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研究资料汇总

翻译研究资料汇总

翻译研究资料汇总
翻译研究资料汇总

翻译研究资料汇总翻译期刊

国际翻译期刊(可在proquest、EBSCO等数据库检索)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IJT)

Language International

Machine Translation

Meta

Multilingual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ing

Targ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Journal

Translation Review

The Translator

国内翻译期刊(可在中国期刊网检索)

中国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

上海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外语与翻译

外国传统翻译理论

Cicero: On the Best Style of Orators

Horace: The Art of Poetry

Quintilian: Insitutio Oratoria

St Jerome: Letter to Pammachius

St Augustine

Martin Luther: An Open Letter on Translating

John Dryden: Preface to Ovid's Epistles, Translated by Several Hands Perrot d'Ablancourt: Prefaces to Tacitus and Lucian

Charles Batteux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Novalis: Blutenstaub

M. V. Lomonosov

A. Pushkin

V. A. Zhukovsky

V. G. Belinsky

Matthew Arnold

Francis Newman

Schlegel: Homers Werke von J.H. V oss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Dichtung und Wahrheit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Wilhelm von Humboldt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支谦:法句经序

道安:五失本、三不易

鸠摩罗什:嚼饭与人

慧远:文不害意

彦琮:十条八备

玄奘:五種不翻

周敦义:翻译名义序

严复:译事之难

鲁迅:寧信而不順

傅雷

钱钟书

当代翻译理论

Benedetto Croce

Walter Benjamin: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J. P. Postgate

K. I. Chukovsky

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I. A. Richards

Jonans Zdanys

Ezra Pound: Guido's Relations

Frederic Will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Noam Chomsky

J. C. Catford

Eugene A. Nida: 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Wolfram Wilss

Albrecht Neubert

Kaharina Reiss: Type, Kind and Individuality of Text: Decision Making in Translation Hans J. Vermeer: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 Theory

Mary Snell-Hornby

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

Jiri Levy

Frantisek Miko

Anton Popovic

J. S. Holmes: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ré Lefevere: Mother's Courage Cucumbers: Text, System and Refraction in a Theory of Literature

R. Van den Broeck

Susan Bassnett

Polysystem Theory

Turij Tynjanov

Itama Even-Zohar: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Gideo Toury: The Nature and Role of Translation

Deconstruction

Michel Foucault

Martin Heidegger

Jacques Derrida: What is a "Relevant" Translation?

Gayatri Spivak: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Willard V. Quine: Word and Object

Jorge Luis Borges: The Translators of The On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Vladimir Nabokov: Problems of Translation: Onegin in English

Jean-Paul Vinay and Jean Darbelnet: 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

Roman Jakobson: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1960s-1970s

Peter Newmark: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George Steiner: The Hermeneutic Motion; After Babel;

L. Barkhudarov

V. Komissarov

George Mounin

Danica Seleskovitch

Philip E. Lewis: The Measutre of Translation Effects

Antoine Berman: Translation and the Trials of the Foreign

Shoshana Blum-Kulka: Shif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

Lori Chamberlain: Genders and the Metaphorics of Translation 1990s and Beyond

Annie Brisset: The Search for a Native Langauge: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Douglas Robinson: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Lawrence Venuti: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我国翻译研究书目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50页.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43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书编委会编.语言与翻译(论文集)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

蔡小红.口译评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66页.

蔡新乐.翻译的艺术哲学——文学翻译的含意本体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蔡新乐.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翻译研究的第三条道路、主体间性与人的元翻译构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84页.

蔡新乐.翻译与汉语——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55页.蔡新乐.相关的相关:德里达“…相关的?翻译”思想及其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05页.

蔡新乐,郁东占.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曹菡艾,赵兴民.联合国文件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289页.

曹汀.关于翻译标准的几个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曹炜等.文言文今译方法和规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柴明颎主编.口译的专业化道路: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论文集,英文、中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58页.

柴秀娟.翻译描述中的语域: 英汉虚构类翻译平行语篇的语域分析模式(英文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000.521页/527页.

陈菁.口译交际过程中的跨文化噪音.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80页.

陈明瑶,卢彩虹.新闻英语语体与翻译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234页.

陈蒲清.文言今译学.长沙:岳麓书社,1999/2000.

陈伟.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目的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17页.

陈伟.翻译与词典间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27页.

陈秀等编.浙江省译家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17页.

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陈肇雄主编.机器翻译研究进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

成昭伟.文学翻译概论(英文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418页.

程永生.描写交际翻译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445页.

程镇球.翻译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14页.

褚东伟.商业翻译导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68页.

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54页.

崔长青,张碧竹编.翻译的要素.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党金学.中外翻译理论选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董乐山.董乐山文集(第二卷).李辉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24页.

董明.翻译:创造性叛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17页.

杜承南,文军主编.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杜建慧等.翻译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330页.

杜瑞清,党金学主编.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术论丛(第六卷)——翻译的艺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段初发.文学与翻译论稿.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57页.

顿官刚.湖湘译林与外国翻译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6.

范守义.翻译研究:另类视野.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566页.

范祥涛.科学翻译影响下的文化变迁——20世纪初科学翻译的描写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6.372页.

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651页.

方梦之编选.译论纵横.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334页.

费小平.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50页.

冯建文.神似翻译学.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83页.

冯庆华主编.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87页.

冯庆华.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476页.

冯文坤.翻译与翻译之存在——关于翻译的存在论思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冯志伟.自然语言机器翻译新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841页.

冯志伟,杨平.自动翻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

佛雏.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82页.

傅浩.说诗解译:中外诗歌与翻译论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傅勇林.文化范式: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247页.

高华丽.翻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54页.

高黎平.美国传教士与晚清翻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高圣兵.Logic汉译研究——跨文化翻译中的“格义”、视域融合与接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13页.

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79页.

耿龙明主编.翻译论丛.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龚光明.翻译思维学.北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85页.

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448页.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48页.

辜正坤.译学津原.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364页.

顾铁军.外国新影片翻译与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428页.

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论稿.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316页.

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理论探索.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417页.

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491页.

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索.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449页.

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440页.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94页.郭兰英.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87页.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005.601页/477页.

郭云生.古文翻译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郭著章等.翻译名家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465页

岸选编.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08页.

韩江洪.严复话语系统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40页.

韩子满.英语方言汉译初探(英文本).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119页.

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30页.

何三宁.翻译多元论实证分析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38页.

何元建.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语法及翻译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61页.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黑龙江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编辑.翻译论丛.哈尔滨:黑龙江省译协,1988.

侯国金.语用标记理论与应用:翻译评估的新方法(英文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83页.

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74页.

胡德香.翻译批评新思路: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6.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胡庚申主编.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2005年首届海峡两岸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50页.

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02页.

胡明亮.语篇衔接与翻译.成都:巴蜀书社,2007.239页.

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编.翻译论文集.武汉: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1987.

湖北省译协,武汉市译协编,华先发主编.翻译与文化.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08页.

黄杲炘.英语诗汉译研究—从柔巴依到坎特伯雷.第2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黄杲炘.英诗汉译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53页.

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分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47页.

黄河燕主编.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82页.

黄嘉德编.翻译论集.上海:西风出版社,1940.

黄龙.翻译学(英文本)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黄龙.翻译艺术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黄勤.英语新闻汉译的跨学科分析(英文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82页.

黄少政.翻译还是演绎——功能主义翻译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457页.

黄维木+梁,江弱水编选.余光中选集(第四卷:语文及翻译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黄雨石.英汉文学翻译探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黄振定.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黄振定.翻译学的语言哲学基础.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46页.

黄中习.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272页.

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黄忠廉.翻译本质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3页.

黄忠廉.变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296页.

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44页.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79页.

贾正传.融合与超越:走向翻译辩证系统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13页.

姜秋霞.审美过程:文学翻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英文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57页.

姜治文,文军编.翻译批评论(论文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605页.

姜治文,文军主编.翻译标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蒋坚松.英汉对比与汉译英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27页.

