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广州猎德大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的确定及实施
- 格式:pdf
- 大小:424.37 KB
- 文档页数:4
– 66 –1 概述猎德大桥位于广州大桥与华南大桥之间,北岸与猎德路相接,南岸与新港东路立交相接。
猎德大桥主桥为独塔自锚式悬索桥,跨径组合为47+167+219+47m,全长480m,双向六车道;索塔塔高128m,主体结构高103m,顶部装饰高25m,塔身外观为两个贝壳状弧形壳体相扣,外形新颖独特;主跨和副跨大部分采用扁平加劲钢箱梁,锚固跨与相接的主副跨各一段采用混凝土梁,混凝土加劲梁采用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
钢桥面铺装钢箱梁上为ERS铺装体系。
2 钢桥面铺装结构猎德大桥主桥钢桥面铺装主体施工方案由EBCL+RA05+SMA10构成,其实质为改性沥青SMA铺装方案的一种。
图1、2所示。
图1 行车道处铺装结构示意图图2 中央钢防撞护栏底铺装结构示意图3 钢桥面铺装施工3.1 施工工序流程3.2 钢桥面铺装具体施工3.2.1 钢桥面板的除锈喷砂前钢桥面保证钢板清洁、干燥、无污染,确保钢板表面无焊瘤、飞溅物、针孔、飞边和毛刺等。
钢桥面板应采用真空无尘打砂机进行喷砂除锈,要求钢板喷砂除锈后钢板表面的清洁度达到Sa2.5级,粗糙度达到60~100µm。
钢桥面板的除锈施工采用两台Blastrac2-20D,喷砂工作宽度为50cm,现场试验确定行走速度控制为1m/min即可满足要求。
对喷砂不到的栏杆边角部分采用手提式打磨机进行补充处理。
详见施工图片3。
图3 钢桥面板的除锈广州猎德大桥钢桥面铺装—ERS施工技术许奎 龙再扬(中交二航局深圳分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摘 要:猎德大桥主桥钢桥面铺装主体施工方案由EBCL+RA05+SMA10构成,此方案具有施工方便、安全、经济、进度快、精确等优点,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文就此方案做了详细的介绍,值得同类桥梁施工借鉴。
关键词:ERS;铺装;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4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3)01-0066-04– 67 –3.2.2 EBCL层施工工艺所谓EBCL界面(Epoxy Bonding Chips Layer)是指在钢板喷砂除锈完成后即涂一层0.7~1.0kg/㎡的改性环氧树脂,然后立即撒布一层3~5mm的单粒径碎石于环氧表面,使之和环氧树脂一起固化,最终形成钢板+环氧树脂+碎石粘结牢固的粗糙的抗滑表面,从而实现钢桥铺装界面的防水和防剪切滑移。
猎德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猎德大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对该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本报告通过对猎德大桥项目的背景、现状分析,项目需求与目标分析,技术方案探讨,经济效益评估和社会影响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得出了猎德大桥项目的可行性结论。
第一部分课题背景猎德大桥是连接广州市猎德镇与东莞市寮步镇的一座重要跨江大桥,是广州市到东莞市的一条主要交通通道。
目前,猎德大桥采用渡船和渡槽两种方式进行过江交通,交通状况相对拥堵,交通效率低下,影响了两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解决猎德大桥交通拥堵问题,提高过江通行效率,促进两地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猎德大桥项目应运而生。
本研究将对猎德大桥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现状分析1. 项目背景猎德大桥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和东莞市的交界处,是一座连接两地的重要大桥。
目前,猎德大桥采用渡船和渡槽方式进行过江交通,但因其通行能力有限,导致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交通效率低下。
2. 项目需求由于猎德大桥交通状况不佳,严重影响了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座新的大桥,提高过江通行效率,促进两地的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3. 项目目标猎德大桥项目的目标是解决猎德大桥过江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通行效率,促进两地的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多赢局面。
第三部分技术方案探讨1. 改建现有大桥通过改建现有大桥,可以增加大桥的通行能力,提高过江通行效率。
但由于现有大桥的结构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改建难度大,成本也较高。
2. 新建悬索桥新建悬索桥是一种现代化的大桥建设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过江通行效率,减轻交通压力。
但建设新的悬索桥需要考虑地质、环境等因素,投资成本也较高。
3. 新建斜拉桥新建斜拉桥是另一种可行的大桥建设方案,可以提高过江通行效率,减轻交通压力。
斜拉桥结构稳定,建设难度相对较小,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技术方案。
第四部分经济效益评估1. 投资成本根据技术方案探讨,我们推荐采用新建斜拉桥的方案进行猎德大桥项目建设。
