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马尔柯夫预测法
- 格式:ppt
- 大小:606.00 KB
- 文档页数:73
马尔可夫逻辑网络(MLN)是一种用于建模和预测复杂系统行为的强大工具。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金融、医疗、气象和社交网络等。
通过分析系统中的状态转移,并结合概率推理,MLN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演变规律,从而进行趋势预测。
MLN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概率图模型。
它通过将系统中的状态抽象为节点,状态之间的转移关系抽象为边,然后利用概率推理算法来学习系统的演化规律。
MLN中的节点可以代表系统中的任何状态,比如股票价格、疾病状态、气象变化等,而边则表示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
通过对这些状态和转移关系进行建模,我们可以利用MLN来预测未来的状态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MLN进行趋势预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对系统中的状态进行抽象和建模。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状态变量,确定状态之间的转移关系,以及对状态转移概率进行建模。
在金融领域,我们可以选择股票价格、利率、汇率等作为状态变量,然后通过历史数据来学习它们之间的转移关系。
其次,我们需要利用概率推理算法来学习系统的演化规律。
常用的算法包括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等。
这些算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数据中学习状态之间的转移规律,并建立MLN模型。
通过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系统演化模型。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学习到的MLN模型来进行趋势预测。
这可以通过模拟系统的演化过程,根据当前状态推断未来的状态变化。
在金融领域,我们可以利用学习到的股票价格模型来预测未来的股价走势,从而指导投资决策。
在医疗领域,我们可以利用疾病模型来进行疾病预测,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除了单独利用MLN进行趋势预测外,还可以将MLN与其他技术结合起来,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比如,我们可以将MLN与深度学习模型相结合,利用深度学习来提取更高级别的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MLN模型中进行预测。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另外,MLN还可以应用于一些特定的问题,比如社交网络分析和推荐系统。
绪论单元测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A:1949年8月1日B:1947年8月1日C:1947年10月1日D:1949年10月1日答案:D2.人力资源管理行业每年需求的人才缺口达40-50万。
()A:对B:错答案:A3.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想象中光鲜亮丽容易的事情。
()A:对B:错答案:A第一章测试1.()不仅具有鲜明的能动性,而且有再生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A:自然资源B:人力资源C:物质资源D:矿山资源答案:B2.作为一种能够为组织带来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资源,人力资源所应当具备的特征之一是()。
A:有价值,但可以被模仿B:既无法被模仿,也难以被替代C:有价值,但并不稀缺D:可以被模仿,但很难被替代答案:B3.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被称为()。
A:人力资源B:劳动力资源C:人口资源D:人才资源答案:A4.人力资源战略属于()。
A:职能战略B:发展战略C:竞争战略D:经营战略答案:A5.人力资源存在于两种不同条件之下,即为()。
A:潜在人力资源和在业人口B:现实人力资源和经济活动人口C:现实人力资源和潜在人力资源D:在业人口和求业人口答案:C6.现代经济管理中的“资源”,指的是()?A:技术B:资本C:信息D: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平台答案:ABC7.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
A:培训与开发B:人力资源规划C:招募与甄选D:工作分析答案:ABCD8.人的体力,是人从事各项活动的基础,是智力、知识、技能得以存在的载体。
()A:错B:对答案:B9.在一个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各级领导者和非人力资源部分的管理者也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
()A:对B:错答案:A10.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本质特性,这表现为人力资源的再生性。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组织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据是( )。
A:社会的就业观念和失业人数B:企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C: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D: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局势答案:C2.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属于定性分析方法的是()。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记忆口诀、公式汇总第一章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1.“全杂、稳动、收益风险”——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与复杂性,稳定性与动态性,收益性与风险性。
2.“愿景=心+景”——企业愿景内容:核心信仰、未来前景。
3.企业战略实施的5种模式:(1)自上而下(4种):指挥型(宣布、安排);变革型(组织激励控制,关注如何实施);合作型(合作高层管理者);文化型(让整个企业员工都很有文化)。
(2)自下而上(1种):增长型。
4.“人观技风(人观季风)”——企业战略实施的麦肯锡7S模型中的软件要素(比较容易改变):人员、共同价值观、技能、风格。
硬件要素(一经确定,不易改变):战略、结构、制度。
可用软件要素排除法。
5.“一保三适”——战略控制的原则:确保目标原则、适度控制原则、适时控制原则、适应性原则。
6.“杜利平”——战略控制的方法:杜邦分析法、利润计划轮盘、平衡积分卡。
(1)“杜邦财务”——杜邦分析法:基于财务指标。
(2)“(外部的)顾客带来财务,内部需要学习”——平衡积分卡的设计包括四个角度:顾客角度、财务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与成长角度。
(3)“利现想净一净(李现想静静)”——利润计划轮盘的三部分:利润轮盘、现金轮盘、净资产收益率轮盘。
“李现想干嘛?想静静”——战略最高业绩目标:净资产收益率。
7.“拍死它了”——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宏观环境分析方法:PESTEL方法,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生态和法律因素。
拓展:企业外部因素分析方法8.“内心的链波”——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方法:内部因素评价矩阵、核心竞争力、价值链、波士顿矩阵。
9.“价质延持难难”——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价值性、异质性、延展性、持久性、难以转移性、难以复制性。
10.“供-产-储-销-后”——价值链要素中的主体活动:原料供应(供)、生产加工(产)、成品储运(储)、市场营销(销)、售后服务(后)。
除了这五项,其余的都是辅助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企业基础职能管理。
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实务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一、单选题1、下列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将目标定位降低人工成本、维护企业规范和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的是()。
