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1)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一)一、单选题1.要清楚地了解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应选用()。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2.要形象反映化肥厂2010年下半年每月的产量情况,最好选用()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答案都不对3.()统计图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A.条形B.折线C.扇形4.画统计图时,要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最好选()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二、判断题5.要反映某厂今年前五个月产值增减变化情况,适合选择条形统计图.().6.在扇形统计图中,所有扇形的百分比之和为1.()7.为了清晰地显示出六年级女生人数与总人数间的关系,应该绘制扇形统计图。
()8.医生为了掌握一个肺炎病人住院一周来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扇形统计图呈现结果。
()三、填空题9.________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________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很好的反应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10.扇形统计图很清楚的表示出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关系.11.我们调查四(1)班学生上学方式后,想让别人很直观看出人数情况,制成________统计图更方便.12.要反映小明家上个月各项支出与他家总支出的关系,可选用________统计图.13.为了表示某地一年气温的变化情况,应该用________统计图,为了表示该地各种农作物在所有农作物中所占的百分率,应该用________统计图.四、解答题14.下面分别是五、六年级参加各类兴趣小组情况的统计图.根据这两个图,小芳认为六年级参加艺术活动的同学比五年级的多.你同意她的看法吗?为什么?15.海天小学收看《学法共享》节目的学生人数有200人,约占全校总人数的20%.(1)收看________节目的人数最多.(2)收看《我爱音乐》节目的人数约占全校总人数的16%,收看《我爱音乐》的有多少人?五、应用题16.下图是张叔叔1个月工资的安排情况统计图。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一)一、填空题。
(34分)1、一个九位数,最高位的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十万位上的数既是质数又是偶数,个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2、1.2=时( )时( )分7 14:==%=305=()( )( )( )(填小数)3、一台拖拉机15小时耕地13公顷,这台拖拉机1小时耕地()公顷,耕地1公顷,需要()小时。
4、若a、b、c都大于0,且310.5,42a b c⨯=÷=⨯则a、b、c中最小的数是()5、六年级举行速算比赛。
答对一道题得10分,答错一道题扣2分,小红共抢答了10道题,最后得分是64分。
她答错了()道题。
6、把5:7的前项加上3.5,要是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7、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4.30,这个小数原来最大是(),最小是()。
8、把一根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9、一个数,如果将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比原数大2.25,原数是()。
10、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111,那么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11、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19,余数是8。
若甲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乙数乘10后,商是(),余数是()12、小明将(a+3)×1.2,错写成a+3×1.2,那么所得答案比原式少()。
13、把4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可能是()平方分米,也可能是()平方分米。
1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6:5,则最大的一个内角是()度,按角分它是一个()角三角形。
15、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比是4:9,把,下底减少15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面积与原来梯形面积的比是()。
16、一根木料锯成4段,用时24分钟,若把同样的木料锯成12段要用()分钟。
17、把两个自然数A、B分解质因数:A=2×3×m,B=3×m×7,已知A、B的最大公因数是15,那么m=(),A、B的最小公倍数是()。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题姓名成绩一、想一想,填一填。
(每空2分,共26分)1、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2、下图1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
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克,蛋壳重()克,蛋黄重()克。
图1:图2:5、上图2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⑴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⑵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⑶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
⑷如果该学校有10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人。
3、梁才学校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的学生人数,需要绘制()统计图。
4、在一幅统计图里有2厘米的直条表示40吨,那么要表示60吨的直条的长应为()厘米。
二、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1、主要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择()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2、灯塔村去年上半年总收入中农业收入占55%,副业收入占35%,其它收入占10%。
将此制成一个扇形统计图,其中扇形面积最大的是( )。
A 、农业收入B 、副业收入C 、其它收入3、某班在一次考试中,得优的有20人,得良的有15人,及格的有12人,不及格的有3人。
得优的占全班总人数的( )。
A 、40%B 、30%C 、24%4、扇形统计图甲中女生占56%,扇形统计图乙中女生占45%,甲乙两个统计图中所表示的女生人数( )。
A 、甲比乙多B 、甲比乙少C 、不能确定 三、细心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从折线统计图里不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 )2、在一副条形统计图里,直条越宽,表示数量越多。
( )3、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清楚。
