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6套中考试卷〗湖南省中考化学课时训练5溶液的浓度溶液的配制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49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液的浓度一、选择题1.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2.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物质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C.分别将a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晶体析出D.a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将甲溶液从t2℃时降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
由t1℃到t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C.t2℃时,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乙比甲大C.t2℃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3℃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溶质多的是甲7.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课时训练(四)[第4课时溶液的浓度溶液的配制]|夯实基础|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2018·襄阳] 10%的CaCl2溶液常用作路面的保湿剂。
(1)CaCl2中Ca、Cl元素的质量比为。
(2)要配制200 kg 10%的CaCl2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kg。
2.[2018·益阳]下表是 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40 ℃时,将 40.6 g NaCl 加入到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20 ℃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3.[2017·临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18%~25%的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
(1)硫酸锌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2018·陕西]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配制20 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图Z4-15.[2017·邵阳]某同学配制50 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Z4-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Z4-2(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需称取氯化钠g。
(3)量水时选用量筒的量程应该为(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保持水平。
A.10 mLB.25 mLC.50 mLD.100 mL(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6.[2018·西宁]为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将100 g该废水与50 g硫酸铜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 g沉淀。
2019-2020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实验5 一定浓度溶液的配置仁爱湘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二篇第1题【单选题】氯化铵和硫酸钠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是( )A、20 ℃~40 ℃,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钠B、两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45 ℃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将50 ℃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至20 ℃,始终没有晶体析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B、用等质量的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b溶液>a溶液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M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D、将t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100g水中加入40g甲,形成饱和溶液B、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甲、丙的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是50%D、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把盛有5g 16%的NaOH溶液的短试管放入盛有10g 16%的CuSO4溶液的锥形瓶里,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直到使两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不可能的是( )A、产生蓝色沉淀0.98gB、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C、所得溶液的Na2SO4质量分数大于9.5%D、所得的Na2SO4溶液质量与原CuSO4溶液质量相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根据如图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B、30℃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80℃时7gNaCl和20g水能形成饱和溶液D、控制温度,图中氯酸钠和氯化钾能发生化学反应【答案】:【解析】:第6题【多选题】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C、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D、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① a点表示的意义是20℃时,在______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1.6克。
初三化学溶液的配制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在实验室中配制溶液时,下面哪种情况会导致浓度不准确?A. 溶质称量不准确B. 溶剂使用过量C. 溶质溶解不完全D. 温度控制不准确2. 以下哪种情况下,溶液的浓度会增大?A. 增加溶质的质量,保持溶剂质量不变B. 减少溶质的质量,增加溶剂的质量C. 增加溶质的质量,增加溶剂的质量D. 减少溶质的质量,保持溶剂质量不变3. 发生1 mol HCl与1 mol NaOH完全反应生成1 mol NaCl的溶液的浓度为:A. 1 mol/LB. 2 mol/LC. 0.5 mol/LD. 0.25 mol/L4. 将5 g NaCl溶解在100 mL水中,浓度为:A. 5 mol/LB. 10 mol/LC. 5 g/LD. 10 g/L5. 化学课上老师给每位学生配制了200 mL的1 mol/L HCl溶液,那么老师用了多少摩尔的HCl?A. 0.2 molB. 0.4 molC. 2 molD. 4 mol二、解答题1. 请简要说明以下概念:a) 溶液的浓度b) 摩尔浓度c) 质量浓度d) 体积浓度2. 请根据以下问题计算溶液的浓度:a) 将20 g NaOH溶解在200 mL水中,计算浓度。
b) 如果想要制备100 mL浓度为0.8 mol/L的HCl溶液,需要多少摩尔的HCl?c) 有一瓶500 mL浓度为0.4 mol/L NaOH溶液,如何将其稀释至0.1 mol/L?3. 根据配比及摩尔化学方程式,计算以下溶液的浓度:a) 将1 mol NaCl溶解在1 L水中b) 将1 mol Glucose溶解在0.5 L水中c) 将0.5 mol H2SO4溶解在500 mL水中4. 有一瓶200 mL浓度为2 mol/L的NaOH溶液,现在需要制备浓度为0.5 mol/L的NaOH溶液,请说明操作步骤。
5. 在实验室中配制溶液时,溶质和溶剂的质量计量方式不同,这两种计量方式分别是什么?三、综合题小明需要在实验室中制备200 mL 2 mol/L的CuSO4溶液,他手上只有浓度为4 mol/L的CuSO4溶液和水。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单元课堂达标练习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1.向t℃时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ng无水Na2CO3,会析出mgNa2CO3·10H2O,则(m-n)的值为()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B.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C.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D.其数值为0,即溶液质量不变【来源】广西贺州市莲塘镇第一初级中学2019年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0饱和溶液、溶解度3.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来源】2015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年中考信息卷化学试题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 ℃升温到t3 ℃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D.t3 ℃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冲刺试卷化学试题6.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表所示,该温度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209.2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D.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来源】宁夏银川九中英才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7.下列有关水、溶液、浊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任何物质溶于水都会放热C.过滤自然界水可得到纯净水D.洗涤剂清洗油污是洗涤剂溶解了油污【来源】广东省深圳市万安学校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B.t2℃时,A、B的溶液蒸发掉等质量的水,A析出的晶体多C.将C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源】河南省商丘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招生统一文化模拟考试化学试题10.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乙,图中 x 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 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
第九单元溶液命题点1 溶液的组成、吸放热现象、乳化作用1. (2017湘潭4题2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B. 葡萄糖C. 氢氧化钠D. 植物油2. (2015邵阳21题2分)“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性⑤稳定性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③④⑤3. (2013长沙8题3分)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 夏天喝的汽水不是溶液B. 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口味变淡C. 鱼塘中放置喷水泵的作用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 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4. (2014株洲6题2分)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B. 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C. 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D. 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5. (2014长沙10题3分)溶液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面粉与水混合一定能形成溶液B.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C. NH4NO3、 NaCl、 CaO三者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D.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6. (2017郴州17题2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B.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7. (2014张家界23题4分)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是无色透明的。
