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轴承座振动的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3
电机轴向振动原因——磁力中心不正的判别及调整方法?一、何为电机磁力中心线磁力中心线包含两个方面:磁场气隙均匀性和磁场轴向对称性。
磁场气隙不均主要与定、转子偏心或转子轴弯曲相关。
而磁场轴向对称性是指,在某一位置,气隙磁场的磁力线全部垂直于转轴,而没有轴向分量,这个位置就称为磁力中心线。
如果磁力线有轴向分量,在没有其他限制条件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子就会延轴线窜动。
又在联轴器拉力下反向移动,从而形成轴向的往复运动,当窜动比较厉害的时候转子会撞上外壳,造成电动机损坏。
如果在连轴时没有校正磁力中性线,那电动机和被驱动的机械都会承受一个轴向的力,对设备是有损害的。
对于滚动轴承的电机,很少有磁力中心的铭牌标识,而滑动轴承时必须有标识的,特别是对于落地式轴承座,其铭牌会给出磁力中心位置示意图,为便于测量,常指示轴肩距轴瓦端盖的距离。
但由于装配制造误差,各电机磁力中心线尺寸存在差异,应以现场测试为准。
二、磁力中心的判别及调整方法1、让电动机脱开联轴器空转,其稳定转动时的位置就是磁力中心线位置。
一般厂家都会给出刻度指示。
对于大型电动机,在连轴前必须空转,校正磁力中心线指示,然后再装联轴器。
2、如果电动机空转,轴向可以自由运动的话,你可以看到电动机在启动时会有轴向的窜动,稳定运行后就不再有轴向运动了。
因为电磁力就像弹簧一样,有把转子拉回磁力中心线的作用。
转子在轴向像一个弹簧振子,慢慢就稳定在中心线,不再振动了。
3、按照校准后的磁力中心线,给电动机联上负荷。
例如装上联轴器拖动压缩机,那么在轴向上,转子受到联轴器和压缩机转子的限制,就不再可以自由运动了。
由于安装精度的限制,不可能正好把转子放在中心线上,例如853mm。
那么给出一个误差范围,例如1mm。
在这个误差范围里,由于偏离中心线而引起的电磁力是可以承受的。
4、电机制造厂在电机出厂前,均标定了电机磁力中心线的位置。
一般规定其偏离量不大于1mm,偏移量过大则出现窜动,会损害电机轴瓦。
电动机振动故障及检修总结电动机振动故障及检修总结电动机的振动故障及检修在工业领域普遍存在的振动式衡量设备装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当机械内部发生异常时,设备就会出现振动加剧现象。
振动诊断就是以系统在某种激励下的振动响应作为诊断信息的来源,通过对所测得的振动参量(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进行各种处理,借助一定的识别策略,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作出判断,进而对于有故障的设备给出故障部位、故障程度以及故障原因等方面的信息。
由于振动诊断具有诊断结果准确可靠,便于实时诊断等诸多优点,因而它成为应用最为广泛、最普遍的诊断技术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振动信号采集、传输以及分析仪器技术性能的提高,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振动诊断技术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电动机振动的危害电动机产生振动,会使绕组绝缘和轴承寿命缩短。
振动力促使绝缘缝隙扩大、外界粉尘和水份侵入其中,造成绝缘电阻降低和泄露电流增大,甚至形成绝缘击穿等故障。
另外,电动机产生振动,又会使冷却管振裂,焊接点振开;同时会造成负载机械的损伤,降低工件精度;会造成所有遭到振动的机械部分的疲劳,会使地脚螺栓松动或断掉,最后电动机将产生很大噪声。
2、振动原因电动机的振动原因大致分为:①电磁原因;②机械原因;③机电混合原因。
①电磁原因1)电源方面:电压不平衡,三相电动机单相运转(比如熔丝烧断一根)/2)定子方面:定子铁芯变椭圆、偏心、松动、单边磁拉力,绕组故障(断线、对地短路、击穿),三相电流不平衡,三相阻抗不平衡,绕组接线有误。
3)转子方面:转子铁芯变椭圆、偏心、松动、鼠笼缺陷(如缩孔、断笼)等。
②机械原因1)电动机本身方面:①机械不平衡,转轴弯曲,滑环变形;②气隙不均;③定转子铁芯磁中心不一致;④轴承故障(如磨损超限、变形、配合精度不够);⑤机械结构强度不够;⑥基础安装不良,强度不够,共振,地脚螺丝松动等。
2)与联轴器配合方面:①连接不良,定中心不准;②联轴器不平衡,负载机械不平衡,系统共振等。
高压电机轴承温度过高及振动异常的处理摘要:在机械系统里电机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转重要的驱动装置,在生产设备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高压电机在运转过程中易出现温度过高以及振动异常等情况,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带来经济损失。
本文分析了高压电机轴承温度过高及振动异常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以望对高压电机的正常使用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高压电机;轴承温度;振动异常;处理途径高压电机是火电企业中的重要辅机设备,其正常运行在电力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轴承是高压电机的关键组件,一旦轴承发生任何故障,将直接影响高压电机的正常运转。
通过调查可得到,高压电机轴承故障中,温度过高及振动异常出现几率高于其他故障发生率,为了有效提高高压电机轴承运转效率,对其轴承温度过高及振动异常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1-2]。
一、高压电机轴承温度过高及振动异常的原因1、高压电机轴承温度过高原因一般情况下,高压电机轴承温度应低于95摄氏度,但并没有明文规定其轴承温度低于该温度时属于过高。
在炎热的夏季条件下,高压电机的轴承温度应该控制在60摄氏度内;寒冷的冬季,其温度保持在50摄氏度内。
如果高压电机的轴承温度在运行30分钟内,其温度超过60摄氏度,或者在运行2小时后,其温度仍没有下降,则可认为属于温度过高。