( )4、如果要表示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8%,可以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 )5、条形统计图是根据折线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图形。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章比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检测训练卷(1)一、填空简单我细心.(24分)1. 在1.82.7=0.240.36中,两个外项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内项是________和________.2. 36的约数有________个,从中选择4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比例是________;如果使两个比的比值是113,这个比例是________.3. 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草坪图,这个草坪图的实际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4. 从1、2、3、4、5、6、7、8、9、10这十个自然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组成的比例是________.5. 已如3、4、12三个数,再添一个能组成比例的数,所组成的比例是________.6. 在一副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泰州到南京的距离是5.4厘米,泰州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7. 在比例尺1:200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座大桥长7.2厘米,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________米。
如果小明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从桥上通过,需________分钟。
8.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若3a=4b,那么ab=________,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是4和5,则两个内项可为________ 或________.9. 在13:4、12:1、1:12中,能与14:3组成比例的是________.10. 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2厘米,它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如果把一个长1.2毫米的零件,在图上用24厘米表示,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11. 把比例尺改写成数字比例尺是________.12.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0,其中一个外项是52,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二、众里寻他,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下面能与13:14组成比例的是( ) A.3:4 B.4:3C.14:13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30千米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1500 B.1:15000 C.1:150000 D.1:1500000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是1:2,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A.1:2 B.1:4 C.1:8 D.1:16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A.1:20B.1:60000C.1:2000000D.1:60下面( )是比例。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面数据中,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更合适的是( )A.学校2004年﹣2014年树木总量变化情况B.学校各种树木所汇占单百分比C.学校各种树木数量2.六(1)班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如表.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人数201055下面的( )图能表示六(1)班这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结果.A.B.C.D.3.甲、乙两城绿化情况分别如图.根据图中情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城绿化覆盖面积比乙城大B.乙城绿化覆盖面积比甲城大C.甲城绿化率比乙城高D.乙城绿化率比甲城高4.这是一件毛衣各种成分占总重量的统计图,毛衣重400克,羊毛有( )克.A.42B.240C.100D.325.在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扇形的圆心角度数越大,说明这一部分占总量的百分比就( )A.越小B.越大C.相等6.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所占比例如图,则50升空气中含氧气( )升。
A.0.5B.10.5C.39D.49.57.在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里选举班长,选举结果如表,下面( )图表示了这一结果.张明10票小豆20票杨杨5票丽丽5票A.B.C.8.绘制饼图时,如果百分率的总合超过或不足100%时,通常会调整哪一个项目?( )A.最大的项目B.最小的项目C.中间的项目D.不做调整二.填空题(共10小题)9.实验小学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如果制作扇形统计图,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所表示扇形的圆心角应是 度.10.希望小学六年级有200名考生,数学综合能力检测等级统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素质为D的占总人数的 %.(2)综合素质为A的有 人.(3)综合素质为C的比B的少 人.(4)综合素质为C的比A的少 %.11.如图是对部分六年级同学进行的“你最喜爱的球类活动”问卷调查统计情况,认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是一个 统计图.(2)如果选择最喜欢打排球的有36人,这次问卷活动调查了 人.(3)有 人喜欢足球.12.如图是某小学200名六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视力正常的有58人,假性近视的占32%,近视的占 %.13.如图是某小学六年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22分)1. 二千零四十七万七千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2. 2÷( )=( )÷60=2∶5=( )%=( )成3. 4. 5千克增加40%后是( )千克;15升减少10%后是( )升。
4. 爸爸说:“我今年的年龄比小明的4倍多3岁。
”小明说:“我今年a 岁。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爸爸今年的年龄是( )岁;如果小明今年8岁,那么爸爸今年( )岁。
5. 分数a 5,它的分数单位是( ),当a =(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当a =( )时,它是最小的合数。
6. 假如a =b +1(a ,b 是不为0的自然数),则a ,b 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7.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5分米,底边与一条腰的长度比是1∶3,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分米。
8. 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
9. 六(1)班共有学生50人。
今天请病假和请事假的各1人,那么今天六(1)班的出勤率是( )。
