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数学研究性学习03趣味特例解题 无答案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9.67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解:由分析知:比的前项可以为0,比的后项不能为0,如果是0,就失去了意义;故选:C.2.【答案】A【解析】解:被除数都是3 5 11<<1<,8 8 8 57,5 3的除数最小,所以商最大.7 8故选:A.3.【答案】B200 【解析】解:2 5=2005 2=50(0只)答:养了500 只鸭.故选:B.4.【答案】C【解析】解:把3:8 中比的前项加上6,可知前项由3 变为9,是前项乘3 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应该乘3,由8 变成24,也可以认为是后项加上24 −8=16 .故选:C.5.【答案】B6【解析】解:180=901+5 +6,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90 度,是直角,所以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6.【答案】B【解析】解:8:15的前项扩大2 倍,后项也扩大2 倍,8 :15 =16 :30 ,30 =15 +15 ,即8:15 的前项扩大2 倍,要使它的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15.故选:B.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 77.【答案】C【解析】解:1 1 1 1 2 : == 5 2 5 2 55:2=5 2 =52 1.5 :0.6 =1.5 0.6 =2.5 1 5 1 5 2: ==4 8 4 8 51 1 1 : 2=2 =5 5 10所以与1 1:5 2比值相等的是1 5:4 8.故选:C.8.【答案】D【解析】解:4503 1−3+7 53 1=450 −10 51=45010=450(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4500 千米.故选:D.9.【答案】D【解析】解:30:(30+300)=30 :330答:糖与糖水的比是1:11.故选:D.10.【答案】A【解析】解:1+4 +1=6 ,4最大角:180=120;6所以,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因为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 4:1,则这个三角形中有2 个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等角对等边,所以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A.二、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 711.【答案】十三比十九一比三【解析】解:13:19读作十三比十九.13作为一个比应该读作一比三.故答案为:十三比十九;一比三.12.【答案】8【解析】解:5:4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3,由4 变成12,相当于后项加上:12 −4 =8 ;故答案为:8.13.【答案】27 24 75 0.75.327 36 ==18: 24 =75% =0.75 . 【解析】解:4故答案为:27,24,75,0.75.14.【答案】1415【解析】解:20 +80 =10(0克)20 80 =1420 100 =15答:糖占水的14,糖占糖水的15.故答案为:1415,.15.【答案】201201【解析】解:当顶角与底角的比是1: 4时,顶角占三角形内角和的1+4 +4 11801+4 +4,=1801 9=20;当顶角与底角的比是4:1时,顶角占三角形内角和的4,4 +1+1180 44 +1+1=1804 6=120.答:顶角可能是20,也可能是120.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3/ 7故答案为:20,120.16.【答案】40 元30 元50 元【解析】解:80 :60 :100 =4:3:5,4 +3+5 =12 ,4120=4(0元),123120=3(0元),125120=5(0元).12答:小明家应付40 元,小红家应付30 元,小华家应付50 元. 故答案为:40 元,30 元,50 元.17.【答案】2:3 2 3【解析】解:10.2 km :300 m =200 m :300 m=(200100) (300 100) =2:3;0.2 km :300 m=200 m :300 m=200 3002=;3故答案为:2:3;23.18.【答案】37.5 66.7【解析】解:3(3+5)=38=0.375=37.5%(5 −3) 3=2 30.667=66.7%答:甲数占两数和的37.5%,乙数比甲数大66.7%.故答案为:37.5;66.7.三、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4/ 719.【答案】√【解析】解:78既可以看作是分数,也可以看作是比.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0.【答案】×15 31. 5 ===3:2【解析】解:10 2即一个最简的整数比的比值是1.5,这个比是3:2 ,不是4:3.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1.【答案】√2180【解析】解:1+1+2=180 =901 2因此,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2.【答案】√224 =36【解析】解:3324 =32436>32即甲数大于乙数;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3.【答案】√【解析】解:3 3= 3 +5 83984=36(9平方米)8茄子要种369 平方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四、24.【答案】22521162 01211625.【答案】(1)化简比:①2 3 :3 4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 72 3=12 : 123 4=8:9②81: 27=(8127) :(27 27)=3:1③0.5 :0.35=(0.520) :(0.3520)=10:7(2)①80: 25=80 25=3.2②1.2时: 36分=1.2时: 0.6时=1.2 0.6=2③34 cm:1m=24 c m :100 c m=24 100=0.24五、3 26.