通过分析其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轴承损伤。
轴承的制作与其生产工艺、检测水平及后期锻造工艺相关。
当轴承的表面有锈迹、裂纹、斑点时,会导致轴承温度过高。
2)轴承间隙过紧或者过松。
当轴承之间的间隙较大时,将降低运转精度,增大其振动噪声,降低承受能力;但间隙过小时,则使轴承的温度过高。
3)装配间隙设计的不合理。
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轴承与轴承间的配合等,如果轴承与其底座的配合太松,则会造成轴承温度高,导致轴承变形(如下图1所示)。
轴承的装配不恰当,电机端及其轴承装配不协调,导致温度过高。
4)轴承使用的润滑油脂不过关。
高压电机在运转过程中,轴承起着重要作用。
电动机轴承故障原因分析处理摘要:轴承故障是电动机异常运行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轴承故障已占电动机故障的65%以上。
因此对电动机滚动轴承故障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有利于检修人员对高压电动机轴承故障的判断处理和预防,确保了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电动机;轴承;故障;分析1.我厂电机的现状与不足我厂送风机、一次风机、凝结泵电机属于80年代后期产品,随着运行周期过长,轴承使用寿命逐渐降低,且冷却方式为风冷,电机从结构设计上存在不足。
首先,此种结构的缺点是密封效果差,电机内外部的灰尘容易进入轴承油室内部,加速轴承的磨损而损坏;其次,是轴承的附件结构对轴承的散热、冷却效果不充分,电机有盖密封不好,造成润滑脂污染;再次,电机轴承油室没有设计打油孔及排油孔,电机轴承的检查只有在机组停运后进行,而高压电机运行2500~3000小时就应对轴承打油一次,将轴承室内的旧油打出,同时也将轴承运行中磨损产生杂质排出。
2.轴承的结构及分类轴承从结构和转动形式上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因其传动效高、摩擦系数小、价格低和使用维修方便的特点,在中小型电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设计、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电机在使用中难免产生一些诸如噪音、发热等问题,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
特别是两极高速电机中使用的滚动轴承,更容易产生问题。
因此,认真分析和解决它们,对提高电机质量,降低产品故障率和返修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滚动轴承的特点3.1 滚动轴承的优点(1)传动效率高、摩擦系数小、运转精度高、价格低和使用维修方便。
(2)某些滚动轴承(轴承组合)可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因此,可以简化轴承支撑座的结构。
(3)由于传动效率高,发热量少。
因此,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消耗,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采用润滑脂润滑,润滑维护方便省事。
3.2 滚动轴承的缺点(1)承受载荷的能力比同体积的滑动轴承小得多,且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大。
电机轴承振动特性试验研究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轴承是电机中重要的支承和旋转元件,直接影响着电机转子系统的旋转性能,进一步影响着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及静音性。
本文首先对电机转子的临界转速进行分析,继而在搭建的电机振动测试系统上开展了轴承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当电机在小于临界转速的工况下运行时,电机轴承的振动频率以转频为主;随着电机转速的升高,轴承3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均增加,且对x向振动影响最大,z向振动影响最小;电机启动过程中对轴承振动产生明显影响,为避免电机产生过大的振动,应尽量减小达到工作转速所需的时间;电机轴承游隙组变化对振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减小电机的振动,非传动端端轴承宜采用CN游隙组;电机轴承采用尼龙保持架相对于冲压钢保持架更有利于运转稳定性;预紧力对振动的影响只能有限的提高,过大或过小的预紧都不利于轴承的稳定性。
关键词:电机轴承;振动特性;试验引言在电机的运转过程中,主要存在其轴承温度与振动幅度异常等现象,使电机的正常工作和生产系统正常运转产生阻碍。
引起此类负面现象产生的因素颇多,为保证电机在生产中中具备更好的运行能力,需要专业人员依据其对应的故障情况来进行调节和修护,最终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转。
1电机振动及模态分析原理电机振动按照产生机理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电磁振动,由气隙磁场产生的单边磁拉力作用于定子铁芯的径向和切向使定子铁芯产生变形振动。
电磁振动产生的原因有三相电压不平衡、电机定转子偏心、定子绕组断路、转子笼条与端环开焊、转子断条等。
二是机械振动,由转子旋转过程中的机械力周期性地作用在电机本体上产生的振动。
机械振动产生的原因有结构整体刚度不足、转子动平衡不良、轴承及基础安装不当、内部风扇损坏以及联轴器对中精度不足等。
三是机电耦合振动,由电机气隙不匀引起单边电磁拉力,其周期性作用又使气隙不均衡进一步加剧,最终作用到电机引起振动。
机电耦合振动产生的原因有定子内径和转子外径圆度不足、转子安装不良引起的轴向窜动等。
电机轴承座振动的原因-电机使用常识资料功率1.6MW、转速592r/min的交流电动机驱动减速机;减速机中心距为 1400mm,采用滑动轴承支撑,齿轮副的小齿轮齿数z1=29,大齿轮齿数z2=171;减速机带动 500人字型齿轮座中轴转动;齿轮轴通过万向节带动三辊开口式型轧机运转。
