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浆纤维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22
竹浆纤维简介竹浆纤维是一种来自于竹子的纤维素原料。
竹子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具有快速生长、可再生、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竹浆纤维是通过将竹子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后得到,具有很高的纤维强度和柔韧性,适合用于纺织品、纸张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制备过程竹浆纤维的制备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竹子采集:选择新鲜、成熟的竹子作为原料,采集时要注意保护竹子的完整性,避免损伤。
2.竹子切割:将采集到的竹子进行切割,以便于后续处理。
切割可以使用机械设备或手工进行。
3.竹子煮解:将切割好的竹子放入大型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煮解处理。
煮解过程中,水中的碱性物质可以分解竹子的木质素,使纤维素暴露出来。
4.竹子漂白:经过煮解后的竹子纤维中可能还残留着一些杂质,需要进行漂白处理。
漂白可以使用化学方法或天然方法,如使用过氧化氢或氧化剂等。
5.竹溶解:经过漂白处理后的竹子纤维需要溶解成浆糊状,这一步是将纤维素分散并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
6.竹浆纤维形成:将溶解后的竹浆进行纺丝处理,使其形成连续的纤维。
纺丝可以采用湿法纺丝或干法纺丝等方法。
7.竹浆纤维加工:得到竹浆纤维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后续加工处理,如纺织、印染、薄膜制备等。
特点与应用竹浆纤维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高纤维强度:竹浆纤维的纤维强度高于棉花和麻等传统纤维材料,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柔韧性。
•良好的透气性:竹浆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使得使用竹浆纤维制作的纺织品更加舒适。
•环保可持续:竹子具有快速生长和可再生的特点,采集和制备竹浆纤维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竹浆纤维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纺织品:竹浆纤维可以制作成各种类型的纺织品,如竹浆纤维衣物、床上用品等。
竹浆纤维的高纤维强度和柔韧性使得纺织品具有良好的抗拉性和舒适性。
•纸张:竹浆纤维是制作纸张的重要原料之一,制作的纸张具有较好的质地和透明度。
竹浆纤维还可以提高纸张的强度和抗老化性能。
竹纤维的分类与鉴别作者:刘伟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介绍了竹纤维的分类,概述竹浆纤维与竹原纤维的关系,重点介绍实验室及日常生活中对竹纤维的鉴别方法。
关键词:竹浆纤维;竹原纤维;鉴别0 引言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且因为竹林面积广大、种类繁多而有着世界竹子看中国之说。
而竹纤维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如吸水快速、耐磨、易染色、透气性好、抗抑菌、防臭等等,而倍受消费者青睐,因而竹纤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
1 竹纤维相关分类一般来说,竹纤维分成竹原纤维、竹浆纤维。
主要是根据选择及加工工艺不同来进行分别的。
(1)竹浆纤维又名再生性竹纤维,在竹子的原材料方面而言具备相对较强的适应性,主要应用化学手段进行制作而成。
制作的工艺如下,将竹材当作原料,经过人工的催化作用,将甲种纤维含量有效提升至90%之上。
采用的流程相对比较复杂,如竹浆粕粉碎、浸泡、碱化、以及精选精炼,最后打包等。
(2)竹原纤维竹原纤维也称之为天然竹纤维。
该原料包含毛竹和簇生竹,将天然组竹竿有效分解成为相应的长度,然后利用物理处理手段,同时经过浸泡和煮沸以及软化等相关工序去除竹子内部的木质素与果胶等相应杂质,因为竹竿中可以直接获取原生纤维。
此种制作手段,能够纤维在成型时不需要加入包含化学成分的添加剂,是一项天然的纤维。
2 竹浆纤维、竹原纤维的关系这两种纤维,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纤维素纤维。
组织成份:果胶、半纤素、线性纤维素、三维网状高聚物木质素等等。
但是两种制作法不同,竹浆纤维是通过化学方法制备而成,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环境的污染,而竹原纤维是通过物理方法制备而成的,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
只是竹原纤维的原料在适应性上低于竹浆纤维。
3 竹纤维的实验室鉴别(1)燃烧法燃烧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充分应用纤维化学成分之间存在的差异,尤其是燃烧特点差异不同。
一般是选择大量的纤维,利用酒精灯进行燃烧,然后认真观察纤维在靠近火焰和在火焰中以及远离火焰过程中的燃烧状态等相关特点。