【答案】解:180 =901+2 +32180=601+2 +3180−90−60=30画图如下:六、27.【答案】解:80(100+80)=80 180=49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 7答:六年级上交的画幅数是五六年级总幅数的49.提出的问题是:六年级上交的画幅数是五年级的几分之几?80 100 =45答:六年级上交的画幅数是五年级的45.28.【答案】解:15÷=50(千克)答:这袋大米原有50 千克.29.【答案】解: 140 1 40++78=40 +407=35 +40=75答:六(1)班和六(2)班共交了75 件作品.330.【答案】解:800 1−5=800 2 5=200(0米)答:这条公路全长2000 米.1 1 31.【答案】解:(20 +16) 1−−5 5=36 3 5=6(0千克)答:原来这桶油重60 千克.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 7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比的前项和后项().A.都不能为0B.都可以为0C.前项可以为0D.后项可以为02.下面四个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A. 5 3B.5 5C.5 1D.5 117 8 7 8 7 7 83.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25.养了多少只鸭?列式为().A. 2B.200 2 2200 200 1C . −5 5 5 D. 2200 1−54.3:8 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A.6B.12C.16D.185.一个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5:6 ,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6.8:1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它的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A.扩大2倍B.15C.307.在下面各比中,和1 1:5 2比值相等的是().A.5:2B.1.5 :0.6C. 1 5:4 8D.15: 28.一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第一天行驶了全程的比是3:7 .甲乙两地相距()千米. 15,第二天行驶了450千米,这时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的A.750B.900C.2250D.45009.把30克糖完全溶解在3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A.1:10B.11:10C.10 :11D.1:1110.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 4:1,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任意三角形二、填空题(共8小题)11.13:19读作________. 13作为一个比应该读作________.12.5:4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________.13.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填小数)36 18:414.20克糖放入80克水中,糖占水的________,糖占糖水的________.1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 4,顶角可能是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 316.小明、小红、小华三家十月份共付电费120元,如果按每家的用电量分摊电费,小明家应付________钱. 小红家应付________钱.小华家应付________钱.住户小明家小红家小华家用电量(千瓦时)806010017.把0.2 km :300 m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18.甲、乙两个数的比是3:5 ,甲数占两个数和的________%,乙数比甲数大________%.三、判断题(共5小题)19. 78既可以看作是分数,也可以看作是比. ()20.一个最简的整数比的比值是1.5,这个比是4:3. ()2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和一个顶角的比是1: 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2.甲数的23是24,乙数的34是24,甲数大于乙数. ()23.一块长方形菜地有984平方米,计划按3:5 中茄子和西红柿,茄子要种369平方米. ()四.计算题(共2小题)24.直接写出得数.2 5= 2 1 = 1 8 = 4 35 =3 3 2 3 217 4 3 3 12 211 = 3 2 = 2 1.5 = 5 50 = 25.直接写得数.(1)化简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2018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22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测评卷(一)1
2.第六单元测评卷(一)
2. 第一单元测评卷(二)1
3.第六单元测评卷(二)
3. 第二单元测评卷1
4.分类测评卷(一)
4. 阶段测评卷(第一、二单元)1
5.分类测评卷(二)
5. 第三单元测评卷(一)1
6.分类测评卷(三)
6. 第三单元测评卷(二)1
7.分类测评卷(四)
7. 期中测评卷(一)18.期末测评卷(一)
8. 期中测评卷(二)19.期末测评卷(二)
9. 第四单元测评卷20.期末测评卷(三)
10.第五单元测评卷21.期末测评卷(四)
11.阶段测评卷(第四、五单元)22.期末测评卷(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22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测评卷(一)1
2.第六单元测评卷(一)
2. 第一单元测评卷(二)1
3.第六单元测评卷(二)
3. 第二单元测评卷1
4.分类测评卷(一)
4. 阶段测评卷(第一、二单元)1
5.分类测评卷(二)
5. 第三单元测评卷(一)1