近年来,随着新品种相继开发和产量不断增加,500主机列生产负荷不断加大,故障也随之增加。
2003年2月,1400减速机高速轴发生烧瓦事故,抢修时发现轴颈磨损。
更换轴瓦后,1.6MW电机轴承座出现异常振动,导致负荷端轴承座振裂。
检修电机时,考虑到轴承座振动大,遂将电机轴瓦顶间隙稍稍加大。
减速机高速轴受力分析表明,过钢时高速轴受到轧制力作用要上升,故在重新找正时使电机中心高出减速机中心0.15mm,以平衡减速机受力时的上浮。
做此调整后电机轴承座振动仍严重,额定电流下振动较小,超过200-300A时振动相当严重,同时伴有丢转现象。
振动有一定的周期性,咬钢时冲击振动增大,每次振动高峰持续3-4s。
一、振动数据采集检修时多次检查电机与减速机联轴器对中性,偏差均不大于0.5rnm,因此对轴承座振动影响不大。
我们用武汉立德公司的数据采集器,采集电机两轴承座的振动数据,谱图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1)9Hz左右的转频幅值特征明显;(2)3X、5X倍频比较明显。
同时观察到振动较大或超负荷时电机发出低沉轰鸣声;在过临界转速区时振动无明显变化。
二、原因分析1.9Hz左右的转频幅值判定为转子不平衡造成。
检修时,将电机转子水平放置,调整好水平后,再旋转90°检验,发现转子向下弯曲。
2.减速箱输人端联轴节部分间隙过大。
9Hz左右的转频及其3X(28Hz)、5X(45Hz)幅值较大,是松动的特征。
这是因为所用弹性柱销联轴器销孔直径50mm,而橡胶棒直径仅有46mm,因而造成配合间隙过大。
3.减速箱齿轮啮合间隙较大。
啮合频率的带宽窄,冲击能量集中,易造成齿裂。
1 轴承座振动转子质量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在现场发生的风机轴承振动中,属于转子质量不平衡的振动占多数。
造成转子质量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叶轮磨损(主要是叶片)不均匀或腐蚀;叶片表面有不均匀积灰或附着物(如铁锈) ;机翼中空叶片或其他部位空腔粘灰;主轴局部高温使轴弯曲;叶轮检修后未找平衡;叶轮强度不足造成叶轮开裂或局部变形;叶轮上零件松动或连接件不紧固。
转子不平衡引起的振动的特征:①振动值以水平方向为最大,而轴向很小,并且轴承座承力轴承处振动大于推力轴承处;②振幅随转数升高而增大;③振动频率与转速频率相等;④振动稳定性比较好,对负荷变化不敏感;⑤空心叶片内部粘灰或个别零件未焊牢而位移时,测量的相位角值不稳定,其振动频率为30%~50% 工作转速。
动静部分之间碰摩引起的振动如集流器出口与叶轮进口碰摩、叶轮与机壳碰摩、主轴与密封装臵之间碰摩。
其振动特征:振动不稳定;振动是自激振动与转速无关;摩擦严重时会发生反向涡动;滚动轴承异常引起的振动轴承装配不良的振动如果轴颈或轴肩台加工不良,轴颈弯曲,轴承安装倾斜,轴承内圈装配后造成与轴心线不重合,使轴承每转一圈产生一次交变的轴向力作用,滚动轴承的固定圆螺母松动造成局部振动。
其振动特征为:振动值以轴向为最大;振动频率与旋转频率相等。
滚动轴承表面损坏的振动滚动轴承由于制造质量差、润滑不良、异物进入、与轴承箱的间隙不合标准等,会出现磨损、锈蚀、脱皮剥落、碎裂而造成损坏后,滚珠相互撞击而产生的高频冲击振动将传给轴承座,把加速度传感器放在轴承座上,即可监测到高频冲击振动信号。
这种振动稳定性很差,与负荷无关,振动的振幅在水平、垂直、轴向三个方向均有可能最大,振动的精密诊断要借助频谱分析,运用频谱分析可以准确判断轴承损坏的准确位臵和损坏程度,抓住振动监测就可以判断出绝大多数故障,再辅以声音、温度、磨耗金属的监测,以及定期测定轴承间隙,就可在早期预查出滚动轴承的一切缺陷。
|轴承座基础刚度不够引起的振动基础灌浆不良,地脚螺栓松动,垫片松动,机座连接不牢固,都将引起剧烈的强迫共振现象。
电动机振动标准电动机作为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设备,其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而电动机的振动情况是评估其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了解电动机振动标准,对于保障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以及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机振动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电机内部零部件的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够可能导致不平衡,从而引起振动。
例如,转子的质量分布不均匀、轴的弯曲、轴承的安装偏差等。
其次,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电磁力不平衡也会引发振动。
此外,电机的基础不牢固、连接部件松动以及负载的变化等外部因素同样可能导致电机振动。
为了规范电动机的振动情况,国际和国内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振动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根据电机的类型、功率、转速等参数来确定允许的振动幅度和频率范围。
对于小型异步电动机,通常以振动速度作为衡量指标。
一般来说,在额定转速下,其振动速度不应超过一定的数值。
例如,对于转速在600 至 1800 转/分钟之间的电机,其振动速度有效值通常不应超过 28 毫米/秒。
对于大型电动机,如中高压电机,除了振动速度,还可能会采用振动位移作为衡量标准。
在特定的转速范围内,振动位移的峰峰值也有明确的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判断电动机的振动是否符合标准,需要使用专业的振动测量仪器。
常见的测量仪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在电机的特定位置,如轴承座、机壳等,采集振动信号,并经过分析处理,得出振动的幅度、频率等参数。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电动机的振动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它会受到电机的使用环境、工作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高温、高湿度或者存在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运行的电机,其允许的振动标准可能会适当降低。
