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肌理的做法
- 格式:docx
- 大小:20.4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中国画中肌理的运用与实验中国画作为一种古老而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在对自然和社会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再呈现。
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肌理运用。
肌理在中国画中被广泛运用,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本文将从中国画中肌理的运用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画中肌理的运用是绘画艺术的关键之一、肌理是指绘画表面的纹理、质感以及颜色层次等特点。
中国画以水墨为素材,以“以形写意”为基本原则,通过对色彩和线条的运用,使画面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肌理效果。
一方面,中国画通过线条的勾勒和墨渍的抚摸来创造肌理。
线条在中国画中被视为画面的骨架,通过勾勒物体的轮廓和纹理来表达形体和质感。
线条的运用可以呈现出粗犷、细腻、浑厚或柔和的肌理效果。
墨渍则是指由水墨在纸上施以不同强度的压力而形成的墨线和墨渍,通过适当调整水墨的浓淡和湿度,使墨渍在纸上产生独特的肌理效果,达到丰富表现对象的目的。
另一方面,中国画通过对水墨的渲染和笔触的运用来创造肌理。
水墨在中国画中被广泛运用,通过水墨的渲染,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如染色、淋漓、浓淡等。
笔触则是指画家运笔的方式和力度,通过笔触的变化和疏密来营造不同的肌理效果。
有时画家还会运用湿笔、硬笔、软笔等各种不同材质的笔进行实验,使肌理效果更加丰富多样。
在中国画中,实验是画家们追求创新和突破的重要手段。
实验可以帮助画家们发掘新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丰富肌理效果。
画家们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对肌理进行实验。
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是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来创造肌理。
比如,在水墨画中,可以尝试利用不同的纸张质地、颜料的浓淡和水的湿度等来创造不同的肌理效果。
艺术家们可以实验使用不同的笔触、刷子和墨渍技法,以及不同的颜料和颜料的混合,来实现肌理的多样性。
另一种实验方法是利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风格来创造肌理效果。
比如,可以运用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如劈柴、麦秆、走锋、抖翘等技法,在画面中营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国画肌理技法嘿,同学们!今天咱来聊聊国画里超好玩的肌理技法。
啥是肌理技法呢?简单来说,就是让国画变得更有意思的小窍门。
就像我们玩游戏有各种绝招一样,画国画也有这些特别的方法能让画更好看。
比如说撒盐法。
这可好玩啦!你先在纸上涂上颜色,要湿湿的那种哦。
然后呢,轻轻地把盐撒在上面。
哇,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等纸干了以后,你会看到纸上有一些漂亮的花纹,就像雪花一样。
这是为啥呢?嘿嘿,我也说不太清楚,反正就是很神奇。
还有吹墨法。
准备好一张纸和一点墨水。
把墨水滴在纸上,然后用吸管对着墨水吹。
哇哦,墨水就会像小蛇一样在纸上乱跑。
你可以吹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可有意思了。
说不定你能吹出一棵大树,或者一朵花呢。
皱纸法也很棒。
把纸揉一揉,皱巴巴的。
然后在上面涂上颜色。
等干了以后,纸的纹路就会出现在画上,看起来就像古老的墙壁一样。
是不是很有感觉呀?还有拓印法。
找一些有纹路的东西,比如树叶、硬币啥的。
把纸放在上面,用铅笔或者蜡笔在纸上轻轻地涂。
这样,下面东西的纹路就会印在纸上啦。
你可以用树叶印出一片森林,用硬币印出一个宝藏。
这些肌理技法能让我们的国画变得独一无二。
想象一下,你的画和别人的都不一样,多厉害呀!而且,用这些方法画画可好玩了,就像在做实验一样。
咱画国画的时候,不要总是规规矩矩地画。
可以大胆地尝试这些肌理技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哦。
比如你想画一片草地,就可以用吹墨法吹出一些草的形状,再用绿色的颜料涂一涂,就像真的草地一样。
要是画一朵花,可以用撒盐法做出花瓣上的纹理,让花看起来更漂亮。
同学们,国画可不仅仅是用笔画哦。
有了这些肌理技法,我们可以画出更有趣、更有创意的画。
下次画画的时候,大家都试试这些方法吧,看看谁能画出最棒的国画。