10. 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它们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如果长方体的高是7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圆锥的高是( )厘米。
11. 某公司发行了10000张兑奖券,其中一等奖10张,二等奖300张,三等奖1000张。
小张买了1张,他中奖的可能性是( )%,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 )%。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1分,共5分)1. 45米也就是80%米。
( ) 2. 一件衣服先提价5%,再降价5%,价格仍是原价。
( )3. 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是成正比例,就是成反比例。
( )4. 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5倍,它的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5倍。
( )5. 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大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的比值和小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的比值相等。
( )三、选择。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一填。
(12分)1. 要反映某校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2. 要反映王明家上个月各项支出与他家总支出的关系,可选用()统计图。
3.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而且还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4. 表示部分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时,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5. 扇形统计图是利用圆和扇形表示()和部分的关系,圆代表的是总体,即100%,扇形代表(),圆的大小与总数量无关。
6. 下面是某校学生年龄分布情况统计图,14岁学生的人数占该校学生人数的()%。
7.空气中主要成分的体积含量各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比情况如下图。
(1)氧气的体积含量占空气总体积的()%。
(2)氮气的体积含量比氧气的体积含量多占空气总体积的()%。
(3)500升空气中含氧气()升。
8. 在扇形统计图中,若各个扇形的面积之比为4∶3∶2∶1,则最小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二、我是小法官。
(8分)1. 扇形统计图中不能看出总数量的具体数值。
()2.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3. 要想直观地看出某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的多少,应选择条形统计图。
()4.下面是六(2)班50名学生课外上网时间情况统计图。
由图可知,该班学生课外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有9名。
()三、精挑细选。
(10分)1. 若扇形统计图中的40%表示600千克,则这个扇形统计图表示()。
A. 240千克B. 600千克C. 1500千克D. 1200千克2. 扇形统计图中,所有扇形表示的百分比之和()。
A. 大于1B. 等于1C. 小于13. 扇形统计图中某一个扇形占整个圆的30%,此扇形所对的圆心角为()。
A. 120°B. 108°C. 90°D. 60°4. 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72°,这个扇形所表示的量占总体的()。
A. 72%B. 40%C. 20%D. 5%5. 六(3)班评选三好学生,采取1名学生只投1票的方式进行评选,投票结果如下。
小学数学-有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下)数学单元测试试卷(第1-5单元)二、对号入座(25分)1. 30÷________=35=________小数=________%=________折。
2. 比4米多20%是________米,75比________多25%.3. 1.03千米=________米200分=________时________分。
4. (1)4.5升=________升________毫升(2)2500克=________千克。
5. 把一个数去掉百分号,就比原来增加49.5,这个数原来是________.6. 把一根2米长的圆柱形木料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15.2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横截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7. 在平地挖一个圆柱形的水池,水池的深是4米,直径是6米。
这个水池占地________平方米,需挖土________立方米。
8.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14立方米,底面积是19平方米,这个圆锥的高是________.9. 一个圆柱形容器与一个圆锥形的容器底面积相等,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后全部倒入空圆柱形容器内,这时水深6厘米,圆锥形容器的高是________厘米。
10. 已知a:5=6:b,那么ab+7的值是________.11. 一件零件长度是4毫米,把它画在图纸上是6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________.12. 小红步测一段40米长的距离,三次分别用了63步、66步、63步,小红走一步的平均长度大约是________米。
照这样的步子,她从家到学校走了800步,她家到学校大约是________米。
13. 在比例尺是1:6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3厘米,上午8点30分有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上午10点30分到达,这架飞机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
14. 如果Y=X4,X和Y成________比例,Y=4X,X和Y成________比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A:B=C:D,如果A扩大10倍,B、D不变,C必须()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不变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每个角的度数、每条边的长度都要扩大到原来的2倍B.平行四边形各边长度确定后,周长和面积就确定了C.三角形各边长度确定后,周长和面积就确定了3.能与0.2:4组成比例的是()A.5:4B.20:1C.1:20D.5:0.254.在一幅地图上,用10厘米的线段表示30千米的时间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1:300B.1:3000000C.1:3000005.一种零件实际长6mm,图上距离是30cm,比例尺是()A.5:1B.1:5C.50:16.一个零件长8毫米,画在图纸上长16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1:2B.1:20C.2:1D.20:17.下列各个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B.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值叫做比例尺C.每支铅笔的价钱一定,铅笔支数和总价成正比例D.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与其对应的高成反比例8.一幅图的比例尺是6: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图上距离.A.大于B.小于C.