蒋坚松,黄振定主编.语言与翻译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17页.蒋坚松,彭利元主编.刘重德翻译思想及其他.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蒋述卓.佛经翻译与中古文学思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蒋骁华.符号学翻译研究——文学语言的理据及其再造(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15页.

蒋翼振编.翻译学通论.上海:上海美利印刷公司印刷,商务印书馆发行,1927.234页.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402页.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92页.

金圣华.桥畔译谈——翻译散论八十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金隄.等效翻译探索.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1998.167页/235页.

靳涵身.诗型广告翻译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402页.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孔慧怡编.中国翻译运动经纬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孔慧怡,杨承淑编.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7页.

黎难秋.中国科学文献翻译史稿.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料.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黎难秋.中国口译史.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466页.

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650页.

李宝初.日出山花红胜火:论叶君健的创作与翻译.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589页.

李德凤等编.法律文本翻译(论文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487页.

李德俊.平行语料库与积极型汉英词典的研编——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词典编纂系统CpsDict的研制与应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50页.

李河.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解释学视野中的翻译问题.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李和庆,黄皓,薄振杰编.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英文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26页.

李寄.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26页.

李逵六.口译——理论与实践、语言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李林波.中国新时期翻译研究考察:1981—2003.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77页.李美.母语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368页.

李明.翻译研究的社会符号学视角(英文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李明,卢红梅.商务翻译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李爽学.得意忘言:翻译、文学与文化评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376页.

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济南:齐鲁书社,2005.334页.

李亚舒等编.科技翻译论著集萃.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李亚舒等主编.科技翻译论著新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李亚舒,黎难秋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744页.

李延林等主编.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英文本).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183页.

李玉良.《诗经》英译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396页.

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24页.

李占喜.关联与顺应:翻译过程研究(英文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96页.

李照国.译海心语——中医药文化翻译别论.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李照国.译海心悟——中国古典文化翻译别论.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292页.李照国.熵化·耗散·重构——汉英翻译理法探微.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52页.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27页.

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472页.

廖七一.胡适诗歌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44页.

林本椿主编.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林本椿.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林相周.英汉翻译中的语法问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

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专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评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99页.

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38页.

刘华文.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36页.

刘靖之,林戊荪,金圣华主编.翻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翻译学会,2000.569页.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301页.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14页.

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559页.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71页.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007.317页/288页.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007.547页/536页.

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2007.614页/586页.

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34页.

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546页.

刘宓庆.刘宓庆翻译散论.王建国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457页.

刘绍龙.翻译心理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87页.

刘绍龙,何家宁,王柳琪.翻译实证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刘世聪主编.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597页.

刘涌泉等.机器翻译论文选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9.

刘涌泉等.中国的机器翻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英文本)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刘重德.浑金璞玉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刘重德主编.三湘译论.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66页.

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22页.

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58页.

刘重德.翻译论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4页.

刘宗和主编.论翻译教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60页.

卢红梅.英汉语篇回指对比研究与翻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陆文慧主编.法律翻译——从实践出发(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71页.

吕国军.口译与口译教学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317页.

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82页.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50页.

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罗选民主编.外语·翻译·文化(第二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罗选民主编.中华翻译文摘(2000卷,汉英对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81页.

罗选民主编.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罗选民主编.中华翻译文摘(2001年卷,汉英对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30页.罗选民编.文学翻译与文学批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罗选民编.语言认知与翻译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罗选民主编.中华翻译文摘(2002—2003卷,汉英对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48页.罗选民编.文化批评与翻译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

罗选民,佘协斌主编.外语·翻译·文化(第一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罗选民,屠国元主编.阐释与解构:翻译研究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麻争旗.影视译制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29页.

马爱英.中英文化翻译——当代中国文本译释个案研究(英文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60页.

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24页.

马红军.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27页.

马乐梅.中文和合本圣经翻译原则之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1998.331页/458页.

马祖毅等编.汉籍外译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717页.

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周代——清代).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796页.

马祖毅等.中国翻译通史(古代部分全一卷;现当代部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精装本〉.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古代部分全一卷538页;现当代部分第一卷729页、第二卷857页、第三卷474页、第四卷411页。

毛华奋.汉语古诗英译比读与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235页.

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484页.

美国法律文库暨法学翻译与法律变迁研讨会.法学翻译与中国法的现代化:“美国法律文库暨法学翻译与法律变迁”研讨会纪实.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62页.

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43页.

密立根.新约圣经流传史(附《汉文圣经译本小史》) .上海:广学会,1934.

苗菊.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莫爱屏.话语分析与翻译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穆雷.通天塔的建设者——中国当代中青年翻译家研究.北京:开明出版社,1997.

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19页.

穆雷.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穆诗雄.跨文化传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潘炳信,李正栓主编.翻译研究(论文集).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潘文国主编.翻译与对比研究——2002年汉英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英文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26页.

彭萍.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行为模式.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彭卓吾.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205页.

平保兴.五四翻译理论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224页.

钱钟书等.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3页.

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994.

乔曾锐.译论——翻译经验与翻译艺术的评论和探讨.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397页.

秦建华.高健翻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77页.

仇蓓玲.美的变迁——论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意象的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51页.

任东升.圣经汉译文化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450页.

任虹.翻译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56页.

单德兴.翻译与脉络(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39页.

单继刚.翻译的哲学方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08页.

商瑞芹.诗魂的再生——查良铮英诗汉译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266页.

申丹.文学文体学和小说翻译(英文本)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8页.

申迎丽.理解与接受中意义的构建——文学翻译中“误读”现象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30页.

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90页.

司显柱.翻译研究:理论?方法?评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228页.

司显柱.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6页.

宋德文编.国际贸易英文合同文体与翻译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0页.

宋广礼,赵忠颖主编.“翻译”科学的艺术:科普广播研究文萃.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424页.

宋学智.翻译文学经典的影响与接受——傅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6.297页.

孙会军.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视阈下的翻译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71页. 孙慧双.歌剧翻译与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34页.

孙艺风.理论经验实践——再论翻译理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01页.

孙迎春主编.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2002烟台全国翻译学词典暨译学理论研讨会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527页.

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26页.

孙迎春编.2004翻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孙迎春主编.翻译学词典博士文集.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孙迎春主编.汉英对照翻译学论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孙迎春.第二次大水——归、异翻译策略辩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孙迎春.科学词典译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252页.

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239页.

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206页.

谭载喜编译.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谭载喜编译.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004.324页/333页.

谭载喜.翻译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353页.

屠国元主编.外语··翻译··文化(第三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屠国元主编.三湘译论(第四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屠国元主编.三湘译论(第五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屠国元.翻译研究的多维视角.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屠国元,廖晶.英汉文化语境中的翻译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255页.

万江波.双语词典的翻译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6页.

汪榕培,李正栓主编.典籍英译研究(第一辑).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259页.

王宾.翻译与诠释.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58页.

王斌.翻译与概念整合(英文本).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246页.

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19页.

王东风主编.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401页.

王恩冕主编.进入21世纪的高质量口译——第六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英).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08页.

王宏主编.翻译研究新论:2006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王宏印.《诗品》注译与司空图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95页.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91页.

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论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36页.

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14页.

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04页.

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建构与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理论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07页.

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41页.

王金铃.文学翻译新论.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王军.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英文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160页.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70页.

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343页.

王平.文学翻译批评学.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40页.

王汝丰.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王铁钧.中国佛典翻译史稿.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93页.

王文华.翻译的概念.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300页.

王宪明.语言、翻译与政治——严复译《社会通诠》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44页.

王向远.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概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48页.

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3页.

王向远.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翻译文学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446页.

王向远,陈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264页.

王颖,吕和发主编.公示语汉英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394页.

王友贵.翻译西方与东方:中国六位翻译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213页.

王佐良.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英文本)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王佐良.论诗的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王佐良.王佐良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823页.

魏立智.翻译转换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

魏向清.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31页.

温秀颖.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241页.

文军等主编.当代翻译理论著作评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文军.翻译:调查与研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258页.

文军.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文军.科学翻译批评导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50页.

翁显良.意态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

吴南松. “第三类语言”面面观——文学翻译中的译作语言探索.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73页.

