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第01章绪论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41
2016至2017 学年第 1 学期
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构造地质学性质:必修
总学时:64学时讲课:40学时实习:24 其它
授课班级:100101E003-01班学生人数:30
任课教师:漆家福(教授)助教:陈石(副教授)
所在院(系、部):地球科学学院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名称:构造地质学(第二版)作者:朱志澄等
构造地质学作者:漆家福等
出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
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
上课地点:逸夫楼-108#;
实习课程地点:地质楼构造地质学实验室;考试:闭卷统一考试,时间另行安排。
(北京)储层表征与建模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 Modeling 吴胜和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系 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绪 论(课程概况)What? Why? How?储层表征与建模课程定位 课程安排一、课程定位渗流的岩石(层)。
储集岩的特性 ----孔隙性与渗透性What? Why?储层: 能够储集流体并能使其在一定压差下绪论Reservoir课程定位●储层 ●含油气的储层 狭义 广义油藏 ?储层岩石 储层构造形态 储层内流体圈闭 油气藏 结构要素 储层 流体绪论课程定位★ 储层非均质性(层次性与复杂性)●多层储集体系(储层与隔层) ●单层储集体与侧向隔挡体的差异分布 ●储集体内部单元与夹层的差异分布储层是油气赋存的场所, 是油气勘探开发的目的层绪论油 气 田 勘 探 油 气 田 开 发 区域勘探 圈闭预探 油藏评价课程定位德伦 山玛湖 德伦 凹陷 山沉积 陆梁 沉积 体系 体系生产阶段德仑山古水系伦3-伦 参1沉 积体系乌伦古北部古水系 洪积扇 湖 泊系 体 积 沉 古 伦伦 德哈山古水系-乌 山选凹定带(生储盖组合)圈闭的含油性(有利储集相带)区 域 储 层 研 究泛滥平原尔 乌扎伊尔古水系禾 积 沉 系 体车 -拐 沉积 体系四棵 树沉 积体 系玛纳斯 -齐古 沉积体 系湖 泊克拉 美丽 -陆梁 沉积 体系 三角洲 体系 沉积 凹陷 北 子 系 道海 体辩状河 东 积 美丽 沉 克拉 坡 斜 东 -阜 泛滥平原 丽 美 拉 博格 达 克 山 沉 积 体 系古水系 克拉美丽博格达古水系四棵树古水系 依林黑比尔根山古水系开发中后期 (单层内部单元)开 发 开发方案实施 储 开发早期 (小层储层分布) 层 研 剩余油挖潜 究(多层储集体系)探明油气藏 开发可行性评价绪论课程定位课程定义储层表征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特征识别 √特征描述 √三维建模(属于开发储层研究的范畴) 1985年国际储层表征会议 对储层表征的定义: “量化储层(油藏)特性, 识别地质信息空间变化不确定 性的一个过程”●定量研究储层非均质,建立储层地质模型;●评价储层空间变化的不确定性绪论课程定位课程定义储层建模----Reservoir Modeling建立储层地质特征三维分布的数字化模型 构造 储层 流体储层相(构型)、 储层质量(孔、渗、流动单元) 储层裂缝绪论课程定位三维建模是储层表征的最高层次三维网块赋值三维网格化(3D griding)资料:井和/ 或地震数据储层相(构型)、 储层质量(孔、渗、流动单元)核心是对井间储层进行多 学科综合一体化、三维定量化 及可视化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