让我们一起在国画的世界里尽情玩耍,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画卷。
咱还可以把不同的肌理技法组合起来用。
比如说,先用皱纸法做出一个背景,然后再用拓印法印上一些小动物。
哇,一幅生动的画就出来啦。
或者用吹墨法吹出一些树枝,再用撒盐法在树枝上做出一些小花。
工笔花鸟画背景的肌理处理方法一.揉纸法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2.局部揉熟宣纸常用。
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画时不必过于具体。
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1.画前扎染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3.干后展开4.趁湿展开三.拼贴挖补法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1.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
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四.纸板遮挡法1.纸筋法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
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刻出大雁、白鹭等形象,再拓印。
其它杂物:麻批子、松针等。
3.纸版漏印此法与遮挡法相反,先在较硬的纸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来刷印或拓印。
五.反衬法1.在背面勾皴2.正面勾皴,背后着色3.正面作画主体,托纸上画背景六.拓印法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
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衬一张白纸,以显示墨色之形迹与深浅变化。
.硬板拓印1.单墨色直接拓印2.多墨色直接拓印3.局部拓印4.反复拓印5.连续拓印在已经拓印过的材料上,尚留少许墨色,可趁其未干时继续拓印,可得干裂秋风而又迷离朦胧之趣。
工笔画特殊肌理技法摘要工笔画特殊肌理技法包括:破墨法、扎染法、拼贴挖补法、让水法、反衬法、拓印法、滚印法、渗透法、平涂法、积墨法、揉纸法、冲墨法、撞水法、纸板遮挡法、弹色法、喷染法、吸收沉淀法、做旧法等。
一、破墨法破墨法是专指作画时,当前一墨迹未干之际,又画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分为淡墨破浓墨、浓墨破淡墨、墨破色、色破墨,各有不同的特点。
二、扎染法扎染法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是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三、拼贴挖补法拼贴挖补法是把一幅画分解、切割,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
四、让水法让水法即墨让水,先用水在画面上画出物象,再用墨和色画于其上,有水部分墨就让开,无墨部分墨就自然晕化,如画水塘,可以先用水拖出水之波纹,再以大笔淡墨铺水,水纹处墨让开,水的感觉甚佳。
五、反衬法反衬法即“背面敷粉法”的人物描写技法之一,指画家作画时,在绢上涂上铅粉,以衬托画面的鲜明色彩,运用这种技法,能收到正面描写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六、拓印法拓印法是指在有痕迹的石材、木材、纤维等质地的材料上,或者是像扭曲的细绳类的编织物的外形上,把纸覆盖在物体表面,再用铅笔或碳笔在纸上磨拓的技巧。
七、滚印法滚印法是在滚子上不均匀涂墨色,用多种手法重复多遍滚印,在无墨色或有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无墨滚印。
八、渗透法渗透法是将两张纸叠在一起作画,下面的一张成自然纹理,一张纸折叠后在一面作画,原理同上,展开后作为同一张画后再作处理,在不透水的板面上作画时,下面一张会渍出奇异的纹理。
九、平涂法平涂法采用均匀的平涂上色,使画面均匀且平整,在涂色时要用力均匀,颜料和水比例要适中,不能过稠,也不能过稀,让颜料和水充分的混合均匀,运笔要有规律的衔接,注意用笔的方向和顺序。
一、揉纸法所谓的揉纸法或叫做皱纸法,就是将绘画用的纸用手揉皱,画纸全部或局部发生凹凸不平,然后用大笔或排笔在上面凸起的部分着墨或着色,使纸面呈现不规则不可预测的痕迹。
这种痕迹自然而变化不定,辅以画笔的整理、归纳,可取其形,也可以渲染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践多了,便可以活用,也可以与其他技法并用。
看到藏族盛会上姑娘们的极其讲究的装束,我常常想到那真是无与伦比的美,简直就是我心中的公主。
美术,书法,绘画,设计,收藏,拍卖,摄影,美术高考,篆刻-H-}4g1H4R(z1u,_0h在许多藏寺院的壁画里,常常能看到那些端庄的女神。
她们姣好的面容、婀娜的身姿,象征着繁荣,预示着吉祥。
静穆、安详、仁慈,充满着生命活力,都不足以描写那份神圣的感觉。
我尝试着将壁画融在画面里,用拓印和揉纸将壁画效果加强。
