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写人:我的“相对论”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周记我最喜欢的科学家周记:我最喜欢的科学家今天是星期一,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在这样的好天气里,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和探索。
今天我要写的是我最喜欢的科学家,他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一个名字闪耀在科学史的星空之中。
他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智慧,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论是相对论的建立,还是量子力学的研究,爱因斯坦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创造力。
首先,我要谈谈相对论。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
在他的相对论中,他提出了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
相对性原理指出,物理定律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具有相同的形式,从而推翻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念。
而等效原理则蕴含了质量和能量的等效性,进一步揭示了质能转换的奥秘。
相对论的成功使得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入,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其次,我想探讨的是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贡献。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学分支,而爱因斯坦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爱因斯坦通过对光的研究,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即光是由一粒粒的光子组成的。
他的这一假设对于理解光的行为和相互作用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爱因斯坦还与玻尔等科学家展开了关于量子力学的辩论,他所提出的思想实验如“薛定谔的猫”等,引发了对量子纠缠和测量困惑的深思。
除了物理学界的贡献,爱因斯坦还是一位热衷于政治和社会公正的科学家。
他积极参与反战和和平运动,声援自由主义和人文价值观。
他的言论和行动影响了全世界的人们,激励了他们为和平和公正而奋斗。
回顾爱因斯坦的一生,他的世界观和科学观在当时都是非常先进和独特的。
他勇于批判和怀疑传统观念,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从不放弃,勇往直前。
他的智慧和洞察力源于对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和不懈追问。
他对科学的贡献不仅仅是提出了重要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他开阔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
我非常敬佩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的智慧和勇气为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我不断追求科学的真理。
我的“相对论”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我的“相对论”,感谢您的阅读!听说爱因斯坦写了篇文章叫《相对论》,得了诺贝尔奖,我没看过,都说很难懂。
不过今天我好象明白点了,还自创了一篇《相对论》——第一章:游戏与拉琴下午,妈妈终于同意让我玩电脑游戏啦!虽然只给我40分钟的时间,但对我来说已经不错啦!马上到7K7K小游戏网上寻找适合的游戏,恩恩,Q版qq堂!上次玩了这个,还没玩够呢!快点开,进入“英雄传说”,选择蓝色的人物,开始!放一个炸弹——砰砰!呼呼!炸死了一个敌人红色人物,得分了!再炸一个!哈哈,timeover了,我赢了!再玩一把!这回选择别的地图——寻宝!连续寻了两次都没输,说明我的水平很高啊!再来、再来!这次要中级的!“林桐!玩了多长时间了!快下来,练琴!”不是说好40分钟的吗?老妈说话真不算数!再一看计算机右下角的时间,啊?我都玩了45分钟了!那分针怎么跑地那么快!郁闷地开始练琴,先练揉弦,老师上次说我这个练得不好!多练一会儿吧。
食指、小指、无名指,各20下。
转身看看闹表,怎么才过了2分钟?接着练练弓法,老师说这个很重要,一弦、二弦、三弦、四弦,各20弓。
再看看表,加起来才10分钟!不对吧?是不是表停了?看看客厅里的石英钟,唉,时间没错,分针怎么走的这么慢啊!结论:同样是40分钟,但对玩游戏来说,时间显得“相对”地短;对拉琴来说,时间显得“相对”地长。
第二章:薯条与苦瓜今天妈妈给我炸了薯条,我最爱吃的!沾点番茄酱,那个香啊~可是桌上还有我最不喜欢吃的——苦瓜。
妈妈说,夏天,吃点苦瓜解毒。
餐桌上,我不停地给妈妈讲趣事,想让妈妈忘掉让我吃苦瓜的事。