竹纤维的基本知识目录一、竹纤维概述 (2)1.1 竹子的定义与特点 (3)1.2 竹纤维的定义与来源 (4)1.3 竹纤维的发展历程 (5)二、竹纤维的性能特点 (6)2.1 物理性能 (7)2.2 化学性能 (8)2.2.1 表面酸碱性 (9)2.2.2 抗氧化性 (10)2.2.3 生物降解性 (11)2.3 生物医学性能 (11)2.3.1 抗菌性 (12)2.3.2 促进伤口愈合 (13)2.3.3 抗菌纤维的制备与应用 (14)三、竹纤维的生产工艺 (15)3.1 原料准备 (16)3.2 纸浆制备 (17)3.3 纤维成型 (18)3.4 后处理与干燥 (20)四、竹纤维的应用领域 (20)4.1 纺织品 (21)4.1.1 服装面料 (22)4.1.2 家居用品 (23)4.1.3 工艺品 (24)4.2 医疗卫生 (25)4.2.1 医疗敷料 (27)4.2.2 软组织修复材料 (28)4.2.3 抗菌纺织品 (29)五、竹纤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30)5.1 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 (32)5.2 发展趋势与挑战 (33)5.3 产业政策与支持措施 (34)一、竹纤维概述竹纤维是一种天然的纤维素材料,主要来源于竹子。
竹子是一种生长速度非常快的植物,其茎秆中的纤维含量较高,约占竹子总重量的25至30。
竹纤维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使其在纺织、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环保:竹纤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种植竹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较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舒适:竹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柔软性,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竹纤维还具有抗菌、抗紫外线、防静电等特性,有助于保护人体健康。
耐磨:竹纤维的强度和耐磨性较好,使其在制作衣物、床上用品等产品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易染色:竹纤维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染色,使产品更具个性化。
高附加值:竹纤维的生产过程相对简单,但其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使得竹纤维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竹浆纤维和竹原纤维竹浆纤维和竹原纤维是两种以竹为原料制成的纤维材料。
它们在纺织和纸浆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竹浆纤维是指将竹子经过化学处理后,从中提取出的纤维。
竹浆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柔韧性,是一种理想的纺织原料。
它可以用于制作各种织物,如纺织品、衣物、家居用品等。
竹浆纤维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使得它在夏季穿着非常舒适。
此外,竹浆纤维还具有抗菌性能,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有助于保持衣物的清洁卫生。
竹原纤维是指将竹子经过机械处理后,从中提取出的纤维。
竹原纤维的特点是纤维细长,柔软度较高,适用于制作纸张和纸浆。
竹原纤维的纸张质地坚韧,适合用于印刷和书写。
与传统的木浆纸相比,竹原纤维纸张具有更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竹原纤维纸张还具有较高的光泽度和白度,使得印刷效果更加清晰鲜艳。
竹浆纤维和竹原纤维的制备过程中,都需要对竹子进行预处理。
首先,竹子需要经过去皮、切碎等工序,然后进行化学或机械处理,将竹子中的纤维提取出来。
提取后的纤维经过洗涤、漂白、干燥等工序,最终得到纯净的竹浆纤维或竹原纤维。
竹浆纤维和竹原纤维的制备过程中,都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竹子是一种快速生长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较高,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此外,竹浆纤维和竹原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往往采用无污染的化学品或机械设备,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环境的安全。
竹浆纤维和竹原纤维作为竹子的利用方式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们在纺织和纸浆行业中都有重要的地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环保、舒适和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竹浆纤维和竹原纤维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竹纤维介绍竹纤维是用3-4年生色泽鲜亮、健壮挺拢的新竹,经高温蒸煮成竹浆、提取纤维、制成棉状,采用水解碱法及多漂白精制而成浆柏,进而加工成纤维,最后纺织而成。
“天然”、“绿色” 、“环保” 、“再生性强”,这是竹纤维的重大价值也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必须要实现的重要环保目标。
随着人类对纤维产品需求的不但增长、化工原材料资源的严重缺乏导至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性过度开发,迫切需要一种再生性很强的自然原材料代替化工原材料,以保障人类在使用纯天然的纺织产品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自然健康的生存和发展。