等于二、非选择题9.如果2X=3Y,那么X:Y=3:2.____.(判断对错)10.如果5a=4b,那么a:b=____:____,如果a:8=0.3:6,那么a=____.11.天津到杭州的铁路长150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是____厘米.12.在一幅比例尺是1:5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3厘米,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千米.13.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cm,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225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14.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式,至少写出4个:1.5×12=20×0.9.15.将如图按3:1的比例尺画图,并计算所得图形的面积.16.如果4A=5B,那么A:B=____:____,A和B成____比例.17.根据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相信你是最棒的.(1)将三角形按1:3缩小;(2)将长方形按2:1放大.18.将三角形按1:3缩小,将长方形按2:1放大.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A;【解析】:解:因为A:B=C:D,所以AD=BC,如果A扩大10倍,要使比例式成立,C必须也扩大10倍.故选:A.2.【答案】:C;【解析】:解:A:由分析得出: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每个角的度数不变.所以此选项说法错误;B:平行四边形的各边长度确定后,根据周长的定义,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这四边长之和,是可以确定的;但是平行四边形易变形,边长确定时,高不能确定,所以面积无法确定,所以此选项说法错误;C: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当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时,它的形状、大小就确定了,即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就确定了,所以此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3.【答案】:C;【解析】:解:0.2:4=0.2÷4=0.05;A、5:4=5÷4=1.25,因为1.25≠0.05,所以不能组成比例;B、20:1=20÷1=20,因为20≠0.05,所以不能组成比例;C、1:20=1÷20=0.05,因为0.05=0.05,所以能组成比例;D、5:0.25=5÷0.25=20,因为20≠0.05,所以不能组成比例;故选:C.4.【答案】:C;【解析】:解:30千米=3000000厘米,10:3000000=1:30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故选:C.5.【答案】:C;【解析】:解:30cm=300mm300:6=50:1答:比例尺为50:1.故选:C.6.【答案】:D;【解析】:解: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6厘米:8毫米,=160毫米:8毫米,=20:1.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0:1.故选:D.7.【答案】:B;【解析】:解:A、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说法正确;B、因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所以说法错误;C、因为总价÷数量=单价(一定),则每支铅笔的价钱一定,铅笔支数和总价成正比例,所以说法正确;D、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面积一定,则底与其对应的高成反比例,说法正确.故选:B.8.【答案】:B;【解析】:解:由“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知,6:1的比例尺是将原图放大6倍,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6倍.一幅图的比例尺是6: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小于图上距离.故选:B.9.【答案】:√;【解析】:解:如果2X=3Y,那么X:Y=3:2,符合比例的基本性质.故答案为:√.10.【答案】:4;5;0.4;【解析】:解:因为5a=4b,则a:b=4:5;因为a:8=0.3:6,则a=8×0.3÷6=0.4;故答案为:4、5、0.4.11.【答案】:3;【解析】:解:1500千米=150000000厘米150000000×=3(厘米)答:它的长是3厘米.故答案为:3.12.【答案】:150;【解析】:解:3÷(厘米)=150(千米)答: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150千米.故答案为:150.13.【答案】:1:4500000;【解析】:解:因为225千米=22500000厘米,则5厘米:22500000厘米=1:450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500000.故答案为:1:4500000.14.【答案】:解:所得比例式如下:1.5:0.9=20:12,0.9:1.5=12:20,1.5:20=0.9:12,20:1.5=12:0.9.;【解析】:依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即可作答.15.【答案】:解:原图半径为3,所以所作圆的半径为3×3=9 面积:3.14×92=3.14×81=254.34答:所得图形的面积是254.34.画图如下:;【解析】:根据图形放大的意义,将半径=3的圆按照3:1放大,得到圆的半径=3×3=9;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计算即可.16.【答案】:54;正;【解析】:解:4A=5B,那么A:B=5:4A和B成正比例.故答案为:5,4,正.17.【答案】:解:如图所示,即为所要求的作图:;【解析】:(1)将三角形将三角形按 1:3缩小,则其底边和高缩小3倍,所以缩小后的三角形的底是2,高是1,于由此即可画出缩小后的三角形;(2)将长方形按2:1扩大,则其长和宽都扩大2倍,所以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是6和2,由此即可画出扩大后的长方形.18.【答案】:解:将三角形按1:3缩小,将长方形按2:1放大如下图:;【解析】:(1)图中三角形的底是2格,高是3格,根据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按1:3缩小后的三角形的底是2÷3格,高是3÷3=1格.(2)图中长方形的长是3格,宽是1格,根据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按2:1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为6格,宽为2格,据此画图即可.。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每空1分,23分)1.-5.4读作( ),+145读作( )。
2.在+3、-56、+1.8、0、-12、8、-78中,正数有( ),负数有( )。
3.在表示数的直线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负数都比0(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正数都比0( )。
4.寒假中某天,北京市白天最高气温零上3 ℃,记作( );晚上最低气温零下4 ℃,记作( )。
5.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示为+8844米,那么比海平面高出1524米的东岳泰山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我国的艾丁湖湖面比海平面低154米,应记作( )米。
6.2017年某市校园足球赛决赛中,二小队以20战胜一小队获得冠军。
若这场比赛二小队的净胜球记作+2,则一小队的净胜球记作( )。
7.在存折上“存入(+)”或“支出(-)”栏目中,“+1000”表示( ),“-800”表示( )。
