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考模拟卷-高三化学试题含答案-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8.74 KB
- 文档页数:10
临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化学试卷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余红艳审题人:胡雅君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硫酸的工业废水用硝酸钡处理后再排放有利于减少水体污染B.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均能杀菌消毒,都是利用其强氧化性C.碳酸氢铵俗称“臭粉”,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制作糕点时的膨松剂D.铝制饭盒因其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故可用于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的食物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浊液均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B.因为NH3·H2O是弱碱,所以不能用氨水与FeCl3溶液反应制取Fe(OH)3C.向一定体积的热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生成的气体不能完全被烧碱溶液吸收D.将某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说明该铝热剂中一定不含Fe2O33、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
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N2O、Na2O2、CaO·SiO2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B.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NaBr、MgO、AlCl3均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而成,都是离子化合物4、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mol NaHCO3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大于22.4LB.1mol NaBH4与足量水反应(NaBH4+H2O→NaBO2+H2↑,未配平)时转移的电子数为8N AC.30g SiO2所含分子数为0.5N AD.0.06mol Na投入100mL 0.5mol/L 盐酸溶液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05 g5、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当加入另一种强电解质使水电离出的c(H+) = 1×10-13 mol·L-1 时,又一定能发生反应的离子组是()①Fe3+、NH4+、SCN-、Cl-②K+、Na+、Cl-、HCO3-③Fe2+、Na+、NO3-、Br-④Al3+、Na+、HCO3-、NO3-⑤K+、NH4+、CH3COO-、SO42-⑥Na+、K+、CH3COO-、NO3-A.④⑤⑥B.①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⑤6、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2mol/L NaAlO2溶液与5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2AlO2-+ 5H+=Al(OH) 3↓+ Al3+ + H2O B.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 △H= —57.3kJ/molC.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32-+ SO2 + H2O =H2SiO3↓+ SO32-D.2KMnO4 + HCOOK + KOH = 2K2MnO4 + CO2↑ + H2O7、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A. 2Na218O2 + 2H2O = 4Na18OH + O2↑B. 2KMnO4 + 5H218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18O2↑ + 8H2OC. NH3·2H2O + HCl =NH4Cl + 2H2OD. K 37ClO 3 + 6HCl = K 37Cl + 3Cl 2 ↑+ 3H 2O8、己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
临川一中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卷面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张圆玲审题人:付裕龙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Al-27 H-1 S-32O-16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B.我国神七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2种放射性核素的中子数不等D.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2.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总分子总数的百分数叫做该电解质的电离度。
现欲粗略测定一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应做的实验和所需的试剂(或试纸)是()A.电解、NaOH溶液 B.蒸馏、Na2CO3溶液C.中和滴定、pH试纸 D.酯化反应、石蕊试液3.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B.某化合物的熔融状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C.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某纯净物在常温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4. 可能存在的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它位于碱金属族,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元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①锂与水反应比钠剧烈②碱金属单质都需要密封保存在煤油中③锂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④锂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的相同⑤“类钫”单质是强还原剂⑥“类钫”在化合物中是+1价⑦“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l g·cm-3⑧“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A.①②④⑧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⑧ D.①③④⑦5. 将10m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入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的量筒内,一段时间后,最后剩余4mL气体,原混合气体中含NO体积为()A.1mL B.3mL C.5mL D.7mL6.常温下,向0.25 mol·L-1的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验不同时刻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理科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将地沟油回收加工制肥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B. 雷雨发庄稼是自然固氮的过程C. 在汽车尾气排放处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以减少PM2.5的排放D. 液氯罐中的液氯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8.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含有氧原子数目为0.3N AB. 0.1 molCl2全部溶于水后转移电子数目为0.1 N AC. 只有在标准状况下,N A个O2所占的体积才是22.4LD. 6.0g甲酸甲酯和正丙醇的混合物中含甲基数目为0.1 N A9.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直接称量烧碱4.0gB. 在蒸发皿中灼烧CuSO4.5H2O晶体以除去结晶水C. 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用酚酞作指示剂D.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时,将称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加计量的水搅拌溶解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与过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 +CO32-+2H2O电解B. 用惰性电极电解NaHS溶液:HS-+ H2O S↓+H2↑+OH-C. 向摩尔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NH4+ + Fe2+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 Fe(OH)2↓+ 2NH3.H2OD. 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生成的沉淀质量最多: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11.有M、X、Y、Z、W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M、Z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2016年江西省九江一中、临川二中联考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酒精和汽油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B.富含N、P元素的生活用水可以直接用来灌溉农田C.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D.我国油品从国IV 汽油升级到国V 汽油,有助于减少酸雨、雾霾,提高空气质量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50 g 98%浓硫酸和50 g 98%浓磷酸混合后含氧原子数为4N AB.28 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N AC.常温常压下,0.2 g D216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均为0.1N AD.6.8 g KHSO4晶体中含有0.1 N A个阳离子装置和操作评价4.下列表述和方程式书写都正确的是()A.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的绝对值正确):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1B.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Al3++2SO42﹣+2Ba2++4OH ﹣=AlO2﹣+2BaSO4↓+2H2O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2O2=2Mn2++5O2↑+8H2OD.用硫酸酸化的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和草绿色三价铬,可以用于检测是否酒后驾驶:2Cr2O72﹣+3C2H5OH+16H+→4Cr3++3CH3COOH+11H2O5.苯佐卡因是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后创伤止痛、溃疡痛等,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苯佐卡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9H10NO2B.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含有硝基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C.1 mol该化合物最多与4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6.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分析其元素的填充规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均属于原子晶体B.②、⑦、⑧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C.②⑤形成的化合物阴阳离子个数比可能为1:1D.④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氢键7.常温下,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HB的电离平衡常数约等于1.11×10﹣5B.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的pH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D.当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减小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8.镁是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之一,又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和切削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国内外将镁合金应用于汽车行业,以减重、节能、降低污染,改善环境.但金属镁性质活泼,能与空气中的O2、N2、CO2等反应,也能与沸水反应.其中,Mg与N2反应的产物Mg3N2与水反应:Mg3N2+6H2O=3Mg(OH)2+2NH3↑.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学生研究Mg能在CO2气体中燃烧,并研究其产物.将镁条在空气中加热点燃后迅速插入盛放CO2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乙组学生根据上述甲组实验,认为Mg能在NO2中燃烧,可能产物为MgO、N2和Mg3N2.通过如下实验装置来验证反应产物(夹持装置省略,部分仪器可重复使用).已知:NO2气体能被NaOH吸收.NH3•H2O的电离常数与CH3COOH电离常数相等,均为1.75×10﹣5.①乙组同学的装置中,依次连接的顺序为A(填字母序号);装置B中的作用是②确定产物中有N2生成的实验现象为(3)设计实验证明:①产物中存在Mg3N2:②MgO和Mg(OH)2溶于铵盐溶液是与NH4+直接反应,不是与NH4+水解出来的H+反应:.9.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1②2CO(g)+O2(g)=2CO2(g)△H=﹣566.0kJ•mol﹣1③H2O(g)=H2O(l)△H=﹣44.0kJ•mol﹣1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0.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N2(g)+3H2(g)⇌2NH3(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①比较在a、b、c三点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填字母).②在起始体系中加入N2的物质的量为mol时,反应后氨的百分含量最大,若容器容积为1L,n=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保留3位有效数字)11.古代铁器(埋藏在地下)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中,仍然锈蚀严重(电化学腐蚀).原因是一种叫做硫酸盐还原菌的细菌,能提供正极反应的催化剂,每48gSO42﹣放电转移电子数为2.408×1024,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供给细菌生长、繁殖之需.①写出该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②文物出土前,铁器表面的腐蚀产物可能有(写化学式).12.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此温度下若在实验室中配制5mol/L100mLFeCl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入mL、2mol/L的盐酸(总体积忽略加入盐酸体积).13.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是一种无公害型冷却水系统的金属缓蚀剂.工业上利用钼精矿(主要成分是不溶于水的MoS2)制备钼酸钠的两种途径如图所示:(1)NaClO的电子式是(2)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除增大空气量外还可以采用的措施是(3)途径I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途径Ⅱ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分析纯的钼酸钠常用四钼酸铵[(NH4)2MoO4]和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取,若将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与途径I所产生的尾气一起通入水中,得到正盐的化学式是(6)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图:①要使碳素钢的缓蚀效果最优,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浓度比应为.