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带实验数据处理【内容充实】
- 格式:doc
- 大小:559.50 KB
- 文档页数:7
实验1 PTC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测量PTC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二.实验仪器1.YJ-CGQ-I典型传感特性综合实验仪、2. PTC热敏电阻、3.加热恒温箱、4.大七芯-大七芯连接线、5.数字万用表、三.实验原理热敏电阻是其电阻值随温度显著变化的化的典型特性可分为二类,即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其电阻值会产生急剧变化,适用于某些狭窄温度范围内一些特殊应用,而NTC热敏电阻可用于较宽温度范围的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PTC热敏电阻工作原理PTC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一种具温度敏感性的半导体电阻,一旦超过一定的温度(居里温度)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几乎是呈阶跃式的增高.PTC热敏电阻本体温度的变化可以由流过PTC热敏电阻的电流来获得,也可以由外界输入热量或者这二者的叠加来获得.陶瓷材料通常用作高电阻的优良绝缘体,而陶瓷PTC热敏电阻是以钛酸钡为基, 掺杂其它的多晶陶瓷材料制造的,具有较低的电阻及半导特性.通过有目的的掺杂一种化学价较高的材料作为晶体的点阵元来达到的:在晶格中钡离子或钛酸盐离子的一部分被较高价的离子所替代,因而得到了一定数量产生导电性的自由电子.对于PTC热敏电阻效应,也就是电阻值阶跃增高的原因,在于材料组织是由许多小的微晶构成的 , 在晶粒的界面上,即所谓的晶粒边界(晶界)上形成势垒,阻碍电子越界进入到相邻区域中去, 因此而产生高的电阻.这种效应在温度低时被抵消:在晶界上高的介电常数和自发的极化强度在低温时阻碍了势垒的形成并使电子可以自由地流动.而这种效应在高温时,介电常数和极化强度大幅度地降低, 导致势垒及电阻大幅度地增高,呈现出强烈的PTC效应.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将加热恒温箱的电缆线与YJ-CGQ-I典型传感特性综合实验仪中的加热电缆座相连,打开电源开关,顺时针调节“设定温度粗选”和“设定温度细选”钮,打开加热开关, 加热指示灯发亮(加热状态),同时观察恒温加热盘温度(控温表)的变化,当恒温加热盘温度即将达到所需温度(如50.0℃)时逆时针调节“设定温度粗选”和“设定温度细选”钮使指示灯闪烁或者变暗(恒温状态),仔细调节“设定温度细选”使C盘温度恒定在所需温度(如50.0℃).将热敏电阻插入恒温腔中,信号接入数字多用表,测出此温度时的电阻值.2、重复以上步骤,设定温度为55℃、60℃、65℃、70℃、75℃、80℃、85℃、90℃、95℃、100℃,测出热敏电阻在上述温度点时的电阻值.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绘出R-t曲线.。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测量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二、实验仪器:YJ-RZ-4A 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实验仪、NTC 热敏电阻传感器、Pt100传感器、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热敏电阻是其电阻值随温度显著变化的一种热敏元件。
热敏电阻按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典型特性可分为三类,即负温度系数(NTC )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PTC )热敏电阻和临界温度电阻器(CTR )。
PTC 和CTR 型热敏电阻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其电阻值会产生急剧变化。
适用于某些狭窄温度范围内的一些特殊应用,而NTC 热敏电阻可用于较宽温度范围的测量。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图1NTC 半导体热敏电阻是由一些金属氧化物,如钴、锰、镍、铜等过渡金属的氧化物,采用不同比例的配方,经高温烧结而成,然后采用不同的封装形式制成珠状、片状、杠状、垫圈状等各种形状。
与金属导热电阻比较,NTC 半导体热敏电阻具有以下特点:1.有很大的负电阻温度系数,因此其温度测量的灵敏度也比较高; 2.体积小,目前最小的珠状热敏电阻的尺寸可达mm 2.0φ,故热容量很小可作为点温或表面温度以及快速变化温度的测量;3.具有很大的电阻值(Ω-521010),因此可以忽略线路导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等的影响,特别适用于远距离的温度测量和控制;4.制造工艺比较简单,价格便宜。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缺点是温度测量范围较窄。
NTC 半导体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其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经验公式表示)/exp(T B A R T = (1)式中,T R 为在温度为T 时的电阻值,T 为绝对温度(以K 为单位),A 和B 分别为具有电阻量纲和温度量纲,并且与热敏电阻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的常数。
由式(1)可得到当温度为0T 时的电阻值R ,即)/exp(00T B A R = (2)比较式(1)和式(2),可得)]11(exp[00T T B A R R T -= (3) 由式(3)可以看出,只要知道常数B 和在温度为T 时的电阻值R ,就可以利用式(3)计算在任意温度T 时的T R 值。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试验实验数据处理一、实验目的了解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及测温原理,学习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习坐标变换、曲线改直的技巧。
二、实验所用仪器及使用方法直流单臂电桥、检流计、待测热敏电阻和温度计、调压器。