那种只有在西藏的壁画里才能感觉到的沧桑感、优雅感,以及残破和时间造就的现代感,真是令人感动不已!美术家论坛4J,c)M+v)b1Z9C在《公主》这幅作品里,我先将人物背景上的壁画用水墨和部分重彩画出,形象和笔触较为松散,许多地方不具体,目的是为了表现壁画的年久感、虚幻感。
之后,我把这一部分纸揉皱,用深棕色的颜色(随着整体调子)在纸背后轻重不同地涂刷(注意只能涂在凸起的纸面),宣纸立刻被染透,画面上就出现大小不同、深浅不同、密度不同的斑痕,这种痕迹,极自然地表现了壁画经年、斑驳脱落后的感觉,比用笔经意地描绘显得轻松自然,效果更真实。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将松散的笔触和颜色的不衔接处统一起来,浑然一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图为马寒松作品《公主》局部)美术,书法,绘画,设计,收藏,拍卖,摄影,美术高考,篆刻2{'P6U;d)e(L1|7y!k:q/f9H"s)f'y9l/E"P.G3S#t*b/s4a揉纸的方法掌握熟练可以产生多种效果。
在作品《夜路》里,地上的石头和背后的山石用了不同手法的揉纸作法,石头用大块墨迹为主塑造,并且追求一点类似传统中国画中小斧劈皴的感觉,兼顾素描感觉,效果凝重且结实,这在《无名花》中也可以看到。
列出可以制作肌理的方法制作肌理是一种常见的美术技法,可以给画面增加立体感和丰富的触感。
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制作肌理的方法,帮助艺术家在作品中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1.使用纹理笔触:纹理笔触是一种在绘画和数码艺术中常用的技巧。
艺术家可以使用各种笔刷来添加肌理效果,例如使用毛笔刷或粗糙刷头来描绘出细致的纹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绘画媒介,包括油画、水彩画和数码绘画等。
2.素材贴图:利用素材贴图是另一种常见的制作肌理的方法。
艺术家可以选择合适的素材贴图,如木纹、石纹、金属纹等,并将其应用于他们的作品中。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数码艺术和平面设计,通过在合适的位置放置和调整图层,可以很容易地添加各种肌理效果。
3.使用浮雕和雕塑技法:浮雕和雕塑是艺术家常用的创造肌理的方法。
在雕塑中,艺术家可以使用各种工具来刻划材料表面,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纹理和质感。
而在浮雕中,艺术家可以利用雕塑技法在平面上创造出立体的效果。
4.线条加密和交叉:通过线条的加密和交叉,可以制造出一种错综复杂的肌理效果。
艺术家可以使用铅笔、钢笔或细线工具,在画面中创造各种密集的线条。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绘画、素描和插图等各种媒介。
5.色彩变化:通过使用不同的色彩变化,可以为画面增加肌理感。
艺术家可以利用调色板上的各种色调和阴影来创造出各种纹理效果。
通过重叠和混合不同的颜色,可以创造出富有层次感的肌理效果。
6.创造深度和层次感:通过运用透视和遮挡效果,可以为画面增加深度和层次感。
艺术家可以使用透视原理来创造真实的空间感,并通过遮挡和遮掩物件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
7.利用不同的绘画技巧:不同的绘画技巧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例如,艺术家可以运用点刻、搓揉、刮痕等技法来制作出各种纹理效果。
运用刷子的不同动作和手法,也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肌理效果。
8.利用贴纸和质地:通过使用贴纸、面具和质地材料,可以在作品中添加真实的肌理效果。
艺术家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如纱网、纸片、丝绸等,通过切割、贴附、涂抹等方式将其融入到作品中。
当代中国工笔画技法之肌理浅析一、前言中国工笔画最早始于楚汉时期的帛画,其鼎盛时期是唐宋时期,于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直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画才逐渐走出低谷。
纵观当代中国画现状,当代中国画画家与传统画家相较之,当代画家极其容易迷失方向并感到彷徨。
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身处世界多元一体化的时代,不断有新的思想和新的视觉信息涌入画家们的视野,当下人们的审美观(包活画家本身)受到多元文化的相互影响与干涉。
其次,在当代,任何一种艺术形态的审美标准都不再普遍适用,我们正处于一个审美标准多元化的时代,相比起传统绘画中的语言法则,当代画家更喜欢用张扬并富有个性的风格来表达自身对艺术的激情,或者把自己的创作作为对社会各种压力或对自身压抑的情绪肆意宣泄的载体。
让中国绘画表现出时代特色和气息,符合时代的审美观念,是中国画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必然的趋势。