②当硫酸的浓度大于90%时,腐蚀速率几乎为零,原因是.③试分析随着盐酸和硫酸浓度的增大,碳素钢在两者中腐蚀速率产生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方框图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定区域指定位置答题.14.以下是某企业设计的硫酸﹣﹣磷肥﹣﹣水泥联产、海水﹣﹣淡水多用、盐﹣﹣热﹣﹣电联产的三大生态产业链流程图.根据上述产业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该流程①、③、④为能量或物质的输送,请分别写出输送的主要物质的化学式或能量形式:①③④(2)沸腾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磷肥厂的主要产品是普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写出由磷矿石和硫酸反应制普钙的化学方程式:(3)用1吨硫铁矿(FeS2的质量分数为36%)接触法制硫酸,制硫酸的产率为65%,则最后能生产出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吨.(4)热电厂的冷却水是海水,该流程中浓缩盐水中含有K+、Na+、Mg2+等阳离子,对母液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可制得金属镁.①从离子的反应的角度思考,在浓缩盐水中加入石灰乳所起的作用是.②要利用MgCl2•6H2O制得无水氯化镁,应采取的措施是.③电解熔融的无水氯化镁所得的镁蒸气在特定的环境中冷却后即为固体镁.下列物质中可以用作镁蒸气冷却剂的是(填选项字母)A.Ar B.CO2C.空气D.O2E.水蒸气(5)炼铁过程中加入除去废渣中的含硅杂质.【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氧元素和卤族元素都能形成多种物质,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1)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PCl3的空间构型为(2)已知CsICl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更大的物质,则它按下列式发生.A.CsICl2=CsCl+ICl B.CsICl2=CsI+Cl2)根据表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键的是A.HCl B.HF C.SO2D.SCl2(5)已知COCl2为平面形,则COCl2中心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写出CO的等电子体的微粒(写出1个).(6)钙在氧气中燃烧时得到一种钙的氧化物晶体,其结构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钙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已知该氧化物的密度是ρg•cm﹣3,则晶胞离得最近的两个钙离子间的距离为cm(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6.双安妥明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可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该物质合成线路如图所示:已知:Ⅰ.Ⅱ.RCH═CH2RCH2CH2BrⅢ.已知:C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28倍,且支链有一个甲基;I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 I(C3H4O)能与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K的结构具有对称性.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双安妥明的分子式.(2)C的结构简式为;H的结构简式为.(3)反应D→E的反应条件是,反应I→J的类型是.(4)反应“H+K→双安妥明”的化学方程式为.(5)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有种.①与FeCl3溶液显色;②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③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3mol NaOH,其中氢原子共有五种不同环境的是(写结构简式).2016年江西省九江一中、临川二中联考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酒精和汽油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B.富含N、P元素的生活用水可以直接用来灌溉农田C.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D.我国油品从国IV 汽油升级到国V 汽油,有助于减少酸雨、雾霾,提高空气质量【考点】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A、根据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二次能源的分类来分析;B、富含N、P元素的生活用水会对土壤和河流造成污染;C、通常我们把物质的状态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某些有机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他们一方面像液体,具有流动性,一方面又像晶体,分子在某个方向上排列比较整齐,因而具有各向异性,这种物质叫液晶,据此解答即可;D、从国四汽油升级到国v汽油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解答】解:A、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不能再生;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可以生成;汽油属于二次能源,由石油经分馏而来,故A正确;B、富含N、P元素的生活用水不能直接排放入河流中,也不可以直接用来灌溉农田,故B 错误;C、液晶态是指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状态,像液体具有流动性,像固体具有晶体的有序性,故C正确;D、从国四汽油升级到国v汽油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空气质量,故D正确.故选B.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50 g 98%浓硫酸和50 g 98%浓磷酸混合后含氧原子数为4N AB.28 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N AC.常温常压下,0.2 g D216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均为0.1N AD.6.8 g KHSO4晶体中含有0.1 N A个阳离子【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25℃时,50g 98%浓硫酸和50g 98%浓磷酸的混合溶液中,除了硫酸和磷酸含有氧原子,水也含氧原子;B、聚乙烯的最简式为CH2;C、求出0.2 g D216O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D216O中含质子、中子和电子均为10个;D、求出KHSO4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KHSO4由钾离子和硫酸氢根构成来分析.【解答】解:A、25℃时,50g 98%浓硫酸和50g 98%浓磷酸的混合溶液中,除了硫酸和磷酸含有氧原子,水也含氧原子,故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大于4N A个,故A错误;B、聚乙烯的最简式为CH2,故28g聚乙烯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含2N A个碳原子,故B错误;C、0.2g D216O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而D216O中含质子、中子和电子均为10个,故0.01mol 重水中含质子、中子和电子数均为0.1N A个,故C正确;D、6.8gKHSO4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而KHSO4由钾离子和硫酸氢根构成,故0.05molKHSO4中含阳离子0.05N A个,故D错误;故选C.装置和操作评价【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氢氧化钠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B.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法收集;C.乙醇易挥发,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D.根据形成压强差的原理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可腐蚀玻璃塞,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故A正确;B.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图中进气管太短,故B正确;C.乙醇易挥发,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则不能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故C错误;D.关闭活塞a,从b处加水,如a、b形成液面差且在一段时间内不变化,可说明气密性良好,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故选C.4.下列表述和方程式书写都正确的是()A.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的绝对值正确):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1B.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Al3++2SO42﹣+2Ba2++4OH ﹣=AlO2﹣+2BaSO4↓+2H2O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2O2=2Mn2++5O2↑+8H2OD.用硫酸酸化的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和草绿色三价铬,可以用于检测是否酒后驾驶:2Cr2O72﹣+3C2H5OH+16H+→4Cr3++3CH3COOH+11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的状态必须为液体;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说明SO42﹣与Ba2+的比例是1:1,铵根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的能力大于氢氧化铝,则氢氧化铝不会溶解;C.由于酸性高锰酸钾能够氧化氯离子,不能用盐酸酸化,可以用稀硫酸;D.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乙醇,溶液有橙色变为绿色.【解答】解:A.水为液体时稳定,则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7.0kJ•mol﹣1,故A错误;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硫酸铝铵与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铵根离子优先结合氢氧根离子,则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和氢氧化铝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NH4++Al3++2SO42﹣+4OH﹣═Al(OH)3↓+NH3•H2O+2BaSO4↓,故B错误;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由于酸性高锰酸根离子能够氧化氯离子,干扰了实验,无法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可以用稀硫酸酸化,故C错误;D.硫酸酸化的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乙醇,同时生成乙酸和草绿色三价铬,可以用于检测是否酒后驾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2O72﹣+3C2H5OH+16H+→4Cr3++3CH3COOH+11H2O,故D正确;故选D.5.苯佐卡因是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后创伤止痛、溃疡痛等,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苯佐卡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9H10NO2B.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含有硝基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C.1 mol该化合物最多与4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该物质中含有苯环、氨基、酯基,具有苯、胺、酯的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中和反应、水解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9H11NO2,故A错误;B.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含有硝基的苯佐卡因的同分异构体,丙基有两种,所以其同分异构体有3+3=6,故B正确;C.只有苯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该化合物最多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含有的官能团有氨基、酯基,故D错误.故选B.6.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分析其元素的填充规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均属于原子晶体B.②、⑦、⑧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C.②⑤形成的化合物阴阳离子个数比可能为1:1D.④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氢键【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Na、③为C、④为N、⑤为O、⑥为P、⑦为S、⑧为Cl.A.碳单质中金刚石为原子晶体,而C60等为分子晶体;B.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C.Na2O与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D.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容易液化.【解答】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Na、③为C、④为N、⑤为O、⑥为P、⑦为S、⑧为Cl.A.碳单质中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为混合晶体,而C60等为分子晶体,故A错误;B.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Cl﹣>Na+,故B错误;C.Na2O与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故C错误;D.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容易液化,故D正确.故选D.7.常温下,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HB的电离平衡常数约等于1.11×10﹣5B.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的pH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D.当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减小【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0.1mol/L的HA溶液的pH=1,说明HA完全电离,所以HA为强酸,0.1mol/L的HB溶液的pH>2,说明HB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HB是弱酸;A.a点时,存在平衡:HB⇌H++B﹣,稀释100倍后,HB溶液的pH=4,溶液中c(A﹣)≈c(OH﹣)=10﹣4mol/L,结合K a=计算;B.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C.酸抑制水的电离,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程度越大;D.升高温度促进弱酸的电离,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强酸的酸根离子浓度不变.【解答】解:0.1mol/L的HA溶液的pH=1,说明HA完全电离,所以HA为强酸,0.1mol/L 的HB溶液的pH>2,说明HB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HB是弱酸;A.a点时,存在平衡:HB⇌H++B﹣,稀释100倍后,HB溶液的pH=4,溶液中c(A﹣)≈c(H+)=10﹣4mol/L,则K a===1.11×10﹣5,故A正确;B.HA为强酸,NaA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显中性,NaB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所以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的pH,故B错误;C.