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5.3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素材浙科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五章生物的变异第3节探究生物进化的历史一、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要点(1)生物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2)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局限性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但对于遗传变异的本质未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强调特种的形成是渐变的结果,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二、庞大的现代达尔文主义阵营从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可以看出,科学往往是在学术争论中发展的。
通过抛弃一些错误的概念与偏见,融合不同观点的合理方面或可取之处,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途径。
现代达尔文主义正是这样产生,也主要是以这种方式发展的。
进化论的综合基本上完成后,达尔文主义者继续对仍然比较粗糙的进化理论进行精雕细刻,以造就更加完善、更加实际的学说。
同时,他们把进化的思想扩展到生物学的所有分支,以消除进化生物学与生物学其他领域之间的隔阂。
他们也把现代生物学中各个领域的进展尽量融入其理论框架之中。
这样就使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在整个生物学中脱颖而出,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还出现了很多与进化研究有关的学科,以至著名的现代达尔文主义者杜布赞斯基在 70 年代提出过一句名言:如果不用进化的眼光看问题,生物学上的研究将是没有意义的。
由于众多科学家的努力,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势力越来越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阵营。
在学术上,与其他的学派相比,现代达尔文主义被认为是一个正统的进化论学派,其观点与学说往往更受重视,而且比较普遍地被接受。
与进化论有关的科学杂志、科学协会,大部分都是以研究、论证和宣扬现代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为主。
综合进化论的创始人之一迈尔就创办了一份专门报道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杂志《进化》,《进化》现在已成为颇具影响的国际杂志,是达尔文主义者的重要阵地之一。
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三节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总体趋势。
(重点)2、在了解动物、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基础上,归纳总结、初步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并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难点)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二)能力目标:根据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要求学生排列出生物的进化顺序,进一步锻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在七年级学习了生物的分类方法及动植物的具体分类进化类群,所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遗忘的程度也很大,通过小组讨论及合作应该能完成图表。
再就是学习方法方面,比较法、总结归纳法是本节主要运用的方法,学生有一定的方法基础,而且学习积极性应该比较高,因为他们可能认为本节知识很熟悉。
教学方法:教学中根据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动物学、植物学知识,引导学生比较各类生物的特征,分析归纳,抓往能反映生物进化的线索,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
动、植物进化的历程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通过生物进化树,帮助学生了解动物、植物进化的历程,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同时,教学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生物进化是生物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这个过程是伴随着地球的演变过程进行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设计,有关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复习七年级所学的各种生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这么美丽的生物又是如何来到地球的呢?引导思考: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引导提问:哪组的同学说出你的讨论结果?强调:大家推测的很有道理,植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第三题:师生共同总结:(板书)题矫正答案,【展示生物进化历程】板书设计:生物进化的历程一、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反思:。
浙科版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重难点第五章课文目录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第三节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知识点详解】一、生物体既相似又相异1、生物在类型上具有多样性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一种自然的类群。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一般不能相互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判断生物个体间是否同一物种的标准:是否存在生殖隔离2、生物在模式上具有统一性生命特点:新陈代谢、遗传、变异、进化和适应环境等分类学:亲缘关系越近,结构和功能越相似。
起源:有共同祖先。
细胞:由真核或者原核细胞组成。
分子: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蛋白质;二、进化论对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1、统一性彼此不同而又相似的物种,由同一祖先发展而来,遗传使所有的生物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
2、多样性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生活在不同环境,可以发生不同的变化来适应各自的环境;种群之间发生性状的分歧——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物种在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展成多个物种,一种类型发展出多种类型。
三、进化论观点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物种在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下能演变成另一物种。
2、同种物种的不同种群生活在不同环境,可以发生不同的变化来适应各自的环境。