吴青.文本显征及其在翻译中的差移:从文本看翻译效果的认知基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吴新祥,李宏安.等值翻译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吴友富主编.国俗语义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04页.

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一辑,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53页.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二辑,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260页.

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三辑,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114页.

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四辑,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93页.

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五辑,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六辑,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119页.

奚永吉.翻译美学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

奚永吉.文学翻译比较美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107页.

奚永吉.莎士比亚翻译比美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293页.

夏廷德.翻译补偿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291页.

萧立明.新译学论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81页.

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91页.

谢思田. “信、达、雅”解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50页.

谢天振主编.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258页.

谢天振.译介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82页.

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66页.

辛红娟.《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行旅与世界想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11页.

徐来.英译《庄子》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24页.

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许国璋.论语言和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49页.

许钧等.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287页.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223页.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增订本).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325页.

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英文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许渊冲.唐诗翻译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许渊冲.翻译与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84页.

许渊冲.译笔生花.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342页.

薛范.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40页.

严辰松主编.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44页.

严晓江.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20页.

阎佩衡.英汉与汉英翻译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9页.

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94页.

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杨立武,罗波编.龙文鞭影译评.成都:巴蜀书社,1993.376页.

杨柳.林语堂翻译研究——审美现代性透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杨沐昀等.机器翻译系统.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76页.

杨文秀.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84页.

杨宪泽.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杨晓荣.小说翻译中的异域文化特色问题.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18页.

杨晓荣,边彦耀编.中译外研究.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6.

杨自俭主编.译学新探.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431页.

杨自俭主编选.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81页.

杨自俭主编选.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38页.

杨自俭主编选.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850页.

杨自俭主编选.英汉语比较与翻译(6).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653页.

杨自俭,刘学云编选.翻译新论(1983-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849页.

叶笃庄,马珂等主编.全国第八次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集.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

于国栋.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余光中.余光中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203页.

俞佳乐.翻译的社会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85页.

俞政.严复译著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袁锦翔.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370页. 岳峰.儒经西传中的翻译与文化意象的变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臧仲伦.中国翻译史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曾东京.英汉/汉英语文辞书研究.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

曾东京.翻译学词典编纂之理论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239页.

曾剑平,况新华主编.翻译技巧与研究.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2.221页.

曾文雄.语用学翻译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48页.

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上、下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713页.

张保红.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293页.

张柏然,许钧主编.译学论集.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张柏然,许钧主编.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论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75页.

张彩霞.自由派翻译传统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张光明.英汉互译思维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401页.

张今.文学翻译原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张今,张宁.文学翻译原理.修订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93页.

张经浩.译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张经浩,陈可培主编.名家名论名译.修订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45页.

张军平.翻译中的语段研究 : 形合与意合的“字本位”视角.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张克亮.面向机器翻译的汉英句类及句式转换.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265页.

张梅岗.英汉功能翻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25页.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33页.

张梦井主编.比较翻译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411页.

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79页.

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修订第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18页.

张培基.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21页.

张岂之,周祖达主编.译名论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14页.

张文,韩常慧.口译理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33页.

张旭.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39页.

张燕清,席东编.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理论篇).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张振玉.翻译学概论.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

张政.计算机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19页.

张智中.许渊冲与翻译艺术.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568页.

章鸿猷.英文计算机术语译名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赵德全.纯理功能的传译——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翻译研究(英文本).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202页.

赵东林.基于语篇类型的翻译对等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赵光育.中国翻译小说史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赵洪定主编.巴蜀译论(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赵化勇主编.译制片探讨与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636页.

赵铁军等.机器翻译原理.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419页.

赵文静.翻译的文化操控——胡适的改写与新文化的建构(英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98页.

赵稀方.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44页.

赵雪琴.英汉双语词典中搭配信息认知模型的构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76页.

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24页.

赵彦春.翻译诗学散论.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248页.

郑吉雄,张宝三编.东亚传世汉籍文献译解方法初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郑诗鼎.语境与文学翻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44页.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选编.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277页.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选编.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130页.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联合国翻译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164页.《中国翻译》编辑部编.诗词翻译的艺术(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503页.

《中国翻译》编辑部主编.文化丝路织思——献给许渊冲学术思想与成就研讨会(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489页.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中国翻译协会编.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1010页.

中国翻译协会编.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光盘版论文集.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机器翻译论文选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9.191页.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编,孙光成,赵芝编.翻译技巧:翻译技巧学术研讨会文集.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257页.

仲伟合主编.翻译研究:理论?技巧?教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仲伟合.口译理论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周方珠编.英汉翻译原理(英文本).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2002.

周方珠.翻译多元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12页.

周国伟.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周煦良.翻译三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周兆祥.汉译《哈姆雷特》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449页.

朱纯深.翻译探微:语言?文本?诗学.最新修订版.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朱健平.翻译: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朱庆编.科技英语翻译思维探索.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82页.

朱志瑜,朱晓农.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88页.

祝朝伟.构建与反思——庞德翻译理论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20页.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33页.

卓振英.汉诗英译论要.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227页.

邹振环.江苏翻译出版史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邹振环.二十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485页.

曹仕邦.中国佛教译经史论集.台北:东初出版社,1986.

参话等.佛典翻译史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396 页。

陈大安编.译评.台北:书评书目出版社,1976.206页.

陈鹏翔主编.翻译史?翻译论.台北: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5.466页.

陈祖文.译诗的理论与实践.台北:环宇出版社,1971.230页.

董佩兰.翻译批评《红楼梦》德译本的删译现象.台北:著者,1995.87页.

杜东璊主编.翻译学研究:西语翻译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辅仁大学西班牙语文学系,2005.231页.

范文美编.翻译再思——可译与不可译之间(论文集).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271页.

辅仁大学外语学院编.第十届台湾国际口笔译教学研讨会.台北:辅仁大学外语学院,2006.422页.

何伟杰.译学新论.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89.490页.

胡功泽.翻译理论之演变与发展:建立沟通的翻译观.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187页.黄朝茂.日中翻译研究论文集.台北:致良出版社,2003.445页.

黄宣范.翻译与语意之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304 页.

金隄.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269页.

金莉华.翻译学.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334页.

金圣华编.傅雷与他的世界.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

李奭学.经史子集:翻译、文学与文化札记.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430页. 李永安.三民主义重要名词英文翻译之商榷.台北:正中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282页.

林以亮.林以亮论翻译.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

林以亮.《红楼梦》西游记:细评《红楼梦》新英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128页. 林以亮编.翻译丛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158页.

林语堂等.翻译论集.台北:龙田书局,1981.298页.

刘靖之主编.翻译新论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

刘靖之.神似与形似——刘靖之论翻译.何伟杰主编.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6.405页.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466页.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581页.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579页.

刘庆刚主编.翻译在英文写作认知过程中之定位及其影响.台北:国科会微缩小组,1997.

刘人鹏.近代中国女权论述:国族、翻译与性别政治.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0.309页.

吕理正主编.翻译的研究.第3版。台北:万人出版社,1990年.342页.

吕正惠.大陆的外国文学翻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印行,1996.106页.

裴源.佛经翻译史实研究:中国翻译史纲(上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3.120页.

裴源.明末淸初东来耶稣会士翻译著述之研究:中国翻译史纲(中编).台北:建一书局,1984.107页.

彭镜禧.摸象——文学翻译评论集.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227页.

普润编.翻译名义集新编.台中:佛教莲花社,1989.220页.

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263页.

释道安.中国大藏经翻译刻印史.台北:庐山出版社,1978.430页.

释道安.中国大藏经翻译刻印史.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1978.430页.

释法云撰.翻译名义集(七卷).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

宋淇编.翻译论丛.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3.

王文颜.佛典汉译之研究.台北:天华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415页.

王文颜.佛典重译经研究与考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吴锡德主编.翻译文学&文学翻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380页.

萧立明.翻译新探.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152 页.

萧雄淋,许智诚.翻译权强制授权之研究.台北:内政部,1991.198页.

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276页.

行政院新聞局.台灣翻譯產業現況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新聞局,2004.