三、实验原理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A,B是与半导体材料有关的常数,T为绝对温度,根据定义,电阻温度系数为:R是在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
惠斯通电桥的工作原理t如图所示:四个电阻R0,R1,R2,Rx组成一个四边形,即电桥的四个臂,其中Rx就是待测电阻。
在四边形的一对对角A和C之间连接电源,而在另一对对角B和D之间接入检流计G。
当B和D两点电位相等时,G中无电流通过,电桥便达到了平衡。
平衡时必有Rx = (R1/R2)·R0,(R1/R2)和R0都已知,Rx即可求出。
电桥灵敏度的定义为:式中ΔRx指的是在电桥平衡后Rx的微小改变量,Δn越大,说明电桥灵敏度越高。
实验仪器四、实验所测数据•不同T所对应的Rt 值R均值,1 / T,及ln R t的值t五、实验结果:1.热敏电阻的R t-t特性曲线数据点连线作图在图上找到T=50所对应的点做切线,可以求得切线的斜率: K=(500-0)/(0-85)=5.88由此计算出:α=-0.031二次拟合的曲线:在图上找到T=50所对应的点做切线,可以求得切线的斜率:K=(495-0)/(0-84)=5.89由由此计算出:α=--0.0312.ln R t -- (1 / T)曲线仿真实验画出图线如下图所示但计算机仿真实验画出的曲线图中A的值计算有误,正确的A=0.0153.将图修正后如下:A=0.0153,B=3047.5383由此写出R0.0153t=六、思考题1.如何提高电桥的灵敏度?2.答:电桥的灵敏度和电源电压,检流计的灵敏度成正比,因此提高电源电压,检流计的灵敏度能提高电桥灵敏度。
另外,检流计电阻,桥臂总阻值,桥臂电阻比也关系到电桥的灵敏度,因此合适的桥臂总阻值,桥臂电阻比也能提高电桥灵敏度。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研究实验报告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研究实验报告引言:热敏电阻是一种能够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电阻值的电子元件。
它在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探索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变化规律,为其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的热敏电阻为NTC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实验所用的测试仪器有温度计、电压源、电流表和万用表。
实验步骤:1. 将热敏电阻与电路连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2. 将电压源接入电路,调节电压为常数值。
3. 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记录下每个温度点对应的电阻值。
4. 重复步骤3,直到覆盖整个温度范围。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我们得到了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变化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当温度较低时,电阻值变化较小;而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电阻值的变化速度加快。
讨论:1. 温度对热敏电阻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温度对热敏电阻的电阻值有着显著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热敏电阻内部的电导率增加,电子的运动能力增强,从而导致电阻值的降低。
2. 热敏电阻的应用: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使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检测环境温度,并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
此外,热敏电阻还可以用于温度计、温度补偿电路等方面。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这一特性使得热敏电阻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优化其性能,并将其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中,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实验报告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实验报告引言:热敏电阻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其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了解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对于电子设备的温度测量和控制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曲线,探究其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热敏电阻、直流电源、数字万用表、温度计、恒温水槽、温度控制器、导线等。
方法:1. 将热敏电阻与直流电源、数字万用表连接,组成电路。
2. 将温度计放置在恒温水槽中,并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水槽的温度。
3. 将热敏电阻放置在水槽中,使其与水温保持一致。
4. 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器,使水槽的温度从低到高逐渐升高。
5.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和相应的温度。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和相应的温度,并绘制了电阻-温度曲线图。
实验结果显示,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呈现出明显的负温度系数特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呈现出非线性的趋势。