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中国绘画语言的现代化探索和发展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使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画重现往日辉煌。
在这多元发展的时代下,新材料、新媒介以及新工艺的不断涌入,大大丰富了肌理技法的种类,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多种多样的肌理制作效果,从而提高了中国画画面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大力推动了中国绘画向前发展。
目前虽然在理论上对肌理探究的著作及论文不少,如郑力的《肌理与效果》、王化斌的《画面肌理构成》等,但大多从技法与肌理制作方法着手,对关于肌理的运用在国画创作中盛行的原因以及肌理在当代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意义等有关的研究比较欠缺,有较大的讨论空间。
因此本论文就上述种种原因进行研究,结合当代肌理技法的运用成果、肌理技法在当代国画中盛行的原因及其在国画艺术中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二、肌理技法在当代工笔画中的运用当代工笔画创作中制作肌理的方法可以说是只要你的画面需要,没有什么是不能入画的,就连味精、盐、糖等调味料也成为画家们画面中的常客。
传统的毛笔、色墨已无法满足画家对充满个性的艺术语言的追求,传统的笔墨语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让个性化语言风格得以发展的空间日益缩小,当代画家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很难有所作为,因此,充满个性、多样性和特殊性的肌理语言便顺理其章地受到当代画家们的青睐。
【画友之家】技法篇●工笔画肌理制作技法实例——撒盐法
画友之家,以画会友,我们是热爱画画的一群人,快来加入我们把!!
过稿后,将纸喷水裱到已经裱了白纸的画板上,水份要足。
乘湿用浓淡墨或泼或洒,让墨在纸上自然渗透。
这要事先做到胸有成竹,小心别碰到浅色的花的部分,然后用大小不一的盐粒,有目的的洒在泼了墨的画面上。
将画板放平,干透后扫去盐粒,用水冲洗干净即可。
待干期间,注意观察画面如出现理想效果可画面不干,可用电吹风吹干定型。
注意:干后一定要用水冲洗干净,不然会返潮的。
国画十大肌理技法
国画十大肌理技法包括:
1. 枯干法:以干笔描摹干枯的树干、草木等。
2. 润泽法:以湿笔描绘湿润的花卉、水面等。
3. 淡墨法:以淡墨描绘柔和的肌理,营造轻盈的感觉。
4. 墨渲法:以渲染和聚散墨色的方式表现材质的肌理。
5. 点染法:以点状的笔触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纹理。
6. 平涂法:以平整的笔触表现物体的光泽和细腻的纹理。
7. 骨法:以线条的运用描绘物体的骨骼结构,突出物体的立体感。
8. 稀泥法:以泥状的墨水在绘画中模拟染色、渗透等效果。
9. 点画法:以点状的笔触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纹理。
10. 线描法:以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外形和细节纹理,突出物体的轮廓。
十种水墨肌理技法
水墨肌理技法是中国画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法,它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达。
以下是十种常见的水墨肌理技法:
1. 泼墨法:将墨水泼洒在宣纸上,借助墨水的流动和扩散,形成自然的墨迹。
2. 破笔散锋法:用破笔(即散锋笔)作画,笔锋散开,笔画松散,形成独特的肌理效果。
3. 积墨法:层层叠加墨色,通过墨色的深浅变化,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
4. 破色法:在已有颜色的基础上,打破颜色规则,进行随机的色彩混合,形成独特的色彩肌理。
5. 渲染法:用淡墨水慢慢涂抹在画面上,使墨水自然地渗透和扩散,形成柔和的肌理效果。
6. 点染法:用针或细笔在画面上点染墨水,形成点状的肌理效果。
7. 拖墨法:用干净的水笔或抹布在画面上拖动墨水,形成流动的线条纹理。
8. 敲击法:用硬物在画面上敲击,使墨水溅射开来,形成随机的肌理效果。
9. 撕纸法:将宣纸撕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粘贴在画面上,形成独特的立体肌理。
10. 拓印法:用印章或物体在宣纸上拓印,形成独特的形状和纹理。
以上是一般性的介绍,具体的技法可能会根据不同的画家和创作主题有所不同。
国画肌理效果制作方法:揉纸法
国画揉纸法
【原创作品网名家名作】所谓的揉纸法或叫做皱纸法,就是将绘画用的纸用手揉皱,画纸全部或局部发生凹凸不平,然后用大笔或排笔在上面凸起的部分着墨或着色,使纸面呈现不规则不可预测的痕迹。
这种痕迹自然而变化不定,辅以画笔的整理、归纳,可取其形,也可以渲染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践多了,便可以活用,也可以与其他画法并用。