酸抑制水的电离,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程度越大,氢离子浓度:a=c >b,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故C错误;D.升高温度促进弱酸的电离,所以HB中B﹣浓度增大,强酸的酸根离子浓度不变,所以A﹣的浓度不变,因此增大,故D错误.故选A.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8.镁是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之一,又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和切削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国内外将镁合金应用于汽车行业,以减重、节能、降低污染,改善环境.但金属镁性质活泼,能与空气中的O2、N2、CO2等反应,也能与沸水反应.其中,Mg与N2反应的产物Mg3N2与水反应:Mg3N2+6H2O=3Mg(OH)2+2NH3↑.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学生研究Mg能在CO2气体中燃烧,并研究其产物.将镁条在空气中加热点燃后迅速插入盛放CO2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反应后在集气瓶内部附着白色粉末和黑色颗粒;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Mg+CO2C+2MgO(2)乙组学生根据上述甲组实验,认为Mg能在NO2中燃烧,可能产物为MgO、N2和Mg3N2.通过如下实验装置来验证反应产物(夹持装置省略,部分仪器可重复使用).已知:NO2气体能被NaOH吸收.NH3•H2O的电离常数与CH3COOH电离常数相等,均为1.75×10﹣5.①乙组同学的装置中,依次连接的顺序为A BCBED(填字母序号);装置B中的作用是在C的两侧防止水蒸气进入C中与产物Mg3N2反应②确定产物中有N2生成的实验现象为D中试剂瓶中的水被气体压入烧杯中(3)设计实验证明:①产物中存在Mg3N2:取C中少量反应产物,加入到水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MgO和Mg(OH)2溶于铵盐溶液是与NH4+直接反应,不是与NH4+水解出来的H+反应: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将①中加水后的溶液加热,赶走NH3后,再加入过量的CH3COONH4溶液,根据固体是否溶解分析判断.【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1)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MgO和C,同时发出耀眼白光;(2)①装置A:铜和浓硝酸制取二氧化氮,装置B:干燥二氧化氮,防止水蒸气干扰实验,在加热条件下将Mg和二氧化氮混合,然后再干燥气体,装置C:镁条和二氧化氮反应,装置D:排水法收集N2,装置E:吸收二氧化氮,然后用排水法收集N2;②氮气不溶于水,如果有氮气,则能通过排水法收集到气体;(3)①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②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将①中加水后的溶液加热,赶走NH3后,再加入过量的CH3COONH4溶液,根据固体是否溶解分析判断.【解答】解:(1)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MgO和C,同时发出耀眼白光,所以看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反应后在集气瓶内部附着白色粉末和黑色颗粒,反应方程式为:2Mg+CO2C+2MgO.,故答案为: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反应后在集气瓶内部附着白色粉末和黑色颗粒;2Mg+CO2C+2MgO;(2)①Mg能在NO2中燃烧,产物为Mg3N2、Mg0和N2,装置A中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NO2,用装置B干燥剂干燥,通入硬质玻璃管C与镁粉发生反应,然后再干燥气体,用E装置除去多余的NO2,装置D排水法收集N2,故连接装置的顺序为:BCBED,用装置B干燥剂干燥,通入硬质玻璃管C与镁粉发生反应,然后再干燥气体,装置B中的作用是在C的两侧防止水蒸气进入C中与产物Mg3N2反应,故答案为:BCBED;在C的两侧防止水蒸气进入C中与产物Mg3N2反应;②氮气不溶于水,如果有氮气,则能通过排水法收集到气体,所以确定产物中有N2生成的实验现象为D中试剂瓶中的水被气体压入烧杯中,故答案为:D中试剂瓶中的水被气体压入烧杯中;(3)①取C中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加入到水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证明产物中存在Mg3N2,故答案为:取C中少量反应产物,加入到水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NH3•H2O的电离常数与CH3COOH电离常数相等,均为1.75×10﹣5,所以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将①中加水后的溶液加热,赶走NH3后,再加入过量的CH3COONH4溶液,固体溶解,说明MgO和Mg(OH)2溶于铵盐溶液是与NH4+直接反应,不是与NH4+水解出来的H+反应,故答案为: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将①中加水后的溶液加热,赶走NH3后,再加入过量的CH3COONH4溶液,根据固体是否溶解分析判断.9.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1②2CO(g)+O2(g)=2CO2(g)△H=﹣566.0kJ•mol﹣1③H2O(g)=H2O(l)△H=﹣44.0kJ•mol﹣1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g)+2H2O(l)△H=﹣442.8 kJ•mol﹣1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已知: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1②2CO(g)+O2(g)=2CO2(g)△H=﹣566.0kJ•mol﹣1③H2O(g)=H2O(l)△H=﹣44.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4)÷2可得:CH3OH(l)+O2(g)=CO(g)+2H2O(l),焓变也进行相应计算.【解答】解:已知: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 ﹣1②2CO(g)+O2(g)=2CO2(g)△H=﹣566.0kJ•mol﹣1③H2O(g)=H2O(l)△H=﹣44.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4)÷2可得:CH3OH(l)+O2(g)=CO(g)+2H2O(l),则:△H=[﹣1275.6kJ•mol﹣1﹣(﹣566.0kJ•mol﹣1)+4×(﹣44.0kJ•mol﹣1)]÷2=﹣442.8 kJ•mol ﹣1 ,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g)+2H2O(l)△H=﹣442.8 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O2(g)=CO(g)+2H2O(l)△H=﹣442.8 kJ•mol﹣1 .10.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N2(g)+3H2(g)⇌2NH3(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①比较在a、b、c三点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c(填字母).②在起始体系中加入N2的物质的量为mol时,反应后氨的百分含量最大,若容器容积为1L,n=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 2.08.(保留3位有效数字)【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①增加氢气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达平衡状态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最大;化学平衡状态是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生成物的产率最大;先求出各自的平衡浓度,然后根据化学平衡常数K=计算.【解答】解:①氢气的物质的量越多,化学平衡越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越大,a、b、c点氢气物质的量大小顺序是a<b<c,所以氮气转化率大小顺序是c>b>a,故答案为:c;②当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达平衡状态时氨的百分含量最大,平衡点时产物的产率最大,据图示,当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故加入N2的物质的量为,当n=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故起始氮气浓度为1,mol/l,变化的氢气浓度为1.8mol/l,。
临川一中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卷面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张圆玲审题人:付裕龙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Al-27 H-1 S-32 O-16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B.我国神七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2种放射性核素的中子数不等D.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2.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总分子总数的百分数叫做该电解质的电离度。
现欲粗略测定一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应做的实验和所需的试剂(或试纸)是()A.电解、NaOH溶液B.蒸馏、Na2CO3溶液C.中和滴定、pH试纸D.酯化反应、石蕊试液3.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B.某化合物的熔融状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C.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某纯净物在常温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4. 可能存在的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它位于碱金属族,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元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①锂与水反应比钠剧烈②碱金属单质都需要密封保存在煤油中③锂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④锂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的相同⑤“类钫”单质是强还原剂⑥“类钫”在化合物中是+1价⑦“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l g·cm-3⑧“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A.①②④⑧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⑧D.①③④⑦5. 将10m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入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的量筒内,一段时间后,最后剩余4mL气体,原混合气体中含NO体积为()A.1mL B.3mL C.5mL D.7mL6.常温下,向0.25 mol·L-1的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验不同时刻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6 年江西省南昌二中、临川区一中等联考高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7 小题,每题 6 分,共78 分)1.古代的好多成语、谚语都包含着好多科学知识,以下对成语、谚语的解说正确的选项是()A .“鞭炮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鞭炮爆将炸发生的是分解反响B .“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C.“玉不琢不可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D .“火树银花”中的焰火本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响2.设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28gFe 与0.5 molCl 2充足反响转移电子数为 1.5N AB .常温常压下,19 g D 3O+含有10 N A个电子C.室温时,0.1 mol/L Na 2CO3溶液中所含 Na+数为0.2N AD.25 1 L pH=12的Ba(OH)2 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量为 0.01 N A ℃时,3.有机物 X 、Y 、 M(已知 M 为乙酸)的转变关系为:淀粉→ X→Y乙酸乙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 X 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查验B .实验室由 Y 和 M 制取乙酸乙酯时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来提纯C.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COO﹣”构造的还有 3种D . Y 分子中含有3 种不一样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3:2:14.已知短周期元素 A 、B、C、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X 、Y 、Z、W.A 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常温下 X 、Z,W 均可与 Y 反响,A 、C、D 的原子序数及0.1 mol/LX 、Z 、 W 溶液的 pH 以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的离子半径大于 A 的离子半径B .C 氢化物稳固性大于D 氢化物稳固性C. X 、 W 两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种类同样D . B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5.常温下,取pH=2 的 HA 溶液与 HB 溶液各 1mL ,分别加水稀释,测得pH 变化与稀释倍数关系以下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 HA 的电离方程式为HA ?H +A﹣1B .稀释前, c(HB )> c( HA ) =0.01 mol?LC. 0.1mol/L NaB 溶液中: c(H +)=c( OH ﹣) +C( HB )D . NaA 、 NaB 的混淆溶液中:2c( Na+) =c(A ﹣) +c(B ﹣) +c( HB )6.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用图 a 所示装置干燥SO2气体B .用图 b 所示装置蒸发CH3 COONa 溶液得醋酸钠晶体C.用图 c 所示装置分别有机层与水层,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 .用图 d 所示装置丈量氨气的体积7. T°C 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 A ( g) +B( g)?C( s)△ H <0,依照不一样配比充入 A 、 B,达到均衡时容器中 A 、B 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 T°C 时,该反响的均衡常数值为4B . c 点没有达到均衡,此时反响向逆向进行C.若 c 点为均衡点,则此时容器内的温度高于T°CD . T°C 时,直线cd 上的点均为均衡状态二、填空题8.发展干净煤技术、利用CO2制备洁净能源等都是实现减碳排放的重要门路.( 1)将煤转变成水煤气的反响:C( s)+H 2O( g)?CO(g)+H 2( g)可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若在上述反响系统中加入催化剂(其余条件保持不变),此反响的△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2) CO2制备甲醇: CO2( g) +3H 2( g) ?CH3 OH( g) +H 2O(g);△ H= ﹣ 49.0kJ?mol ,在体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 2和 3mol H 2,测得 CO2( g)和 CH3OH (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1 所示.① 0~ 9min时间内,该反响的均匀反响速率ν(H 2) =.②在同样条件下,密闭容器的体积压缩至0.5L时,此反响达均衡时放出的热量( Q)可能是(填字母序号)kJ.a.0< Q< 29.5<Q<36.75<Q< 49 d.49< Q< 98③在必定条件下,系统中CO2的均衡转变率(α)与L 和 X的关系如图 2 所示,L 和X分别表示温度或压强.i.X表示的物理量是. ii .判断L1与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原由:.( 3)利用铜基催化剂光照条件下由CO2和 H2O 制备 CH3OH 的装置表示图如图 3 所示,该装置工作时阴极的电极反响式是.