6.分类测评卷(三)
6. 第三单元测评卷(二)1
7.分类测评卷(四)
7. 期中测评卷(一)18.期末测评卷(一)
8. 期中测评卷(二)19.期末测评卷(二)
9. 第四单元测评卷20.期末测评卷(三)
10.第五单元测评卷21.期末测评卷(四)
11.阶段测评卷(第四、五单元)22.期末测评卷(五)。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2、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3、如何开发解题智慧4、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5、购房贷款决策问题6、有关房子粉刷的预算7、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8、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9、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10、黄金数的广泛应用11、编程中的优化算法问题12、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3、证券投资中的数学14、环境规划与数学15、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16、数学的发展历史17、以“养老金”问题谈起18、中国体育彩票中的数学问题19、“开放型题”及其思维对策20、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21、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分析 A)从尝试到严谨、B)从一个到一类22、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后的反思——开发解题智慧23、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24、各镇中学生生活情况25、城镇/农村饮食构成及优化设计26、如何安置军事侦察卫星27、给人与人的关系(友情)评分28、丈量成功大厦29、寻找人的情绪变化规律30、如何存款最合算31、哪家超市最便宜32、数学中的黄金分割33、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34、数学中的最优化问题35、水库的来水量如何计算36、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37、数学灵感的培养38、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39、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40、统计月降水量41、如何合理抽税42、市区车辆构成43、出租车车费的合理定价44、衣服的价格、质地、品牌,左右消费者观念多少?45、购房贷款决策问题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与课题(来自《数学百草园》,作者叶挺彪)《立几部分》问题1平几中证点共线、线共点往往较难,通常出现在竞赛中。
而立几中的这类问题却是非简单,主要的依据仅仅是平面的基本性质: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共线。
可否将平几问题的这类问题进行升维处理。
即把它转化为立几问世题加以解答。
用运变化的观点对待数学问题,将会发现问题的实质及问题之间的联系,但对于立几中的这方面还显得不够,可以通过整理、收集这方面的材料加以综合研究。
第三篇:趣味特例解题三人行,必有我师!☆程序一:范例。
“假设为具体数字法”是解决一些难题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我们最关心而题目中却没有告诉我们的一些数据,可以先假设为一个具体数字进行计算,然后再换一至两个不同的数字再次假设进行计算,如果求得的结果都是相同的,这种“假设为具体数字法”就是非常管用的一种解题方法。
请看例子:上面这个不规则四边形中,AB=8cm,CD=12cm。
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程序二:尝试。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是很难求出来的,可以分成上下两个三角形,即△ACD和△BCD。
这样如果知道AO和OB的长度,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但遗憾的是,我们只知道AO与OB长度的和是8cm。
怎么办呢?我们不妨大胆假设AO为一个具体的数字,从而推理出相关联的OB的长度。
下面我们分三种假设来进行尝试:☆程序三:总结。
通过上面的练习,你发现三种不同的假设数字,对求得的结果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程序四:变式。
为了对上面的解法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将上题换一个思路,不妨将这个不规划四边形看着左右两个三角形来看待,再运用上面的“假设具体数字法”来解。
☆程序五:运用。
你是否对“假设具体数字法”能运用了呢?现在请你试一试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不过,你一定要通过分析,确定可以假设什么量为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解题,注意假设的是一个具体数字,就必然产生另一个相关联的量,否则假设就是错误的了。
⑴一次竞赛,某班男生平均分为80分,女生平均分为84分。
如果参加竞赛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参加这次竞赛的所有同学平均分是多少?⑵在下图中,FB和EC都和AD垂直,FB=8厘米,EC=6厘米,AQ=5厘米,PD=7厘米。
求六边形ABCDEF面积。
☆程序六:友情提示。
“假设具体数字法”并不是对所有题目都适用的,关键要进行两至三次假设,如果对结果没有影响,就可以运用这样的解法,否则就不能用。
请你自己一定要分辨清楚哟!当然,第1题的图完全可以“扩倍”为一个长方形,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研究者研究所用时间分研究效果自评☆☆☆☆☆。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22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测评卷(一)1
2.第六单元测评卷(一)
2. 第一单元测评卷(二)1
