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77
过程控制系统综述一、过程控制的发展状况过程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人为干预和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是工业生产过程参数(T、P、L、H)的实时控制自动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仪表化与局部自动化阶段年代:50~60年代组成:基地仪表(多数是气动仪表)——机构部件特点:单输入——单输出的单回路定值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的热工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进行自动控制;控制目的是保持这些参数的稳定。
理论: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
四、过程控制分类(一)按系统的结构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的,最终达到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
它是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过程控制系统。
由于该系统由被控量的反馈构成一个闭合回路,故又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反馈信号也可有多个,构成一个以上闭环回路,称为多回路反馈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控制的,扰动是控制的依据。
由于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
它是开环控制系统,无法检查其控制效果,故不能单独应用。
3.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主要优点是能迅速及时克服主要扰动对被控量影响,前馈-反馈控制利用反馈控制克服其它扰动,系统稳定时,使被控量迅速而准确地稳定在给定值上提高系统的控制质量。
(二)按给定值信号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多数工艺要求系统的被控量能稳定在某一给定值上,定值控制系统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控制系统。
若由于扰动作用,偏差一旦出现,系统便产生控制作用克服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使被控量稳定在给定值。
2.随动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是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
3.程序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是按预定的时间程序而变化的。
五、过程控制质量指标单个指标1.静态指标余差(静态偏差) e 余差是指系统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参数新的稳定值与给定值之差,其值可正可负。
过程控制系统(DCS系统原理)精选过程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CS系统原理以其高度集中、分散控制的特点,为生产过程提供了稳定、高效的保障。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DCS系统的核心原理。
一、DCS系统概述DCS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为基础,实现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操作和管理的控制系统。
它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通过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方式,确保生产过程稳定、高效运行。
二、DCS系统原理1. 分散控制DCS系统采用分散控制原理,将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简单的子过程。
每个子过程由相应的控制器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降低了系统故障的风险,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可靠性。
2. 集中管理虽然DCS系统采用分散控制,但整个生产过程仍需进行集中管理。
DCS系统通过高速通信网络将各子系统的数据实时传输至中央控制室,操作人员可以在中央控制室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调整和优化。
3. 模块化设计4. 开放式通信协议DCS系统采用开放式通信协议,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
这使得DCS系统可以轻松地与企业管理系统、数据库等实现数据交换,为企业生产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5. 故障诊断与处理DCS系统具备强大的故障诊断和处理能力,能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生产过程不受影响。
三、DCS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 石化行业:DCS系统在石化行业中应用广泛,用于对炼油、化工等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2. 电力行业:DCS系统在发电厂、电网调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 冶金行业:DCS系统应用于冶金行业的烧结、炼铁、炼钢等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4. 环保行业:DCS系统在污水处理、烟气脱硫等环保领域具有显著效果,助力企业实现绿色生产。
DCS系统原理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过程控制系统简介过程控制系统(Process Control System)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的系统。
它由多个硬件设备和软件组成,能够实时监测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状态,并根据设定的规则和算法进行自动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能源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架构过程控制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组件构成:1. 传感器传感器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输入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和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2. 执行器执行器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输出设备,用于根据系统的控制策略执行操作。
例如,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过程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执行器来调节加热或冷却设备的操作,以维持所需的温度。
3. 控制器控制器是过程控制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计算控制策略,并通过执行器来实现控制。
控制器可以是硬件控制器,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也可以是软件控制器,如基于计算机的控制系统。
4. 监视界面监视界面是过程控制系统的用户界面,用于显示实时数据、报警信息和操作状态,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监控和操作。
