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管理在膝关节镜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在小儿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环境的不断完善,小儿手术护理质量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小儿手术护理中,由于患者年龄小、生理不成熟,手术护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特殊的情况和需求,因此需要更高水平的护理管理,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而“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的应用,正是为了在小儿手术护理中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一、“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的概念“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是指全力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患者的生命安全,力争达到零缺陷状态。
它要求在医疗全过程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确保医疗有序、规范、科学、严谨,实现全程无差错,全程零缺陷的目标。
“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强调预防为主,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的全程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目标性。
二、“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在小儿手术护理中的应用1. 强化手术前准备在小儿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手术准备情况,例如过敏史、用药情况等,并针对患儿的特殊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编制,以确保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无差错。
护理人员还要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确保手术器材、药品等物品齐全,以避免手术中因缺漏而导致的差错发生。
2. 规范手术操作流程在小儿手术护理中,“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护理服务,避免因个人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差错发生。
在手术过程中要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术前术后进行正确的皮肤消毒和手术部位标志,避免手术部位选择错误等。
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手术过程中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3.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小儿手术护理是一个多学科的合作过程,医疗团队的协作和沟通对于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
在实施“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时,护理人员要加强与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等其他护理人员的协作和沟通,及时共享患儿的病情和手术情况,确保每个环节的无缺陷,有效地降低患儿手术风险。
“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在高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摘要】目的:通过客观评价“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在高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提升高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方法。
方法:以随机法选择2013年09月-2014年09月接收的100例高龄患者(实验组),于其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推广“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同期再选取100例高龄患者(对照组)作对照,予以常规护理,客观对比2组入选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缺陷的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本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是98.00%,对照组80.00%,2组对比有差距(P<0.05)。
结论:对于高龄患者而言,予以“零缺陷”服务管理效果突出,可推广。
【关键词】“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高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在高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认可,为了评价“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在高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笔者选择100例高龄患者作本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同时选择100例高龄患者作对比,护理时分别选择“零缺陷”服务管理和常规护理。
在对所有入选患者护理情况深入分析的同时,对护理满意率、护理缺陷的发生几率等数据进行客观对比,重点分析提升高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来源与护理方案1.1临床资料来源以随机法选择2013年09月-2014年09月接收的100例高龄患者(实验组)。
年龄结构:最大98岁,最小63岁,中位值(77±2.55)岁;性别构成:男性患者共有47例,女性患者共有53例。
同时选取100例高龄患者(对照组)作对照。
年龄结构:最大97岁,最小67岁,中位值(79±3.25)岁;性别构成:男性患者共有50例,女性患者共有50例。
本次研究的所有程序都经医学伦理会审核以及批准,同时患者家属已经签订同意书。
通过深入分析2组入选患者的资料,并没有发现过大差异(P>0.05),值得进一步对比。
“零缺陷”管理在护理质控运行中的应用与效果目的探讨”零缺陷”管理在我院护理质控督导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依据全面质量管理与”滚球理论”,建立护理质量缺陷防控体系,及时汇集护理质量督查信息和纠正缺陷。
结果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全过程处于可控状态。
结论“零缺陷”管理与护理绩效考核可增强护士质量意识与护士长管理水平,使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标签:目标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部管理工作重要职能之一,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质量不断改善和保持在高水平的有效保证。
我院自2011年初,依据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及方法[1],应用”滚球理论”[2]制定”零缺陷”管理与绩效考核方案,经过2年实施,我院护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切实得到了提高,收到良好效果。