竹纤维产品应时而生。
竹子在生长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源,生长周期短,再生性强,完全来源于自然,并且竹纤维可以降解,降解后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又可以完全的回归自然,故竹纤维被称为环保纤维。
竹纤维的特性1. 天然抗菌杀菌达95%,呵护您的家人这是其他任何纤维制品都不具备的特性。
竹纤维中含有一种名为“竹琨”的抗菌物质,具有天然抗菌、防螨、防臭的药物特性,竹纤维中的竹沥(竹醋)有广泛的抗微生物功能,竹纤维中的叶绿素和叶绿素铜钠具有较好的除臭作用。
经高科技工艺制作的竹纤维织品可有效地抑制细菌生长,清洁人体周围空气,预防传染病。
其抑菌功能经反复洗涤也不会衰减。
经全球最大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机构SGS验证,竹纤维具有天然抑菌杀菌功能,抑菌率在24小时内95%左右。
棉制品细菌容易繁殖,棉制毛巾夏季变臭也是细菌繁殖的结果,使用后,容易造成皮肤接触性细菌感染等问题。
而竹纤维制品,给家人,尤其是家里的宝宝和长豆豆的青年一个健康的保护伞。
2. 吸湿排湿性好,冬暖夏凉竹纤维的吸湿性、放湿性、透气性居各大纺织纤维之首。
竹纤维纺织品夏秋季使用,使人感到特别凉爽、透气;在冬春季使用,蓬松舒适又能排除体内多余的热气和水分,通过自然的方式调节体内和体表的水分,使人不上火、不发燥。
在温度为36oC、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竹纤维的回潮率超过45%,透气性比棉强3.5倍,被美誉为“会呼吸的纤维”。
竹纤维是什么材料
竹纤维是一种来源于竹子的天然纤维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
于纺织、建筑、医疗等领域。
竹纤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竹材的采集、纤维的提取和加工制作等环节。
首先,竹纤维是从竹子中提取而来的纤维材料,竹子是一种生长迅速的植物,
具有丰富的资源。
在竹材的采集过程中,需要选择生长周期较长且质地较好的竹子作为原料,以保证提取出的竹纤维质量优良。
此外,在采集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过度砍伐竹林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其次,竹纤维的提取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
首先是将竹子进行去皮、切割、煮沸等处理,然后通过化学溶解或机械分离的方式将竹纤维从竹子中提取出来。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提取条件,以确保竹纤维的质量和纤维长度的完整性。
最后,竹纤维经过提取后,可以用于纺织、建筑、医疗等领域。
在纺织方面,
竹纤维具有柔软、透气、吸湿排汗等特性,被广泛用于制作衣物、床上用品等。
在建筑领域,竹纤维可以作为增强材料,用于加固混凝土、制作复合材料等,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在医疗领域,竹纤维也被应用于医用纺织品的制作,具有抗菌、抗臭、舒适等特性。
总的来说,竹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纤维材料,具有丰富的资源、良好的性能和广
泛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材料的需求增加,竹纤维必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16年第12期(总第238期)山东坊织经济纺织专论谭宝莲(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21)摘要:本文分析了竹纤维的特点及其纺纱与织造工艺要点,指出竹纤维具有较好的纺纱和织造性能,竹纤维产品 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关键词:竹纤维;性能;工艺特性中图分类号:TS1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6.12.016竹纤维是利用我国广泛生产的竹子为原料,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制取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由于竹纤维是可以降解的,降解后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故被称为环保纤维。
竹纤维强度高、弹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悬垂性,以及良好的吸湿透湿性、透气性和天然抗菌性能。
经过检测,竹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等菌类具有抗菌功能,24h抗菌率达到73%。
一、竹纤维的特点(一) 竹纤维的优点1. 手感好、比棉还软,手感似“绫罗绸缎”且 悬垂性佳。
2. 杀菌率90%,具备天然防螨、防臭、防虫产 生负离子特性。
3. 冬暖夏凉,吸水性是棉的3倍,透气性好而 且超易清洗,由其中空的结构决定。
4. 比普通成品色泽更亮丽、持久不变。
5. 紫外线阻挡率是棉的417倍,阻挡率接近 100%。
竹纤维可与多种纤维混纺,竹/棉/天丝混纺织物综合了三种纤维的优点,既具有棉纤维柔软、吸湿、舒适保暖的性能,又具有竹纤维耐磨损、抗菌、抗紫外线辐射、吸湿透气、凉爽干燥和天丝纤维光滑、飘逸的特点,所以,竹/棉/天丝混纺织物属高档服饰面料。
用其做成的服装凉爽舒适,不贴身体,尤其适合作内衣,运动服、夏季服饰面料等。