8.一袋饼干的标准净重是350克,质检人员为了解每袋饼干与标准净重的误差,把饼干净重360克记作+10克,那么净重345克就可以记作( )克。
9.如果小明跳绳108下,成绩记作+8下,那么小红跳绳120下,成绩记作()下;小亮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亮跳绳()下。
10.六(1)班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共20道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
赵亮答对16道题,应得()分,记作()分;答错4道题,倒扣()分,记作()分,那么赵亮最后得分为()分。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5分)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如果超过平均分5分,记作+5分,那么等于平均分可记作0分。
()3.因为30>20,所以-30>-20。
()4.在表示数的直线上,+5和-5所对应的点与0所对应的点距离相等,所以+5和-5相等。
()5.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正数。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2020-2021学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卷[检测内容:第一~六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有14、15、18、110这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等于12,那么组成的比例是( );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等于45,那么组成的比例是( )。
2.如图所示,把一个底面半径是4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长方体。
(1)如果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那么圆柱体积是( )立方厘米。
(2)如果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增加了72平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爸爸送给齐齐一个圆锥形陀螺,陀螺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厘米,这个陀螺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这个陀螺的包装盒是在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包装盒的容积至少是( )立方厘米。
4.下面是某市1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
(1)18路公共汽车从老虎山出发,向( )行驶( )km到达成才书店,再向( )偏( )( )°方向行驶( )km到达医院。
(2)18路公共汽车由蛋糕房向( )偏( )( )°方向行驶( )km到达体育馆,再向( )偏( )( )°方向行驶( )km到达紫竹院。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5分)1. 0.4∶14与13∶0.3能组成比例。
( )2. 《童话故事》的单价一定,买《童话故事》的数量和总钱数成正比例关系。
( )3.如果a×2=b×3,那么a∶b=2∶3。
( )4.在一幅图纸上,用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m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1∶10。
( )5.一本书,已看的比未看的多15,那么未看的就比已看的少15。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要想清楚地反映某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用( )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2.美术兴趣小组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0%,女生比男生少2人。
图形与几何专题训练卷(一)——图形的认识、测量一、我会填。
1.500dm2=()m2 650m2=()hm2 0.8km2=( )m22.6点时,时针与分针成()角;9点时,时针与分针成()角。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学校操场的长约是90();教室的底面约是56();粉笔盒高约是1()。
4.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cm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cm,画出的圆的面积是()cm2。
5.在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条垂线段,这些垂线段的长度()。
6.用一根长10.28m的绳子围成一个半圆,这个半圆的半径是()m,面积是()m2。
7.下面图(1)中,∠1=()0,∠2=()0。
图(1)图(2)8.上面图(2)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每个面上都填有一个数,且满足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互为倒数,那么mn的值为()。
9.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m,下底是12m,高是8m,它的面积是()m2。
10.在一个边长是10cm的正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cm2。
11.右图中圆的周长是18.84cm,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正好相等,则图中涂色部分的周长是()cm。
12.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的比是1:2:5,这个三角形是一个()三角形。
二、我会判。
(对的打“√”,错的打“×”)1.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
()2.一个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圆。
()3.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4.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三根分别长3cm、4cm、5cm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两点连线中,线段最短B.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C.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D.大于900的角都是钝角2.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少的是()。
A.长方形B.等腰梯形C.等边三角形D.圆3.小圆的直径是大圆的半径,小圆与大圆面积的比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试卷全套共
22份(含完整答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共有22份试卷,包括第一单元测评卷、第二单元测评卷、第三单元测评卷、阶段测评卷、第四单元测评卷、第五单元测评卷、期中测评卷(一)、期中测评卷(二)、第六单元测评卷、分类测评卷(一)、分类测评卷(二)、分类测评卷(三)、分类测评卷(四)、分类测评卷(五)、分类测评卷(六)、分类测评卷(七)、分类测评卷(八)、期末测评卷(一)、期末测评卷(二)、期末测评卷(三)、期末测评卷(四)和期末测评卷(五)。
这些试卷都是(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试卷,附有参考答案。
这些试卷可以用于对学生的数学研究成果进行测评。
每份试卷都有不同的内容和难度,能够全面检测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试卷进行练和巩固,提高数学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试卷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易错点和难点,需要学生特别关注。