( 4)利用 CO2和 NH 3为原料也合成尿素,在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响可表示以下:反响①: 2NH 3( g) +CO 2(g) ? NH 2CO2NH 4( s)△H1=反响②: NH 2CO2 NH 4(s)? CO( NH 2)2( s) +H2O(g)△H 2=+72.49kJ?mol﹣1总反响: 2NH 3( g) +CO 2(g) ? CO( NH 2)2( s)+H 2O( g)△H= ﹣ 86.98kJ?mol﹣ 1;则反响①的△H1=.9.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回答以下问题:( 1)某工厂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 2S,含少许Fe2O3、 SiO 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不溶于水的碱式碳酸铜的流程以下:①浸取反响中氧化剂的化学式为;滤渣Ⅰ的成分为MnO 2和(写化学式)② “除铁”这一步反响在25℃进行,加入的试剂 A 为,若加 A 后溶液的PH 调为 4,溶液中Fe3+离子浓度为mol/L.(已知K sp[Fe( OH )3]=4.0×10﹣38)③ “沉锰”(除 Mn 2+)过程中反响的离子方程式④滤液Ⅱ经蒸发结晶获取的盐主假如.(写化学式).( 2)某实验小组同学用电化学原理模拟湿法炼铜,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活动.①如图 1 为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原电池装置,盐桥内装载的是足量用饱和氯化钾溶液浸泡的琼脂,反响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25.8g,则导线中经过了mol 电子,若不考虑甲、乙两池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向盐桥中挪动,则乙池电解质溶液的质量与实验前的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差△m=g②其余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光明的U 形弯铜丝浸入甲池与乙池,如图 2 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先前同样,但偏转角度显然减小.一段时间后,乙池石墨棒浸入液面以下部分也析出了一层紫红色固体,则甲池铜丝邻近溶液的 pH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乙池中石墨为极(填“正”、“负”、“阴”或“阳”)10.银氨溶液可用于检测 CO 气体,实验室研究的装置如图:已知:①银氨溶液的化学式为:Ag ( NH 3)2OH②反响结束后试管 C 底部有黑色积淀生成,③分别出上层清液和底部黑色固体备用.( 1)甲酸( HCOOH )遇浓硫酸分解生成CO 和 H2O,该反响表现浓硫酸的性.( 2)装置 A 中软管的作用是.( 3)为考证上层清液中产物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a.测得上层清液pH 为 10.b.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几滴Ba(OH )2溶液,发现有白色污浊出现,同时产生能使润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取新制的银氨溶液滴加几滴Ba(OH )2溶液,无明展现象.①实验 c 的目的是.②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上层清液中产物成分为(填化学式).( 4)设计实考证明黑色固体的成分是Ag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浓硫酸、浓硝酸、NaOH 溶液、 NaCl溶液.取少许上述黑色固体,用蒸馏水洗净,,说明黑色固体是Ag 要的实验内容及实验现象)( 5)从银氨溶液中回收银的方法是:向银氨溶液中加入过度盐酸,过滤,向积淀加入羟氨( NH 2OH ),充足反响后可得银,羟氨被氧化为N2.单质.(增补必AgCl 中①写出生成AgCl积淀的离子反响.②若该反响中耗费 3.3g 羟氨,理论上可得银的质量为g.【化学 -化学与技术】11.工业合成上氨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流程图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N2和H2.设施 A 的名称是;此中N 2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方法是先将空气,而后即可获取;H2能够水和天然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高温制取,其化学方程式为.( 2)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一定进行脱硫,目的是.(3)利用石灰乳来除掉硝酸工业的尾气(含 NO、 NO2),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取应用宽泛的Ca( NO 2)2,已知 NO 和 NO 2按 1: 1 通入碱液中生成亚硝酸盐.①上述工艺中采纳气﹣液逆流接触汲取(尾气从汲取塔底进入,石灰乳从汲取塔顶喷淋),其目的是;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②该工艺需控制NO 和 NO 2物质的量之比靠近 1:1.若 n(NO ): n( NO2)> 1:1,则会致使;若 n( NO ): n( NO2)< 1: 1,则会致使.( 4)某化肥厂用NH 3制备 NH 4NO3.已知:由 NH 3制 NO 的产率是95%, NO 制 HNO 3的产率是 90%,则制 HNO 3所用的 NH 3的质量占总耗 NH 3质量的% (保存三位有效数值).【化学 -选修 3:物质构造与性质】12.现有前周围期六种元素X 、 Y 、 Z、 E、 F、 G,它们的原子序数挨次增大,除G 外,其它五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X 、Y 、 E 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是实验室常用燃料.取 F 的化合物做焰色反响实验,其焰色呈黄色,G 的单质是生活中常有的一种金属,GE 是黑色固体.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基态 G 原子电子排布式:;Y 、 Z、 E、F、 G 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2) X 、 Y 、 Z 形成 3 原子分子 M ,每个原子价层电子均达到稳固构造.M 分子的构造式为. 1molM 含π键数量为.(3)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ESPR)推测: ZE2﹣的立体构型为,YE 32﹣的中心原子杂化种类为.( 4)Z 与 X 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极易溶解在 E 与 X 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原由是.( 5) G 晶胞构造以下图.已知立方体的棱长为apm,G 晶体密度为 b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用含 a、 b 的代数式表示).【化学 -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13.将猫薄荷中分别出的荆芥内酯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气进行加成,获取的二氢荆芥内酯是一种有效的驱虫剂,可用于商业生产.如图为二氢荆芥内酯的一种合成路线.已知: A ( C10H16O)的构造中有一个五元环,能发生银镜反响.回答以下问题:( 1) A 的构造简式为,B含有的非氧官能团的名称.C 发生的反响种类是.( 2)由 D 生成二氢荆芥内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3) D 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反响生成一种高聚物,其构造简式为与 HBr .(4)已知: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构造不稳固,易脱水生成醛或酮.达成以下合成内酯路线:2016 年江西省南昌二中、临川区一中等联考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7 小题,每题 6 分,共78 分)1.古代的好多成语、谚语都包含着好多科学知识,以下对成语、谚语的解说正确的选项)是(A .“鞭炮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鞭炮爆将炸发生的是分解反响B .“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C.“玉不琢不可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D .“火树银花”中的焰火本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响【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差别与联系.【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剖析】 A .“鞭炮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是炸药的爆炸;B.淀粉和纤维素没有甜味;C.“玉不琢不可器”不过玉的形状改变;D.焰色反响为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解答】解: A .“鞭炮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是炸药的爆炸,属于氧化复原反响,故A错误;B .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故 B 错误;C.“玉不琢不可器”不过玉的形状改变,是物理变化,故 C 错误;D .焰色反响为元素的性质,则节日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响所表现出来的色彩,故D正确;应选 D.【评论】此题考察物质变化、焰色反响等知识,平常一定着重知识的累积,才能正确解答本类题型,着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2.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28gFe 与0.5 molCl 2充足反响转移电子数为 1.5N AB .常温常压下,19 g D 3O+ 含有10 N A个电子C.室温时,0.1 mol/L Na2CO3 溶液中所含Na+数为0.2N AD . 25℃时, 1 L pH=12 的 Ba( OH )2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量为0.01 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剖析】 A 、28g 铁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和0.5mol氯气反响时,铁过度,依据氯气反响后变成﹣ 1 价来剖析;B 、求出 D 3O+的物质的量,而后依据1molD 3 O+中含10mol电子来剖析;C、溶液体积不明确;D 、 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0.01mol/L.【解答】解: A 、28g 铁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和 0.5mol 氯气反响时,铁过度,因为氯气反应后变成﹣ 1 价,故 0.5mol 氯气完整反响转移N A个电子,故 A 错误;B 、 19gD 3O+的物质的量为n=< 1mol,而1molD 3O+中含10mol电子,故19gD 3O+中含有的电子数小于10N A个,故 B 错误;C、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钠离子的个数没法计算,故 C 错误;D 、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0.01mol/L,故1L溶液中含有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个数为0.01N A个,故 D 正确.应选D.【评论】此题考察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娴熟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构造是解题重点,难度不大.3.有机物X 、Y 、 M(已知 M 为乙酸)的转变关系为:淀粉→X→Y乙酸乙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 X 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查验B .实验室由 Y 和 M 制取乙酸乙酯时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来提纯C.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COO﹣”构造的还有3种D . Y 分子中含有3 种不一样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3:2:1【考点】淀粉的性质和用途.【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用.【剖析】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乙醇可与乙酸反响生成乙酸乙酯.【解答】解:剖析上述转变关系: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乙醇可与乙酸反响生成乙酸乙酯.A .葡萄糖含有醛基,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查验,故 A 正确;B .乙酸与碳酸钠反响后,与乙酸乙酯分层,则选饱和Na2CO3溶液,故 B 正确;C.关于羧酸而言,依据羧基地点异构能够获取两种丁酸;依据酯基地点异构和碳链异构可得:甲酸丙酯 2 种(丙基 2 种异构)、乙酸乙酯 1 种、丙酸甲酯 1 种,共 4 种,故 C 错误;D . Y分子为乙醇,分子中含有 3 种不一样环境的氢,峰面积比3:2: 1,故 D 正确.为应选 C.【评论】此题考察有机物的推测和性质、同分异构体的种类等知识,难度不大,有机物的推断为解题的重点,依据官能团异构和地点异构和碳链异构来综合剖析同分异构体的种数,难度不大,但要注意依照必定的次序书写同分异构体.4.已知短周期元素 A 、B、C、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X 、Y 、Z 、W .A 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常温下X 、Z,W 均可与Y 反响,A 、C、D的原子序数及0.1 mol/LX、Z 、 W溶液的pH以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的离子半径大于 A 的离子半径B .C 氢化物稳固性大于D 氢化物稳固性C. X 、 W 两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种类同样D. B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考点】地点构造性质的互相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剖析】短周期元素 A 、B 、 C、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X 、 Y 、 Z 、W . A 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 A 为 Na 元素,则X 为 NaOH ;0.1 mol/L 的 W 溶液 pH=1 ,则 W 为一元含氧酸,且 D 的原子序数大于Na 元素,则 D 为 Cl 元素、W 为 HClO 4;0.1 mol/L的 Z 溶液 pH=0.7 ,则氢离子浓度为 10﹣0.7mol/L=0.2mol/L ,故 Z 为二元强酸,且 C 的原子序数大于 Na 元素,则 C 为 S 元素、 Z 为 H2SO4;常温下 X、Z 、W 均可与 Y 反响,则 Y 为两性氢氧化物,则 Y 为 Al ( OH )3、 B 为 Al 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短周期元素 A 、 B、 C、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X、Y、Z、W.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 A 为 Na 元素,则 X 为 NaOH ;0.1 mol/L 的 W 溶液 pH=1 ,则 W 为一元含氧酸,且 D 的原子序数大于Na 元素,则 D 为 Cl 元素、W 为 HClO 4;0.1 mol/L 的 Z 溶液 pH=0.7 ,则氢离子浓度为 10﹣0.7mol/L=0.2mol/L ,故 Z 为二元强酸,且 C 的原子序数大于 Na 元素,则 C 为 S 元素、 Z 为 H2SO4;常温下 X、Z 、W 均可与 Y 反响,则 Y 为两性氢氧化物,则Y 为Al ( OH )3、 B 为Al元素,A . Na+、Al 3+电子层构造同样,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a+> Al 3+,故A 错误;B .非金属性Cl >S,故氢化物稳固性HCl > H2 S,故 B 错误;C. NaOH含有离子键、共价键,HClO 4只含有共价键,两者含有化学键不全同样,故 C 错误;D .B为Al元素,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为3,其电子层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 D 正确,应选 D.【评论】此题考察构造性质地点关系应用、元素化合物推测、pH 的有关计算等,依据溶液pH 值进行推测是重点,难度中等.5.常温下,取pH=2 的 HA 溶液与 HB 溶液各 1mL ,分别加水稀释,测得pH 变化与稀释倍数关系以下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 HA 的电离方程式为HA ? H++A ﹣B .稀释前, c(HB )> c( HA ) =0.01 mol?L ﹣1C. 0.1mol/L NaB 溶液中: c(H +)=c( OH ﹣) +C( HB )D . NaA 、 NaB 的混淆溶液中:2c( Na+) =c(A ﹣) +c(B ﹣) +c( HB )【考点】 pH 的简单计算.【专题】电离均衡与溶液的pH 专题.