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oc网络的MAC协议
- 格式:pptx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38
车载网中基于合作式的ADHOC MAC协议张玲;贾智平;潭懿生【摘要】由于车载网VANETs(vehicular Ad hoe networks)在道路安全、车流量管理和娱乐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VANETs的数据传输技术成为研究的焦点.然而,VANETs拓扑动态变化、车辆快速移动车间通信链路的断裂,降低了链路的可靠性.为此,提出合作式通信机制以提高通信链路的可靠性;并缓解因车辆移动引起的无线道路的恶化.基于ADHOC MAC方案,提出合作式的ADHOC MAC方案,记为CAH-MAC.在CAH-MAC中,一旦发现数据包未能成功传输到目的节点,邻居节点使用未占用的时隙提供合作模式重传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合作模式的概率.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CAH-MAC提高了成功传输数据包的概率,提升了系统吞吐量.【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4(014)015【总页数】7页(P93-98,104)【关键词】车载网;媒体访问控制;合作通信;时分多址【作者】张玲;贾智平;潭懿生【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信息管理系,青岛266100;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济南250101;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济南2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05频发的交通事故、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和用户强烈的Internet接入需求共同推进了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的发展[1]。
ITS可提供多方面的应用,包括提高道路安全、提升交通效率以及娱乐。
为了实现这些应用,车辆需装备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形成通信网络,即车联网VANET(vehicular ad-hoc network)。
在VANET中,车辆通过先进的传感收集信息,并与其他车辆交互信息。
这些车辆装有车载单元OBU(on-board unit)[2]。
车辆通过OBU可实现信息的收/发功能。
文献综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线自组网多信道MAC协议中的暴露终端和隐藏终端问题一.前言Ad Hoc网络,又称为自组织网络,是不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移动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相互协作进行路由,临时构成的一种多跳无线通信网络。
这种网络具有机动性高、部署快速等诸多特点,可应用于现代化战场、救灾、会议等许多场合,因而引起了军方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尽管如此,这种网络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信道接入协议,目前MAC层还有许多问题未解决,比如、节点移动的影响、不同信道共享方式、MAC相关的无线接收问题等,其中,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一直存在于AD Hoc网络中,是当今主要研究问题。
[1]本文是对在多信道MAC协议下存在的暴露终端和隐藏终端的一种探索性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对移动Ad Hoc网络中在单信道条件下是怎么解决暴露终端和隐藏终端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主要讨论在多信道MAC协议下解决暴露终端和隐藏终端问题的方法[2]。
二.Ad Hoc网络概述Ad Hoc网络又称为自组网、自愈网,是一种对等网络。
它不依赖于固定的基础网络设施,并且网络中各节点的地位平等,无中心控制节点,是一个分布式系统。
它可以由无线移动终端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搭建。
"Ad Hoc"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专用的、特定的”。
由于自组网快速、灵活,使用方便,目前Ad Hoc网络已经成为移动通信技术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将在未来的通信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3]与其它通信网络相比,移动Ad Hoc网络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网络独立性。
(2)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
(3)有限的无线通信带宽。
(4)有限的主机能源。
(5)网络的分布式特性。
(6)生存周期短。
(7)有限的物理安全。
三.Ad Hoc 网络中的MAC协议Ad Hoc网络由于节点的移动性和多跳性,在设计MAC协议时必须考虑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的问题。
隐藏终端是指在发送者的通信范围之外,而在接受者通信范围之内的节点。
关于Ad-Hoc网络MAC协议性能分析的研究摘要:本文提出了ieee802.11无线局域网一种新的“常数竞争窗口/dcf”(dcf/w)mac协议。
首先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来分析dcf/ccw的吞吐量和访问时延情况。
分析表明,dcf/ccw的性能在不同的网络规模下存在很大的区别。
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说明,我们可以很容易获得一个已经给定的网络规模所对应的“最优常数竞争窗口”(optimal w),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所提供的优化机制“最优常数竞争窗口”(optimal-dcf/w)正是基于这方面的知识选择不同的网络规模对应的最优常数竞争窗口。