1”零缺陷”管理[3,4]与护理三级质控管理网“零缺陷”管理是指无缺点、缺点预防和零缺陷品质管理,其核心是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任何小的缺陷对患者都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为确保我院各护理环节不向相关环节传送有缺陷的信息,护理过程不向患者提供有缺陷的诊断、治疗操作和基础护理服务,2011年初成立护理质控督导组,实行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护理质控管理,按护理规程对护理单元和护士护理服务进行初始、中间及终末环节质量控制。
把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分解落实到人,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充分调动与发挥每位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让她们以”零缺陷”的主体行为确保护理诊断、治疗操作和基础护理质量。
2”零缺陷”管理在护理质控中的做法与措施2.1建立完善护理”零缺陷”预防控制体系在护理中,单纯强调护士工作责任心、道德感和规范护理操作是很难从根本上杜绝与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医疗缺陷同其它领域一样,大多是系统和组织在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所致的问题,而很少是因个体的疏忽或行为不当引起。
美国调查显示[5],患者的身份识别和医患沟通不足是造成医疗缺陷最常见的根本原因,在50%以上;其它原因就是患者的评估与信息利用。
零缺陷服务管理在高龄患者手术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在高龄患者手术质量管理工作中开展零缺陷服务管理的价值。
方法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7月-2021年7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行手术治疗的60例高龄患者,将其实施分组(2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均为30例),A组开展传统护理,B组基于此,实施零缺陷服务管理,就两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实施比对。
结果 B组护理缺陷发生率(3.33%)较A组(26.67%)低(P<0.05)。
结论针对高龄患者,在其手术质量管理工作中开展零缺陷服务管理,能减少护理缺陷,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高龄患者;手术;零缺陷服务管理;护理缺陷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与优化,高龄病人(>70岁)行手术治疗的病例数不断增多。
针对高龄患者而言,其有着较复杂的病情,且术中病情易变、多变,这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医护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等,均提出了更多且更加严格的要求。
在护理工作中,若未能达到患者及家属的理想要求,或发生护理差错,便会引发护患纠纷,不利于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1]。
零缺陷服务管理是当前临床中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做到护理工作的高效化、无差错与零缺陷,因而更适于那些对护理工作有较高要求的领域,如手术护理管理等。
本文围绕本院收治的高龄手术患者,开展零缺陷服务管理,评定其效果,现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间,对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选取,共计60例,将其分成2组(所用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在A组30例中,70岁为其最小年龄,91岁为最大,平均为(83.78±3.01)岁,17例为男性,其余为女性(13例),手术类型:前列腺手术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10例,胃肠手术12例。
B组中,年龄70~90(83.72±3.12)岁,男、女比值为16:14,手术类型:7例前列腺手术,9例人工关节置换术,14例胃肠手术;两组以上所罗列数据经逐一比对,所存在差异均不明显(P>0.05)。
“零缺陷”管理理念在整形外科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整形外科是应用手术方法进行人体体表先天畸形或后天创伤、肿瘤修复的外科,随着整形外科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这对整形外科护士的护理和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2011年以来,我科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零缺陷”管理理念,以预防护理缺陷为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住院患者812例,其中男性461例,女性351例,年龄6个月~87岁。
其中全身各处瘢痕323例,各种外伤畸形修复160例,先天性畸形疾病86例,面部骨折39例,各种皮肤肿瘤186例,乳房手术及其并发症手术18例。
2 “零缺陷”管理护理措施2.1建立术前“零缺陷”管理办法2.2.1建立术前风险评估制度: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状况;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皮肤、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
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
2.2.2建立术前处置流程:①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②帮助患者了解手术、麻醉相关知识;③向患者说明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④做好术前常规准备,个人卫生、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呼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体位训练;⑤根据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⑥做好身份识别标志,以利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核对。
2.1.3建立术前护理常规:①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床上排泄训练: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使用便器排便;③体位训练:教会患者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④训练患者特殊体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⑤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饮食;⑥肢体功能训练:针对手术部位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2.1.4 建立评价制度:评价患者及家属能否正确复述术前准备相关配合要点,能否正确进行功能训练。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老年手术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高龄患者指年龄>70岁的患者,其病情也行对较复杂,伴随多种基础疾病,这对手术室的护理计数和水平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
围手术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手术室护理,也是病房护理的延续和发展,手术室治疗是外科治疗的高风险期和易创伤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这对手术室护士及护理服务均提出较高的要求[2]。