另外,对于一些对振动要求特别严格的应用场合,如精密机床、医疗设备等,可能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的振动标准。
在这些场合,即使电机的振动在一般标准范围内,也可能会因为对精度的影响而不被接受。
为了确保电动机的振动符合标准,在电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电机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电机振动是电机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
本文将探讨电机振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电机振动的原因1.电磁方面:电机运行时,由于磁路不对称或磁路饱和等原因,会产生不平衡的磁拉力和磁压力,导致电机振动。
2.机械方面:电机转子、轴承、联轴器等部件的制造、安装和使用不当,都可能导致电机振动。
此外,电机的基础不平、地脚螺栓松动等也会引起电机振动。
3.机电混合方面:电机与负载连接不良、负载突然变化等因素,也会导致电机振动。
二、电机振动的十个原因1.转子、耦合器、联轴器、传动轮不平衡引起的。
2.铁心支架松动、斜键失效、销钉松动转子绑扎不紧都会造成转动部分不平衡。
3.联动部分轴系不对中,中心线不重合,定子内芯位置不正确。
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安装过程中,对中不良、安装不当造成的。
4.联动部分中心线在冷态时是重合一致的,但运行时由于转子、基础等变形,轴线又被破坏,因而产生振动。
5.与电机相连的齿轮、联轴器有故障,齿轮咬合不良,轮齿磨损严重,对轮润滑不良,联轴器歪斜、错位,齿式联轴器齿形、齿距不对、间隙过大或磨损严重,都会造成一定的振动。
6.电机本身结构的缺陷,轴颈椭圆,转轴弯曲,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轴承座、基础板、地基的某部分乃至整个电机安装基础的刚度不够。
7.安装的问题,电机与基础板之间固定不牢,底脚螺栓松动,轴承座与基础板之间松动等。
而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不仅可以造成振动还可使轴瓦的润滑和温度产生异常。
8.拖动的负载传导振动,例如汽轮发电机的汽轮机振动,电机拖动的风机、水泵振动,引起电机振动。
9.电气原因的检修:如三相电压不平衡、绕组断线、绕组短路击穿、缺相运行等。
10.机械原因的检修:检查气隙是否均匀,轴承是否合格,铁心变形和松动情况,转轴是否弯曲等。
三、处理电机振动的方法1.把电机和负载脱开,空载测试电机,检测振动值。
三相异步电动机振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1.动平衡问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都存在一定的不平衡,这会导致电机运转时产生振动。
不平衡问题主要包括转子不平衡和定子不平衡。
处理方法是进行动平衡调整,即找到转子和定子不平衡的位置,在转子上添加平衡块或者进行转子附件的调整来解决不平衡问题。
2.机械问题:电机的机械部件如果存在磨损、损坏或者松动,也会导致振动。
如轴承损坏、轴承座变形、传动带松动等。
处理方法是对损坏的机械部件进行更换或修复,保证电机的正常工作。
3.电磁问题:电动机的磁场不稳定或者存在磁场偏心,也会导致电动机振动。
主要包括磁场不平衡、磁场变形等问题。
处理方法是进行电磁调整,即调整电动机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磁场连接,使其达到平衡稳定的状态。
4.过载问题:电动机长期工作在超负荷状态下,会导致电机过热,进而引起机械部件的热胀冷缩,导致电机振动。
处理方法是检查电机的工作负荷是否合理,对超负荷工作的电机进行降负荷处理。
5.冷却不良问题: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散热不良,会导致电机过热,进而引发振动。
处理方法是检查电机的冷却系统,确保散热良好,对冷却系统进行维护和清洁。
6.安装问题:电动机的固定方式和基础状况对电机的振动也有较大的影响。
如果电动机的安装固定不合理或者基础坚固度不够,会导致电机振动。
处理方法是重新进行安装固定或者加强基础。
除了以上常见的振动原因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导致电动机振动,如电动机内部故障、电源电压不稳定等。
深沟球轴承高速震动的原因
首先,可能是由于安装不当导致的。
深沟球轴承在安装时需要保证轴承和座的配合间隙符合要求,如果安装不当,可能会导致轴承在高速旋转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从而产生震动。
其次,可能是由于轴承本身的质量问题。
如果深沟球轴承本身存在制造缺陷或材料问题,那么在高速旋转时就容易产生震动。
这可能是由于材料不均匀、加工精度不够或者表面处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此外,润滑情况也可能是一个导致高速震动的原因。
如果润滑不良或者使用了不合适的润滑脂,就会导致摩擦增大,从而引起轴承在高速运转时产生过热和震动。
另外,轴承的磨损也会导致高速震动。
如果深沟球轴承长时间使用或者受到过大载荷冲击,就会导致轴承零部件的磨损,从而引起高速震动。
最后,可能是由于工作环境引起的。
如果深沟球轴承所处的工作环境恶劣,比如温度过高、尘土过多或者有化学腐蚀性的介质存
在,都会导致轴承在高速运转时产生震动。
因此,深沟球轴承在高速运转时产生震动可能有多种原因,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性,并对症下药,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帮到你。
