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关节病
- 格式:ppt
- 大小:11.61 MB
- 文档页数:88
脊柱关节炎怎么治好?脊柱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关节部位由于炎症影响出现病变,使患者遭受比较大的痛苦,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
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脊柱关节炎是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针对脊柱关节炎的治疗措施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针对脊柱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措施,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什么是脊柱关节炎?(一)脊柱关节炎的概述脊柱关节炎属于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在临床医学中也被称为“脊柱关节病”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炎等,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具有非常巨大的损伤和影响。
通常脊柱关节炎的高发期是青年阶段和中年阶段,男性患者数量远高于女性患者,同时脊柱关节炎具有非常强的遗传易感性,研究人员发现,脊柱关节炎与人体的HLA-B27基因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HLA-B27阳性的人容易得脊柱关节炎,但这个病并不是一个遗传病,它的发病与环境因素、肠道的炎症、肠道细菌等等都有关系。
患脊柱关节炎后会导致患者产生多种身体上的不舒服危害患者健康,因此脊柱关节炎需要及时治疗。
(二)脊柱关节炎的临床病症1.中轴受累脊柱关节炎最常见的临床病症是中轴受累,其中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最容易出现中轴受累的两个疾病。
所谓中轴受累,是指患者的脊柱部位受到疾病侵犯,包括腰椎、胸椎、颈椎,还会出现骶髂关节病变,而且该病有自己的特征,一般是从下往上发展,腰椎先受累,进而由下向上出现胸椎颈椎的问题。
该病多为隐匿性起病,刚开始症状比较轻,很少急性起病,如果急性起病要与腰椎间盘突出、肌肉扭伤等进行鉴别。
脊柱关节炎早期出现下腰部疼痛,患者夜间睡眠时疼痛明显,影响翻身,甚至可以出现“半夜疼醒”情况,需要起床活动活动,疼痛减轻再次入睡,早上醒来仍感觉疼痛明显,早起活动后可以减轻;活动可减轻是我们这个病很重要的特点,患者久站、久坐不动时也会出现下腰痛,依然是活动后症状减轻;这种特点的下腰部疼痛也是我们区分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的重要依据;除下腰痛以外,早起患者会觉得腰部僵硬,随着起床活动僵硬感减轻。
脊柱关节病特征11条脊柱关节病是指影响脊柱关节的一类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桡骨头下脆骨病、腰椎退行性关节病等。
这些疾病具有以下11个特征。
1.关节疼痛:脊柱关节病最早表现为关节周围疼痛,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
疼痛可能在休息或运动后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晨僵:晨僵是脊柱关节病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患者早晨起床时感到关节僵硬,行动不便,需要较长时间活动后才能缓解。
3.活动受限:脊柱关节病可以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少,患者可能无法完成某些动作,如转头、弯腰等,也可能出现脊柱弯曲、侧弯等畸形。
4.平坦脊柱:脊柱关节病患者常常表现为胸椎或腰椎过度前突,脊柱弯曲减少,使得背部看起来比较平坦。
5.不良体态:脊柱关节病患者常常面部神经肌肉短暂痉挛,使得面部表情呆板、僵硬。
6.关节疼痛加重:脊柱关节病的关节疼痛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尤其是在疾病活动期,患者可能感到更加明显的疼痛和不适。
7.慢性炎症:脊柱关节病常常伴随着长期的慢性炎症反应,如关节红肿、温热、压痛等。
8.影响生活质量:脊柱关节病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包括睡眠质量下降、情绪不稳定等。
9.伴发其他疾病:脊柱关节病也可以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皮肤纹状病等,需要综合治疗。
10.遗传性:脊柱关节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患者的风险相对较高。
遗传因素是导致脊柱关节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1.影响年轻人:传统上认为脊柱关节病主要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脊柱关节病也可以影响年轻人,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关节病的特征是多样且复杂的,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因此,人们应该重视这些特征,及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治疗,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
脊柱关节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脊柱关节病是指脊柱及其附属关节的一组退行性、炎症性、代谢性和其他病变的总称。
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腰痛、僵硬、关节肿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及时治疗和管理疾病至关重要。
一、病史及症状。
患者的病史及症状是诊断脊柱关节病的重要依据。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疼痛的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等。
此外,患者的活动能力、关节的活动度、是否有早晨僵硬等症状也是诊断的重要参考。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诊断脊柱关节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检查脊柱的活动度、关节的肿胀、压痛点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以排除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的症状。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脊柱关节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进而进行准确的诊断。
四、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于诊断某些类型的脊柱关节病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医生需要进行血沉、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以协助诊断。
