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口诀是:时效稀,异常影,接人民。
具体来说,这五要素包括:
1. 时效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具有强烈的新闻性和时效性。
2. 稀有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罕见或独特的事情,具有新闻的独家性和独特性。
3. 异常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与常规不同或突破常规的事情,具有新闻的突发性和反常性。
4. 影响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和广泛的关注度,具有新闻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5. 接近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与读者的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具有新闻的亲近性和人性化。
这五个要素是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指的是新闻信息自身系统的内在构成。
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
《简论新闻价值的构成_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摘要:在总体新闻价值客体的价值构成中,最重要的是狭义的新闻价值或信息价值,因为总体的新闻价值客体实质上构成了新闻传播的全部内容,而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就是告知新闻信息,一般来说,新闻价值客体的信息构成分为两个基本层次,新闻价值主体存在的层次性,使同一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对个人主体的价值,对群体主体的价值,对社会体的价值新闻价值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既指狭义的新闻价值,即客体具有能够消除人们认知不确定性的信息价值,同时,又指新闻客体的其他价值,即建立在新闻客体属性、功能基础之上的对主体的其他价值,诸如新闻的宣传价值、政治价值、舆论价值、知识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等。
它们共同构成新闻价值完整的、多项的、多层次的系统,从而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新闻价值进行研究,也为新闻传播活动从不同方面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分享价值、实现价值增值提供一些思路。
多项价值构成统一的价值系统新闻价值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而是由多项价值构成的统一价值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各项价值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并列的,它们是有主次之分的。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新闻价值系统中,多项价值的区分既有客观的根据,同时也会随着新闻价值主体与新闻价值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一定变换。
因为,客体或主体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决定新闻价值的本质,新闻价值的本质是由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效应决定的。
单一新闻价值客体的价值构成。
所谓单一新闻价值客体,是指一个个具体的、独立的新闻价值客体,即一件具体的新闻事实、一条具体的新闻信息或一篇具体的新闻报道。
单一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构成,是指单一价值客体相对一定主体具有一些什么样的价值,这些不同价值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新闻价值是新闻客体对新闻主体的效应,对于单一的新闻价值客体来说,它对新闻主体的效应有可能是单一的,也有可能是多项的。
就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构成而言,它有可能是单项的,也有可能是多项价值的统一体。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作为传递信息、反映社会、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内容所具有的吸引力和传播力,是衡量新闻稿件质量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闻价值进行总结。
一、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1. 时效性: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与报道时间越接近,时效性越强。
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首要要素,它能保证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新颖性:新闻内容具有独特性、原创性,能吸引读者关注。
新颖性是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它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重要性:新闻事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越大,重要性越高。
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的评判标准,它能引导读者关注国家大事和民生热点。
4. 相关性:新闻事件与读者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关联程度越高,相关性越强。
相关性是新闻价值的吸引力,它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5. 近距离性:新闻事件与读者所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相似程度越高,近距离性越强。
近距离性是新闻价值的亲切感,它能拉近读者与新闻事件的距离。
二、提高新闻价值的途径1. 关注时事热点: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热点事件,挖掘新闻价值。