电动机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摘要:对生产装置现场电动机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电动机振动产生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控制措施,通过剖析振动原因,使生产工作岗位人员和维保人员全面了解电动机产生振动的原因,特点和处理解决的方法,从而保证电动机正常运行。
关键词:电动机振动问题原因处理方法预防1 前言电动机对炼化企业生产装置平稳运行至关重要,电动机运转中振动值超标,对电机及泵设备都会造成影响,并损坏设备,关键电动机的停机还会造成装置停工。
通过对电动机引起振动原因的查找,防范处理,保证电动机安全和稳定的运行,同时也保证了装置生产的平稳,荆门分公司各生产装置的高、低压电动机有4600台左右,让他们“安静”的运行,是装置稳定运行的前提。
2 电动机振动的危害振动对电动机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机在电气方面的振动会加速电机前后两侧轴承的磨损,大大缩短了电机的正常运行寿命。
(2)超标的电机振动值会使绕组线圈绝缘下降。
由于振动,电机端部绕组会相互磨损,端部绝缘会破损。
同时超标的振动值会使绕组绝缘缝隙不断扩大,使外界环境粉尘和水分侵入绕组,造成定子绝缘电阻降低和泄漏电流激增,形成一个绝缘击穿事故。
当振动严重超标时,定转子相互碰撞,损坏电机铁芯绕组。
(3)在大型机组中电动机振动又容易使冷却器水管,润滑油站的油管振裂,焊接点振开,与电动机进行连接的机械转动部分功能损伤,降低产品精度,造成设备受到振动影响的机械组成部分工作疲劳,造成地脚螺丝松动或断裂,发生安全事故。
(4)电机的振动降低了电机的使用效率,增加了电能的消耗。
(5)电动机的振动引起从动设备的机械损坏,影响外部设备的正常工作,并产生巨大的噪音。
电动机振动规定值如表1。
表1 电动机空载运行时的振动评价等级标准(GB10068-2008规定)注1:等级A 适用于对振动无特殊要求的电机。
注2:等级B 适用于对振动有特殊要求的电机。
轴中心高小于132mm 的电机,不考虑刚性安装。
振动电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振动电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动机,可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中。
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或不恰当的操作,振动电机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1.电机运转不正常当电机在运行时出现异常噪音、振动或不正常的速度时,可能是由于电机没有正确安装导致的。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电机底座的安装情况,确保底座均匀承载电机负载。
-检查电机轴与负载轴之间的对中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
-检查电机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如有松动,需要重新紧固。
2.电机发热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但如果发现电机温度过高,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电机负载过重。
检查负载是否超出电机额定负载,必要时调整负载。
-空冷器故障。
检查电机空冷器是否阻塞或脱落,必要时清洁或更换空冷器。
-绕组短路。
检查电机绕组是否有短路现象,必要时修复或更换绕组。
3.电机缺相当电机运行时出现故障音、振动以及未能启动时,可能是由于电机缺相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电机接线,确保每个相位都正确连接。
-检查电机定子绕组是否有断线现象,必要时修复绕组。
-检查电机起动器或控制器是否正确工作,必要时更换。
4.电机轴承故障电机轴承故障会导致噪音、振动和电机性能下降。
解决方法包括:-定期润滑电机轴承,确保良好的润滑状态。
-检查轴承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需要,更换损坏的轴承。
-检查电机轴与负载轴之间的对中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
5.电机接地故障电机接地故障可能会导致电机无法启动或发生电击风险。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电机接地线是否正确连接。
-检查电机绝缘是否有效,必要时进行绝缘测试。
-检查接地电阻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必要时修复接地电阻。
总结:振动电机常见故障包括电机运转不正常、电机发热、电机缺相、电机轴承故障和电机接地故障。
在面对这些故障时,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来修复电机。
然而,为了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定期的维护保养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起重电机震动原因分析报告摘要:起重电机在工业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震动现象,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本报告通过对起重电机震动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起重电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吊装、搬运等工作中。
然而,起重电机在应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震动现象,给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分析起重电机震动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起重电机震动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起重电机应用时间过长或维护不当,设备内部零部件磨损严峻,导致震动。