3.第六单元测评卷(二)
3. 第二单元测评卷1
4.分类测评卷(一)
4. 阶段测评卷(第一、二单元)1
5.分类测评卷(二)
5. 第三单元测评卷(一)1
6.分类测评卷(三)
6. 第三单元测评卷(二)1
7.分类测评卷(四)
7. 期中测评卷(一)18.期末测评卷(一)
8. 期中测评卷(二)19.期末测评卷(二)
9. 第四单元测评卷20.期末测评卷(三)
10.第五单元测评卷21.期末测评卷(四)
11.阶段测评卷(第四、五单元)22.期末测评卷(五)。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最新修订版)苏教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使用(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0.83立方米=( )立方分米 3540立方分米=( )立方米1.02立方米=( )升 407立方厘米=( )升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饮料瓶的容积约是250( )。
一间教室所占空间约是80( )。
教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280( )。
一台冰箱的体积是1.5( )。
4.围成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纸盒,需要准备( )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其中最大的长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最小的是( )平方厘米。
5.用8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请写出其中的一种长方体的长、宽、高:( )厘米、( )厘米、( )厘米。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7.一个长方体水池,长10米,宽6米,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如果池中水深1.1米,那么池中水的体积大约是( )立方米。
8.把体积是1立方米的正方体木块,平均切成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可以切( )个。
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排,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米。
9.用长92厘米的铁丝围一个长方体框架,长10厘米,高比宽少3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把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最大增加( )平方厘米,最小增加( )平方厘米。
11.把一根长5米的木料沿着横截面截成2段后,表面积增加了2平方米。
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米。
12.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削成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有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木块,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如果把它锯成棱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共可以锯成( )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2018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22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测评卷(一)1
2.第六单元测评卷(一)
2. 第一单元测评卷(二)1
3.第六单元测评卷(二)
3. 第二单元测评卷1
4.分类测评卷(一)
4. 阶段测评卷(第一、二单元)1
5.分类测评卷(二)
5. 第三单元测评卷(一)1
6.分类测评卷(三)
6. 第三单元测评卷(二)1
7.分类测评卷(四)
7. 期中测评卷(一)18.期末测评卷(一)
8. 期中测评卷(二)19.期末测评卷(二)
9. 第四单元测评卷20.期末测评卷(三)
10.第五单元测评卷21.期末测评卷(四)
11.阶段测评卷(第四、五单元)22.期末测评卷(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22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测评卷(一)1
2.第六单元测评卷(一)
2. 第一单元测评卷(二)1
3.第六单元测评卷(二)
3. 第二单元测评卷1
4.分类测评卷(一)
4. 阶段测评卷(第一、二单元)1
5.分类测评卷(二)
5. 第三单元测评卷(一)1
6.分类测评卷(三)
6. 第三单元测评卷(二)1
7.分类测评卷(四)
7. 期中测评卷(一)18.期末测评卷(一)
8. 期中测评卷(二)19.期末测评卷(二)
9. 第四单元测评卷20.期末测评卷(三)
10.第五单元测评卷21.期末测评卷(四)
11.阶段测评卷(第四、五单元)22.期末测评卷(五)。
第三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一、 1.【答案】A 【解析】解:因为1.28x=, 9.6x =, 81.2y=, 8 1.2y =, y 6.6=,所以x y >.. 故选:A. 2.【答案】D 【解析】解:A 、÷=×,解答正确;B 、8484155155÷÷=÷,解答正确; C 、8485155154÷=⨯,是把815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求这样的5份是多少,所以还等于84515÷⨯,所以本选项解答正确; D 、848585415515415÷=⨯≠÷⨯,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答案】C【解析】解:2233÷=(平方米).答:每份是23平方米.故选:C. 4.【答案】A【解析】解:()8168+÷248=÷3=倍比的前项扩大了3倍,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扩大3倍,即增加1531530⨯=-.故选:A. 5.【答案】C【解析】解:1146++=,41801206⨯=(度)最大的角是钝角,所以是钝角三角形. 