(二) 竹纤维的缺点1. 竹纤维成品是娇贵的,在耐用性上不如棉巾。
2. 竹纤维易吸湿、湿伸长大以及塑性变形大的 特点。
3.不易机洗,应该用较缓和的洗衣液手洗。
(三)竹原纤维的燃烧特性纤维接近火焰时不熔不缩,火焰中迅速燃烧,离开火焰续续燃烧,有烧纸味,灰烬少,呈黑灰色(偏灰)。
竹材制浆造纸知识大全来源智桥科技作为造纸原料,竹类纤维仅次于针叶材纤维,而优于一般草类纤维,基本上属长纤维原料,是优良的造纸原料。
充分利用竹类原料造纸,使自然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竹类造纸的历史和现状我国利用竹类造纸历史悠久,据记载已有1700多年历史。
那时已开始利用嫩竹,经过石灰腌料,制造文化用纸。
竹类纸与皮类纸分别为中国手工纸的两大类。
目前我国南方各省许多山区还沿用原始生产方式造纸。
竹类纤维用于机制纸,在我国始于40年代。
采用半机械法竹浆生产代用新闻纸;配用木浆制成牛皮纸;用漂白竹浆生产打纸、道林纸、书写纸等。
采用竹类制浆造纸,已有较丰富的经验。
几乎各种竹子都能制成竹浆与木浆或草浆按不同比例配比,也可单独使用竹浆生产出多种纸张。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生产的有40多个品种。
其中有凸版纸、书写纸、单面胶版纸、双面胶版纸、政文纸、招贴纸、扑克牌纸、复印纸等书写印刷用纸类;有考贝纸、打字纸、邮封纸等薄页纸类;有牛皮纸、条纹牛皮纸、条纹包装纸、纸袋纸、炸药包装纸、防潮原纸、糖果包装纸等包装用纸类;有卷烟纸、皱纹电缆纸等工业技术用纸类;有箱板纸、中性纸、白板纸等纸板类用纸。
另外还可利用竹类生产出卫生巾用的绒毛浆。
二、竹类原料特性和评价不同的植物纤维原料造纸,在制浆造纸过程中,所得的浆和纸的品质均存在异同点。
这些异同点都与所用各种原料自身的化学组成及生物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深入了解竹类原料的生物结构和化学组成,才能对其造纸过程中所表现的特性有更清晰的认识。
1. 竹类的生物结构竹子属单子叶禾本科,竹亚科植物。
竹类品种很多,分布在我国约有200多种。
我国造纸常用的有30多种。
竹类细胞主要有纤维细胞、薄壁细胞、导管、表皮细胞等。
竹纤维细胞约占细胞总面积比的60%~70%,低于针叶木而高于一般草类。
竹类纤维细长,呈纺锤状,两端尖锐,其平均长度一般在1.5~2.1毫米之间,平均宽度一般在15微米左右。
对竹纤维的研究竹子生长十分广泛,栽种成活后2~3年即可成林砍伐。
利用竹子作为纺织原料,就能减少我国纺织品对原油的严重依赖,并且有利于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
竹纤维来源于天然可再生资源,原料来源环保;产品使用后可生物降解,符合环保要求。
目前,竹纤维主要有竹原纤维、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三大类。
它们不但具有吸放湿快、透气性好的特性,而且具有抗菌、抑菌、防异味、抗紫外线等特殊功能。
利用这些特性与功能,可将竹纤维纯纺或与其他纤维混纺,开发出品种繁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竹纤维纺织品。
现在,国内生产厂家已开发出机织、针织竹纤维面料,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一〉竹纤维分类目前,纺织用竹纤维按照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竹原纤维、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
一、竹原纤维竹原纤维又称天然竹纤维、原生竹纤维。
竹纤维是将天然竹材通过机械、物理方法和生物技术除去竹子中的木质素、多戊糖、竹粉、果胶等杂质,从竹材中直接分理处的纤维,其制造原理与麻相似,也可称之为竹麻纤维。
一般纺织纤维单纤细度不能低于0.67tex ,并且必须用一定的柔软性及强力。
而完全脱胶后的原生竹纤维,纤维细度约为0.05tex ,长度不足5mm,不能在环锭纺纱机上加工。
为解决这一问题,四川省外贸、东方远程机械有限公司和阆中棉纺织厂联合成立了厡竹纤维研制小组,对厡竹纤维及其在棉纺设备上的可纺性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经过了2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4月底在阆中棉纺织厂出纱。
其工序流程如下:原生慈竹−−−−−→−去青、脱胶、轧压竹纤维素束−−→−烘干梳理−−→−上油纺纱 厡竹纤维多用于建筑材料、汽车制造、污水处理等行业。
因厡竹纤维可纺性不佳,目前对其用作纺织品的研究不多。
二、竹浆纤维竹浆纤维又称再生竹纤维、竹粘纤维、竹浆粘胶纤维等。
竹浆纤维是以速生竹材为原料,经过人工催化、提纯,采用水解碱法及多段漂白等多道化学与物理技术制成竹浆粕,在经黏胶纺丝工艺加工成的纤维。
目前竹纤维浆粕的加工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预水解—碱煮法,另一种为二次蒸煮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竹纤维的制作工艺简介
竹纤维的制作工艺简介
竹子应用广泛是大家熟知的,但应用于服装领域还是近几年的事。
用竹
子加工成的纤维称为竹纤维,竹纤维分成两大类;
1、天然竹纤维——竹原纤维
竹原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
制取过程:竹材→制竹片(首先把竹子截断去掉竹节并剖成竹片,竹片
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煮炼竹片(将竹片放入沸水中煮炼)→压碎分解(将竹片取出压碎锤成细丝)→蒸煮竹丝(将竹丝再放入压力锅中蒸煮,
去除部分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生物酶脱胶(把上述预处理的竹丝
浸入到含有生物酶的溶液中处理,让生物酶进一步分解竹丝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以获得竹子中的纤维素纤维。
