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存储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344.00 KB
- 文档页数:39
第4章变量的存储类型4.1 概述C语言中的变量具有两种属性:根据变量所持有数据的性质不同而分为各种数据类型;根据变量的存储方式不同而分为各种存储类型.变量的数据类型决定了该变量所占内存单元的大小及形式;变量的存储类型规定了该变量所在的存储区域,因而规定了该变量作用时间的长短,即寿命的长短,这种性质又称为"存在性".变量在程序中说明的位置决定了该变量的作用域,即在什么范围内可以引用该变量,"可引用"又称为"可见",所以这种性质又称为"可见性".计算机的内存和CPU中的寄存器都可以存放数据,变量究竟存放在何处则由存储类来决定.存储类型用来说明变量的作用域,生存期,可见性和存储方式.下面解释几个概念:1 作用域:是该变量在其上有定义的程序部分,通俗的说,即该变量起作用的某个程序区域。
2 变量的生存期:是指它从产生到消亡的存在时间,即变量从定义开始到它所占有的存储空间被系统收回为止的这段时间。
3 变量的可见性的含义:在某个程序区域,可以对变量进行访问(或称存取)操作,我们则称该变量在该区域为可见的,否则为不可见的。
再引入几个概念:4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在一个函数内部或复合语句内部定义的变量叫内部变量,又称为"局部变量"。
在函数外定义的变量称为外部变量,又称为"全局变量"。
如:int x ;void main( ){int a, b;float c;……..}x 定义在函数外,是全局int 型变量a,b定义在main()函数内是局部int 型变量c 定义在main()函数内是局部float 型变量6 动态存储变量和静态存储变量。
在程序运行期间,所有的变量均需占有内存,有的是临时占用内存,有的是整个程序运行过程中从头到尾占用内存。
对于在程序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进行临时性动态分配存储空间的变量称为"动态存储变量",对于在程序运行期间永久性占用内存的变量称为"静态存储变量".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可将其使用内存的情况分为如下三类(如下图):程序代码区: 程序的指令代码存放在程序代码区。
变量的数据类型在计算机编程中,变量是用来存储和表示数据的一种概念。
每个变量都有一个特定的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可以存储的数据的种类和范围。
不同的数据类型有不同的属性和操作。
1. 整数类型(int):整数类型用于表示整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例如,整数类型的变量可以存储年龄、数量等整数值。
整数类型在内存中占用固定大小的空间,可以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浮点数类型(float):浮点数类型用于表示带有小数部分的数值。
例如,浮点数类型的变量可以存储体重、温度等具有小数部分的数值。
浮点数类型在内存中占用的空间比整数类型更大,可以进行浮点数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 字符类型(char):字符类型用于表示单个字符。
例如,字符类型的变量可以存储字母、数字、符号等单个字符。
字符类型在内存中占用一个字节的空间,可以进行字符的比较和操作。
4. 字符串类型(string):字符串类型用于表示一串字符组成的文本。
例如,字符串类型的变量可以存储姓名、地址等文本信息。
字符串类型在内存中占用的空间根据字符串的长度而变化,可以进行字符串的拼接、截取和比较。
5. 布尔类型(bool):布尔类型用于表示真或假的值。
例如,布尔类型的变量可以存储逻辑判断的结果。
布尔类型在内存中占用一个字节的空间,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如与、或、非)。
6. 数组类型(array):数组类型用于表示一组相同类型的数据。
例如,整数数组可以存储一组整数值。
数组类型在内存中占用的空间根据数组的长度和元素类型而变化,可以进行数组的遍历、访问和修改。
7. 对象类型(object):对象类型用于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由多个属性和方法组成。
例如,对象类型的变量可以存储学生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成绩等。
对象类型在内存中占用的空间根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而变化,可以进行对象的属性访问和方法调用。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数据类型,不同的编程语言可能会有更多的数据类型选择。
变量的数据类型在计算机编程中,变量是用来存储数据的一种概念。
每个变量都有其特定的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可以存储的数据的种类和范围。
数据类型决定了变量可以执行的操作以及占用的内存空间大小。