许渊冲.文学翻译谈.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457页.

严复,鲁迅等.翻译论集. 修订版.刘靖之主编.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387页.

杨承淑.口译的原理与方法——兼论中日文口译问题.台北:大新书局,1988.126页.

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0.

殷张兰熙等口述.翻译艺术.胡子丹编.台北:翻译天地杂志社发行,1979.172页.

印顺述义,昭慧整理.《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第2版(增订本).台北:东宗出版社,1993.125页.

曾虚白等.翻译论粹(论文集) .台北:第一文化社,1957.189页.

张家焌撰.海德格形上学研究与翻译.台北: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印行,1976.124页.

张振玉.译学概论.第6版.台北:华南图书出版公司,1973.452页.

张振玉.翻译散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223页.

张中良.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台北:秀威信息科技,2005.369页.

周广荣,葛维钧,张美兰.梵语《悉昙章》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从《正法华经》看竺法护

的翻译特点、《五灯会元》动量词研究.台湾:高雄县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3.445页.朱纯深.翻译探微:语言?文本?诗学.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336页.

卓志诚编著.翻译科学论文选集.台中县乌日乡:小豆芽文化,2002.

蔡小红主编.口译研究新探——新方法、新观念、新趋势(论文、译文集).香港:开益出版社,2002.

陈惠荣编.中文圣经翻译小史.香港:中文圣经新译会,1986.

陈善伟主编.Translation in Hong Ko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会议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300页.

韩迪厚.近代翻译史话.香港:辰冲图书公司,1969.151页.

贾保罗编.圣经汉译论文集.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65.

金隄.Shamrock & Chopsticks(《三叶草与筷子》).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1.

金圣华编.傅雷与他的世界.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325页.

金圣华主编.翻译学术会议:外文中译研究与探讨(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550页.

孔慧怡编.译学英华:宋淇翻译研究论文奖1999—2004文集?第1卷(中文本).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2005.213页.

孔慧怡编.译学英华:宋淇翻译研究论文奖1999-2004文集?第2卷(英文本).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2005.22

3页.

孔慧怡.重写翻译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187页.

孔慧怡,朱国藩编.各师各法谈翻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3.151页.

赖恬昌.翻译艺术与翻译专业(The Art and Profession of Translation).香港:香港翻译学会,1976.

林草原.忠信与操纵——当代基督教圣经中文译本研究.香港:岭南大学,2003.

林以亮编.翻译丛论.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3.158页.

刘靖之编.翻译丛论(一) .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3.

刘靖之编.翻译丛论(1986) .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6.180页.

刘靖之编.翻译丛论(1987) .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7.163页.

刘靖之编.翻译丛论》(1988) .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8.

刘靖之主编.翻译新论集——香港翻译学会二十周年纪念文集.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 .504页.

刘靖之.翻译与生活.香港:The Dharmasthitii Buddhist Institute (法住学院),1994.226页.

刘靖之编.翻译新焦点(论文集).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3.310页.

刘靖之,林戊荪,金圣华主编.翻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翻译学会,2000.569页.

刘翼凌主编.译经论丛.巴贝里:福音文宣社,1979.

卢纪新.翻译的诗歌与诗歌的翻译.香港:中国世界语,2002.

陆文慧主编.法律翻译论集:从实践出发.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02.397页.

吕理正主编.翻译的研究.第3版.香港: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342页.

普润编.翻译名义集易检(影印本).香港:正因精舍,1980.300页.

钱歌川编.翻译的技巧.香港:开明书店,1981.567页.

宋淇主编.翻译丛论.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3.158页.

天主教香港圣经协会编.天主教中文圣经翻译简史.香港:编者印行,1991.31页.

王金玲等.现代翻译论文集.香港:信风出版社,1992.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编.翻译教学研究论文集1996.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1997.168页.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编.翻译在香港:回顾、现况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1999 .72页.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编.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w Horizons in Theori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会议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2006.201页.

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2001.349页/397页.

严复,鲁迅等.翻译论集.刘靖之主编.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1.387页.

殷德厚,张必锟.文言语译概说香港:香港宏业书局,1983.275页.

张曼仪.卞之琳著译研究.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1989.

赵维本.译经溯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3.204页.

郑雅丽.Translating Literary Texts: Theory and Practice.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2000.

周寿昌.译刊科学书籍考略.香港:孟氏图书公司,1972.62页.

周兆祥.汉译《哈姆雷特》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1.435页.

庄柔玉.中文圣经译本权威现象研究.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

澳门理由工学院翻译暨跨文化研究中心编.英语教学,翻译与21 世纪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澳门: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3.

李长森,崔维考主编.新千禧翻译工作坊论文集.澳门: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2.145页. 我国翻译、引进出版国外翻译研究书目

阿尔瓦雷斯,R.;比达尔,M.C-A.编. 翻译,权力,颠覆(英文本,论文集)[Translation, Power, Subversion (1996)] .毛思慧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57页.

埃利斯,R.;奥克利—布朗,L.编.翻译与民族:英格兰的文化政治(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Nation: Towards a Cultural Politics of Englishness(2001)] .陈德彰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25页.

安德曼,G.;罗杰斯,M.编.今日翻译:趋向与视角(英文本)[Translation Today: Trends and Perspectives (2003)] .穆雷等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32页.

奥洛汉,M.编.超越文化断裂——翻译学研究模式(I):文本与认知的译学研究(英文本,论文集)[Intercultural Faultline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 Textual andCognitive Aspects (2000)] .吕俊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79页.

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蔡毅等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215页.

巴斯内特,S.翻译研究(英文本,第3版)[Translation Studies (3rd edi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76页.

巴斯内特,S.;勒菲弗尔 A.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英文本)(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43页.

鲍克,L.等编.多元下的统一?当代翻译研究潮流(英文本,论文集)[Unity in Diversity? Current Trend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1998)] .朱志瑜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96页.

贝尔,Roger T.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98页.

贝尔,Roger T.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秦洪武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95页.

贝尔托内,L.E.巴别塔揭秘:同声传译与认知、智力和感知(英文本)[Entorno de Babel—Estrategis de la interpretacion simultanea.Buenos Aires: Hachette.1989][英译本:The Hidden Side of Babel: Unveiling Cognition, Intelligence and Sense through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trans by Enrique Robert from Spanish.Argentina: Buenos Aires:2006] .仲伟合,王斌华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435页.

贝克,M.换言之:翻译教程(英文本)(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04页.

陈德鸿,张南峰主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汉译本).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287页.

陈永国主编.翻译与后代性(翻译学译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11页.

戴维斯,K.解构主义与翻译(英文本)(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15页.

道勒拉普,C.翻译研究基础(英文本)(Basics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56页.

德利尔,让.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孙慧双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02页.

费道罗夫.翻译理论概要.李流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55.159页.

费拉德,L. v.翻译与性别——女权主义时代的翻译(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4页.

福柯,斯皮瓦克,刘禾等.语言与翻译的政治.许宝强等编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82页.

福西特,P.翻译与语言:语言学理论解读(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Linguistic Theories Explained(1997)] .陈国华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60页.

冈萨雷兹等.律海同传.罡文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478页.

格朗热,S.等编.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和翻译研究(英文本,论文集)[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2003)] .秦洪武,柯飞导读.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19页.

格特,E-A.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71页.

根茨勒,E.当代翻译理论(英文本,(第二版修订本)[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 revised 2nd edition)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32页.

辜正坤,史忠义主编.国际翻译学新探(翻译学译文、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303页.

哈蒂姆,B.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英文本)(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35页.

哈蒂姆,B.翻译教学与研究(英文本)(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200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54页.

哈蒂姆,B.;梅森,I.语篇与译者(英文本)(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58页.

哈蒂姆,B.;梅森,I.话语与译者.王文斌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10页.

哈庆(Hutching, W. J.).机器翻译:过去、现在、未来.致远科技公司编译.台北:致文,1993.487页.

海恩波.道在神州——圣经在中国的翻译与流传.蔡锦图译.台北:国际圣经,2000.285页.