监视界面通常具有图形化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数据浏览、参数调整和报表生成等操作。
5. 数据存储与分析过程控制系统还需要具备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以便后续的监测和分析。
数据存储可以使用数据库或云存储等方式,分析可以使用数据挖掘、统计学等方法,以提供对生产过程的优化建议。
工作原理过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传感器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2.数据被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与设定的控制规则进行比较,并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
3.控制器通过执行器来实现控制操作,例如调节温度、打开或关闭阀门等。
4.控制器还会将数据传输到监视界面,以便操作人员实时监测生产过程,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过程控制系统概述杨峰电信学院06自动化3班学号:40604010321所谓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是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一﹑过程控制的特点随着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大型化和不断强化, 随着对过程内在规律的进一步了解,以及仪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生产过程控制技术近年来发展异常迅速.所谓生产过程自动化, 一般指工业生产中(如石油﹑化工﹑冶金﹑炼焦﹑造纸﹑建材﹑陶瓷及热力发电等)连续的或按一定程序周期进行的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凡是采用模拟或数字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进行的自动控制统称为过程控制.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一般要求保持过程进行中的有关参数为一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由于被控参数不但受内﹑外界各种条件的影响, 而且各参数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这就给对某些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增加了复杂性和困难性. 除此之外, 过程控制尚有如下一些特点:1. 被控对象的多样性.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首先得认识被控对象的行为特征, 并用数学模型给以表征, 这叫对象特性的辨识. 由于被控对象多样性这一特点, 就给辨识对象特性带来一定的困难.2. 被控对象存在滞后.由于生产过程大多在比较庞大的设备内进行, 对象的储存能力大, 惯性也大. 在热工生产过程中, 内部介质的流动和热量转移都存在一定的阻力, 因此对象一般均存在滞后性. 由自动控制理论可知, 如系统中某一环节具有较大的滞后特性, 将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质量指标带来不利的影响, 增加控制的难度.3. 被控对象一般具有非线性特点.当被控对象具有的非线性特性较明显而不能忽略不计时, 系统为非线性系统, 必需用非线性理论来设计控制系统, 设计的难度较高. 如将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的被控对象经线性化处理后近似成线性对象, 用线性理论来设计控制系统, 由于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有明显的差别, 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目的.4. 控制系统比较复杂.控制系统的复杂性表现之一是其运行现场具有较多的干扰因素. 基于生产安全上的考虑, 应使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由于以上特点, 要完全通过理论计算进行系统设计与控制器的参数整定至今乃存在相当的困难, 一般是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调整的方法, 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二﹑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一般可用如下框图表示被控参数(变量)y(t ) ;控制(操纵)参数(变量)q(t) ;扰动量f(t) ;给定值r(t) ;当前值z(t); 偏差e(t) ;控制作用u(t)三、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按系统的结构特点来分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按给定值信号的特点来分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1.反馈控制系统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最后达到减小或消除偏差的目的。
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课件一、引言过程控制系统是指用于监控、调节和控制工业过程的设备和技术的集合体。
它在工业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
本课件将介绍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的基本概念、主要组成部分和实际应用。
二、过程控制系统概述2.1 过程控制系统定义过程控制系统是指一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控制策略,用于监测和操纵工业过程以满足特定的要求和性能指标。
它通常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等组成部分。
2.2 过程控制系统的作用和优势过程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动化控制:过程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实现对工业过程的监控和控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系统集成:过程控制系统能够集成不同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实现协同工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一体化程度。
•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控制系统能够采集大量的过程数据,并对其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为决策提供支持,并优化生产过程。
•故障诊断与预测:过程控制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和诊断设备故障,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提前预防故障的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2.3 过程控制系统的工程流程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工程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系统需求分析:明确过程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制定详细的技术规格书。
•系统设计与选择: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并进行系统设计和配置。
•系统集成与调试:将选择的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并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运行和维护,包括数据采集、故障诊断和维修等工作。
