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安全用药
- 格式:doc
- 大小:47.01 KB
- 文档页数:9
安全用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安全用药》是鲁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健康地生活》中第二章《用药和急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主要介绍了生活中基本的用药常识,本节课着重介绍药品的分类及使用安全两个部分。
所以首先介绍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在掌握了分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基础之上,再展开对使用药品说明书的学习和讨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在生活实际中患病,可以正确判断购药的途径及如何安全用药的目的。
对于人的健康来说,药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药物不是食物,药物的使用远比吃饭更为复杂,该吃药不吃,或者滥用药物,对人的健康都是有害的。
我们知道。
现在迷信药物,滥用药物的实例在不断的发生,因而,这节课,说服学生能够正确的的就医、用药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情分析对于药品学生并不陌生,他们也有过不少生病后用药的经历,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在医生和家长的叮嘱下用药的,很少有人独自去医院或药店有过买药的经历,而对于用药前对于药品说明书的使用也比较容易忽略,而药品一旦使用不当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所以非常有必要向学生普及安全用药的知识。
关于安全用药的知识本身并不难,在教材中都是文字的描述,如果让学生自学,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也容易被学生忽略。
而本节课讲学生分组,在情境中展开教学,则能大幅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更有效的让学生掌握安全用药的知识并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能够通过药物的包装辨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能够正确读出药品说明书中的有关功效、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享成果、交流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安全用药,能够主动为家庭准备小药箱。
2、通过了解用药存在的危险性,树立安全用药的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分,药品说明书的使用;难点:根据给定情境设计小药箱;六、板书设计安全用药一、药品分类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2、中药与西药二、读懂药品说明书三、设计家庭/旅行小药箱。
初二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用药和急救第一节安全用药》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认识,学会看“使用说明书”。
结合日常生活事例来认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配置“家庭小药箱”。
2、通过“安全用药”的合作学习和交流,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区别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和述安全用药的常识【重点难点】1、通过资料分析,学会读懂药物使用说明书2、通过设计小药箱,展示设计成果,学会安全用药的常识【学法指导】结合学习目标和课本插图,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知识链接】人体免疫系统组成和作用【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最近老师身体有点不舒服,头疼,打喷嚏,嗓子干痒,咳嗽,今天请有经验的同学帮我参谋参谋,我这是怎么了?你们怎么知道的?你们平时也感冒过吗?那是怎么治好的?学习任务一:学会安全用药12、自主学习(1)自己看书64页,说一说你对“是药三分毒”的含义的理解?(2)安全用药指的是什么?(3)什么是处方药,什么是非处方药?它们有什么区别?3、合作交流,集体冲关:(1)看课本65页资料分析:新速效感冒片说明书和牛黄解毒片说明书。
小组讨论:资料分析的讨论题1、2、3、4。
小组内讨论组员收集来的药物使用说明。
讨论完成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各自的讨论结果。
学习任务二: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1学习任务三;知识运用1、.合理用药的意义有( )A、防治疾病B、保障健康C、挽救生命D、以上三项都是2下列药物属于西药的( )A、薄荷B、白果C、枸杞D、甲硝唑3、是药三分毒正确的理解是( )A、凡是药物都有三分毒性B、凡是药物都有七分治疗作用C、凡是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D、以上都不是4、.下列用药方法正确的是( )A、为使病情好转私自加大药量B、在每日服药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服药次数C、服药期间饭前饭后无所谓,二者可任意选择D、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改变.5、晓明到医院看病,开了一些药回来,但是还没把药吃完病就好了。
第五课安全用药《学校公共卫生教育》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药品的种类及不良反应。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3.练习读懂药物使用说明或标签,提高学生的防病治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1、安全用药的常识。
2、练习读懂药物使用说明或标签。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材料。
2、学生自备一种药品(带说明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药品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品,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准备一些常用药是非常必要的。
