章节,旨在通过歌词、旋律、动作结合,培养孩子们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歌曲《洗手绢》歌词、旋律,以及相应肢体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歌曲《洗手绢》歌词、旋律及动作。
2. 培养孩子们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3. 教育孩子们养成讲卫生、爱劳动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洗手绢》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重点:歌词记忆、旋律掌握以及动作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录音机、洗手绢道具。
学具:小毛巾(代替洗手绢)、音乐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扮演一位忙碌妈妈,在洗衣服。
孩子们围观并询问我在做什,我趁机引导他们关注洗手绢过程。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唱歌曲《洗手绢》歌词,让孩子们跟随我一起唱。
(2)教授歌曲旋律,用钢琴伴奏,让孩子们感受音乐韵律。
(3)示范歌曲动作,并引导孩子们一起模仿。
3.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歌曲中难点动作,我进行详细讲解,并分解动作,让孩子们逐步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练习,我在一旁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地方。
5. 展示环节(5分钟)每组孩子轮流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其他孩子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洗手绢》2. 歌词:(1)洗手绢,洗手绢,妈妈洗得白又净。
(2)小手绢,飞起来,我们一起跳舞。
3. 动作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习歌曲《洗手绢》,并邀请家人一起跳舞。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孩子们对歌曲《洗手绢》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动作协调性方面,部分孩子仍需加强练习。
今后,我将针对这一点,设计更多练习环节,以提高孩子们动作协调性。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更多关于洗手绢歌曲和动作,让孩子们在掌握基本技能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洗手绢,了解洗手绢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洗手绢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
难点: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洗手绢、清水、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干净、宽敞的教室,适宜进行音乐游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洗手绢,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洗手绢的用途和重要性。
2. 学习洗手绢的使用方法:教师演示洗手绢的使用过程,引导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音乐游戏: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边洗手绢边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4.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洗手绢的使用方法和音乐游戏的过程,强调讲卫生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洗手绢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对作业完成情况的了解,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洗手绢的情况,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共同培养幼儿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洗手间,了解洗手间的卫生设施,让幼儿亲身体验洗手绢的过程,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幼儿的安全,避免在音乐游戏中发生碰撞等意外情况。
2.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难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3. 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营造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2.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洗手绢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创意,设计自己喜欢的洗手绢图案。
第1篇一、课程背景洗手绢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洗手绢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会一项实用的生活技能,还能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洗手绢的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洗手绢的步骤和方法。
- 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洗手绢的整个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洗手绢。
-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增强生活自理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洗手绢的步骤和方法。
- 洗手绢时的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使用洗涤剂。
- 如何将手绢洗得既干净又美观。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洗手绢的演示视频或图片。
- 洗涤剂、肥皂等洗涤用品。
- 清水、盆子等洗涤工具。
- 学生洗手绢的示范。
2. 学生准备:- 准备一块干净的手绢。
- 了解洗手绢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新课1. 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一块干净的手绢,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块手绢是如何变得这么干净的吗?”- 引导学生思考洗手绢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学习洗手绢的步骤和方法1. 观看演示:- 教师播放洗手绢的演示视频或展示洗手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洗手绢的步骤和方法。
2. 讲解步骤:- 教师详细讲解洗手绢的步骤,包括浸泡、搓洗、漂洗、晾晒等。
3. 示范操作:- 教师现场示范洗手绢的过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1.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盆子、一块手绢、洗涤剂等。
- 学生按照所学步骤,分组进行洗手绢的实践操作。
幼儿园大班洗手绢教案(5篇[修改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洗手绢的重要性,知道洗手绢可以去除污渍,保持手部卫生。
2. 使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绢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洗手绢。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正确的洗手绢方法。
难点:让幼儿养成主动洗手绢的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绢的图片、洗手绢的步骤图、手绢、水盆、肥皂、毛巾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手绢、水盆、肥皂、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洗手绢的步骤图,详细讲解洗手绢的方法,并强调每一步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洗手绢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在洗手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我会洗手绢2. 内容:(1)洗手绢的重要性(2)洗手绢的正确方法(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用自己的手绢练习洗手绢,并告诉爸爸妈妈洗手绢的重要性。