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__(填“会”或者“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其理由是溶液具有________。
8. (2017湘潭13题2分)往适量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浓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硝酸铵9. (2014娄底8题2分)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
武侯高级中学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掌握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4、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利用。
【自主学习】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和之比。
计算公式为(1)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3)溶液质量= ÷= 质量+ 质量2.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关键是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3.溶质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参与化学计算的是质量。
【课堂助学】题型一、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经典例题、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现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多少?实战演练1、20g 10%的盐水中放入2g水或2g食盐(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各为多少?【互助讨论,化解难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课堂助学】题型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实战演练2、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20℃时能否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水?题型三、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实战演练3、化学实验室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
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题型四、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考对接实战演练4、100g %硫酸跟多少克铁粉完全反应?同时生成多少克氢气?温馨提示:确定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时,可以利用: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但最常见也最简便的方法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
若反应后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不包括反应物中的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的杂质)减去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就是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题型五、溶质的质量分数结合溶解度曲线——中考对接实战演练5、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综合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带解析)2.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咸宁卷)化学(带解析)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将40 ℃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不变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化学(带解析)4.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g温度/℃NaCl KCl NH4Cl KNO32036.034.037.231.64036.640.045.863.96037.345.555.2110A.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 36.0B.4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C.4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D.60℃时降温到 20℃时,KNO3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化学(带解析)5.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年中考信息卷化学试题6.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和植物油都能溶于水形成溶液B.将2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质质量分数为10%C.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的溶质质量多D.溶解和乳化都能使物质混合得更为均匀【来源】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化学三模试题-2018.6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B.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20℃时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溶液(2019年)一、选择题1.(2018•长沙)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B.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C.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考点:常见的溶剂;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解答;B、根据物质溶解时伴随着放热、吸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解答;D、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所以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故错误;B、物质溶解时伴随着放热、吸热现象,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如NaOH、浓H2SO4),有的吸收热量(如NH4NO3),故正确;C、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D、由于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所以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组成相同.故正确;答案: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饱和溶液的特征、物质溶解时放热与吸热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018•郴州)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稀硫酸除铁锈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除去水垢解:A、用汽油清洗油污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溶解.故选项错误;B、用稀硫酸清除铁锈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利用稀硫酸能和铁锈反应.故选项错误;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D、盐酸除去水垢,是盐酸和水垢反应,故选项错误.答案:C3.(2018•衡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根据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计算.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错误;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正确;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故错误;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道饱和溶液的定义,物质溶于水的过程.4.(2018•怀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的概念、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转化进行分析解答;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解答:解:A、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不都是固态物质,故错;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大小,只能说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错;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对;D、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如硝酸铵,有些物质溶于水放热,如氢氧化钠、氧化钙等,故错.答案:C点评:明确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用改变温度进行转化时要看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而定.5.(2018•邵阳)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污垢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分析:洗洁精、洗衣粉等这样的能使乳浊液变成稳定的混合物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解答:解: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污垢,是利用了刷子能将污垢摩擦下来,不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D、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6.(2018•邵阳)“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性⑤稳定性.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恒大冰泉”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无色不是判断是否属于溶液的依据,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018•邵阳)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①②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③①④②⑤D.①④③②⑤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⑤.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2018•永州)下列物质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硝酸钾C.蔗糖D.植物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1.(2018•长沙)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D点表示的意义是t1时物质A和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C (选填“A”“B”或“C”).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1时物质A和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据此解答.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在D点时AC的溶解度相交于一点,表示在t1时物质A和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1时物质A和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2)据图可以看出,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填:A>B>C.(3)据图可以看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填: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018•郴州)右图是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使a、c 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