赫曼斯,T.系统中的翻译——描写和系统理论解说(英文本)(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5页.

赫曼斯,T.编.跨文化侵越——翻译学研究模式(II):历史与意识形态问题(英文本,论文集)[Cro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I,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Issues (2002)] .廖七一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17页.

霍姆斯,J.S.译稿杀青!文学翻译与翻译研究文集(英文本,论文集)[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1994)] .孟凡君,辜正坤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17页.

基特尔,H.;富兰克,A.P.编.跨文化性与文学翻译的历史研究(英文本,论文集)(Interculturality and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s,1990).申丹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51页.

加切奇拉泽.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蔡毅等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122页.酒井直树,花轮由纪子主编.印迹:多语种文化与翻译理论论集1:西方的幽灵与翻译的政治.钱竞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69页.

卡坦,D.文化翻译——笔译、口译及中介入门(英文本)(Translating Cultures, 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 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71页.

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穆雷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165页.

科米萨诺夫.当代翻译学.汪嘉斐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36页.

赖斯,K.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英文本)(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罗得斯,E.F.译(英语).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27页.

勒代雷,M.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99页.

勒菲弗尔,A.编.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英文本)(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 Sourceboo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82页.

勒菲弗尔,A.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英文本)(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76页.

勒弗维尔,A.文学翻译:比较文学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英文本)[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1992)] .孙致礼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65页.

李养龙.西方翻译理论文献选读(英文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2007.270页.

鲁宾逊,D.编.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英文本)[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1997)].谭载喜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37页.

鲁宾逊,D.译者登场(英文本)[The Translator's Turn (1991)] .谢天振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18页.

鲁宾逊,D.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Empire: 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 (1997)] .文军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31页.

鲁宾逊,D.什么是翻译?离心式理论,批判性介入(英文本)[What is Translation? Centrifugal Theories, Critical Interventions,1997] .毛思慧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19页.

罗斯,M.G.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 as Analysis(1997)] .王宏印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01页.

罗选民主编.2004年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翻译·认知与跨学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芒笛,杰里米?芒笛(Jeremy Munday).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李德凤等编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320页.

茫迪,杰里米.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李德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30页.

米兰,G.翻译算法.李锡胤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29页.

米乐(J. Hillis Miller).跨越边界:翻译?文学?批评.单德兴编译.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198页.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摘要:在文本的互文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翻译的互文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并结合翻译的互文性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以供译者参考。 关键字:文本互文性;翻译互文性;翻译策略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产物,它的提出对于文学创作,翻译研究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Intertextuality 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ntertexto, 意思是“纺织时线与线的交错纵横”。在文学领域内最早提出互文性概念的是保加利亚裔的法国符号学家和文学评论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马赛克似的引文拼嵌而成,每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也就是说,任何文本都是建立在其他文本的基础之上的,是其他文本的延伸和发展。任何一个文本都处在与其它文本的关系网络之中:或是与同时代的其它文本存在相通之处,或是与历史上的特定文本相呼应。除了在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中的运用,互文性研究对翻译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仅要考虑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还要考虑原文中涉及到的其它文本的内涵。此外,译者还要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考虑进来,将源语言中的一些特有的文化意象替换成目的语使用者所熟知的意象,这样的译文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想完成这样的翻译工作,译者就必须考虑原文的互文性,还要兼顾译文的互文性。本文将对翻译时应考虑的这两种互文性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差异的翻译策略以供广大译者参考。 一、文本与翻译 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某位作家的原创,而是对多个文本中包含的元素的整合,所以对某一文本的理解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其它的文本中的信息。例如:对于广告品牌的理解就需要涉及很多文本:中国的“白象”方便面在迈出国门走向国外的超级市场的时候并不畅销。仔细调查之后才发现:产品的名字“white elephant”就是罪魁祸首。由于“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意为“大而无用的东西”,那么这样的产品又怎么可能收到欢迎呢?这里对于白象的理解就涉及了一个典故:暹罗王国(即今天的泰国)里白象是一种极为罕有的动物,所以只有国王才有权利驾驭。倘若哪位官员惹恼了国王,国王就会借着赠送一匹名贵的白象之名来惩罚他。之所以说赐予白象是惩罚是因为大臣对于国王的赏赐是不

雅各布森翻译理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36389397.html, 雅各布森翻译理论研究 作者:李静 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1期 一、引言 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是二十世纪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兼文论家,斯拉夫语学者,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主要奠基人,结构主义发展的先驱。1896年出生于莫 斯科,后移居捷克斯洛伐克。二战期间移居美国,并加入美国国籍。先后在纽约高等研究自由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82年在美国波士顿逝世。他博学多才,兴趣广泛。研究领域涉及诗歌语言、儿童语言、音位学和失语症等,同时对韵律学、文学史、文化史、符号学和信息论等也有很深的造诣。作为当代西方译学界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雅各布森的翻译理论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开创性意义。1959年,雅各布森发表了题为《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 of Translation)一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探讨,发前人所未及,因此,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影响(申雨平,2002:269),奠定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和符号学理论的基础。本文旨在从雅各布森的这篇文章入手,重点讨论他的翻译理论思想及其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二、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语言的意义 雅各布森吸收了皮尔斯(Peirce)的符号学理论,在文章的开篇就从这一角度阐释了语言的意义问题,他不同意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ell)对语言意义的看法。按照罗素的观点,“人们如果在非语言方面不知道什么是乳酪,就不可能懂得乳酪‘乳酪’(Cheese)这个词”。换言之,只有通过认知经验,才能理解词的意义。雅各布森认为,任何一个词或词组,都是一种符号现象,“没有符号就没有意义。”(There is no signatum without signum)例如,我们从来没有吃过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神仙吃的美食(ambrosia)和美酒(nectar),但我们却懂得这些词,并且知道能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同样,要引导出一个生词,就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语言符号。如果不借助于语言符号,是不可能通过对各种具体“乳酪”的认识而推断出来的。由此可见,意义是与符号有关,而不是与所指事物或对象有关。这一观点体现了翻译本身是一个解码过程,奠定了雅氏的翻译符号学理论的基础。 按照雅氏的观点,人们只要使用一种符号去解释另一种符号就能理解一个新事物或者新词。笔者认为,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如果人们的脑海中没有一个与该事物的对应物,哪怕是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英语也成为我们日常交际中的主要语言之一。但是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阻碍交流,因此翻译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但是翻译作为一种交流的环节,由于它是一门跨语言的艺术,所以需要涉及到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重组。同时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过程,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各自的语言学要素进行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交流。在实际的硬汉翻译过程中,语言学知识贯穿着翻译过程的各个部分。因此接下来本文将对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学;英汉翻译;运用分析;探讨研究 中英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包含着众多的语言学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讲求信、达、雅,不仅仅要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言,同时翻译过来的语言要能够和目的语言表达方式相一致。我们可以将翻译的过程看成是编码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担任着中介者的作用,翻译信息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整个工程。因此在翻译中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学要能够精通了解。 一、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1)外延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外延意义就是指语言的概念知识,是一个词语最为基本的含义,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我们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个词语最先掌握的就是其外延意义,也是其最为基本的含义。我们在平时学习英语查字典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英语词汇的相关汉语解释就是其

外延意义。外延意义通常来讲具有稳定性,只和这个词语有关。外延意义并不会因为说话者本身所处的国家、说话者身份或者是所处的环境而有所改变。例如,翻译人员在对dragon、dog、book这些词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他们的基本含义就是龙、狗以及书本,不会出现在澳大利亚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概念。外延意义具有明确性,不会随着国家、地域的不同就变成意外一种含义。 (2)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内涵意义就是指语言深层次的含义,是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文化背景的覆盖下,给予词语的外延意义以一定的感情色彩。也就是说一个词语的外延意义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意义,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其社交色彩。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就是说外延意义是一个词语基本的、表面的含义,而内涵意义就是指一个词语的深刻的、潜藏的意义。前文讲过,外延意义具有稳定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而内涵意义则具有不稳定性。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需要读者自己根据其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加以体会。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会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它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会有所变革,同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不一样。同样,我们可以举例进行说明:Youarealuckydog.在这句话中,dog的外延含义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狗的意思,无论是在英语语境或者是在汉语语境中。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不一致,其内涵意义呈现出差别,在英语中,dog通常代表着忠诚,具有褒义,而在中国,dog则代表着不好的东西,例如狗仗人势。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源语言的内涵意义出发,将其翻译为“你真是个幸运儿”,而不是“你真是条幸运的狗”。

