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华《彼得大帝改革的双重效应》
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1672.6.9~1725.2.8),俄 国沙皇,亦称彼得大帝。沙皇阿列克 谢·米哈伊洛维奇之子。1682年与异母 兄伊凡并立为沙皇。由于彼得年幼、伊 凡痴钝,由伊凡的姐姐索菲亚摄政。少 时随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外普列奥布拉任 斯基村,酷爱军事游戏,建立“少年 军”,编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兵团和谢 苗诺夫斯基兵团(后来这支队伍成为俄 国的禁卫部队)。常与附近外国侨民来 往,从中学习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
压力下的辉煌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徐丹
内部——传统主义危机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 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 4、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 23.6%。
外部——两个压力圈
彼得改革的动力来自一种压力,这种压力由两方面 构成,一方面是以波兰、瑞典、土耳其为代表的近邻 。他们的军事实力强于俄国,由他们组成的一个包围圈 割断了俄国与世界的联系。……压力的另一方面,这就 是大西洋沿岸以英国、法国、荷兰为代表的西北欧民 族,大约从16世纪开始,这些民族对内统一了王权,发展 了工业和商业,对外开拓了世界,逐渐崛起,对俄国构成 了第二个压力圈。
同样的起点,不一样的结局
合作探究: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国由弱而强,
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康熙帝开创的“康乾 盛世”却被称为“落日的余辉”。为什么会造 成这两种不同的结局?
康熙
彼得一世
同样的起点,不一样的结局
面向世界 , 走向世界者 , 即便不执世 界之牛耳 , 亦能分享其好处 ; 远离或隔绝 于世界者 , 即便是千年的文明古国 , 亦免 不了走向落后挨打 。
——陶惠芬《俄国彼得大税种非常多, 有婚礼税、服装税、过桥税、胡须税、 离岸税、靠岸税、人头税等。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