故选:C. 6.【答案】A【解析】解:因为:35a b =÷,所以把a 看作3,b 看作5,3355÷=,即那么a 是b 的35.故选:A. 7.【答案】B【解析】解:30kg :0.3t ,30kg :300kg = 30300=÷0.1=故选:B. 8.【答案】B【解析】解:总份数:54312++= 足球有:41806012⨯=(个). 答:足球有60个. 故选:B. 9.【答案】C【解析】解:1(123):123⎛⎫⨯⨯ ⎪⎝⎭36:4=9:1=答:这时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比是9:1. 故选:C. 10.【答案】C【解析】解:422÷=(厘米) 326⨯=(厘米)(46)2+⨯ 102=⨯20=(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故选:C. 二、11.【答案】前项 6 56【解析】解:在5:6中,5是比的前项,6是比的后项,比值是56. 故答案为:前项,6,56. 12.【答案】15【解析】解:54515⨯=﹣,在2:5中,如果比的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15. 故答案为:15.13.【答案】45 21 60 0.6 【解析】解:27603:521:350.645100====. 故答案为:45,21,60,0.6.14.【答案】3 13 45 13415【解析】解: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想:把45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45的13,也就是4153⨯.4414355315÷=⨯=. 故答案为:3,13,45,13,415.15.【答案】20 30 【解析】解:50(3+2)÷505=÷1=(人) 10330⨯=(人) 10220⨯=(人)答:男生有20人,女生有30人. 故答案为:20;30. 16.【答案】28 35 【解析】解:46345⨯+4639=⨯28=(本)56345⨯+ 5639=⨯35=(本)答:五年级分得28本,六年级分得35本. 故答案为:28,35. 17.【答案】5:1 5 【解析】解:12.5:21(2.52):22⎛⎫=⨯⨯ ⎪⎝⎭5:1=; 12.5:2 1=2.52÷=5;故答案为:5:1;5. 18.【答案】5:3 3:8【解析】解:男生人数为“1”,则女生人数为215⎛⎫− ⎪⎝⎭21:15⎛⎫− ⎪⎝⎭31:5=5:3=221:1155⎡⎤⎛⎫⎛⎫−+− ⎪ ⎪⎢⎥⎝⎭⎝⎭⎣⎦ 33:155⎡⎤=+⎢⎥⎣⎦=:38:55=答: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3,女生人数与总人数的比是3:8. 故答案为:5:3,3:8.三、19.【答案】×【解析】解:913既可以看作是十三分之九,也可以看作是九比十三.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0.【答案】×【解析】解:5m:7m,57=÷5=757后面不能带单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1.【答案】×【解析】解:1247++=,41801037︒⨯≈︒,所以,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103度,它是钝角,故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2.【答案】×【解析】解:被除数是真分数,说明被除数不是0;除数是真分数,说明除数小于1,且不等于0;被除数不是0,而且除数小于1,那么两个真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两个数相除(除数不为0),如果除数等于1,则商等于被除数.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23.【答案】√【解析】解:14510++=,51809010⨯=(度),因为最大角是90度,所以这个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四、24.【答案】2252 116 2 0 12 1 1625.【答案】解:37:483748=÷ 67= 30.625:830.6258=÷53= 0.25:10.251=÷ 0.25=五、26.【答案】解:15690⨯=(格), 3429++=, 390309⨯=(格), 490409⨯=(格), 290209⨯=(格), 所以画图如下:六、27.【答案】解:4612055÷⨯5612045=⨯⨯180=(天)答:蛇的冬眠时间是180天.28.【答案】解:2481205÷=(千克)答:这批大米原来有120千克.29.【答案】解:1 4019⎛⎫÷−⎪⎝⎭8=409÷45=(件)答:六(2)班交了45件作品.30.【答案】解:21 52910÷⨯123410=⨯23.4=(吨)答:第二次运走了23.4吨.31.【答案】解:2 6013⎛⎫÷−⎪⎝⎭1603=÷180=(页)21801203⨯=(页)260903÷=(页)12060>答:强强看的《世界探极》这本书有180页,平平看的故事书有90页,强强看得多.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已知1.28x=,8 1.2y =,则x 和y 比较( ).A .x 大B .y 大C .一样大2.下面计算过程错误的是( ).A .8485155154÷=⨯ B .8484155155÷÷=÷ C .8484515515÷=÷⨯D .8485415515÷=÷⨯ 3.将22m 的布料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 A .21m 2B .21m 3C .22m 3D .23m 24.8:15的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 .增加30B .乘以16C .增加16D .乘以305.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4,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6.如果:35a b ÷=,那么a 是b 的( ).A .35 B .53 C .5倍7.30kg :0.3t 的比值是( ).A .100B .0.1C .1:10D .10:18.学校里有篮球、足球、排球共180个,已知篮球、足球、排球的比是5:4:3,足球有( )个. A .75B .60C .459.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如果把圆锥的高缩小到原来的13,这时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比是( ). A .3:1B .3:2C .9:1D .9:210.