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孩子

  • 格式:docx
  • 大小:15.84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

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往往会采用各种惩罚手段严厉惩处,有的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其实,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这一点必须意识到,弄不好会伤害人,必须要因人而异、适度。我认为越是惩罚,越需要尊重与信任。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班上的学生有个不好的习惯,经常在教室里乱扔纸片:画过画的废纸,做过练习的稿纸,擦过桌子的脏纸,随手一扔,满地都是。为此,我不知说了多少回,但愤怒、斥责、苦口婆心都无济于事。最后,我不得不采用严厉的惩罚:谁乱扔废纸,罚他拣纸三天,扫地一周。可结果罚来罚去,教室里仍是废纸满地,班级的卫生也越来越差。后来,我终于想了一个好办法,我在班上张贴了一张“看脚下一览表”,以监督学生不乱扔废纸。哪一天发现哪位学生脚下(自己座位下)没有废纸,便在表中学生的名字下面贴一朵红花,每天公布结果。开始,还要我提醒他们:“请看脚下”,大家才各自低头寻找自己座位周围是否有纸片。可一个星期后,学生开始自觉不扔纸片了,教室里变得整齐悦目,我也再也不用为惩罚学生而伤脑筋了。从这件事中我认识到,惩罚应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而不是扭曲和泯灭自尊心,要使他们将老师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自我谴责,自我

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回想我们自己长大的过程,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举一个例子吧。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就是里根。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每一位教师都对自己的学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但是别忘了,成长是一个过程。今天的孩子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朝气蓬勃,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求知欲,但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他们又往往心灵脆弱,情感多变,行为幼稚,所以,教育应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改错,给他时间改错。让我们尝试做学生的

良师益友,同学生架设起心灵的桥梁,少一些抱怨、责怪和批评,多一些理解、帮助和表扬,在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让孩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