2. 深入调查采访:通过深入调查采访,获取第一手资料,提高新闻稿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 运用多种新闻形式: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新闻形式,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4. 创新新闻表达方式: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提高新闻稿件的阅读体验。
5. 注重新闻角度:从不同角度审视新闻事件,挖掘新闻的多重价值。
6. 提升新闻编辑水平:加强新闻编辑的业务培训,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
三、结语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稿件质量的重要标准。
在新闻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认识新闻价值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产品。
只有这样,新闻才能在信息时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新闻传播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项?A. 新闻作品的创作技巧B. 新闻媒体的经营管理C. 新闻传播的过程与效果D.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A. 传递信息B. 引导舆论C. 娱乐大众D. 直接干预政治答案:D3. 在新闻报道中,以下哪项不是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A. 时效性B. 重要性C. 普遍性D. 个人偏好答案:D4. 新闻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沃尔特·李普曼B. 马克斯韦尔·麦克姆斯C. 西奥多·阿多诺D. 弗里德里希·尼采答案:B5.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交互性B. 实时性C. 单向传播D. 海量信息答案:C6. 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理论认为,新闻信息的筛选和过滤主要由谁完成?A. 记者B. 编辑C. 新闻机构D. 政府答案:C7.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A. 新闻内容的真实性B. 新闻传播的渠道C. 受众的文化水平D. 新闻报道的字数答案:D8.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反馈对新闻机构有何作用?A. 无影响B. 调整报道内容C. 增加广告收入D. 提高新闻机构的知名度答案:B9. 新闻伦理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B.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C. 新闻报道的独立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A. 实证研究B. 理论分析C. 个案研究D. 诗歌创作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新闻理论B. 传播理论C. 媒体技术D. 文化研究答案:A, B, C, D12. 新闻传播中的“框架理论”主要用于分析以下哪些内容?A. 新闻报道的结构B. 新闻报道的角度C. 新闻报道的深度D. 新闻报道的侧重点答案:A, B, D13. 在新闻传播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受众的解码过程?A. 受众的教育背景B. 受众的文化价值观C. 新闻报道的清晰度D. 新闻报道的长度答案:A, B, C14. 新闻传播学中的“螺旋沉默”理论主要描述了以下哪些现象?A. 公众意见的一致性B. 少数意见的沉默C. 舆论的自我审查D. 媒体的权威性答案:B, C15.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包括哪些?A. 传播速度快B. 信息量大C. 互动性强D. 信息筛选困难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新闻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及时性、接近性、显著性、冲击性、当下性、冲突性、奇异性新闻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时序式结构、华尔街日报体网络编辑要检查的内容:形式、内容、网络专用术语、“拼写检查”的问题、标题和插图说明、文体十条戒律:记住你是在和人打交道;在实际生活中遵守的行为准则,同样适用于网络;即使是在虚构世界中,也要注意场合;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和宽带;让自己在网上有个好的“面相”;和别人分享专业知识;协助控制网络“口水战”;尊重别人隐私;不要滥用权力;宽以待人新闻提问采用的方法:(PPT六)正问法:适合的场合:采访对象十分忙碌;采访对象是记者熟悉的人;演播室、记者招待会等特殊场合的现场提问侧问法:适合的场合:采访对象心里有顾忌,不愿谈;采访对象不习惯接受采访,不善谈反问法:适合的场合: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和高傲不屑谈等采访对象。
设问法:追问法:适合的场合:彻底弄清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挖掘典型的事例和生动的细节;探寻关键的实质性材料及访问中的疑点新闻采访采用的方式:(PPT二)直面采访、视觉采访、书面采访、体验式采访、隐性采访、电话采访、网络采访新闻采访采用的方法:(PPT二)上下结合、点面结合、交叉采访、异地采访、抽样调查、开座谈会新闻采访准备:(PPT五)准备资料、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准备采访提纲、寻找采访机会。
传统与网络的工作人员相比较:(PPT一)职能身份:具体性、明确性VS多重性业务手段:单一性VS多样性工作实践:限制性VS自主性与受众关系:单相性VS互动性网络媒体特征:(PPT一)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使性、个人化、超连接新闻采访定义:(PPT二)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网络新闻工作者定义:(PPT一)是指在网络媒体(主要包括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的新闻中心或新闻频道)专门从事新闻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的工作人员。
新闻敏感定义:(PPT三)也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一、内容提要