一个长方形的宽与长之比是2:3,宽为4cm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 A .10B .14C .20D .24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在5:6中,5是比的________,________是比的后项,比值是________. 12.在2:5中,如果比的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________.13.273:5==( )________:35==100( )________(填小数).14.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想:把45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就是45的________,也就是4153⨯. 4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六(1)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有________人,女生有________人. 16.学校把63本故事书按4:5的比例分给五年级和六年级,五年级分得________本,六年级分得________本.17.把12.5:2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18.根据“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5”,可以知道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________,女生人数与总人数的比是________.三、判断题(共5小题)19.913既可以看作是十三分之九,也可以看作是十三比九. ( ) 20.5m :7m 的比值是5m 7.( ) 21.三角形三内角度数的比是1:2:4,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2.两个真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两个数相除(除数不为0),得到的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 2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4:5,它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4.直接写出得数.255÷= 2133÷= 182÷= 4332⨯= 11017÷=3243⨯=21.53⨯=55122÷= 25.求比值.37:48=30.625:8=0.25:1=五、操作题(共1小题)26.将方格纸划分成三个部分(要划满所有方格),并用线段围起来分别标上A B C 、、,使得A B C 、、的方格数的比3:4:2.六、应用题(共5小题)27.熊冬眠的时间约是120天,熊的冬眠时间是青蛙冬眠时间的45,蛇的冬眠时间是青蛙冬眠时间的65.蛇的冬眠时间是多少天?28.学校食堂运进一批大米,已经吃了48千克,占这批大米总量的25,这批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29.六年级举行绘画比赛,六(1)班交了40件作品,比六(2)班少交了19.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30.一堆煤第一次运走52吨,占这堆煤的29,第二次运走了这堆煤的110,第二次运走了多少吨?31.强强和平平参加学校的“读书日活动”,下面是两人的对话:强强说:“《世界探极》这本书真有趣.我已经看完了23,还有60页没有看.”平平说.“我看的是一本故事书.也看完了23,不过我看了的页数和你剩下的页数一样多.”你能根据上面的对话中,算一算,两本书各有多少页?谁看得多?。
第三篇:趣味特例解题
☆程序一:范例。
“假设为具体数字法”是解决一些难
题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我们最关心
而题目中却没有告诉我们的一些数据,可以先假设为一个
具体数字进行计算,然后再换一至两个不同的数字再次假
设进行计算,如果求得的结果都是相同的,这种“假设为
具体数字法”就是非常管用的一种解题方法。
请看例子:
上面这个不规则四边形中,AB=8cm,CD=12cm。
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程序二:尝试。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是很难求出来的,可以分成上下两个三角形,即△ACD和△BCD。
这样如果知道AO和OB的长度,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但遗憾的是,我们只知道AO与OB长度的和是8cm。
怎么办呢?我们不妨大胆假设AO为一个具体的数字,从而推理出相关联的OB的长度。
下面我们分三种假设来进行尝试:
☆程序三:总结。
通过上面的练习,你发现三种不同的假设数字,对求得的结果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
☆程序四:变式。
为了对上面的解法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将上题换一个思路,不妨将这个不规划四边形看着左右两个三角形来看待,再运用上面的“假设具体数字法”来解。
☆程序五:运用。
你是否对“假设具体数字法”能运用了呢?现在请你试一试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不过,你一定要通过分析,确定可以假设什么量为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解题,注意假设的是一个具体数字,就必然产生另一个相关联的量,否则假设就是错误的了。
⑴一次竞赛,某班男生平均分为80分,女生平均分为84分。
如果参加竞赛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参加这次竞赛的所有同学平均分是多少?
⑵在下图中,FB和EC都和AD垂直,FB=8厘米,EC=6厘米,AQ=5厘米,PD=7厘米。
求六边形ABCDEF面积。
☆程序六:友情提示。
“假设具体数字法”并不是对所有题目都适用的,关键要进行两至三次假设,如果对结果没有影响,就可以运用这样的解法,否则就不能用。
请你自己一定要分辨清楚哟!当然,第1题的图完全可以“扩倍”为一个长方形,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