【剖析】依据图象曲线变化可知,将pH=2 的 HA 稀释 100 倍后,溶液的 pH=4 ,因此 HA 为强酸,在溶液中完整电离;而将pH=2 的 HB 稀释 100 倍后,溶液的pH< 4,因此 HB 为弱酸,在溶液中只好部分电离.NaA 为强酸强碱盐,而 NaB 为强碱弱酸盐,依据质子守恒等来剖析.【解答】解: A 、依据图象曲线变化可知,将pH=2 的 HA 稀释 100 倍后,溶液的 pH=4 ,所以 HA 为强酸,在溶液中能完整电离,故电离方程式为HA=H + +A ﹣,故 A 错误;B 、因为 HA 为强酸,而稀释前pH=2 ,故稀释前的c( HA ) =0.01 mol?L ﹣1,而 HB 为弱酸,故当 pH=2 时,所需的 c(HB )大于0.01 mol?L﹣1,故 c(HB )> c(HA ) =0.01 mol?L ﹣1,故B正确;C、因为 HB 为弱酸,故 NaB 为强碱弱酸盐, B ﹣在溶液中会部分水解为HB ,而溶液中所有的氢离子和氢氧根均来自于水,依据质子守恒可知:c( OH﹣)=c( H+) +c ( HB ),故 C 错误;+﹣+﹣D 、关于 NaA ,有 c( Na )=c(A ),而关于 NaB 溶液,则有: c(Na )=c(B )+c( HB ),+﹣﹣故在 NaA 和 NaB 的混淆溶液中,有:c( Na ) =c( A)+c(B)+c(HB),故D错误.应选 B.【评论】此题考察了强酸和弱酸加水稀释后pH 的变化和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难度不大,应注意的盐溶液中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的应用.6.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用图 a 所示装置干燥SO2气体B .用图 b 所示装置蒸发CH3 COONa 溶液得醋酸钠晶体C.用图 c 所示装置分别有机层与水层,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 .用图 d 所示装置丈量氨气的体积【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论.【专题】实验评论题.【剖析】 A .干燥气体,大口进,小口出;B .图为蒸发结晶操作;C.水在上层,分液时防止上基层液体混淆;D .氨气极易溶于水.【解答】解: A .干燥气体,大口进,小口出,图中气体的进入方向不合理,故 A 错误;B .图为蒸发结晶操作,并利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操作合理,故 B 正确;C.水在上层,分液时防止上基层液体混淆,则水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 C 错误;D .氨气极易溶于水,不可以将水排出测定其体积,故 D 错误;应选 B.【评论】此题考察化学实验方案的评论,为高频考点,波及气体的干燥、蒸发、分液及气体体积测定等,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实验基本操作为解答的重点,重视实验技术的考察,注意操作的可行性、评论性剖析,题目难度不大.7.T°C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A g)+B g)?C sH 0,依照((()△<不一样配比充入 A 、 B,达到均衡时容器中 A 、B 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 T°C 时,该反响的均衡常数值为4B . c 点没有达到均衡,此时反响向逆向进行C.若 c 点为均衡点,则此时容器内的温度高于T°CD . T°C 时,直线cd 上的点均为均衡状态【考点】化学均衡的影响要素;化学均衡成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均衡专题.【剖析】 A 、均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均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响物均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固体和纯液体不写入表达式;B 、C 点浓度商小于K ,反响正向进行;C、反响是放热反响,若 C 点为均衡状态,此时均衡常数小于T°C 均衡常数,说明均衡逆向进行;D 、 T°C 时均衡常数不变,曲线上各点位均衡状态,其余点温度不一样不是均衡状态;【解答】解:A 、均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均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响物均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固体和纯液体不写入表达式,A( g)+B( g)? C(s),均衡常数K== =0.25,故A错误;B 、依照图象剖析可知,C 点浓度商 Q< K ,反响正向进行,故 B 错误;C、反响是放热反响,若 C 点为均衡状态,此时均衡常数小于T°C 均衡常数,说明均衡逆向进行,是升温的结果,温度高于T°C,故 C 正确;D 、T°C 时均衡常数不变,曲线上各点位均衡状态,其余点温度不一样不是均衡状态,故 D 错误;应选 C.【评论】此题考察了化学均衡常数的影响要素剖析和计算应用,主假如损坏原理的影响要素剖析判断,掌握基础是重点,题目难度中等.二、填空题8.发展干净煤技术、利用CO2制备洁净能源等都是实现减碳排放的重要门路.( 1)将煤转变成水煤气的反响:C( s) +H 2O( g)? CO( g) +H 2( g)可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若在上述反响系统中加入催化剂(其余条件保持不变),此反响的△H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 CO2制备甲醇: CO2( g) +3H 2( g)? CH 3OH (g) +H2 O( g);△H= ﹣49.0kJ?mol﹣1,在体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 2和 3mol H 2,测得 CO2( g)和 CH3OH (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1 所示.① 0~ 9min 时间内,该反响的均匀反响速率ν(H2)=0.25mol/L?min.②在同样条件下,密闭容器的体积压缩至0.5L 时,此反响达均衡时放出的热量(Q)可能是c(填字母序号) kJ.a.0< Q< 29.5<Q<36.75<Q< 49 d.49< Q< 98③在必定条件下,系统中 CO2的均衡转变率(α)与 L 和 X 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L 和 X 分别表示温度或压强. i.X 表示的物理量是温度. ii .判断 L 1与 L 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原由:L1>L2.( 3)利用铜基催化剂光照条件下由CO2和 H2O 制备 CH3OH 的装置表示图如图 3所示,该装置工作时阴极的电极反响式是﹣CO2+6H ++6e =CH 3OH+H 2O .( 4)利用 CO2和 NH 3为原料也合成尿素,在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响可表示以下:反响①: 2NH 3( g) +CO 2(g) ? NH 2CO2NH 4( s)△H1=﹣ 159.47KJ/mol反响②: NH 2CO2NH 4(s)? CO( NH 2)2( s) +H2O(g)△H 2=+72.49kJ?mol﹣1﹣ 1;总反响: 2NH 3( g) +CO 2(g) ? CO( NH 2)2( s)+H 2O( g)△H= ﹣ 86.98kJ?mol则反响①的△H1=﹣ 159.47KJ/mol.【考点】化学均衡的计算;反响热和焓变;化学均衡的影响要素;电解原理.【专题】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均衡专题.【剖析】(1)催化剂改变反响速率不改变化学均衡;(2)①图象读取甲醇生成浓度,联合反响速率观点计算甲醇的反响速率,依照反响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获取氢气反响速率;②反响焓变是指1mol二氧化碳和3mol氢气完整反响放出的热量为49KJ,反响是可逆反响,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2和 3molH 2,反响放热必定小于49KJ ,联合图象中二氧化碳转变率计算此时达到均衡放出的热量,在同样条件下,密闭容器的体积减小至0.5L 时,压强增大,均衡正向进行,反响放出热量会增加;③反响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响,升温均衡逆向进行,增大压强均衡正向进行,据此剖析图象确立表示的物理量;( 3)该装置工作时阴极发生复原反响,电极反响式为:CO2+6H +﹣+6e =CH 3OH+H 2O;(4)反响①的热化学方程式能够依照反响②、总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获取,同时获取反响的焓变;【解答】解:( 1)将煤转变成水煤气的反响:C( s)+H2O? CO2( g)+H 2( g)可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若在上述反响系统中加入催化剂(其余条件保持不变),催化剂改变反响速率不改变化学均衡,不改变反响焓变,此反响的△H 不变,故答案为:不变;( 2)①图象读取甲醇生成浓度,联合反响速率观点计算甲醇的反响速率=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V ( H 2) =3V (CH 3OH ( g )=3× =0.25mol/L?min ,故答案为: 0.25mol/L?min ;② CO 2( g ) +3H 2( g ) ? CH 3 OH ( g ) +H 2O (g ) △H= ﹣49.0kJ?mol ﹣1,反响达到均衡状态耗费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浓度 =1mol/L ﹣0.25mol/L=0.75mol/L ,物质的量为 0.75mol ,反响放出热量 =49KJ/mol ×0.75mol=36.75KJ ,反响焓变是指 1mol 二氧化碳和 3mol 氢气完整反响放出的热量为49KJ ,反响是可逆反响,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2 和 3molH 2,反应放热必定小于49KJ ,在同样条件下,密闭容器的体积减小至0.5L 时,压强增大,均衡正向进行,反响放出热量会增加,大于36.75KJ ,则 36.75< Q < 49,故答案为:c ;③ CO 2( g ) +3H 2( g ) ? CH 3 OH ( g ) +H 2O (g ) △H= ﹣49.0kJ?mol ﹣1,反响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响,i .温度高升,均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碳转变率减小,因此 X 为温度, L 为压强,故答案为:温度;ii .温度必定压强增大均衡正向进行二氧化碳转变率增大,因此L 1> L 2,故答案为: L 1> L 2;( 3)该装置工作时阴极发生复原反响,电极反响式为: CO 2+6H + ﹣+6e =CH 3OH+H 2O ,故答+﹣案为:CO2+6H +6e=CH 3OH+H 2O ;( 4)反响①: 2NH 3(g ) +CO 2( g )? NH 2COONH 4( s ) △H 1=akJ?mol ﹣1﹣ 1反响②: NH 2COONH 4( s ) ? CO ( NH 2) 2( s ) +H 2O (g ) △H 2=+72.49kJ?mol﹣ 1总反响③: 2NH 3( g )+CO 2( g ) ? CO ( NH 2) 2(s ) +H 2O ( g ) △H 3=﹣ 86.98kJ?mol依照盖斯定律计算反响①+反响②获取: 2NH 3( g )+CO 2(g )? CO ( NH 2)2( s )+H 2O ( g )△H 3=akJ?mol ﹣1 +72.49kJ?mol ﹣ 1=﹣86.98kJ?mol ﹣1a=﹣ 159.47akJ?mol ﹣1,故答案为:﹣ 159.47KJ/mol .【评论】 此题考察了化学反响速率计算、均衡影响要素剖析、均衡常数表示式、图象的理解应用,主假如化学均衡挪动原理的剖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9.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回答以下问题:(1)某工厂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 Cu 2S,含少许 Fe2O3、 SiO 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不溶于水的碱式碳酸铜的流程以下:①浸取反响中氧化剂的化学式为MnO 2;滤渣Ⅰ的成分为MnO 2和S、SiO 2(写化学式)② “除铁”这一步反响在 25℃进行,加入的试剂 A 为CuO、 Cu( OH )2,若加 A 后溶液的 PH 调为 4,溶液中 Fe3+离子浓度为 4.0 ×10﹣8mol/L .(已知 K sp[Fe( OH )3]=4.0 ×10﹣ 38)③ “沉锰”(除 Mn 2+)过程中反响的离子方程式Mn 2++HCO 3﹣+NH 3?H2O=MnCO 3↓+NH 4++H 2O.④滤液Ⅱ经蒸发结晶获取的盐主假如( NH 4)2SO4(写化学式).( 2)某实验小组同学用电化学原理模拟湿法炼铜,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活动.①如图 1 为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原电池装置,盐桥内装载的是足量用饱和氯化钾溶液浸泡的琼脂,反响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25.8g,则导线中经过了0.4mol 电子,若不考虑甲、乙两池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向盐桥中挪动,则乙池电解质溶液的质量与实验前的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差△m= 12.8g②其余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光明的U 形弯铜丝浸入甲池与乙池,如图 2 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先前同样,但偏转角度显然减小.一段时间后,乙池石墨棒浸入液面以下部分也析出了一层紫红色固体,则甲池铜丝邻近溶液的pH 增大(填“减小”、“增大”或“不”阴“”“”“”“”变),乙池中石墨为极(填正、负、阴或阳)【考点】物质分别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物质的分别提纯和鉴识.。
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6×3=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含有氯化钠的融雪剂会加快桥梁的腐蚀B.可溶性铜盐有毒,故人体内不存在铜元素C.在海轮外壳装上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D.中秋佳节月饼中用小袋包装的铁粉来防止月饼氧化变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当使用含有氯化钠的融雪剂时,水中的NaCl、桥梁中的金属铁、含有的杂质碳就构成了原电池,Fe作负极,因此会加快桥梁的腐蚀,正确;B.可溶性铜盐有毒,但是人体内也存在少量的铜元素,错误;C.在海轮外壳装上锌块,锌、铁及海水构成原电池,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锌为负极,因此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正确;D.中秋佳节月饼中用小袋包装的铁粉有还原性,可以与食品包装袋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从而可防止月饼氧化变质,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知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O、Mn2O7、Fe2O3均为碱性氧化物 B.烧碱不是碱、石炭酸不是酸、双氧水不是水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D.单质都有还原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Na2O、Fe2O3均为碱性氧化物,而Mn2O7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烧碱是NaOH,它是碱,石炭酸是苯酚不是酸、双氧水不是水,错误;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正确;D.金属单质都有还原性,而非金属单质如F2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及性质的知识。
3.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28 g Fe投人到足量的浓硝酸中,可得到标准状况下33.6 L NO2B.任何条件下,64 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一定为3 N AC.25℃时pH =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 1 N AD.1 mo1 Na2O2反应生成O2时,必失去2 N A个电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常温下Fe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因此发生反应产生的NO2很少,错误;B.任何条件下,64 gSO2的物质的量是1mol,因此其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一定为3 N A,正确;C.25℃时pH =13的NaOH溶液中c(OH-)=0.1mol/L,由于没有溶液的体积,因此含有OH一的数目无法计算,错误;D.1 mo1 Na2O2反应生成O2时,转移电子N A个,错误。