可妈妈还是没忘,“快把苦瓜给我吃了!薯条不准多吃!”这苦瓜这个苦啊,怪不得叫苦瓜呢!老妈让我把半盘苦瓜都吃了,这可要我的命!先苦后甜,我先吃苦瓜……(想象一下我当时的表情)20分钟过去了,盘里的苦瓜还剩那么多!嘴里的那股苦味已我不可忍受。
吃些薯条,解解苦味吧,嗞嗞~5分钟后,半盘薯条吃完了,我的眉头又舒展开了。
强弱相对辩证看待作文
《强弱相对论》
嘿,大家知道吗,这世界上的强和弱啊,还真不是那么绝对的事儿呢!就说我上次参加的一场拔河比赛吧。
那一天,阳光特别好,我们一群人热热闹闹地聚在操场上准备拔河。
我呢,平时也不算是个很强壮的人,看着对方那一群人高马大的家伙,心里直犯嘀咕,哎呀,这可咋整呀,感觉我们这边明显就是弱的一方嘛。
比赛开始前,我紧张得手心里都是汗,再看看我们这边的队友,有瘦高个的小李,还有力气不算大的小张,感觉没啥胜算啊。
可没想到,哨声一响,大家都牟足了劲拼命往后拉。
我紧紧抓着绳子,脚用力地蹬着地,感觉自己都快使出吃奶的力气了。
一开始,对方还真是占了上风,把我们这边拉得直往前挪,我都觉得自己快站不住脚了。
但是我们这边可没人放弃,大家咬着牙,憋着一口气,嘿哟嘿哟地继续拉。
我看到旁边的小李,脸都憋红了,小张也是满脸的倔强。
慢慢地,局势好像有了变化,我们竟然一点点把绳子往回拉了。
对方可能没想到我们这么顽强,开始有点慌了。
嘿,你猜怎么着,最后我们竟然赢啦!赢的那一刻,大家都欢呼起来,那种感觉简直太棒了。
从那之后,我就明白了,强和弱真不能光看表面,只要我们有斗志,有决心,弱也能变强。
所以啊,别小瞧任何看似弱小的存在,也别觉得强大的就一定不可战胜,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强弱可不是那么好说清楚的哟!哈哈!。
浅析相对论的建立相对论是20世纪物理学史上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它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部分,狭义相对论变革了从牛顿以来形成的时空概念,提示了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和相对性,建立了新的时空观。
广义相对论把相对原理推广到非惯性参照系和弯曲空间,从而建立了新的引力理论。
在相对论的建立过程中,爱因斯坦起了主要的作用。
相对论建立的历史背景在狭义相对论提出以前,人们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各自独立的绝对的存在,自伽利略时代以来这种绝对时空的观念就开始建立,牛顿创立的牛顿经典力学和经典运动学就是在绝对时空观的基础上创立。
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牛顿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经典电磁学等得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四维相对时空的概念,它认为时间和空间各自都不是绝对的,而绝对的是一个它们的整体——时空,在时空中运动的观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参照系,可以定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即对四维时空做“3+1分解”),而不同的观者所定义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是不同的。
具体的来说,在闵氏时空中,而如果一个惯性观者(G)相对于另一个惯性观者(G')在做匀速运动,则他们所定义的时间(t与t')和空间({x,y,z}与{x',y',z'})之间满足洛伦兹变换。
而在这一变换关系下就可以推导出“尺缩”、“钟慢”等效应,具体见狭义相对论条目。
因为爱因斯坦之前的科学家们并没有高速运动的观测和体验,所以绝对时空观在古代科技水平下无疑是真理,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更新了人们的世界观,为广义相对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等效原理“和相对论的两条原理 1.“等效原理”的建立对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通过伽利略、牛顿、Bessel等所进行的实验研究,尤其是著名的Etvs扭摆实验,使人们得出结论:惯性质量恒等于引力质量。
第一个叫做相对性原理。
它是说:如果坐标系K'相对于坐标系K作匀速运动而没有转动,则相对于这两个坐标系所做的任何物理实验,都不可能区分哪个是坐标系K,哪个是坐标系K′。
我的榜样爱因斯坦作文
作文一
大家好呀,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我的榜样,他就是超级厉害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爷爷可聪明啦!他的脑袋里好像装着无数个神奇的想法。
比如说,他提出了相对论,这可太了不起啦!虽然我还不太懂什么是相对论,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能让我们对世界有全新认识的伟大理论。
还有呢,他一直都很努力地学习和思考。
就算遇到了很多困难,他也从不放弃。
有一次,他为了解决一个难题,连续好多天坐在书桌前,不停地计算、思考,连吃饭都忘记了。
爱因斯坦爷爷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想要变得聪明和成功,就得像他一样,不怕困难,努力学习。
我也要加油,说不定以后我也能像他一样厉害呢!