文章编号:1003-4722(2010)02-0080-04广州猎德大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的确定及实施柯红军(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摘 要:广州猎德大桥是一座边跨散索套底部无支承的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若按由主塔向锚跨的常规顺序张拉边跨吊索,则边跨散索套将产生较大的竖向位移,引起主缆索股在锚管口的弯折。
针对此问题,根据该桥体系转换应遵循的原则,给出体系转换的方案,即主跨吊索按常规顺序张拉的同时,交替张拉边跨吊索。
边跨吊索张拉顺序为:先张拉散索套附近第1根满足构造条件的吊索,然后由该吊索向散索套逐步张拉,再由该吊索向主塔逐步张拉。
最后给出该类桥体系转换的实施要点。
猎德大桥体系转换实施效果良好,高效高精度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悬索桥;主缆;加劲梁;架设;体系转换;施工方案中图分类号:U448.25;U445.469文献标志码:ADetermin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Methodfor System Transformation of Liede Bridge in GuangzhouKE Hong-j un(Scho 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 rchitectur e,Cha ng sha Univ ersity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 y,Chang sha410114,China)A bstract:The Liede Bridg e in Guangzhou is a spatial main cable self-ancho red suspensionbridge having a splay casting w itho ut bo ttom suppo rt arrang ed at the side span.If the side span suspenders of the bridg e are tensio ned according to the no rmal procedure from the towe r to the ancho r spans,the considerable ve rtical displacement w ill occur at the splay casting and will cause the m ain cable strands to bend a t the anchor tubes.In view of the pro blem and in acco 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that should be follow ed in the system transfo rmatio n of the bridge,a suitable scheme fo r the sy stem transform ation is provided,that is,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 span sus-penders a re tensioned acco rding to the no rm al procedure,the side span suspenders a re to be ten-sioned alternatively.The pro cedure fo r tensio ning the side span suspender s is that the1st sus-pender that can satisfy the structural conditions nearby the splay casting is to be firstly tensioned and then the rem aining suspende rs tow ards the splay casting and tow er are to be respectively and gradually tensio ned,and m oreover the key points of the construction implantation of the sy stem transfo rm ation are g iven.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 n proves to be so und and the anticipated goal has been achieved in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recisio n.Key words:suspension bridge;main cable;stiffening g irder;e rection;system transfo rma-tion;construction scheme收稿日期:2009-09-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024);交通部应用基础项目(2008-329-825-040)作者简介:柯红军(1975-),男,讲师,2001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交通土建专业,工学学士,2004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工学硕士(k hj77@)。
广州猎德大桥三维曲面塔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交二航局四公司廖正根李桂华[摘要]广州猎德大桥主塔为“贝壳”状弧形三维曲面塔,就塔施工而言,其施工难度为国内乃至世界之最,塔的外观标准要求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不断试验和摸索,终于建成了业主和桥梁专家们一致认可的清水混凝土三维曲面塔。