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数(int)、浮点数(float)、布尔值(bool)、字符串(string)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数据类型及其特点。
1. 整数(int):整数数据类型用于存储整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整数类型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算术运算。
例如,变量x可以定义为整数类型,表示一个整数值。
2. 浮点数(float):浮点数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带有小数点的数值。
浮点数类型可以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
例如,变量y可以定义为浮点数类型,表示一个带有小数点的数值。
3. 布尔值(bool):布尔值数据类型用于存储逻辑值,即真(True)或假(False)。
布尔类型常用于条件判断和逻辑运算。
例如,变量isTrue可以定义为布尔类型,表示一个逻辑值。
4. 字符串(string):字符串数据类型用于存储文本或字符序列。
字符串类型可以进行连接、截取、替换等操作。
例如,变量name可以定义为字符串类型,表示一个人的姓名。
除了上述常见的数据类型,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数据类型,如列表(list)、字典(dictionary)、元组(tuple)等,用于存储多个值或者具有特定结构的数据。
5. 列表(list):列表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多个值,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值。
列表可以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排序等操作。
例如,变量numbers可以定义为列表类型,表示一组数字。
6. 字典(dictionary):字典数据类型用于存储键值对,每个键对应一个值。
字典可以根据键来查找对应的值,也可以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例如,变量person可以定义为字典类型,表示一个人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7. 元组(tuple):元组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多个值,类似于列表,但元组的值不能被修改。
变量的数据类型在计算机编程中,变量是用来存储和表示数据的一种工具。
每个变量都有一个特定的数据类型,用来定义变量可以存储的数据的种类和范围。
不同的数据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了解和正确使用变量的数据类型是编程中的基础知识。
1. 整型(int):整型是用来表示整数的数据类型。
整型变量可以存储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例如,一个整型变量可以存储年龄、身高等整数值。
2. 浮点型(float):浮点型是用来表示带有小数部分的数字的数据类型。
浮点型变量可以存储小数和整数。
例如,一个浮点型变量可以存储体重、价格等具有小数部分的数值。
3. 字符型(char):字符型是用来表示单个字符的数据类型。
字符型变量可以存储字母、数字、符号等单个字符。
例如,一个字符型变量可以存储性别、字母等单个字符。
4. 字符串型(string):字符串型是用来表示一串字符的数据类型。
字符串型变量可以存储多个字符组成的文本。
例如,一个字符串型变量可以存储姓名、地址等文本信息。
5. 布尔型(bool):布尔型是用来表示真值(True)或假值(False)的数据类型。
布尔型变量通常用于判断条件和控制程序流程。
例如,一个布尔型变量可以存储是否登录成功、是否满足条件等逻辑判断结果。
6. 列表(list):列表是用来存储一组有序数据的数据类型。
列表中的每个元素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
例如,一个列表变量可以存储学生成绩、商品价格等多个数据。
7. 元组(tuple):元组是用来存储一组有序数据的数据类型,类似于列表。
不同之处在于元组是不可变的,即不能修改元组中的元素。
例如,一个元组变量可以存储坐标、日期等多个数据。
8. 字典(dictionary):字典是用来存储键值对数据的数据类型。
字典中的每个元素由一个键和一个对应的值组成。
字典可以根据键来查找对应的值,提供了快速访问数据的方式。
例如,一个字典变量可以存储学生信息,以学号作为键,对应的值为学生的姓名、年龄等信息。
各种类型的变量所需存储空间和能够存储的范围变量是程序中用来存储数据的容器。
在编程语言中,各种类型的变量具有不同的存储空间和存储范围。
1. 整数变量:整数变量用来存储整数值。
在大多数编程语言中,整数变量的存储空间由它的数据类型决定。
通常,整数类型可以是有符号或无符号的。
有符号整数在存储空间中使用一个位来表示符号,而无符号整数没有符号位。
整数类型的存储空间通常以字节为单位,范围可以从8位(1字节)到32位(4字节)或更多。
存储范围根据数据类型可以从-2^(n-1)到2^(n-1)-1,其中n表示位数。
2. 浮点数变量:浮点数变量用来存储小数值。
浮点数类型通常有单精度和双精度两种。
在大多数编程语言中,单精度浮点数的存储空间为4字节,而双精度浮点数的存储空间为8字节。