三、过程控制系统组成3.1 传感器传感器是过程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被控对象的物理量转换为可测量的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3.2 执行器执行器是过程控制系统用来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操作和调节的设备。
第五章过程控制系统概述第一节 自动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一、自动检测系统实现被测变量的自动检测、数据处理及显示 (记录)功能的系统叫过程自动检测系统。
自动检 测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检测对象和检测装置。
如下 图所示:检测部分检测对象 转换放大 就地显示远传显示检测装置 数据处理计算机系统若检测装置由检测部分、转换放大和就地显示环节构 成,则检测装置实际为一块就地显示的检测仪表。
如单圈弹 簧管压力表、玻璃温度计等。
若检测装置由检测部分、转换放大和数据处理环节 与远传显示仪表(或计算机系统)组成,则把检测、转换 、数据处理环节称为“传感器”(如霍尔传感器、热电 偶、热电阻等),它将被测变量转换成规定信号送给远传显 示仪表(或计算机系统)进行显示。
若传感器输出信号为国 际统一标准信号4~20mA DC电流(或20~100KPa气 压),则称其为变送器(如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等)。
二、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能替代人工来操作生产过程的装置组成了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由 于生产过程中“定值系统”使用最多,所以常常通过“定值系统” 来讨论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利用自动控制装置对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使 他们在受到外界扰动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状态时,能自动的回到 规定范围。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过程控制系统 检测元件和变送器比较机构 检测被控制的物理量,其作用是把被控变量转化为测量值 将设定值与测量值比较并产生偏差值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机器或生产过程, 如上例中的水槽 对象 控制器 根据偏差的正负、大小及变化情况,按预定的控制规律实施控制作用,比较机构和控制器通常组合在一起,它可以是气动控制器、电动控制器、可编程序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等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被控变量 设定值被控对象中,通过控制能达到工艺要求设 定值的工艺变量,如上例中的水槽液位被控变量的希望值,由工艺要求决 定,如上例中的50%液位高度接受控制器送来的信号,相应地去改变操纵变 量q以稳定被控变y,最常用的执行器是气动薄膜 控制阀执行器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偏差e 操纵变量 操纵变量q q 设定值与被控变量的测量值(统一标准信号)之差由控制器操纵,能使被控变量恢复到设定值的物理量或能量,如上例中的出水量 被控变量的实际测量值 测量值Z扰动 扰动ff 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如进料量的波动 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如进料量的波动第二节 传递函数与方块图变换传递函数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出一个系统 的结构和系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控制系统的四个环节以及相关概念过程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它通过将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计算,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分为四个环节: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监测系统。
本文将对这四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并介绍相关概念。
传感器是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负责将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进行选择。
例如,在温度控制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炉子的温度,并将测量结果传递给控制器。
执行器是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控制器发出的指令转化为实际的物理动作。
执行器的种类也很多,包括气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液压执行器等。
执行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选择执行器时,需要考虑其响应速度、负载能力等因素。
第三,控制器是过程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根据传感器提供的信号和预设的控制策略来计算输出信号。
控制器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和结构,如开环控制、闭环控制、模糊控制等。
其中,闭环控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但需要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建模和分析。
控制器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适应能力,以应对环境变化和被控对象非线性问题。
监测系统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辅助部分,它负责对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
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人机界面、数据采集卡等方式实现对控制系统的可视化和远程操作。
当监测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向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除了以上四个环节外,过程控制系统还涉及到一些相关概念,如采样周期、稳态误差、快速响应等。
采样周期是指传感器对被测信号进行采样的时间间隔,通常以秒为单位。
稳态误差是指系统在达到稳定状态后仍存在的偏差,它与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有关。
快速响应是指控制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输入信号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这对于某些高速或紧急情况下的应用非常重要。
过程控制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过程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对实时运行的工业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的系统,能够确保工
业过程的稳定运行和质量的保证。
其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传输和控制信息,以实现对
工业过程的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模块、执行元件和信号设备等多种组件构成。
