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生物第六章 遗传与人类健康第二节 遗传咨询与优生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七
- 格式:docx
- 大小:982.54 KB
- 文档页数:1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评课稿1. 引言本评课稿旨在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材中的《遗传与进化》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进行评价,分析该课程在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教材内容分析《遗传与进化》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是高中生物必修2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介绍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组成和分布。
主要内容包括:• 2.1 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介绍了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染色体的组成,包括染色体的核心部分-染色质,以及染色体上的基因。
• 2.2 基因的分布与排序:讲解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方式,包括单基因和多基因的排列方式,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
• 2.3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变异:探讨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变异形式,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以及变异对遗传的影响。
3. 教学目标分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理解染色体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方式和排序规律;•掌握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变异形式和对遗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这些教学目标,学生将能够在遗传和进化的领域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重要性和变异对遗传的影响。
4. 教学方法分析在教学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4.1 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结构和染色体突变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和变异的思考和讨论。
• 4.2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使用图示、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方式。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 4.3 合作学习: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或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教学反馈分析根据教学反馈,本课程存在以下优点和不足:5.1 优点•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学生可以明确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第二节遗传咨询与优生》精品专题课后练习【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吉林市的市花是玫瑰花,在玫瑰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①合成RNA聚合酶②核DNA→核DNA③mRNA→蛋白质④线粒体、叶绿体的DNA复制⑤逆转录过程⑥氨基酸脱水缩合A.①②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③④⑤【答案】C【考点】高中生物知识点》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结构与复制【解析】试题分析:玫瑰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不能继续分裂故没有染色体的变化,所以核DNA不能复制;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逆转录过程RNA→DNA只能发生在某些逆转录病毒中;活细胞都能进行基因的表达:DN A→mRNA→蛋白质,前者是转录,条件是DNA的一条链、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和ATP,后者翻译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⑴已知在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求:①在另一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②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_______________⑵当在一条单链中,(A+T)/(G+C)=n时;求:③在另一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④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_______________(3)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是,他们能严格而准确的“对号入座”是因为。
(4)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含有一条和一条,因此,DNA分子的复制方式被称为。
【答案】(1)1/m (2)1 (3)n (4)n;(3)(4)【考点】高中生物知识点》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结构与复制【解析】试题分析:DNA双螺旋结构中,A与T互补、G与C互补,所以整个DNA分子中A=T、G=C,(A+G)/(T+C)=1,所以,①在另一互补链中这种比例与已知链的对应碱基比成反比,即:1/m。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本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P:AA×aa↓杂交↓杂交F1:高茎豌豆F1:Aa↓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AA Aa aa3 :1 1 :2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
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生物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第二节遗传咨询与优生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四
第1题【单选题】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成功地测定了( )
A、DNA上的基因种类
B、DNA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DNA上的核苷酸的种类
D、DNA的化学组成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是控制遗传病的最有效办法( )
A、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B、提倡和实行优生
C、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D、实行计划生育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除哪一种病外,其余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
A、苯丙酮尿症
B、青少年性糖尿病
C、并指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肯定不是血友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C、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液遗传病,婚检筛查治病基因携带者和产前基因诊断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其原因是( )
A、可降低患儿的出生率
B、改变致病基因的进化方向
C、降低正常基因的突变率
D、显著降低致病基因携带者的频率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图为人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关于人类遗传病和优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所指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
B、羊膜腔穿刺的检查结果可用于诊断①所指遗传病
C、②所指遗传病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
D、新生婴儿和儿童容易表现②③两种遗传病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导染色体增倍的温度一般用0℃
B、卡诺氏液作为常用的解离液
C、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增倍的原理与低温诱导的原理基本相似
D、遗传病调查时一般选择发病率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遗传咨询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和发展。
下列不属于遗传咨询程序的是( )
A、病情诊断
B、遗传方式分析
C、提出防治措施
D、晚婚晚育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
A、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不符合我国某些地区的风俗习惯
C、近亲结婚违反社会伦理道德
D、近亲结婚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
病的产生和发展
B、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获得新物种的方法
C、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病毒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D、转基因食品的构成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都是由蛋白质,糖类等组成,所以任何转基因食品都是绝
对安全的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如图表示不同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
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
C、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选取图中的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D、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需要保证随机取样而且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答案】:
【解析】:
第14题【多选题】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由于患者带有致病基因而引起的疾病
B、调査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进行随机抽样
C、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D、患有遗传病的双亲不能生出健康的孩子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如图为20世纪中叶非洲地区Hb^S基因与疟疾的分布图,基因型为Hb^SHb^S的患者几乎都死于儿童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SCD患者血红蛋白的2条β肽链上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而2条α肽链正常.Hb^S基因携带者(Hb^AHb^S)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那么其体内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最多有______条异常肽链,最少有______条异常肽链.
由图可知,非洲中部Hb^S基因和疟疾的部分基本吻合.与基因型为Hb^AHb^A的个体相比,
Hb^AHb^S个体对疟疾病原体抵抗力较强,因此疟疾疫区比非疫区的______基因频率高.在疫区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患者后,人群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比例上升.
在疟疾疫区,基因型为Hb^AHb^S个体比Hb^AHb^A和Hb^SHb^S个体死亡率都低,体现了遗传学上的______现象.
为了调查SCD发病率及其遗传方式,调查方法可分别选择为______(填序号).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②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③在疟疾疫区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④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进行分析比对
若一对夫妇中男性来自Hb^S基因频率为1%~5%的地区,其父母都是携带者;女性来自Hb^S基因频率为10%~20%的地区,她的妹妹是患者.请预测这对夫妇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