综上所述,脊柱关节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以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全
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结合各种检查手段,进行科学的诊断,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疼痛:患者在发病初期或病情加重时,常常会感到脊柱或关节疼痛。
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但通常会随着活动和疲劳而加重。
2.僵硬:患者可能会感到脊柱或关节僵硬,尤其是在早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
这种僵硬通常会在活动后得到缓解。
3.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僵硬,患者可能会感到脊柱或关节的活动受限。
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4.肌肉无力:由于病情的持续发展,患者可能会感到肌肉无力或肌肉萎缩。
这种情况通常在病情严重时出现。
二、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异常等情况。
对于脊柱关节病的诊断,血液检查中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通常会升高。
2.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可以检测患者的肾功能和泌尿系统是否正常。
对于脊柱关节病患者,尿液检查通常不会出现异常。
三、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显示患者的脊柱和关节是否有骨质破坏、增生、畸形等异常改变。
对于脊柱关节病的诊断,X线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2.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脊柱和关节的细微结构,有助于发现骨质破坏和增生等异常改变。
3.MRI检查:MRI检查可以显示脊柱和关节的软组织病变,如滑膜炎症和脊髓病变等。
对于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MRI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四、排除其他疾病1.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疼痛和肿胀,与脊柱关节病相似。
因此,在诊断脊柱关节病时需要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性。
2.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的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下腰痛、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
虽然与脊柱关节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与脊柱关节病不同。
因此,在诊断脊柱关节病时需要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
3.其他疾病:除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之外,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脊柱或关节疼痛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椎间盘突出、肿瘤等。
脊柱关节炎诊断标准脊柱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骨盆关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管理疾病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脊柱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脊柱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风湿病学会(EULAR)的共识,脊柱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症状,脊柱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晨僵、夜间疼痛、疲劳、体重减轻、持续性的脊柱疼痛等。
这些症状通常持续超过3个月,且难以通过休息缓解。
2. 体征,腰椎和骶骨关节炎症是脊柱关节炎的主要体征,患者可能出现腰椎僵硬、受累关节肿胀、受累关节活动受限等体征。
3. 影像学检查,X线、MRI和CT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脊柱关节炎的重要手段。
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包括骶骨关节和腰椎关节的骨质疏松、骨膜增生、关节融合等。
4. 实验室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HLA-B27等实验室指标对于脊柱关节炎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大部分脊柱关节炎患者的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HLA-B27阳性率也较高。
5. 诊断标准,根据以上的症状、体征、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结合脊柱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判断。
风湿病学会提出的脊柱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包括脊柱疼痛、晨僵、活动受限、患者年龄、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总的来说,脊柱关节炎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了解和掌握脊柱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对于医生和患者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及早寻求专业治疗,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脊柱骨关节病诊断标准
目前公认的脊柱骨关节病诊断标准为:
1. 青年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和非强直性脊柱炎)ASAS诊断标准:
(1)脊柱炎:满足以下含脊柱病变中的任一条:
①有主病变:低位脊柱病变(骶髂关节、脊柱关节炎,脊柱软骨炎、听骨关节炎等)的X线表现;
②有次要标准:病理性骨折、滑膜下钙化或骨硬化的穿刺证实、脊柱结核或脊柱肿瘤的影像学证实。
(2)外周关节炎:满足以下条件:
①持续6周以上,单关节或多关节对称性、非对称性关节炎;
②有关节红肿、疼痛或运动受限等相关症状;