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计算机等硬件和软件系统,是过程控制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
处理传感器和执行元件反馈的数据,将其转换为控制指令,并向执行元件发出控制信号,
从而保证工业过程的正常运行。
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采用全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能处理
大量复杂的信息,通过汇集、整理、分析大量数据,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执行元件是控制模块转换的控制指令的执行设备,包括电动执行机构、气动执行机构、液动执行机构和手动执行机构等,它们通过对工业过程中传递的能量进行定量调节,对过
程进行控制,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调节和控制。
信号设备包括收集和处理过程信息的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元件,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
感器、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动执行机构和液压执行机构等。
以及各种报警装置、
显示设备、操作面板等,用来监控和调节工业过程的各项参数和指标。
过程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可以有效提高工业过程的响应速度、自动
化程度和稳定性,使工业生产更加安全、高效、环保和经济。
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将有
助于促进工业生产的转型和升级,实现智能化制造。
《过程控制》课程笔记第一章概论一、过程控制系统组成与分类1.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过程控制系统主要由被控对象、控制器、执行器、检测仪表四个部分组成。
(1)被控对象:指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备、机器、容器等,它们是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主要对象。
被控对象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性,如线性、非线性、时变性等。
(2)控制器:控制器是过程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根据给定的控制策略,对检测仪表的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控制信号,驱动执行器动作,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控制器的设计和选择直接影响控制效果。
(3)执行器:执行器是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的桥梁,它接收控制器的信号,调节阀门的开度或者调节电机转速,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执行器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对控制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4)检测仪表:检测仪表用于实时测量被控对象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并将这些参数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检测仪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对控制系统的性能同样重要。
2.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根据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1)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没有反馈环节,控制器根据给定的控制策略,直接生成控制信号,驱动执行器动作。
开环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缺点是控制精度较低,容易受到外部干扰。
(2)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具有反馈环节,控制器根据检测仪表的信号,实时调整控制策略,生成控制信号,驱动执行器动作。
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点是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但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二、过程控制系统性能指标1. 稳态误差:稳态误差是指系统在稳态时,输出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
稳态误差越小,表示系统的控制精度越高。
稳态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来减小。
2. 动态性能:动态性能是指系统在过渡过程中,输出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动态性能指标包括上升时间、调整时间、超调量等。
动态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第一章过程控制系统概述1.五大参量: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液位)、成分2.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组成;除被控对象外都是变送单元。
过程控制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过程仪表和被控对象过程控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检测变送单元,控制器,被控对象。
系统中的名词术语:1)被控过程:生产过程中被控制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即从被控参数检测点至调节阀之间的管道或设备)。
2)检测变送器:检测量转换为统一标准的电信号。
3)调节器(控制器):实时地对被控系统施加控制用。
4)执行器:将控制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调节阀。
5)被控参数:被控过程内要求保持稳定的工艺参数。
6)控制参数:使被控参数保持期望值的物料量或能量。
7)设定值:被控参数的预定值。
8)测量值:测量变送器输出的被控参数值。
9)偏差: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10)扰动作用:作用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作用。
11)控制作用:调节器的输出(控制调节阀的开度)。
控制器,执行器和检测变送环节称为过程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由过程仪表和被控过程组成。
3.性能指标:包含了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三方面的评价。
稳态误差ess:描述系统稳态特性的唯一指标(静态指标)。
衰减比n:n<1,表示过渡过程为发散振荡;n=1,表示过渡过程为等幅振荡;n>1,表示过渡过程为衰减振荡。
一般为4:1-10:1,4:1为理想指标,也是用来调试的。
前馈,反馈控制特点(1)反馈控制系统:根据系统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工作;是按照偏差进行调节,达到减小或消除偏差的目的;偏差值是系统调节的依据;可以有多个反馈信号;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根据扰动大小进行控制,扰动是控制的依据;控制及时;属于开环控制系统;实际生产中不采用第二章过程检测仪表控制器输出:1.电动仪表:4-20mA,DC(远距离);1-5V,DC(短距离)气动仪表:20-100Kpa(100m)直流电流4-20mA,空气压力20-100Kpa为通用标准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