该次研究探讨高龄患者手术中服务质量管理应用零缺陷服务管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手术病例合计4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0例,女性170例,患者年龄在70~92岁之间,平均年龄(82.4±5.2)岁,122例接受前列腺手术,130例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110例接受胃肠手术,58例接受心脏手术。
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10例。
在2014年8月—2015年4月期间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其中男性124例,女性86例,患者年龄在70~90岁之间,平均年龄(80.4±6.2)岁,其中前列腺手术63例,人工关节置换术75例,胃肠手术53例,心脏手术19例;在2015年5月—2015年12月接受手术的患者采用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进行护理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26例,女性84例,患者年龄在72~92岁之间,平均年龄(83.2±4.3)岁,其中前列腺手术59例,人工关节置换术55例,胃肠手术57例,心脏手术39例。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3],观察组患者采用零缺陷护理管理方法[4],具体方案如下。
1.2.1术前护理工作对于高龄患者手术治疗不同于其他年龄段人群,需要加强护理力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零缺陷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零缺陷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实践为2020年1月到2021年2月,以本院6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2020年6月到2021年2月实施零缺陷管理。
结果:管理后医护人员的考核合格率86.67%高于管理前63.33%,且医疗水平也得到较好的改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零缺陷管理在医院管理的实际应用当中,医护人员的考核成果得到明显的提升,进一步改善了整体的医疗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零缺陷;医院管理;考核医院的日常运作是一套完成且复杂的整体系统,患者从入院挂号、就诊、以及取药的每一个服务结构,都有着其应有的流程和规则[1]。
但是当某项服务需求超出工作范围的时候,整个的秩序就会被打乱,比如说患者在长时间排队的时候,医务人员工作过于忙乱,易出差错引起医患纠纷,对患者和社会都会带来不良影响[2]。
本文就零缺陷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实践为2020年1月到2021年2月,以本院3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2020年6月到2021年2月实施零缺陷管理。
医护人员均为此段时间在岗工作人员,年龄20到32岁,平均年龄(26.97±6.54)岁,医护人员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作对比讨论。
1.2方法管理后采取零缺陷管理模式,增强医护人员的管理意识,做事的时候尽量一次到位,在想下一步骤传送的时候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每一环节都需要设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实施操作,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
零缺陷详细分为以下五个区域,分别为医疗部分、公共部分、护理部分、医疗技能、以及院内感染,分别在这几项内容当中规定考核标准,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最后对考核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就现阶段日常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应的改革制度。
“零缺陷”管理在膝关节镜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目的:探究零缺陷管理活动在膝关节镜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112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操作,观察组实施零缺陷管理,对比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护理配合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7.14%,对照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度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51.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实施零缺陷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提高手术医生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标签:零缺陷管理;膝关节镜;手术护理;护理质量膝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上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进行膝关节镜手术时,不仅对手术医生的手术技术、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该手术对护理配合、护理操作水平有很高要求,因此,加强膝关节镜手术护理管理显得很有必要[1]。
零缺陷管理是一种坚持“零缺陷”的观念,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此,下面就膝关节镜手术护理中,零缺陷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4日-2017年2月23日采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1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39例,女17例;年龄17~74岁,平均(44.5±1.3)岁;膝十字前交叉韧带重建12例,后交叉韧重建6例,半月板切除及缝合修补3例,病灶清除11例,膝关节置换术前探查16例,交叉韧带止点重建8例。
对照组患者男37例,女19例;年龄19~72岁,平均(45.4±1.6)岁;膝十字前交叉韧带重建11例,后交叉韧重建9例,半月板切除及缝合修补6例,病灶清除8例,膝关节置换术前探查14例,交叉韧带止点重建8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指导患者检查、术中配合手术医生,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零缺陷管理措施,主要包括:(1)术前访视与评估,术前访视是体现护理人员爱心、责任心的重要过程,也是手术室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巡回护士要在术前1 d对患者进行访视,为患者简单介绍一下手术环境、手术体位、麻醉方式、手术操作流程、患者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同时为患者讲解相应的注意事项[2]。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交流情况,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采用恰当的方式对患者不良心理进行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
(2)准备手术器械物品,在手术前1 d,巡回护士需要对第二天手术所使用的器械物品、敷料等进行准备,并对准备好的物品进行核查,确认是否配备齐全,如膝关节镜常规器械包、冲洗管、一次性防水辅料包、注射器、可吸收线等[3]。
准备好各类器械物品后,为了防止出现物品准备不足、器械故障影响手术的情况,巡回护士还应该与护理人员做好交叉检查工作,补缺补漏。