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6×3=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含有氯化钠的融雪剂会加快桥梁的腐蚀B.可溶性铜盐有毒,故人体内不存在铜元素C.在海轮外壳装上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D.中秋佳节月饼中用小袋包装的铁粉来防止月饼氧化变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O、Mn2O7、Fe2O3均为碱性氧化物B.烧碱不是碱、石炭酸不是酸、双氧水不是水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D.单质都有还原性3.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28 g Fe投人到足量的浓硝酸中,可得到标准状况下33.6 L NO2B.任何条件下,64 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一定为3 N AC.25℃时pH =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 1 N AD.1 mo1 Na2O2反应生成O2时,必失去2 N A个电子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 CO2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②-OH与组成元素相同,含有的电子数也相同③HCN分子的结构式:H-C≡N;④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⑤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不能说明Na2O是电解质;⑥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铝是两性元素;⑦风化、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A.①②⑤ B.③④⑦ C.①④⑥ D.④⑤⑥5.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向Na2FeO4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氧气:4FeO42—+20H+ = 4Fe3++3O2↑+10H2O B.10mL0.5mol/L的明矾溶液与20mL0.5mol/LBa(OH)2溶液混合反应:3Ba2+ + 6OH- +2Al3+ +3SO42- = 3BaSO4↓+2Al(OH)3↓C.铜粉与63%的硝酸反应:Cu +4H++2NO3- =Cu2++2 NO2↑+ 2H2OD.工业上用纯碱液吸收SO2:CO32-+SO2=CO2+SO32-6.下列类比分析结果正确的是()A.Fe3O4根据化合价规律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也可表示为PbO·Pb2O3B.CaC2能水解:CaC2 + 2H2O = Ca(OH)2 + C2H2↑,则Al4C3也能水解:Al4C3 + 12H2O = 4A1(OH)3↓+ 3CH4↑C.Cl2与Fe加热生成FeCl3,则I2与Fe加热生成FeI3D.SO2通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也不产生沉淀7.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2+、Al3+和K+。
2016年江西省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压轴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所选的试剂(括号内)中不正确的是()A.白酒、食醋(NaHCO3溶液)B.葡萄糖、福尔马林[新制Cu(OH)2悬浊液]C.食盐、纯碱(盐酸)D.淀粉、鸡蛋清(碘水)2.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3.某混和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Cl、NH3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和气体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③浓H2SO4(无现象);④灼热氧化铜(变红);⑤无水硫酸铜(变蓝).(假设每一次吸收均完全).对该混和气体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H2B.一定有CO、CO2和水蒸气C.一定有H2、CO2和HCl D.可能有CO2、NH3和水蒸气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OH﹣+CO2═HCO3﹣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D.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Ag++Cu═Cu2++Ag5.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Y2X2、Z2X4、X2W2中,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满足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W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W>Y>Z>XB.在Y2X2、Z2X4、X2W2的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C.X、Y、Z、W四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X7Y2ZW2的化合物D.与元素Y、Z相比,元素W形成的简单氢化物最稳定,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氢键6.在可逆反应2SO2+O2⇌2SO3的平衡状态下,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为平衡常数,Q C为浓度商)()A.Q C不变,K变大,O2转化率增大B.Q C不变,K变大,SO2转化率增大C.Q C变小,K不变,O2转化率减小D.Q C增大,K不变,SO2转化率增大7.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象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明显不正确的是()A.分散系的分类B.稀释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C.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D.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8.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甲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此装置用于电解精炼铜,则X为纯铜、Y为粗铜,电解的溶液a可以是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B.按图甲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AgN03溶液,若图乙横坐标x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E可表示反应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F表示电解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C.按图甲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加入0.5mol的碳酸铜刚好恢复到通电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2.0 molD.若X、Y为铂电极.a溶液为500 mL KCl和KNO3的混合液,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气体,则原混合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2.0 molL﹣1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9.半导体生产中常需要控制掺杂,以保证控制电阻率,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即白磷)与干燥的Cl2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已知:①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②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1;③PCl3遇O2会生成P0Cl3,P0Cl3溶于PCl3;④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2)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3)实验时,检査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通干燥CO2的作用是;(4)粗产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5)实验结束时,可以利用C中的试剂吸收多余的氯气,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通过下面方法可测定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①迅速称取1.00g产品,加水反应后配成250mL溶液;②取以上溶液25.00mL,向其中加入10.00mL 0.1000mol•L﹣1碘水,充分反应;③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③重复②、③操作,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8.40ml已知:H3PO3+H2O+I2═H3PO4+2HI,I2+2Na2S2O3═2NaI+Na2S4O6,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反应.根据上述数据,该产品中PC13的质量分数为.10.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合成氨工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填序号).①20Mpa~50Mpa ②500℃的高温③铁触媒作催化剂④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H2循环到合成塔中.(2)一定条件下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n(N2)变化如图所示(T﹣温度).则T2T1(填>、=、<),判断的依据是:(3)写出该反应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1.1919年,Langmuir提出: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称为等电子原理.后来,该原理被推广使用于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晶体的发现和人工合成等诸多领域.如:X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它与碳化硅(SiC)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符合该原理.X有如下的转变:其中:C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D为白色沉淀,E溶液的焰色反应中火焰呈黄色.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X的化学式:,X属于晶体(填“原子”、“分子”或“离子”).(2)写出X与A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K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与SiC的复合粉末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理想散热材料.最近日本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物质与氮气制备该纳米级复合材料的方法,请将该反应补充完整(方框中填新物质的化学式).+2N24X+SiC+3C.12.用乙烯、甲苯、E三种原料合成高分子药物M和有机中间体L的路线如下:已知:Ⅰ.Ⅱ.Ⅲ.L是六元环酯,M分子式是(C15H16O6)n回答下列问题:(1)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D的结构简式是.(2)E→F的反应条件是,H→J的反应类型是.(3)F→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4)K→M属于加聚反应,M的结构简式是.(5)碱性条件下,K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6)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2:2.2016年江西省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压轴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所选的试剂(括号内)中不正确的是()A.白酒、食醋(NaHCO3溶液)B.葡萄糖、福尔马林[新制Cu(OH)2悬浊液]C.食盐、纯碱(盐酸)D.淀粉、鸡蛋清(碘水)【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食醋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白酒和碳酸氢钠不反应;B、含有醛基的物质都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食盐和盐酸不反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和碘水不反应.【解答】解:A、白酒和碳酸氢钠互溶但不反应,无现象,食醋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者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葡萄糖和甲醛都含有醛基,都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二者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C、食盐和盐酸不反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者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正确;D、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碘的特征反应,鸡蛋清和碘不反应,二者现象不同,可鉴别,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方法,明确物质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知道一些物质的俗名.2.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不饱和烃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烷烃和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B.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C.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D.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砖红色沉淀.【解答】解:A.不饱和烃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烷烃和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将石蜡油加强热(裂解)所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不都是烷烃,故A正确;B.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所以向盛有3mL鸡蛋清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浓硝酸,鸡蛋清变黄色,说明蛋白质能发生颜色反应,故B正确;C.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碘酒中含有碘单质,土豆中含有淀粉,所以碘酒滴到新切开的土豆上变蓝色,故C错误;D.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砖红色沉淀,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则葡萄糖体现还原性,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葡萄糖、碘、浓硝酸、烷烃的性质,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3.某混和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Cl、NH3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和气体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③浓H2SO4(无现象);④灼热氧化铜(变红);⑤无水硫酸铜(变蓝).(假设每一次吸收均完全).对该混和气体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H2B.一定有CO、CO2和水蒸气C.一定有H2、CO2和HCl D.可能有CO2、NH3和水蒸气【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有HCl的存在,澄清石灰水的溶质Ca(OH)2易与HCl反应,而使CO2难以与Ca(OH)2作用生成CaCO3沉淀;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又说明有二氧化碳;再根据酸碱的反应看HCl和NH3是否可以共存;最后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判断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存在.【解答】解: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说明含有CO2;①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说明除了含有CO2外,还含有HCl,故一定不含有NH3;③浓H2SO4(无现象),吸收水分;④灼热氧化铜(变红),说明可能含有H2、CO;⑤无水硫酸铜(变蓝),生成了水,说明一定含有H2;故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H2、CO2和HCl,可能含有CO和水蒸气,一定不含有NH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氢氧化钡溶液与二氧化碳产生碳酸钡产生沉淀,气体有CO,H2能使氧化铜还原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OH﹣+CO2═HCO3﹣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D.