同时,老师也应该根据试卷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研究效果。
总之,这些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卷是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数学成绩。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卷(一)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共28分)1.直接写得数。
(每题1分,共10分)0.8+0.22= 18×65= 9-95=1.6÷1%= 033= 49×301≈ 52+53×3= (32-41)×24=18÷2.5÷4= 1÷71×53×71=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每题3分,共9分)4.7×99+4.7 74-52+73-53 3.2×12.5%-2.2 ×813.解方程或比例。
(每题3分,共9分)1.3x-0.4×3=1.4 34 x -30%x=4.5 1.6:2.4=5.4x二、认真思考,正确填空。
(每空1分,共21分)1.在“学习强国”的活动中,截止到6月1日0时,张老师的学习成长总积分在全国排名是第70895600名,这个数读作第( )名,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大约是第( )万名。
2. 3∶( )= 75% =12∶( )=( )÷12 =( )折3.203公顷=( )平方米 2时15分=( )时 4060毫升=( )升 4.28的因数有( ),从中选择4个数组成比例是( )。
5.两根小棒分别长8厘米和6厘米 ,与它们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最短是( )厘米(填整厘米)。
6. 一台收割机53小时收割小麦32公顷,这台收割机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 )公顷,收割1公顷小麦需要( )小时。
7. 在一幅比例尺是100001的学校平面图上,量得校门口到体育馆的距离是6.5厘米,校门口到体育馆的实际距离是( )米。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2分)
1、0.7÷5=7:( )= ( )(填分数)=( )%。
2、5A=4B(A、B不等于0)。
A:B=():()。
3、: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4、如果= ,那么a和b成()比例关系。
5、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分米的圆柱的体积是()。
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米,体积是157立方米,它的高是()米。
7、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8、一块长方形的地,长75米,宽30米,用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长画(),宽画()。
9、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是()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0、:8的比值是(),如果再写一个比与它组成的比例,这个比例可以是()。
11、已知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比例关系,如果C一定,A和B成()比例关系。
12、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5和6,它们的比值是3,这个比例是
()。
1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30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4、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长度和截的段数成()比例。
二、选择。
(每题1分,共10分)
1、下面各比,能与: 组成比例的是()。
①3:4 ②4:3 ③: ④:3
2、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内项成()。
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
3、现有三个数9、3、,从下面选()就可以组成比例。
①②④4 ④2
4、解比例x3=2:1,x=()。
①6 ②1.5 ③0.7 ④9
5、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一定成()。
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
6、小王的身高与体重成()。
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
7、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小圆和大圆面积的比是()。
①2:3 ②3:2 ③4:9 ④9:4
8、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际距离是1.5毫米,比例尺是( )。
①1:20 ②1:2 ③1:200 ④20:1
9、全班人数一定,出席人数和缺席人数成()。
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
10、一个圆柱,如果高不变,底面积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
①3倍②6倍③9倍④27倍
三、判断。
(每题1分,共6分)
1、订阅《小火炬》的总钱数和订的份数成正比例。
()
2、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
()
3、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
4、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0 一个内项是5,另一个内项也是5。
()
5、=B,那么A和B成反比例。
()
6、圆的周长和直径一定成正比例。
()
四、计算(共21分)
1、解比例。
(每题2分,共12分)
28 =9x : = :x =x1.6
40:x=2.5:15 :x=5:16 : =20:x
2、列式计算。
(每题3分,共9分)
1、x与8的比等于3与12的比,求x 。
2、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为5,求另一个内项。
3、两个外项分别是4.5和x,两个内项分别是9和12 ,求x 。
五、操作题(共8分)
(1)把图中的长方形按1:2的比例在网格线上画出来。
(2)把图中的梯形按2:1的比例在网格线上画出来。
七、应用题。
(共33分)
1、做10节圆柱形通风管,底面周长是30厘米,长1.2米。
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4分)
2、一堆煤,计划每天烧0.5吨,可以烧40天,如果每天烧0.4吨,可以烧多少天? (比例解)(5分)
3、工地上有一堆圆锥形沙堆,高1.5米,底面直径是6米,如果每立方米沙约重1.7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精确到0.1吨)(5分)
4、农场收割小麦,前3天收割了165公顷,照这样计算,要收割440公顷小麦需要多少天?(4分)
5、在一幅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cm,如果在另一幅比例尺不同的地图上量得这两地的距离是4cm,则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5分)
6、下图ABCD是直角梯形,以AB为轴并将梯形绕这个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旋转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分)
7、铺一间教室,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450块,如果改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