揉纸法
现代绘画注重画面的肌理效果。
肌理拟各种纹理形成画面的总体或部分效果。
肌理一词是借用人体肌肤所形成的自然纹理的意思。
画面土的肌理指使用多种技巧产生自然或非自然形的纹理,使画面获得更为丰富的效果。
揉纸的方法即为其一。
熟宣纸和麻纸类都可以揉搓出各种效果,不过麻纸类需在画的背面涂一层较厚的白粉色使纸面变得硬一些,以便揉搓出纹理来。
高丽纸本身有条纹,自有一种竖或横条纹理,如果利用得好也很可取。
熟宣纸做肌理一般要在画面主要形象完成之后,将画从画板上取下来放在一张桌上,然后用手指小心地将纸捏起,根据画面需要抓捏成放射状、平纹或直纹均可。
熟宣纸较脆易破,故加工时立十分小心。
纸揉皱后再将纸坤平整,这时就可以涂刷透明颜料,在纸的正面或背面都可以刷色,一遍或数遍均可,颜色会在皱折的地方渗入而形成纹理,肌理应以自然为佳,因此不应在揉搓纸时过于造作,应避兔不自然或太呆板。
Vol 40/No 18/Westleather-147㊀-浅谈工笔画创作中背景肌理的表现方式刘星作者简介:刘星(1993.9-)ꎬ女ꎬ研究生在读ꎬ四川理工学院ꎬ中国画ꎮ(四川理工学院ꎬ四川自贡643000)摘㊀要:现阶段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的融会贯通ꎬ创作者对于中西方绘画的结合与探索ꎬ在这个多元化时代中国工笔画面临着继承与发展创新的问题ꎮ中国工笔画有着博大精深的根基ꎬ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ꎬ吸取油画ꎬ壁画等的表现形式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工笔画特征ꎬ为当今工笔画发展带来了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ꎮ关键词:多元化ꎻ肌理ꎻ表现方式中图分类号:J205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602(2018)18-0147-01㊀㊀通过一学期的临摹课程到一学期的创作课程ꎬ在这期间ꎬ对古时的工笔人物画以及现当代的名家作品有了一定的学习ꎬ转化到我的创作当中来ꎬ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ꎬ也不免有一些问题ꎬ在创作过程中ꎬ从收集素材到起稿定稿ꎬ人物的选择以及安排都需要步步经营ꎬ再到整个画面既要放开手脚ꎬ也要小心处理ꎬ做到收放自如ꎮ接下来我对于背景肌理这一方面来谈谈在创作中的表现ꎮ1㊀肌理的含义肌理的含义是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ꎬ各种纵横交错㊁平滑㊁高低不平的纹理变化ꎬ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ꎮ面的肌理是面的内部大小不同㊁方向不同㊁形状不同㊁密度不同㊁明度不同的点㊁线或形状规律或无规则的排列与组合产生的视觉效果ꎮ一般来说ꎬ肌理与质感含义相近ꎬ对设计的形式因素来说ꎬ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ꎬ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ꎬ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ꎬ创造新的肌理形态ꎬ不同的材质ꎬ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ꎬ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ꎮ2㊀在绘画中的肌理2.1㊀表现在艺术创作过程当中ꎬ肌理是物质材料与绘画手法相结合的产物ꎬ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意向和对物象特质的感受ꎬ采用不同的媒介材料ꎬ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的一种画面的组织结构与纹理ꎮ每一种物体都有不同的肌理表现ꎬ这种特定的纹理变化所呈现出的神奇的视觉感受ꎬ正是绘画艺术所探求的肌理效果ꎮ2.2㊀当代工笔画创作中肌理形式以及意象美2.2.1㊀具象肌理的物象美在工笔画创作中ꎬ具象肌理是创作者们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段ꎮ那什么是我们所说的具象肌理呢?简单来说就是用最直白的形象来表现事物的外在ꎬ利用自然万物的表面再加上合理的适当的绘画技法来表现对象ꎮ在表现物体表面质感和特性的时候ꎬ要以物象本身所具备的表面肌理作为媒介ꎬ来绘制作品中特指表现对象的特征部分ꎬ这是最简单ꎬ也是最直接的办法ꎮ画家对材质艺术的加工ꎬ目的是为了强化物象材质本身的肌理美ꎬ也是为了表达画家说要表达的主题服务ꎬ直接对材质本身加工是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材质天然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质朴美ꎮ给人以具体的物象的美感ꎮ2.2.2㊀抽象肌理的视觉美人类的眼睛所能够捕捉到色调鲜艳的ꎬ运动的物象ꎬ而对于那些相对没有变化ꎬ简简单单又枯燥的物象却是乏味又排斥的ꎬ从古今工笔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