③臀关节对称性关节炎、滑膜下和肌腱附着点关节炎(如跟腱附着点和髌韧带附着点)和小关节炎。
(3)实验室检查指标:HLA-B27阳性或大量飞蝇样斑点,外周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数增加,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加,血清中铁凝集素失活度(LAP)下降等。
2. 弓形体感染相关关节炎(ReA)诊断标准:
(1)关节症状和体征:单关节或多关节对称性、非对称性关节炎,有关节肿胀、疼痛或受限等表现;
(2)尿道、生殖或肠道感染史:尿道分泌物、生殖器分泌物或肛门黏膜分泌物中检测到鲍曼不动杆菌、沙门氏菌、耶尔森氏菌等弓形体或有相应的感染史;
(3)特殊检查:白细胞在关节滑膜中检测到相关的弓形体或鲍曼不动杆菌,血清AGPA-IgM阳性(单相反应),内膜损害/结膜损害/皮损等表现。
3. 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标准:
(1)关节症状和体征:满足关节炎时,有多关节肿胀、红、热、疼痛、运动受限等表现;
(2)血清指标: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和/或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阳性;
(3)疼痛部位数、关节受累部位数、关节分布部位数、其他指标等。
脊柱关节炎分类标准
脊柱关节炎(SpA)是一种以侵犯脊柱、外周关节和关节周围结构为主的多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
其分类标准如下:
1、2011年国际脊柱炎评估协会(ASAS)提出了新的脊柱关节炎分类,分为中轴型SpA和外周型SpA。
中轴型SpA(axSpA)主要表现为关节炎、附着点炎或指/趾炎,可以分为有影像学表现和无影像学表现两种临床亚型。
患者还可能表现出葡萄膜炎、银屑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前驱感染、HLA-27阳性、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等特征。
外周型SpA(pSpA)则以外周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
2、炎性脊柱痛或滑膜炎(非对称性或下肢关节为主)加上以下至少1项:阳性家族史、银屑病、炎性肠病、尿道炎、宫颈炎或急性腹泻、交替性臀区痛、肌腱附着点炎、骶髂关节炎。
3、2009年ASAS制定的中轴脊柱关节炎分类标准:适用于慢性腰背痛的患者,发病年龄小于45岁。
包括:腰背疼3个月以上,起病年龄<45岁者,由X线或MRI证实的骶髂关节炎加至少1条SpA表现,或HLA-B27阳性加至少2条其他SpA表现。
其中SpA表现包括炎性腰背痛、关节炎、肌腱炎(足跟)、眼色素膜炎、指/趾炎、银屑病皮疹、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反应好、SpA家族史、HLA-B27阳性和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
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思路与治疗要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风湿免疫病专科杨岫岩多数的临床医生对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A)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由于不充分认识脊柱关节病,导致临床上诊治关节疾病时总是感觉心里不塌实。
脊柱关节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肠炎性关节病、瑞特综合征,以及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在内的一大组疾病。
这类疾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以HLA-B27为主要的遗传易感因子;以肌腱-骨附着点炎症为基本的病理改变;常常累及骶髂关节、脊椎和各大关节;类风湿因子阴性;如果疾病得不到控制,可进行性发展至脊柱强直,关节(尤其是髋关节)强直,乃至残废。
这类疾病虽有许多共同特征,以致有人称之为“HLA-B27病”,但它们之间又有各自的临床特征。
1.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关节病中最多见的一种,具有脊柱关节病的原形之称。
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采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临床指标:①腰痛、晨僵3个月以上,活动后改善而休息后无改善;②腰部前后和两侧活动受限;③胸廓活动度下降。
放射学指标:双侧骶髂关节炎≥II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III~IV级。
诊断:具有放射学指标和1项临床指标者,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符合3项临床指标而不具备放射学指标者,或符合放射学指标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指标者,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
60年代以前,强直性脊柱炎曾被称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央型,这个概念至今还影响着一些没有知识更新的医生。
实际上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从遗传学的角度,它们的HLA基因表型完全不同,强直性脊柱炎是Ⅰ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B27,类风湿关节炎是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DR4;从病理学的角度,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肌腱、韧带的骨附着点的反复炎症、钙化,导致骨关节的破坏,脊椎和骶髂各关节间主要靠韧带联系,所以是最主要的病损部位,髋关节的股骨头有园韧带,所以病变很常损害髋关节,虽然强直性脊柱炎也有滑膜炎,但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炎相比,相对“良性”,甚少因滑膜炎导致关节侵蚀和强直,RA主要的病理损害是滑膜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细胞浸润、炎症介质、蛋白水解酶、胶原酶等导致关节的破坏,所以主要侵害有滑膜的关节;类风湿因子在强直性脊柱炎的阳性率<5%,而RA阳性率>70%。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是指一组具有脊柱关节病的某些临床和(或)放射学特征,而又表现不典型,但尚未达到已确定的任何一种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的疾病。
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不是一种综合征,它只不过是一组症状谱和临床相的命名,是一个临时诊断,借以区分类风湿关节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以及其它风湿性疾病。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可以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症状,可间歇出现,可有不同轻重和不同病程。