单精度浮点数的范围约为10^38,双精度浮点数的范围约为10^308。
3. 字符变量:字符变量用来存储单个字符。
在大多数编程语言中,字符变量的存储空间为1字节。
字符变量通常可以存储ASCII字符集、Unicode字符集或其他编码系统的字符。
存储范围取决于字符集的大小。
4. 布尔变量:布尔变量用来存储布尔值,即真或假。
在大多数编程语言中,布尔变量的存储空间为1字节,通常用0表示假,用1表示真。
5. 数组变量:数组变量用来存储一组相同类型的值。
存储空间取决于数组的大小和元素类型。
数组的存储范围与其元素类型的存储范围相同。
6. 结构体变量:结构体变量用来存储不同类型的值组成的复合数据。
结构体的存储空间取决于其成员变量的类型和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编程语言可能对变量的存储空间和存储范围有所不同。
此外,某些编程语言提供了更多类型的变量,如枚举、指针等,它们具有特定的存储空间和范围。
因此,在选择变量类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编程语言和需求来确定适当的变量类型。
变量的数据类型在计算机编程中,变量是一种用于存储和表示数据的容器。
每个变量都具有特定的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可以存储的数据的种类和范围。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常见的变量数据类型,并详细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1. 整数型(int):整数型变量用于存储整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整数型变量的范围取决于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例如,在大多数编程语言中,32位整数型变量的范围约为-2,147,483,648到2,147,483,647。
整数型变量可用于计数、索引和存储不需要小数部分的数据。
2. 浮点型(float):浮点型变量用于存储带有小数部分的数值。
浮点型变量的范围和精度也取决于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通常,浮点型变量可以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值,并且可以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 字符型(char):字符型变量用于存储单个字符。
每个字符都对应一个特定的ASCII码值或Unicode码值。
字符型变量可用于存储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和特殊字符。
例如,字符型变量可以用于存储用户的姓名、地址或其他文本信息。
4. 字符串型(string):字符串型变量用于存储一系列字符。
字符串是由多个字符组成的序列,可以包含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和特殊字符。
字符串型变量可用于存储文本、句子、段落或其他任意长度的字符序列。
在大多数编程语言中,字符串型变量可以进行拼接、截取和查找等操作。
5. 布尔型(bool):布尔型变量用于存储逻辑值,即真(true)或假(false)。
布尔型变量可用于控制程序的流程和决策。
例如,可以使用布尔型变量来判断条件是否为真,并根据结果执行相应的代码块。
6. 数组型(array):数组型变量用于存储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
数组通过索引访问和操作其中的元素。
数组可以是一维、二维或多维的,可以存储整数、浮点数、字符、字符串等各种数据类型。
数组型变量可用于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提高程序的效率和灵活性。
Stata—变量的存储类型和显⽰格式
1.变量的存储类型
清楚变量的取值区间后设定数据存储的类型,可以降低Stata内存容量。
①整数的存储类型
Byte,字节型,取值±100
Int,⼀般整数型,取值±32000
Long,长整数型,取值±2.14*10^10
②⼩数的存储类型
Float,浮点型,8位有效数字,是Stata默认的存储类型
Double,双精度,16位有效数字
③字符型变量
str#,str20表⽰该变量最多包含20个字符
1个汉字占2个字符
2.变量的显⽰格式
①Stata中数值变量显⽰的格式有三种。
e为科学指数格式,f为固定格式,g为普通格式。
表达式中“.”前数字代表变量的宽度,也就是所占的字符数。
表达式中“.”后数字代表数值⼩数点后的数位。
f后⾯加字母c则要求Stata给出带“,”的数字显⽰格式。
举例:%9.2f代表该变量的宽度为9,⼩数点后保留2位⼩数;%9.2fc代表该变量的宽度为9,⼩数点后保留2位⼩数;前⾯的整数,每三位之间标有“,”。
②Stata中字符变量显⽰的格式只有⼀种。
表达式为%#s。
%代表提⽰符,#代表字符宽度,s表⽰显⽰格式。
举例:%22s表⽰22个字符的字符变量显⽰格式。
③更改数据显⽰格式
举例:format var %6.4f,将原变量var更改为数值型变量,宽度为6个字节,保留4位⼩数。
变量类型存储方法变量类型可以分为基本数据类型和复杂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是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它们存储在计算机内存的栈区。