2. 不平衡负载:起重电机吊装的重物分布不匀称,导致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产生震动。
3. 安装不稳固:起重电机安装不稳定,底座松动或固定螺栓松动,使电机在工作时发生震动。
4. 电机轴承故障:电机轴承损坏或润滑不良,导致电机在工作时产生震动。
5. 电源电压波动:起重电机所接受的电源电压波动较大,超过了电机所能承受的范围,引起电机震动。
三、解决方案1. 定期维护:对起重电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更换磨损的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平衡负载:在吊装过程中,合理分配重物的重心,防止不平衡负载导致的震动。
3. 加固安装:确保起重电机安装稳固,检查底座和固定螺栓的稳固程度,必要时进行加固。
4. 轴承维护:定期检查电机轴承的状况,准时更换损坏的轴承,并进行润滑保养。
5. 电源稳定:通过安装稳压器或保证电源质量,防止电压波动对起重电机的影响。
四、结论通过对起重电机震动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设备老化、不平衡负载、安装不稳固、电机轴承故障和电源电压波动都可能导致起重电机震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定期维护设备、平衡负载、加固安装、轴承维护和保持电源稳定。
五、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息进步,起重电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将不息提高,信任起重电机的震动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
我们期望通过不息探究和改进,提高起重电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为工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案例12-1】某电厂300MW机组启停机过程中低压转子#3轴承轴振动大问题分析和处理1机组简介和振动情况某电厂5号机组系哈尔滨汽轮机厂和哈尔滨电机厂引起美国西屋公司技术生产的300MW机组。
机组配备美国本特利公司生产的3500型汽轮机安全监视系统(TSI),其中在每个轴承垂直中分面左、右45各装有两个涡流传感器测量转子相对振动,各轴承处的涡流传感器通过长套筒安装,套筒的前端是固定传感器的螺纹,后端固定在轴承盖上,引线从套筒中心孔引出。
1995年1月,5号机组在新机调试中首次启机过程中,当转速在2650~2700r/min时,#3轴承X方向轴振超过254μm,引发跳机。
后解除该测点的保护继续冲转,仍在该转速范围出现明显峰值、且峰值较陡,达到470μm,相位变化近180,基本为基频成分。
图12-3所示机组启停机过程#3轴承X方向轴振动波特曲线。
图12-3启停机过程#3轴承X方向轴振动波特曲线2振动原因分析和处理由于机组低压转子临界转速在1610r/min左右,显然2650~2700r/min不是临界转速频率。
而且,在2650~2700r/min转速范围#3轴承Y方向轴振测点和座振都没有振动响应峰值,说明该转速频率也不是#3轴承座结构的固有频率。
考虑到涡流传感器的固定方式,判断该转速频率可能是#3轴承X方向轴振动传感器固定套筒的固有频率。
因此,振动峰值不是轴系的真实振动状态。
鉴于振动是由于传感器固定套筒发生了结构共振引起的,所以现场对原固定套筒进行加固处理,以增加套筒的刚度,提高固有频率。
通过两次加固,在随后的启机过程中再未出现类似的振动峰值现象。
3结论和评述本机组启、停机过程中#3轴承X方向轴振动出现响应峰值是由于测振传感器套筒发生结构共振引起的,并不是真实的轴系振动,通过现场加固以增加套筒固有频率,使其数值提高到工作转速以上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事实上,国内已有十多台300MW机组启停机过程中都发生过类似的测振套筒结构共振故障。
电动机运行有异常噪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正式版一、机械振动引起的异常噪音机械振动可能由于电动机本身的结构问题、不良的安装或悬挂方式等原因导致。
处理机械振动引起的异常噪音的方法如下:1.检查电动机的轴承和轴承座是否安装正确,如果有松动或损坏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2.检查电动机的定子和转子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需要进行重新平衡处理。
3.检查电动机的联轴器和传动装置是否正常,如果存在不均匀或不光滑的现象,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
二、电磁干扰引起的异常噪音电磁干扰可能由于电动机的电源供应问题或线路布线不良导致。
处理电磁干扰引起的异常噪音的方法如下:1.检查电动机的电源供应是否稳定和符合标准要求,必要时可以使用稳压器或稳流器对电源进行调整。
2.检查电动机的电源线路是否正确连接和接地,必要时可以重新布线或加装隔离设备。
3.检查电动机的绝缘和屏蔽是否完好无损,必要时可以进行维修或更换。
三、杂音引起的异常噪音杂音可能由于电动机的部件磨损、质量问题或不合理设计导致。
处理杂音引起的异常噪音的方法如下:1.检查电动机的部件和连接件是否有松动或磨损,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2.检查电动机的轴承、齿轮和传动带是否润滑充分,必要时进行润滑处理。
3.检查电动机的外壳和防护设施是否合理,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加装隔音设备。
四、故障引起的异常噪音故障可能由于电动机的电气或机械部件损坏导致。
