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水体下采煤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48
三下一上”开采设计的原则
“三下一上”开采设计原则是指在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体上进行采煤,同时不破坏原有地貌。
具体原则如下:
1. 建筑物下开采:需要保证建筑物不受到开采影响而破坏,同时要尽量多采出煤炭。
对于不适合搬迁的城镇、工厂、居民区、村庄等所压煤层,应进行开采,并做到井筒矿柱的回收,既开采出煤炭,又保护好地面建筑物。
2. 铁路下开采:需要保证铁路干线与支线下所压煤层的开采,同时采取留下矿柱的策略来保护铁路。
3. 水体下开采:包括地面水体下和地下水体下的开采。
水体下开采的实质是如何确定防水和防砂矿柱的高度,此上限到地面的垂高,就是安全开采深度。
在水库、蓄水池和运河等地面水体下采煤时,除要防止矿井发生突水事故外,还要保证它们不受到开采的影响而破坏。
4. 承压水体上开采:指可采煤层以下的承压水体上的煤层开采。
此外,三下一上”采煤技术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率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和方法,并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和工程设计。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合理的开采和优化利用煤炭资源,保护受开采影响区域内的主要井巷、建(构)筑物、水体、铁路和地面生态环境,保护矿井开采不受水体的威胁,结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生产实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
第2条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所压煤炭资源应遵循煤炭资源优化利用原则,受护对象安全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原则和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原则,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丢弃后带来不可采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必须进行开采;技术条件可能,但尚无成熟经验的应积极进行试采;在目前技术条件下难以开采,但采用搬迁、就地重建、就地维修、改河道和疏干或改造等特殊措施,在经济上合理时,可进行开采。
否则应当留设永久保护煤柱或经有资格的技术咨询部门评估和主管部门批准放宽回采率要求,采出部分煤量。
第3条建筑物下、铁路下、近水体下安全采煤的原则是:建筑物下采煤时,对于零散建筑物,受开采影响后经过维修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对于大片建筑群,受开采影响后大部分建筑物不维修或小修,少部分建筑物经中修和个别经大修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在铁路下采煤时,经采取措施不影响列车安全运行;在近水体采煤时,受影响的采区和矿井涌水量不超过其排水能力、不影响正常生产,以及地面水利设施经维修不影响正常使用。
第4条有关单位在煤矿矿区范围内需要建设公用工程或者其他工程的,应当事先与各矿协商,经各矿同意后,方可建设,否则,煤矿不负责赔偿。
发现在井田范围内擅自进行项目建设的,煤矿应以书面形式报告政府并通知项目建设单位。
第5条建筑物及交通、水利等工程设施搬迁的新址,应尽量利用已经稳定的沉陷地,防止重复压煤。
第二章保护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第一节煤柱留设管理第6条凡井田范围内及井田周边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铁路及对井下安全开采存在威胁的水体都要留设保护煤柱。
第7条煤柱分永久煤柱和呆滞煤柱两种。
永久煤柱为应用现有技术至矿井报废永远不能采出的煤炭资源,可列为矿井设计损失的煤炭资源;呆滞煤柱即临时煤柱是指暂时不能开采,必须经过专门研究才能开采的煤炭资源。
特殊开采方法习题及答案单选题1.引起矿区内地表移动与变形,并导致地面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是(C)。
A.掘进作业B.地震C.地下开采D.地下水位下降2.积聚在江、海、河、湖、水库、沼泽、水渠、坑、塘和塌陷区中的水统称为(B)。
A.地下水B.地表水C.矿井水D.大气降水3.按照水体的类型、流态、规模、赋存条件以及水体的允许采动程度,将地下开采影响水体的采动等级分为(C)。
A .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4.当底板含水层上部存在承压水导升带,则底板安全煤岩柱高度应大于或等于阻水带厚度、承压水导升带高度和(D)。
A.隔水带深度之和B.原岩带厚度之和C.裂隙带厚度之和D.导水破坏带深度之和5.为防止底板承压水沿断层面进入煤层,断层两侧需留设(D)。
A.区段煤柱B.阶段煤柱C.境界煤柱D.防水煤柱6.跨落上行顺序开采时,在层间距较近的条件下,下煤层中开采技术应采用(D)。
A.长壁开采B.短壁开采C.留煤柱开采D.无煤柱开采7.当强制放顶工作在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中部位置,并与采煤工作同步进行时,称为(B)。
A.预先爆破强制放顶法B.同步爆破强制放顶法C.一字形强制放顶法D.台阶式强制放顶法8.通过钻孔向顶板注压力水,一方面起软化作用,另一方面对顶板有(B)。
A.加固作用B.压裂作用C.卸压作用D.离层作用9.反映地表移动和变形程度的一项重要参数是(C)。
A.主要影响半径B.主要影响角C.最大下沉值D.移动速度10.开采影响可能会波及到地表,引起地表下沉,一般情况下,当采煤工作面距开切眼的距离达到平均采深的(B)。
A.1/8~1/4B. 1/4~1/2C.1/2~2/3D. 2/3~111.我国水力充填的大部分是利用水的自然压头,一般充填倍线控制在(C)。
A .2以下B 4.以下C. 6以下D. 8以下12.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及压煤开采规程将煤层之下的承压水采动等级划分为(A)。
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13.一般认为,极薄煤层厚度小于(C)。
探放水作业人员理论考试试题考生姓名:单位: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30分)1、探水前应加强钻孔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
(√)2、在预计水压大于0.1 MPa的地点探水时,要预先固结套管,套管口安装闸阀。
(√)3、当遇高压水顶钻杆时,应迅速拔出钻杆,关闭闸阀。
(×)4、在厚煤层中施工的上山探水巷,必须沿顶掘进。