文学翻译论文

从形合与意合辩证法角度观古诗翻译策略 (潘静20084033042 英语师范三班) 摘要:形合( hypotaxis ) 和意合(parataxis)是英语和汉语篇章组织的常用手段,也是英汉两种语言的重要区别所在。本文提出应当运用哲学中的辩证法原理看待语言中的形合与意合,真正做到学术研究全面、客观、严谨以及科学。一方面,要重视句子及其以下层面的语言特点:英语侧重形合,汉语侧重意合;另一方面,更要研究英汉语的意合与形合在句子层面以上(段落、篇章)所具备的不同作用:英语篇章使用词汇手段等意合组织方式,而汉语篇章中则采用重复和骈偶等形合手段【1】。本文利用对《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的英译研究分析,强调辩证地、动态地看待英汉语中的形意合问题,改进汉语古诗翻译策略,使译作体现并契合原诗作者的思想与内容,使译作读者明白并理解原诗的内涵与文化。 关键词:形合意合辩证法古诗翻译 Abstract: The very common mea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discourse are hypotactic and paratactic,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differenc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in a language should be researched in a dialectic way. Only in this way, can academic research become more complete and objective. On the one hand, our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s and structures below the sentences leve l–English is more hypotactic while Chinese is more paratactic.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study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hypotactic and paratactic structures at the level of paragraphs in the two languages. Lexically paratactic structures are often found in English paragraphs, and hypotactic structures in the form of repetition and parallelism are frequently employed in Chinese. The author attaches the high importance to research languages in a dialectic way by the analysis of Mooring at night by Maple Bridge. So that we can find some strategies about the poem translation and make the successful exchange of two kinds of people with various background. Key words: hypotaxis, parataxis, dialectic way, poem translation 1.引文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英汉语篇组织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形合就是依仗形式(包括词的变化形态,词汇的衔接等)将语言符号由“散”(个体的词)到“集”(组织乃至语篇)的语言组织手段,具有外显性和刚性;而意合则是依仗意义,即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语言的手段,具有内隐性和柔性。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 2 页,不能加页) (一)理论价值 ( 1)自译活动是一个特殊而显著的翻译现象。由于学术体制与政策的原因,中外翻译史的研 究通常只关注单语作家和译他译者,而且自译本身的相关概念很难做出科学界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自译没有引起翻译理论界应有的重视。通过对自译理论基础、本质特性、运作机制、标准 策略等分析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自译活动,确立自译研究的学术地位,从而推进自译理论 与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 (2)研究文学自译现状,探究文学自译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廓清自译的概念和内涵。借助 对自译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梳理自译理论,旨在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以及发现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并希望能指导翻译实践,揭示文学自译在翻译研究 中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3)译者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决定着翻译的过程。自译作家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在其自译作品中 有着明显体现。自译作家的创作在语汇、句式、节奏等语言形式上对翻译有促进。其创作为翻译提 供了丰富的语汇,特别是在翻译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前的创作可以为其带来灵感。 (4)自译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调和。主要表现为译中有作、亦译亦作和作中有译 等三种情况。由于翻译与创作存有互动,所以译作与创作之间存在巨大相似性。 (二)实际应用价值 (1)研究自译者的自译行为及其自译作品,目的在于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并揭示其本质属性,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内涵,还能揭示自译在翻译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 (2)本项目以文学自译研究为主题,并选取我国著名自译作家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 乾等四位自译作家为例,通过考察其个人创作观与翻译观,对比分析其自译作品是如何在各自创作观 与翻译观的引导下得以实现的,试图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者是如何进行自译的?自译和译他究竟有何不同? 进而试图揭示同为“环境性转换语者”的自译家们的自译活动有何“共性”与“个性”。 这对推动文学自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翻译理论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3)在国内翻译领域中,对自译研究较少。通过本项目研究,可以启发更多学者从理论上对 自译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述评 在国外,自译活动历史悠久,国外学者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自译定义。对自译下过定义的主要有 Grutman( 2004)、Popovic( 1976)、Whyte( 2002)等学者。其中 Grutman 的定义不仅“准确” ,还超出关于自译是否是真正翻译的讨论,深入到自译 更为广泛的层面。他不仅认为自译是“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 ,指出了自译可指翻译过程也可是翻译结果,并暗示自译常常用于文学翻译,还将自译分为即时自译和延时自译两种状态,并强调自译文本的内部互文关系。更具参考价值。 ( 2)双语写作视域的自译理论。西方自译研究一个显著特点是立足双语写作视角,如Fitch (1988)、 Beaujour ( 1995)、 Beatson ( 1999)、 Scheiner ( 2000 )、 Liberman ( 2005)、 Trzeciak ( 2005)、 Hokenson & Munson ( 2007)等。最值一提,Hokenson & Munson ( 2007)将自译文本和 自译者同时并置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史中,从自译实践活动描述和自译理论分析两 个角度,详述了西方翻译史上自译现象:①首次清晰梳理了西方自译史并科学划分为中世纪与文艺 复兴时期( 1100-1600 )、近代时期(1600-1800 )和现当代时期(1800-2000 )等三个发展阶段。 ②对自译与双语写作进行平行研究,认为自译文本的关系可以视作在一个转化性语者的共同带中,以 文化间代表的方式展现了两个文本间的策略性关系。如果把自然双语者称为自然性双语习得者,那么 自译者则可称作策略性双语习得者。这一视角为双语和自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③从“作者中

胡壮麟语言学术语英汉对照翻译表_(1)

胡壮麟语言学术语英汉对照翻译表 1. 语言的普遍特征: 任意性arbitrariness 双层结构duality 既由声音和意义结构 多产性productivity 移位性displacement:我们能用语言可以表达许多不在场的东西文化传播性cultural transmission 2。语言的功能: 传达信息功能informative 人济功能:interpersonal 行事功能:Performative 表情功能:Emotive 寒暄功能:Phatic 娱乐功能recreatinal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3. 语言学linguistics:包括六个分支 语音学Phonetics 音位学phonology 形态学Morphology 句法学syntax 语义学semantics