有学者认为未分化一词应包括以下几种涵义(1) 某种肯定脊柱关节病的早期表现,以后会进展、分化为某种肯定的脊柱关节病;(2) 某种明确脊柱关节病的不完全型,或称之为“流产型”或挫顿型,以后不会发展为该脊柱关节病的典型表现;(3) 属于某种重叠综合征,不会发展为某一肯定的脊柱关节病;(4) 某种现在尚不能定义,属一种未知亚型,有待以后加以分类。
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新认识1、流行病学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绝大多数门诊就诊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可诊断为本病。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患病率是同一人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3~10倍。
而对强直性脊柱炎家族的研究中显示,在其一级亲属中,具有脊柱关节病表现的患者中仅有1/4~1/2可以诊断为肯定的强直性脊柱炎,其他人均属未分化型脊柱关节病的范围。
所以未分化型脊柱关节病的患者较强直性脊柱炎更为多见,这一点值得引起我们重视。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常见以下几种情况:(1) 有脊柱关节病的一些表现,如炎症性腰痛、HLA-B27阳性的附着点病(肌腱末端炎、腱鞘炎,跟腱炎,跟骨或跗骨骨膜炎)、下肢寡关节炎、指(趾)炎、眼炎、皮肤粘膜损害、血沉增快等,可单独或部分联合存在。
但无明确的放射学骶髂关节炎,也无银屑病或炎症性肠病表现或者肠道、泌尿生殖系感染的病史。
(2) 存在放射学骶髂关节炎而无腰痛或其他脊柱关节病表现者,或只有单侧骶髂关节炎。
(3) 未能满足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标准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或“可能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脊柱关节病分类标准一、发病部位脊柱关节病主要发生在脊柱和关节部位,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髂关节等几种类型。
其中,颈椎病最为常见,其次为腰椎病和胸椎病,而骶髂关节病变相对较少。
二、病因脊柱关节病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慢性劳损: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等,可能导致肌肉疲劳、韧带劳损,进而引发脊柱关节病。
2.外部创伤:如意外摔跤、交通事故等,可能导致脊柱和关节的损伤,诱发脊柱关节病。
3.遗传因素:部分脊柱关节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4.免疫系统异常:部分脊柱关节病可能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5.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等也可能与脊柱关节病的发病有关。
三、病理类型脊柱关节病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非特异性炎症:如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主要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骨质增生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主要表现为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导致骨质破坏、关节变形等。
3.退行性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主要表现为椎间盘退行性变、骨质增生等。
4.感染性病变:如结核性脊柱炎等,主要表现为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骨质破坏等。
四、症状特点脊柱关节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疼痛:疼痛是脊柱关节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局部疼痛、放射痛等。
2.僵硬:脊柱关节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3.麻木: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
4.肌肉萎缩:长期病变可能导致局部肌肉萎缩、无力等症状。
5.神经根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变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引发疼痛、麻木等症状。
6.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五、影像学表现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脊柱关节病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X线平片、CT、MRI 等检查方法。
不同类型的脊柱关节病在影像学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和程度等。
应重视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存在要点
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是指以脊柱关节软骨和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诊断时可能有放射学检查结果表明阴性的情况。
目前,该病已被证实是一种容易发作,可能导致慢性痛症和功能损害的常见疾病。
因此,放射学阴性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应受到重视。
首先,它的发病率很高,占全部脊柱关节炎患者的20%以上。
病因不明,但它是一种多发性病,无症状,临床治疗仍然有效,检查放射学上可能表现为阴性。
这意味着,尽管放射学阴性的患者可能未被检出,仍可能患有其中一种症状,这也增加了其检出率。
其次,放射学阴性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可能会引起各种严重症状,包括长期疼痛、功能障碍以及慢性外科损伤。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可能会慢性疼痛,以致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此外,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并导致更多的经济损失。
因此,有必要注意,放射学阴性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有可能引起各种严重后果。
另外,建议患者密切关注有关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信息。
早期预防有助于消除病情发展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