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Ag++Cu═Cu2++Ag【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至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B.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反应生成醋酸钙、水、二氧化碳;D.电子、电荷不守恒.【解答】解: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的离子反应为2Al3++3SO42﹣+3Ba2++6OH﹣═2Al(OH)3↓+BaSO4↓,故A错误;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反应为Ca2++2OH﹣+CO2═CaCO3↓+H2O,故B错误;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故C正确;D.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的离子反应物为2Ag++Cu═Cu2++2Ag,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5.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Y2X2、Z2X4、X2W2中,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满足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W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W>Y>Z>XB.在Y2X2、Z2X4、X2W2的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C.X、Y、Z、W四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X7Y2ZW2的化合物D.与元素Y、Z相比,元素W形成的简单氢化物最稳定,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氢键【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在化合物Y2X2、Z2X4、X2W2中,相应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满足稳定结构,X应为H,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C2H2、N2H4、H2O2,则Y为C,Z为N,W为O,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在化合物Y2X2、Z2X4、X2W2中,相应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满足稳定结构,X应为H,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C2H2、N2H4、H2O2,则Y为C,Z为N,W为O,A.X、Y、Z、W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Y(C)>Z(N)>W(O)>X(H),故A 错误;B.在化合物C2H2、N2H4、H2O2中,含有的电子对数分别为5、5、3,不相等,故B错误;C.X、Y、Z、W四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H7C2NO2的化合物,为CH2OH﹣CH(OH)NH2,故C正确;D.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推断、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明确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属于猜测验证型推断,题目难度中等.6.在可逆反应2SO2+O2⇌2SO3的平衡状态下,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为平衡常数,Q C为浓度商)()A.Q C不变,K变大,O2转化率增大B.Q C不变,K变大,SO2转化率增大C.Q C变小,K不变,O2转化率减小D.Q C增大,K不变,SO2转化率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氧气的浓度增大,浓度商Q c变小,平衡向右进行,氧气转化率降低,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解答】解:当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状态时,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氧气的浓度增大,浓度商Q c变小,平衡向右进行,氧气转化率减小,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浓度商等,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7.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象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明显不正确的是()A.分散系的分类B.稀释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C.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D.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B.稀释浓氢氧化钠溶液,离子的浓度降低;C.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先生成碳酸氢钠;D.离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解答】解: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故A正确;B.稀释浓氢氧化钠溶液,离子的浓度降低,导电能力降低,故B正确;C.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先生成碳酸氢钠,再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故C正确;D.离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生成沉淀和溶解应为1:3,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散系、溶液的导电、钠、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8.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甲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此装置用于电解精炼铜,则X为纯铜、Y为粗铜,电解的溶液a可以是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B.按图甲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AgN03溶液,若图乙横坐标x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E可表示反应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F表示电解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C.按图甲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加入0.5mol的碳酸铜刚好恢复到通电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2.0 molD.若X、Y为铂电极.a溶液为500 mL KCl和KNO3的混合液,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气体,则原混合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2.0 molL﹣1【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电解精炼铜,粗铜作阳极,精铜阴极,电解质溶液为含有铜离子的溶液;B.硝酸银的电解方程式为:4AgNO3+2H2O O2↑+4HNO3+4Ag,根据方程式判断;C.根据“析出什么加入什么”的方法知,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阴极上析出的是铜,根据原子守恒知,0.5mol的碳酸铜中铜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5mol,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 ﹣=Cu,结合电子守恒;D.电解500 mL KCl和KNO3的混合液,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2Cl﹣﹣2e﹣=Cl2↑,阴极上氢离子放电析出氢气,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即0.5mol气体,根据原子守恒计算.【解答】解:A.电解精炼铜,粗铜作阳极,精铜阴极,所以Y为纯铜、X为粗铜,电解的溶液a可以是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故A正确;B.硝酸银的电解方程式为:4AgNO3+2H2O O2↑+4HNO3+4Ag,根据方程式知,当转移4mol电子时生成1mol氧气,4mol硝酸,和图象吻合,故B正确;C.根据“析出什么加入什么”的方法知,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阴极上析出的是铜,根据原子守恒知,0.5mol的碳酸铜中铜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5mol,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 ﹣=Cu,所以析出0.5mol铜需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故C错误;D.电解500 mL KCl和KNO3的混合液,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2Cl﹣﹣2e﹣=Cl2↑,阴极上氢离子放电析出氢气,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即0.5mol气体,所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KCl的浓度是=2mol/L,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把握电解池中阴阳两极上发生的反应以及电子守恒在计算中的应用.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9.半导体生产中常需要控制掺杂,以保证控制电阻率,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即白磷)与干燥的Cl2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已知:①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②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1;③PCl3遇O2会生成P0Cl3,P0Cl3溶于PCl3;④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2)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中的H2O进入烧瓶和PCl3反应;(3)实验时,检査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通干燥CO2的作用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白磷自燃;(4)粗产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蒸馏(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5)实验结束时,可以利用C中的试剂吸收多余的氯气,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 ﹣=Cl﹣+ClO﹣+2H2O;(6)通过下面方法可测定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①迅速称取1.00g产品,加水反应后配成250mL溶液;②取以上溶液25.00mL,向其中加入10.00mL 0.1000mol•L﹣1碘水,充分反应;③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③重复②、③操作,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8.40ml已知:H3PO3+H2O+I2═H3PO4+2HI,I2+2Na2S2O3═2NaI+Na2S4O6,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反应.根据上述数据,该产品中PC13的质量分数为79.75%.【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实验分析题;实验评价题;演绎推理法;制备实验综合.【分析】实验室要用黄磷(白磷)与干燥的Cl2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流程为:A装置浓盐酸和二氧化锰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制得氯气,因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所以氯气需干燥,B装置利用浓硫酸干燥氯气,K3利用二氧化碳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黄磷(白磷)自燃,PCl3沸点为75.5℃,利用E装置防止PCl3挥发(冷凝),因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氯气,且空气中水蒸气可能进入装置,所以用F装置利用碱石灰吸收多余的Cl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烧瓶和PCl3反应,(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是MnO2+4HCl MnCl2+Cl2↑+2H2O,反应式中HCl和MnCl2可拆分,其余仍用化学式表示,最终可得离子方程式;(2)碱石灰有吸水和吸酸性气体的作用,本实验的尾气氯气有毒,对环境有污染,可被碱石灰吸收,同时还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汽进入烧瓶内与PCl3反应;(3)白磷遇氧易因缓慢氧化而引起自发燃烧,装置中的空气含有氧气,通入干燥的CO2可达到目的;(4)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粗产品中含有的POCl3和PCl3熔沸点存在明显的差异,结合混合物常见的分离方式,可选择蒸馏操作;(5)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6)通过滴定原理测定混合物中PCl3的质量分数,可借助于原子守恒并结合关系式PCl3~H3PO3~I2,2Na2S2O3~I2进行计算【解答】解:实验室要用黄磷(白磷)与干燥的Cl2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流程为:A装置浓盐酸和二氧化锰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制得氯气,因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所以氯气需干燥,B装置利用浓硫酸干燥氯气,K3利用二氧化碳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黄磷(白磷)自燃,PCl3沸点为75.5℃,利用E装置防止PCl3挥发(冷凝),因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氯气,且空气中水蒸气可能进入装置,所以用F装置利用碱石灰吸收多余的Cl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烧瓶和PCl3反应,(1)A装置中,加热条件下,浓盐酸和二氧化锰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2)因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氯气,且空气中水蒸气可能进入装置,所以用F装置利用碱石灰吸收多余的Cl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烧瓶和PCl3反应,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中的H2O进入烧瓶和PCl3反应;(3)通入一段时间的CO2可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自燃,故答案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白磷自燃;(4)由信息可知,POCl3与PCl3都是液体,沸点相差较大,故可以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答案为:蒸馏;(5)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Cl2+2OH﹣=Cl﹣+ClO﹣+2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2H2O;(6)0.1000mol•L﹣1碘溶液10.00mL中含有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L﹣1×0.0100L=0.00100mol,根据反应I2+2Na2S2O3=2NaI+Na2S4O6可知,与磷酸反应消耗的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0.00100mol﹣0.1000mol•L﹣1×0.00084L×=0.00058mol,再由H3PO3+H2O+I2=H3PO4+2HI可知,25mL三氯化磷水解后的溶液中含有的H3PO3的物质的量为:n(H3PO3)=n(I2)=0.00058mol,250mL该溶液中含有H3PO3的物质的量为:0.00058mol×=0.0058mol,所以1.00g产品中含有的三氯化磷的物质的量为甄0.0058mol,该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为:×100%=79.75%,故答案为:79.75%.