1.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新闻价值的实质既然是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那么,量化时首先要确认新闻价值由哪些要素构成,其次是对每个要素做出量的测定尺度。
由于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使得对要素的设定和阐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新闻价值要素说,起源于美国新闻学专家对新闻价值构成要素的解释。
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专家在考察新闻价值要素时,都设定两个要素系列:一是新闻事实或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要素,如时效、距离、重要性等等;有的设定四个,有的设定五六个。
二是读者兴趣要素,如利害关系、金钱、性、奇突等等。
后来形成的西方公认的“五要素说”,指的是前者;“八要素说”指的是后者。
中国新闻学者在研究新闻价值要素时,逐渐舍弃了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中两种系列并行的做法,只用一个要素系列把新闻事实的内在要素和受众的兴趣要素综合起来,形成了现当代公认的中国新闻价值五要素说。
这五要素是: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
二、关键术语
1.时新性
时新性,指新闻事件的新近发生和及时传播,是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
新闻事件的发生与传播的时差越小,新闻价值越大;时差越大,新闻价值越小。
在设定新闻价值要素时,有的学者把这一要素称为“及时性”。
我国通用的说法是“时新性”,即及时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
2.接近性
接近性指新闻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接近,是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
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距离越远,新闻价值越小。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把接近性局限在地理接近上,认为新闻事件的发生地点离受众越近,新闻价值越大;反之,新闻价值则越小。
这样说虽有一定道理,但很不全面。
美国学者由此曾说,纽约大街上死一条狗,比中国发生重大灾害的新闻价值大。
这显然是谬论。
接近性理应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接近,其中以利益接近最为要紧。
我国新闻界强调新闻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本质上就是靠缩小与受众的距离,去提高新闻的价值和吸引力。
3.显著性
显著性指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及其业绩的知名程度,是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
新闻事件的参与者的地位和业绩越显著,新闻价值越大;反之,新闻价值越小。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只强调新闻事件参与者的地位显著,认为只有名人做的事情才有新闻价值,几名人做的事情都有新闻价值。
显著性还应当包括新闻事件参与者的业绩显著。
雷锋的地位不高,但其业绩突出,新闻价值自然就大。
4.重要性
重要性指新闻内容的分量及其重要程度,是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
新闻的内容越重要,新闻价值越大;反之,新闻价值则越小。
5.趣味性
趣味性指受众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是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
受众兴趣越大,新闻价值就越大;反之,新闻价值就越小。
我们所说的趣味性,不同于西方新闻价值理论所说的“人情味”。
它既包括新闻事实能够提供的和谐多彩的审美情趣和健康向上的生活乐趣,也包括新闻作品在内容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贴近实际,以及作品风格上的生动有趣和喜闻乐见。
其实质是新闻对受众的精神与情感上的善意满足。
6.新闻价值的定义
综合中国新闻学术界公认度较高的提法,新闻价值可以这样来定义:新闻价值是新近事实或相应作品所含新闻构成要素的总和,它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客观标准。
三、难点分析
1.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的区别
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满足传播主体或接受主体新闻需求的程度,叫做新闻价值;新闻作品通过传播满足社会其他需求的程度,叫做新闻的价值。
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
新闻价值实质上是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指的是新闻信息自身系统的内在构成;而新闻的价值是对新闻的社会功能的量化把握。
前者衡量什么是新闻,后者衡量新闻有什么用。
比如,新闻可以用来进行政治宣传,因此具有宣传的价值。
新闻价值与新闻的宣传价值不是一回事儿。
如果把两个概念弄混了,就会把新闻价值误解为新闻的多种用途和功能,使新闻价值丧失其固有的客观性质,不利于人们准确地把握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不利于按新闻的内在规律进行新闻传播活动。
2.新闻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区别
新闻价值概念虽然是新闻商品化的产物,但新闻价值与一般商品价值的差别是相当大的。
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其物理性质所决定,其交换价值却由生产它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越高,反之其价值越低;并且,商品的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而围绕价值上下浮动。
然而,新闻毕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也承认新闻价值概念与一般商品价值概念有所不同。
新闻价值与一般商品价值的区别是什么呢?首先,新闻价值并不是由生产它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消耗劳动时间多的新闻其价值不一定大,因为传播者获取新闻有很强的机遇性和偶然性。
其次,新闻价值大的新闻不因供大于求而升值。
总之,新闻价值不因供求关系变化而上下浮动。
可见,新闻这种特殊产品的价值,自有本身特有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