作文二
小朋友们,我要跟你们讲讲我的榜样——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个特别了不起的人。
他的头发总是乱蓬蓬的,看起来有点可爱。
他很喜欢问问题,对什么都好奇。
有一回,他看到一只小鸟,就想知道小鸟为什么能飞,然后就不停地琢磨。
他上学的时候,数学和物理成绩特别好。
老师教的东西他一下子就学会了,还自己去研究更难的知识。
爱因斯坦爷爷的故事告诉我,要多思考,多学习,才能变得更聪明。
我也要像他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努力去探索!。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现作文
《相对论的魔法》
哎呀,说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可真是个大事儿!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宇宙的大门,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象一下,如果相对论不是爱因斯坦发现的,我们的宇宙会不会还是那个单调乏味的样子?哈哈,那得多无聊啊!
相对论告诉我们,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固定的,它们都是相对的。
就像你和你的朋友在操场上跑步,你们的速度和时间感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理论真是太神奇了,它让我们明白,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
有一次,我和我的朋友们玩了一个游戏,我们假装自己是宇航员,在太空中漂浮。
我们用相对论的原理,计算了一下自己的位置和速度,结果发现我们竟然在太空中飘来飘去,好像真的在太空里一样!这个实验真是太有趣了,它让我更加相信相对论的力量。
还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关于黑洞的节目。
科学家们通过相对论的原理,解释了为什么黑洞会吞噬一切物质。
原来,黑洞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吸尘器,它不停地旋转,把周围的物质吸进去。
这个解释真是太奇妙了,它让我对宇宙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对论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理论,它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可以运用相对论的原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当我们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想想爱因斯坦的理论,也许我们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对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让我们一起学习相对论,探索这个神奇的宇宙吧!。
高中生800字议论文范文:善恶相对论范文一:善恶相对论善恶相对论是一个关于道德观的理论,认为善恶是基于个体或社会的不同价值观和文化背景而相对而定的。
这种相对论在现代社会中引起了很多争议。
在我看来,善恶关于个体的行为而言,确实是相对的,但作为社会整体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共同准则。
首先,善恶相对论在个体层面上是合理的。
每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是由其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文化传统所塑造的。
由于人们的经历和环境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评判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一个采取强硬手段解决问题的人来说,他可能认为这是一种正当的行为,而另一个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不道德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个体而言,善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然而,尽管个体的善恶评判存在相对性,社会整体对于善恶的界定还是有一定的共同准则的。
基于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和公认的社会道德规范,我们可以认为某些行为是善良的,而其他行为则是恶劣的。
例如,对于大多数文化背景相似的社会来说,杀人、盗窃、强奸都是被普遍视为犯罪而受到谴责的,这显示出了比较普遍的道德准则。
此外,人权、平等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也是全球公认的道德原则。
这些共同准则是被大部分人接受和遵守的。
因此,从个体行为和社会整体来看,善恶的相对性是同时存在的。
个体的善恶评判受其背景和观点的影响,而社会对于善恶的界定则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我们不能仅凭个体的观点来否定社会共识的价值,也不能仅凭社会共识来完全否定个体的判断。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但也需要有一定的底线来约束个体行为,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之,善恶相对论在个体层面上是合理的,但在社会整体上仍存在一定的共同准则。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但也需要确立一些基本的道德原则来约束个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范文二:善恶相对论的思考善恶相对论是一个古老而深奥的议题,在众多哲学家和思想家们的争论之中,远未有定论。