A.退休解聘计划B.劳动关系计划C.员工补充计划D.员工使用计划【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退休解聘计划的目标包括降低人工成本、维护业规范和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等,其政策是退休政策、解聘程序。
2、关于外部招聘的优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B.可以拓展企业的招聘范围C.能够使企业快速招聘到所需要的员工D.由于外部人员的优秀,减少了企业的培训费用【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外部招聘具有以下优点:①能够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有利千企业拓展视野。
外部人员较少受企业陈规旧俗的限制,能大胆地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
②可以拓展企业的招聘范围。
外部招聘面向的受众范围广,可以使企业突破企业內部的招聘局限,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招聘和选择员工。
③能够使企业快速招騁到所需要的员工。
当企业出现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突然辞职的情况时,可以使企业在不影响现有工作的情况下快速招聘到所需员工。
D项,由千内部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职位要求,减少了企业的培训费用。
3、员工招聘的原则不包括()。
A.信息公开原则B.公正平等原则C.公平优先原则D.双向选择原则【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工作时应遵循的原则有:①信息公开原则②公正平等原则;③效率优先原则;④双向选择原则。
4、在绩效考核时,为每一职位的各个考核维度设计出评分量表,量表上的每个()。
A.关键事件法B.书面鉴定法C.评级量表法D.行为错定评价法【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行为错定评价法是为每一职伩的各个孝核维度都设计岀一个评分量表,量表上的每个。
5、企业薪酬调查实施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A.确定调查的项目B.建立薪酬等级C.调查结果的分析D.选择需要调查的职位【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薪酬调查是揩收集同地区或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薪酬信息,从而确定市场薪酬水平的过程。
XXX计量地理学课后习题计量地理学期末第二章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
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求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两方面举行描述。
其测度方法主要有:1)数量标志数据①间隔尺度(IntervalScale)数据: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Scale)数据: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
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品质标志数据①有序(Ordinal)数据。
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
即用、1两个数据表示天文事物、天文现象或天文变乱的是非判断问题。
③名义标准(NominalScale)数据。
即用数字表示天文实体、天文要素、天文现象或天文变乱的状态类型。
3.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2 )不确定性3 )多种时空尺度4 )多维性1)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练习册答案目录第一讲绪论……………………………………………………………………………1-4 第二讲岗位研究………………………………………………………………………4-8 第三讲基础理论(二)…………………………………………………………………8-11 第四讲劳动的分工与协作…………………………………………………………11-13 第五讲工作时间的组织………………………………………………………………13-16 第六讲劳动空间的组织………………………………………………………………16-17 第七讲人员招聘………………………………………………………………………18-20 第八讲管理人员评估…………………………………………………………………21-22 第九讲管理人员测评方法……………………………………………………………22-23 第十讲劳动合同管理(上)…………………………………………………………23-24 第十一讲劳动合同管理(下)………………………………………………………24-25 第十二讲员工绩效考评………………………………………………………………25-27 第十三讲职业培训……………………………………………………………………27-28 第十四讲企业内部报酬管理(上)…………………………………………………28-31 第十五讲企业内部报酬管理(下)…………………………………………………32-32第十六讲就业管理……………………………………………………………………32-33 第十七讲劳动力市场管理……………………………………………………………33-34 第十八讲政府对劳动关系的调控……………………………………………………35-36 第十九讲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36-37 第二十讲社会保险管理………………………………………………………………37-38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一切对组织中的员工构成直接影响的管理决策及其实践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计量地理学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计量地理学2006年1月修订2003级开始使用课程名称:计量地理学(Quantitative Geography)主讲:徐建华一、课程目的、任务计量地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学的方法论学科,是地理系统分析与建模的基本工具。
该课程,即空间统计与运筹是计量地理学的基础部分,是深入学习和研究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的必要前提。
本课程设置目的与任务是:1、使学生了解计量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及最新动态;2、培养学生运用计量地理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3、使学生掌握空间统计与运筹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内容重点放在空间统计与运筹决策分析方面。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引出讲授内容,从思想、理论、方法到具体应用、解决具体地理问题逐步深入,课后布置作业,供学生练习。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徐建华:《计量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1、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徐建华. 区域开发理论与研究方法.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版。
3、张超等. 计量地理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林炳耀. 计量地理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平时成绩占40,,采用作业等形式进行;期末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60,。
