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抗衰落技术 数字移动通信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64
目录抗衰落技术 (2)一、概述 (2)1)引起衰落的原因 (2)2)抗衰落技术的种类 (2)二、分集接收技术 (2)1)基本思想 (3)2)适用范围 (3)3)如何实现自身的功能 (3)(1)时间分集 (3)(2)空间分集 (4)(3)频率分集 (5)4)各分集技术之间的优缺点 (5)三、合并技术 (5)1)基本思想: (5)2)适用范围: (6)3)如何实现自身的功能: (6)四、均衡技术 (6)1)基本思想 (6)2)适用范围 (7)3)如何实现自身的功能 (7)五、信道编码技术 (7)1)信道编码技术产生的原因与作用 (7)2)信道编码技术的基本思想及优缺点 (8)3)适用范围 (8)4)信道编码技术及功能的实现 (8)(1)分组码 (9)(2)卷积码 (9)(3)Turbo码 (10)(4)交织 (10)(5)伪随机序列扰码 (11)六、扩频技术 (11)1)基本思想 (12)2)适用范围 (12)3)如何实现自身的功能 (12)(1)直接序列扩频与解扩的原理 (12)(2)跳频扩频通信系统 (12)抗衰落技术一、概述衰落对传输信号的质量和传输可靠度都有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衰落甚至会使传播中断,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传输的数据速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信号正确有效地接收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在移动通信中,移动信道的多径传播、时延扩展以及伴随接收机移动过程产生的多普勒频移会使接收信号产生严重衰落;阴影效应会使接收的信号过弱而造成通信中断;信道存在的噪声和干扰也会使接收信号失真而造成误码;为了改善和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在移动通信中就必须使用到抗衰落技术。
1)引起衰落的原因的也是最重要的衰落成因。
多条射线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地面、大气不均匀层或天线附近的地形地物的反射,也可能是由于电离层多次反射、电离层中的寻常波和非常波或天波和地波的同时出现。
多径干涉形成的衰落通常称为多径衰落或干涉型衰落。
非正常衰减发生时,接收信号电平低于正常值,从而形成衰落。
移动通信第四章抗衰落技术应用在移动通信领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衰落,这对通信质量和可靠性构成了严重挑战。
第四章所探讨的抗衰落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应运而生的。
抗衰落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我们在使用手机进行通话、上网或者观看视频时,都希望能够获得稳定、清晰和流畅的通信体验。
然而,由于移动环境的复杂性,例如建筑物的遮挡、多径传播、多普勒频移等,信号强度会出现快速而剧烈的变化,从而导致衰落现象的发生。
这可能表现为通话中断、数据传输错误、视频卡顿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分集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抗衰落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不同的空间、时间、频率或极化方向上接收多个副本的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适当的合并处理,以降低衰落的影响。
空间分集通过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设置天线来实现;时间分集则利用信号在不同时间的发送和接收来获取多个独立的衰落样本;频率分集借助在不同频率上传输相同的信息;极化分集依靠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来接收信号。
通过这些分集方式,即使其中一个或几个分集支路受到严重衰落,其他支路仍可能保持较好的信号质量,从而提高了整体接收信号的可靠性。
均衡技术也是对抗衰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多径传播的环境中,不同路径的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不同,会导致符号间干扰(ISI)。
均衡技术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补偿和校正,消除或减轻 ISI 的影响。
自适应均衡器能够根据信道的变化实时调整均衡参数,以适应不同的传输条件。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在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减少误码率,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纠错编码技术在抗衰落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在发送端对信息进行编码,引入一定的冗余度,使得接收端能够在存在噪声和衰落的情况下检测和纠正错误。
常见的纠错编码方式有卷积码、Turbo 码等。
这些编码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错能力,即使部分信号受到衰落而出现错误,也能够通过纠错机制恢复原始信息,保证通信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