在我的看法中,善恶确实是相对的,因为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存在着差异,但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相对论之我见看了相对论,似懂非懂,想真正将其弄懂并提出猜想必须有很深的相关知识积淀,我的造诣显然不怎么地。
这类东西不是想想就行的,即便是猜想,也得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可循,不过我仍想阐述一下我幼稚的观点。
爱因斯坦用两个坐标系论证了光速不变定理,过程严谨,推理中没有疏漏,但得出的结果我还是很难理解。
假设一个物体A以光速前进,难道一束光对它来说仍是以光速前进?速度是相对的,物体必然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B以光速运动。
我们再假设上述那束光从物体B上发出,就得到一个矛盾的推理结果。
光束与物体A相对于B来说皆以光速运行,以此来比较可得出光束与物体A相对静止(两者速度方向相同),但是爱因斯坦却证明出了光速不变定理,与光束和物体A相对静止矛盾。
(本来是自己的疑问,不过在之后的推论中解决了,我没考虑到光速的特殊性,具体在后边详述)除了光速不变定理外,我对“双子悖论”中爱因斯坦赞同的第一种假设也有异议。
在距离的相对性上,根据洛伦兹的理解,物体在运动方向上的密度会因长度缩短而增大,这样对于一个透明物体来说就会存在双折射现象,但实验否定了这一结论。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则认为这种那个长度缩短和时间变慢都是由于测量者处于不同的参照系引起的,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缩短和变慢。
在此我是认同爱因斯坦的说法的,即绝对时间和绝对长度不因速度而改变(这是不完全的表达,前提是空间未发生扭曲,我认为当物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扭曲空间,这点后面会谈到)。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双子悖论”,“双子悖论”最初是作为反对相对论的一个证据提出的。
一位太空旅行者,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系,由于高速飞行其时间流逝应当比地球上慢一些,他返回地球是应该比留在地球上的兄弟年轻。
但是如果以飞船为参照系,那么出于同样的理由,得到的结论却是他比兄弟年老。
爱因斯坦本人认为前一种推论是对的。
这主要是由于飞船返航时的加速度以及飞船和地球上的引力场差所导致的(这里也有一个关于参照系的选取问题,在关于飞船不适合作参照系的附注中会详细提到)。
我的世界线:相对论沈惠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安徽合肥230026 )我与相对论的不解之缘从我念初中时就已开始。
当时听弄堂里的小伙伴说些新名词“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Einstein相对论”,觉得好奇。
读高中一年级时,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附近的肇嘉浜路(岳阳路口)一个小书亭里买到了一本由Einstein和Infeld 所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中译本)。
这是我首次接触Einstein和相对论。
但坦白说,当时对相对论的认识是稀里糊涂的,与现在一些中学生或社会自学成才者差不多。
后来,上大学(清华大学当时也没教过张量和相对论),毕业,下乡劳动,就有许多年没碰相对论。
有一年,我为联系调动工作事,到安徽马鞍山市去找大学同学陈利颐。
在一次闲谈中,陈利颐说:“《物理学的进化》中有许多话说得很深刻。
”(陈利颐同学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工作)他这句话我留心了。
回上海后,我从书橱中从新找回了那本《物理学的进化》,并开始从新阅读。
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后,由于教学需要,我自学了张量;当时的主要参考书是N.Y.Coqin的《向量计算及张量计算初步》(商务印书馆,1954)[自学时是借图书馆里的,后来我弟弟沈惠申在上海南京路旧书店为我“淘”来一本],P.G.Bergmann的《相对论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当时能买到],V.A.Fock的《空间,时间和引力的理论》(科学出版社,1965)[自学时也是借图书馆里的,后来也由我弟弟在上海南京路旧书店为我“淘”来一本]以及其它几本书。
Bergmann的书前有Einstein写的序,更添权威性。
Fock的书中有当时苏联书所具有的通病,那就是自以为是;但张量部分写得不错。
我为了自学张量,笔记和计算就搞了两厚本。
只有学通了张量,才能体会广义相对论是怎么回事。
在学习的过程中,终于有一天,顿悟,明白了Einstein想对我们所说的是什么。
从此以后,Einstein和相对论成了我的信仰,并成了我自己的一部分。
高二作文写人:我的“相对论”
听说爱因斯坦写了篇文章叫《相对论》,得了诺贝尔奖,我没看过,都说很难懂。
不过今天我好象明白点了,还自创了一篇《相对论》——
第一章:游戏与拉琴
下午,妈妈终于同意让我玩电脑游戏啦!虽然只给我40分钟的时间,但对我来说已经不错啦!马上到7K7K小游戏网上寻找适合的游戏,恩恩,Q版qq堂!上次玩了这个,还没玩够呢!快点开,进入“英雄传说”,选择蓝色的人物,开始!放一个炸弹——砰砰!呼呼!炸死了一个敌人红色人物,得分了!再炸一个!哈哈,time over了,我赢了!再玩一把!这回选择别的地图——寻宝!连续寻了两次都没输,说明我的水平很高啊!再来、再来!这次要中级的!