六、教学大纲第1章绪论第1节计量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第2节计量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3节对计量地理学的评价第4节计量地理学的应用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2章地理数据及其采集与预处理第1节地理数据的类型第2节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第3节地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第4节地理数据的统计处理第5节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化与均衡度指数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3章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第1节相关分析第2节回归分析第3节时间序列分析第4节系统聚类分析第5节主成分分析第6节趋势面分析方法第7节马尔可夫预测方法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4章空间统计分析初步第1节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第2节地统计分析方法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5章线性规划与目标规划第1节线性规划及其单纯形求解方法第3节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第3节运输问题的求解方法:表上作业法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多目标规划方法第6章第1节多目标规划及其非劣解第2节多目标规划求解技术简介目标规划方法第3节第4节多目标规划应用实例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7章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第1节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原理第2节区域经济活动的投人产出模型第3节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分析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8章 AHP决策分析方法第1节 AHP决策分析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第2节 AHP决策分析方法应用实例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9章随机型决策分析方法第1节随机型决策问题第2节风险型决策方法第3节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第10章网络分析方法第1节地理网络的图论描述第2节最短路径与选址问题第3节最大流与最小费用流参考文献思考与练习题七、教学时数分配章次 1 2 3 4 5 6 7 8学时 2 4 8 6 8 6 4 6章次 9 10学时 4 6。
绪论1.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不平衡。
()答案:对2.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利用系统分析的思想与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答案:对3.发展公共交通、控制汽车保有量、增收交通拥堵费等都是常用的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
( )答案:对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与运输工程学、道路工程学、汽车工程学等密切相关,因此系统性是交通工程的一个重要特性。
()答案:对5.系统工程分析方法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答案:对第一章1.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属于()。
答案:人造系统2.以下哪项不是系统的特征。
()答案:协调性3.下面关于系统工程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答案:系统工程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范畴4.我国古代运用系统工程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典范是()。
答案:都江堰工程5.关于系统的整体性,下列描述最佳的一项是()。
答案:系统整体功能优于各要素功能的总和6.一般来说,系统所建立的模型应该满足的条件有()。
答案:现实性;简洁性;适用性7.系统具有的基本特征为()。
答案:环境适应性;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8.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不但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还必须适应环境。
()答案:对9.在系统工程中,系统的目的与目标是同一个概念。
()答案:错10.系统工程与传统工程一样,必须以某一特定的工程物质作为研究对象。
()答案:错第二章1.若线性规划问题最优基中某个基变量的目标系数发生变化,则()。
答案:所有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发生变化2.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同时在可行解域的两个顶点处达到,那么该线性规划问题最优解为()。
答案:无穷多个3.设有下面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则( )。
答案:此目标函数在可行域上必有下界4.线性规划一般模型中,自由变量可以用两个非负变量的()代换。
答案:差5.设有线性规划模型则()是一组对应于基的基变量。
考点1.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方法中,()主要适用于对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供给预测。
A.德尔菲法B.人员核查法C.马尔可夫模型法D.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正确答案:D解析:首先可排除A选项,德尔菲法属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故错误。
B和C选项属于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但不是主要用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预测其次,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方法中,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主要适用对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供给预测,故选D。
2.由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根据自已工作中的经验和对企业未来业务量增减情况的直觉考虑,自下而上地确定未来所需人员的方法称为()。
A.转换比率分析法B.管理人员判断法C.人员核查法D.德尔菲法正确答案:B解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包括转换比率和管理人员判断法以及德尔菲法,人员核查法属于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故C错误。
转换比率分析法:根据历史数据,把企业未来的业务活动量转化为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方法。
管理人员判断法:由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根据自己工作经验和对企业未来业务量增减情况的直觉考虑,自下而上的确定未来所需人员的方法。
德尔菲法:由有经验的专家依赖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直觉判断与预测。
3.企业在考虑外部人力资源供给时,一般需要从()收集一些关于企业所需人才的信息。
A.职业市场B.政府人事工作报告C.咨询公司报告D.上市公司业绩年报正确答案:A解析:影响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包括:(1)本地区的人口总量与人力资源供给率;(2)本地区的人力资源的总体构成;(3)宏观经济形势和失业率预期;(4)本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5)本行业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6)职业市场状况。
其中,职业市场是指企业所需要的人员市场的状况。
企业在收集一些关于企业所需人才的信息一般来自职业市场。
4.某企业每增加500万的销售额,需要增加的总体人数人员为10人,预计1年后销售额增加1000万元,如果在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1:5:4,则需要增加客服人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