处理故障引起的异常噪音的方法如下:1.检查电动机的电气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如开关、保险丝和继电器等,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2.检查电动机的机械部件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如绕组短路、轴承磨损或转子偏心等,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电机为什么会振动?有什么检修措施?通常,8极以上大极数电机不会因为电机制造质量问题引起振动。
振动常见于2——6极电机,GB10068-2000。
《旋转电机振动限值及测试方法》规定了在刚性基础上不同中心高电机的振动限值、测量方法及刚性基础的判定标准,依据此标准可以判断电机是否符合标准。
电动机振动的危害电动机产生振动,会使绕组绝缘和轴承寿命缩短,影响滑动轴承的正常润滑,振动力促使绝缘缝隙扩大,使外界粉尘和水分入侵其中,造成绝缘电阻降低和泄露电流增大,甚至形成绝缘击穿等事故。
另外,电动机产生振动,又容易使冷却器水管振裂,焊接点振开,同时会造成负载机械的损伤,降低工件精度,会造成所有遭到振动的机械部分的疲劳,会使地脚螺丝松动或断掉。
电动机振动又会造成碳刷和滑环的异常磨损,甚至会出现严重刷火而烧毁集电环绝缘,电动机将产生很大噪音,这种情况一般在直流电机中也时有发生。
一、振动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电磁方面原因;机械方面原因;机电混合方面原因。
一、电磁方面的原因1、电源方面:三相电压不平衡,三相电动机缺相运行。
2、定子方面:定子铁心变椭圆、偏心、松动;定子绕组发生断线、接地击穿、匝间短路、接线错误,定子三相电流不平衡。
典型案例:锅炉房密封风机电机检修前发现定子铁心有红色粉末,怀疑定子铁心有松动现象,但不属于标准大修范围内的项目,所以未处理,大修后试转时电机发生刺耳的尖叫声,更换一台定子后故障排除。
3、转子故障:转子铁心变椭圆、偏心、松动。
转子笼条与端环开焊,转子笼条断裂,绕线错误,电刷接触不良等。
典型案例:轨枕工段无齿锯电机运行中发现电机定子电流来回摆动,电机振动逐渐增大,根据现象判断电机转子笼条有开焊和断裂的可能,电机解体后发现,转子笼条有7处断裂,严重的2根两侧与端环已全部断裂,如发现不及时就有可能造成定子烧损的恶劣事故发生。
二、机械原因1、电机本身方面转子不平衡,转轴弯曲,滑环变形,定、转子气隙不均,定、转子磁力中心不一致,轴承故障,基础安装不良,机械机构强度不够、共振,地脚螺丝松动,电机风扇损坏。
电机轴承座振动的原因-电机使用常识资料功率1.6MW、转速592r/min的交流电动机驱动减速机;减速机中心距为 1400mm,采用滑动轴承支撑,齿轮副的小齿轮齿数z1=29,大齿轮齿数z2=171;减速机带动 500人字型齿轮座中轴转动;齿轮轴通过万向节带动三辊开口式型轧机运转。
近年来,随着新品种相继开发和产量不断增加,500主机列生产负荷不断加大,故障也随之增加。
2003年2月,1400减速机高速轴发生烧瓦事故,抢修时发现轴颈磨损。
更换轴瓦后,1.6MW电机轴承座出现异常振动,导致负荷端轴承座振裂。
检修电机时,考虑到轴承座振动大,遂将电机轴瓦顶间隙稍稍加大。
减速机高速轴受力分析表明,过钢时高速轴受到轧制力作用要上升,故在重新找正时使电机中心高出减速机中心0.15mm,以平衡减速机受力时的上浮。
做此调整后电机轴承座振动仍严重,额定电流下振动较小,超过200-300A时振动相当严重,同时伴有丢转现象。
振动有一定的周期性,咬钢时冲击振动增大,每次振动高峰持续3-4s。
一、振动数据采集检修时多次检查电机与减速机联轴器对中性,偏差均不大于0.5rnm,因此对轴承座振动影响不大。
我们用武汉立德公司的数据采集器,采集电机两轴承座的振动数据,谱图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1)9Hz左右的转频幅值特征明显;(2)3X、5X倍频比较明显。
同时观察到振动较大或超负荷时电机发出低沉轰鸣声;在过临界转速区时振动无明显变化。
二、原因分析1.9Hz左右的转频幅值判定为转子不平衡造成。
检修时,将电机转子水平放置,调整好水平后,再旋转90°检验,发现转子向下弯曲。
2.减速箱输人端联轴节部分间隙过大。
9Hz左右的转频及其3X(28Hz)、5X(45Hz)幅值较大,是松动的特征。
这是因为所用弹性柱销联轴器销孔直径50mm,而橡胶棒直径仅有46mm,因而造成配合间隙过大。
3.减速箱齿轮啮合间隙较大。
啮合频率的带宽窄,冲击能量集中,易造成齿裂。
280Hz左右的频率及其2X(559Hz)幅值较大。
拆检发现,齿顶间隙大,轮齿磨损。
三、解决措施及效果据此决定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对电机转子进行动平衡。
2.更换电机与减速机的弹性柱销联轴器,并找正。
3.橡胶棒的直径改为47.5mm。
4.调整减速机两轴,保证齿顶间隙,同时确保两轴平行。
5.更换电机负荷端轴承座。
经解体检修减速机、电机轴瓦及人字齿轮座,更换电机轴瓦座、弹性联轴器、齿轮座中轴轴瓦和下轴瓦;对各轴瓦进行研配;调整减速机齿轮副间隙;对各联接轴找正,并对电机转子进行动平衡。
修好后试车,轴承座振动消除,运行状态良好。
交流异步电机振动故障诊断技术-电机使用常识资料交流感应异步电机振动故障诊断是通过对电机轴承振动、定子线圈电流、定子轴向磁通、转子轴电压及电流等数据的收集,应用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技术,掌握电机的状态,为检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感应电机的振动故障诊断1.振动故障诊断技术电机轴承处的振动信息可以判定电机的定子或转子偏心、定子或转子的铁芯短路及松动、转子条或端环缺陷、转子热弯曲、电源接头松动或断开等故障。
(1)定子。
电机定子故障包括定于偏心、定子铁芯短路或松动。
这些故障均产生2?L(?L为电源频率)下的大振动,若切断电机电源,2?L频率下的振动立即消失。
(2)转子偏心。
偏心的转子可在转子与定子间产生可变气隙,从而引起脉冲振动(通常振动在听与转速的谐波频率之间人常需用细化谱分离出所与转速的谐波频率。
偏心的转子产生2?L及其两侧的?P(极通过频率边带)。
极通过频率本身也出现在低频处。
?P常见值的范围在20-120r/min(0.3-2Hz)内,软地脚或不对中故障造成的壳体变形常会引起气隙变化。
(3)转子。
断裂的转子条或短路环,转子条与短路环间接触不良,或者短路的转子铁芯均产生1X转速频率的大振动及其两侧极通过频率边带。
此外,还可产生二、三、四、五倍转速谐波频率两侧的极通过频率边带。