语用学pragmatics 4. 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Ferdinand de saussure 提出语言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对之一:语言与言语language and parole ,语言之语言系统的整体,言语则只待某个个体在实际语言使用环境中说出的具体话语 5. 语法创始人:Noam Chomsky 提出概念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displacement. one of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language: a. we can easily teach our children to learn a certain language b. we can use both 'shu' and 'tree' to describe the same thing. c. we can u se language to refer to something not present d. we can produce sentences that have never been heard befor e. 2.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language? a. interpersonal b. phatic c. informative d.metallingual 3.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A nice day, isn't it ?"is __ a informative b. phatic c. directive d. performative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_舒奇志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 舒奇志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摘 要:文化意象翻译的实质是体现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为保存源语文化意象原有的文化特质和蕴含,采用异化手段是一种必然,但这种异化必须权衡译语文化的互文接受能力,才能将源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融合至译语文化,体现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相互作用后的一种互文关系,生产出文化意象新的表现形式。这一异化的本质是一种协调式的异化。本文着眼于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试图揭示文化意象翻译中协调式异化的原则。 关键词:互文性;文化意象;源语文化;译语文化;协调式异化 Abstract:The translati on of cultural i mages is,in nature,the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meanings betw een texts.In this process,the translator ha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ultural images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concerned.In order to reserve the cultural flavor,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the method of foreignization,in w hich the intertextuali ty of the source cultural i mages has to be merged into the target culture.S uch foreignization is actually a variation of the cultural images by applying intertextuali ty based on the cultural contexts of both the source culture and the target culture.It reflects the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 een the tw o cultures after they have been mediatively foreignized.The paper attempts to expose 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mediated foreignizati on of cultural images from the concept of intertextuality. Key Words:intertextuality;cultural image;source culture;target culture;m ediated foreignization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8-0058-03 0.引言 任何语言都包含着广袤而深邃的文化蕴涵,呈现出丰富而多姿的文化意象。如 莎士比亚 不仅是人名标签,更是中古英语语言和文学的意象符号。杜牧诗句 十年一觉扬州梦 中的扬州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的憧憬之地,包孕着既深沉又沁心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意象依赖其文化母体以语言为载体承传衍变,成为各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珍贵遗产。当这些文化意象需要转换至另一种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但文化意象的翻译和传递一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东、西方文化日渐形成了一种互渗、互融、互补的文化格局,探讨文化意象互文性和文化意象的翻译和转换问题更具有一种现实的意义。 1.文化意象的互文性 文化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它凝聚着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是世界各民族观察、分析外部世界的心灵果实,是各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结晶,它高度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但是文化意象并非孤立的语言符号,互文性理论关于任一文本的构成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的观点,启示出文化意象的构成与文化意象语言符号内部和外部的文化所指彼此联结,表征出文化意象的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的意旨,实践着文化意象在语言和文化间的化合过程,这就是文化意象的互文本质。这一互文本质体现了文化意象在某种文化话语空间中的参与价值,揭示了文化意 象与赋予该文化意象意义的语言、知识代码和文化表意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文化意象网络。 文化意象网络的意义或文化意象的互文性来源于其存在的文化母体。法国符号学家里法泰尔认为,一切互文关系都必须置于每一个文本的结构母体中予以考察,文本和它的互文文本是同一结构母体的变体,并认为母体结构对文本变体具有约束作用(黄念然1999)。由此可见,文化母体约束了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但文化意象的 互涉 、 互为释义 从广义的角度看,不只是存在于语内文本和文化内,由于人类经验的普遍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可扩展至人类文明的母体中,并以其文化本色构成对其他文化母体的吸引和渗透,使文化意象跨越语际文本和文化成为可能。所以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至另一文化母体时,既要体现源语文化母体的约束作用以保存其互文意义,又须在译语文化中重建一套约束机制,增加源语文化意象在译语文本中的可接受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因此成为文化意象翻译 过程中的关键点。 2.文化意象互文性与 归化 、 异化 策略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双重性:它首先是一种内互文性(intratextuality),这种内互文性对源语文化具开放性,相对译语文化却具封闭性。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至译语文化并使其互文性得以实现时,其互文性在本质上已体现出不同文化间的参照关系,表现为一种超出其内互文性的外互文性(extratextuali ty)。这种外互文性表达了将文化意象互文性对译语文化的封闭性转换为对译语文化的开放性的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文化意象的翻译就是作者简介:舒奇志(1967-),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收稿日期:2007-05-06(修改稿) 2007年第8期总第22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 2007, 8 Serial 221

文学翻译专题研究

文学翻译专题研究 ——散文跨句翻译和文学翻译语言表达 散文跨句翻译专题——以张培基先生译作为例 定义和必要性 跨句翻译是指把若干汉语句子看作一个整体,将其译成一个或若干个英语句子的翻译技巧与方法。 汉英对比研究的成果表明,汉语句子的断句有明显的弹性,而英语句子的界线则非常明确。用中文写作的人,不论他是多么有名的作家,都没有句子的概念。汉语中同一段话,各人的语感不同,可以断成不同的句子。相反,英语中的一段话,任何人都会把句号安放在相同的位置上,可见英语句子的断句缺乏弹性,句子的界线是明确的。 跨句翻译与译文表达效果 1.突出语义关系表义清楚明白 (1)朋友是暂时的,家庭是永久的。在好些人的行为里我发现了这个信条。巴金(《朋友》) Friends are transient whereas families are lasting-that is the tenet, as I know, guiding the behavior of many people.(张培基,1999:98) 译文的前后两半个句子由一个破折号(the em dash)连接,破折号把这两半句子的语义关系表达得很明确,即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总结。 跨句翻译与译文表达效果 2.呈现逻辑关系推理思路清晰 跨句翻译还可以把逻辑关系传达得更明确。西方人思维重理性、重逻辑,这一特征也体现在语言表达上(陈宏薇,1998)。 (2)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 (朱自清《匆匆》) Perhaps they have been stolen by someone. But who could it be and where would he hide them? (Transient Days by Zhu Ziqing)(张培基,1999:75) 译文体现了作者极强的逻辑性思维。既然有人偷,就存在另外两个命题:那个人是谁?偷去后如何处理?译文把这两个命题放在同一个句子,就把这种逻辑推理完美地再现出来了。 跨句翻译与译文表达效果 3.语句连贯层次更加分明 (3)祖父起得很早也睡得很早,每晚九点钟就上床了。他上床之前,就把电闸关上,于是整个大家庭就是黑沉沉的一片! (冰心《祖父和灯火管制》) Grandpa, who kept early hours, would switch off all lights when he went to bed at 9 o’clock in the evening, thus plunging the whole big house into deep darkness. (Grandpa and Nightly Blackout by Bing Xin)(张培基,1999:148)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使译文把祖父的作息特征描述出来了,他喜欢早睡早起。接下来译文说出了祖父早睡的表现,每晚九点上床并随手关灯。ING-分词短语把祖父早睡对全家人的影响讲明了,面对祖父的权威,全家人显得十分无奈。译文的语句很连贯,层次也分明。 跨句翻译法的具体运用 1.译成并列句 (5)佃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却舒服。(朱德《母亲的回忆》) The life of a tenant farmer’s family was of course hard, but we somehow managed to scrape along because mother was a clever and able woman. (Loving Memory of Mother by Zhu De)(张培基,1999:335) “很苦”与“舒服”并存,故译成并列句。 跨句翻译法的具体运用

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

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 【摘要】:本课题的主体部分共分七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主体性、主体间性与翻译伦理;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全球化与文化认同。第1章从总体上对翻译研究和翻译现状进行了初步反思。第2章力图澄清译界关于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的模糊认识,并从观念和评判力两个方面列举实例,指出学人在当前观念转型时期亟待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将常见论文写作模式划分为七种,并抽取典型论文做范例分析。第3章详细论述了目前翻译研究中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规范问题。第4章将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与翻译伦理研究结合探讨,还指出了国内译界关于“主体性”、“subjectivity”等关键术语的某些错误认识。第5章详细阐述了翻译政治概念及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概念及研究范围,并分别解释了中西观点的差异与分歧。第6章从贴近翻译实践的角度具体探讨了有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的问题。第7章先概要评点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所牵涉的文化认同问题,接着又结合博奕论对具体译例进行分析,以为论证。本课题的特色,首先在于剖析中国翻译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翻译史分期、学科框架、本土传统、新旧观念冲突等等。其次在于覆盖了翻译实践领域的绝大部分关键论题: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翻译伦理、翻译政治、意识形态、翻译策略、翻译批评、文化认同等。本课题研究以批评性反思为主,触及具体问题。既以学术为