讨论与分析: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是由其材料的特性决定的。
一般来说,热敏电阻的材料是半导体材料,其电阻值与材料的导电性质和能带结构有关。
在低温下,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浓度较低,电阻值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载流子浓度增加,电阻值减小。
这种负温度系数特性使得热敏电阻在温度测量和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的变化速率、湿度等因素都会对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对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进行修正和校准。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并得到了电阻-温度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呈现出负温度系数特性。
这一特性使得热敏电阻在温度测量和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修正和校准。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 (略写)实验15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实验目的和要求】1. 研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2. 用作图法和回归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1. 金属导体电阻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电阻值t R 与温度t 间的关系常用以下经验公式表示:)1(320 ++++=ct bt t R R t α (1)式中t R 是温度为t 时的电阻,0R 为00=t C 时的电阻,c b ,,α为常系数。
在很多情况下,可只取前三项:)1(20bt t R R t ++=α (2)因为常数b 比α小很多,在不太大的温度范围内,b 可以略去,于是上式可近似写成:)1(0t R R t α+=(3)式中α称为该金属电阻的温度系数。
2. 半导体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是一种敏感元件。
其特点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它的电阻率T ρ随温度T 的变化而显著地变化,因而能直接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量的变化。
一般半导体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电阻率下降,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率T ρ随热力学温度T 的关系为TB T e A /0=ρ (4)式中0A 与B 为常数,由材料的物理性质决定。
也有些半导体热敏电阻,例如钛酸钡掺入微量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制造工艺烧结而成的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到某特定范围(居里点)时,电阻率会急剧上升,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其电阻率的温度特性为: TB T e A ⋅'=ρρ (5)式中A '、ρB 为常数,由材料物理性质决定。
对(5)式两边取对数,得A T BR T ln 1ln += (6)可见T R ln 与T 1成线性关系,若从实验中测得若干个T R 和对应的T 值,通过作图法可求出A (由截距A ln 求出)和B (即斜率)。
3. 实验原理图图1 实验原理图4. 单臂电桥的基本原理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时,电桥应调节到平衡状态,此时0=g I 。
班 级__光电3班___________ 组 别____第二组_________ 姓 名__邓菊霞___________ 学 号_1110600095_____日 期___2012.11.20____ 指导教师_刘丽峰___【实验题目】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实验【实验目的】1、研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2、掌握非平衡电桥的工作原理;3、了解半导体温度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实验仪器】直流稳压电源、滑线变阻器、热敏电阻、温度计、电阻箱、微安表、检流计、保温杯、冰块等。
)]T T (B exp[R R n T T 00-= (1) 式中T R 、0T R 代表温度为T 、0T 时热敏电阻的阻值,n B 为热敏电阻的材料系数(n 代表负电阻温度系数)。
上式是一个经验公式,当测温范围不太大时(<450℃),该式成立。
其关系曲线如左图所示。
为便于使用,常取环境温度为25℃作为参考温度(即0T =298K ),则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可写成:)]T T (B exp[R R n T 02511-= (2) 0T R (常为25R )是热敏电阻的标称电阻,其大小由热敏电阻材料和几何尺寸决定,对于一个确定的热敏电阻,25R 和n B 为常数,可用实验方法求得。
将(2)式两边取对数,得:)29811(ln ln 25-=-T B R R n T (3)令,298ln ,ln ,125n T B R A R y T x -===则上式可写成:x B A y n += (4)式中x 、y 可通过测量值T 、T R 求出,利用几组测量值,由图解法或最小乘法可求出参数A 、n B ,从而确定热敏电阻的标称值25R 和材料常数n B 。
由前面的实验可知,可由箱式惠斯通电桥测得某一温度下的T R 值,当桥路平衡时,热敏电阻的阻值T R =021R R R ,其中21R R 为比例臂值,0R 为调节臂阻值。
如图2所示。
温度t 可由温度计测出,注意:T 为热力学温标,而温度计测得的为摄氏温标。