正确使用药品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防治疾病,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药呢?这节课一起来学习。
二、新授带着以下三个问题读课文:1、什么是药品?药品有哪些种类?2、药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3、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药?通过阅读课文内容,独立或者讨论出答案,自主学习2分钟,教师巡视。
三、交流1、药品。
①什么叫药品?板书:预防、诊断、治疗疾病。
预防的药品有哪些?举例说明:如疫苗、板蓝根。
诊断作用的药品有哪些?如:结核菌素试验就是帮助诊断是否患有结核病。
治疗的药品很多很多。
如:感冒药、退烧药等等。
②种类:分三大类:中药、西药、中成药。
看一下你带的药品属于哪类?中药(中草药),有没有带中药的?中成药(中草药炮制),主要成份是中草药,谁带的是中成药?如板蓝根、金银花、大青叶等。
大多数带的都是西药(化学药品)。
药品从形态上可以分为:固体、液体、软膏。
你们带的都是固体。
药品从给药途径上可以分为:口服制剂、注射剂、外用制剂。
你们带的都是口服的药品。
(板书:口服、注射、外用)注射剂还可以分为:肌肉注射、静脉注射。
与口服药品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安全?国内外医药专家建议遵循这样的原则:能口服治疗的药物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选择静脉注射。
滥用静脉注射后果严重。
想一想,你们从小到大为了治疗感冒,静脉注射过几次?2、不良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品都有不良反应。
那药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①毒副作用:一般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如链霉素,可导致耳聋。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安全用药教案设计章节:第一章安全用药的基本概念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安全用药的基本概念,知道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药物的习惯,提高药物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药物的基本分类,了解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1. 安全用药的基本概念。
2.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3. 药物的基本分类及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难点:1. 药物的基本分类。
2. 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药物的定义,引出安全用药的概念。
2. 讲解安全用药的基本原则,如因病而异、适量、遵医嘱等。
3. 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举例说明不合理用药可能导致的后果。
4. 讲解药物的基本分类,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等。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药物,并判断其属于哪种分类。
第二课时:1. 讲解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副作用、过敏反应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应对药物不良反应,如及时就诊、停药等。
3. 讲解如何正确阅读药物说明书,包括药物成分、用法用量等。
4. 课堂练习:让学生模拟阅读药物说明书,判断其正确性。
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做到安全用药。
三、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考察学生对安全用药知识的掌握。
2. 课堂练习表现,考察学生对药物分类和不良反应的了解。
3. 学生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本章内容较为重要,需要学生掌握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举例生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其学习兴趣。
加强对药物分类和不良反应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阅读药物说明书,做到安全用药。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安全用药常识》2. 教辅资料:药物说明书样本、药物不良反应案例等。
3.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安全用药教案设计章节:第二章常见疾病与药物对应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
课题名称第一节安全用药课时安排共 1 课时备课时间5月11日第 1 课时授课时间5月13日教学目标1.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生活常识,注意安全用药。
教学难点科学知识指导生活。
课前准备搜集自己家里的药盒及说明书。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今年春天,非典型性肺炎传染病一度流行,这次经历使我们对传染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场疫情,同学们是否还有其他的感受或获得了某些启示呢?生1:我非常崇拜医生、护士,长大也要当受人尊敬的白衣战士。
生2:我感觉到抵抗疾病,健身保健是关键,我们必须提高身体素质。
生3:大家一定还记得发生在非典时期的这样一件事,青岛的一家报纸搞了一个活动,买报纸送消毒液,由于这种消毒液的样子很像滴眼液,有顾客将其滴到了眼里,由此与这家报纸产生了纠纷。
我由此受到启示,我们用药时一定要小心,注意用药安全。
生4:感到自身医学常识的缺乏,急需补充。
生5:看报道在非典时期,有些人怕上医院,遇到病症不及时就医,而是迷信一些偏方、求神拜佛之类的方法,延误了治疗的时间,危及生命。
因此我们不能有封建迷信思想,应尊重科学。