本文就这种三维曲面塔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三维曲面塔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1名词解释三维曲面塔:三维曲面塔就是塔的任何一点的曲率均不同,任何一面均为不可展开为平面的曲面,即塔从下到上没有相同的断面,也没有相同尺寸的边。
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就是混凝土不经过任何修饰,具有理想中的天然混凝土的外观和色泽,即浇筑成型的索塔外表面混凝土具有装饰效果,做到表面非常光滑,棱角分明,内在质量好。
2 概述猎德大桥为独塔自锚式悬索桥,跨径组合为47+167+219+47m,全长480m,双向六车道设计。
广州猎德大桥索塔外观似两个贝壳状弧形壳体相扣,高128m,横向全宽56m,纵向全宽9.16m。
其横桥向内外轮廓分别为椭圆组合而成,顶部开孔。
外轮廓由两个椭圆相扣在一起,单肢塔柱横断面类似梯形,其两侧轮廓由一段或两段椭圆组成。
横向全宽9.63m~8.13m~11.43m,外侧宽2m,设有1.2m 深、1.2m宽的凹槽似贝壳开口,内设灯光,每当夜幕降临光线从贝壳中射出,更加突出“珍珠”的光彩夺目的效果。
索塔轮廓见下图。
索塔具体结构设计如下:塔高128m,其中主体结构高103m,顶部装饰高25m,桥面以上高度为108.422m。
塔底设计高程为2.925m,塔顶设计高程为130.925m。
混凝土设计标号C50,总方量为9974m3。
业主要求索塔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
3 索塔总体施工方法塔柱采用分段浇筑法施工,塔顶横梁采用钢管支架作为底模支撑,塔柱空心段内腔采用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施工。
在索塔施工过程中,设置5道水平横撑使两塔柱固结成整体。
第1篇猎德大桥的施工工程自2006年动工,于2009年7月30日局部试开通,2010年2月12日北延线主线正式通车。
在施工过程中,猎德大桥的建设团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展现了我国桥梁建设的先进水平。
首先,猎德大桥的施工工艺具有创新性。
珠江之贝”三维曲面清水混凝土索塔的施工工艺难度很大,其独特的贝壳状造型和曲面结构,使得施工过程需要高度精确的施工技术和设备。
大断面钢加劲梁顶推施工工艺较新,为我国桥梁建设提供了新的施工方法。
非对称空间自锚式缆索系统施工工艺复杂,对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猎德大桥的施工工程注重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验收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了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此外,猎德大桥的施工工程还注重环境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如减少扬尘、降低噪音、控制废水排放等,以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在猎德大桥的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充分发挥了我国桥梁建设的传统优势,不断创新施工技术,提高了桥梁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如三维曲面清水混凝土索塔施工、大断面钢加劲梁顶推施工、非对称空间自锚式缆索系统施工等。
2. 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工程质量。
3. 注重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减少了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4. 加强了团队协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总之,猎德大桥的施工工程充分展示了我国桥梁建设的先进水平。
在今后的桥梁建设中,猎德大桥的施工经验将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桥梁建设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第2篇一、施工背景猎德大桥于2006年动工,2009年局部试开通,2010年2月12日北延线主线正式通车。
作为广州市的重点工程,猎德大桥的建设旨在缓解珠江两岸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广州猎德大桥三维曲面塔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广州猎德大桥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建造需要用到先进的施工技术。
其中,三维曲面塔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该桥建造的重要环节。
三维曲面塔是该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外形复杂,需要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是指不掺任何掺合料的混凝土,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施工前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模拟。