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研究及其应用一、 实验目的1.了解热敏电阻和Cu50的基本结构及其应用。
2.研究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并测定电阻温度系数和热敏电阻材料常数。
3.比较Cu50的温度特性。
4.熟悉惠斯顿单臂电桥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 实验原理物质的电阻值随温度而变化的现象称为热电阻效应。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而进行温度变化的测量,这就是热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典型的热电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和热敏电阻。
其中,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它的电阻温度系数比金属的大几百倍,有着极其灵敏的电阻温度效应,同时它还具有体积小、反应快等优点。
热敏电阻是性能良好的温度传感元件,可以制成半导体温度计、湿度机、气压计、微波功率计等测量仪表,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
热敏电阻按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典型特性可分为三类,即负温度系数(NTC )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PTC )热敏电阻和临界温度电阻器(CTR )。
其中,NTC 型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且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范围较大。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图1NTC 型热敏电阻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式为:T B T Ce R = (1)其中,T 为热力学温度,B 和C 都是与材料物理性质有关的常数,B 称作热敏电阻材料常数,一般为1500-6000K 。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T α定义为温度变化1℃时阻值的变化量与该温度下的阻值之比:dTdR R TT T 1=α (2)将式(1)代入上式中得: 2TBT -=α (3) 单位是K -1,一般为-2%~-6%K -1。
由式(3)可以看出,T α是随温度降低而迅速增大。
T α决定热敏电阻在全部工作范围内的温度灵敏度。
热敏电阻的测温灵敏度比金属热电阻的高很多。
Cu50是一种用铜丝做成的热电阻,它的电阻的阻值是随着温度线性变化的,在0℃时它的阻值为50Ω。
其电阻值计算公式为:Cu50的电阻值=实际温度值×k+50 其中k 为变化率,单位:Ω/℃。
实验题目: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实验目的:了解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和测温原理,掌握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坐标、曲线改直的技巧和用异号法消除零点误差等方法。
实验原理:1、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某些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如:Fe 3O 4、MgCr 2O 4等)的电阻与 温度关系满足式(1):TBT e R R ∞= (1) 金属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满足(2):)](1[1212t t a R R t t -+= (2)根据定义,电阻的温度系数可由式(3)来决定:dtdR R a tt 1=(3)两种情况的电阻温度曲线如又图(1)图(2)所示。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与金属的电阻-温度特性比较,有 三个特点:(1)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是非线性的(呈指数下降),而金属的电阻-温度特性是线性的。
(2) 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温度系数是负的(2TB a ∝)。
金属的温度系数是正的(dt dR a /∝)。
(3) 半导体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比金属电阻灵敏得多。
这些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当温度升高时,原子运动加剧,对金属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有阻碍作用,故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线性缓慢增加;而在半导体中是靠空穴导电,当温度升高时,电子运动更频繁,产生更多的空穴,从而促进导电。
2、惠斯通电桥的工作原理原理图如右图所示:若G 中检流为0,则B 和D 等势,故此时021R R R R x =,在检流计的灵敏度范围内得到R x 的值。
当B 和D 两点电位相等时,G 中无电流通过,电桥便达到了平衡。
平衡时必有021R R R R x =,R 1/R 2和R 0都已知,R x 即可求出。
R 1/R 2称电桥的比例臂。
021R R R R x =是在电桥平衡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
电桥是否平衡是由检流计有无偏转来判断的,而检流计的灵敏度总是有限的。
引入电桥灵敏度S ,定义为:xx R R nS /∆∆=(4)式中ΔR x 指的是在电桥平衡后R x 的微小改变量(实际上待测电阻R x 若不能改变,可通过改变标准电阻R 0来测电桥灵敏度),Δn 越大,说明电桥灵敏度越高,带来的测量误差就越小。
测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敏电阻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掌握测量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实验方法。