在分解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的同时也可在处理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可以分解纤维素的酶,以获得更细的竹原纤维)→梳理纤维(把酶分解后的竹纤维清洗、漂白、上油、柔软、开松梳理即可获得纺织用的竹原纤维)→纺织用纤维。
竹原纤维是一种全新的天然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
的天然竹纤维,天然竹原纤维与竹浆纤维有着本质的区别,竹原纤维属于天然纤维,竹浆纤维属于化学纤维。
竹原纤维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又一天然纤维的诞生,其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天然竹原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线等良好的性能。
2、化学竹纤维
化学竹纤维包括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
竹浆纤维:竹浆纤维是一种将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浆粕再湿法纺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竹纤维的性能及应用李会改;陈国强;万明【摘要】竹纤维是一种绿色环保纤维,吸湿放湿性、抗菌性能、抗紫外线性能及染色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纺织服装行业. 对竹纤维的结构特点、纤维特性、用途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也指出了目前竹纤维存在的一些问题.【期刊名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6(033)001【总页数】4页(P177-180)【关键词】竹纤维;结构;特性;产品开发【作者】李会改;陈国强;万明【作者单位】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330201;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330201;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环保性新纤维纺织制品”已明确成为人们关注和开发的焦点[1]。
竹纤维因其来源广泛、生长速度快、成材早、再生能力强、一次种植可持续利用、速生高产的特点,备受青睐。
更重要的是竹纤维是一种再生资源,可自然生物降解,有利于保护环境,在满足人们对新型材料和新型纺织品的追求的同时实现人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3]。
研究表明,竹纤维的混纺产品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绿色纺织品,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4]。
竹纤维是一种纤维素纤维,来源于竹子,其化学成分类似于木材。
主要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此外还有少量的果胶和灰分。
竹纤维各化学成分含量因竹子产地不同而略有差异。
竹纤维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根据选材和加工方式的不同,竹纤维又被分为竹原纤维(天然竹纤维)和竹浆纤维(再生竹纤维)。
这两类纤维在结构上存在些许差异。
1.1 竹原纤维的形态结构竹原纤维(天然竹纤维)是将天然竹中的毛竹或簇生竹锯成规定的长度,再用物理、机械的方法,经过多道浸煮、软化等工序,除去部分非键合类非纤维素物质,再利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辅助脱胶,目的是去除木质素、戊聚糖及果胶等杂质,以便直接提取原生的纤维。
竹纤维特点竹纤维就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
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专家指出,竹纤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
竹纤维纺织品因其完全复制了竹纤维的固有特性,而倍受消费者青睐,产品需求量逐年上升竹原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表1),3者同属于高聚糖,总量占纤维干质量的90%以上,其次是蛋白质、脂肪、果胶、单宁、色素、灰分等,大多数存在于细胞内腔或特殊的细胞器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生理作用。
纤维素是组成竹原纤维细胞的主要物质,也是它能作为纺织纤维的意义所在。
由于竹龄的不同,其纤维素含量也不同,如毛竹嫩竹为75%,1年生为66%,3年生为58%。
竹原纤维中的半纤维素含量一般为14%~25%,毛竹平均含量约为22.7%,并且随着竹龄的增加,其含量也有所下降,如2年生长竹24.9%,4年生23.6%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竹原纤维纵向有横节,粗细分布很不均匀,纤维表面有无数微细凹槽。
横向为不规则的椭圆形、腰圆形等(图1),内有中腔,横截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边缘有裂纹,与苎麻纤维的截面很相似(图2)。
竹原纤维的这些空隙、凹槽与裂纹,犹如毛细管,可以在瞬间吸收和蒸发水分,故被专家们誉为“会呼吸的纤维”,用这种纯天然竹原纤维纺织成面料及加工制成的服装服饰产品吸湿性强、透气性好,有清凉感。