在广州猎德大桥的建造中,采用了数字化的三维建模技术,结合自然灾害和增长因素的影响,对塔的施工进行了实时调整,并对危险的部分采取了特殊的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制作塔的模板。
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钢筋,以保证塔的强度。
模板的制作一般是在离线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再将其拼接到塔上。
在确定了模板的位置后,就需要进行砼的灌注工作。
由于塔的形状较为复杂,笔直的灌注难度较大,需要针对不同部位采用特殊的灌注工艺。
另外,由于清水混凝土不能掺杂任何掺合料,因此需要在施工现场配制砼,难度也比较大。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砼的硬化过程。
在砼形成前的12小时内,其硬化程度最为关键,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参数,以保证砼的强度和连通性。
随着施工的进行,塔的形状逐渐成型,施工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砼表面的状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砼表面龟裂或者出现其他缺陷。
最终,三维曲面塔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作得到圆满完成,为广州猎德大桥的建造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在广州猎德大桥的建造中,三维曲面塔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这项技术需要施工人员具备高超的技艺和细心的态度,并且需要严谨的计算和模拟。
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广州猎德大桥成功地建立起来,成为了广州市的新地标。
广州猎德大桥水上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审核:目录1、工程概况 (2)2、钢箱梁顶推安装施工布置 (3)2.1、钢箱梁提升、拼装、顶推平台布置 (5)2.2、顶推临时墩布置 (7)3、锚固跨及钢箱梁过渡段施工 (8)3.1 锚固跨及钢箱梁过渡段概述 (8)3.2 锚固跨及钢箱梁过渡段施工支架构造 (9)4、船机设备投入计划 (11)1、工程概况猎德大桥位于广州大桥与华南大桥之间,北岸与猎德路相接,南岸与新港东路立交相接,其主桥为独塔自锚式悬索桥,跨径组合为47+167+219+47m,全长480m,双向六车道设计。
自锚式悬索桥上部结构采用钢箱梁、混凝土箱梁、钢砼结合箱梁结构形式,箱梁总体布置:47m(预应力混凝土梁锚固跨)+10.8m(预应力混凝土梁段)+364.4m(钢箱梁)+10.8m(预应力混凝土段)+47m(预应力混凝土梁锚固跨)=480m,采用半漂浮结构体系,在南北岸中墩分别布置纵向阻尼器。
主塔处钢箱梁无支撑。
广州猎德大桥索塔外观似两个贝壳状弧形壳体相扣,高128m,横向全宽56m,纵向全宽9.16m。
其横桥向内外轮廓分别为椭圆组合而成,顶部开孔。
外轮廓由两个椭圆相扣在一起,单肢塔柱横断面类似梯形,其两侧轮廓由一段或两段椭圆组成。
横向全宽9.63m~8.13m~11.43m,外侧宽2m,设有1.2m深、1.2m宽的凹槽似贝壳开口,内设灯光,每当夜幕降临光线从贝壳中射出,更加突出“珍珠”的光彩夺目的效果。
索塔轮廓见图1、索塔效果图。
图1、索塔效果图索塔具体结构设计如下:塔高128m,其中主体结构高103m,顶部装饰高25m,桥面以上高度为108.422m。
塔底设计高程为2.925m,塔顶设计高程为130.925m。
2、钢箱梁顶推安装施工布置根据设计图及有关设计说明,自锚式悬索桥施工顺序为首先施工主塔及下部构造→钢箱梁顶推安装就位,同时钢箱梁过渡段安装、锚固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钢箱梁间实现合拢→安装主缆→钢箱梁起顶一定高度→安装索夹及吊杆并张拉→卸落钢箱梁至设计标高成桥→桥梁附属结构施工。
新港路(猎德大桥至琶洲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监理招标公告根据穗建计 [2010]195号文件批准,并且本工程具有施工图审查证明文件及资金证明,广州市海珠区建设和市政局现对新港路(猎德大桥至琶洲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监理进行公开招标,选定承包人.一、工程名称:新港路 (猎德大桥至琶洲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监理二、招标单位: 广州市海珠区建设和市政局联系人:段工联系电话: 020-********招标代理机构:广州市东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联系人:章工联系电话:136********招标监督机构:广州市海珠区建设工程招标管理办公室投诉电话: 020—84447253三、建设地点:海珠区新港东路四、项目概况:本工程主要对新港路(猎德大桥系统至琶洲村)进行大修,城市主干道道路全长约5.7公里,宽39。
6—70.5米,双向8车道,为城市主干道,沥青摊铺面积约253366平方米。
工程总投资额约5000万元。
五、标段划分及各标段招标内容、规模和预计发包价:本次招标只设一个监理标段。
招标内容:本工程项目土建施工、排水施工、沥青摊铺以及附属工程[道路照明、交通设施、绿化工程(含喷灌)及环保设施等]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工程收尾阶段(包括但不限于竣工验收、整改、工程移交及实物移交、工程结算等)及工程质量保修阶段的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等监理工作。
监理人还须按委托人的要求提前进场参与开工前期的准备和筹划工作,协助委托人制定各参建方职责及有关事务性工作等。
工程总投资:约5000万元。