仿真结果表明,与ieee802.11 dcf相比,optimal-dcf/w在吞吐量和接入时延有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常数竞争窗口adhoc1 介绍在广受欢迎的广泛应用wlans ieee802.11标准[1]的基础上,主要的mac技术称之为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dcf是基于多重存取载波监听和避碰(csma / ca)方案和开槽的二进制指数后退(beb)规则。
自从ieee802.11协议问世以来,许多文献分析了dcf的性能。
他们共同的结论是,虽然dcf简单且易实现的理想方案,但其性能并非最优,因为它需要多次尝试找到大致最好的竞争窗口,且每当传输成功后其最优竞争窗口将被还原到phy层最小竞争窗口。
本文介绍的dcf方案是在假定站点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里不知道任何网络状态情况下进行的。
然而,之前的一些文献表明一些网络动态信息可以通过监测频道获取。
其中的一些文献已经开始使用这些信息来优化wlans ieee802.11的性能。
参考文献[2]根据收到的网络竞争节点数量来选择竞争窗口。
参考[3]给出一个复杂的自适应机制即通过给定的节点拥挤度来选择合适的竞争窗口的大小。
参考[4]基于传输率提供了一个最佳常数窗口监测最佳传输概率。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mac协议即dcf/常数竞争窗(dcf/ccw)协议在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实施。
基于MAC 协议的Ad H oc 网络攻击技术研究张君毅(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中心,北京100876)摘 要 充分利用协议的信息,如控制包的大小、内容、包间间隔等制定干扰策略,有可能实现对网络的智能干扰。
IEEE802.11M AC 协议是基于竞争模式的链路层协议,广泛应用于Ad H oc 等无线网络。
利用该协议的信息进行干扰,可以使得攻击能够更精细,提高了干扰效率并降低被检测概率。
讨论了根据M AC 协议的信息对Ad H oc 网络进行智能阻塞攻击和欺骗干扰的单节点工作方式和多节点协同工作方式,比较了不同方式能够达到的干扰效果。
关键词 Ad H oc ;M AC 协议;智能阻塞干扰;欺骗干扰中图分类号 T N915.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106(2008)10-0004-03Ad H oc N etw ork Attack B ased on MAC ProtocolZH ANGJun 2yi(Information Security Center ,State K ey Laboratory o f Networking and Switching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 sity o 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China )Abstract Intelligent jamming of netw ork may be achieved through jamming policy made by utilizing the protocol in formation about the size and contents of the control pocket as well as the interval between packets.IEEE802111M AC protocol is the link layer protocol based on com petition ,and is widely used in Ad H oc netw ork.Making use of the protocol in formation may lead to a refined attack ,obtaining jamming efficiency and lower detection probability.Operation m odes of intelligent blocking jamming and deceptive jamming of single node and multiple nodes are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ethods are com pared.K ey w ords Ad H oc ;M AC protocol ;intelligent blocking jamming ;deceptive jamming收稿日期:20082042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基金(60731160626)和国家863项目(2006AA01Z 456)资助。
Ad-hoc网络的负载自适应MAC协议
吴心一;赵霞;孟传伟;王祝萍
【期刊名称】《自动化仪表》
【年(卷),期】2012(033)009
【摘要】基于Ad-hoc网络,提出一种负载自适应MAC协议——LAP.该协议综合考虑了站点个数、帧长度和帧到达率对网络负载的影响,并引入负载因子评估当前
网络的负载状况.当负载因子小于切换阈值时,LAP采用基于竞争的CSMA/CA机制;反之,则采用基于非竞争的Token-Ring机制.仿真证明,该协议能在重负载和轻负载环境中有效控制接人延时,最终提高网络实时性.
【总页数】4页(P1-4)
【作者】吴心一;赵霞;孟传伟;王祝萍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
程学院,上海201804;上海电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0010;同济大学电子与信
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
【相关文献】
1.基于位置信息的多信道Ad-HOC网络MAC协议研究 [J], 应瑛;章坚武
2.Ad-hoc网络中一种低控制开销的多信道MAC协议 [J], 蔡凤梅;邝育军
3.支持Ad-hoc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MAC层协议 [J], 孙小霞;石娜;何辉;邵娟
4.Ad-hoc网络的关键技术——MAC层协议研究 [J], 李哲;陈飞
5.一种负载均衡的移动Ad-hoc网络路由协议及改进 [J], 赵力强;王新;林国祥;薛向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