3、种群之间发生性状的分歧4、彼此不同而又相似的物种,由一个祖先发展而来合理的解释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四、小结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多样性:类型上统一性:模式上【经典例题】例1、东北虎和华南虎的形成是因为()A、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B、存在生殖隔离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答案:A例2、下列叙述符合特创论观点的是()A、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由上帝创造的B、物种一经创造可随环境发生变化C、不同物种间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D、彼此不同而又相似的物种,由一个祖先物种发展而来答案:A例3、现在地球上生物种类达200万种之多,对如此众多的生物,符合进化论的解释()A、来自同一物种的生物在性状上是相同的B、本来就存在众多物种,他们各自向不同方向进化保持不变C、来自同一祖先的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便很快形成不同的物种D、同一物种的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可形成多个物种答案:D例4、食人鲳是外来物种,如果让其进入我国的河流自然生长,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的食人鲳相比()A、没有任何变化B、很快产生生殖隔离C、进化方向可能发生变化D、与我国河流中鱼类杂交产生新物种答案:C例5、下列说法不能体现生物界具有高度同意性的是()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B、无论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DNA等生物大分子的连接方式相同C、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D、动物、植物、真菌三者的生物体结构不同答案:D例6、对于人和大惺惺的骨骼可以说明()A、同一的细胞模式将动物、植物、真菌和众多的原生生物联系在一起B、同种个体之间能相互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C、生物体层次上存在某种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模式D、人类与大猩猩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答案:C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知识点详解】一、进化的动力——选择人工、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生物普遍存在变异—>人们根据自己需要—>挑选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淘汰其他—>数代选择所需变异被保存—>培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生物普遍存在变异—>影响存活与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数代选择,适应环境的所需变异被保存—>进化,新物种产生达尔文把这种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第三节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知识点详解】1.化石展示生物进化历程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1.创世说(神创论)和新创世说:创世说是把生命起源这一科学命题划人神学领域,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上帝设计创造的,或者是由于某种超自然的东西干预产生的。
19世纪以前西方流行创世说这一学说。
近年来,在科学的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创世说的支持者为坚持这一非科学的观点,不得不作出新的努力使圣经与科学调和,用科学知识来证明圣经的故事,如将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一些“证据”来证明上帝造物和物种不变的观点,这就是现代的新创世说。
这一学说无论怎样修饰都是不科学的。
2.自然发生说(自生论):认为生命可以随时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迅速产生出来。
如腐草生萤,腐肉生蛆、白石化羊等。
这一学说在17世纪曾流行于欧洲。
随着意大利的医生雷地和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等人的实验的成功,这一学说失去了他的生命力。
3.生物发生说(生源论):认为生命只能来自生命,但不能解释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的来源。
4.宇宙发生说(字生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到达地球,从而使地球具有了初始的生命。
这个学说仍然不能解释宇宙间最初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
此外,宇宙空间的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温度等对生命是致死的,生命又是怎样穿过宇宙空间而不会死亡呢?5.化学进化说(新自生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经历长期化学进化过程而产生的。
这一过程是伴随着宇宙进化过程进行的。
生命起源是一个自然历史时间,是整个宇宙演化的一部分。
化石展示生物进化历程:冥古宙:地球形成太古宙:蓝细菌元古宙: 真核生物显生宙:2.寒武纪爆发和灭绝(1)、适应辐射(2)、物种形成的速率(3).趋同进化与平行进化(4).种间相互作用与协同进化渐变式论是新物种由母体分出的一些小种群。
有共同的祖先繁衍而来他们获得了新的适应而变得越来越不相似:点断平衡论是新种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母种分出物种的时候,物种存在的其余时间则变化甚小。
第3节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
人类的远祖起源于中国吗?
人类的故乡在哪里?这是一个在国际学术界早已解决的问题。
通过比较人和黑猩猩的DNA 序列,我们知道人类的远祖在5到7百万年前与猿类分手,形成了新的一科:人科。
目前已发现的人科化石,包括南方古猿的几种、能人、直立人、智人等,其中最早、最原始的南方古猿和能人,都只在非洲发现。
近年来发现的最早的人科化石,南方猿湖畔种和地面猿始祖种,约生活于四百多万年前,已非常接近根据分子遗传学推算的人与猿分离的时间,而它们也都是在非洲出土的。
因此,非洲,特别是东非,是人类的故乡,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共识。
分子遗传学的多项研究结果也与这种看法一致。
一般认为,只有人科化石才能称为人类远祖。
因此,见到国内报刊最近纷纷报道“人类远祖起源于中国”,宣布“科学新发现有力地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时,我还以为在中国挖掘出了最早的人科化石。
细读之下,才发现新发现的这种曙猿化石并非人科化石,不是单独属于人类的祖先,而是高级灵长类的共同祖先,所以也可以说它是猿类的远祖、猴类的远祖。
可以说“猴类、猿类和人类的共同祖先起源于中国”,却不能单单说“人类的远祖起源于中国”,否则我们是不是也要把原始灵长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脊椎动物、动物乃至最早的细胞都称为人类的远祖?毕竟,追根溯源,人类就是这么一步步进化来的嘛。
去年也的确有人这么干过,在云南发现斑鳞鱼化石时,也被记者耸人听闻地报道为“在中国发现人类的共同祖先”。
中国的确一度被视为人类的故乡。
达尔文曾非常准确地预测非洲是人类的故乡,但他的追随者、德国动物学家海格尔却认为亚洲才是。
当二十年代“北京人”出土时,就被认为在中国找到了人类的远祖。
但是后来“北京人”不再被当成半猿半人的猿人。
他虽然还具有某些猿的特征,却已是相当完善的人,因此被归为直立人。
就连“北京人”是否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也很成问题。
按照现在获得分子遗传学支持的单一起源学说,世界各地的直立人后来都灭绝了,所有的现代人都是大约二十万年前生活于非洲的一个人群的后代。
七十年代在云南禄丰发现的拉玛古猿,也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远祖。
分子遗传学的结果对此提出质疑,经过剧烈的辩论后,现在拉玛古猿已被公认为猩猩的远祖。
中国两度被认为是人类的故乡,又两度被剥夺,对某些中国人来说,也许是一件很伤面子的事。
但是,如果想要恢复中国做为人类故乡的地位,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去寻找可以跟南方古猿竞争的早期人科化石,尽管这样的希望十分渺茫。
如果只是玩文字游戏,乱攀“人类远祖”,既无聊,又误导了一般公众。
而且这种“嘴瘾”,也只能在中国人自己内部过过,绝不会获得国际的承认。
鉴定曙猿的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自然》杂志上发表时,里面就找不到“人类远祖在中国”之类的字眼。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