竹纤维的特点抗菌性:竹纤维中含有“竹琨”抗菌物质,衣物对贴身有防臭除异味之功效保健性:竹元素中的抗氧化物能有效的清除体内的自由基,竹纤维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抗紫外线:竹纤维的紫外线穿透率为万分之六,抗紫外线能力是棉的41.7倍,竹纤维不带任何自由电荷,抗静电,止瘙痒吸湿排湿性:在所有的纤维中,竹纤维的吸收湿性及透气性是最好的,被专家美誉为“会呼吸的纤维”,毛巾久用擦汗不留异味。
竹浆纤维是采用竹浆粕作为原料,经过人工催化处理和控制纤维素分子聚合度,α纤维素质量分数在93%以上,湿法纺丝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竹浆纤维的来源、纺丝工艺和价格与以纤维素浆粕为原料制成的黏胶纤维有差别,但在外观风格、化学性质上类似,给二者的区分带来难度。
不法分子常用低价的黏胶纤维假冒竹浆纤维牟利,或将竹浆纤维故意标高价来误导消费者。
如何定性区分和定量分析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是纺织检测中的关键技术课题。
目前竹浆纤维与黏胶纤维的定性采用常规鉴别手段,如以燃烧法和显微镜观察法为主,区分难度较大[1]。
且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同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摘要: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由于化学成分类似,给二者的鉴别与定量分析带来难题。
只采用单个常规定性方法难以区分,结合TG 法、SEM 法结果表明,竹浆纤维的横截面边缘更平滑,且有部分边缘锯齿倒卷从而形成腔体与缝隙,高温下分解更快,更快达到失重平衡,TG 法和SEM 法结合可定性鉴别;IR 法得到黏胶纤维羟基的吸收峰明显高于竹浆纤维,竹浆纤维初始溶解速度更快,IR 法和溶解法结合可定性鉴别。
以60%硫酸作为溶解介质,通过UV-Vis 和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结果表明,α系数值可控制在-1.3878~-1.2646,试验结果与真实混合比例误差为-0.41%~2.54%,满足误差允许范围,具有一定准确度。
关键词:竹浆纤维;黏胶纤维;定性;定量中图分类号:TS107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9350(2023)11-0030-05Abstract:The simila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amboo pulp fiber and viscose fiber makes it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and quantify them.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by using only a single conventional qualitative method,but the results of TG combined with SEM show that the cross-sectional edge of bamboo pulp fiber is smoother,and some edge serrations are re⁃wound to form cavities and gaps.The decomposition of bamboo pulp fiber at high temperature is faster to achieve weightloss balance.The combination of TG and SEM can be qualitatively identified.The absorption peak of viscose fiber hydroxyl obtained by IR method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bamboo pulp fiber.The initial dissolution rate of bamboo pulp fiber is faster.The combination of IR method and dissolution method can be ing 60%sulfuric acid as the dissolv⁃ing medium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UV-Vis and mathematical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αcoefficient can be controlled in the small range of -1.3878to -1.2646.The error rang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real mix⁃ing ratio is -0.41%to 2.54%,which meets the allowable error range and has certain accuracy.Key words:bamboo pulp fiber;viscose fiber;qualitative;quantitative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of bamboo pulp fiber and viscose fiber收稿日期:2023-02-13作者简介:沈洪祥(1996—),男,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服装质量检测、标准制修订,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