课时训练5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配制夯实基础1.[·杭州]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10 ℃时,27.7 g硫酸镁和72.3 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C.50 ℃时,100 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D.70 ℃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2.把200 g蔗糖溶液完全蒸干后,得到固体50 g,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溶剂的质量是__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3.[·邵阳]某同学配制50 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K5-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K5-1(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C.50 mL D.100 mL(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4.[·临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18%~25%的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
(1)硫酸锌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5.[·重庆B]某同学用自制电解器电解水,为了加快电解速率,可向水中加少许硫酸钠增强其导电性,当他用93.6 g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上产生3.2 g氧气。
请计算:(1)负极上产生氢气的质量。
(2)通电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3)该同学认为电解速率较慢,又继续向通电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钠,若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要加入硫酸钠固体的质量是多少?能力提升1.[·沈阳]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 g二氧化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2.[·苏州]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氯化钠固体________g。
(2)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的方法将15%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图K5-2所示,与丙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烧杯中的溶液。
图K5-23.[·河北]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K5-3所示。
请计算:图K5-3(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广安]向160 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40 g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9 g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2)将反应结束后的混合物过滤,滤液中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求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图K5-4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C [解析]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10 ℃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27.7 g,72.3 g水不能全部溶解27.7 g的硫酸镁,10 ℃时硫酸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7.7 g100 g+27.7 g×100%≈21.69%;温度从70 ℃升高到90 ℃时,硫酸镁的溶解度变小,故70 ℃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 ℃,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50 g 150 g 25%3.(1)②①⑤③④ ① (2)广口瓶 3 (3)C 凹液面最低处 (4)AD 4.(1)1∶2(2)解: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
100 g ×98%=(100 g +x )×20% x =390 g答:需要水的质量为390 g 。
5.解:(1)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反应的水的质量为y 。
2H 2O=====通电2H 2↑+O 2↑ 36 4 32 y x 3.2 g 432=x 3.2 gx =0.4 g 3632=y 3.2 gy =3.6 g (2)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为93.6 g×5%=4.68 g , 电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3.6 g -3.6 g =90 g , 电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68 g90 g×100%=5.2%。
(3)设需要加入硫酸钠的质量为z 。
z +4.68 g =(z +90 g)×10% z =4.8 g答:(1)负极上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4 g ;(2)通电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2%;(3)需要加入硫酸钠固体的质量是4.8 g 。
能力提升1.A [解析] 95 mL 的水质量为95 g ,5.0 g 氯化钾溶解在95 mL 水中,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 g5 g +95 g ×100%=5%。
2.(1)4.5 (2)D (3)胶头滴管 (4)丁 3.(1)10(2)解:设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100 80 10 g x100 80=10 gxx=8 g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g185.6 g-105.6 g×100%=10%。
答: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4.(1)195.1 (2)Na2SO4(3)解: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
CuSO4+2NaOH===Cu(OH)2↓+Na2SO4160 98x 4.9 g160 98=x4.9 gx=8 g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g160 g×100%=5%。
答: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有()①1体枳氧气与2体积氢气充分混合后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体枳之和,符合质最守恒定律②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③用汽油除油污和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油污原理相同④硫酸铜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得到白色沉淀A与溶液B,过滤后,溶液B再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蓝色沉淀C和溶液D。
溶液D中溶质组成可能有三种组合。
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是()A.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将等质量的铁丝和锌粒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B.制取Fe(OH)3:将Ba(OH)2溶液和Fe2(SO4)3溶液混合后过滤C.除去H2中的HCl气体和H2O: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D.分离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加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3.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B.C.D.4.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X的质量为6g B.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5.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冰、干冰、海水B.氮气、氧气、空气C.水银、水、医用消毒酒精D.石墨、熟石灰、盐酸6.下列是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水鉴别NaOH、、NaCl固体B.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C.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D.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8.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气分子的是A.2O2B.O2C.2O D.2O2-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的值是15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10.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C.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D.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11.“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12.对于“干冰升华”的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体积增大C.分子间间隔变大 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1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浓盐酸易挥发 C.氢气可燃烧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14.下列各组名称中,表示同一种物质的组是A.水、冰、干冰 B.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烧碱、火碱、纯碱 D.大理石、石灰石、生石灰15.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生石灰、冰、干冰B.碱:熟石灰、纯碱、烧碱C.金属单质:金刚石、水银、铜粉D.混合物:食盐、大理石、冰水混合物二、填空题16.在C、H、O、S、Na、Ca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1)金属氧化物_____;(2)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_____;(3)硫酸根离子_____;(4)土壤酸化后需要加入的物质_____。
1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2)若将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不改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