师:不管是长大了要做一名受人尊敬的白衣战士,还是为了同学们健康地成长,我们都应从小了解一些医学知识和安全用药的常识。
老师也调查到一组数据,请同学们一起来反思一下。
生:(观看课件展示,集体朗读,被震撼)据统计,我国每年5000多万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入院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其中50万人是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致死的人数每年约有万人,比传染病致死的人数还要高出数倍。
据调查,我国现有的180万聋哑儿童中,有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的:我国1000万聋哑人中,60%~80%也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
师:可见安全用药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生活中的各种疑问,共同来了解一些安全用药方面的知识。
二、授课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或家人、朋友的一些亲身经历,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身体不适或诸如感冒、腹泻之类的小病困扰时,通常都是怎样处理的?生1:我发烧时爸爸妈妈就领我去医院打吊瓶。
生2:我感冒时不用去医院而直接去就近的药房买药吃。
生3:我经常胃疼,家里就有胃必治,胃疼了就吃两片。
师:自己或家人在生一些小病时,一般都不用去医院,而是直接吃两片药就好了,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够及时治病,不会耽误学习和工作。
这样做是可以的,但前提条件是家长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我们日常通常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这些用药常识对症下药的呢?生:生活积累、朋友介绍、药店顾问、广告……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兴趣。
靠学生列举的反例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对自己常用药的交流介绍,同时增加常用药物的使用常识)师:我们平常用过的药有感冒药、消炎药,还有哪些?生:(了解更多的常用药)(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师:这些药物一般都是哪类?治疗什么病的?生:大都属于治疗伤风、感冒、咳嗽、头痛、牙痛、肌肉和关节疼痛、消化道不适、鼻炎等过敏症状及营养补剂等。
师:这些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生:主要用于治疗或缓解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病。
师:这些药物我们一般在哪可以购买到?生:医院、药店、大超市。
(一)非处方药与处方药师:同学们提到的这些家庭中常见的药物,都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我们称之为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英语称Nonprescription Drug,是指应用安全、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需医生处方在药店中即可买到的药品,在国外又被称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 the counter),简称OTC,这已成为全球通用的俗称。
非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或缓解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
师:爷爷、奶奶操劳了一辈子,难免会有一些老年病或顽疾,在家里也放有一些常备药,同学们一定都很关心自己的爷爷和奶奶,你知道他们常备的药有哪些吗?这些药又是以什么方式取得的呢?生1:我奶奶有心脏病,口袋里常装着速效救心丹,我也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
生2:我姥爷有糖尿病,把医院医生给开的胰岛素拿回家,在家里我妈妈给注射。
生:……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像同学们刚才提到的一些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药物必须在医院凭医生的处方才能获得,或凭处方由大的药店购得,他们和我们刚刚学到的非处方药不同,我们叫它“处方药” 。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处方药英语称Prescription Drug, Ethical Drug)。
那些药理作用强、用于治疗较重疾病、易引起副反应的药品,限定为处方药,病人必须去医院,经医生明确诊断后,凭处方取药,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或监护下使用。
如: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降血压药、治冠心病药、治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等,以及经注射途径使用的各类药品。
师:刚才我们一起交流了身边常见的“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哪位同学又知道OTC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呢?生:(都不知道)师:(小结)“处方药”“非处方药”概念首次出现在1938年的美国国家食品药品化妆品条例中,缘由是一起药物安全事故。
1951年,美国颁布了Durham-Humphrey 修正案,规定了OTC的分类标准,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OTC制度。
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采用这种方法来管理药房和药品,这也是我国国家药品管理的要求和趋势,虽然现在只有少数药房是这样做的,但以后所有的正规药房都必须采用这两个名称。
所有的处方药,都需要医生开的诊断证明和药方,才可以购买,就像在医院的药房一样。
而非处方药则可以任意购买,然后按照药品说明使用。
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备一定的医学和药品的常识,学会阅读和使用药品使用说明书已经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了。