“林桐!玩了多长时间了!快下来,练琴!”不是说好40分钟的吗?老妈说话真不算数!再一看计算机右下角的时间,啊?我都玩了45分钟了!那分针怎么跑地那么快!
郁闷地开始练琴,先练揉弦,老师上次说我这个练得不好!多练一会儿吧。
食指、小指、无名指,各20下。
转身看
看闹表,怎么才过了2分钟?接着练练弓法,老师说这个很重要,一弦、二弦、三弦、四弦,各20弓。
再看看表,加起来才10分钟!不对吧?是不是表停了?看看客厅里的石英钟,唉,时间没错,分针怎么走的这么慢啊!
结论:同样是40分钟,但对玩游戏来说,时间显得“相对”地短;对拉琴来说,时间显得“相对”地长。
第二章:薯条与苦瓜
今天妈妈给我炸了薯条,我最爱吃的!沾点番茄酱,那个香啊~可是桌上还有我最不喜欢吃的——苦瓜。
妈妈说,夏天,吃点苦瓜解毒。
餐桌上,我不停地给妈妈讲趣事,想让妈妈忘掉让我吃苦瓜的事。
可妈妈还是没忘,“快把苦瓜给我吃了!薯条不准多吃!”这苦瓜这个苦啊,怪不得叫苦瓜呢!老妈让我把半盘苦瓜都吃了,这可要我的命!先苦后甜,我先吃苦瓜……(想象一下我当时的表情)20分钟过去了,盘里的苦瓜还剩那么多!嘴里的那股苦味已我不可忍受。
吃些薯条,解解苦味吧,嗞嗞~5分钟后,半盘薯条吃完了,我的眉头又舒展开了。
可是面对还没有吃完的苦瓜,我的眉头又紧了起来……
结论:同样是半盘食品,好吃的薯条显得“相对”地少;难吃的苦瓜显得“相对”地多。
第三章:旺旺小小酥与盐
“妈妈!我要吃旺旺小小酥!”“去买吧,看在你写完
了作业的份上。
”妈妈刚说完,我就拿起桌上的钱,飞奔下楼。
快速的买了旺旺小小酥,两步一迈、三步一跨、欢快地、轻松地上了楼,回家就吃了起来,香!正吃得高兴,在厨房做饭的妈妈抱歉地看着我,“刚才我忘记告诉你了,家里没有盐了,还得你下楼跑一趟。
”我扫兴地、慢吞吞地下了楼,到小卖店买了盐,一步步往楼上挪。
怎么才4楼?腿都酸了!还有一半楼没上呢!
结论:同样的八层楼,对买旺旺小小酥来说,“相对”就不算高;但对买盐来说,“相对”地就很高。
还有,明天就要返校了,45天的假期就这样匆匆地结束了。
45天的假期怎么“相对”地就这么短,45天的上学怎么就“相对”地那么长呢?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