基本数据类型有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和布尔型。
整型存储整数值,有多种数据类型可以选择,如byte、short、int 和long。
数值的范围和占用的内存空间随数据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整型的存储方式是直接在内存中分配一块空间来存储整数值本身。
浮点型存储浮点数值,有两种数据类型可以选择,float和double。
浮点数值的存储方式是通过将数字转换为二进制科学计数法表示,并将其存储在内存中。
字符型存储单个字符,使用char数据类型。
字符的存储方式是将字符的ASCII码值或Unicode值存储在内存中。
布尔型存储布尔值,使用boolean数据类型。
布尔值的存储方式是将true表示为1,将false表示为0,存储在内存中。
复杂数据类型是由基本数据类型组成的数据类型,它们存储在计算机内存的堆区。
复杂数据类型有数组、字符串、类和接口。
数组存储一组相同类型的数据,使用[]来声明。
数组的存储方式是在内存中分配一块连续的空间来存储数组元素。
字符串存储一组字符,使用String数据类型。
字符串的存储方式是将字符序列存储在内存中,并使用指针指向字符序列的起始位置。
类是一种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可以包含属性和方法。
类的存储方式是在内存中分配一块空间来存储类的属性和方法。
接口是一种定义了一组方法的数据类型。
接口的存储方式与类类似,也是在内存中分配一块空间来存储接口的方法。
在程序中使用变量时,需要先声明变量的类型和名称,然后赋予变量一个值。
变量的值可以随时更改,可以通过赋值运算符将新值赋给变量。
在计算机内存中,变量的存储方式是将变量名和变量值关联起来,通过变量名可以找到存储在内存中的变量值。
在程序执行期间,变量的作用范围可以是全局的或局部的。
全局变量在整个程序中都可以访问,局部变量只能在定义它的代码块内部访问。
变量的生命周期是指变量从创建到销毁的过程。
变量的数据类型标题:变量的数据类型引言概述:在计算机编程中,变量是存储数据的容器。
每一个变量都有其特定的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可以存储的数据的种类和范围。
本文将介绍变量的数据类型,并详细阐述每种数据类型的特点和用途。
一、基本数据类型1.1 整型(int)- 整型变量用于存储整数值,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整型变量的范围取决于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和计算机架构。
1.2 浮点型(float)- 浮点型变量用于存储带有小数部份的数值。
- 浮点型变量的精度和范围也取决于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和计算机架构。
1.3 字符型(char)- 字符型变量用于存储单个字符,如字母、数字或者特殊字符。
- 字符型变量在内存中以ASCII码或者Unicode码的形式存储。
二、复合数据类型2.1 数组(array)- 数组是一种存储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
- 数组的元素可以通过索引访问,索引从0开始。
2.2 字符串(string)- 字符串是一串字符的序列,用于存储文本数据。
- 字符串变量可以进行拼接、截取和比较等操作。
2.3 结构体(struct)- 结构体是一种自定义的复合数据类型,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变量。
- 结构体可以用于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如学生信息、员工信息等。
三、指针类型3.1 指针(pointer)- 指针变量用于存储内存地址。
- 指针可以指向其他变量或者数据结构,在程序中进行间接访问。
3.2 引用(reference)- 引用是一种特殊的指针,用于直接访问其他变量的值。
- 引用可以简化代码,提高程序的效率。
3.3 空指针(null pointer)- 空指针是指不指向任何有效内存地址的指针。
- 空指针在程序中常用于表示变量未初始化或者指向空对象。
四、枚举类型4.1 枚举(enum)- 枚举类型用于定义一组具有名称的常量。
- 枚举常量可以用于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2 位字段(bit field)- 位字段是一种特殊的枚举类型,用于压缩存储多个布尔值。
变量的数据类型概述:在计算机编程中,变量是用来存储和表示数据的一种抽象概念。
每个变量都有一个特定的数据类型,用来定义变量可以存储的数据的种类和范围。
不同的数据类型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限制。
常见的数据类型:1. 整数型(int):用于表示整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例如,int x = 10; 表示变量x存储了一个整数值10。
2. 浮点型(float、double):用于表示带有小数部分的数值。
float适用于单精度浮点数,double适用于双精度浮点数。
例如,float y =3.14; 表示变量y存储了一个浮点数值3.14。