六、资金来源:市城建投资资金七、报名及递交资格审查申请文件时间:报名开始日期(含本日): 2010 年 3 月日报名截止日期(含本日): 2010 年 3 月日报名时间:上午: 9:30 ———— 11:30 ,下午: 14:00 ———— 16:00 。
如报名参加投标的申请人数量过少不足以形成充分竞争时,招标人在报名截止后确认正式投标人之前,可以发出补充公告,适当延长报名时间.八、报名及递交资格审查申请文件地点: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天润路333号)九、资格预审合格条件:1、投标人参加投标的意思表达清楚,投标人代表被授权有效。
文章编号:1003-4722(2010)02-0080-04广州猎德大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的确定及实施柯红军(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摘 要:广州猎德大桥是一座边跨散索套底部无支承的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若按由主塔向锚跨的常规顺序张拉边跨吊索,则边跨散索套将产生较大的竖向位移,引起主缆索股在锚管口的弯折。
针对此问题,根据该桥体系转换应遵循的原则,给出体系转换的方案,即主跨吊索按常规顺序张拉的同时,交替张拉边跨吊索。
边跨吊索张拉顺序为:先张拉散索套附近第1根满足构造条件的吊索,然后由该吊索向散索套逐步张拉,再由该吊索向主塔逐步张拉。
最后给出该类桥体系转换的实施要点。
猎德大桥体系转换实施效果良好,高效高精度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悬索桥;主缆;加劲梁;架设;体系转换;施工方案中图分类号:U448.25;U445.469文献标志码:ADetermin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Methodfor System Transformation of Liede Bridge in GuangzhouKE Hong-j un(Scho 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 rchitectur e,Cha ng sha Univ ersity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 y,Chang sha410114,China)A bstract:The Liede Bridg e in Guangzhou is a spatial main cable self-ancho red suspensionbridge having a splay casting w itho ut bo ttom suppo rt arrang ed at the side span.If the side span suspenders of the bridg e are tensio ned according to the no rmal procedure from the towe r to the ancho r spans,the considerable ve rtical displacement w ill occur at the splay casting and will cause the m ain cable strands to bend a t the anchor tubes.In view of the pro blem and in acco 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that should be follow ed in the system transfo rmatio n of the bridge,a suitable scheme fo r the sy stem transform ation is provided,that is,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 span sus-penders a re tensioned acco rding to the no rm al procedure,the side span suspenders a re to be ten-sioned alternatively.The pro cedure fo r tensio ning the side span suspender s is that the1st sus-pender that can satisfy the structural conditions nearby the splay casting is to be firstly tensioned and then the rem aining suspende rs tow ards the splay casting and tow er are to be respectively and gradually tensio ned,and m oreover the key points of the construction implantation of the sy stem transfo rm ation are g iven.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 n proves to be so und and the anticipated goal has been achieved in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recisio n.Key words:suspension bridge;main cable;stiffening g irder;e rection;system transfo rma-tion;construction scheme收稿日期:2009-09-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024);交通部应用基础项目(2008-329-825-040)作者简介:柯红军(1975-),男,讲师,2001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交通土建专业,工学学士,2004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工学硕士(k hj77@)。