ꎬ在一幅作品审美过程当中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ꎬ而肌理富于变化能愉悦人们的视觉ꎬ让观者的眼睛处于兴奋的状态ꎬ所以外在形式丰富的肌理特别符合人们对视觉美的追求ꎮ2.2.3㊀意象肌理的情感美意象肌理本来应该归结于抽象肌理ꎬ但是在表现目的作用上与抽象肌理不同ꎮ意象肌理十八客观物象中的一些本质特征从物象中概括出来ꎬ再将这种特征通过绘画技法转化为绘画造型所需要的肌理效果ꎬ意象肌理并不是完全模仿具体事物的自然特征ꎬ但是最主要的目的ꎬ也就是来表现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ꎬ可以说ꎬ意象肌理是存在于具象肌理和抽象肌理两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肌理形态ꎬ具有包容性ꎬ在不同的画面中ꎬ意象肌理所起到的作用是技能暗示表现对象中有非常广阔的表现空间和长远的发展前景ꎬ画面是画家通过笔墨把内心的感触表现出来ꎬ所以绘画说追求的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特质ꎬ最重要的是通过画面能与观者沟通ꎬ表达画家的内心世界ꎬ从画面的外在ꎬ来表现创作者的个性与感性以及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任务ꎮ肌理的形式美表现可以分为三个类:具象肌理的物象美ꎬ抽象肌理的视觉美ꎬ意象肌理的情感美ꎮ这三种肌理的方式各有不同ꎬ但是三种肌理表现主题美的实质却是相同的ꎬ在一张成功的作品中ꎬ肌理和画面是相互联系的ꎬ融为一体的ꎬ肌理的表现对于我们在处理不同主题是选择适当的表现方式都很有帮助ꎮ3㊀小结肌理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基本语言形式ꎬ同色彩㊁线条一样具有造型和表达情感的功能ꎮ艺术肌理在艺术实践中的运用ꎬ不但能丰富艺术的表现力ꎬ而且还能增加画面的生动性㊁趣味性ꎮ肌理的表现语言ꎬ工具材料的扩展ꎬ笔墨形式的革新ꎬ用色观念的拓展影响着整个艺术作品ꎬ不要简单的为了做肌理而采用肌理ꎬ盲目的肌理只能破坏画面ꎬ使人审美疲劳ꎬ只有细致分析ꎬ科学的使用肌理才能取得成功ꎬ肌理的表现形式以及应用是要与画面的灵魂保持一致的ꎬ它们互相影响ꎬ互相融合ꎬ对于推动中国工笔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参考文献:[1]㊀刘玄.浅谈当代工笔画的装饰性色彩[J].河南安阳.[2]㊀胡伟.绘画材料的表现艺术[M].黑龙江.2001[3]㊀周积寅.近代中国画大师谈艺录[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4]㊀郑力.肌理与效果[J].新美术.1995。
国画肌理制作方法一.揉纸法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2.局部揉熟宣纸常用。
主要形象完成后国画,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画时不必过于具体。
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中国国画,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国画视频国画梅花,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1.画前扎染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3.干后展开4.趁湿展开三.拼贴挖补法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国画网,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国画牡丹,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国画欣赏,完成后装裱即可。
1.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国画视频,构成新的关系。
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四.纸板遮挡法1.纸筋法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国画网,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
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刻出大雁、白鹭等形象国画视频,再拓印。
其它杂物:麻批子、松针等。
3.纸版漏印此法与遮挡法相反,先在较硬的纸上剪刻出空洞形象字画,用它来刷印或拓印。
五.反衬法1.在背面勾皴2.正面勾皴,背后着色3.正面作画主体,托纸上画背景六.拓印法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
工笔人物画肌理技法探究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绘画技法,其以精细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著称。