3. 字符型(char):用于表示单个字符。
例如,char c = 'A'; 表示变量c存储了一个字符'A'。
4. 字符串型(string):用于表示一串字符。
例如,string name = "John"; 表示变量name存储了一个字符串"John"。
5. 布尔型(bool):用于表示真(true)或假(false)的值。
例如,bool isTrue = true; 表示变量isTrue存储了一个布尔值true。
其他常见的数据类型还包括数组、结构体、枚举等。
每种数据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限制。
数据类型的选择:在选择数据类型时,需要根据数据的特性和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以下是一些指导原则:1. 整数型通常用于表示整数值,如计数器、索引等。
2. 浮点型适用于需要处理小数的情况,如计算、测量等。
3. 字符型用于表示单个字符,如字母、数字或特殊符号。
4. 字符串型用于表示一串字符,如姓名、地址等。
5. 布尔型用于表示条件的真假,如判断、逻辑运算等。
数据类型的转换:在程序中,有时需要将一个数据类型转换为另一个数据类型。
这可以通过类型转换操作符或函数来实现。
例如,将整数转换为浮点数可以使用强制类型转换:float x = (float)10;。
变量的数据类型在计算机编程中,变量是用来存储和表示数据的一种方式。
每一个变量都有一个特定的数据类型,用来定义变量可以存储的数据的种类和范围。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常见的变量数据类型及其特点。
1. 整数类型(int)整数类型用于存储整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或者零。
例如,整数类型可以用来表示年龄、身高、分数等。
整数类型的范围取决于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和计算机体系结构,通常可以表示的整数范围很大。
示例:int age = 20;int height = 175;int score = 95;2. 浮点数类型(float、double)浮点数类型用于存储带有小数部份的数值。
float类型通常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而double类型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15位。
浮点数类型可以用来表示身高、体重、温度等。
示例:float weight = 65.5;double temperature = 36.8;3. 字符类型(char)字符类型用于存储单个字符。
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对应的ASCII码值或者Unicode值。
字符类型可以用来表示字母、数字、符号等。
示例:char grade = 'A';char letter = 'B';4. 字符串类型(string)字符串类型用于存储一系列字符。
字符串可以包含字母、数字、符号以及空格等。
字符串类型在许多编程语言中都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类型,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操作和函数。
示例:string name = "John Doe";string message = "Hello, World!";5. 布尔类型(bool)布尔类型用于存储逻辑值,惟独两个可能的取值:true和false。
布尔类型通常用于表示条件判断的结果,例如if语句中的条件。
示例:bool isTrue = true;bool isFalse = false;6. 数组类型(array)数组类型用于存储多个相同类型的值。
python的变量存储机制Python作为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其变量存储机制在编程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Python的变量存储机制,包括变量类型、内存管理等方面,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Python变量。
一、Python变量存储机制概述在Python中,变量用于存储数据。
根据数据的类型,变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Python变量存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变量名:变量名必须以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组成,且不能以数字开头。
变量名区分大小写。
2.变量类型:Python中有多种变量类型,如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等。
3.存储方式:Python变量存储方式包括直接存储和间接存储。
直接存储指的是变量直接存储数据,如整数、浮点数等。
间接存储则是通过指向内存地址的方式存储数据,如列表、字典等。
二、变量类型及其存储方式1.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布尔值等。