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用到的器械比较复杂,且数量较多、精细,很多器械的小零件很容易丢失,如密封帽、穿刺芯等,所以巡回護士对这些物品进行清点时,必须认真、仔细,做好各项记录,保证器械管理科学。
(3)手术配合专科化,在手术配合中,要保证巡回护士和护理人员为专业腔镜护士,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腔镜手术理论基础知识,还应该熟悉膝关节镜手术步骤、物品需求,同时还需熟悉手术医生的手术习惯[4]。
在手术配合中,要做到心中有数,保证手术配合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安全、准确、高效的全方位护理配合,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
(4)手术配合细节化,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确保各仪器连接线路通畅,手术物品器械摆放合理,便于取用。
在手术中,灌洗液高度与手术部位相差大于1 m,保证镜下视野清晰。
护理人员需要保证吸引器通畅,保持关节腔内灌洗液连续性、充盈性,并对灌洗液的流速、剩余量进行观察,保持其压力适宜[5];灌洗液用量多时,应密切关注吸引瓶是否已满,以防倒灌中央负压系统。
(5)预防感染,关节腔内感染会对患者的关节功能带来极大影响,甚至会造成残疾,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预防感染[6]。
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细菌指标进行检测,符合相关标准后才能进行手术,术前30 min巡护护士应开启层流净化系统,将室温控制到22 ℃~24 ℃,湿度控制在40%~60%。
并保持手术区域无菌、干燥,手术中使用的器械物品应达到灭菌标准,使用一次性防水单。
对手术室出入人员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引起手术感染[7]。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手术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度。
1.4 判定标准(1)记录手术中出现的器械准备不全、器械损坏、专科仪器故障发生例数,总护理缺陷发生率=(器械准备不全+器械损坏+专科仪器故障)/总例数×100%。
(2)根据笔者所在医院自行编制的护理配合满意调查表对手术医生进行调查,其总分为100分,分为不满意(评分<70分)、基本满意(评分为70~79分)、满意(评分为80~89分)和非常满意(评分≥90分)四个部分,总护理配合满意度=(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8]。
1.5 统计学处理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2.1 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两组手术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度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51.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零缺陷管理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质量大师提出的一种观点,其强调要最大限度减少主观因素引起的错误,每一个操作者都应该从质检的角度进行操作,要注重事前防范,在事前尽可能将各种缺陷因素排除,防患于未然[9]。
临床上,这种零缺陷管理观念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果,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零缺陷管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0]。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项操作性很高的手术,对手术护理有极高的要求,将零缺陷管理应用在膝关节镜手术护理中,避免了由于器械物品准备不足、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而引起的手术进展不顺利现象,有效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11]。
在手术中,由腔镜专科护士配合手术医生,她们具有专业的腔镜手术技术,并了解膝关节镜手术配合要点,在物品准备、手术步骤、专科仪器使用保管、手术医生习惯等方面都比较优秀,能在手术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使得膝关节镜手术配合更加规范、流畅[12]。
避免了由于主观因素而引起的手术事故,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保障。
同时在术前、术中,特别注重感染防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感染,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缺陷(16.07%),同时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度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51.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实施零缺陷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治疗效果提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刘惠花.45例膝关节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57-58.[2]李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12-113.[3]王雪珍,黄润.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80-81.[4]李想,田玉智,顿丽亚.预见性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45-46.[5]邱青青,蔡珍芝,卢春莲.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1):141-142.[6]董琼虹,郑月花,陈素平.“零缺陷”管理在膝关节镜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旬刊,2015,12(6):170-171.[7] Xie Y.Clinical Study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Meniscus Repair Under Knee Arthroscopy[J].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6,3(12):44.[8]程海霞,刘青阁.“零缺陷”管理在膝关节镜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0):171-173.[9]董琼虹,林秀华,施美蓉.“零缺陷”管理在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8):1014-1015.[10] Han S,Ma Q L,Li S H.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unctional Recovery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fter Knee Arthroscopy[J].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6,27(1):21-22.[11]陈惠莲.“零缺陷”服务在高龄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3(16):128-129.[12] Xu T,Wang J,Wang G,et al.Relative potency ratio between hyperbaric and isobaric solutions of ropivacaine in subarachnoid block for knee arthroscop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5,8(6):9603-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