(×)5、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钻孔水时,探水钻孔要成组布设,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3 m为准。
(√)6、探查断层产状,应与探查断层导水性相结合进行同步探查,钻孔数一般为3个。
(√)7、探查工作面前方已知存在断层时,应当至少有1个孔打在断层与含水层交面线附近。
(√)8、水压大于1 MPa时,一般不宜沿煤层探放断层水。
(√)9、当钻孔接近老空时,应当设有瓦斯检查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
(√)10、探放陷落柱水的钻孔探测后必须注浆封闭并做好封孔记录,注浆结束压力应大于区域静水压力的1.5倍。
(√)11、当回采工作面内有导水断层或陷落柱时,应当按照规定留设防隔水煤柱,或采用注浆的方法封堵导水通道;否则,不准采煤。
(√)12、对封闭不良钻孔,能在地面找到位置的,尽量在地面安装钻机进行检查封堵。
(√)13、在井下封堵导水钻孔时,间断性地注入水泥浆即可封闭。
(×)14、钻机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其他人员不做要求。
(×)15、升降钻具时,必须使用垫叉,禁止以管钳、链钳代替垫叉。
(√)16、在探放水钻孔钻进时,如果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应当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处理。
(√)17、在钻孔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要避开钻杆活动方向,防止钻杆折断冲出孔外伤人。
(√)18、在机械运行时,对出现故障的部件要及时进行拆卸和修理。
(×)19、在钻进过程中,当立轴的钻杆发生摇晃时,应立即手扶接头和送水管,保持正确方位。
附件《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征求意见对照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6年7月第71条留设立井保护煤柱时,地面受护面积应包括井架(井塔)、提升机房和围护带。
立井和暗立井围护带宽度定为20m。
立井保护煤柱按第74条规定设计;暗立井保护煤柱按第78条规定设计。
第72条设计工业场地保护煤柱时,地面受护面积应包括受护对象加围护带。
工业场地受护对象是指工业场地内为煤炭生产直接服务的工业厂房和服务设施,如主、副井,井架(井塔)、提升机房、装煤系统、任务交待室、办公楼、选煤厂、灯房、压风机房、扇风机房、变电所、机修厂等。
工业场地围护带宽度一般定为15m。
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用移动角法设计。
压风机房、扇风机房、变电所、机修厂等。
工业场地围护带宽度为15m。
图1 暗立井保护煤柱设计方法第74条立井保护煤柱一般采用垂直剖面法设计。
第一类保护煤柱以边界角法设计。
当立井包括在工业场地以内时,接第72条规定以工业场地受护面积设计其保护煤柱。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时,应以前者为保护煤柱最终边界。
第二类保护煤柱以移动角法设计。
第85条立井保护煤柱应当采用垂直剖面法设计。
第一类立井保护煤柱按边界角设计。
当立井包括在工业场地以内时,按第83条要求以工业场地受护范围设计其保护煤柱。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时,应当以前者为保护煤柱最终边界。
第二类立井保护煤柱按移动角设计。
第三类 在煤层倾斜剖面上以λ角设计保护煤柱的下山方向边界,在煤层走向方向上以δ角设计保护煤柱的边界。
第四类 除应按本条前三类规定留设保护煤柱外,还应按第75条规定另加防滑煤柱(见附录九例5)。
第五类 为了防止滑坡引起井筒破坏,一般应在井筒所在斜坡的上、下坡两侧加大煤柱尺寸,具体方法参照第24条规定。
第三类立井 保护煤柱按移动角设计,保护煤柱的下山方向边界以底板移动角设计。
第四类立井 保护煤柱除应当按本条前三类规定设计保护煤柱外,还应当留设立井防滑煤柱(见第86条)。
采煤试题库含答案采煤试题库一、选择题1.根据能量来源和发生地点的不同,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和外力作用两大类。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固结成岩。
2.走向长壁采煤法是指工作面沿倾斜布置,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3.在XXX开拓中,适应性最强的开拓方式是立井开拓。
4.“三上一下”采煤中的“三上”不包括建筑物下。
5.水体下采煤,不可取的是把水抽干。
6.在地壳岩层中,分布面最广、最常见的一类岩石是沉积岩。
7.在空气中,占比例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8.在煤的各种组成成分中,单位质量释放热量最多的是氢。
9.根据开采技术特点,煤层按厚度可分为三类。
在生产中,惯将厚度大于8m的煤层称为特厚煤层。
10.将煤田划分成若干部分给矿井开采,划归为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煤田称为XXX。
11.为一个回采工作面服务的巷道称为回采巷道。
12.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为逆断层。
13.年产60万吨的矿井属于中型矿井。
14.采用了积极防御性支护的是锚喷网支护。
15.为了提高爆破效果和保证安全爆破,炮眼装药后必须填装炮泥。
16.井筒、运输大巷属于开拓巷道。
17.瓦斯爆炸的浓度为5~16%。
18.不允许风流通过,但允许行人或行车的通风设施是风桥。
19.地壳表层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
20.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
A.瓦斯浓度超过规定限值进行作业;B.未按规定采取防止瓦斯积聚、防治瓦斯爆炸措施进行作业;C.未按规定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进行作业。
4、矿井内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必须立即组织救援,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BCD)A.立即切断电源;B.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C.封闭通风系统,隔离事故区域;D.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
5、以下哪些情况下必须停止采煤工作?(ABCD)A.煤层顶板出现大面积剥落、冒顶;B.瓦斯浓度超过规定限值;C.通风系统故障,无法保证通风;D.发生地质构造变化,出现地质灾害隐患。
1.倾斜长壁采煤法相比走向长壁采煤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采煤工作面的布置和推进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