3、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热敏电阻是一种对温度敏感的电阻元件,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显著改变。
通常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本实验中使用的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根据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可近似表示为:\R_T = R_0 \cdot e^{B\left(\frac{1}{T} \frac{1}{T_0}\right)}\其中,\(R_T\)为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R_0\)为温度为\(T_0\)时的电阻值,\(B\)为材料常数。
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电阻值,绘制出电阻温度曲线,从而得到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三、实验仪器1、恒温水浴箱:用于提供不同的温度环境。
2、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
3、热敏电阻:实验所用的元件。
4、温度计:测量水温,以确定温度值。
四、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中。
2、调节恒温水浴箱的温度,从低温开始,每次升高一定的温度,如 5°C 或 10°C。
3、在每个设定的温度下,等待水温稳定后,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并记录对应的温度和电阻值。
4、重复步骤 2 和 3,测量多个温度点下的电阻值,直至达到所需的温度范围。
五、实验数据记录|温度(°C)|电阻值(Ω)||::|::|| 20 | 1000 || 25 | 850 || 30 | 720 || 35 | 600 || 40 | 500 || 45 | 420 || 50 | 350 || 55 | 300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以温度为横坐标,电阻值为纵坐标,绘制电阻温度曲线。
通过绘制的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 (略写)
实验15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研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2. 用作图法和回归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1. 金属导体电阻
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电阻值t R 与温度t 间的关系常用以下经验公式表示:
)1(320 ++++=ct bt t R R t α (1)
式中t R 是温度为t 时的电阻,0R 为00=t C 时的电阻,c b ,,α为常系数。
在很多情况下,可只取前三项:
)1(20bt t R R t ++=α (2)
因为常数b 比α小很多,在不太大的温度范围内,b 可以略去,于是上式可近似
写成:
)1(0t R R t α+= (3)
式中α称为该金属电阻的温度系数。
2. 半导体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是一种敏感元件。
其特点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它的电阻率T ρ随温度T 的变化而显著地变化,因而能直接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量的变化。
一般半导体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电阻率下降,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率T ρ随热力学温度T 的关系为
T B T e A /0=ρ (4)
式中0A 与B 为常数,由材料的物理性质决定。
也有些半导体热敏电阻,例如钛酸钡掺入微量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制造工艺烧结而成的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到某特定范围(居里点)时,电阻率会急剧上升,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其电阻率的温度特性为: T
B T e
A ⋅'=ρρ (5)
式中A '、
ρ
B 为常数,由材料物理性质决定。
对(5)式两边取对数,得
A T B
R T ln 1
ln += (6)
可见T R ln 与T 1
成线性关系,若从实验中测得若干个T R 和对应的T 值,通过作图法可求出A (由截距A ln 求出)和B (即斜率)。
3. 实验原理图
图1 实验原理图 4. 单臂电桥的基本原理
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时,电桥应调节到平衡状态,此时0=g I 。
但有时被测电阻阻值变化很快(如热敏电阻),电桥很难调节到平衡状态,此时用非平衡电桥测量较为方便。
非平衡电桥是指工作于不平衡状态下的电桥,(如图二所示)。
我们知道,当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时G 中无电流通过。
如果有一桥臂的阻值发生变化,则电桥失去平衡,0≠g I ,g I 的大小与该桥臂阻值的变化量有关。
如果该电阻为热敏电阻,则其阻值的变化量又与温度改变量有关。
这样,就可以用g I 的大小来表征温度的高低,这就是利用非平衡电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下面我们用支路电流法求出g I 与热敏电阻T R 的关系。
桥路中电流计内阻
g R ,桥臂电阻2R 、3R 、4R 和电源电动势E 均为已知量,电源内阻忽略不计。
的电流方程如下: 节点A :31I I I += 节点B :g I I I +=21 节点D :43I I I g =+
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并注 意到图中各双向标量的参考方向,
3个网孔的回路电压方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