转子条通过频率(即RBPF,等于转子条数³转子转动频率)及其谐波频率两侧的2?L边带说明转子条存在松动或脱开情况。
转子条松动和端环间的电弧常显示出很高幅值的 2RBPF 且伴随2?L边带,但是 1RBPF频率的振动幅值不增大。
(4)电气相位故障诊断。
由于松动或断裂接头的相位问题可产生2?L频率下的较大振动,且两侧伴有1/3 ?L的边带。
2?L处的振动幅值随时间延续将变得更大。
偶尔接触的故障接头问题尤为严重,必须及时处理。
(5)转子热弯曲故障诊断。
电机转子的热弯曲主要由电机断裂转子条、短路的铁芯等故障引起,它们在局部产生大量的热,导致转子弯曲变形,严重者可使转子与定子碰摩。
转子弯曲将会产生很大的电磁力和不平衡力,生成更多的热量,使转子弯曲更为严重。
转于热弯曲时,1X转速频率的振动幅值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振幅值受定子电流的影响,振动特征类似于转子不平衡。
热弯曲故障明显时,同一转子的两侧轴承轴向1X相位差以及同侧轴承轴向的上与下、左与右的相位差均为180°。
2.感应电机电气故障诊断通过对电机定子电流频谱、磁通频谱、轴电压与电流分析可以诊断定子或转子故障。
(1)电流故障诊断? ①转子条。
当转子回路出现故障时,在定子电流频谱图上,电源频率两侧将出现一个边频带(±?P),转速的波动使电流以电源频率为中心,在±?P上。
下限之间变化。
由于电机定子中三次谐波磁通的调制作用,使得转速和电流波动更加明显。
由基频与边频电流幅值的比值可以推断断裂的转子条数目。
转子条故障的严重程度与检修策略可参考夏洛特联合技术公司的“电动机电流分析严重程度和推荐的修正措施表”。
②气隙偏心。
气隙偏心往往会造成振动值超限、定于与转子碰擦等故障。
气隙偏心分为静态偏心和动态偏心两种。
静态偏心是由定子铁芯的椭圆度或装配不正确造成的;动态偏心是由转轴弯曲、轴颈椭圆、临界转速时的机械共振及轴承磨损等造成。
气隙偏心在定子电流中以谐波形式反映出来,因此其特征频谱成分可以通过检测电流频谱获得。
气隙偏心特征频率可依照下列公式计算式中:为任意整数,静偏心时, =0;动偏心时, =1、2、3……。
为任一整数;s为转差率,s=1-(n²P)(60²?1),n为电机转速(r/min),P为电机磁极对数;为奇整数,取1,3,5…。
根据特征频率分量大小和变化情况,就可以确定转子在气隙中的动态位移值。
(2)磁通故障诊断电机电气参数的改变将导致转子或定子线圈磁场的不对称,并反映在轴向电磁频谱中。
转子条的状态可通过分析电源频率两侧的极通过频率边带得到。
从磁通频谱的低频可发现电源电压不平衡、匝间短路等故障。
电源电压不平衡分析是对比其特征频率的变化情况;匝间短路是通过对比电源频率两侧转速频率边带的振幅变化确定的。
磁通频谱的高频分析可以发现转子条或定子槽问题,具体而言是分析其通过频率的边带族变化情况。
(3)轴电压及电流故障诊断转轴两端对地的电位差为轴电压,轴电压较高往往与电机设计、制造缺陷,各种故障及非正常的电源条件有关。
因此,对轴电压的检测和分析能发现电机存在的缺陷,并可监视电机铁芯和绕组的劣化过程,避免轴电压击穿轴承油膜,在电机轴颈和轴瓦表面电弧放电而产生蚀点,破坏轴颈和轴瓦的配合。
二、实例分析1.电机转子条断裂和端环裂纹故障诊断某立式凝结泵是将凝汽器集水井内凝结水输送至国热系统的关键设备,其 500kw 鼠笼式电机的顶部轴承处最大振幅为170μm,额定负荷时线圈温度高达? 115℃,比同负荷下的其它电机线圈温升高许多。
(1)电流分析。
图 1中,电机转速n=1493r/min,磁极数为4,极通过频率为0.466Hz和50.40Hz。
依据夏洛特联合技术公司的“电机电流分析严重程度和推荐的修正措施表”,?L?P=3.11<<32,可以判断该电机端环存在裂纹或转子条断裂情况。
(2)磁通频谱分析。
图2中,电源频率两边出现了电机的极通过频率,基点磁通值为? 110dB,?L?P=2.2<<32,因此可以判断转子条或端环存在裂纹或断裂等严重故障。
(3)振动频谱分析。
图3中,2X两边出现多族极通过频率边带,1X、3X—5X 频率两侧也出现了极通过频率边带,因此可以判断电机转子条或端环存在裂纹或断裂等严重故障。
电机前轴瓦损坏的原因解-电机使用常识资料我厂空分装置采用的空压机是两列四级活塞式压缩机,在一次压缩机停机消缺中,鉴于几天前电机轴瓦润滑油压力比以往略有上升,达到了结.05MPa(正常为0.025~0.04MPa),为查明原因,对电机轴瓦进行检查发现,前轴上瓦有一层黑色巴氏合金脱落层,下瓦瓦面发黑,润滑油有糊味,上瓦润滑油孔被巴氏合金堵住;后轴瓦完好无损。
以下是对此次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过程。
一、电机轴瓦润滑方式的改变电机轴承原用甩油环润滑。
但由于电机转速不高,甩油环太重,使用中存在油环转动不灵活、甚至卡住。
为此我们对润滑方式进行了了改进,在上瓦座上钻一通孔,增加一小油泵,分别对前后轴瓦进行强制润滑,采用并联方式。
二、故障原因分析检查时,把上瓦黑色巴氏合金脱落层揭掉,露出的巴氏合金面平整光洁,颜色发亮,测脱落层厚约3mm。
检查下瓦,瓦面发黑,巴氏合金层厚度约2.5mm,由此可推断出轴瓦损坏的过程;下瓦由于某些原因是高温下熔化,液态的合金被转轴带向上瓦后被润滑油冷却,在上瓦面上堆积,形成黑的巴氏合金脱落层,并将油孔堵住。
看来下瓦高温是成因。
进一步分析认为,下瓦超载是升温的原因。
在下瓦超载时,油膜被破坏,轴与瓦面金属接触,巴氏合金在干摩擦高温下熔化。
检查电机与压缩机联轴器的对中情况时发现电机靠背轮比压缩机曲轴靠背轮高出0.6mm以上。
但在上次检修找中时,电机略低,说明压缩机下沉。
在两个月前,维护人员巡检时发现压缩机机身有震颤,紧固地脚螺栓,可以紧动即说明问题。
由上述情况可判断此次故障是由压缩机曲轴箱微量下沉引起,曲轴比电机轴低,对电机轴施加一向下的力,造成电机前轴下瓦超载。
三、故障处理情况1.更换电机前瓦。
2.轴瓦调整好后,机组联轴器对中找正,要求端面和外圆跳动均控制在0.05mm 以内。
3.轴瓦装配前,对轴承箱内及润滑油路进行了彻底清洗,确保没有残留物。
故障处理完后,电机启动,运行正常。
三相电机改单相的方法-电机使用常识资料转自维修吧三相电机改单相使用大家谈●我是一名农村家电维修人员。
一些工业上用的三相异步电机流入农村,功率从几百瓦到上千瓦不等。
由于大部分农家没有三相电,不能直接使用。
本人按照一些书上介绍的方法,试改了几个,但效果不理想,改造后出现了以下问题:(1)带载能力变差,不如三相使用时有劲。
(2)发热快,且不易启动。
(3)在机外设离心开关,使用时极不方便,能否将其取消,从别的方面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