这些类型的变量直接存储数据。
2.复合数据类型:包括列表、元组、字典等。
这些类型的变量通过间接存储方式存储数据。
列表和元组存储的是一个有序的数据集合,字典存储的是键值对。
3.变量类型转换:Python支持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如整数转换为浮点数、字符串转换为列表等。
三、变量引用与值传递1.变量引用:在Python中,变量名就是一个内存地址,通过变量名可以访问对应的内存数据。
当一个变量名被多次赋值,其实质上是创建了新的变量,原变量名仍然指向原来的内存地址。
2.值传递:在函数调用过程中,实参将值传递给形参。
这个过程是双向的,即实参的值变化不会影响到形参。
四、内存管理机制1.内存分配:Python解释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为每个变量分配一定的内存空间。
当变量被创建时,内存空间被分配;当变量不再使用时,内存空间被释放。
2.垃圾回收:Python具有自动垃圾回收功能,当一个对象没有被任何变量引用时,Python解释器会自动回收其内存。
10、变量的作⽤域和存储类型1、变量的定义 变量定义:在程序运⾏过程中其值可以更改的格式:<存储类型>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初始值>;2、变量的作⽤域 变量的作⽤域定义:程序中可以访问⼀个指⽰符的⼀个或多个区域,即变量出现的有效区域,决定了程序的那些部分通过变量名来访问变量。
⼀个变量根据其作⽤域的范围可以分为函数原型作⽤域、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2.1、函数原型参数作⽤域 函数原型中的参数的作⽤域始于‘(’,终于‘)’。
2.2、局部变量 (1)、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
(2)、局部变量仅能被定义该变量的函数使⽤,其他函数是⽤不了的。
局部变量仅存在于该变量的执⾏代码块中,即局部变量在进⼊模块时⽣成(压⼊栈堆),在退出模块时消亡(弹出堆栈),定义局部变量的最常见的代码块是函数。
(3)、当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同名时,在局部范围内全局变量被屏蔽,不再起作⽤,或者说变量的使⽤遵守就近原则,如果在当前作⽤域中存在同名变量,就不会向更⼤的作⽤域中去寻找变量。
(4)、可以在不同的函数中使⽤相同的变量名,他们表⽰不同的数据,分配不同的内存,互不⼲扰,也不会发⽣混淆。
(5)、局部变量的定义和声明可以不加区分。
(6)、在{}内定义的变量只在{}内起作⽤。
2.3、全局变量 (1)、全局变量贯穿整个程序,它的作⽤域为源⽂件,可被源⽂件中的任何⼀个函数使⽤。
(2)、全局变量的定义和全局变量的声明并不是⼀回事,全局变量定义必须在所有函数之外,且只能定义⼀次,⼀般定义形式如下: 全局变量的定义格式:<数据类型> <变量名,变量名…..> 全局变量的声明出现在要使⽤该变量的各个函数内。
全局变量的声明格式:<extern> <数据类型> <变量名,变量名…….> (3)、全局变量在定义时就已分配了内存单元,并且可做初始赋值。
变量的存储类型什么是变量变量的存储类型变量来源于数学,是计算机语言中能储存计算结果或能表示值抽象概念。
那么你对变量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本文库整理关于什么是变量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变量的介绍变量可以通过变量名访问。
在指令式语言中,变量通常是可变的;但在纯函数式语言(如Haskell)中,变量可能是不可变(immutable)的。
在一些语言中,变量可能被明确为是能表示可变状态、具有存储空间的抽象(如在Java和Visual Basic中);但另外一些语言可能使用其它概念(如C的对象)来指称这种抽象,而不严格地定义"变量"的准确外延。
变量的命名规则首先,我们必须给变量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就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否则就难以区分了。
在VB6中,变量的命名必须遵循以下规则:(1)变量名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打头,名字中间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_"组成;最后一个字符可以是类型说明符;(2)变量名的长度不得超过255个字符;(3)变量名在有效的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
有效的范围就是引用变量可以被程序识别、使用的作用范围--例如一个过程、一个窗体等等。
有关引用变量作用范围的内容,将在以后介绍。
(4)变量名不能是VB中的保留字(关键字),也不能是末尾带类型说明符的保留字,但可以把保留字嵌入变量名,关键字是指VB6语言中的属性、事件、方法、过程、函数等系统内部的标识符。
如已经定义的词(if、endif、while、loop 等)、函数名(len、format、msgbox等)。
像Print、Print$是非法的,而Myprint 是合法的。
例如:strName1,intMax_Length,intLesson,strNo3等是合法的变量名,而A…B,all right,3M,_Number等是非法的变量名。