(二)药物使用说明书的使用师:你知道什么是中药和西药吗?老师请同学们从家里的常备药中带来带完整包装的中药和西药各一种,你准备好了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每人带来的药物,小组进行交流自学,学习阅读和使用药物使用说明书。
每组选出一位记录员,记下小组讨论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
生:(小组活动分析资料,解读药物使用说明书中的重要信息)师:(引导提问)1.你能分辨哪些是中药,哪些是西药吗?你是怎样分辨的?2.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中有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非常重要?3.小组活动中,注意记录药物的使用说明书解读中遇到的问题。
生:(四人小组活动)第一步:小组自学,教师导学。
四人组结合手中的药物初步解读,找出难点。
第二步:组间交流。
(实物投影)组间交流阅读心得,小组活动中,关于药物的使用说明书遇到陌生概念、名词,及时提出,在教师引导下共解疑问。
在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利用随时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例:生产批号、有效期和失效期。
生产批号:国产的生产批号一般由6~8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表示生产年份,紧接后两位表示生产月份,最后2~4位表示该药是第几批。
有效期:指药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保证药品质量的期限。
一般来说药品的有效期为1~5年,没有规定或标明有效期的药品一般按5年算。
失效期: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其质量不符合国家认可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不能继续使用的日期。
随时练:1.“有效期为1999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7月31日2.“失效期为1999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6月30日3.“有效期990701”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7月1日4.“批号为 970521,有效期为2年”表明该药是1997年5月生产的第21批,则该药可使用至 1999年5月31日师:(小结)一个完整的药品包装盒上或瓶签上印有标签说明,在包装盒内有一份说明书,如为OTC产品,病人可根据使用说明书上的内容,选购适合自己病情的药品进行使用,所以药品说明书就是指导用药的最重要的信息,按照说明书要求用药,才能达到安全有效地治疗和缓解一些常见病症之目的;但如非OTC产品,病人切不可凭借一份药品说明书擅自“对号入座”,乱用药物,而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师:(进一步导学提问,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关于安全用药,你还有哪些问题希望与大家讨论?生:(作业交流:课前累积,从网上或其他途径查找有关安全用药的资料,可用你问我答的形式进行)生:(随时练:检查知识达标情况)【小小药箱】(能力达标)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一些医学常识,设计出科学的家庭药箱、旅行药箱。
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一些医学常识,对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轻微病症(如感冒、腹泻……)进行自我诊断,安全用药。
(三)家庭用药、家庭小药箱的设计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旦有小伤小病时,只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用药常识,自己可以根据标签、说明书随买随用,比上医院要请假、挤车、排队诊治、取药、化验检查等省时、省力、省钱。
随着我国医疗保健费用的调整,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已是必然。
我们每个家庭为备急用,总是多买些药作为家庭备用药,建立家庭小药箱,以便偶尔用之。
生:(同学间家庭小药箱展示)(小组活动: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家庭小药箱)师:(引导提问)1.(总结)通常家庭常备药有哪些?都是OTC吗?2.你能否从使用说明中概括出一些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3.怎样的家庭小药箱才是布局科学,使用合理的?生:(四人小组活动)第一步:小组交流、讨论、分析。
交流各家储备药物的清单及药品的保存方式,了解更多的常用药物,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家庭药物储备容易出现的问题,从中吸取启示,以便进行改进设计。
第二步:小组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利用已获得的药物知识和安全用药常识,小组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家庭小药箱。
第三步:组间互动。
比比哪个小组设计的家庭小药箱设计更合理。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讨论各组方案,最终制定出优化方案。
同时交流药物保存的基本方法。
师:(小结)(投影)家庭小药箱的分类。
医疗用具消毒纱布、消毒棉、胶布、温度计等外敷药各种药膏、药水、药油、创伤烧伤药等内服药感冒药、退热镇痛药、消炎药、腹泻药、解痉止痛药、镇静催眠药、维生素急救盒硝酸甘油、复方降压片、心痛定、硝酸异戊酯由于患者缺乏对药物基本知识的了解以及家庭保存条件的限制,不能按药物的特性加以贮存保管,有些药物因吸潮、霉变、过期而造成浪费。
因此家庭用药不宜久备,不宜多备,在保管上要按照药物的理化性质,采取避光、防湿、低温、密闭等相应措施,经常查看、更换、确保家庭备用药品的质量。
为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家庭中不仅应拥有科学合理的家庭小药箱,还应建立自我保健用药记录卡,详细记录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所生疾病发展过程、所用药品名称、用法用量以及用药前后变化情况等内容,作为自身保健档案资料,通过这样不断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科学、合理使用非处方药物、提高健康素质将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