肌理技法在工笔人物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逼真,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质感。
本文将探究工笔人物画中的肌理技法,并探讨其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
肌理是指材质在透过触觉、视觉等感知方式进行瞬间意识发生的多样性,它给人的直观感受是物体表面的纹理、纹络和线条等视觉效果,通过对肌理的描绘,画家可以增加作品的逼真感和立体感。
在工笔人物画中,肌理技法的运用主要包括:骨法、皴法、点法、染法等。
骨法是工笔人物画中最常见的表现肌理的技法之一。
它是通过线条的浓淡变化和细腻的用笔来描绘人物的肌肤、织物以及其他物体的纹理。
画家通过掌握骨法,可以将人物的皮肤、头发、衣物等肌理特征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
例如,画家可以运用细腻的笔触和层次感来描摹人物的皱纹、皮肤质感等。
皴法是通过一系列勾勒交错的细小笔触来形成颜色层次,达到描绘出肌肤和纹理的效果。
利用皴法,画家可以将人物的皮肤和头发的纹理、形态表现得更加栩栩如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例如,画家可以使用不同宽度和密度的笔触来描绘人物的脸颊纹理、眉毛和睫毛的形态、衣物的纹理等。
点法是通过运用不同大小和颜色的点来描绘肌肤、织物等物体的纹理。
画家可以运用点法来表现人物的皮肤细腻的质感、纹理的微妙变化等细节。
例如,画家可以用较精细的点来描绘人物的皮肤的纹络,用较大且颜色稍微变化的点来描绘人物的肌肤的光泽。
染法是通过使用不同的色彩和层次来描绘肌肤和织物的纹理和质感。
画家可以通过把细节表现在人物的肌肤和衣物上,使画面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例如,画家可以使用深浅不同的渐变色彩来描绘人物的皮肤质感,用深浅不同的颜色叠加来描绘衣物的纹理。
肌理技法在工笔人物画中具有重要的艺术效果。
通过对肌理的细致描绘,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增强观众的审美享受。
绘画中的肌理技法也是画家表现对物体的感知和理解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肌理的描绘,画家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的个性与特点。
国画肌理技法2010年03月07日敬庭尧以自己的方式丰富了中国画的肌理,扩大了笔墨语言的表现力。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探索了两种肌理,一种是湿润而流动的,另一种是枯涩而苍厚的。
前者上承古代文人画家水墨淋漓的写意画法,在“有笔有墨”中突出水份晕化中泼墨与没骨的比衬融合,造成流美、湿润、空明和清新的肌理,适应了描绘空气湿重花树丰茂的版纳风光和历史记忆中迷离惝恍的唐宫美人的需要,强化了这类作品的情韵。
得之于山水画的干笔擦,又从敦煌壁画久经沧桑的风化剥蚀获得启发,把古已有之的干笔擦和在高丽纸上因势利导地发展斑驳风化之痕及随画随用胶矾并适当使用(shiyong)橡皮砂纸的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了富于厚重感、苍茫感的特有肌理。
这种新颖的肌理仍具有墨气的透明和书写的畅快,但更穷尽变化而妙造天成,已变成独具表现力的笔墨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地适应表现人们对丝路和雪域风物的历史文化蕴含的感受之需,而说到底,它正是为了表达上述感受而创造出来的。
《敬庭尧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传统的中国画颜料,它一般分成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两大类,从使用(shiyong)历史上讲,应先有矿物、后有植物,就象用墨先有松烟、后有油烟。
远古时的岩画上留下的鲜艳色泽,据化验后,发现是用了矿物颜料(如朱砂),矿物颜料的显著特点是不易退色、色彩鲜艳,看过张大千晚年泼彩画的大多有此印象,大面积的石青、石绿、朱砂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
主要色彩有以下几种一、矿物颜料、朱砂2、朱膘(朱砂中提炼、最上面的一层) 3、银朱 4、石黄 5、雄黄(又称雄精) 6、石青(分头、二、三、四青) 7、石绿(分头、二、三、四绿) 8、赭石(分深赭、浅赭)9、蛤粉(贝壳磨制、虽非矿物但归在此类)10、铅粉(易变黑,常用钛白粉代替)11、泥金12、泥银二、植物颜料1、花青2、藤黄(有毒) 3、胭4、洋红(进口,胭脂虫中提取,虽非植物但归于此类)三、化工颜料(不同于盒装软管的,也为块状,姜思序堂生产)1、曙红2、深红3、大红4、铬黄5、天蓝第一、二类为纯天然制作,除洋红外(它最初从墨西哥引进),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国画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