注意:(1)变量名在VB中是不区分大小写的(如ABC、aBc、abc等都是一样的)。
C 语言中区分大小写。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规则。
C语⾔的变量存储类型C语⾔中对变量的说明包括两⽅⾯的内容:变量类型以及变量的存储类型。
变量类型如:int(整形),char(字符型)是⽤来说明变量所占⽤的内存空间的⼤⼩。
变量存储类型⽤来说明变量的作⽤范围。
C语⾔的变量存储类型有:⾃动类、寄存器类、静态类和外部类。
局部变量是指在函数内部说明的变量(有时也称为⾃动变量),⽤关键字auto进⾏说明。
所有的⾮全程变量都被认为是局部变量,所以auto实际上从来不⽤。
局部变量在函数调⽤时⾃动产⽣,但不会⾃动初始化,随函数调⽤的结束,这个变量也就⾃动消失了,下次调⽤此函数时再⾃动产⽣,还要重新赋值,退出时⼜⾃动消失。
静态变量⽤关键字static声明。
根据变量的类型可以分为静态局部变量和静态全程变量。
(1)静态局部变量它与局部变量的区别在于:在函数退出时,这个变量始终存在,但不能被其它函数使⽤,当再次进⼊该函数时,将保存上次的结果。
其它与局部变量⼀样。
(2)静态全程变量静态全程变量就是指只在定义它的源⽂件中可见⽽在其它源⽂件中不可见的变量。
它与全程变量的区别是:全程变量可以再说明为外部变量(extern),被其它源⽂件使⽤,⽽静态全程变量却不能再被说明为外部的,即只能被所在的源⽂件使⽤。
外部变量⽤关键字extern声明。
为了使变量除了在定义它的源⽂件中可以使⽤外,还可以被其它⽂件使⽤,就要将全程变量通知每⼀个程序模块⽂件,此时可⽤ extern来说明。
寄存器变量通常在⽐较注重在执⾏速度的情况下使⽤。
其思想是告诉编译程序把该变量放在某个CPU寄存器中。
因为数据在寄存器中操作⽐在内存中快,这样就提⾼了程序代码的执⾏速度。
寄存器变量的说明是在变量名及类型之前加上关键字register。
值得注意的是取地址运算符&不能作⽤于寄存器变量。
下⾯结合具体代码来分析⼀下变量的种类。
file1.c#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dio.h>int reset();int next();int last();int sum(int );int i=1;void main(){auto int i,j;i=reset();for(j=1;j<=3;j++){printf("i=%d\tj=%d\n",i,j);printf("next(i)=%d\n",next());printf("last(i)=%d\n",last());printf("sum(i+j)=%d\n",sum(i+j));}}file2.c⽂件static int i=10;int next(){return(i+=1);}int last(){return(i-=1);}int sum(int i){static int j=5;return(i=j+=i);}file3.c⽂件extern int i;reset(){return(i);}在file1.c的开头声明i是全程变量,并初始化为1。
变量的数据类型标题:变量的数据类型引言概述:变量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用于存储和表示各种类型的数据。
在编程中,变量的数据类型决定了变量可以存储的值的种类和范围。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量的数据类型及其特点。
一、基本数据类型1.1 整型(int):用于表示整数值,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1.2 浮点型(float):用于表示带小数部分的数值,包括小数和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值。
1.3 字符型(char):用于表示单个字符,可以用于存储字母、数字、符号等。
二、复合数据类型2.1 数组(array):用于存储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操作数组中的元素。
2.2 结构体(struct):用于存储不同数据类型的元素,可以自定义结构体的成员和成员类型。
2.3 枚举(enum):用于定义一组具有离散取值的符号常量,可以用于表示一系列相关的值。
三、指针类型3.1 指针(pointer):用于存储变量的地址,可以通过指针来访问和修改变量的值。
3.2 空指针(null pointer):用于表示指针不指向任何有效的内存地址。
3.3 野指针(wild pointer):指向未初始化或已释放的内存地址的指针,访问野指针可能导致程序崩溃或数据损坏。
四、引用类型4.1 引用(reference):用于给变量起一个别名,可以通过引用来操作原变量的值。
4.2 常量引用(const reference):用于指定引用的目标变量不可被修改。
4.3 左值引用(lvalue reference):用于绑定到左值(可寻址和可修改的对象)。
五、其他数据类型5.1 布尔型(bool):用于表示真值(true)或假值(false)。
5.2 字符串型(string):用于表示一串字符,可以进行字符串的拼接、查找、替换等操作。
5.3 自定义数据类型:根据程序需求,可以使用结构体、类等方式自定义数据类型。
结论:变量的数据类型在程序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变量可以存储的值的种类和范围,以及对变量进行操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