答案:洗手绢可以去除污渍,保持手部卫生,预防疾病。
2. 拓展延伸:观察家里其他需要洗的物品,了解它们的洗涤方法,并与家人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师在讲解洗手绢方法时,应将步骤细化为:湿手绢、涂肥皂、搓洗、冲洗、拧干、晾晒。
针对每个步骤,教师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并示范动作,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确保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绢方法。
教师要强调洗手绢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洗手绢对个人卫生的影响。
通过设置实践情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洗手绢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洗手绢的意愿。
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监督和指导幼儿完成作业,培养幼儿在家庭中主动洗手绢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情景,例如:“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去公园玩,手绢弄脏了,我们要怎么把手绢变干净呢?”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认识到洗手绢的必要性。
幼儿园中班《洗手绢》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生活教育课程,涉及教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洗手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通过洗手绢活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自信心。
3. 增强幼儿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洗手绢的折叠方法及清洗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绢教学视频、洗手绢样本、清洁剂、毛巾。
2. 学具:每人一条小手绢、清洁剂、小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洗手绢样本,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为什么我们要洗手绢?洗手绢的好处有哪些?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洗手绢教学视频,引导幼儿观看并学习洗手绢的正确方法。
(2)教师现场演示洗手绢的折叠、清洗、漂洗、拧干等步骤,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操作练习洗手绢,教师巡回指导。
4. 分组讨论与展示(10分钟)(1)幼儿分组讨论:如何才能把洗手绢洗得更干净?(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员补充。
六、板书设计1. 洗手绢的正确方法:(1)折叠手绢(2)用水湿润(3)加入清洁剂(4)轻轻揉搓(5)漂洗干净(6)拧干晾晒2. 注意事项:(1)洗手绢时要注意力度,避免损坏手绢。
(2)清洁剂要适量,避免残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帮妈妈洗手绢,并记录洗手绢的过程。
2. 答案:(1)洗手绢的正确方法(同板书设计)(2)注意事项(同板书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能够掌握洗手绢的基本方法。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清洁剂的用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是生活小能手”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多参与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开展“关爱家人”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关爱家人,为家人分担家务。
教学设计《洗手绢》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洗手绢》,感受并能表现劳动的快乐,表达“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指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情绪及轻而柔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适当地加以表演。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来创编歌曲动作,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幸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用具:CAI课件,挂图,录音,ppt课件。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表演歌曲《洗手绢》。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有利途径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游戏方式导入叠手绢: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对,这是一只用小手绢叠成的小老鼠。
那小手绢是怎样的呢?(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小手绢的特征,说说
喜欢小手绢的原因以及手绢的用途。
)同学们讲得真好。
手绢的用途的确大,时时处处缺不了它,爱清洁、讲卫生,我们不能小看它。
相信在我们学过这首歌曲后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手绢游戏
你看,小手绢,四方方,叠来叠去变花样。
(双响筒伴奏)我的小手绢能变成一只小老鼠,那你的小手绢呢?
别告诉我,用你的小手来说话。
请拿出你的小手绢,快快让它变花样。
引导学生在音乐中玩叠手绢游戏。
(放录音)
有的小朋友动作非常快,来,你们互相交流一下……。
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加油喽!你愿意为谁加油?请喊出它的名字来为他加油。
一二,XX X快快快,XX X快快快。
(灵活掌握)
三、学唱歌曲《洗手绢》
为了表扬大家的巧巧手,老师想请大家来看一副美丽的图画,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1、边念歌词,边布置画面:
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也来。
白手绢,花手绢,自己洗来自己晒。
2、谁能学着老师的样来介绍一下这副画的内容?(可分段进行念歌词模仿)
3、全班同学朗读歌词。
4、勤劳的孩子红红从小就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看,她洗得多带劲啊。
谁能来模仿一下明明洗手绢的情景。
5、初听歌曲。
完整的感受歌曲旋律。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动听的《洗手绢》吧。
学生一边听,老师一边出示多媒体歌词。
6、这么好听的歌,老师也忍不住想来唱唱,大家想不想听?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跟老师一起做动作,如果老师唱得好大家就给我点掌声好吗?
7、教师范唱歌曲。
8、生学唱。
先是学生分组唱,再由学生指名唱。
在学生学唱歌曲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并做好示范。
(1)、引导“哎啰”的正确演唱方法:你在演唱“哎啰”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在演唱前面几个“哎啰”的时候要有劳动的感觉,可能会有点累,但是心情却很好,欢快地,活泼地,最后一句是洗完后成功的高兴的感觉。
(2)、第一、二乐句的一字多音处。
8、学会后,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9、请完整有感情的表演歌曲。
10、师生共同演唱,表达对歌曲的感情。
四、拓展,聆听“劳动最光荣”的歌曲
看着大家表演得这么逼真,是不是平时经常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啊?都干些什么?引导学生交流。
1、你能把你干的家务活用歌曲唱出来吗?(1—2个回答)
2、为了能让所有的小朋友都上台表演,老师请每组的小组长组织小朋友一起讨论,一起表演帮家长干的一种活,比一比,哪一组表演得最有特色。
3、请小组分别进行表演。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让老师知道了我们班小朋友有这么多劳动能手,希望同学们唱会这首歌,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劳动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幸福和快乐。
我们都要成为爱劳动的好孩子。
同学们一定能做到对吗?好,让我们共同欣赏“劳动最光荣”,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共同体验劳动的快乐吧!
六、聆听“劳动最光荣”,边表演边离开教室
汇报课教案《洗手绢》
官厅九年制学校
赵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