1 工程概况广州猎德大桥[1]为主跨219m ,边跨167m 的空间主缆独塔双跨自锚式悬索桥,桥塔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似2个贝壳状弧形壳体相扣,见图1。
主、边跨采用钢箱梁,锚跨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梁,钢箱梁和钢筋混凝土箱梁之间通过钢-混凝土结合段实现过渡。
全桥设2根主缆,成桥时主缆为非对称空间布置,塔顶处两缆横向相距4m ;主缆两端经散索套(鞍)(主跨采用散索鞍,支撑于钢筋混凝土梁上,边跨采用散索套,成桥时其下无支撑,处于悬空状态)直接锚于加高混凝土箱梁中,锚固点中心横向相距27.1m 。
全桥共设28对骑挂式钢丝绳吊索,每个吊点处2根吊索绕过索夹通过置于钢锚箱中长1.2m 的钢导管锚固于钢箱梁斜腹板外侧。
大桥成桥3年时恒载状态下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目标为:主跨主缆跨度213.8m ,垂跨比1∶12.5,垂度16.74m ;主缆理论顶点标高110.095m ;主、边跨侧主缆散索(鞍)套理论转点标高均为20.637m ,主梁各吊点处标高与其无应力安装标高相同。
图1 猎德大桥桥型布置2 体系转换方案确定的原则与其他大部分自锚式悬索桥一样,猎德大桥采用比较成熟且费用相对较低的“先加劲梁后主缆[2]”的施工方法,而非“先主缆后加劲梁[3]”(需设临时地锚)。
由于加劲梁先于主缆架设,因此在主缆架设后需进行体系转换,将由临时墩支承的加劲梁通过吊索转移到由主缆支承。
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案的确定首先要遵循平面主缆自锚式悬索桥(如平胜大桥)体系转换方案确定应遵循的目标、构造、安全、经济原则,详见文献[4]。
考虑到猎德大桥为双跨结构、成桥主缆为空间线形的特点,且边跨散索套下无支撑而处于自由状态,其构造原则具体为:(1)吊索上、下吊点连线与钢套管在径向不能接触,即在顺桥向及横桥向均不能与钢套管接触。
因为,由空缆到成桥过程中,主缆在横桥向倾斜的吊索横向分力作用下将发生横向位移,吊索在横桥向一直处于倾斜状态,且体系转换初始时刻倾斜状态更严重,而吊索锚箱导管内径一定,若倾斜太严重则会强力挤压、弯折,划伤吊索或损坏套管。
猎德大桥的1号、2号、11~14号、27号、28号吊索(以下称为一类吊索)外径为64mm ,其余吊索(以下称为二类吊索)外径为48mm ,吊索锚箱内钢套管内径均为200mm ,高度为1.2m ,吊索锚固构造见图2。
所以,在吊索张拉过程中,一类吊索上、下端连线与钢套管轴线每1.2m 高度(即穿过加劲梁的吊索套管的上管口处,以下简称管口处)的径向偏差不能超过68.0mm ,二类吊索不得超过76mm 。
图2 吊索锚固构造(2)散索套沿垂直于滑动面的方向位移不能过大,否则主缆索股将在锚固导管前锚面处弯折(成桥时散索套、主缆中心线与加劲梁的相对位置见图3)。
锚固导管内径为200mm,主缆索股外径为60.4mm,理论顶点到前锚面的距离与前锚面到后锚面的距离分别为5.2m和5.3m,因此散索套沿垂直于滑动面方向的位移不得超过138.3m m 。
图3 成桥时散索套、主缆中心线与加劲梁的相对位置3 体系转换的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法有“吊索张拉法”和“落梁法”2种。
“落梁法”需要较多的千斤顶,施工质量难于控制,且由于从空缆到成桥过程中主缆位移一般较大,加上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的体系转换方案需满足许多构造要求,因此“落梁法”不适用于猎德大桥。
而合理的“吊索张拉法”方案能适应平面或空间主缆形式,适用于钢加劲梁或混凝土加劲梁或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能满足各项安全、构造及经济要求。
因此,猎德大桥选用“吊索张拉法”进行体系转换。
针对猎德大桥的特点,对体系转换的“吊索张拉法”提出4种方案。
3.1 施工图方案(方案1)施工图给出的猎德大桥体系转换方案,其总体思路是在保证塔顶纵向位移及塔身应力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主、边跨吊索均按从桥塔侧向锚跨侧的方向逐步张拉,即主跨由13号吊索向28号吊索张拉,边跨由12号吊索向1号吊索张拉。
经验算若按该方案进行体系转换,边跨侧散索套沿垂直于滑动面向上的位移达810mm,这将引起主缆索股在前锚面导管口发生严重弯折,因此,该方案被否定。
3.2 临时固定边跨散索套的方案(方案2)解决方案1问题的措施之一是将散索套与其下的混凝土加劲梁临时固定,以约束散索套沿垂直于滑动面向上的位移。
经计算,若将散索套临时固定在混凝土加劲梁上,仍按方案1进行体系转换,则需对每个散索套提供2200kN的沿垂直于滑动面向下的反力。
但施工进展(锚跨混凝土梁已施工完)已不允许在相应位置埋设相应的锚固筋和锚固钢板以提供反力,因此,方案2不可行。
3.3 增加临时索的方案(方案3)解决主缆索股在前锚面导管口弯折的另一措施是在1号吊索处增加1对临时吊索,吊索仍从桥塔侧向锚跨侧逐根张拉。
该方案在体系转换过程中,临时吊索索力控制在2400kN以内,满足2.5倍的安全系数。
增设临时吊索后,北岸散索点在吊索张拉过程中的竖向位移最大值为200m m,主缆索股在前锚面导管口仍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弯折;且某些阶段,吊索将在锚箱导管口出现一定程度的弯折,需要在边跨侧主缆锚固导管桥塔侧出口及某些吊索锚固导管上口设置优质氯丁橡胶垫层,对主缆索股和吊索进行保护。
可见,方案3也非较优方案。
3.4 推荐方案(方案4)经分析,若先将散索套附近的某根或某几根永久吊索张拉到一定吨位或张拉到成桥时的无应力索长,即可能控制散索套沿垂直于滑动面向上的位移,得到满足要求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