主体,也不回避非学术因素,以期能提醒译者在商业氛围中保持职业信念,提醒同行学者在量化学术评价机制的压力下保持头脑清晰。【关键词】:翻译研究翻译实践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059 【目录】:内容摘要3-4Abstract4-5目次5-8引论8-10第1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10-401.1翻译理论与实践概论10-131.1.1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内涵10-121.1.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及其关系12-131.2当前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13-281.2.1理论研究的自律13-171.2.2我国翻译史研究的盲点与误区17-211.2.3本土传统21-281.2.3.1古代、近代、现代、当代22-251.2.3.2“忠实”之于传统25-281.3翻译实践现状反思28-401.3.1语言驾驭及知识储备28-311.3.2文化意识31-40第2章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40-742.1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40-462.1.1学科名称40-432.1.2学科建制的体系框架与课程设置43-462.2观念与判断46-742.2.1观念转变中的困顿46-552.2.2评判力55-592.2.3论文写作模式59-74第3章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74-1023.1治学态度74-863.1.1构架疏忽74-753.1.2阐释粗疏75-763.1.3措词不慎76-783.1.4言过其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同时,语言又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系统,可以运用不同的代码形式来指称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并可创造具有交际价值的信号。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译者不得不做出选择:一是放弃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一是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功能等值。这种选择事实上是在“逐词译”与“意译”之间做出的选择。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选择就是意义。对于译者来说,在做出选择之前,必须弄清楚翻译的目的,同时要明白哪些语言形式可以使预期的目的得以实现。在这一点上,Halliday 提出的功能语言学给我们提出了思考的切入点。 Halliday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使用。这三个因素是:语场、语旨、语式。这三个因素是情景语境的组成部分,称为语域变体。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什么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透过动词类型、主动被动结构、过程参与者等得以体现。语旨指的是谁是交际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透过语气动词和副词,譬如“但愿”、“应该”、“可能”和评价词汇,譬如“可爱”、“恐怖”等予以体现。语式指的是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交际渠道和修饰方式,透过语句结构和词汇的连贯方式予以体现。语场、语旨和语式跟语言三个纯理功能相互联系:语场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语式则是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语篇功能是三大功能中的核心,它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一致和相称的语篇。研究语篇必须联系其语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是先有语境,才会有语篇。语境与语篇是互相依存的;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特定的语篇创造了特定的语境。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要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意义,在英语中可以说" Close the door." "Close the door, please.""Please close the door." "Can you close the door?" "Will you close the door?" "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等等。这些可能被选择的形式除了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基本的概念意义外,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翻译

1.1定义 语言学常被定义为是对语言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学科。语言学研究的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语言,而是人类所有的语言。为了揭示语言的本质,语言学家首先要对语言实际使用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语言使用的概括性假设,这些初步形成的假设要在语言使用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最终形成一条语言理论。 1.2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语言学研究有不同的侧重。对语言体系作全面研究的语言学研究称为普通语言学。语音学主要是对语言声音媒介的研究,它不只是研究某一特定的语言的声音媒介,而是所有语言的声音媒介。音系学与语音学不同,它主要研究特定语言的语音体系,即音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产生有意义的单位。形态学主要研究单词的内部语义结构,及这些叫做词素的语义最小单位是如何结合构成单词。句法学主要研究构成潜在句子的句法规则。语义学以研究语义为目的,传统语义学主要研究抽象的意义,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意义,语用学也是研究语义,但是它把语义研究置于语言使用语境中加以研究。 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影响。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科学被称之为社会语言学。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语言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它要研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大脑的工作机理,如人是如何习得母语的,人的大脑是如何加工和记忆语言信息等问题。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的科学形成了应用语言学。狭义上,应用语言学指把语言理论和原则运用于语言教学的科学,在广义上,它指把语言理论与原则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除此之外还有人类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学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1.3语言学研究中的几对基本概念 1.3.1规定性和描述性 语言学研究是描述性的,不是规定性的。这是语言学和传统语法的一个重要区别。语言学研究的目的是对人们使用的语言进行客观描述与分析,而不是对语言的使用作出规定。传统语法是规定性的,它主要建立在笔头语言基础之上,旨在规定一系列的语法规则,并且把这些语法规则强加给语言使用者。一切符合规定规则的被认为是“正确的”,否则就被冠为“错误的”。 1.3.2共时性和历时性 对语言的研究分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共时研究是对语言的静态特征的研究。它主要对某个时间点上的语言状态的描述。历时研究主要是对语言变化和发展的研究。现代语言学研究主要是共时性研究。 1.3.3口头语和书面语 现代语言学把书面语看作是口头语的记录,认为口头语是第一性的,是语言交际最基本的方式。这是因为从人类社会交际的发展来看,口头语先于笔头语,笔头语是对口头语的记录。从交际的功能来看,人们交际主要采取口头形式。此外,即使是在当今世界,仍然有不少语言只有口头形式,没有笔头形式。所以语言学研究的语料应从口头语中采集。传统语法学家过分重视笔头语料,轻视口头语料。

互文性理论与英语翻译实践探究

互文性理论与英语翻译实践探究 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互文对译者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译者作为读者需要对原文进行互文性解读;译者作为作者对原文本进行互文书写。翻译中互文指涉必须通过互文标记起作用,因而互文标记对两种不同语言转化过程中的符号取值,对两个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的评估。 世界作为一种无限的文本出现,一切事物如政治、经济、心理、历史、宗教、哲学等,都被文本化(程锡麟)。任何文本都是处在互文网络中,互文性是研究文本语言的基本要素。每个文本都处在已存在的其它文本中,每个文本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文中有文的状态呼吁要把文本当成一个有机整体,多角度地研究文本系统的内与外,形式与内容,形式与意义。翻译工作者要从互文性的角度去把握原文本,阅读文本,阐释文本,从而更恰切地表达译文。本文将探讨互文理论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理论是法国符号学家Kristeva首次使用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概念。所谓“互文”(inter text)指的是存在于其他语篇中的语篇。“互文性”是不同语篇之间的相互联系。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也就是说每个文本都具有互文性,因为这个文本本身就是另一个文本的互文。Kristeva从文本生产的角度进行互文性研究的,其概念突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抽象的文本理论,明确指出文本之间的关系,但是其文本概念缺乏主体。她认为文本有两个维度,一是横轴的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二是纵轴上文本与另一文本的关系。文本之间靠表述的易位联系。横轴上作者和读者形成一种对话关系,这种关系基于作者和读者双方拥有共同的记忆,“互文是循环往复的记忆”。(互文性研究)作者利用某种激发语(prompter)激发读者深层或浅层或久远或短暂的记忆,从而和某些文本(背景)互文,这种关系是联想的纵聚合关系,是隐含而模糊、不易辨别的。如印裔英语作家萨尔曼·拉什迪的代表作《午夜之子》与印度神话形成互文。小说的情节、结构都带有印度神话的影子,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小说人物和印度神话人物互文,他们同名,使用同一指称,如湿婆,帕尔瓦蒂、帕德玛等。这种指称就是一种激发语,指向印度神话,引发读者的联想,指引读者去追忆印度神话。 二、.互文指涉和互文标记 能够证明互文影响的两个标签:互文指涉和互文标记。翻译中,互文指涉必须通过互文标记起作用,因而互文标记对两种不同语言转化过程中的符号取值,对两个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的评估,尤其重要。互文指涉包括文化结构和文化内涵。Lemke认为互文指涉一是存在于同一文本内各成分之间,前后成分互相指涉,这是文内互文指涉;二是存在于不同的文本之间,这是文际互文指涉;互文标记是文本的有形成分,代表的是互文指涉。互文标记往往是作者的意图所在(intentionality),即作者有意使用一定“知名度”的表达方式,或词或句或更大的语言单位,以便达到某个目的。如美国黑人独立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

语言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语言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Abstract]Die Feststellung, da bersetzen ohne linguistisches Wissen nicht m glich ist, erübrigt sich von selbst. Auch die Tatsache, da dieses Wissen in mehreren Sprachen vorhanden sein mu, kann als trivial angesehen werden. Somit hat die Linguistik bereits ein weites Feld von Ph nomenen, die sie beschreiben kann, sei es bei der Ausbildung von bersetzern (die in der Regel auch w hrend der Ausbildung unabh ngig vom Grad ihrer Fremdsprachenbeherrschung weitere Sprachkenntnisse erwerben), sei es im Hinblick auf Mehrsprachigkeit in all ihren Erscheinungsformen (nebenordnend, vermischend oderzusammengesetzt und unterordnend). [Key words]Sprachwissenschaft,bersetzung,linguistischen Modellen I. Einleitung Da die F higkeit zum bersetzen jedoch mehr erfordert als gute Fremdsprach- beherrschung, und da bersetzen alles andere ist als eine blo e Umkodierung ist mittlerweile zu einer Binsenweisheit geworden, die sich jedoch leider noch nicht bei allen an einer bersetzung Beteiligten herumgesprochen hat. Bei Wilss findet sich folgende Anekdote: “Verbürgt ist die Weisung eines Bonner Ministerialbeamten a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