【点评】本题考查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实验原理理解等,题目难度较大,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与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题中信息PCl3遇O2会生成POCl3,POCl3溶于PCl3,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10.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合成氨工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②③(填序号).①20Mpa~50Mpa ②500℃的高温③铁触媒作催化剂④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H2循环到合成塔中.(2)一定条件下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n(N2)变化如图所示(T﹣温度).则T2<T1(填>、=、<),判断的依据是: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3的体积分数下降,所以T1>T2(3)写出该反应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勒沙特列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沙特列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无关,与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2)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即逆反应方向进行;(3)依据平衡常数概念写出,用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解答】解:(1)①高于常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会正向移动,有利于氨气的合成,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错误;②500℃的高温,不有利于氨气的合成,但是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正确;③铁触媒作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正确;④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H2循环到合成塔中,都会使得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氨的合成,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错误;故选②③;(2)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体系温度逐渐升高,所以化学平衡会逆向移动,导致NH3的体积分数下降,即温度越高,NH3的体积分数越小,所以T2<T1,故答案为:<;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3的体积分数下降,所以T1>T2;(3)N2(g)+3H2(g)⇌2NH3(g),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影响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图象等,注重高考常考查点的考查,注意图象的分析,题目难度中等.11.1919年,Langmuir提出: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称为等电子原理.后来,该原理被推广使用于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晶体的发现和人工合成等诸多领域.如:X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它与碳化硅(SiC)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符合该原理.X有如下的转变:。
一、选择题(16×3=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含有氯化钠的融雪剂会加快桥梁的腐蚀B.可溶性铜盐有毒,故人体内不存在铜元素C.在海轮外壳装上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D.中秋佳节月饼中用小袋包装的铁粉来防止月饼氧化变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O、Mn2O7、Fe2O3均为碱性氧化物B.烧碱不是碱、石炭酸不是酸、双氧水不是水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D.单质都有还原性3.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28 g Fe投人到足量的浓硝酸中,可得到标准状况下33.6 L NO2B.任何条件下,64 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一定为3 N AC.25℃时pH =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 1 N AD.1 mo1 Na2O2反应生成O2时,必失去2 N A个电子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O2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②-OH与组成元素相同,含有的电子数也相同③HCN分子的结构式:H-C≡N;④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⑤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不能说明Na2O是电解质;⑥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铝是两性元素;⑦风化、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A.①②⑤B.③④⑦C.①④⑥D.④⑤⑥5.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向Na2FeO4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氧气:4FeO42—+20H+ = 4Fe3++3O2↑+10H2O B.10mL0.5mol/L的明矾溶液与20mL0.5mol/LBa(OH)2溶液混合反应:3Ba2+ + 6OH- +2Al3+ +3SO42- = 3BaSO4↓+2Al(OH)3↓C.铜粉与63%的硝酸反应:Cu +4H++2NO3- =Cu2++2 NO2↑+ 2H2OD.工业上用纯碱液吸收SO2:CO32-+SO2=CO2+SO32-6.下列类比分析结果正确的是()A.Fe3O4根据化合价规律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也可表示为PbO·Pb2O3B.CaC2能水解:CaC2 + 2H2O = Ca(OH)2 + C2H2↑,则Al4C3也能水解:Al4C3 + 12H2O = 4A1(OH)3↓+ 3CH4↑C.Cl2与Fe加热生成FeCl3,则I2与Fe加热生成FeI3D.SO2通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也不产生沉淀7.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2+、Al3+和K+。
取该溶液100 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 02 mol气体,同时产生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 红棕色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由此可知原溶液中()A.至少存在4种离子B.Cl–一定存在,且c(Cl )≥0.4 mol/L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D.CO32–、Al3+ 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8.下列实验或反应中,最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A.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迅速伸入乙醇蒸气中B.铁粉与硫粉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混合加热C.锌粉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D.去除氧化膜的铝条插入到浓硝酸中9.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相关结论的是()A.向Al(OH)3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或盐酸,沉淀均消失,说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将金属钠投入冷水中,钠熔为小球,说明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且钠的熔点低C.向AgCl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说明AgCl溶解度比Ag2S大D.将铜与浓硫酸共热,产生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说明浓硫酸被氧化10.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uSO4在1100℃分解所得气体X可能是SO2和SO3的混合气体B.Y可以是葡萄糖溶液C.相对于途径①,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D.将CuSO4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制得胆矾晶体11.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化学式是NaAl(OH)2CO3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B.该物质属于复盐C.该药剂适合胃溃疡患者服用CO3最多可消耗4 mol H+D.1 mol NaAl(OH)12.利用下列各组物质制备和收集少量相应气体,能采用右图实验装置的是()A.FeS与稀硫酸B.铜与浓硫酸C.稀硝酸与铜片D.电石与水13.A.①③B.①④C.②D.③④14.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Mg2+、SO2-4、HCO-3B.b点对应的溶液中:Ag+、Ca2+、NO-3、F-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S2-、SO2-4、Cl-D.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I-、CO2-315.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
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进行反应。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B、C中三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可能是氧化物B.A、B、C中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碱C.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溶液为盐酸D.A、B、C中有一种金属且为A16.下列选项中所涉及到的两个量一定不相等的是()A.足量的钠在等物质的量的Cl2和O2中分别燃烧转移电子数B.等物质的量的KO2与CaO2分别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相同条件下)C.100mL 1mol/L HNO3分别与1.4g Fe 、2.8gFe完全反应时生成的NO物质的量D.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NaOH溶液分别与一定量Al反应生成等质量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二、非选择题(52分)17(11分).(1)近年来,我国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中常伴有大量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K2Cr2O7+ —CO2↑+ K2SO4 + Cr2(SO4)3+ H2O①完成并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②在上述方程式上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2)高温时,用CO还原MgSO4可制备高纯MgO。
750℃时,测得气体中含等物质的量SO2和SO3,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向FeCl2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KOH,高速搅拌下加入油脂,过滤后干燥得到一类特殊的磁流体材料,其化学式通式为KxFeO2(其组成可理解为aK2O·bFeO·cFe2O3)。
①若x的平均值为1.3,a:b:c=_________________②若x为1.4,请写出该磁流体在稀硫酸条件下与足量的KI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e3O4溶于稀HN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为探究Fe(NO3)2等硝酸盐热分解产物和产物的性质,某化学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性学习:【查阅资料】金属活泼性不同,其硝酸盐分解产物不同(1)K→Na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2)Mg→Cu等较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氧化物、NO2和O2;(3)Hg以后不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金属、NO2和O2。
2KNO32KNO2↑+O2↑2Cu(NO3)22CuO+4NO2↑+O2↑2AgNO32Ag+2NO2↑+O2↑I:【实验一】探究Fe(NO3)2热分解固体产物中Fe元素的价态。
该小组甲同学将其溶于足量的稀H2SO4得到相应两份溶液,进行以下探究实验。
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②少量稀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另一份溶液。
现象:①溶液变红色②溶液变红色II:【实验二】探究Fe(NO3)2热分解气体产物的性质。
小组乙、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收集时操作恰当,几乎没有空气)实验步骤:①连接仪器;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取一定质量Fe(NO3)2装于大试管,并重新连接好仪器;④加热;⑤……(2)乙同学使用A装置收集气体,恰好收集到54mL红棕色气体,要从水槽中取出量筒,乙同学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3)丙同学取等质量Fe(NO3)2的在同样条件下热分解,用B装置收集气体产物,可收集到气体___________mL。
III:【实验三】探究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和特征(4)小组丁同学取KNO3、Cu(NO3)2、Fe(NO3)2混合粉末充分加热后用排水法未收集到任何气体,则KNO3、Cu(NO3)2、Fe(NO3)2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_____________。
A. 1∶2∶2B. 2∶1∶3C. 1∶2∶3D. 3∶8∶5(5)取0.6mol由KNO3、Cu(NO3)2、Fe(NO3)3按等物质的量之比混合而成的粉末溶于100mL 3mol/L的稀硫酸中,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可溶解铜粉质量为_________19(12分).2014年7月1日起,国家卫计委决定禁止使用硫酸铝、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含铝元素的物质作为馒头、发糕等膨化食品添加剂。
目前使用的无铝泡打粉的成分为小苏打、磷酸二氢钠、碳酸钙等。
回答下列问题:(1)长期食用含铝元素的食品,铝元素会在体内积累,造成毒害。
有一泡打粉样品,判断是否含铝元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磷酸二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磷酸二氢钠制备流程如下:①写出磷酸二氢钙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a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固体c 的成份为: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进行操作a 前需控制pH 约4-5,若pH 过高,得到的产物中可能有:_________ _______(填化学式)③实验时取46.8g 磷酸二氢钙,最终得到59.3g NaH 2PO 4·2H 2O ,该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20(11分)FeSO 4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制革、木材防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